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投资公司构建主动安全生产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安全生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安全生产管理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
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安全文化建设、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法律法规遵守等几个方面介绍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体现了员工对安全的理解、态度和行为。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需要以下几个要素:1. 领导关注与示范: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并以自身行为示范引领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
2. 安全价值观建设: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并将安全作为核心价值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 安全责任制度: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分工制度,将安全责任明确到每个员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的安全管理氛围。
4. 安全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工作,惩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形成安全行为的正向激励。
二、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与控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工艺风险、设备风险、环境风险等,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2.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到控制和消除。
三、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1.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企业的具体安全风险和岗位需求,制定全员的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 培训方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享、演习培训等,使员工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提升技能。
3. 定期复训与考核:安全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定期组织复训,同时结合考核机制,促使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谈国有投资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谈国有投资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家资本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扶持国家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增长等重要使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投资公司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效益不明显、资金使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也制约了国家资本的有效运用。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国有投资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问题分析1. 管理不规范国有投资公司在管理层次、运作机制、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
由于国有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管理层面缺乏市场化管理思维,导致管理不规范、流程繁冗、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2. 效益不明显国有投资公司在资金使用和项目投资上存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
由于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行业繁多,项目管理和运营难以统一规范,导致部分项目效益不明显,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
3. 资金使用不透明国有投资公司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不透明、缺乏监督的问题。
由于国有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缺乏市场竞争的监督机制,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不透明,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二、解决办法1. 加强规范管理国有投资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机制。
要强化市场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合理、效益明显。
2. 优化投资结构国有投资公司应优化投资结构,合理配置资金,严格把控投资风险,加强项目管理和运营,提高项目投资的回报率和效益,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同一行业或项目,防止出现效益不明显和亏损的情况。
3. 建立透明监管机制国有投资公司应建立透明的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接受国家对其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4. 促进市场化改革国有投资公司应促进市场化改革,引入国有资本投资监管机制,推动国有投资公司的市场化经营,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浅谈县级国有投资公司运营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县级国有投资公司运营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作者:陈柏龙来源:《商情》2009年第28期[摘要]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是承担政府授权或委托范围内国有资产营运职能的法人组织,它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的产物。
[关键词]投资公司运营问题分析对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的全面推进,“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公司)这种服务于新时期国有资产管理的企业机构应运而生,它为政府规范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提供了的平台。
通过几年的实际运作,国投公司在加强县级参控股企业的监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国有资产导向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浮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容小觑。
本文针对县级国投公司在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县级国投公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公司职责权限不明确、产权管理不到位从职能上看,国投公司应定位于企业层面,其本质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通过投资和持股两种方式为投资企业提供权益资本。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有的执行行政性职能,有的执行事业性职能,只有一部分属于企业性质,但真正按企业化运作的国投公司却少之又少。
国投公司职能定位不明确,造成国投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出现越位、错位或缺位等现象,从而限制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
由于国投公司定位不明确,导致公司职责权限不清楚。
目前国投公司组成人员大部分是县相关行政部门委派的,他们大多由于兼职而没有足够时间投入公司管理,或对企业经营管理业务不熟悉,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选择、授权、沟通和监督不到位,虽然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但由于分工制衡和职责权限不明确,使公司的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由公司委派到国有出资企业的产权代表是沟通国投公司与相关企业的纽带。
国投公司作为投资方,通过委派产权代表对相关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分配决策施加影响。
然而目前公司产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仍较普遍:如部分投资项目未派出产权代表,造成公司对投资项目管理失控;产权代表业务不熟悉、责任心欠缺,在所属公司相关会议上表决的内容往往并未先征求投资公司的意见,其发表的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产权代表没有述职报告,没有将所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通报国投公司,导致国投公司与下游公司的信息沟通不畅,影响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体系构建中的几个关键点
体系构建中的几个关键点-企业管理论文体系构建中的几个关键点更新观念打造全面风险管理:健全体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机制科学构建防控体系;严控过程及时介入风险处置;落实结果追究责任总结提升。
文盛景东建筑业是个高风险行业。
“在风险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迎接风险”是建筑企业搏击市场的真实写照。
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来自于多主体、多方面、多环节,而且由于建筑产品投资大、周期长、制约多,涉及到的风险也是机会多、金额大、影响广,稍有不慎,对建筑企业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近年来一些曾独步一方多年的老牌特级资质建筑企业一夜间破产重组的案例,尤让人惊心动魄。
有效的风险管理始终是建筑企业保持稳健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筑企业扎实有效地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
更新观念打造全面风险管理谈到建筑行业风险,一些建筑企业往往会想到那些日常生产经营中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安全生产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等潜在损失的不确定性事件,认为所谓的风险管理就是要保证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上不出意外,只要工程项目能平安顺利地竣工交付也就功德圆满了。
还有人认为风险管理就是事发时组织“灭火”或者事发后进行善后处理的工作,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一些建筑企业将风险管理的职责分散到市场经营、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和法律事务等几个所谓的专业职能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条块分割,一旦重大风险事件发生,往往相互推诿或乱作一团,造成企业即刻陷入生产经营的无序状态或是深深掉进社会舆论的急流漩涡。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即不确定性,风险具有两面性,只会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称为纯粹风险,可能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机遇的不确定性称为机会风险。
不管是纯粹风险还是机会风险,都可能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都要进行有效管理。
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为企业价值增值,而不只是发生费用和减少损失。
风险管理也不是某些职能部门或某些人的事,而是与企业的每个成员都密不可分的事。
国有参股企业管理问题与对策
国有参股企业管理问题与对策作者:朱之茂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11期摘要: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更广、更深层次的混改正加快破局。
作为在混改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有参股企业,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股权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股权投资全流程管理的视角下,从投前策划、投资决策、投后管理、退出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国有参股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案例出发,总结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为提升国有参股企业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国有参股企业;国企改革;股权投资管理一、引言参股企业是指具有部分国家资本金,但国家不控股的企业。
基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庞大的规模,国有参股企业在国有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也日趋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不断深化,对国资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国资监管转型的过程中“管资本”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于股权,对参股股权全过程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进行强化管理,实现进退自如、张弛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当下“管资本”的重要任务。
同时,在国企混改的全面推进与各类国资背景基金的加入,国有参股企业的类型不再单一,形式多种多样,对国有参股企业的监督与管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遗憾的是,当下国有企业管理参股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能够有效地利用股权作为杠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是不作为、不敢为、逃避责任、只投不管。
此外,目前對于国有参股企业而言,难以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管,如何评估其管理工作并加以改善成为难点。
本文根据笔者过往工作经验,总结参股管理有效经验和先进实践,并以曾经工作过的企业作为案例,剖析当下国有企业参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瓶颈,总结参股股权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为后续政策制定、实践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概念及发展历程、状况,从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一些对外投资的失败经典案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中的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为对外开放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实现参考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问题;对策一、概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日益高端化。
就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末我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高达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不但再创历史新高,而且实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连续13年增长,且年均增幅高达33.6%。
与“十一五”相比较,我国“十二五”期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加了1.3倍。
同时,国有企业对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其项目的投资也不断增多,促进了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力通讯等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积累了较多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经验的基础上,也经历了不少令人痛惜和警醒教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国资委等已经对涉案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其中暴露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问题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和积极警醒,并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还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1.政府监管(1)政府监管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国际国内社会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浅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监督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之在九十年代末期出现了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局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深化,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2005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部级)正式升格为安监总局(正部级),其监管职能和权威进一步加强,今年又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为我国的依法监管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架构和建设统一协调、层级健全、职能到位、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大重要环节。
一、浅析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组织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合理配置、有关部门职责科学分工、监督执法机制协调高效的统一体,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机构、人员、职责、机制的有机结合。
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机构不健全,监管人员业务不熟悉目前基层乡镇一级安全生产无机构无编制,现在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一般都是企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兼职,这些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因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任务多且待遇无,不能安下心来钻研业务,认真掌握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而是天天想着转科室,人在心不在,人员难于留住,流动性大,难以胜任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
执法人员素质是决定法律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整个安全生产监察系统调整后成立时间较短,由于开展工作的需要和体制等原因,大量没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又充实到各地安监系统,导致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素质特别是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普遍处于摸索阶段,监管效力低下,执法水平不高。
安全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1、企业领导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企业管理者自我约束的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认为“生产是硬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对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工作;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压缩安全费用作为减少投资成本的手段;有的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不顾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致使事故多发,还不及时统计上报情况。
2、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到位由于企业缺少安全措施费用投入,导致生产系统及其中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而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引发事故。
一些生产单位在巨额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与低廉的劳动力价值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和决策。
表面上重视安全,事实上却采用不惜牺牲劳动者健康甚至生命的不人道做法来换取经济效益。
这种现象在煤矿企业、手工业制造企业及化学工作企业中较为普遍。
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根本就不考虑作业条件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对粉尘、噪音超标,通风、采光不符合要求,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冷水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毒物,更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3、隐患排查治理效果不够明显虽在非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电力、学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但措施不得力,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整改落实,造成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行动流于形式。
4、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不能及时保证;对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不能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如实统计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没有建立一种完善的统计上报体系。
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地去预防、控制和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类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不能全面组织制订信息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与演练;不及时汇总有关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不能及时应急处置和事后统计恢复与重建工作。
探析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1)总第1494期财务管理探析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胥淼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摘要: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各项体制深入改革,仅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提高效益方式显然不再可行,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希望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维持长远发展。
但是,投资本身风险较大,无论企业投资哪类项目,都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在实现利润增长的同时必须兼顾自身发展不受影响。
鉴于此,本文首先陈述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分析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问题;对策引言由于近几年新冠疫情给全国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行业均呈现萎靡不振的局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有企业从多方面着手展开项目投资,但是项目投资是一把“双刃剑”,若投资不当,项目管理可能会以失败告终,同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甚至是国家经济。
由此可见,探析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问题和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概述(一)投资项目管理概况投资是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投资极其关键,且通常在开放且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投资失败,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
通过分析调查现阶段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情况发现,许多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效果不佳,还未达到预期目标,无论是抵御投资风险,还是规范投资行为或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等,均位于基础阶段。
(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摒弃传统的思想以及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项目投资管理。
国有企业在我国相对来说比较特殊,不仅背景特殊,而且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如申请政府补贴等。
安全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1、企业领导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企业管理者自我约束的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认为“生产是硬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对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流于形式,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工作;有的企业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压缩安全费用作为减少投资成本的手段;有的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不顾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致使事故多发,还不及时统计上报情况;2、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到位由于企业缺少安全措施费用投入,导致生产系统及其中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而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引发事故;一些生产单位在巨额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与低廉的劳动力价值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和决策;表面上重视安全,事实上却采用不惜牺牲劳动者健康甚至生命的不人道做法来换取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在煤矿企业、手工业制造企业及化学工作企业中较为普遍;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根本就不考虑作业条件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对粉尘、噪音超标,通风、采光不符合要求,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冷水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毒物,更加剧了事故的发生;3、隐患排查治理效果不够明显虽在非煤矿、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电力、学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但措施不得力,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整改落实,造成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行动流于形式;4、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不能及时保证;对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不能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如实统计报告生产安全事故;5、没有建立一种完善的统计上报体系;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地去预防、控制和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类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不能全面组织制订信息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与演练;不及时汇总有关统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不能及时应急处置和事后统计恢复与重建工作;二、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以上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影响了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严格履行企业法人主体责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操作员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安全发展;定期分析和研究安全生产形势;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层层岗位责任制;着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周密部署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加强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2、加大安全措施经费投入的力度加大安全措施经费投入,改善企业生产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存在的隐患,增添新的生产设备,购置防护装置,安全投入赶不上生产经营的发展速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为此,企业决不能忽视了安全经费的投入,新建的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决不能放宽了安全和环境门槛,引进一些属重大危险源的项目;3、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狠抓缺项、挖隐患,使安全检查、抽查、专项督查不走过场;安全监督检查组人员开展检查,要做到查纪录、查认识、查管理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设备、查安全卫生设施、查防护使用、查特种作业、查各种事故隐患,通过“十查内容”监督基层单位、企业,克服走过场应付了事,不解决实际问题现象,检查要坚持四个转变和结合:一是从一般性常规转变到季节特点与专业评价结合;二是从单纯重设备外观查隐患转变检修内部质量监督与违章行为相结合;三是注重安全表面纪录检查评比转变到设备运行、作业现场全过程动态监督相结合;四是监督范围从单纯依靠内部转变利用社会外部监管与施工方监督相结合;通过各层次、多渠道排查,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中;4、建立健全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机构、队伍;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把企业安全机构的设置做为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突破口来抓,设立企业的安全机构,配备安监技术人,企业安全机构附设在处室中的一个科或组,在某一科室中设置一、二个人,加强企业安全机构和安技人员的力量,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二是健全内部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出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安全规章制度方面,更该做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制度,使职工长期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三是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改变传统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经验和事后总结,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闭合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是靠人治,做到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5、建立完善的安全统计上报体系,层层上报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安全统计上报体系按照“分级响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控制”的要求,依法对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指挥、协调和控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层层上报,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人为本,快速反应;要大力宣讲安全统计上报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知识,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加强对安全统计上报网络与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防范重大安全突发性事件,逐级统计上报,以便采取有效的可控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1.企业领导的思想境界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重点在领导,领导的思想转变是关键,我们这里所说的思想境界,在指高度的责任感、友爱精神、人道主义,具体体现在对企业、对职工负责,珍爱职工的健康和生命上;所谓安全意识,实际上是危险意识,是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许多企业领导,他们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但缺乏全生产意识,只注重抓生产,抓经营,而忽视抓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摆正改革、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2.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置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于不顾,冒险蛮干,在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项目中,不执行“三同时”的规定,致使项目从开始就存在不少事故隐患;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少安全管理人员,致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处于无序状态;3.机构被精简,经费被压缩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非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但是,有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会不同程度地忽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及安全投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一些企业在减员增效中,片面强调精简效能,撤消或合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一减再减;有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想到的是削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舍不得花钱去整治隐患,造成一些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4.职工安全教育滞后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合同工、临时工、轮换工、征地工进入企业;由于这一部分工人文化程度较低,思想素质较差,安全意识淡薄,给安全生产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岗位变动大,如下岗、上岗、转岗等;企业未能及时对这些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就匆忙安排上岗,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5.企业下岗分流,导致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为了搞活企业,实行体制改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措施,致使企业中部分职工害怕下岗,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一种恐惶心理,在思想上存在一些情绪;好的情绪会导致正确的行为,不好的情绪可能产生误行为;在生产中,误行为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6.对伤亡事故的查处不严目前,有关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法制还不完善,一些企业对事故处理不严,对事故的责任人,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处理不严,重复事故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出了事故不按规定及时上报,千方百计隐瞒事故,对事故处理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没有彩排,加强安全意识,是保证家庭的前提条件。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安全工作生产工作问题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安全工作生产工作问题反思篇一随着安全生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活动的实施方案。
方案要突出今年安全生产月“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主题,着重针对本地区、本单位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从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安全生产只有满分,没有及格。
安全,是我们电力工作者的生命,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关系到多少人的生命。
工作中有甜蜜、有,也有不少的伤痛:那就是一次次的安全生产事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坐下来翻开这一期期的安全快报,大红的标题多么的醒目,每一份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多么触目惊心。
在这些事故原因中,一次次映如我眼帘的不外乎以下一些内容:某某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二票三制”;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管理存在死角等等。
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自踏入电力行业的大门,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牢记在心,我们是时时讲、周周学,月月喊,安全工作规程翻破了一本又一本,安全记录是厚厚一大叠,那为一出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就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我想不会有人对安全工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企业纪律章程有任何怀疑,这些都是鲜血教训的经验凝结,每个人都对这些耳熟能详,它是每一个从业人员的三件法宝,但为什么最终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上?从业人员无所适从,究其原因就是抱着及格就行的思想,怀着侥幸心理,心里头少了安全生产这根弦。
在“大峰矿轮胎爆炸”事故中可以看出有关责任人违章麻痹,存在侥幸心理。
有资料显示,在有认为责任的事故中,90%以上的是责任人心存侥幸,安全措施未做到位而造成的。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合规体系建设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合规体系建设随着国有企业投资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资金的周转,投资不仅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
因此,基于投资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实现稳定发展,就需要重视依法经营。
在法治社会管理体系中,依法经营、依法盈利是企业完成长期性发展的基本前提。
因而,在企业管理时要留意企业的合规管理。
1.企业平稳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中,选用合理的企业合规管理手段是企业平稳发展的本质,是企业规避风险的基本。
在企业的具体运营管理中,每一个企业依照最新法律法规开展管理,是法治化社会发展的主要规定。
因而,在企业完成长期平稳发展的历程中,合规是每一个企业必须特别关注的内控管理部分,也是企业进一步维护本身权益的合理支撑点。
2.规范员工的有效途径。
结合企业合规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企业合规是规范员工的有效途径,同时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合规体系管理,可以进一步协助员工产生合规习惯性,将违反规定风险性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根据建立合理的合规文化艺术,在员工中普及化有关合规政策法规,可以进一步协助员工主动把握最新法律法规,防止违反规定运营。
3.企业合规可以防止企业发展中管理方法的一些决策风险性。
一般来说,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即使是一个小小决策过失,也很容易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多米诺骨牌效用,严重影响公司的总体发展。
合规管理可以根据对管理者的有效管束,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准确率,进而防止企业内部发生明显的决策风险。
二、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规章制度不完善。
我国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国有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在国有企业加强推进财务审计风险监管的背景下,提高企业合规防范风险的法律法规控制能力显得日益重要,许多国有企业基于合规风险防范的内部管理和防范体系还不完善,如合规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机制等。
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安全风险,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
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通过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工作岗位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并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设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协调各部门安全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组织事故应急演练等,确保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
4.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细化责任制度和考核办法,形成各司其责、层层负责的安全管理格局。
5. 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企业应从源头控制安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对于高风险环节和关键岗位,应设立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并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修订和改进安全措施。
6. 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并定期更新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提前规划和组织应急救援资源,制定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 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的意识。
8.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企业应建立健全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落实。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企业可以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有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
国有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利益和安全,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国有投资公司来进行对外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
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国有投资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二、权力过于集中的管理结构首先,国有投资公司往往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管理结构。
这种集权模式容易导致决策不够透明,甚至滋生腐败行为。
因为只有少数几个高层管理者拥有决策权限,并且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所以他们更容易受到个人私利的影响,从而做出与国家或企业利益相悖的决策。
三、缺乏灵活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其次,由于国有投资公司通常被视为政府行为的延伸,在运营方面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这种情况下,它们可能会错失市场机遇或者无法快速应对变化中的风险。
相比之下,私人企业更加灵活和敏锐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国有投资公司还面临着缺少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
由于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限制,它们很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而私人企业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来决定优胜劣汰,从而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效率。
五、缺乏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另外,国有投资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和问责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其特殊性质,这些公司可以不太主动地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状况,并且监督机构对其行为的问责力度较弱。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国有投资公司可能陷入权力滥用或资金浪费等问题中。
六、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管控国有投资公司。
首先,需要完善决策程序和公开透明制度,确保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合法合规,并接受内外部监督。
七、推进改革与创新其次,国有投资公司要加强改革与创新。
它们应该不断学习市场机制和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吸纳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八、加强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另外,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能力。
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
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1. 引言1.1 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意味着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在国有投资公司中,安全生产部的人员安排至关重要,他们承担着监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处理事故并开展调查等重要职责。
安全生产部的人员要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分工合作,合理分配角色和职责。
在安全培训与教育方面,他们要定期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安全生产部人员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部人员还要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事故处理与调查方面,他们要及时处理事故,开展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将更加完善,保障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角色和职责分配角色和职责分配是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环节,需要明确每位人员的职责和角色,确保整个安全生产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安全生产部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这些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领导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需要设立安全生产监督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
他们需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设立安全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和更新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安全技术知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培训与教育是国有投资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安排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安全培训与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国资国企需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会既是经营上的决策机构,也是执行机构,要承担更 从而在客观上导致公共资源把握者仍具有较大的公共
4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上 海 国 资 State-Owned Assets Of Shanghai 总第276期
资源寻租空间,以致于不同层级的国有独资、控股或 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4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防范投资风险
国资国企需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合规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及时采 济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部分企业参
取措施妥善应对。
股投资决策不规范、国有股权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影
响国有资本配置效率,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参股管理
《管理办法》还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合规风险识别评
关性质的社会团体,譬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估预警机制,全面梳理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合规风险,
员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监督。以可设立专门委员 建立并定期更新合规风险数据库,对风险发生的可能
会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例,不妨成立专 性、影响程度、潜在后果等进行分析,对典型性、普
防范投资风险
国资国企需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国资国企需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 金琳
实践中也存在部分国有企业对所投资公司失控的情形
股权投资是国有企业开展资本运作的一种重要形 大的责任。总经理则是董事会聘请来的辅助执行机构”。
式。近年来,国有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合资合作,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对于参股企业不用管具体经营,
员加强跟总部之间的沟通联系。
“国资监管的半径是有限的,延伸到一级企业以下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作者:章寿荣来源:《群众》2013年第08期编者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关键在于能否突破这四个方面产业各自的约束,找准各自发展的路径,从而促进四者真正形成当代科技含量高、现代元素显著的现代产业的有机组合。
当前,江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个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刊发表章寿荣研究员撰写的专论。
对此进行探讨。
开发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
当前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技术以引进为主,自主技术欠缺。
这个问题不解决,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也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约束:一是长期以来江苏引进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
江苏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发达的省份,跨国公司在江苏投资众多,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核心技术通常控制在外资手中,表现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具有外向路径依赖性质和技术“锁定”效应,并因区域经济增长压力迫使这种技术获取路径长期存在下去,无法摆脱,从而阻碍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化。
二是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后来者劣势”。
即使江苏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上取得了突破,但面对跨国公司的同业存在与竞争,往往难以被市场接受,自主技术创新的价值就很难通过市场实现,本土企业就难以有充足的动力进行自主技术创新。
三是自主创新的高成本、高风险逼退“潜在进入者”。
由于自主技术开发资金需求量大、耗时较长、不确定性高,加上企业资金安全偏好、研发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导致江苏本土企业进入自主技术创新的意愿不强。
打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路径依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持续技术进步,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长的技术体系上实现自主性、创造性、本地化突破,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路径依赖为“路径创造”。
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国企混改两种模式、两个认识误区和两个关键问题
国企混改:两种模式、两个认识误区和两个关键问题◎ 郑志刚一、引言:从永煤爆雷事件谈起出于国家父爱主义,对于国有资本出资的国企,历史上政府总会以某种方式伸出“援助之手”。
其中最典型的是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预算软约束行为。
在2008年化解全球金融风暴的救助政策出台的几年后,我国国企中出现了很多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现象。
许成刚教授指出,“这些实际上都是非常老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产生完全在预料之中,根源在预算软约束”。
这里所谓的预算软约束指的是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在政府的干预下未能坚持原先的商业约定,使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了它的当期收益的范围①。
除了银行贷款下的预算约束软化,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隐性的预算约束软化行为。
那就是一家经营管理不善的国有上市公司在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ST)后往往会获得来自对其控股的国资控股集团公司,甚至国资控股集团公司背后的国资委① Kornai, J.,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Kyklos, 1986: 39(1).① 郑志刚、牟天琦、黄继承:《存在退市风险公司的救助困境与资本市场的“预算软约束”》,《世界经济》,2020年第3期。
② 郑志刚:《国企混改的逻辑、路径与实现模式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的支撑①。
而被救助的上市公司在获得母公司的支撑救助后绩效依然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越救越亏”,形成另类“僵尸企业”。
不管是银行贷款下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行为,还是资本市场下的救助行为,都与国有企业行为背后的政府隐性担保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国企发行的债券在政府隐性担保下让人们形成“刚性兑付”的印象,往往获得“AAA”信用评级。
即使在市场逻辑和盈利原则发挥主导作用的债券市场,“国企信仰”依然这样一步步地建立起来。
然而,永煤“逃废债”事件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刚性兑付的国企信仰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国家监管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开始强化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责任。
浅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在企业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赋予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之一,该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本文针对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实施难度、效果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构建主要包括基础管理体系的创建和作业现场的改进,对于企业而言,要想真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必须使用强有力的抓手,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正是应运而生的产物。
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作用1.1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全面管控企业各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标准化管理,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频率。
1.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原则及作用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国家的生产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企业主体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采取“PDCA”动态循环模式,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为基本原则,以“持续改进”为核心,安全管理覆盖全周期、全过程各环节,基层人员全面参与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的问题2.1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主体不明确部分企业因各种原因需要通过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理解为以第三方机构为主,根据国家相应标准规范起草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文件、记录,但企业并未参与此项工作或者参与很少。
2.2领导干部不重视,企业疲于应付安全检查很多企业领导认为,安全对于企业来说,投入大于回报,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导致很多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只是是嘴上重视,行动漠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基层干部安全管理没有抓手,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信集团)是在1988年成立的青岛能源公司基础上不断成长与壮大的国有综合性投资集团公司。
近年来,国信集团紧紧围绕金融、城市功能开发、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业等“3+1”业务板块,运营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股权,目前下辖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44家,主要参股企业有16家,截至2016年年底,总资产规模达450亿元。
由于具有投资公司的特点,国信集团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长期面临行业门类多、经营业态广、管理难度高的复杂形势。
1实施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背景当前,我国生产经营活动活跃,安全管理面临空前压力。
但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始终走不出传统误区,无法有效匹配和契合实际需要。
一是在政策上高调“亮剑”,各类法规条文陆续下发,但各级政府习惯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批示多、口号多、要求多,但实际指导少,重心沉不下去。
二是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安全,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重叠,无法形成合力,而且增加了生产企业的负担。
三是搞人海战术、运动式管理,耗时耗力,只能取得一时成效,无法形成常态保障机制。
四是应急系统的触发机制落后,不发生事故不启动预案,应急管理存在“总是慢一步”的问题,而且遇事就慌、过事就忘。
总之,被动式的安全生产管理严重滞后于新常态下的发展需要。
为实现全面在控、可控的安全管理,企业急需建立一套主动式的内生机制。
2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与主要做法国信集团创新性地实施主动安全生产管理,其内涵是借助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建立安全隐患自我诊断和预警机制。
改进传统的预案管理方式,通过安全生产数据字典的自动调阅和智能关联功能,实施一键应急调度,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常备无患、智慧应急,全面构建主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其中,国信集团重点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和主要做法如下。
2.1以智能预警争取安全主动,确保风险隐患抓早抓小基于“物联网+”手段,借助传感、遥感、云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前沿技术,国信集团搭建了安全生产智能监管平台———CSP系统(Qingdao Conson Safety-supervision Platform),它是实现安全生产智能监管的“第三只眼”。
2.1.1安全生产信息在线实时监管CSP系统突破了传统的视频监管手段的局限,将监管范围拓展到锅炉(压力、温度)、消防(烟感、温感)、配电(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风冷状态)、泵房(水池液位、水泵状态)、车流量(车速、车流密度)、空调(温度、风速)等全部生产经营领域,同时将37000路监控和各类设备的运行信号整合到一个平台,在集团总部安监指挥大厅和各产业子公司、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的监控大屏、电脑和APP手机终端同时在线展示。
作为开放式系统,CSP将继续拓展其他功能,例如对大型起重器械(旋转半径限位、抗倾覆)、工地现场(噪音、扬尘、基坑监测)、电梯及空调实施监测,对安全巡检路线进行定位跟踪等。
2.1.2实施异常信号智能预警报警对经营场所、在建工程、设备机房、防汛部位等生产经营国有投资公司构建主动安全生产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杨瑞建,杨雪,耿振,付振通[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071]【摘要】近年来,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立足于国有投资公司在安全生产中面临的行业门类多、经营业态广、管理难度高的实际情况,致力主动安全生产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寻找解决传统安全管理中各种弊端的方法,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章旨在总结其主要做法,与同类企业交流互通,以期共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投资公司;主动安全;安全生产【中图分类号】F41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179-02【基金项目】2017年青岛市科技惠民项目“‘互联网+安全’在城市功能设施管理中的构建与实践———青岛国信集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项目编号:17-3-3-85-nsh)。
【作者简介】杨瑞建,男,山东菏泽人,硕士,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从事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杨雪,女,山东日照人,硕士,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耿振,男,山东淄博人,硕士,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付振通,男,山东平度人,博士,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咨询师,从事企业战略、创新、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重点区域的监测设备,基于合理运行区间的长期掌握,分别设置预警值和报警值。
预警值相对报警值留有5%~10%的安全余量,这是将突发意外解决在萌芽状态而特意安排的周旋空间,实现安全防线前置,从根本上做到集团范围内所有风险隐患提前预知,为应急反应争取时间上的主动。
同时,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各类报警信息进行多维度统计与分析,查找风险隐患分布规律,针对各薄弱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症下药。
2.2以三级启备实现常态备战,确保过程安全可控在控应急启备不同于传统的预案管理和应急手段,而是通过前置和优化启备触发机制与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备战机制,着力扭转传统应急管理中“总是慢一步”的被动局面。
2.2.1建立应急启备触发机制紧扣国信集团生产经营业态的布局特点,分敏感时期、节假日、极端天气、大型活动承接期、工程施工关键节点、重要设备带缺陷运行等不同情形明确应急启备触发条件。
敏感时期包括国家、省、市“两会”期间,国家、省、市安全生产综合检查期间;极端天气包括发生极端异常自然天气灾害及台风、暴雨各级预警期间;大型活动包括承担政府重要活动、需要2个及以上子公司共同承担的大型活动和大型展会;工程施工关键节点包括工程施工爆破等危险性施工作业,夜间连续施工,重要设备材料吊装、整体连续混凝土浇筑等专项施工,以及模板、脚手架、塔吊安拆等关键施工节点;重要设备带缺陷运行指重要经营设施结构安全、供电、排水系统出现重大异常情况带缺陷运行,需要集团调配资源的情况。
2.2.2明确应急启备响应措施达到启备触发条件后,根据预定的级别和层次,实施三级启备。
一级启备由集团层面整体调度,面向全集团统筹调配资源;二级启备由各产业子公司调度,对其辖属资源统筹调配;三级启备由最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在其管辖范围内调配资源、各条块部门之间打通联系。
应急启备响应措施包括与其启备层级对应的单位安委会主要负责人带班,分管负责人坐班,靠前指挥;责任部门负责人和设备抢修、维保人员全过程应急值守;车辆、水泵、砂袋、铁锹、灭火器、应急电源车、移动通心车等应急资源准备到位;各类应急预案更新到位;安全管理员现场巡检或蹲点办公;CSP智能监管系统进入指定区域视频轮巡、设备运行信号实时监测、手持终端保持在线接警状态。
与此同时,建立内外联动机制。
与110、119、120、122、防汛办、应急办、医院等社会应急力量建立外部联动,与律师顾问、保险公司等合作机构建立联动。
2.3以一键调度指挥应急处置,确保应急反应规范迅速实施一键调度,旨在对风险隐患、应急资源实施高度的信息化集成,实现突发事件状况下的应急智能化管理,做到响应及时、操作规范、秩序井然。
2.3.1实施风险隐患、应急资源可视化管理以隐蔽后台可视化、隐蔽过程可视化为目标,借助信号远程采集和模拟仿真手段,建立各类风险隐患电子地图,包括深基坑、变电所、电梯、塔吊、防汛易涝点、堆放易燃物的仓库等。
围绕风险隐患,按就近原则布置应急资源,实施编号和二维码登记,一并录入智能监管CSP系统,方便各级管理人员使用PC端、手机端一键查阅相关状态信息。
对应急资源中的关键设备设施进行定巡、定检、定修,实现检查内容标准化、缺陷反馈实时化、维护过程高效化,及时进行资源补充、保养和维护。
2.3.2实施应急救援多维度智能关联与响应实现语音调度、视频会议、数字广播、短信群发、GIS调度等功能于一体,使应急指挥过程更加便捷、快速。
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智能监管CSP系统关联最近的医院、消防站等机构,设计最优通达路径;关联辐射半径内的视频监控,实现录像的及时回放和调取,有效跟踪和控制事态发展;关联应急疏散、抢险救灾等应急预案,展示应急流程,指导和规范响应程序;关联应急队伍和外部资源,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接收手机短信,指示车辆调配、资源配置等信息。
平时,可以通过一键调度进行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对队伍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和整改。
3“物联网+”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3.1形成适合综合性投资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物联网+”手段的导入,使得安全生产监管的手段更加丰富,电压、电流、液位、烟感、温感等几乎所有关键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均可在PC端、手机端可视化展现,监管手段更加全面,云端存储、在线培训、在线测试、移动巡查功能形成国信集团特色安全管理模式,“信息化减人”效果明显。
3.2促进了补救式安全管理向主动预防型管理转变国信集团在安全生产领域创新性地提出CSP预警、应急启备、一键调度机制,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争取到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极大地扭转了以往安全生产中主要依靠人海战术、拉网检查、粗放投入的被动局面。
3.3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在价值创造上的作用按照罗氏法则“1:5:∞”,1元钱的安全投入创造5元(下转第182页)钱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无穷大的生命效益。
经换算,国信集团每年因主动安全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至少达到年度总利润的5%,测算2016年安全经济效益为3765万元。
4结语主动安全生产管理是国信集团辅助精细化管理的一次创新,夯实了日常安全生产常备机制,丰富了报警信号的监管手段,强化了驾驭突发事件的主动性,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近3年来,国信集团荣获安全生产各级荣誉近百项,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组、优胜企业。
“‘互联网+安全’在城市功能设施中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经专家鉴定为“在城市功能设施安全管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CSP系统作为全市应用推广示范项目被写入《青岛市“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1]褚遵强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09(5):164-165[2]王世雄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及评价[D]重庆:重庆科技学院,2017[3]容志风险防控视阈下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上海世博会的实证分析[J]理论月刊,2012(4):147-151[责任编辑:陈泽琦]门,制定政策对国家的人口数量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通过人口普查工作,将调查的结果发布到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国民对我国人口数量的认知。
互联网具有传递性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传递人口普查数据结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国民对人口普查结果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