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有效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革命。
这场革命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我们只有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上,才能尽快提高我们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而促进我们的专业化发展。
(一)如何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第一有效教学必须服从于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
有效教学绝不是看一节课学生学了多少历史知识,记住多少历史时间和人物事件名称,当然这些东西也是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如果只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层面去理解有效教学那就太肤浅了,也就不存在无效教学了。
我个人认为有效教学必须是服从于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总目标的引领下我们还要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个历史学科的分目标,更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为其制定适合的个人发展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才能算是有效教学。
第二有效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有效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更要为学生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那些起早贪晚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疯狂补课的行为是有悖于有效教学宗旨的。
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仅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毁掉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样的教学活动绝不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任何的保障!历史教学活动绝不是把知识堆砌于学生的头脑中,而是为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架构,通过对知识的解读来渗透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上述目标都达成了,自然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持,这样的历史教学活动才算是有效教学。
第三有效教学必须是高效率。
有效教学的完美境界是高效教学。
学生在指定的学习时间里能获得最好、最快、全面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就是有效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十分关键,它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主要在课堂进行,同时历史教学也是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
”政治和文学都是从浩瀚的历史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可以说历史是百科之母。
在我们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中,老师读课本,学生划重点,考试背重点,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消极、机械,不会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割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我在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以来,长期执着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改进历史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本文谈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正确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地位历史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一个民族产生、发展、壮大、演变的脉络,任何文化都有一个传承历史走向,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创新,同时也不知道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的传承能够更好地发挥一个国家公民的爱国主义的思想,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发展国家,人们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的经验给我丰富的智慧,开阔我们的眼界,启迪我们睿智地思考问题,少犯错误,一个国家的未来由少年主宰,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必须知道一个国家的过去,立足今天,展望未来,一个民族忘记祖国的历史意味背叛,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国主义建设者,历史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可以全面推动学生的思想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也是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正确认识了历史的教学地位,才能端正我们的历史教学的态度。
二、抓纲务本,明确教学目标抓纲务本,这个“纲”原来是指《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现在是指《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它对教材中的知识哪些要求识记、哪些要求理解、哪些要求熟练运用、培养什么情感,都十分明确、细化,形成一个严密的教学体系,教材是立足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它是围绕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是新课标的细化、具体化,它是我们教学的蓝本,是历史教育专家严格审查后使用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钻教材,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语言文字上,课标和教材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两件重要武器,离开它们我们就无法教学,如船置浅滩、车陷泥潭,我们教学本末皆无了。
教育初中历史教育
教育初中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维能力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
第一部分: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教育通过教授学生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帮助他们了解过去的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脉络。
这些历史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增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第二部分:思维方法的培养除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初中历史教育还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历史学科强调分析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阅读各种史料和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更加理性和全面地思考,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第三部分:价值观的塑造初中历史教育还承担着价值观塑造的任务。
历史教育通过教授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判断。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认识到不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这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国家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维能力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思维方法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世界和人类发展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初中历史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著名历史学家戈登·赖特曾在《历史是一门伦理学》的演讲中深情地说道:“历史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开阔并丰富学生们的思想,以使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在探求真理时,应该非常自觉地对某些深信不疑的人类价值观念负起责任。
”[1]显然,赖特先生认为即使作为学术研究的历史学也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当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给予极大地热情让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道德文盲勇敢的承担自己作为教师或历史学家的责任。
我国的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
常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入关照恰恰是现代教育最欠缺的。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更快更多更对地致知,却没有引导人们对知识赋予应有的人文关怀。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当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
它通过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1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国格和人格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中学历史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民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身上出现的丧失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的行为,其原因多种多样,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和作用进行思考分析,不可否认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一是课堂教学重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轻视历史学科以德育人、以史育人的独特教育作用,有的教师继续采用划书背书等教学方法,因而使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无从发挥。
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师对历史事物和人物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记忆性的结论,忽视中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由此失去历史教育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
三是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不善于联系现实问题,不能以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指导学生认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导致历史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仅仅是应付考试的一门学科。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责任意识是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态度、行动和结果负责任的意识。
下面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观。
教师应该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要以科学的方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连续性、系统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逐步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师应该通过讲授、讨论、实地调查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学习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其次,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要有责任感。
学生要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中。
学生要主动学习,要有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要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信心,克服学习困难。
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学生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同时,学生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学生还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通过互动和讨论,共同进步。
学生要学会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学生也要有责任感地对待历史知识的传播和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历史教育虽不能取代其他课程,但是历史学科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它在综合素质教育中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社会功能。
一、历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说明、表达能力。
所以历史教育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历史教学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文化。
从萌发期的商周青铜文化到汉唐盛世的诗词文化,透出自强不息、豁达乐观、刚健有为、宽容大气,以及兼容并蓄、择善而从、对外开放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展示出来,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认识今天、预见明天,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曾有过光荣的古代,也曾有过屈辱的近代和崛起的现代,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从而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些是其他学科不能做到的。
历史学科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身体素质教育。
在历史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历史上的今天,近代不平等条约回顾等方式引导学生形象化、立体化阅读近代史,使他们认识到:一部近代史写满了挫折与艰难,然而更显现了面对挫折的抗争。
在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自己的敌人面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报效祖国只是空谈。
这个道理可巧用史料上的事件、战例来说明,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历史学科能帮助学联盟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历史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非常典型的说教性、灌输性和陈述性的特点,直接导致许多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失去了兴趣,严重限制了中学历史课程预期教学目的的实现。
新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应该重视学生,并提升他们的历史思辨能力,更新其历史观念,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导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的因素有许多,想要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努力,更加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的大胆实践。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学、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要求。
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方法问题展开了论述。
1 利用当代技术优势,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当中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当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即使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不少地方在多媒体教学方面展开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所指的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指以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为基础,利用各种预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授课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优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通过有效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教学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的预定目标。
开展多媒体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师紧跟时代潮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凌乱的知识系统化,是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最佳方式之一。
另外,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课程的信息含量也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2 重视对历史史实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的终极目的便是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达成,而不是让学生只有在老师教导的情况下才能够学习。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参与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强调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关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可丰富教学手段,学生参与和互动的促进可以增强学习效果,评估方式的确定和落实则是教学成果的检验。
总结了中学历史教学要素的重要性,还展望了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让更多学生受益于历史教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参与、互动、评估方式、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品味。
中学历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了解历史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他人相互理解,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中学历史教学在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宝库,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1.2 概述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学生参与和互动的促进、以及评估方式的确定和落实。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
中学历史教育浅谈论文
中学历史教育浅谈摘要:历史是研究过去为现实服务,是过去和现在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将从功能、任务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育问题进行简单探索。
关键词:历史;中学历史教育;功能;任务;价值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84-01历史是研究过去为现实服务,是过去和现在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而中学历史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三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探讨。
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承性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
毛泽东曾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决不能割裂历史。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
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都值得后世继承发扬。
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
学生从研读史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世界的今天由世界的昨天演变而来,又必然走向未来。
古是今的基础,今是古的发展。
了解世界的昨天,在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的今天,迎接世界的明天。
因此,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展物生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寻求"发挥历史功能,激发爱国情感"的方式、方法。
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的经验,我对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要素作了一些探讨。
1.精心设计导入方法1.1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在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28块",我紧接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
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
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置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
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何为美育?“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17—18世纪)的剧作家,美术家,历史学家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
席勒认为,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
美,自始自终贯穿和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史存美在”。
教师只有将美感教育运用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美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感悟学生的心灵,收到“树人”之佳效。
我认为历史教学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谨供同行门参考。
中学历史审美教育的意义历史的审美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教育为目的,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
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
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时代的新风尚。
二、渗透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
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
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特别重要。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米,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远大理想的体现。
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
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美育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三个问题
资料等来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实的,而这些资料 往往又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选择 陛记录的结果, 其 中不 可避 免 地掺 杂 了人 的主观 意 识 ,人往 往 会 自觉不 自觉地 把 自 己的道德 观 、价值 观渗透 在其 中。 这就是历史 , 简而言之 , 我们可以借用
杜维 运 先生 的 话来 回答 历 史是 什 么 的问题 “ 一
《 中学历 史 教学研 究 》2 1 0 0年 第 l 期 、2
8 9
问题 的重要性 。很 多学生把学习历史的原因归 目的之 一 , 意指 撇开 功 利 的 目的 , 为了兴趣 和丰 结 为考 试的 需要 和获 得 学分 的需 要 ,这使 得他 富 智识 而学 习历 史 。 由于受 应 试教 育制度 的影 们 在历史 学 习 中往 往 处 于一种 被 动 的地位 。如 响 ,历史在很多学生眼 中成了对过去发生的一 果是抱着这样的 目的去学习历史 ,那么即便学 系列史实 、 事件 、 战争和 日 期等 “ 陈芝麻、 烂谷 生 在历史 考 试 中获 得 了很 好 的成绩 ,他 们还是 子 ” 的机械 记忆 。 我看 来 , 在 导致 这种 现象 的原 很 难 从历 史 中汲取 任 何 有 价 值 的东 西 ,因此 , 因不在历史本身 ,而在于我们的历史老师。因 作 为 教 师 有 必 要 引 导 学 生 明确 历 史 学 习 的 目 为历史本身是一门非常神秘而有趣的学科 ,历 的。一般 说来 ,历史 学 习的基 本 目的可 以概括 史学习可以是充满乐趣的,它能让人们得到精 为 如 下 三个 方 面 : 神上 的陶 冶 。 一个 人终 其 一生所 活 不会超 过 10 5 ( 经 世致 用 。经世 致 用 大概 是 一 般 的人 岁, 一) 但是通过学 习历史 , 我们便可以穿越时空的 们 谈 沦得 最 多的历 史 学 习的 目的 了 。 谓经世 ? 隧道 , 何 与过 去 那些 鲜活 的生 命进 行 亲密 的接触 , 致力于国家, 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 何谓致用? 如此我们可 以 “ 上几千年乃至上万年, 活” 这不 以我之所学 , 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历史作为对 是一件有趣 的事情吗? 不仅如此 ,通过走进历 先前 已逝 事物 的记忆 ,是 一个 不应 该被 轻 易抛 史 ,我们可 以任意欣赏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 弃的教益源泉。 古今 中外 , 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十 些事 物 一 古希 腊 的城 邦 与理性 、 古罗 马的共 分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 和与法制、 中世纪的城堡与骑士 、 近现代的科学 实践。 我国历来有 “ 以史为鉴” 的传统 , 历代有 与 民主 … … , 们就 集 中在 历史 中 , 人使 用和 它 供 作为的统治者和志士仁人都无一例外的要总结 欣赏。 所谓 : 坐披囊笸 , “ 而神交万古 , 不出户 历史 的经验 教训 ,其 中既包 括 国 家兴衰 存亡 的 庭 , 穷览干 载 , 贤而思 齐 , 而 见 见不 贤而 内 自省 经验教 训 , 也包 括个 人 成败 得失 的经验教 训 。 曾 这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吗? 这种精神享受 说过 “ 以史为 鉴 , 以知 兴替 ” 可 的唐 太 宗就是 吸 在 当今 社会 正变 得越 来越 难 得 , 因为我们 正处 取 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调整政策 ,爱惜民 在一个以利益为驱动 的信息化 时代 ,知识与信 力, 始有 “ 贞观之治” 。中国古代大史学家更是 息如呼啸的飓风钻进我们的脑海 ,我们不断地 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视为 自己的主要职责。如 吸收它们 、 再抛弃它们 。 繁忙的大脑 中, 哪里还 司马迁写 《 史记》的主要 目的就是要 “ 考之行 有多少空间给予那些久远的东西呢? 现代的文盲 事,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告诫人们 “ , 前事不忘 , 会读、 会写, 对历史的认识却混乱不堪; 未来的 后事之师也” 。司马光写 《 资治通鉴 》 ,也是要 穷人有钱、 有权, 精神上却十分贫乏。 为了使现 “ 鉴前世之兴衰 , 考当今之得失” 号称 “ 。 西方史 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避免沦为 “ 现代的文盲” 学 之父 ” 的古希 腊 历史 学 家希 罗多德 写 史 的 目 和 “ 未来 的穷人” 就不能不 引导他们重视历史的 , 的就是 “ 了保 存人 类所 达 成的 那些 伟 大成就 , 学 习 。 为 使之不至因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 ,为了使希腊 ( ) 自我 认 知 。 自我 认 知 是 指 作 为 民 三 人 和波斯 人 那些 可歌 可 泣 的丰功 伟绩 不 至失 去 族 、文明甚至全人类 的人对于 自身的意识和认 其应有的光彩 ,特别是为了要把他们之间发生 识 ,它 也 可 以被 称 为 人 的 “ 自我 认 同 ” 我 。 战争 的原 因 记载 下来 , 以永垂 后世 ’ ,这些都 们是谁?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要回答此 无 不说 明了 历史 的镜 鉴作 用 。 之 , 总 历史 是��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中学历史基础教育纲要》指出: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作为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投身于这场改革浪潮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责无旁贷。
本文就如何改进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谈认识。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历史做为人文学科,虽然描述的就是过去的事情,虽然无法重现。
但它们却是真实的,具备感情色彩的。
这就建议教师不但必须懂得,同时还要存有打破懂得的更深刻的体会和认知。
这就建议教师深入细致钻研教材,底上每一节课。
我们深信改良历史教法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底上课就是做好教学的基础和显然。
教师只有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复习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备学生,即摸清学生的知识底细。
(2)对备大纲,弄清楚教学目标。
(3)备教材,弄清重点、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4)对备教法,即为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度的教学方法。
只有深入细致复习,介绍学生该学什么,就可以弄清楚自己该教导什么。
只有明晰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有效率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任务就可以圆满完成。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历史教学必须不懈努力发生改变“满堂灌”的传统作法,变小课堂上信息的单向流通为双向流通,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充份的探讨,使历史课堂成学生的“学堂”,真正以学生为“自学的主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当学生体验至一种亲自参予掌控科学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科学知识兴趣的关键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猛烈的参予意识,调动全体学生的内部动力,培育学生的个性,就可以彰显课改的价值。
比如:我在谈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给学生出来这样的题目: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血腥政策,如何对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使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给他们充份的时间写作、体味、探讨、研究,使学生在真正的“独立自主”体验中回去体悟和辨认出,在相互的互相切磋中赢得科学知识。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板书与课件时 , 一 方 面 要 简 化 知 识 的呈 现 方 式 , 以便学 生记忆 ,
另一方面要美化知识 的呈现方式 , 给学生一种赏 心悦 目的感 觉。
2 . 板书与课件要具备直观性 。
历史教学 内容较为复 杂 , 有些 知识 的表 述方 式不利 于学 生 的理解 和记 忆。 对此 , 教师要对其进行归 纳 与总结 , 整 合相 关知 识 , 明晰 内在联 系 , 这样 学生 就 能明确学习重点 , 加深对 知识 的理解与记忆 。
例如 , 在教学 “ 欧洲与 日本 的战 后经济腾 飞 ” 这部分 知识 时 , 教 师可 以简单 地讲 述一些有关 日本政治家 的故事 , 或 者展示 一些 反 映 日本经 济情 况 的照 片 , 以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 加深对 知识 的理解 。
又如 , 在教学“ 国 家发 展 ” 的相关知识时 , 教师 可以组织 学生开展小组讨 论 , 探讨 国 家 发 展 的 主 要 推 动 因 素 ,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的爱 国 精 神 与 民 族 自豪 感 , 帮 助 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 。
三、 设 计 板 书与 课 件
板 书 与 课 件 是 学 生 在 课 堂 上获 取 知 识 的 主 要 媒 介 , 如 果 没 有 好 的 板 书 与课
・
教 学研 究 ・
件, 学生就无法全 面获取 知识 。 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 精益 求精 。
内容进行总结 , 这 样 就 能 使 学 生 牢 固掌 握 知 识 。 例如 , 在教学“ 元 朝 的建 立 ” 这部分内容时 , 由于知识点较 多 , 教 师 要 突 出重
点知识 , 及时解答学生 的疑惑 , 从 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 创设形象的历史情境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陈艺东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陈艺东首先,营造创造性思维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把问题引入课堂,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内驱力,诱发其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
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铺好的阶梯拾级而上,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教学中还应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彼此交流,突破难点、疑点,使易混点得到澄清、易疏忽点得到强化。
通过议论亦可暴露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足,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鼓励拓展思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设疑,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内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内化,需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指点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生在探究问题时那种违反常规的提问、与众不同的见解、标新立异的构思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教师都应充分肯定。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多媒体,由于其综合了诸多教学媒体的功能,如投影、录音、录像等,使教学方式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思考、探索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历史枯燥乏味,不易理解或记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下面就是针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进行的探讨。
一、善用多媒体手段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
可以通过电子课件、视频资料、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来感受历史。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用历史文化的典故、展示历史文物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文化的影响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历史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历史的情感教育。
教师应该通过历史教学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对历史文化的热爱等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历史的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热情。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一、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学生可能对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情有独钟。
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二、注重历史故事的讲解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并辅以图片、影视资料等多媒体手段,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讲述关于古代名将的传奇故事,或者讲述一些历史事件中的感人故事等。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利用实物展示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实物展示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古代器物、文物,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历史文物的真实面貌。
通过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物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参与历史研究历史教育不应该是一味的灌输和背诵,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历史研究项目,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当地历史的调研项目,让他们亲自去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五、开展历史文化活动六、设立历史学科兴趣小组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可以在学校内设立历史学科兴趣小组。
在这个小组中,可以邀请一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参与,组织一些有趣的历史研究项目和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学习、分享。
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素
引言
历史教育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
进步,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历史教学要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要素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
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了解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终身成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应围绕上述目标展开,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历史的兴趣。
2. 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讲述、讨论、互动、实验、调查、资料分析等多种形式。
通
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3. 教学内容
历史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发展、历史人物等,并且
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安排和组织。
教师需要在教学
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下一番功夫,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来进行
调整。
4. 教学环境
历史教育的环境应该稳定、有序,创造安全放心、开放自由、探究
互动、勤勉求知的氛围。
教师还应该注意营造一个氛围,使学生成为
主动的学习者,自我探究求知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
结论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高正向的思维,全面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充分的教学环境来进行。
只有通过这样一些有效的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历史人才。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国情怀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认同,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解读国家的历史故事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和认同感。
教师可以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如四大发明、诗词文化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国家是一个拥有伟大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从而产生家国情怀。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现实和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事件中,还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在教授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历史,以及中国近代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通过了解和讨论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处于关键时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或者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亲身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样,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他们的家国情怀。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标签:历史;教学;培养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
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
当你每天读书、看报、听新闻的时候,你的心中早已打开了一本历史百科全书,为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帮助你正确理解每一件事情。
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人类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一切都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
我们的将来,是我们凭借过去的材料、现在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历史能使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向,形成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有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历史教学作用如此巨大,然而历史教学的现状远远达不到提高人民素质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修养,是通过不断的熏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
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的这种学科特征,产生了许多误解,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重视,甚至轻视历史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
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历史是过去和现实在永无休止地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科学地预见未来的能力。
本文从功能、任务及价值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育。
一、历史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首先,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
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
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世继承发扬。
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历史思维。
学生从组织史料入手,设想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事件发生的时代,分析当事人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以及他们所作的选择,试着分析、找出对那些问
题的不同处理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找出那些问题产生影响的历史条件和对当代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
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穷究历史发展变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的过程。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
……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
可见,历史”学家们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的、目的明确的。
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运用历史。
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
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去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
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
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
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
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
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
史学所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类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
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和睦,需要各个民族相互了解并相互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学具有远比儒家学说丰富得多的内涵,它能教会人们以更理智的态度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社会成员历史意识的培养。
可以设想,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今天不被看重的历史学科,其价
值将会日益得以显示,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它、研究它。
参考文献:
[1]鲍坚勇.中学历史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考试周刊
[2]叶翔.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
[3]赵宗海.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j].科教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