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05.05•【文号】教基一[2011]2号•【施行日期】2011.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社会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中央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明确了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开展社会实践,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对于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关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外开展的一项重要学习和成长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指导学校和学生有效地组织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提出以下的指导意见:一、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社会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相结合,突出实践与理论的融合。
活动可以涉及文化、环保、公益、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责任学校应组建由教职工和社会人士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指导小组要确保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建立及时沟通机制,以及有效的实践成果反馈和评估机制。
三、注重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实践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与相关机构或社会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材料和资源支持。
四、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得到指导小组的监督与指导。
指导小组可以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制定实践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同时,指导小组还要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
五、鼓励学生参与公益与志愿服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
学校可以与公益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公益机会,并记录学生的志愿服务成果。
六、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的融合学校应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展开相关课堂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七、加强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与分享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展示与分享的平台,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成果展示可以采用展板、报告和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八、加强实践活动的评估与总结学校应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以不断改进和提高活动的质量。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旨在鼓励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这也被视为推动中国教育体系综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感受社会的温暖与残酷。
同时,社会实践也可以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根据新政策,教育部将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校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这包括筹备活动所需的经费、教学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教育部还将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社会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新政策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从纸面上的知识走向实践,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他们将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作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然而,要想让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和教师们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计划,确保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其次,教师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给予指导和评价。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旨在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新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政策的背景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参与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实践项目,亲身体验与实践,提升自身能力和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很多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
因此,教育部出台新政策旨在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并鼓励学校开展更多的实践项目。
二、新政策的目标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多样性,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新政策的实施措施为了实现新政策的目标,教育部提出了以下几项实施措施:1. 制定相关指导文件:教育部将制定一系列的指导文件,明确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 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将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提供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
3. 建立合作网络:教育部将建立学校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网络,为学校提供更多优质实践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
4. 鼓励学校创新实践项目:教育部将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校创新各类实践项目,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五、展望未来新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
随着学校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学生们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部发布的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现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教育部2017年9月25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转发《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通知
通知龙教体字〔2011〕252号转发《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通知各乡(镇、场、管委会)中心小学、初中,实验中学,县直各学校:现将市教育局《转发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赣市教基字[2011]70号)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建立校级社会实践场所。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周边的社会文化资源优势,协调当地社区、街办、单位和企业,借助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于2011年11月底前建立一批校级社会实践场所,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活动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到校级社会实践场所开展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现场体验让学生了解乡情、市情、省情,把社会的资源和我们要进行的专题教育融合,通过实践体验的途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积极建立乡校社会实践大课堂。
各校要主动争取当地党、政部门领导的支持,充分利用党、政部门的系统资源,建立多类型、多主题、多形态的中小学社会实践课堂。
如消防安全教育课堂、交通安全教育课堂、毒品预防教育课堂、节水教育课堂、科普教育课堂、质量安全教育课堂、档案教育课堂、节粮爱粮教育课堂等,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各校要因地因势充分挖掘本地实践资源,最大化地融入学校教育课堂,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各校于11月1日前将社会实践基地场所报教育股。
附件: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龙南县教育体育局二○一一年十月十一日附件: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
2020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
2020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社会大课堂就是指代社会,一般把能够学到知识的地方叫做课堂,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之地是校园课堂,而能够锻炼人的品行。
下面是有20xx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欢迎参阅。
20xx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范文1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通知》(柳教基字【20XX】25号)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发挥学校特色,利用市、县区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实现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
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证,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
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继续抓好相应的课程开发、应用评估、使用管理等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
二、活动目标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激发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能力;4、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丰富学校校本课程;5、力争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20XX年12月四、活动形式各班学生以志愿者服务队、少先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
五、活动内容1、社会参观活动。
2024年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2篇)
2024年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____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____通知》精神,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____通知》(柳教基字【____】____号)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发挥学校特色,利用市、县区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实现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
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证,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
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继续抓好相应的课程开发、应用评估、使用管理等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
二、活动目标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激发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能力;4、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丰富学校校本课程;5、力争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
三、活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四、活动形式各班学生以志愿者服务队、少先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
五、活动内容1、社会参观活动。
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工厂、机关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
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⑥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⑦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
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文件涪教委办…2011‟374号重庆市涪陵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各教管中心、直属学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2011‟2号)精神,加强和改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当前,我区基础教育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课时、场地、师资、资源、经费、安全等诸多实际问题的困扰,迫切需要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高度,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努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丰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内容我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四三二”模式为主要内容,强调弘扬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进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走向社会的四项实践行动1.走进基地。
到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高等院校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结合鲜活的教育资源,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2.走进社区。
到社区、街道、乡镇开展“唱读讲传”社会宣传,保洁护绿公益劳动、体育艺术展演、为孤残老幼做好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自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3.走进工厂、农村和军营。
到工厂和农村,观察工农业生产过程,了解科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感受工人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体会改革开放给工厂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增进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
教育部鼓励学生实践文件
一、文件背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现制定本文件,旨在加强学生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文件目的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 推动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三、文件内容1. 实践活动类型(1)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地等,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科技发展。
(2)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如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文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1)学校要制定实践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形式、时间等,确保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2)学校要建立健全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
(3)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机会。
(4)学校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实践活动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将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
(2)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3)完善政策保障。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学生实践活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践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育能力。
四、文件要求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10法律法规性文件
2006-8-24
教基[2006]19号
FG046
《关于2011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等七部委
2011-4-7
教监[2011]8号
FG047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教育部
2004-5-19
教育部令第18号
FG048
《教育部关于2011年开展教育行风评议工作的通知》
FG079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8年6月13日通过
FG080
《天津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处置办法》
FG081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第四周期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津教委人[2008]5号
FG082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第四周期(2007-2011)继续教育规划》
国家档案局
1999-5-5
国家档案局令
第5号
FG009
《教师资格条例》
国务院
1995-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
FG010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9-6-13
中发[1999]9号
FG011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8-11-21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修正
FG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全国人大
1997-5-9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五号公布
“双新”背景下普通高中转变强化育人方式重要举措——社会实践
“双新” 背景下普通高中转变强化育人方式重要举措——社会实践摘要:为了避免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以系统知识获得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笔头和书面作业为主的社会实践行为,渤海文谷高中从课程、主题活动、基地建设、评价及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的整合资源、整体统筹、整体设计、精心组织、综合实施等工作环节,形成了学校社会实践的整合性与个性化、创新性与科学化、探究性与主题化,评价性与常态化的优势。
关键词:育人方式;社会实践;综合素养“双新”背景下的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普通高中强化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渤海文谷高中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大胆探索课程改革,让学生们适时地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长见识,锻炼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提升综合素养。
即便是疫情期间居家学习,也有序开展了“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快乐生活常相伴——面点、厨艺大赛”等居家生活实践活动,避免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从课程、主题活动、基地建设、评价及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实践的整合资源、整体统筹、整体设计、精心组织、综合实施等工作环节,形成了学校社会实践的整合性与个性化、创新性与科学化、探究性与主题化,评价性与常态化的优势。
一、以整合为原则,整体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发展学校将社会实践与“厚德教育”特色及建设结合,整体设计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切入点,以“沐浴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体验活动,着力完善和丰厚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必备品格素养,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度将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劳动技术等统筹兼顾,整体设计了“礼仪与素养”调查研究性学习活动、“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劳动安全等活动。
目前学校有注册义工467人次,活动31次。
指导教师被评为大连市青年志愿者活动优秀工作者。
学校与大连旅顺口悠然生态牧场共建了劳动体验实践基地,将学科知识拓展运用与生活联系,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整合,精心设计了“大连方言乡土文化”“走访高校”为主题的活动。
研学活动方案
山东生态环境学科优秀中学生研学活动方案根据习近平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山东环境科学学会面向优秀中学生开展本次研学活动。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参观体验的活动,通过自主学习、沟通协作、问题探究、创造实践,更好地获得相应的学习、生活与生存能力,可以发掘、利用研学中的生涯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未来人生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
一、研学活动简介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 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线下研学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国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方法、模式,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二、研学活动意义研学活动中获得的“两证一表”可用于满足各高校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招生条件证明。
研究性学习已经被纳入山东省高中生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高中课程必修学分。
山东2 40万高中生每人每学期都要完成综合素质档案填写。
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研学活动报名资格(一)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二)对环境、化学、动物、植物、农业、海洋、法学、地理、文物修复、考古、经济类等学科方向感兴趣,成绩优异。
南昌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南昌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6.04.18•【字号】洪教办字[2016]6号•【施行日期】2016.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南昌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洪教办字〔2016〕6号各县区(新区、开发区)教体局(办),局直属学校,省属事业单位办学校,市管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南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2016年第4次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现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南昌市教育局2016年4月18日附件南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11〕2号)等文件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对解决当前一些中小学校教育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等问题,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7.23•【文号】教思政厅函〔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紧扣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安排,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推动形成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局面,以火热青春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教育部决定面向全国高校组织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师生主题社会实践。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二、主要内容(一)“求真力行”国情调研实践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组织高校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足迹,深入党的创新理论的起始点和发源地,广泛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观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今昔对比、中外比较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魅力和人民情怀,深入领会伟大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融入血脉、付诸行动。
(二)“文化润心”学思践悟实践聚焦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组织高校师生深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育人平台基地,学思践悟校史、行业产业发展史、城市区域建设史中的红色基因,贯通学习“五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引导师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深层力量,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
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为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教育部决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寒暑假期间,每次活动不少于5天。
2.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包括社会调研、社区服务、文化宣传、环保保护等多个方面。
3.活动方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乡村、农场或者公益机构等地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4.活动要求:学校应该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排,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管理1.学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确定活动的具体责任人,保证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学校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整理活动资料,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四、活动评估1.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活动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做好准备。
2.学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向社会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活动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希望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部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的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和国家教育部今年五月下发的《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认真落实《丹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丹凤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奔着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障,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从而促进学校内涵新发展二、活动目标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加深对党、对人民的真挚感情。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
6、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能力。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8、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部发布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旨在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实践意义和推行方式等方面,探讨这一新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部出台这一新政策,旨在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意义1. 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 实践与理论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拓宽就业视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为他们未来的就业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
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推行方式1. 完善课程设置:学校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
在社会实践课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问题,还可以学习社会实践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2. 拓展实践活动渠道:学校可以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建立起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强化实践评估: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科学评估和记录。
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优势,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
作者:
来源:《中国德育》2011年第09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探索建立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将联合相关部委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社会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中央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明确了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开展社会实践,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对于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
对于引导中小学生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社会实践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知识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得到,许多能力不可能仅在学校中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实践体验的途径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开展社会实践,对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存在着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还没有衔接起来的障碍,存在着经费和安全等困扰社会实践开展的实际问题,需要着眼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高度,努力克服这些困难,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联合各方力量,开发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开展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
二、努力构建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
大力倡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社会实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社会实践,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在教育教学中统筹安排,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动联合社会各个方面,因地制宜,构建开展社会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使之成为教育常态。
第一,要将开展社会实践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摆在义务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开展社会实践,就是使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面向所有学校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公平地享受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把社会实践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可以使这项工作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断深化。
第二,要将开展社会实践作为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
时代在发展,要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专题性教育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教材、课程容量有限,而且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能都进入学校课堂和教材,许多专题性教育也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在实践中体验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
社会上可供学校开展各类专题性教育的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社会实践开展专题教育,既可以使专题教育的效果更好,也可以使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
第三,要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计算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工资统筹管理。
要重视发挥团队辅导员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尤其要联合有关部门,在社会资源单位中培养一支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发挥在社会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
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预案,指定专人负责。
要开展必要的自护自救教育,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建立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协调社会实践基地,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备安全保护人员,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向学生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养学生安全生产和操作的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五,要探索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
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各地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本着勤俭、实用、简单、方便的原则,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有条件的地区,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证。
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核定成本,由财政、学校和学生家长合理分担。
第六,要构建并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考评体系之中。
学校要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做好活动小结和鉴定工作,并将考核结果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资格认定范畴。
三、分批建立各种类型的全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将和中央相关部委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牵动学校和社会两个力量,分别建立可开展某一类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
主要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教育、安全健康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通知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配合工作。
教育部将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与中央相关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中央相关部委所领导和指导的社会资源单位按照要求,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开发申报第一批全国社会实践基地。
主要申报基地的基础条件、内容设置、活动形式、时间安排、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特
别要开发出适合不同或特定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进行指导的内容。
经教育部和中央相关部委审核后命名为全国社会实践基地。
具体申报工作,按照教育部与中央相关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的要求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