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机构内部对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第一步:确定审计范围确定审计范围是指确定需要进行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审计对象可以是一个特定的部门、一个项目、一个流程或者整个组织。

审计内容包括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一切与经营活动相关的事项。

第二步:制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是指根据审计范围和目标,确定审计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等。

审计计划包括核实资料、采集证据、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等。

第三步:收集和分析资料在这一步骤中,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和分析与审计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于内部系统、会计记录、业务文件、数据报告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审计人员可以了解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问题和风险等。

第四步:制定审计程序制定审计程序是指根据收集和分析的资料,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方法和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核实和检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的质量等。

第五步:实施审计程序在这一步骤中,审计人员根据制定的审计程序,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安排,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核查、测试等。

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以获取更多的证据和信息,用于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第六步:编写审计报告编写审计报告是指根据收集、分析和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总结审计发现、问题和建议等。

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方法和过程、发现和问题、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审计报告应该准确、清晰、客观,并根据需要提供补充材料和证据。

第七步:跟进审计报告在这一步骤中,审计人员需要与审计对象的管理层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审计报告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处理。

审计人员应该解释报告中的发现和问题,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建议,并跟踪和监督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八步: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在整个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并通过反馈和评估来改进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内部审计工作的一般程序

内部审计工作的一般程序

内部审计工作的一般程序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一种活动。

它旨在确保组织运作有效、高效且符合法规要求。

内部审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包括确定范围和目标、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工作、撰写审计报告、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内部审计工作一般程序的问题。

第一步:确定范围和目标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和目标是内部审计开始之前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中,内部审计团队与组织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组织的运营情况、目标和风险面临的影响,并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第二步: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确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中,审计团队分析和评估组织的各项风险,包括战略、操作、财务和合规性风险。

审计团队需要了解组织的运作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情况,以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第三步:制定审计计划根据范围和目标以及风险评估的结果,审计团队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程序、时间表、资源需求和预算。

审计团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商,确保审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步:执行审计工作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审计团队会根据审计计划进行工作。

审计团队会采集和分析相关的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检查组织是否按照政策、程序和法规进行操作。

审计团队还会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运营和控制情况的看法。

第五步: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这一步中,审计团队会将审计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对组织的评价、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审计团队需要确保报告准确、完整,以便组织管理层和相关部门能够理解和采纳。

第六步: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审计报告的发布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阶段,组织管理层需要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相应的行动。

审计团队需要跟踪和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报告给组织管理层。

通过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组织可以提高其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一般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一般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一般工作流程1.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审计部门与管理层合作,确定审计的目标、范围和计划。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的具体目的,例如评估风险管理或改善内部控制。

审计范围是指被审计的组织、系统或流程,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表、工作分配和资源需求等。

2.数据收集阶段:数据收集阶段是审计的核心阶段,主要是收集和获取组织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如面谈员工、查阅组织文件、检查会计凭证和查看电子数据等。

数据收集的目的是获取相关证据和信息,以评估组织的运营状况和内部控制。

3.数据分析阶段:在数据收集阶段之后,审计人员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数据分析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揭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人员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或趋势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问题。

4.发现问题阶段:发现问题阶段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和确认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审计人员应该能够根据相关法规、规章和公司政策准则来评估组织的合规性和风险。

发现的问题可以是财务方面的,如会计准则或报表错误,也可以是业务流程方面的,如内部控制不合规或操作风险等。

5.编写报告阶段:在发现问题后,审计人员需要编写内部审计报告。

报告应该包括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依据。

报告应该清晰明确,以使管理层和相关部门能够理解和采纳建议。

6.报告审核和确认阶段:在完成内部审计报告之后,审计人员需要对报告进行审核和确认。

这包括审查和核实报告中的内容、结论和建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此阶段,审计人员可能需要与相关部门或管理层就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和确认。

7.跟踪和监督阶段:在报告完成后,审计人员应该跟踪和监督相关部门在实施改进措施方面的进展。

这可以通过传达报告中的建议和要求,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来实现。

跟踪和监督阶段的目的是确保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一样项目审计工作流程图二、结算/部门审计工作流程图三、工作要点说明(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信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公司下属的各分子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审计立项需报分管领导审批通事后方可实施,立项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审计部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打算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二、由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达的打算外的专项审计任务;3、由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预备1、确信具体项目审计工作目标与范围。

审计的范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公司内部操纵系统的适当性、有效性,通常涵盖公司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存货治理、固定资产治理、资金治理、投资与融资治理、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治理和信息披露事务治理等(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靠得住性,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审计、债权债务审计、本钱费用审计、个人借款专项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存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等(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成效(4)对经营进程中遵守相关法规、政策、流程、打算、预算、决算、程序、合同协议等遵循、执行情形(5)专项审计二、搜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1)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和资产欠债等大体概况(2)组织架构、人员编制、业务组成等资料(3)财务报表、预算资料、银行账户及其他有关的财务资料(4)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内部操纵制度、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5)公司章程、重要经济合同、协议、会议记要等日常运营资料和有关的政策法规等(6)以前同意审计情形(7)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要紧指其立项资料、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3、确信项目审计人员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术,应依如实际业务的需要,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成立审计小组,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初步确信审计时刻,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涉及审计文档
审计准 备阶段
1.审前会议 2.审前资料收集 3.编制和发送审计通知书
与审计有关的资料; 审前调查文档; 审计通知书
审计实 施阶段
审计终 结阶段 后续审 计阶段
被审计项目相关资料; 1.深入了解被审计项目情况; 内部控制制度;
2.描述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估相关底稿;
3.测试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
二、 内部审计计划的层次
(一) 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 应当重点调查了解下列情况, 以评 价具体审计项目的风险: ❖ (1) 组织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及业务活动重点; ❖ (2) 对相关业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 ❖ (3) 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水平; ❖ (4) 相关业务活动的复杂程度及其近期变化; ❖ (5) 相关人员的能力及其岗位的近期变动; ❖ (6)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重要情况。
内部审计资源的最有效和最高效的配置。

任何组织都将面临各种各样可能带来不利或有利影响的不确定
性和风险。 风险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管理,包括接受、 避免、 转
嫁或者控制。 内部控制就是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导致潜在不利影
响的通常方法。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计划应当基于对各种可能影响组
织的风险的评估予以设计。最根本的关键审计目标就是向管理层提供
❖ 目前来看,世界上更多的管理成熟度较高的集团公司开始采用以风险 评估为主要方法的风险导向审计计划, 以完善传统审计计划的编制
❖ 风险导向审计计划的编制前提是企业已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 并适时按照监管方的要求及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出具风险管理评估报 告。
二、 内部审计计划的层次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一)资产审计1、货币资金审计(1)审计目标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收付业务的合法性(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①库存现金审查首先出纳员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

在会计主管人员和内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

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该表由出纳员、会计人员共同签字,作为审计工作底稿。

库存现金清点表应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账实是否相符。

即有无溢缺。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至少抽查1至2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审查原始凭证。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2、存货审计(1)审计目标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分类的正确性(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系统(3)实质性审查①材料的审查材料采购的审查:审查订货合同——→审查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采购成本是否合法、正确。

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在途材料——→审查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②库存材料审查盘点库存材料,时间安排在结账日或接近结账日③材料出库的审查对生产领用材料应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揭露弄虚作假的行为3、应收账款审计(1)审计目标①证实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坏账损失的真实性(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调查了解并描述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审核坏账损失的账簿记录及相应的手续——→评价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3)实质性审查①应收账款的审查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②应收票据的审查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4、固定资产审计(1)审计目标①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系统(2)实质性审查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⑤在建工程审查(二)收入、成本与费用审计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1)审计目标证实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3)实质性审查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了解计划完成程度,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

内部审计的流程

内部审计的流程

内部审计的流程一、概述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计,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部审计的流程。

二、准备工作1.明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明确审计目标和要求。

2.编制审计计划:编制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配、调查方法等。

3.组建内部审计小组:根据需要组建内部审计小组,确定各成员职责和任务。

4.收集资料:收集与被审计对象相关的文件资料,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三、实施阶段1.开展调查:按照审计计划开展调查工作,采取适当的调查方法和手段,如访谈、检查账簿等。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估。

3.识别问题:在调查和分析过程中,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排序。

4.提出建议:根据识别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并附上具体的实施方案。

5.编写报告:根据审计计划和实施情况,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结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内容。

四、总结阶段1.审核报告:对编写好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2.提交报告:将审核通过的审计报告提交给被审计对象,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3.跟踪落实:对上述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跟踪落实,并反馈到内部审计小组中。

4.总结经验:总结本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结论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流程,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流程,从而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财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监督的一种管理工作。

它不仅能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还能改进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和运营流程,提高整体效益。

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一、计划和准备二、调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调查和评估阶段是核心环节,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和数据,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和运营状况,判断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和效益问题。

内部审计员需要充分运用各种审计工具和方法,如文档审查、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流程重构等,确保评估的客观和全面。

三、结果报告内部审计的结果报告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沟通的阶段。

内部审计员需要将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写成报告,向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

结果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全面地反映审计的发现和意见,包括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和解决方案等。

内部审计员需要与组织的管理层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报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监督和跟踪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跟踪阶段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和结果执行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员需要跟进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确保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和运营的改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

五、评审与总结内部审计的评审与总结阶段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过程。

内部审计员需要对内部审计的每个环节进行回顾和反思,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内部审计员还需要向组织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内部审计的五大流程和工作方法是计划和准备、调查和评估、结果报告、监督和跟踪、评审与总结。

通过这些流程和工作方法,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优势,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帮助组织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整体效益。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审计机构或相应部门对组织自身的财务状况、运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独立和客观的检查和评价,以提供有效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增加其价值。

内部审计流程是指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活动和步骤组成的过程。

一、计划阶段: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沟通,了解被审计部门的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2.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

二、实施阶段:1. 数据搜集: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包括财务报表、业务记录、合同协议等。

2. 风险识别和评估:审计人员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和评估组织内部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3.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人员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包括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 业务流程分析: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了解业务流程是否合理、高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 核实和检查:审计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核实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 风险响应:审计人员根据对风险的评估,提供相应的风险响应建议,包括提出改进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报告阶段:1. 编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实施阶段的工作成果,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目的、范围、方法、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2. 审核和确认:审计报告需要由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或相关主管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发送和沟通:完成审核和确认后,审计报告发送给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并与其沟通和讨论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

4. 跟踪和追踪:内部审计机构定期跟踪和追踪被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中问题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改进阶段:1. 管理措施:被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改进计划。

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通过对企业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审计,识别和评估风险,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和风险控制。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内部审计的起点,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

该阶段需要内部审计员充分了解公司及其经营状况,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以及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充分的规划。

具体包括:1.明确审计目标:内审员需要在公司财务报表,法规和相关方案等方面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2.编制审计计划:内审员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审计目标,编制一个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表,审计范围和定位文件。

3.确定有关人员:需要确定参与内部审计的组合和负责的业务领域,以保证审计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实施审计工作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审员根据拟定的计划,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1.收集信息:内审员需要充分了解业务领域,并收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以确定审计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并评估企业风险。

2.审计测试:在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内审员需要对相关的风险点进行审计测试。

这些测试的目的是从非正式信息中获得证据,以帮助确立审计发现,并以此来进一步评估企业风险并确定改进建议。

3.审计报告:报告是审计的开始,也是结果的概括。

在执行阶段,内审员需要整理收集到的证据和具体报告,评估风险和推荐改进方案,以便进行下一步的任务。

三、总结反思对内审员来说,反思和总结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能够帮助内审员更细致地分析并评估整个审计过程,并确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提高内审工作的水平和价值与负责。

1.评估整个审计工作:在审计结束之后,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及总体的效果。

需要关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内部审计的价值。

内部审计 流程

内部审计 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计立项与授权: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被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

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审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裁审核、批准与授权。

2. 审计准备:在确定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包括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例如资产的护卫情况。

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3. 审计实施:根据审计计划进行现场审计,收集证据,记录有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具体审计方法的运用,如审查、盘点、询问和函证等。

4. 编制审计报告: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并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帮助组织改进。

5. 后续审计:为了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执行,需要定期进行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整个审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组织巩固和加强在审计过程中取得的改进成果。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内部审计是组织自我监督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组织内部运营、流程、控制体系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组织改进和提升绩效。

内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筹备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筹备阶段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资源和时间,并编制审计计划。

此外,还需确定审计委员会、明确审计工作的职责与权限。

2.信息收集:审计师在开始工作以前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包括审查组织的文件、记录、政策、制度、流程等,了解组织运营的背景和全貌。

此外,还可与关键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等,了解他们对组织的认识、看法和意见。

3.风险评估: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组织内部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组织存在的风险,并判断其影响程度和优先级。

这有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式。

4.计划审计程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性审计程序和控制性审计程序。

测试性审计程序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核对等方式,验证组织的操作、流程、记录是否符合规定;控制性审计程序主要是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弱点和改进的空间。

5.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整个内部审计过程的核心环节。

审计师按照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收集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形成审计发现。

同时,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6.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完成后,审计师应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提出合理的建议。

报告要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操作。

此外,还应尽量量化和具体化审计发现和建议的影响。

7.审计跟踪:审计跟踪是在审计报告发布后进行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组织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审计建议得到落实,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还可以为未来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内部审计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其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估和监督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审计对象:内部审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审计对象。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需要优先审计的领域和过程。

审计对象可以是具体的项目、部门,也可以是整个组织。

2.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后,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该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等。

同时,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审计对象的管理层进行沟通,确保审计计划符合其需求和期望。

4.分析评估: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一步骤旨在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如数据分析、流程图等,来辅助分析和评估过程。

5.制定审计程序:根据对审计对象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该明确审计的重点、方法和技术,并确定审计的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6.进行审计实地工作:在制定完审计程序后,内部审计部门开始进行实地的审计工作。

这包括与相关人员面谈、检查文件和记录、观察实际操作等。

审计实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确认审计对象的控制效果,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7.编写审计报告:在完成审计实地工作后,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地总结审计的目标、方法、结果和建议。

报告应该以及时、准确、客观的方式呈现审计结果,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8.提供审计结果: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将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对象的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

审计结果可能会引起一些有关方的不满和争议,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协商,解决潜在的分歧和冲突。

9.跟踪审计进展: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跟踪和监督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

这包括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审计报告的反馈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如果发现改进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进行跟踪审计,并向组织的高层管理层报告。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步骤详解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首先,审计部门需要与管理层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这包括确定审计的重点和关注领域,以及制定审计计划。

2. 收集和分析信息:审计人员需要收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

这包括审查文件和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以及可能的现场调查。

3. 评估内部控制:审计人员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和有效。

这可以通过观察业务流程、访谈员工、复核政策和程序等方式进行。

4. 风险识别与评估:审计人员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风险分析工具和技术进行,例如风险矩阵和风险评估模型。

5. 制定审计计划:基于前面的信息收集和风险评估,审计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这包括确定审计程序和测试方法,以及分配资源和时间表。

6. 执行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各项审计程序和测试,以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这可能包括样本测试、文件复查、核对数据和现场观察等。

7. 发现问题和建议改进: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会发现问题和弱点。

他们需要整理和归纳这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这些建议应该基于事实和证据,且具有可操作性。

8. 编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需要将审计结果和发现编写成报告。

这将包括问题描述、建议改进、影响评估和对应措施等。

审计报告应该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地传达审计人员的观点和结论。

9. 沟通和反馈:审计人员需要与相关的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沟通审计结果和报告。

这包括提供口头和书面的反馈,回答问题和解释发现,并确保管理层理解和接受审计结果。

10. 跟进和监督改进:最后,审计人员需要跟进管理层对审计结果和建议的反馈,并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他们可以与管理层进行定期的会议和更新,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得到落实。

内部审计的程序

内部审计的程序

内部审计的程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程序的完善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程序入手,介绍内部审计的流程和主要内容。

1. 策划阶段策划阶段是内部审计的起点,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策划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明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并确定审计的时间、地点和程度等方面的具体细节。

这个阶段需要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和协商,以便更好地了解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内部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审计调查、证据收集、分析和评估等工作。

在实施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计划,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和技巧,对审计对象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审计调查。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风险,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为审计报告的编制提供依据。

3. 报告编制阶段报告编制阶段是内部审计的总结和总结阶段,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交等工作。

在报告编制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实施阶段的审计结果和分析,撰写内部审计报告,反映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内部控制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内部审计报告需要符合审计准则和要求,包括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表述和附注等方面的要求。

4. 跟踪阶段跟踪阶段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环节,主要是跟踪内部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评估内部审计的效果和影响。

在跟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内部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和调查,评估内部审计的效果和影响,为后续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内部审计的程序包括策划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阶段和跟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工作内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要求,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和质量。

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审查、评估和监控,以确保企业运作的合规性、有效性和高效性。

内部审计程序是指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流程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保证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控制措施。

一、编制内部审计计划编制内部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程序的第一步,它是根据企业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要求和管理层的要求制定的。

内部审计计划需要明确审计范围、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内部审计的时间安排和资源配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编制内部审计计划的核心要点是确保审计程序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对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和流程进行审查和评估。

审计人员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证据,分析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和绩效指标,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遵循信息保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程序的结果输出,它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价、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的总结和汇报。

内部审计报告需要明确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时间,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控制措施。

审计报告需要简洁明了、具备可读性,并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数据和信息。

四、跟踪内部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结果跟踪是内部审计程序的最后一步,它是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改进和持续性。

管理层需要对内部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情况和效果。

跟踪内部审计结果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和改进。

总结:内部审计程序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审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编制内部审计计划、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编制内部审计报告和跟踪内部审计结果是内部审计程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审计计划的制定。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制定,明确审计的范围、对象、目标和时间安排。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评价。

审计工作需要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通过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行状况,为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实施审计工作。

在审计工作的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按照审计计划和目标,对公司的相关业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审计人员需要与被审计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情况,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整理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完成后,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结果进行整理,并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当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的发现和结论,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需要根据被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具体的数据和分析,帮助被审计部门更好地理解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跟踪审计结果。

审计工作并不止于报告的撰写,审计人员还需要对审计结果进行跟踪。

跟踪审计结果可以帮助公司了解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持续有效。

同时,跟踪审计结果也可以帮助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六、持续改进。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公司也需要重视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和落实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结。

内部审计工作是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是指组织内部对其经营活动、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及合规性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审查和评价的过程。

以下是一份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一、计划阶段:1. 内部审计计划编制:内部审计部门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年度计划并提交管理层审批;2. 审计范围确认:将审计范围分解为不同的审计项目,并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审计时段;3. 风险评估:对审计范围内的相关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关键风险和审计重点;4. 编制审计程序: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审计工作的具体安排。

二、实施阶段:1. 访谈与收集证据: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并收集有关文件、记录等证据;2. 检查与测试: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检查和测试,以验证其合规性和完整性;3. 风险评估与发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收集到的证据,评估项目的合规性,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4. 数据分析与总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审计工作的初步结论。

三、报告阶段:1. 审计报告编写:根据审计工作的初步结论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项目的背景信息、审计目标和方法、审计结果和建议等内容;2. 报告审计:将报告提交给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进行审查,修改并落实意见;3. 报告发布:经过审查和修改后,将最终版的审计报告发布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4. 监督跟踪: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对相关单位进行监督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跟进阶段:1. 验证改进措施:对被审计单位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验证,并提供跟进报告;2. 绩效评价: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提供改进建议;3. 经验总结和分享:总结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教训,并将其分享给其他部门,提高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

以上是一份典型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运作,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管理,并提供对管理层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内部审计部门应注重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准确。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内部审计工作是指组织内部为了评价和改进管理体系、风险控制和运营效率而设立的一种独立的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岗位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筹划、设计、执行和报告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划内部审计工作的筹划阶段主要涉及确定审计对象、编制审计计划、分配审计资源等工作。

1.确定审计对象:根据公司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要求,确定需审计的业务单位或流程。

2.编制审计计划:根据审计对象的重要性和风险程度,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并确保计划与组织的整体风险管理策略一致。

3.分配审计资源:根据审计资源的可用性和需求,确定审计人员的数量和技能要求,并分配到各个审计项目中。

第二阶段:设计内部审计工作的设计阶段主要涉及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等工作。

1.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合适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包括审计的范围、时间表、采样方法等。

2.收集审计证据:通过对公司文件、记录和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收集和整理审计证据,以验证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第三阶段: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阶段主要涉及实施审计活动、进行现场核查、发现问题等工作。

1.实施审计活动:根据审计计划和设计,执行审计活动,包括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等。

2.进行现场核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现场实地考察和观察,核实和验证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询问。

3.发现问题:根据审计目标和标准,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第四阶段:报告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阶段主要涉及编写审计报告、提出建议、跟踪完成情况等工作。

1.编写审计报告: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结果,撰写审计报告,说明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2.提出建议:根据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与其沟通和商议改进措施。

3.跟踪完成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改进行动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和问题的解决。

简述内部审计的七个流程

简述内部审计的七个流程

简述内部审计的七个流程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独立、客观、全面的评估和监督的一种控制性活动。

它为组织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并改进其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的七个流程包括:计划、准备、调查、分析、报告、跟踪和监督。

首先是计划阶段。

内部审计应该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确保审计活动能够覆盖组织所有的重要风险和业务活动。

计划阶段的关键步骤包括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目标、分配资源和制定时间表。

第二是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准备审计工作的相关文件。

这包括审计程序、工作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等。

第三是调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检查。

他们会与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收集证据和信息,以评估组织的风险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第四是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会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评估组织是否存在风险和问题。

他们会使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以揭示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问题和趋势。

第五是报告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将他们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报告,并向组织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

这些报告应该客观、准确地反映组织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第六是跟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跟踪组织管理层对于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反应和执行情况。

他们会与管理层保持紧密的联系,追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是监督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对整个内部审计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他们会评估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价值,以便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程序,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的七个流程是一个循环过程,不断地评估和改进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流程进行内部审计,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降低风险,并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个环节的工作关系和程序,保证公司审计监督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根据公司审计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流程。

一、审计计划地制定
投资审计部根据公司要求要结合公司本年经营情况,于年末制定下年度总体审计计划。

资产管理部根据年度计划及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同时报公司考核部门及投资审计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二、审计项目的选择
1、审计项目的选择依据:
1)管理层安排的专项审计
2)内部有关部门移送
3)群众举报或上级交办的
4)根据历史资料筛选
5)根据分析、调研资料筛选
6)根据其他情况确定的
2、所确定的审计对象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日常参与式审计、专项审计、专案
审计。

3、审计项目的选择依据的资料:
1)公司会计报表及相关附属资料
2)审计的历史资料
3)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章程等管理文件
4)财务部、企划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生产、车间等相互传送的相关资料。

5)公司的各项通报、重大违规违法事件等。

6)税务部门、银行、工商、法院、检察院、海关、公安、业务客户、公司股东等传送的资料等
7)审计部门掌握基要求报送的资料等。

4、选择审计对象时,应将下列单位和个人作为重点:
1)曾经发生过多次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2)群众举报、上级交办及有关部门转办的单位和个人
3)部门业务明显异常,与历史同期下滑或上升较多的单位
4)对公司资产、资金可能产生风险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基建部门、仓储部门等
5)列入公司单项考核的部门
6)较长时间没有接受审计的部门
7)群众较为关心、领导较为关注的部门
8)亏损较严重或业绩较差的部门
三、审计实施准备
1、资产管理部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单位,并建立项目管理档案,拟定具体
计划及实施方案,拟定<审计通知单>,报董事长批准后执行。

2、董事长批准后,需要缓办或撤销的审计项目,应拟定缓办或撤销报告,报董
事长批准。

3、在审计过程中,对应有其他相关部门协助调查的事项,应填写《转办单》,
请其他部门协助完成审计任务。

4、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出示<审计通知单>,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通
知单>后,应准备审计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协助配合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

5、实施审计工作时,应组成审计小组,由审计负责人领导组织实施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应按照程序或权限实施审计。

6、审计人员应按照程序或权限实施审计前,可以调阅被审计单位资料,以熟悉
情况,制定方案。

7、审计人员应按照程序或权限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但以
下情况不得提前通知对方:
1)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
2)被举报单位疑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3)被举报单位可能存在舞弊等行为的
四、审计实施
1.审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询问调查、实地查账、实物查验、流程复核、
物资核对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等方法实施审计。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权依法询问当事人或见证人及其他知情人有关问
题和情况。

询问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参加,并出示<审计通知单>,由专人记录、制作《询问或调查笔录》。

询问结束,被调查人应对笔录逐项签名押印,被询问人拒绝的,应当注明。

询问人、记录人应在《询问或调查笔录》上签署日期并签名,不得相互代签。

3.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调取被审计对象的资料时,应向被审计单位开
具《调取资料通知书》,并开具清单,审计完毕归还资料。

4.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让被审计单位有关当事人用书面提供材料的,
可由其直接书写《当事人自述材料》。

5.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需要由专家协助时,可聘请专家协助审计工作,
对关键证据进行专门技术鉴定时,应交由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6.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认真填写《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结束后,应
将审计工作底稿交由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核对,证明无误后,由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

7.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逃避审计行为,转移、藏匿审计
证据,拒不执行审计制度,造成审计工作无法进行,审计人员可建议公司,对审计证据进行保全,对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

8.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应对发现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具
体沟通事宜参照内审准则执行。

9.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应整理资料,收集信息,计算数据,分析结果,提出
意见,制作审计报告。

并连同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资料报送审计负责人审阅。

10.审计负责人对审计报告及报送资料进行审查,并对如下内容进行确认:
1)违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2)审计人员对违法违规的认定是否得当,适用的法规、制度是否得当。

3)审计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审计人员提出的建议是否得当,被审计单位有无不同意见及反应。

11.审计负责人认为提交审计报告需补充审计的,应退回继续完善。

12.对于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审计案件,应提报投资审计部集体审理,并应3
日内提出初审意见。

审理意见的主要内容有:基本审计情况、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依据和处理建议及认定的事实、依据和处理意见等。

五、审计处理及后续审计
1、审计报告经审计负责人或投资审计部确认后,报公司董事会审阅,并根据情况下达审计处罚通知书及处理意见,并跟踪审计。

2、执行完毕,应将审计资料及审计报告归档,建立审计档案,移卷归档。

3、被审计单位如对审计报告处罚处理意见有异议可向审计负责人或投资审计部申请复审。

七、本规定由投资审计部负责解释,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投资审计部
2007-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