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议政_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形式

合集下载

网络问政应该成为一种民主形式

网络问政应该成为一种民主形式

日前,云南省委宣传部透露,该省将发起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以使网络问政形成制度化。

据笔者了解,欲从制度层面来形成网络问政的还有广东省、陕西省西安市等。

我国大范围、全社会开始网络问政应该是2008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或是“网络问政年”。

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网络问政的发展一如互联网的发展一样,是呈几何级数式增长,从“华南虎”,到周久耕,到躲猫猫,到你到底为谁说话的副局长,网民参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从中央到省市县,许多领导都在互联网上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与大家交流并问政于民,所以笔者以为:网络问政开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其全民参与的热情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来看,让网络问政制度化应该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网络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是网民也可以说是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的一个新型而有效的平台。

这可以先从网络问政的参与主体来说起,网络问政由谁来问?笔者以为是由两个互为连带的群体来问,一是政府,一是网民,而网民参政的民主政治意义可能会更大一些。

我国是一个倡导民主的国家,但倡导和能不能完全实现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当下,群众诉求传统的表达渠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会议,以及信访、被邀参加听证会等等形式,应该说这些渠道都为民意表达以及群众参政议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些渠道毕竟所涉人群有限,加之参政的被动性,使得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充实进新的形式和内容。

相比传统的民意诉求表达渠道,网络参政具有十分明显的两个优点,一是所涉人群众多,只要参与的公民守法守公德,那么参政的人群就应该是一个无限量;二是参与政治的主动性,不是被动地被找去了解情况,或是被动地说了以后就石沉大海,而是可以随时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咨询并要求答复结果。

网络问政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是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由管理向服务转型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所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而要能够保证为民服务的准确性和到位性,精确了解民意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网民议政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形式

网民议政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形式

网民议政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主题策划——传媒与和谐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形式李卓钧,董少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随着网民的不断成熟,网民议政已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通过对网民议政现象的分析,论证了其具有的独特魅力、揭示了其在社会中的建设性作用、探讨了其健康发展所具备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网民议政特征分析建设性作用社会条件引言W eb2.0时代,博客让网民成为“记者”;播客让网民成为“导演”:维客让网民成为“编辑”……由于网络的零门槛,网民不仅获得了话语权和媒介使用权,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民的不断成熟和理性的回归,网民议政已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两会”期间,中文国际频道联合13家外宣媒体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大型征集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500万,留言总量达到65万条也;新华网首次针对手机用户开设“亿万读者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的互动节目,上亿人次参与,提问累计超过5875万条⑦:新华网还第一次推出“代表委员博客圈”,让代表们通过博客圈征集议题提案并和网民一起论……广大网民热情高涨,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掀起了网民议政的新高潮。

一、民主政治的新景观目前,学界对网民议政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

笔者认为,网民议政是对网民参与国家各项事务、行使公民权利现象的描述。

网民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数字媒介参与国家事务,履行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包括公民的知情权、媒介使用权、言论自由权、批评权和监督权等。

网民议政最早出现在BB S中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

一些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将网民议政带入公众的视野。

例如,1999年5月的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让网民议政从“幕后”走向“台前”: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促使了一个实施21年的不合理制度终于废止:2007年的厦门P×事件“迫使”政府将其重大项目改迁岛外;2008年,网民作为“不列席的代表”积极参与,建言“两会”,成为“两会”的新亮点之一……这些事件充分说明了网民议政从“边缘”走向”主流”,标志着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打造网络问政平台

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打造网络问政平台

创新政府服务理念全力打造网络问政平台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风起云涌,网络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做宣传和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中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平台渠道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成为网民的关注新焦点。

关键词:网络问政发展现状对策建议一、网络问政的作用和意义当前我国面临“矛盾凸显期”对执政理念提出新的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信息化等加速推进加剧了各阶层、各集团、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时期的社情民意。

网络问政立足于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着眼改进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畅通上下渠道、促进上下沟通,构建上至国计国策下至民生民情、社会舆情、群众情绪宣泄的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一是有利于优化民主政治环境。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丰富了民主政治内涵,拓展了问政议政途径,推动着政府由政治统治型、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转变,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以彰显,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得以弘扬,在当代中国显现出不同以往的政治气象和民主潮流。

二是有利于开创引领民主风气。

网络是一片民意的汪洋,是一场草根的盛宴,“人人都有麦克风”,民主氛围浓厚、民主意愿浓烈,网络问政议政的高涨热情经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互影响,使得网络民主走向现实政治生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突破了局限、活跃了气氛,全社会民本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意识觉醒壮大,网络民意表达成为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通道,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

三是有利于强化反腐监督力度。

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监督风起云涌,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

十八大召开以来,通过网络曝光惩治的腐败案件,涉及的高层官员史无前例,网络监督正能量彰显无遗,依托网络平台全民反腐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网络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

网络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

网络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民主形式,给民主政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力和影响力,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环境和条件。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网络民主的特点,从而采取发展中国网络民主的积极对策,目的是使网络民主这种新型的政治民主形式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民主民主政治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社会。

互联网深刻影响到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它重塑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交往方式,也给民主政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力和影响力,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环境和条件。

一.网络民主的内涵和特征1. 网络民主的内涵:“网络民主”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

对于网络民主的概念,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基础上,现将网络民主界定为,在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运作与参与平台,公民通过互联网来参与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

2. 网络民主的主要特征:(1)主体的平等性。

在传统形式下的民主形式中,表面上虽然实行的是“一人一票制”,“公平自愿原则”,而竞选者大都是些有权有势,有复杂的人情关系的人,使得民众投票时往往会受到某些权力关系和人情关系的摆布,违背了自我意愿去投票。

而在网络民主中,采取的是匿名投票制,这就消除了人们的忧虑,投票时可以不受其地位、财富、身份等因素影响。

(2)形式的虚拟化。

在传统的民主形式中,民主的运作往往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作为活动的场所,例如:广场、办公室、投票站等。

而网络民主的运作,只需要一个虚拟的平台作为后盾,比如,BBS论坛、博客等等。

网络问政——网络时代参与式民主的新形式

网络问政——网络时代参与式民主的新形式

民主参 与 问 题 始终 是 民主 政 治 的核 心 问题 。“ 参 与 式 民 主 ”这 一概 念 最早 是 在 1 9 6 0年 , 由阿诺 德 ・ 考 夫 曼 提 出 的 。美 国学 者佩 特 曼 又 在 1 9 7 0年 出 版 的《 参 与 和 民 主 理论 》 一书 中, 进 一 步 将 其 内涵 加 以 丰 富 。 当代 西方 社 会 , 参 与式 民主 被视 为 当代 民主理 论 发 展 的一 个 新 趋 向 。西方 参 与式 民 主论 者 认 为 , 公 民个 人 自由和平 等 充 分 实现 的重 要 机 制 就 是 直 接 参 与 社 会 和 国 家 的 管 理 。“ 参 与式 民 主 ” 与 直 接 民 主 一


J o u ma I o f S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l ' no l o g y
网络 问政—— 网络 时代 参与式 民主 的新形式
0 i 躺 { l e e 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老的政治理想 , 并没有因为受到近代间接 民主制 的冲击 而失去生命 力 , 它的思想精髓 对西方新的 民主
模 式 的 出现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以强 调 公 民参 与 为 核 心 的 参 与 式 民主 理 论 在 西 方 学 界 迅 速兴 起 并 产 生 了
广泛 的影 响 作用 。 3 . 参 与 式 民 主
的新 型民主形 式。参与式民主是一种更 注重民主操作性 的程序性 民主 。它不是将 民主思想 和民主理论
仅 仅 停 留在 民 主理 念 层 面 上 , 而 是更 加 注 重 将其 制 度 化 和法 律 化 , 以提 高 实 践 性 , 便 于 接 触 和 操 作 。在 我 国, 参 与式 民主 主 要体 现 在 公 民个 人 或 社 会 组织 对 政 府 的工 作 提 出批 评 建 议 , 反 映 自己 的政 治 要 求 , 对 国 家 权 力 机 构及 其 领 导 者行 为 的 问责 监 督 等 。参 与 式 民 主 的 形 式 伴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文 化 技 术 水 平 的不 断 提 升 也 在 不 断地 发 展 。在人 类 社 会 进入 2 1世 纪 以来 , 传播 信 息 技术 的迅 猛 发 展 , 民主 参 与 突 破 了传 统 的 上

理性看待大学生网络议政现象

理性看待大学生网络议政现象

理性看待大学生网络议政现象作者:姜华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05期摘要:网络议政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独特现象,实质是基于网络赋权而产生的大学生自主政治观念表达。

大学生网络议政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课题,当前引导大学生网络议政规范化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是要把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结合起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答疑”与“网下办事”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网络议政舆情预警与系统应对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议政;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127-03大学生网络议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兴事物。

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议政现象,适应大学生网络议政需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对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议政的实质是网络赋权境遇下的大学生自主政治观念表达大学生网络议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适应不能逃避。

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愈加深刻地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大学生利用网络提出建议、表达意见、反映诉求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网络议政现象随之产生,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向。

“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

”[1]网络基于传递快捷、传播迅速及与大学生网民的高度黏性,在网络信息发布过程中天然地具有增扩信息资源社会影响的放大效应,如果一种信息流承载的是大学生网民的正面情绪,那么在广泛的传播过程中将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效应;反之,如果一种信息流承载的是大学生网民的负面情绪,在广泛的传播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误导和消解前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辛苦积淀的已有成效。

网络问政———网络时代参与式民主的新形式

网络问政———网络时代参与式民主的新形式
犖犲狋狑狅狉犽犌狅狏犲狉狀犪狀犮犲犖犲狑犕狅犱犲犾狅犳犘犪狉狋犻犮犻狆犪狋狅狉狔犇犲犿狅犮狉犪犮狔犻狀狋犺犲犐狀狋犲狉狀犲狋犃犵犲lishuang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犎狌犿犪狀犻狋犻犲狊犪狀犱犔犪狑犙犻狀犵犱犪狅犚犪犱犻狅犪狀犱犜犲犾犲狏犻狊犻狅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犙犻狀犵犱犪狅犛犺犪狀犱狅狀犵266012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二、 网络问政 : 发展的参与式民主
“ 参与式民主 ” 作为一股具有冲击力的民主思潮 , 不断渗透 、 伸展到国家管理 、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正成为民主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 参与式民主并没有否定 、 脱离代议制民主 , 而是在充分肯定代议制民主 地位的基础上对直接民主精神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继承 , 同时政治民主的合理内核进行了扩大和丰 富, 这种崭新的形式重新确立了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关系 , 是一种直接民主精神与代议制民主结合 的新型民主形式 。 参与式民主是一种更注重民主操作性的程序性民主 。 它不是将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 仅仅停留在民主理念层面上 , 而是更加注重将其制度化和法律化 , 以提高实践性 , 便于接触和操作 。 在我 国, 参与式民主主要体现在公民个人或社会组织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 反映自己的政治要求 , 对国 家权力机构及其领导者行为的问责监督等 。 参与式民主的形式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升也在不断地发展 。 在人类社会进入 2 传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 民主参与突破了传统的上 1 世纪以来 , 访、 媒体监督 、 参加听证会等形式 , 网络为人们民主参与提供了一个更为全新 、 平等 、 便捷的参与平台 。 网 络问政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参与形式 , 不再受制于人口数量和地域范围的限制 , 这为参与式民主制的实现 注入了新的活力 。 网络问政空间的全新性和虚拟性 1 . 网络问政区别于其他民主参与形式的一大特点 , 就是参与平台的全新性和空间的虚拟性 。 传统的民 在空间上往往是现实存在的 。 而网络问政这种基于信息技术手段而存在的参与形式 , 在空间上 主参与 ,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与民主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与民主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与民主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公众参与和民主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和民主建设不仅是一种新的形式和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意识和文化。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公众参与和民主建设成为了重要的话题和热点,有助于加强社会治理,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和平台。

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微博、博客和在线论坛等渠道,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这种公众参与的形式被称为“网上公民参与”。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网民可以通过网上签名、在线投票、网络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政府决策和公共事务中来。

在一些热点事件中,网民的声音和力量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建设民主建设是指规范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扩大社会参与与协商,促进社会平等与公正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1.制度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建设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和适应的制度体系,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政府需要通过立法和政策等手段,规范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管理。

2.文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建设需要弘扬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和人权观念,培养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政府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等手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公民素质提升。

3.技术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建设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交互和互联互通。

政府需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公共参与和民主建设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与民主建设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普及,公众参与和民主建设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1.信息不对称。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日新月异,而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十分普遍。

政治每日一练11月28日

政治每日一练11月28日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級政府部门积极搭建网络 间政平台,大力实施“网络问政”,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 民群众的“连心桥”。 【积极来参政】 如今,“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 察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传递民意,建 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 式。 (1)“网络问政“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方式?有 什么意义? 【正确表民意】 “网络问政”在为网民参政议政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有一 些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发泄、谩骂,甚至人身攻 击。诽谤和恐吓,给社会和无辜者造成严重影响。 (2)你认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
【热情诉心声】 从今年3月起,中国政府网开设了“我向总理说句话”常 设板块,“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 来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政府总理的办公桌的 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3)作为中学生的你一定对教育感兴趣,请你结合学 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给总理说句话“。
(1)考查学生对民主决策方式的理解,是对教材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和社会听证制度,因此根据材料内容中的网民通过网络 与政府交流,反映民生问题,属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 与民主决策。此题第二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积极参与 “网络问政”意义的认识。回答时要从经济、政治、社会 等方面的意义来考虑,还要对个人、国家、社会和事件 本身的意义来思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有 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 识,公正客观,辩证看问题,要立场正确,依法参与公 共事务等,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3)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给总理说句话”,依 据自己学校的实际作答即可。如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 规,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合理减负等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和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

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改变了传统政治参与的模式,也为大众民主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网络政治参与如何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定义大众民主,分析其现状、影响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各类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传播、意见表达、政策参与、在线投票、电子请愿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等。

这种形式打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公民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在线论坛、博客和视频平台等涌现出诸多新兴工具和渠道,推动了信息快速传播和政民互动的深化。

例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使得公民的声音更加容易被听到,而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一个“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新时代。

网络环境下大众民主的新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大众民主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新特点:信息对称性增强传统政治参与中,信息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权威媒体或政府机构手中,而普通公民获取信息需付出较高的成本。

而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透明。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浏览网站、社交媒体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快速分享自己的见解,这种信息对称性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和民主意识。

政治参与的便捷性网络使得公民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渠道(如投票站或公开会议)进行政治参与。

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进行投票、留言或者发声,极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性促使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动员。

多元意见表达与集聚网络时代,个体言论不仅被放大,同时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间。

各类意见、观点和利益诉求在这一平台上汇集,形成了开放而复杂的舆论场。

这种多样性为民主提供了土壤,有助于不同社会群体表达自身需求,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依据。

公民素养与责任感提升面对网络环境中的丰富信息,公民需要具备筛选真伪信息的能力。

认遍普民网。式形现表主民型新的政议政参众民通普为成在正,策献

认遍普民网。式形现表主民型新的政议政参众民通普为成在正,策献

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考试《申论》终极预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一、给定资料1.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2008年红网的“百姓呼声”,2009年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与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2010年奥一网的“网络问政”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奖)。

这些获奖栏目都发出了一个强音: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现象或者趋势。

网络问政对于推动当今中国政治沟通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创新了政治沟通的方式。

网络环境促使传统的科层制沟通方式转向扁平制沟通方式,网络问政这种政治沟通新范式极大地缩短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距离,使得政府的形象更具亲和力。

二是拓宽了政治沟通的通道。

网络问政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通道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多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弥补传统政治沟通时间长、成本高、互动不足的缺陷,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于各政府部门和广大网民之间的沟通网络。

三是扩大了政治沟通的范围。

网络问政既提供给政府更广大的范围以收集民意,也提供给民众一种介入政治生活、参与政治过程、行使公民权利的合法性新路径,是政治沟通从形式性走向实质性的重要体现。

从胶东在线“网上民声”运作实践来看,作为政治沟通的网络问政平台能够发挥“三大利器”的作用。

让网民有说话的地方,担当民意伸张的显示器;发挥媒体舆论监督职能,担当舆论监督的压力器;有效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担当解决问题的助推器。

2021年广东湛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广东湛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广东湛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长期以来A市人中一直保持负增长,有教育专家据此认为,由于学龄儿童人数日益减少,A市小学和初中的在校生人数将越来越少。

下列()项如果正确,将最有力地指出教育专家的推断是有缺陷的。

单项选择题由于种种原因,有个别非婚生育或非法生育第二胎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统计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他们的子女将就近在A市读小学和初中由于散点并校的实施以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近年来A市不少小学和初中的就读人数大量增加在校生人数的减少,将使小班化教学得到真正实现,从而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2: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单项选择题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中华连线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专家认为:“看冗长的韩剧包括国内一些情感剧,观众通常不需要动脑思考,沿着缓慢的节奏向前进展,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沿袭电视剧的剧情发展,可能养成遇事情不喜欢动脑的习惯。

”由此可以推出()单项选择题应该限制电视剧的长度看快节奏的影视节目会激发大脑活动韩剧的节奏都很缓慢观看影视节目对人的思维方式很有影响4:下列关于“热污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放的废热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5: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命题表明( )。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单项选择题①②②③③④①④6: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诚实守信,以最大的诚意恪守信用,如实告知重要情况,不欺骗不隐瞒,并保证正确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对政治参与和民主决策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可能性。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参与模式,对于推动大众民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形式变化和对大众民主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网络政治参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在线社交平台、数字化工具及其他线上渠道,实现公民对政治事务、公共政策及国家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参与形式,有助于拓宽民众对政治事务的理解和参与渠道。

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变化随着社交媒体、网络问卷调查、在线签名等工具的不断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多样化和自下而上的特点。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民可以迅速分享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看法,引发舆论讨论;而通过在线调查问卷等方式,政府部门可以更加全面地听取民意、收集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此外,在线签名活动也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动的途径,使其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各种议题讨论中来。

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参与模式,对大众民主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在线平台使得公民之间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政治讨论和信息传递,促进了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其次,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了解渠道,提高了他们对国家治理的敏感度和认同感;另外,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公民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推动了决策程序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

综合来看,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参与形式,在促进公民之间互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政策制定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泛滥、舆论引导、安全风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网络政治参与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大众民主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

网络政治参与与大众民主的新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正逐渐成为推动现代民主进程的重要力量。

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扩大了人们对政治事务的关注范围,更为大众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新途径。

在这一新模式下,大众民主也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跨越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打破了传统政治参与方式中时空限制的束缚。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会议和媒体报道,网络政治参与使得民众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平台、网络论坛、博客等直接参与到政治讨论中,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共享。

低成本高效率相比传统的政治活动和运动,网络政治参与所需的成本较低,甚至可以零成本。

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即可实现政治观点的传播和讨论,节约了前往会议场所、印制宣传资料等费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速度。

实现多元化参与在网络空间内,每个个体都有平等发言权利,无论是普通市民、学生、专业人士还是政府官员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种多元化的参与形式为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声平台,促进了社会各界力量在决策过程中的充分表达和交锋。

大众民主的新挑战虚假信息泛滥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由于信息传播快速、匿名性强,虚假信息往往容易通过各种平台传播开来,并对舆论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或者组织可以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舆论导向,干扰公共决策过程,甚至实施网络攻击行为。

这对大众民主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据隐私泄露随着网络数据收集和利用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个人的政治观点、行为偏好等数据往往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和使用。

个人数据隐私泄露可能导致政治操纵风险增加,甚至对公民权益产生严重影响。

应对之道:构建新型大众民主模式强化网络舆论监督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真实性认证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引导网络舆论向积极向上方向发展。

政治生活新现象:网络参政

政治生活新现象:网络参政

政治生活新现象:网络参政
陈毓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00(000)007
【摘要】一、网络参政形式多样自从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因特网以来,因特网风驰电掣般闯进中国的大门。

据统计,至1999年底,中国上网人员已达890万人,其中1999年上网人员月增速达13%。

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现象,即网络参政的兴起。

目前,网络参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络参政方式之一: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机关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陈毓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
【相关文献】
1.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的四大新挑战——基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文本比较研究[J], 姚选民
2.网络参政:政治生活新现象 [J], 李正刚
3.从严治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青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提速 [J], 于生妍;
4.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演变与制度逻辑——基于新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考察 [J], 陈科霖; 曾林妙
5.基于培养政治认同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J], 魏思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问政_本质_意义及实现途径_王水兴

网络问政_本质_意义及实现途径_王水兴

2010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此言一出即得到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在网络中迅速受到广大网民的热议。

联系当下中国火热的网络问政之风,笔者认为,以现实的政治生态,网络问政是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好形式,进而言之,是草根民众安全地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好形式。

深入认识网络问政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对提升各级政府服务效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问政的本质: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形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

网民正成为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的参政议政主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互联网正成为网民集结舆论的平台。

从上海钓鱼执法案、杭州飙车案和湖北邓玉娇案的发展经过和结果来看,网络的问政功能日益凸显。

相比既有的信访、纪检、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其他各种社团等组织,作为公众利益表达和聚合的有效渠道,群众依托网络平台行使和实现其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更安全、便捷和高效。

这也是中国网络问政之风为什么流行的根本原因。

梳理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问政是与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网民日益发展壮大、日益成熟相关联的。

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官方认可的制度安排,网络收稿日期:2010-04-19作者简介:王水兴(1974-),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信息化工程研究所讲师。

网络问政:本质、意义及实现途径王水兴(江西师范大学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2)摘要:网络问政本质上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实现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形式。

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对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创建人民满意的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政务与民主治理也逐渐与网络相结合,形成了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的新模式。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的特点、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供在线政务服务,与公民进行互动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通过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开展在线办事、发布政策信息等方式,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向公民提供服务,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网络政务的特点是高效便捷。

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政务事项,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政务的优势是提升政府公信力。

通过网络政务,政府可以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这种互动和沟通可以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二、新媒体时代的民主治理新媒体时代的民主治理是指政府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公民进行广泛的互动和参与,实现民主决策和治理的一种方式。

通过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在线讨论、网络公投等方式,政府可以更好地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民主治理的特点是广泛参与。

通过新媒体,政府可以将决策过程公开透明,邀请公民参与讨论和决策,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和共治。

民主治理的优势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广泛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和民意,制定更科学、更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

三、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的挑战尽管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政务与民主治理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数字鸿沟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人无法接触到互联网和新媒体。

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些人无法及时获取政府的政策信息,无法参与到网络政务和民主治理中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 、言 论 自 由 权 、批 评 权 和 监 督 权 等 。
动的优势, 为双方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有利于建构政府和网
网民 议 政最 早 出 现 在 BBS 中 并 随 着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而 发 民 之 间 快 捷 、高 效 的 沟 通 机 制 、从 而 实 现 了 官 民 之 间 的 良 性
推进创新理论 探索创新实践
DONGNAN CHUANBO
主题策划 ———传媒与和谐
网民议政:
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形式
李卓钧, 董少伟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
摘 要: 随着网民的不断成熟, 网民议政已成为互 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通过对网民议政现象的 分析, 论 证 了其 具 有 的 独 特 魅 力 、揭 示 了 其 在 社 会 中 的 建 设 性 作 用 、探 讨 了 其 健 康 发 展 所 具 备 的 社 会 条 件 。

起“轩然大波”, 从而有利于事情的处理或问题的解决。
弊, 发挥网民议政在社会中的建设性作用。“我国急需尽快建


三 、网 民 议 政 的 建 设 性 作 用
立起一套规范关乎互联网交流安全的法律制度, 明确网民上


网民议政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民意表达的新时代。网络为 网 时 所要 承 担 的相 关 责 任和 义 务 , 确保 广 大 网 民 以 正 常 、健
二 、网 民 议 政 的 独 特 魅 力
民不仅获得了话语权和媒介使用权, 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
互 联 网 开 辟 了 网 民 议 政 之 路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民 主 表 达
着 越来 越 重 要的 作 用 。随着 网 民 的不 断 成 熟 和 理 性 的 回 归 , 方 式 , 网 民 议 政 秉 承 了“ 自 由 ”、“ 开 放 ”、“ 平 等 ”、“ 共 享 ”的 互
明 、服 务 型的 政 府 , 也有 利 于 提高 民 意 在政 府 决 策 中 的 分 量 , 议政将在民主化进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提高政府决策的水平, 还有利于人民增强公民意识和行使公
民权……
总之, 网民议政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表达形
参考文献:
式, 将会对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产生推动作用。
一 起 论 …… 广 大 网 民 热 情 高 涨 , 积 极 参 政 议 政 , 为 国 家 的 经 等”, 而且让网民获得话语权和媒介使用权。开放的网络为网
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 掀起了网民议政的新高潮。
民提 供 了参 政 议 政的 条 件 。“草根 大 众 ”积 极 参 与 其 中 , 为 国
一 、民 主 政 治 的 新 景 观
关键词: 网民议政 特征分析 建设性作用 社会条件
引言
“两会”的新亮点之一……这些事件充分说明了网民议政从
We b2.0 时代, 博客让网民成 为“记 者”; 播 客 让 网民 成 为 “边缘”走向“主流”, 标志着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 导 演 ”; 维 客 让 网 民 成 为“ 编 辑 ”…… 由 于 网 络 的 零 门 槛 , 网
留 言 总 量 达 到 65 万 条①; 新 华 网 首 次 针 对 手 机 用 户 开 设“ 亿 话语 平 台”, 网 民 不 受民 族 、年 龄、性 别 、受 教 育 程 度 等 的 限 制
万 读 者 向 总 理 提 问 , 为 总 理 分 忧 ”的 互 动 节 目 , 上 亿 人 次 参 都可 以 登 录政 府 网 站对 其 政 策措 施 发 表自 己 真 实 的 看 法 , 真
结语
网 民 议 政 一 方 面 改 变 了 过 去“ 间 接 式 ”的 参 政 议 政 的 民
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表达方式, 网民议政开创了一个民
主 形 式 , 让 人 民 看 到 了 互 联 网 时 代“ 直 接 民 主 ”的 雏 形 ; 另 一 意表 达 的 新时 代 。虽 然网 民 议 政只 是 传 统 民 主 的 辅 助 形 式 ,

的意见能很快形成网络舆论。而汹涌的网络舆论会受到国内 而“操控 ”, 成 为 披着 民 意 外衣 的“独 裁 ”。 加 强 网 络 立 法 就 是


外各种媒体的关注。新旧媒体舆论的双重作用将在国内外掀 要 发 挥 他律 的 作 用, 让 他 律 和自 律 相 结合 , 刚 柔 并 济 , 兴 利 除
件”促使了一个实施 21 年的不合理制度终于废止; 2007 年 人在国家决策中的权力平等, 但限于各种条件, 这种理想过
的 厦 门 PX 事 件 “ 迫 使 ” 政 府 将 其 重 大 项 目 改 迁 岛 外 ; 2008 去 是 无 法实 现 的 。”③在我 国 , 人 民行 使 自 己 当 家 作 主 的 权 利
再次, 网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以自律求自由,
2008 年 2 月, 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 2.21 亿, 超过美国 , 居全 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
33
球首位。不同的网民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 就会有不同的利 参加国家事务, 充分利用公民的政治权利积极为国家发展出
和 谐
民意表达提供了话语平台。网民参政议政在国家事务和社会 康 、文 明 和 理 性 的 方 式 参 政 议 政 , 以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法制网上一篇时评中 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巨大热情。”④
所说 ,“网民参政议政彰显基层民主旺盛生命力”。
现象的描述。网民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数字媒介参与国家事 条 件 的 限 制 , 造 成 了 政 府 和 公 众 交 流 的 不 对 称 性 , 官 意 和 民
务 , 履 行 公民 参 政 议政 的 权 利, 包 括 公 民的 知 情 权 、媒 介 使 用 意也不能够及时地交流互动。而网民议政利用互联网快捷互
网民议政已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联网精神。与传统的民主形式相比, 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今 年“ 两 会 ”期 间 , 中 文 国 际 频 道 联 合 13 家 外 宣 媒 体 推
第 一 , 地 位 的 平 等 性 尼 葛 洛 庞 蒂 在《数 字 化 生 存》中 认
出“我有问题问总 理”大 型 征 集活 动 , 参 与人 数 超 过 4500 万 , 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散权力。”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
展。一些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将网民议政带入公 互动。这样, 既有利于解决民众的问题, 又有利于提高政府的
众的视野。例如, 1999 年 5 月的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 公信力和满意度。
事件 让 网民 议 政 从“ 幕 后 ”走 向“ 台 前 ”; 2003 年 的“ 孙 志 刚 事
第四, 方式的直接性 “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人
普及 , 使 得即 时 投 票或 迅 速 有效 地 收 集和 分 析 各 位 网 民 的 意 决 社 会转 型 期 中的 矛 盾 、化解 社 会 中的 不 和 谐 因 素 需 要 建 立
见成为可能, 从而做出了与大多人数的观点相一致的决策。 一套政府和网民互动沟通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 政府需要
这 将 使得 一 个 直接 民 主 系统 成 为 可能 , 从 而 提 高 了 公 众 决 策 建 立“民 意 收 集”、“民 意 上 传”、“处 理 方 案 ”、“ 方 案 实 施 ”、“ 群
家献 言 献 策。从 每 年 参与 全 国“两会 ”的 网 民 的 年 龄 特 征 、职
目前, 学界对网民议政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 业分布等都可以看出网民议政参与的广泛性。
认 为 , 网 民 议 政 是 对 网 民 参 与 国 家 各 项 事 务 、行 使 公 民 权 利
第三, 官民的互动性 传统的民主表达方式由于受各种
方 面 将政 府 的 行为 置 于 公众 的 监 督之 下 , 让 权 力 在 阳 光 下 运 但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表达形式。随着我国网
行 。 这 样 , 既 有 利 于 政 府 广 开 言 路 、集 思 广 益 , 打 造 高 效 、透 民数 量 的不 断 增 长和 网 络 公民 意 识 的增 强 , 独 具 魅 力 的 网 民
利 于 政 府 收 集 社 情 民 意 , 建 设“ 权 为 民 所 用 、利 为 民 所 谋 ”的 时, 这 种 机制 使 政 府重 视 民 意, 不 因 领 导的 改 变 而 改 变 , 使 网
民主政府。
民 议 政 合 法 化 、常 态 化 。
第五, 意见的多元性 根据新华社 4 月 23 日报道, 截止
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网民议政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它实现 众 反 馈”等 一 套 机制 。这 种 双向 、互 动 的机 制 , 使 政 令 能 够 下
了 公 民 和 政 府 的 直 接 对 话 , 减 少 了 很 多 中 间 的 环 节 , 从 而 有 达、民意能够上传, 从而实现政府和民众的快捷高效沟通。同
与 , 提 问 累 计 超 过 58.75 万 条 ②; 新 华 网 还 第 一 次 推 出“ 代 表 正实现了网络面前“人人平等”。
委 员博 客 圈 ”, 让代 表 们 通过 博 客 圈征 集 议 题 提 案 并 和 网 民
第 二 , 参 与 的 广 泛 性 互 联 网 不 仅 实 现 了 网 民“ 人 人 平
益诉求。他们对政府的同一项决策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这其 谋划策,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既有理性的看法, 也有情绪化的宣泄。网络为其提供了一
再其次, 我国政府还要建立一套对网民议政行为进行监
年 第
个“观 念 的自 由 市 场”。“狂 顶 ”与“拍砖 ”共 存 、理 性 与 感 性 交 督、规 范 的 法律 制 度 。虽然 从 整 体上 看 网 民 越 来 越 理 性 不 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