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1)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doc
画方形和圆形一、教材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画图”程序,学会了使用“铅笔”“刷子”“橡皮擦”等工具。
本课学生继续学习“矩形” 、“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积累使用“画图”工具创作图画的经验。
本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在绘画造型的基本练习中,提高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等基本形状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
本课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 工具的用法,还要能够用学习过的工具组合出基本图形,积累使用“画图”程序绘画的技巧,比如鼠标器准确定位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他们普遍对使用“画图”程序来进行绘画感兴趣,但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较薄弱,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太敢大胆尝试。
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画图”程序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学会使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等工具并学会组合简单图形。
2.学会使用 Shift 键画圆和正方形等图形。
3.提升用基本图形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
4.通过教材自学、小组互助等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胆操作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渗透用基本形状观察记忆物体形象的意识。
(3)通过绘画造型的基本练习锻炼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基本形状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明白鼠标器准确定位的重要性。
2.难点:(1)掌握正方形、圆角矩形和圆的画法。
(2)起学生的作欲望,累画技巧和。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网广播系和多媒体演示的手段,采用“活引、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体、教主,整个教学程以“ ” 主。
利用教学网境学生提供可以比学的境,激学生的争意。
六、安排安排 1 。
七、教学准算机网教学境、多媒体件、学素材等。
小学信息技术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教案和反思(有配套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教案和反思(有配套课件)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用“矩形”和“圆形”工具绘制一些基本组合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在绘制基本组合图形的过程中掌握“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
学生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绘制基本组合图形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行为与创新
能够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组合绘制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绘制组合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项目,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以“导”为主。
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学习素材。
【教学过程】
完整教案和反思请下载配套课件,课件包中有WORD文稿。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
画圆形和方形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画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课本以画百宝箱为例,通过学案介绍了画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的步骤,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学习。
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各异,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在尝试过程中会有困难,于是就可以通过小组的力量,让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强的学生帮助小组内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一同操作,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共同掌握操作技能。
二、教学策略:(教法、学法)本课将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教学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首先借助于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然后利用小组协作学习的优势,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存在困难的学习共同学习。
然后通过小组抽签的方式确定拓展练习的内容,将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提升整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体验。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巩固画图的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
并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⑵能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绘制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掌握“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画图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基本图形,使学生切身感受“画图”程序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喜爱。
4.行为与创新能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绘制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像。
四、教学重点、难点:“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含教学意图)。
《画方形和圆形》教案设计1
四、总结与拓展: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由哪些图形组成?
学生回答: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
(一)画椭圆和圆
1.打开“画图工具”
2.教师讲解演示画椭圆的操作要领
第一步:选中椭圆工具
第二步:找准位置
第三步:按住鼠标左键拖拽,画好之后松开鼠标左键。
3.教师选择“椭圆”工具,按住Shift键不放,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观察图形的变化。
2、拓展延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由方形和圆形构成的?你能尝试着画出来吗?
引出新事物,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板书课题
明确阶段任务目标,分析细节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总结过程,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敢于质疑,寻找更好的办法。
建立评价机制,通过点评、互评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欣赏,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归纳与整理知识点
形成知识迁徙,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第七课画方形和圆形
课题
画方形和圆形
学科
信息技术
课时
1课时
学校
上安镇学校
班级
三年级二班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椭圆、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画长方形、正方形、正圆、椭圆等技巧。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画图中综合运用椭圆、矩形、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评价、想象的能力和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选择“椭圆”工具,按住Shift键不放,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直接画圆形。
(二)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任务一:
画椭圆和圆
任务二:
选取“矩形”工具画图,看谁画的长方形多,并尝试用长方形组成图形。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画圆形和方形》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是画图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识画图》是画图模块的起始课,通过《初识画图》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使用“画图”工具箱的方法。
《画圆形和方形》就是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矩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及新建“画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也为画图模块《填充颜色》等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之前接触过金山画王,很喜欢画画。
因此,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十分感兴趣。
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较弱,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要采用特定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房子等活动,让学生熟练使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2)能够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3)能够掌握新建“画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画出漂亮房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画图软件的兴趣,激发他们计算机学习的热情;(2)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及自评、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与他人的创作成果,发现美,创作美,丰富、拓展认知的态度。
4、行为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工具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与“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正方形、圆角正方形与圆的画法——Shift上档键的功能实现,新建“画布”的方法。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八课画圆形和方形南京市上元小学胡婷婷■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使用“画图”工具箱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掌握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十分感兴趣,但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上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太熟练,不敢大胆尝试操作,所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
(2)能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房子等活动,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三个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发现美,创造美。
4.行为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工具制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shift上档键的使用。
2.教学难点使用工具制作出多样的组合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运用网络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演示的手段,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学生演示、教师引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画圆形和方形是画图单元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组合图形,而这一课是初步向学生展示出画图软件的多功能性。
本课向学生同时介绍了三个工具,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很顾虑,这节课重点抓模仿应用,还是抓创新拓展呢?最终决定,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如果他们不能给我惊喜,那我更要从画图的第一课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方形》1. 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认识圆形和方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理解圆形和方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 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1.3 教学过程1)导入和导出: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圆形或方形的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入新知:通过展示圆形和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圆形和方形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3)比较对比:让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找到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的实物,并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两者的差异。
4)引导探究:给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分别画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然后请他们思考圆形和方形的特点。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和区别。
6)拓展练习:放一些不规则图形给学生观察,让他们判断这些图形是圆形还是方形,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和导出环节,我应该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物,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引入新知环节,我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和比较对比的方式主动发现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另外,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可以加入一些回答问题的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在拓展练习环节,我可以设计更多的观察和判断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互动性较好,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后续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方形》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能够理解圆形和方形的特点;教学重点:1.圆形和方形的特点;2.圆形和方形的辨认和排列;3.圆形和方形的绘制。
教学难点:圆形和方形的绘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圆形和方形的图片以及相关绘制的示范;2.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和橡皮;3.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和绘图用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圆形和一张方形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两种图形的特点。
2.教师向学生提问:圆形和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可以用手指指一下。
3.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在黑板上。
Step 2 辨认和排列1.教师再次出示一些圆形和方形的图片,要求学生辨认并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用指纹或者彩色印泥在纸上印出圆形和方形,然后将圆形和方形分别放在一起排列。
3.让学生找出一些只有圆形或者只有方形的物品,进行分类。
Step 3 绘制1.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并进行解释。
2.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铅笔和橡皮绘制一个圆形和一个方形。
3.鼓励学生在纸上绘制更多的圆形和方形,以加强他们的绘制技能。
Step 4 小结反思1.教师向学生总结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并强调它们的辨认和排列方法。
2.教师跟学生一起回忆绘制圆形和方形的步骤和技巧。
3.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教学反思:《圆形和方形》是幼儿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形状认知和绘制技能起到了重要的培养作用。
本节课我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并通过绘制圆形和方形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圆形和方形的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表现出较好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第一篇: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一、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没用填灌式教学法单纯以灌输教学内容为目的,而是通过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地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侍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采用游戏学习法,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抓信上机操作这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增长才干,学会技能,但有些操作也比较枯燥,而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活动的形式,游戏最能激发儿童直接兴趣和愉快情趣。
因此,在本课中设计了游戏环节。
三、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好好学习,就要千方百计的注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豪、欢乐、惊奇、赞叹……”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的愿望,力争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又一个惊喜,让学生体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画图”后,让学生自己构思创作一幅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了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学生完成一份作品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转播功能展示优秀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评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也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有机地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得到整合,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通用)幼儿园小班教学方案《圆形和方形》带反思小班教学方案《圆形和方形》包含了对适合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使孩子能够以视觉和触觉正确地感知圆形和正方形,并情愿参与数学嬉戏。
他们可以依据图形的图像特征进行分类。
来看看幼儿园的小班教学《圆形和方形》反思课程方案。
活动目标1.情愿参与数学嬉戏。
2,可以用视觉和触觉正确地感知圆形和正方形。
3,可以依据图像的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4.让幼儿学习简洁的数学问题。
5.可以与您的同龄人一起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度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正确地感知圆形和正方形活动预备圆形和方形的东西;百宝箱熊猫和猴头盒(猴子的嘴是圆形的,熊猫的嘴是正方形的);圆形和方形“饼干”;圆形和方形塑料拼图活动程序1.简介熊猫和猴子过生日,老师和孩子们预备参与生日聚会。
2.感知圆形和正方形。
(1)老师预备了许多圆形和正方形的礼物,看孩子们是否可以说它是圆形或正方形,然后将这些礼物作为礼物送给熊猫和猴子。
(2),喂饼干。
百宝箱中有许多“饼干”,请孩子用圆饼干喂猴子(猴子的嘴是圆形的),而方形饼干则喂熊猫(熊猫的嘴是正方形的)。
(3),圆方宝宝回到“家”。
熊猫和猴子请孩子们关心,将圆形和方形的婴儿送回“家”。
圆形婴儿被送回圆形房屋,方形婴儿被送回方形“房屋”,并应注明“房屋”的大小。
3,嬉戏孩子们和孩子们真的很喜爱玩。
地面上有两个数字,圆形和正方形。
老师说“孩子们和孩子们真的很喜爱玩,冲进圈子,然后跑回去。
“孩子冲进了圈子,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假如老师说“孩子们和孩子们真的很喜爱玩,就跑到广场跑回来,然后孩子跑到广场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4.结束孩子们在操场上查找圆形和方形的物体。
活动额外资讯1.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超级市场或其他地方精确看到圆形或正方形。
父母给他一个关于他是否正确的推断。
2,困惑。
使用各种几何外形来拼出各种图案。
可以辨别出其中哪些是圆形和方形的。
教学反思1.该教学活动采纳两种自制材料,即“饼干”和“婴儿之家”。
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
第八课画圆形和方形■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使用“画图”工具箱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掌握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十分感兴趣,但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上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太熟练,不敢大胆尝试操作,所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
(2)能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房子等活动,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三个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发现美,创造美。
4.行为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工具制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shift上档键的使用。
2.教学难点使用工具制作出多样的组合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运用网络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演示的手段,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学生演示、教师引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反思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反思《画圆形和方形》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画图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学生能够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来画出简单的规则图形。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团体合作的良好习惯;在练习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能不拘泥于思维上的束缚,大胆进行实践;在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从教材的分析来看,自己的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的比例进行不对称地分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研究,找到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合理途径。
因此需要我们设计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任务,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需求,进而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并在掌握知识后能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同时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拥有多方面的收获。
由于本节课的操作性比较强,如果讲解的东西太琐碎,理论性的东西过多,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作为这节课的教法应该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对于内容进行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使其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让学生可以理解。
结合上档键画出正圆、正方形和正圆角矩形,通过分别尝试运用Shift、Ctrl、Alt这三个键来找到正确的键位,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本知识点的理解。
本课虽然讲了三种工具,但是这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十分相近,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一,用“矩形”工具画“小屋”的主体和门窗,可以采用演示法进行讲解,通过演示和讲解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它的使用的方法。
而用“圆角矩形”和“圆形”工具画屋顶和烟圈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在画小屋的过程中,要用到上档键配合“矩形”工具画正方形。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画正方形,学生感到困难时,可以适时地介绍上档键,并强调画好正方形后,要先松开鼠标左键,再松开上档键,这样才能确保画好的正方形不会因为无意移动了鼠标的位置而发生变化。
《画方形和圆形》评课稿
《画方形和圆形》评课稿《画方形和圆形》评课稿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该老师将画笔的矩形、椭圆、填充、刷子和喷枪五个工具的教学融合到小镇的夜色、绿色家园和沙尘天气三个“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并展示作品给大家看,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该老师通过“雪域风情和自由命题”两篇学生创作的组图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美的欣赏同时,也感到很吃惊“我们也能做出这么美的作品”。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使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所举的例子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变知识导向型教学为技能训练型教学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力。
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即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一个教学范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
在讲解“绿色家园”教学范例时,有意让学生猜测她画的是什么图画,这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
在导课、范例、练习、作业几个环节上展示的学生作品都非常有创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该老师在讲解画图软件中十六个画图工具时,没有采用传统的逐个列出的方法,而是只根据任务的需要讲解了五个基本工具,其它工具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她精心设计的自学课件来完成。
在自学课件中除了画图工具的学习还有教师教学范例的录像。
画方形和圆形 教案
画方形和圆形教案教案标题:画方形和圆形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方形和圆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方法来画出方形和圆形。
3. 学生能够比较方形和圆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资源:1.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2. 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实物。
3. 学生练习用纸和铅笔/彩色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学过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和矩形。
2. 展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探究(15分钟):1. 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形,解释它们的定义和特征。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一个方形,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践:a. 使用直尺画出一条直线,作为方形的一条边。
b. 从直线的一个端点开始,使用直尺测量出与第一条边相等长度的线段,画出第二条边。
c. 重复上述步骤,画出另外两条边。
d. 检查四条边是否相等,并调整必要的部分。
3.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圆规和铅笔画出一个圆形,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践:a. 使用圆规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另一只脚沿着固定脚画一个弧线。
b. 保持圆规的脚的距离不变,将固定脚移动到弧线上的另一个点上,再画一个弧线。
c.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两个弧线相交于一个点。
d. 检查圆形的边缘是否平滑,并调整必要的部分。
实践(20分钟):1. 让学生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练习用纸上画出方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画出一个方形。
2. 让学生使用圆规和铅笔在练习用纸上画出圆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画出一个圆形。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比较方形和圆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记录在他们的笔记本上。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所学的内容,强调方形和圆形的定义和特征。
3. 解答学生可能有的问题,并激发他们对几何形状的兴趣。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他们看到的方形和圆形的例子。
2. 让学生尝试画出其他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和矩形,并比较它们与方形和圆形的不同之处。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优秀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优秀导言:画方形和圆形是绘画课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分享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方形和圆形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用直线和曲线画出方形和圆形;3.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4. 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形状把握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画纸、铅笔、橡皮擦、直尺、圆规;- 展示素材: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示意图。
2. 学生准备:- 画纸、铅笔、橡皮擦、直尺、圆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导(5分钟)- 展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形状特点;- 引导学生描述方形和圆形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方形画法(15分钟)- 根据已准备好的画纸和工具,教师现场演示画方形的步骤和方法;- 强调掌握画直线的技巧,如保持笔的姿势、力度控制等;- 学生跟随教师演示,同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 练习方形画法(20分钟)-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绘画多个方形,大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规范的画法;- 鼓励学生用线条勾勒出方形的外形,提醒学生保持手腕和手臂的稳定。
4. 讲解圆形画法(15分钟)- 教师现场演示画圆形的步骤和方法,包括使用圆规和直尺;- 强调圆规的使用技巧,如固定圆心、保持适当的压力等;- 学生跟随教师演示,并进行个别指导。
5. 练习圆形画法(20分钟)-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绘画多个圆形,大小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规范的画法;- 鼓励学生观察圆形的特点,掌握画圆形的力度和速度。
6. 综合练习(15分钟)- 学生绘制一个包含方形和圆形的图画或图案,可以自由选择组合方式;-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点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2. 总结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画法和技巧;3. 强调继续练习和观察,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和技能。
《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10《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分析教材1.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是苏科版三年级第10课的内容,是画图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从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初识画图,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画圆形和方形》就是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认识“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之前接触过画图软件。
因此,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并不陌生。
三年级学生处于抽象思维较弱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要采用特定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画图工具“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
2. 用所学的画图工具组合成一些简单的图形。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画图工具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利用shift键画出精准的正方形和圆形,能够运用这些工具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一)自制微视频动画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微视频动画《小猪佩奇家的新房子》。
2.板书课题。
【创设意图】通过结合本课内容录制的微视频动画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二)分步学习,尝试新知第一步:重点回顾,打开画图程序。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接触到画图程序,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打开画图程序的步骤:点击左下角开始菜单—找到所有程序—找到附件—再找到画图。
(教师演示,然后学生自行打开画图程序)第二步:学习三种画图工具。
教师课前准备工具卡片,让学生充分认识工具的定义,然后进行分布细化演示,再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创设意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这种详细的分步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
三年级下画方形和圆形教学反思
在第二课中,孩子们已经对工具栏上的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的拖动鼠标绘制出单个的图形。
通过前面的学习,发现:部份孩子会无目的的在屏幕上乱涂乱画,对绘制成品作品没有耐心。
因此,本课引入时,一定要激发孩子们对创作的兴趣,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讨论生活中的方形和圆形物体,启发、引导孩子们:生活中的事物可以用绘图来表现,从而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弱,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在老师的带动下去完成。
在活动一中,因为是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孩子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同的问题,单独解答耽误了许多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
因此,在本次教学中,“初试生手”环节,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重点去发现那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刻意安排一个“提问、解惑”的环节,让孩子们提出问题,让会的孩子解决问题,最后再由老师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逐一演示,为活动二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活动一的练习和提问解惑,孩子们大多能顺利完成活动二。
在展示作品环节,教师不能太随意性的挑选作品。
尽量挑选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有问题的,然后进行客观的点评和建议,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以致用,把优秀的地方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克服有问题的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由于本节的重点是熟练应用“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绘制简单的组合图形,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引导学生“组合图形”的思想来完成作品。
本次教学把“小窍门”通过提问的方式放进了任务一中,以学生和老师示范的方式呈现,在下次教学中,可否通过让孩子们自己比一比,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按住[Shift]拖动鼠标,出现正方形后,先松开鼠标,还是先松开[Shift]键?通过对比观察后,学生对操作过程或许更深刻。
画方形和圆形的教案
画方形和圆形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画方形和圆形的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画出方形和圆形。
3. 学生能够区分方形和圆形,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描述这些形状。
教学资源:1.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方形和圆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 彩色纸、铅笔、尺子、圆规等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几何形状,例如三角形和矩形,并询问学生对这些形状的了解程度。
2. 准备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并展示给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形状的特征,例如边数、边长、角度以及圆形的半径等。
探索方形:1.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方形,并解释方形的特征,如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平行,四个角均为直角。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个方形的特征,并与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对比。
3. 分发彩色纸、铅笔和尺子等绘画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画出方形。
提醒他们测量边长是否相等,使用尺子辅助绘制直角。
探索圆形:1.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圆形,并解释圆形的特征,如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个圆形的特征,并与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对比。
3. 分发彩色纸、铅笔和圆规等绘画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画出圆形。
提醒他们使用圆规测量半径,并以此为基础画出圆形。
巩固和拓展:1. 给学生提供一些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他们辨认并标出其中的方形和圆形。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方形和圆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方形的书桌、圆形的钟表等。
3.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方形和圆形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或艺术作品。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方形和圆形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绘制的方形和圆形的作品,并评估其准确性和技巧水平。
3. 提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检验。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几何形状,如椭圆、正方形等,并比较它们与方形和圆形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画圆形和方形
南京市上元小学胡婷婷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使用“画图”工具箱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掌握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十分感兴趣,但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上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太熟练,不敢大胆尝试操作,所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
(2)能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房子等活动,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三个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发现美,创造美。
4.行为与创新
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工具制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shift上档键的使用。
2.教学难点
使用工具制作出多样的组合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运用网络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演示的手段,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学生演示、教师引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画圆形和方形是画图单元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组合图形,而这一课是初步向学生展示出画图软件的多功能性。
本课向学生同时介绍了三个工具,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很顾虑,这节课重点抓模仿应用,还是抓创新拓展呢?最终决定,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如果他们不能给我惊喜,那我更要从画图的第一课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以故事情境导入,通过分析房子的基本图形结构,从而引出三种工具。
此后的两个环节是让学生熟悉使用工具,并掌握一些画图技巧:默契大考验和连连看游戏。
默契考验环节设计,一是让学生掌握工具的使用,二是学会运用上档键进行绘画,从中间接让学生体会画布中位置的重要性。
连连看游戏初衷是让学生体验起、落点的定位,并通过画小鸡巩固上档键的使用。
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加上我未能将游戏规则恰当介绍,使得学生在完成这一环节时遇到了一些障碍。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铺垫,接着让学生运用书本模仿制作出房子。
原本我对这一环节的定位是只要学生能模仿完成制作,就达成了学习目标。
课堂中,学生的作品在细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位置,大小的布局。
在细节方面,未能做到合理教学。
前三个环节层层递进,遵循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出发,适当地增添教学内容,在化解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
先模仿后创新,最后的自主创作环节,让学生在教师的作品启发下,关注三种工具的基础上借用三种工具组合创编图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需求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信息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法很多,以至于展现了丰富的作品,如果将他们制作的作品保存起来,这样会让学生本质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