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强化--教育学辅导班讲义1教育学补充2

合集下载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教学模式复习笔记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教学模式复习笔记

三人行教育总结一下教学模式这一章的内容,考生复习时可以试着先记框,在记细节。

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2.教学模式特点:①简略性②针对性③操作性④发展性⑤稳定性;3.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包括了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4.程序教学模式(与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导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5.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材料,树立假设;③验证假设④做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因此该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促进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6.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准备阶段,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教材组织、试卷设计与准备,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反馈/矫正程序和“非掌握者”的学习方案;②学习方法指导阶段,在进行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程序与方法的指导③实施阶段,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在学期结束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价;7.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其实施原则主要有①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③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则;其特点在于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8.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9.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教育学原理强化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强化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强化习题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科学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的出版。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世界图解》D.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教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6.“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这是下面()理论的观点。

7.小学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9.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理论是()。

10.世界各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11.学校中的校园文化属于()。

12. 依据学科及活动的性质,将学校课程分为社会科、普通理科等等,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相关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15.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16.()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小组教学B.开放教学C.电化教学D.课堂教学17.最早为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18.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校外教育B.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19.体谅模式的提出者是英国学校德育专家()。

三人行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三人行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6.最近发展区是指()。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7.“举一反三”从迁移的观点看,它属于()。
6.最近发展区是指()。
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7.“举一反三”从迁移的观点看,它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顺向正迁移C逆向负迁移D斯金纳
8.按照加涅的累积学习观,概念的学习的先决条件是()。
6.当学生学习了a2-b2=(a-b)×(a-b)之后,解决下列()种问题属于远迁移。
A a2-b2=?
B x2-y2=?
C x2-z2+2xy+y2=?
D a2+b2=?
8.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班杜拉B.马斯洛
C.斯金纳D.奥苏贝尔
9.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说明()。
1.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
A知识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心智技能学习D社会生活规范(品德)学习
2.属于操作条件作用范型的有
A正强化B负强化C无强化D顿悟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论述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
2.比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派学习理论之间的异同。
四、综合题(30分)
1.根据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人行教育学心理学考研核心习题集选摘

三人行教育学心理学考研核心习题集选摘

三人行教育学心理学考研核心习题集选摘第三章学习的主要理论【知识结构】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的联结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社会学习理论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的认知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的建构理论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使用社会建构注意学习理论和使用罗杰斯的学习和教学观学习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使用【重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学习的各种理论是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各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也需要掌握,主要分为学习的联结理论、认知理论、构建理论和人本理论,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学者又通过不同的实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桑代克通过迷笼实验提出了联结—试误说,巴浦洛夫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应学说,托尔曼通过迷宫实验提出认知——目的说等,这些实验的思想和理论的内容都需要大家熟练的掌握本章的难点:不同学习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具体内容方面的异同也要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对各种学习理论形成客观的评价,并能够将它们和教学实际相结合起来,用到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当中。

【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A 联结-试误说B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C 刺激-反应理论D 操作性条件反射说2、联结-试误说是提出的A 巴甫洛夫B 华生C 斯金纳D 桑代克3、在刺激和反应联结的建立中A 练习B 同化C 强化D 习得4、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才可以获得A 尝试-错误-尝试B 经典性条件作用C 操作性条件作用D 社会性学习5、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最早是用作为实验对象的A 小鸡B 猴C 狗D 猫6、桑代克的联结说是以为基础的A 人本主义B 行为主义C 本能主义D 机能主义7、“学习的公律”是由提出的A 巴甫洛夫B 桑代克C 班杜拉D 奥苏伯尔8、桑代克在中提出的“学习的公律”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概论》C 《教育心理学基础》D 《教育学》9、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A 效果律B 练习律C 使用律D 准备律10、桑代克认为动物和人的学习分别是和的A 无意识,无意识B 无意识,有意识C 有意识,无意识D 有意识,有意识11、学习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是提出的A 桑代克B 巴浦洛夫C 奥苏伯尔D 班杜拉12、巴甫洛夫首先是用哪种动物来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的A 小鸡B 狗C 猫D 猴子13、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A 无条件刺激B 条件刺激C 中性刺激D 非刺激14、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由食物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A 条件反应B 无条件反应C 操作反应D 经典反应15、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A 条件反应B 无条件反应C 操作反应D 经典反应16、在条件反射建立后,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反应会A 获得B 消退C 消失D 同化17、人或动物学会对某一特定刺激形成条件反应后,其他和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是A 刺激分化B 刺激泛化C 获得D 消退18、刺激泛化的强度取决于A 原条件刺激强度B 新条件刺激强度C 二者的相似程度D 二者出现的时间间隔19、对类似但不相同的条件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是的过程A 刺激分化B 刺激泛化C 获得D 消退20、刺激泛化是对事物的反应A 相似性B 差异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1、刺激分化是对事物的反应A 相似性B 差异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2、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条件作用,确切的说是A 经典性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恐惧性条件作用D 高级条件作用23、在巴浦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和食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和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做A 经典性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恐惧性条件作用D 高级条件作用24、学习的刺激-反应说的代表人物是A 巴浦洛夫B 华生C 斯金纳D 班杜拉25、接近性条件作用说是由谁提出的A 桑代克B 华生C 格思里D 班杜拉26、格思里在哪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接近学习率A 《教育心理学》B 《学习心理学》C 《教育学》D 《教育心理学概论》27、提出了内驱力降低说A 巴浦洛夫B 斯金纳C 赫尔D 班杜拉28、赫尔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A 适应环境B 发展自我C 促进社会进步D 降低内驱力和满足需求29、斯金纳提出了下列哪种学说A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B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C 接近性条件作用说D 社会学习理论30、下列不属于正强化的是A 积极强化B 阳性强化C 撤销强化D 给予奖励31、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A 巴浦洛夫B 斯金纳C 华生D 班杜拉32、决定表现哪种经观察习得的行为的过程是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动作再现过程D 动机过程33、完形-顿悟说是由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A 人本主义B 行为主义C 精神分析D 格式塔心理34、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是A 尝试-错误说B 完形-顿悟说C 认知-现说D 有意义接受说35、认知-发现说是由提出的A 苛勒B 布鲁纳C 奥苏伯尔D 加涅36、托儿曼提出了哪种学习理论A 尝试-错误说B 完形-顿悟说C 认知-发现说D 认知-目的说37、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 主体内部构造完形B 是刺激和反应间联结的形成C 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D 是顿悟的过程38、布鲁纳认为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是A 兴趣爱好B 外部奖励C 内部动机D 避免惩罚39、发现学习法是由谁来提出A 斯金纳B 布鲁纳C 托尔曼D 桑代克40、下列哪个学习理论是由奥苏伯尔提出的?A 完形-顿悟说B 认知-目的说C 认知—发现说D 有意义接受说41、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一概念A 斯金纳B 布鲁纳C 托尔曼D 桑代克42、在托儿曼的认知地图中,是核心概念A 刺激B 强化C 期待D 认知43、的思想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A 皮亚杰B 布鲁纳C 维果斯基D 托尔曼44、罗杰斯提倡学习观A 发现学习B 接受学习C 自由学习D 意义学习二、多项选择题45、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是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B 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C 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D 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46、下列属于桑代克“学习公律”的规律是A 效果律B 练习律C 满意率D 准备律47、在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理论中,他将练习律分为A 效果律B 失用律C 使用律D 准备律4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全属盲目”的理论依据是A 动物的学习曲线是波动而缓慢的B 动物学习的失误率是直线下降的C 动物在数次完成某动作之后仍难免于失败D 动物在数次完成某动作之后会避免失败49、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所具有的意义是A 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B 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促进意义C 有利于确立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D 有利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的建立50、下列属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有A 获得和消退B 刺激泛化和分化C 恐惧性条件作用D 高级条件作用51、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要满足A 二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B 二者呈现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C 条件刺激应先于无条件刺激D 条件刺激应后于无条件刺激52、华生刺激-反应说的基本观点有A 学习的实质在于强化B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C 学习遵循频因率和近因率D 学习遵循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率53、华生主张学习遵循的规律有A 练习率B 频因率C 效果律D 近因率54、格思里认为消除不良习惯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A 阈限法B 疲劳法C 对抗性条件作用D 系统脱敏55、赫尔在修正后的理论中提出,反应潜能是下列哪几项的函数A 内驱力B 习惯强度C 外界刺激D 诱因动机56、人和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A 被动性行为B 应答性行为C 主动性行为D 操作性行为57、一个完整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模式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的?A 辨别刺激B 操作行为C 强化刺激D 反馈信息58、下列反应属于消极强化的是A 回避条件作用B 逃避条件作用C 惩罚D 消退59、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A 注意过程B 保持过程C 动作再现过程D 动机过程60、班杜拉认为,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有A 榜样行为特征B 榜样的特征C 观察者的特点D 环境特点61、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动机过程包括A 外部强化B 替代强化C 自我强化D 他人强化62、下列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A 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反应的过程B 学习是主体主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C 学习是通过顿悟和理解获得期待的过程D 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63、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魏特海默B 考夫卡C 罗杰斯D 苛勒64、苛勒的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系列A 迷笼实验B 箱子实验C 棒子实验D 迷宫实验65、下列说法中,属于完形-顿悟说的是基本内容有A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B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的完形C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D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66、下列属于托儿曼的认知-目的说的观点有A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B 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C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D 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67、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包括哪几个过程:A 获得B 强化C 转化D 评价68、学生具有的集中最基本的内在动机是A 好奇内驱力B 胜任内驱力C 竞争内驱力D 互惠内驱力69、意义学习的条件有A 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 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D 必须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70、托尔曼的经典实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 迷笼实验B 棒子实验C 位置学习实验D 奖励预期实验71、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有A 学习是有目的的B 学习是期待的获得C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D 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72、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以下几种A 发现学习B 表征学习C 概念学习D 命题学习73、奥苏伯尔认为,新学命题和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类型A 下位关系B 并列关系C 上位关系D 组合关系74、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教学应该遵循A 接受学习原则B 逐渐分化原则C 整合协调原则D 先行组织者策略75、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论认为,学习的阶段包含A 动机阶段和领会阶段B 习得阶段和保持阶段C 回忆阶段和概括阶段D 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7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不同的取向,它们分别是:A 激进建构作用B 社会建构主义C 社会文化取向D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77、激进建构主义的基本原则是A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B 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C 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世界D 认识的机能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78、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 维果斯基B 布鲁纳C 鲍尔斯基费尔德D 库伯79、社会文化取向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活动是和联系在一起的A 文化B 历史C 学生观D 技能观8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罗杰斯B 布鲁纳C 托尔曼D 马斯洛81、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所具有的特征有A 全神贯注B 自动自发C 全面发展D 自我评估82、下列属于罗杰斯的教学观的是A 教师中心B 学生中心C 逐渐分化教学D 先行组织者策略三、简答题:83、简述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改革复习笔记(优秀版)word资料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改革复习笔记(优秀版)word资料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改革复习笔记(优秀版)word资料近年的教育学考题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势:看起来不难,都是一些基础,但是要想得高分就不那么容易。

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能考察出考生的基础是不是扎实。

看起来简单的题目,不一定能答的出来,更不一定能得满分。

三人行总结,那些名词解释和简答,别看每道题分数不多,但是题量多,有几个答不好,失分比论述题还多。

所以,建议考生在开始复习时,像课程与改革这样的基础知识,要稳扎稳打。

一、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1.政治因素与课程改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①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②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③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编制过程;2.经济因素与课程改革:①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②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③市场经济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体现在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方面;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①文化模式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②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③文化多元与课程改革。

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4.科技革新与课程改革:①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②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③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着课程变革②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③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1. :(1)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

主旨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要求为①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要求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③学校课程的编制应采用螺旋式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2)80年代以来的改革。

主要集中于统一核心课程,设立全国性和州一级的课程标准;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提出五项新基础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1994年《2000年目标:教育法》中提出在原有五门基础课之上再加上外国语和艺术;2.英国:(1)《1988年教育改革法》。

中国教育史(北师大三人行)

中国教育史(北师大三人行)

前言
教育思想与实践: 教育思想与实践: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派的教育思想(张之洞为代表)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职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 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平民教育思潮、 世纪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运动 业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业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陈鹤琴的“活教育” 幼儿教育) 陈鹤琴的“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与实验 杨贤江的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私学的特点 、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 与奴隶制官学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具 有以下特点: 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一,政教分离,自由办学;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第四,学生自由就学,来去自由。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3、私学兴起的意义 、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 第一,私学自由讲学之风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 传统,促使学校下移到民间; 传统,促使学校下移到民间;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 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首创“有教无 并付诸实践; 类”并付诸实践; 第三,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三,扩大了教学内容;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 第四,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 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形成了诸子百家之学; 总结: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在中国 总结: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 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 ;为中国古代 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教育学三栏

教育学三栏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互补性4.差异性5.不均衡性6.稳定性与可变性7.统一性与相互联系性终身教育的特征:1.民主性2.连贯性3.自主性4.形式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特征: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教师的权利:1.教育教学权2.学术研究权3.学生管理权4.薪酬待遇权5.进修培训权6.参与管理权教师的义务:1.遵守法规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教育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权益义务6.提高水平义务教师的职业素养:1.政治思想素养2.教育思想素养3.职业道德素养4.业务素养学生的权利: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5.人身自由的权利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加强自身修养课程目标的特点:1.整体性2.阶段性3.层次性4.独立性课程目标的分类:1.行为取向性目标2.生成性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课程内容3.理解课程内容4.巩固知识和技能5.应用知识和技能6.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现代教育的特点:1.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2.逐渐走向大众化3.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育目的的依据:1.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2.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3.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2.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中学生学业评价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道德品质2.广博的知识3.完善的人格4.全面的能力5.专业的技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岗位建设2.班级规则建设3.学习型团体建设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得好5.师生互动得好6.教师要求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5.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1.教育教学能力2.班级管理能力3.道德反思能力4.精神关怀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途径:1.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2.做勤奋的学习者3.做有效的研究者4.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教育法3.道德叙事法4.交往实践法5.道德讨论法班级授课制的结构: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1.知行统一的原则2.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5.爱和民主原则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学生品德的培养: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师生关系:1.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2.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3.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4.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具备的特征: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2.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教师劳动(职业)的特点:1.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2.劳动手段具有主动性和示范性3.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4.劳动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延续性5.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6.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课程改革的理念: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学习困难的辅导: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3.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4.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5.讲究教育教学方法6.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教育目的的类型:1.从制定主体分为:国家、社会团体、个人2.从实现与否分为理想的、现实的3.从表现形态分为:外显的、内隐的4.从层次上分为:国家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适当地展开学习竞赛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4.培养思考为题的习惯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的示范性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四个任务:1.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2.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3.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

---------------------------------------------------------------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教育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古,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甲骨文中的教育《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一、教育的含义(二)从教育1 / 10的起源看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用权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从于神。

评价:教育神话起源论,仅仅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之前对自然界发生现象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也仅仅是美丽的神话。

生物起源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教育现象就已存在,人类的教育活动根植于人的生物本性;人类出现之后,继承了动物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只不过对这种形式不断改善,使之更加复杂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形式没有本质差异,像老猫教小猫抓老鼠,老虎教虎子捕猎小动物,母鸡教小鸡觅食等与人类教育后代一样,都属于教育现象。

中学教育学精讲讲义第十章.Convertor

中学教育学精讲讲义第十章.Convertor

主讲老师:郭启维中学教育学精讲班1一、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集体的形成以及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十章班级管理2二、考点指南识记:班级、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领会: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意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内容。

应用:运用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班级管理3第十章班级管理实用文档在历年考试中,本章是比较次要的部分,涉及的知识点不多。

在以后的考试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等知识点,出简答题的可能性较大。

4第十章班级管理三、知识点梳理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一)班级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来说,班级可以分为班、时、课。

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5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例题·选择题】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实用文档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答案】D6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例题·填空题】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_________、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答案】促进学生的发展72、班级组织的发展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82、班级组织的发展实用文档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

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9【例题·选择题】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答案】A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10【例题·填空题】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202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基础强化班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答案

202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基础强化班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真题回顾1.【答案】C。

解析: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即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所以此题选C。

2.【答案】D。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真题回顾1.【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他的教育思想是“泛智教育”,即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所以此题选A。

2.【答案】D。

解析: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并于1762 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所以此题选D。

3.【答案】B。

解析: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在17 世纪至18 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 年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这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4.【答案】A。

解析:《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真题回顾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所以此题选A。

2.【答案】D。

解析: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教学模式复习笔记

三人行提供教育学原理教学模式复习笔记

三人行教育总结一下教学模式这一章的内容,考生复习时可以试着先记框,在记细节。

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2.教学模式特点:①简略性②针对性③操作性④发展性⑤稳定性;3.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包括了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因素;4.程序教学模式(与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指导理论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5.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材料,树立假设;③验证假设④做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因此该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过程,注重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促进有意义接受学习,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6.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为定向、单元掌握、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准备阶段,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教材组织、试卷设计与准备,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完备的教学计划,反馈/矫正程序和“非掌握者”的学习方案;②学习方法指导阶段,在进行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程序与方法的指导③实施阶段,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单元形成性测验,在学期结束时对全班同学进行终结性测验评价;7.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其实施原则主要有①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②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③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则;其特点在于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8.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即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服务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作为指导者角色;9.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北师三人行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国庆班讲义--珍藏版

北师三人行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国庆班讲义--珍藏版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分析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个方面。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两大任务:教育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指导三大功能:描述与测量;解释与说明;预测与控制。

(三)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古代思想起源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柏拉图: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

(2)近代思想起源十七世纪,洛克提出白板说。

十七世纪, 夸美纽斯首次提出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出版《爱弥尔》,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十八、十九世纪,裴斯塔洛齐倡导教育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艾宾浩斯研究学习与记忆。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2)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3)成熟时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思潮-人本主义。

(4)深化拓展时期(八十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综合。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05 强化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 应用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员工激励
强化理论可以应用于员工激励,通过正强 化(如奖励、表扬)和负强化(如惩罚、 批评)来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 性和工作表现。
绩效管理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对员工进行 正强化和负强化,以实现优秀的绩效表现 。例如,对高绩效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低 绩效的员工进行辅导和改进。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强化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 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难度,以及 如何设计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学生学习。
VS
教学方法
强化理论还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例如,对于那些需要大量实践和互 动的课程,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或小 组讨论等方法,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 践机会和社交互动。
04 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奖励与惩罚的使用
奖励
奖励是强化理论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用来塑造和巩固学生的积极行为。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分数、奖品 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赞扬、鼓励等。
惩罚
虽然惩罚在短期内可能抑制不良行为,但它并不是一个有效的长期解决方法。惩罚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 会引发学生的反感,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
培训与发展计划
培训计划
根据员工的需要和公司的目标,制定培训计 划并提供培训资源,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来 促进员工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和发展。
发展计划
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制,强化员工的 表现和成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力。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工作设计
运用强化理论,优化工作流程和职责分配,以提高工 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塑造行为与目标设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