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系统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学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广义的是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1)教育者。

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包括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

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3)教育影响。

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得总和。

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与国际交流。

6、什么叫“义务教育”?什么叫小学教育?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重、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题 (1)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题 (1)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A.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B.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社会属性和教育属性2.学校管理者依据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体现了教育管理目标的A.导向作用B.聚合作用C.激励作用D.控制作用3.科学管理理论追求的核心价值是A.目标B.团结C.质量D.效率4.教育管理研究中,主动采取变革措施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管理规律的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是A.职务任免B. 管理和监督C.录用与交流D. 职位分类6. 教育督导的督导对象是A.党委B.政府C. 政府和学校D. 学校7.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法,称为A.社会需求法B.人才需求预测法C.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D.国际比较法8.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准则确定一个标准,将每个评价对象与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这种教育评价称为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定性评价9.教育督导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计划准备阶段B.组织实施阶段C.总结处理阶段D.评价反馈阶段10.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所进行的评价是A.常模参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1.我国中小学目前所采用的学校领导体制是A.校长责任制B.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长分工负责制12.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政府财政拨款B.税收C.学生收费D.勤工俭学13.教师自我管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其中“自己管理自己已经成为个体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生存方式,一种自动化倾向”,这说明个体处于自我管理的下列哪个阶段A.感受他人管理的阶段B.认同他人管理的阶段C.产生自我管理意识的阶段D.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和习惯的阶段14.了解本校毕业生在高一级学校学习或者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这样的分析方法是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对比分析D.追踪分析15.“对教育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一定要考虑接受和使用信息群体的特点和需要。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5)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二章学校——第三节学校管理一、学校组织概说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古典组织理论、行为分析理论和系统权变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形成的早期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等。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科学管理和官僚科层制。

它重视基层操作,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系统,强调分工原则、专业化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制度化原则等。

行为分析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至60年代。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梅奥、利科特、奔尼斯等。

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需求、特点对组织的重要性,认为人际关系的协调对组织的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一理论充分考虑到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减少了机构层次,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系统权变理论是最为晚近的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霍曼斯和伯恩斯等。

这一理论将系统论的观点应用于组织管理,既从整体着眼,又重视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应变机制的理性系统,研究了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的影响,具有一种现代的整体观、动态观。

学校组织特征既具有一般的组织特征,如实体性、目的性、系统性和程序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特征,如垄断性、非自愿性和公益性。

教育复习资料

教育复习资料

5.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 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 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 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6.试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复习重点: 1.掌握教育目的的内涵 2.学校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 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指导和评价功能等方面及其表现。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社会依据: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 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 (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和人的需要。 5.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6.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强调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做人教育比公民教育更重要。 社会本位论: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首要因素,个人只是确定教 育目的的次要因素。教育要在儿童身上塑造一种普遍理性意识。 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生活。学校教育要突出个体对纪律的 服从。
8.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社会性、形式手段 简单、在特定场所进行、为生产劳动服务。 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脱离、宗教性 近代教育:现代学校出现、教育与生产结合、 教育的公共性和国家化日益突出 现代教育:远程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
第二章 教育功能
教育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复习重点
1.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 2.教育三种基本的要素:教育、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3.教育起源说有哪些?代表人物、各自的观点如何?(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 神话起源说(宗教)、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 家沛西· 能)、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源说(苏联教育学家) 4.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选择题、填空题) 识记:(1)《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其《大教学论》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专著。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 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 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的舆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此外,他还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 (3)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卢梭《爱弥儿》,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5)赫尔巴特被称为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 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即心理学和哲学

《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2017.3

《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2017.3

《小学教育管理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把“领导”概念引进管理领域的管理学派是()A.古典管理学派B.决策理论学派C.系统理论学派D.行为科学学派2.古典组织理论的创立者是()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

3.社会系统学派的创立人是()A、巴纳德 B.西蒙 C.杜拉克 D.卡斯特莱4.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计划B.实行C.检查D.总结5.《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是()A.泰罗B.杜拉克C.巴纳德D.西蒙6.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的学校管理方法是()A.行政管理方法B.经济管理方法C.教育管理方法D.目标管理方法7.目前我国中小实行的领导体制是()A.校长责任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校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8.专家问卷调查法又称()A.头脑风暴法B.反向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法D.哥顿法9.根据管理方格理论,权威与服从型管理的特点是()A.对职工和生产漠不关心B.十分重视生产,把人的因素降至最低程度C.十分关心人的因素,不直接抓生产目标的落实D.兼顾职工和生产因素10.主张以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理解和设计组织的组织理论属于()A.X理论B.Y理论C.权变理论D.W理论11.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有法治的方法、预测规划的方法、经济的方法以及()A.计划的方法和行政的方法 B.组织调度的方法和激励的方法C.指导的方法和权变的方法D.科学的方法12.在教育管理学产生以后的一段时间(20世纪初)受孔德和斯宾塞科学观的影响,教育管理研究颇看重()A.演绎的方法 B.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C.文献方法D.归纳的方法13.不少国家注重建立庞大的信息咨询中心,为地方教育提供丰富的统计数据和教育资料,进行各种教育咨询,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A.计划职能 B.指导职能C.服务职能D.经营职能14.避免教育经费预算中随意性的关键是()A.制定政策 B.遵守法律C.积极创收D.加强管理15.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6.德尔菲预测法的提出者是()A.达顿和斯奈登 B.达尔奇和赫尔默C.卡伯利和佩恩D.雪恩和克里奇17.当前教育管理机构改革的核心是()A.调动人的积极性 B.精简机构C.明确职责权限D.精简人员18.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用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A.能够人尽其才 B.提高管理效率C.降低管理成本D.充满了竞争与激励19.根据事业的需要和职位对人员资格的要求来选用人才,体现的是()A.任人唯贤原则 B.因事择人原则C.合理用人原则D.效益原则20.教育行政的核心内容是()A.教育人事行政 B.教育法规制度C.教育方针政策D.教育行政体制21.在考虑地方财力的基础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预算的方法应采用()A.定额加教师数量 B.定额加学生数量C.定额加专项D.定额加年度增长22.教育经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区分,从国家财政管理形式看,主要分为()A.学校经费和教育行政部门经费 B.学生经费和教师经费C.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D.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23.教育行政信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将教育行政信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依据是()A.信息的渠道 B.信息的来源 C.信息的方式 D.信息的范围24.教育行政信息沟通中,树形途径速度最快,无误率最高,但()A.满意率最高 B.满意率最差 C.效率最高 D.效率最差25.根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需要,我国教育督导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分()A.两级设置 B.三级设置 C.四级设置 D.五级设置26.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管理者所施加的一种()A.主动影响 B.工作要求 C.行为限制 D.纪律要求27.目标管理的前提是重视()A.岗位因素 B.工作因素 C.效果因素 D.人的因素28.学校目标管理过程中最提倡的一种控制形式是()A.逐级控制 B.关键点控制 C.计划控制 D.自我控制29.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中,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即是要求()A.面向全体师生,人人抓质量B.针对全过程,天天检查质量C.加强应试教育,提高升学率D.面向全体师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程管理30.在德育管理的方法中,具有垂直性、强制性、权威性等特征的方法是()A.行为指导法 B.行政措施法 C.思想教育法 D.目标引导法31.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是()A.备课本、作业本、成绩册B.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效果C.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D.升学率、毕业率32.学校管理过程中,中心的环节是()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总结33.教育领导班子结构,就是指教育领导成员的()A.专业组合方式 B.排列组合方式C.成员选用方式D.个性智能方式34.教育咨询的特性有()A.控制性、灵活性、普遍性 B.独立性、自由性、科学性C.自由性、科学性、控制性D.独立性、政策性、控制性35.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表现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关系的是()A.教育领导效率 B.教育领导效益C.教育领导效能D.教育领导效果36.管理具有两重性,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称之为() A.非政治性 B.政治性C.社会性 D.复杂性37.“教育管理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这句话()A.是错误的,教育管理不应该追求效益 B.是对的,教育也是一种产业C.是对的,符合教育管理的效益原理 D.对错难辨38.如果以单独论述教育管理学的论著为标志,教育管理学最早应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其标志是学者佩恩的()A.《教育行政》 B.《行政学》C.《美国的教育行政》 D.《学校行政》39.20世纪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开始调整教育管理的职能,分权制国家加强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重要标志是()A.英国较早成立的皇家督学团B.法国于1975年通过的《哈比法案》C.美国于1979年成立的中央一级的教育部D.德国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40.在美国,为了更好地为地方教育服务,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财政,鼓励地方和学校举办一些国家急需的教育项目,为落后地区提供资助。

教育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系统性原则B. 民主性原则C. 效益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2. 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 学生管理B. 教师管理C. 课程管理D. 财务管理答案:C3.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增加学校收入C. 提升学校知名度D. 扩大学校规模答案:A4. 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

A. 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B.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C. 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需求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遵循()。

A. 科学性B. 民主性C. 可操作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活动。

答案:管理;运行2. 在教育管理中,_________管理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答案:教师3.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

答案:教学;教育质量4.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学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效率;透明度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答: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管理活动规律、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

它的基本特点包括实践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 阐述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答: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主动性和自我发展。

激励机制通常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如提供奖金、荣誉称号、职业发展机会等。

3. 描述教育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答:教育管理中的沟通技巧包括有效的倾听、明确的表达、适当的反馈和有效的调解。

管理者需要通过这些技巧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解决冲突,并促进决策的实施。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四章教师

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复习资料第四章教师

第四章教师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劳动特点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及开展在原始社会,从事教化活动的主要是氏族和部落的领袖,以及具有消费和生活阅历的年长者。

在奴隶社会初期,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他们从事特地的文化整理、探讨和教学工作,也在政府中担当肯定的官职,所以有“政教合一,以吏为师”的说法。

在中世纪西方,存在着宫廷教化、教会学校、骑士家庭教化等教化类型,教师兼任官吏、僧侣、绅士者很普遍。

在近代,特地培育教师的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和高等师范应运而生,教师职业更趋专业化。

假如我们给我国的“教师”下一个定义,可以引用1993年10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的规定作一个界定:“教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当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进步民族素养的使命。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作为从事特地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需具备特地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

主要有三:一是教师要到达符合规定的学历;二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学问;三是教师要符合及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实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需特地从事教化教学工作。

(2)教师的职责是教化教学。

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的。

(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进步民族素养。

这是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的。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1)具备特地的学问技能。

一方面,教师须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训练,到达相应的学历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须要进展教化理论、心理科学和教化根本技能的训练,这是教师可以胜任教化教学岗位的前提。

同时,教师的在职培训也是教师资格得以持续的根底。

(2)以奉献和效劳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困难学问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效劳、培训及资格认证进展管理。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精华篇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精华篇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精华篇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题第一编教育管理(de)基本原理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de)(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de)管理.2、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3、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de)科学.4、管理随着人类(de)(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de)(发展)而发展.5、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管理是一种重要(职能)二、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者依据管理(de)原理和方法,对管理(de)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de)活动过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依据教育管理(de)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管理(de)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管理目标(de)活动过程.(注意:三个名词一种解释)2、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de)一门学科.三、简答题简答教育管理学(de)学习方法.要点(1)认真读书;(2)研究问题;(3)总结经验.(进行适当阐述)第二章教育管理(de)特点一、填空题1、教育管理(de)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内容(de)(教育)性;教育管理对象和产品(de)(主体)性;教育管理过程(de)(复杂)性.——该题目也可以作简答题2、教育管理(de)主要矛盾是处理(人)与(人)之间(de)矛盾关系.3、教与学(de)关系是教育最普遍和最(本质)(de)关系.4、共性即事物共同(de)性质,反映矛盾(de)(普遍性);个性即事物(de)特性,反映事物(de)(特殊性).5、教育管理(de)最终目(de)是提高管理(de)(效益).6、教育管理中(de)权威来源于管理者所拥有(de)(职位)和(职务),这是按照教育组织内部职权划分(de)结果.7、教育管理中真正(de)权威来源于教育管理者本身(de)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de)(实绩).二、简答题简述教育管理(de)基本范畴.要点(1)主体与客体;(2)共性与个性;(3)质量与数量;(4)有效与无效;(5)集权与分权;(6)权威与服从.第三章教育管理(de)目标一、填空题1、目标是人们(de)行为想要达到(de)(目(de))和(标准).——该题可以作名词解释.2、教育管理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控制)作用.3、教育管理目标(de)制定过程有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和(确定目标)三个环节.4、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1954年提出(或目标管理理论代表是(德鲁克).5、目标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第二阶段是以(目标结合)为中心,第三阶段是以(战略规划)为中心.二、名词解释1、目标——人们(de)行为要达到(de)目(de)和标准;管理目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de)目(de)或标准;教育管理目标——教育管理活动所要达到(de)目(de)或标准.(注意:三个名词一种解释)2、目标管理——围绕管理(de)目标所进行(de)管理.(按照教材答法)三、简答题1、简述制定教育管理目标(de)依据.要点(1)国家政治经济;(2)教育方针政策;(3)教育科学理论;(4)教育发展实际.2、简述目标管理(de)特点.要点(1)强调系统、整体(de)管理;(2)强调自主、自控(de)管理;(3)强调成果、绩效(de)管理.3、简述目标管理经历(de)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绩效评估为中心;(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目标结合为中心;(3)20世纪70年代后,以战略规划为中心.4、简述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de)过程.要点(1)计划阶段,包括决策、目标分解、授权定责;(2)执行阶段,包括指导、反馈、协调;(3)检查总结阶段,包括考评、奖惩和总结经验.(注意该题目可以将其与第四章教育管理过程(de)四个环节统一起来)第四章教育管理(de)过程一、填空题1、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系统(de)(职责)和(功能).(注意;教育管理职能与此相同)2、管理职能理论(de)代表是(法约尔).他提出了五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教育管理过程具有(教育)性、多层次性、(双边)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特点.(注意:该题目也可以作为简述题,参照教材34页那样(de)提法).4、教育管理过程四个环节是(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注意:实施即执行或实行)5、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6、教育管理过程(de)中心环节是(实施),该环节(de)任务就是落实(计划).7、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计划是(起点)又是(归宿)和目(de).8、制定计划(de)程序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该题可作简述题)9、实施主要包括(de)内容有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二、名词解释1、计划——指确定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方案、方法手段、措施等活动.2、实施——指落实计划(de)活动.3、检查——对计划(de)实施进行监督和判断(de)活动.4、总结——对某一阶段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de)活动.三、简答题简述教育管理过程各环节(de)关系.要点(1)有机结合,有序运行;(2)相互渗透、相互促进;(3)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第五章教育管理(de)质量一、填空题1、所谓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满足规定要求(de)(特征)和(特性)(de)总和.(也可作名词解释)2、广义(de)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狭义(de)质量仅指(产品)(de)质量.3、教育管理质量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模糊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注意:该题也可以作简述题,见46页(de)提法)4、质量管理(de)特点主要体现四个全面,即管理(de)对象、(环节)、参与(de)人员、使用(de)(方法)是全面(de).5、教育质量管理(de)内容包括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和(全局)管理三大方面.二、名词解释质量管理——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活动.三、简述题简述教育质量管理(de)方法.要点(1)制订质量标准;(2)分析质量情况;(3)控制质量形成;(4)评价质量结果.第六章教育管理研究(de)方法论一、填空题1、科学研究(de)方法论体系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de)研究方法.2、哲学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de)(指导)思想.3、一般方法论最重要(de)是(系统)科学(de)基本(原理).4、某一学科(de)具体研究方法是(方法论)(de)具体运用,适用于特定学科(de)专门(de)特殊研究方法(体系).5、系统科学有三条基本(de)原理,即(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二、简述题唯物辩证法对教育管理(de)指导作用主要通过哪些观点体现(de) 要点(1)实事求是(de)观点;(2)普遍联系(de)观点;(3)运动发展(de)观点;(4)矛盾统一(de)观点;(5)质量结合(de)观点.第二编中小学教育行政第七章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一、填空题1、我国(de)国家机关共有四大类,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提醒思路:立法、司法、执法、军事)2、教育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de)人员.(注意:此题也可以作名词解释)3、教育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de)目(de)是是保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de)(廉洁)、高效(de)(人事)管理制度.4、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二、简述题1、简述教育行政机关设置(de)原则.要点:(1)符合职能要求;(2)行政与企事业分开;(3)精简机构;(4)依法设置.2、简述国家公务员制度(de)基本原则.要点(1)公平竞争;(2)注重实绩;(3)物质保障;(4)依法管理.3、简述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de)内容.要点;(1)职位分类;(2)录用;(3)义务和权利;(4)奖励;(5)纪律和处分;(6)考核;(7)职务升降;(8)交流;(9)职务任免;(10)培训;(11)回避;(12)工资、福利、保险;(13)辞职、辞退和退休;(14)申诉和控告;(15)管理和监督.(注意思路:公务员(de)入口管理、期间管理、出口管理所做(de)事情)第八章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及其改革一、填空题1、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管理)教育(de)组织(形式).2、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体制(de)(核心)和(基础).3、教代会是(审议)机构.二、名词解释1、体制——是指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de)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de)体系与制度(de)总称.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de)体系与制度(de)总称.学校管理体制——学校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de)体系与制度(de)总称.(注意:三个名词一种解释)2、校长负责制——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de)学校组织制度.三、简述题1、简述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de)地位和作用.要点(1)学校管理(de)根本制度;(2)学校管理体制(de)核心和基础;(3)校长领导效能(de)保证;(4)决定党政关系.2、简述我国建国以来中小学领导体制(de)基本沿革.要点(1)校务委员会(1949-1952年);(2)校长责任制(1952-1957年);(3)党支部领导下(de)校长负责制(1957-1962年);(4)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de)校长负责制(1962-1966年);(5)革命委员会制(1966-1978年);(6)党支部领导下(de)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5);(7)校长负责制(1985年至今).(注意:该题要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来理解记忆;该题也可以做选择题)3、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de)演变都是围绕哪四个问题展开(de) 要点(1)党政关系;(2)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de)关系;(3)职权关系;(4)民主关系.(提示:就是4个关系)4、简述校长负责制(de)结构.要点(1)校长全面负责;(2)支部保证监督;(3)教工民主管理.(提示:简述实施校长负责制(de)意义,也可从这三个方面回答.即有利于……)5、简述实行校长负责制(de)必要条件.要点(1)内部条件:校长素质和教职工(de)支持;(2)外部条件:上级领导放权;政策法规保障.第九章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规划一、填空题教育发展战略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关键性和层次性等一般特征.二、名词解释1、战略——指重大(de)、全局(de)、决定性(de)谋划.2、教育发展战略——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de)发展和教育(de)需求,为实现社会发展总目标而作出(de)有关教育发展全局性、长期性(de)谋划.3、教育规划——在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de)指导下,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和采取行动(de)规则、步骤和方法(de)总和.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发展战略(de)基本内容.要点(1)教育发展(de)战略目标;(2)教育发展(de)战略重点;(3)教育发展(de)战略步骤;(4)教育发展战略(de)实施.2、简述制定教育战略(de)程序.要点(1)准备工作,如机构、人员、资料等准备;(2)拟定方案,包括确定战略目标、重点和对策;(3)确定方案,包括论证和审定.(注意:前面(de)目标制定(de)程序、计划制定(de)程序,以及本章教育发展规划(de)制订,四个题目(de)程序是非常相近(de),答法基本一致)第十章教育行政执法一、填空题1、教育行政执法中(de)“法”包括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及其教育(规章)等一切具有行政法律效力(de)规范性文件.2、教育行政执法(de)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这种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3、教育行政执法(de)生效要件包括(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4、教育行政措施(de)主要形式有(通知)、批准、许可、注册、免除、发放和(征收)等.5、教育行政处罚主要有申诫罚、能力罚、(财产)罚和(救济)罚.6、教育行政强制执行(de)程序包括作出决定、(告诫)和(执行).二、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执法——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职权和法定程序,对特定(de)管理事项和人员,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de)活动.2、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机关为执行教育法规,作出产生法律效果(de)处理或决定(de)教育行政执法行为.3、能力罚——对违反教育法(de)相对人(de)某种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de)限制或剥夺.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行政执法(de)作用.要点(1)有利于增强法律意识;(2)有利于推进教育法治;(3)有利于提高守法自觉性.2、简述教育行政处罚(de)原则.要点(1)处罚法定原则;(2)一事不再罚原则;(3)惩罚与教育结合(de)原则.第十一章教育经费一、填空题1、教育经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事业(de)经费,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和个人直接用于教育(de)(费用).2、教育经费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de)(物质)保证,其中国家财政(拨款)是其主要来源.3、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基本建设)费、各种教育主管部门自身(de)事业费及其他教育经费等.4、教育事业费包括各级各类学校(de)(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5、我国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税收)、(收费)、勤工俭学和(捐资).(注意:该题也可以作简述题)6、我国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二、名词解释教育经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de)费用.三、简述题简述我国教育经费管理要求.要点(1)依法管理教育经费;(2)积极筹措教育经费;(3)提高经费使用效益;(4)加强教育经费监测;(5)教育经费审计.第十二章教育评价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de)观点认为,评价是一种(认识)于(反映)(de)过程.2、教育评价以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教育(价值观)(de)社会主义方向性.3、根据评价进行(de)时间不同,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教育评价(de)目(de)在于(改进)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5、常用(de)教育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和文献法.二、名词解释教育评价——根据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念,运用科学方法手段,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de)过程.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评价(de)功能.要点(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诊断功能;(4)鉴定功能.(注意:与第三章教育管理目标功能、第十三章教育督导(de)功能提法相近)2、简述教育评价(de)原则.要点(1)方向性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科学性原则(即科学(de)指标体系和方法);(3)可行性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具有操作性);(4)全面性原则(即评价标准和过程要全面).3、简述教育评价(de)实施步骤.要点(1)准备(机构、人员、资料、方案等在准备);(2)实施(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判断,作出结论);(3)处理(确认结论,反馈结果,写出评价报告,建立档案).(注意:该步骤与管理过程(de)四个环节相近,与目标管理程序相近).第十三章教育督导一、填空题1、教育督导(de)基本性质是属于(政府)监督范畴(de)(执法)监督.2、教育督导对上(de)主要职能是(参谋)和(反馈).3、教育督导对下(de)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指导).4、教育督导对象有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有学校,即既要(督学)也要(督政).5、教育督导具有督导对象(de)广泛性、督导内容(de)(综合性)和督导作用(de)(客观性)等特点.(注意:该题也可以作为简述题)6、我国教育督导人员是由(专职)、兼职和(临时)督导人员构成,专、兼职督导人员(de)职务分为正副主任督学、(督学)和助理督学三级.7、1909年学部拟订了视学官章程是我国最早(de)教育督导制度,标志着这个近代教育督导(de)产生.8、新中国成立开始(de)教育督导称(视导).9、我国现代教育督导(de)发展特点是与(教育评价)(de)结合.二、名词解释教育督导——各级政府授权(de)督导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和督导要求,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信息,提供改进工作建议(de)活动.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督导(de)功能.要点(1)反馈性功能;(2)促进性功能;(3)鉴定性功能;(4)导向性功能;(5)沟通性功能.(注意:也可参照教育评价(de)功能,有相近之处)2、简述教育督导(de)过程.要点(1)准备(督导计划、标准、工具、对象、日程、资料等);(2)实施(宣传动员、调查了解、作出评价);(3)处理(督导总结、指导、提出改进意见、改进督导工作).(注意:与评价等程序雷同,可以合并记忆)第三编中小学学校管理第十四章教育人员管理(上)一、填空题1、教育事业具有(非权力性)、(非营利性)、专业性和教育性等特点.2、学校属(事业)单位,是(非权力)性单位,不具有国家赋予(de)(行政)权力.3、学校(de)主要任务是(育人),是为国家、民族培育(人才).4、学校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de)(业务)单位,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成果.5、学校(de)价值就在于提高人(de)(素质),一切管理活动都应有利于促进人(de)(发展).6、校长任用制度主要有(委任制)、考任制、(招聘制)、选举制和综合制.二、简述题1、简述校长在学校(de)地位与作用.要点(1)校长(de)地位:学校法人地位;学校行政中心地位;学校决策地位;学校指挥地位.(2)校长(de)作用:代表作用;引导作用;组织作用;协调作用;教育作用.2、简述校长(de)管理内容.要点(1)确定校长(de)职责、职权和待遇;(2)校长(de)选拔;(3)校长(de)任用;(4)校长(de)考核;(5)校长(de)培训.第十五章教育人员管理(下)一、填空题1、教师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学校)为主要工作场所.2、教师(de)成长过程包括知识化过程、(专业)化过程和(成熟)过程.3、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教师(de)任用制度主要有(派用)制、(聘任)制和代用制三种.5、自我教育和管理(de)方法主要有(自学)、自识、自控、自检、(自理)和自奖.二、名词解释1、自我管理——作为主体(de)个人,自己对自己进行(de)管理.2、自律——自己按照自己(de)认识,自己为自己确定(de)准则约束自己(de)行为.三、简述题1、简述教师(de)管理内容.要点与校长管理(de)内容要点相同,将校长二字改成教师方可.2、简述自我管理原则.自我要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自律有他律相结合;知行统一;理想与现实统一;持之以恒;评价反馈.3、在教育人员自我管理中,坚持自我要求与社会发展(de)要求相结合(de)原则时,要遵循哪些要求要点(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2)树立超前发展观念;(3)树立竞争合作观念.4、在教育人员自我管理中,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de)原则时,要遵循哪些要求要点(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2)有包容(de)态度;(3)严格要求自己.5、贯彻知与行统一(de)原则有什么要求.要点(1)实事求是;(2)表里如一;(3)积极实践;(4)榜样示范.第十六章学生管理一、填空题1、广义(de)学生泛指一切(受教育)(de)人,即在特定(de)社会关系中——教与学(de)关系中,处于(学习)地位(de)人.(注意:该题也可以作名词解释)2、狭义(de)学生专指正在各级各类(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学习(de)人.(注意;该题也可以作名词解释)3、学生管理(de)特点是学生管理(de)(整体性)、循序性、集体性和(主体性).(也可作简述题)4、班主任是班集体(de)(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5、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有(松散式)、命令式、简单联系式、多向联系式和(民主式).6、学生自我意识会形成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中(de)自我,另一个是(理想)中(de)自我.7、学生自我意识管理(de)目(de)是提高学生(de)(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d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de)(人生观)和世界观.(注意:该题也可以作为简述题)二、名词解释1、中小学学生(de)常规管理——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de)管理.2、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de)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即班集体中学生之间(de)相互管理.(注意:该题也可以作填空题)3、什么是广义(de)学生什么是狭义(de)学生(见填空题)4、自我意识管理——学生(de)自我意识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指向外部世界,指向其他同学,让他人服从集体意识,即学生之间(de)管理;另一个部分指向自己,指向自己(de)内心深处,自己调节自己(de)思想和行为,即学生(de)自我管理.(该题也可以简单地说自我意识管理就是学生之间(de)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de)总称)三、简述题如何实施学生常规管理要点(1)注重实际训练;(2)加强经常性检查;(3)开展常规评比;(4)树立先进典型.第十七章教学工作(de)管理一、填空题1、教导处是学校(教学)工作管理(de)(枢纽).2、教导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de)(协调)机构.3、教导处是校长管理(教学)工作(de)(参谋)机构.4、教导处为教学工作服务,首先是(信息)服务,其次是(物质)方面(de)服务.注意:以上四个题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简述题目:教导处(de)地位和作用.5、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6、教学质量检查分析(de)标准包括(工作质量)标准、(教学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三个方面.7、教学质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和(追踪)分析五种.二、简述题1、简述教学工作管理(de)任务.要点(1)确定教学管理目标;(2)健全教学组织系统;(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5)改善教学物质环境;(6)开展教学研究活动;(7)组织教学检查评估.(注意:该题目抓住上面14个关键词就迎刃而解了)2、简述教学工作管理(de)基本要求.要点(1)领导重视教学并研究教学;(2)执行课程计划、大纲和教材要求;(3)遵循教学规律;(4)坚持正确(de)教学思想.3、简述教导处建设(de)基本要求.要点(1)人员精干、结构合理;(2)职责明确、分工合作;(3)善于协调;(4)较高效能.4、教学管理中合理安排教师有哪些基本要求要点(1)知人善任;(2)合理组合;(3)当前与长远相结合;(4)发扬民主.5、简述教学质量管理.要点(1)确立质量标准;(2)加强质量检查;(3)进行质量分析.6、中小学教务工作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工作要点(1)编班排表(排课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周活动表);(2)学籍管理;(3)档案管理;(4)教务统计.第十八章德育管理一、填空题1、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2、德育是育(德)(de),是培养人(de)良好(品德)(de)教育.3、德育管理一般分为常规管理、学生(相互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个层次.4、德育内容管理是指对德育内容(de)选择和(安排),是德育管理(de)(核心)问题.5、中小学德育是为人(de)一生打基础(de),这个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德育管理(de)首要(任务).二、名词解释1、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de)社会要求,有目(de)、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将一定(de)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de)教育.2、德育管理——管理者运用一定方法手段,协调德育资源,实现德育目标(de)活动过程.3、德育管理原则——德育活动必须遵循(de)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注意:什么是原则原则就是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所以解释有关什么什么原则,参照执行)三、简述题1、简述德育管理(de)地位和作用.要点(1)决定德育质量;(2)保证办学方向;(3)促进学生发展;(4)推进文明建设.2、简述德育管理(de)任务.要点可以参照教学管理(de)任务,将“教学”改成“德育”方可.3、简述德育管理(de)基本原则.要点(1)方向性原则;(2)时代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民主性原则;(7)实效性原则.。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5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精品)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5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精品)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5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精品)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5.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6.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7.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9.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10.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13.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14.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9.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20.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21.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

班级管理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3、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帮助;4、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5、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名词解释1、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二、简答题1、小学班级作为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特征:①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认同是基础性工作②有共同的学习任务③小学班级组织的科层化结构班主任、班委会、制度和纪律④由成人领导⑤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物理、制度和精神层面即班风2、小学班级组织的个性发展功能:①班级生活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②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③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1、小学生同班主任;任课老师的交往2、小学生与同辈群体的交往3、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教育功能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①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参照作用②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支持作用③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④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可满足学生对社会性情感需求⑤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一、名词解释1、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2、小学班级愿景:也叫小学班级组织的共同愿景,他即是小学班级组织目标的具体化,也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取得共识的结果,同时组织目标又化为能够激励组织成员共同活动并加以追求的组织未来的景象;三、简述1、小学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依据;一、学校组织目标依据:由于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因此班级组织的社会功能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功能具有一致性;二、管理思想依据: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规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常见的管理思想有两种:一是以组织的存在为出发点;二是以组织中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组织中人的发展;正确的管理思想: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三、班级组织实际依据1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2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发展情况为依据要考虑儿童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班级环境2、小学班级愿景的内容①班主任角色的自我发展设计②学生个体发展设计③班级共同生活方式的设计④班级愿景的年段特点⑤愿景中的荣誉追求第四章小学班级组织建设一、名词解释1、远景引导法: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科学地确立班集体共同愿景,将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意愿结合,形成共同愿景,以愿景的感召力和驱动力推动班集体建设2、规范管理法:班主任以规范去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从而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的方法3、自我管理法:指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指导学生发挥自主管理的作用,使班集体在自我管理氛围中健康发展的方法二、简答题1、班集体的特征:1、有适合于特定年龄阶段发展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的班级共同愿景,表现为集体荣誉感2、因为有了以集体荣誉感为外在表现的班级共同愿景,班级成员认同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 愿意按照班级成员共同行为方式行动3、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氛围4、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5、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2、班集体建设的原则:1、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原则2、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3、民主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合力性原则、系统活动性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班集体建设和个性发展统一性原则等第五章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环境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班级日常管理中也要处理人和环境的关系2、成长档案纪录袋评价:是学生在班级组织中全面成长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同伴和老师等通过收集、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的档案材料从而作出的评价3、个别指导:班主任日常管理的内容之一,根据班级成员发展的个别特点,给予特别的指导,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二、简答题1、集体指导的内容①品德指导②学习指导③安全与法规指导④健康指导2、品德指导①、班主任的品德指导是学校德育的要求②、品德指导的任务是什么1巩固和加强小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2丰富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3引导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形成道德习惯3、学习指导①学习指导的班级组织中心任务的要求②任务1促进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一,激发学习动机;第二,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第四,要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第五,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主动性、责任心、自信、坚毅2指导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第一,班主任要帮助小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自我规划并开展学习活动;第二,指导小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正确记忆的方法第三,指导学生学会思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2大学习习惯:上学、课前复习、上课、作业、预复习、书写、读书、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勤学苦思质疑问难、自觉验算验证、独立作业第五,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第六,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与笔记;第七,指导学生养成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4、安全与法规指导①安全与法规指导是小学班主任必须须予以重视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②任务(1)班主任要以自己的安全与法规意识影响学生(2)结合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安全与法规教育5、健康教育①保护学生的健康是班主任的责任②任务(1)生理健康指导任务(2)心理健康指导任务6、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后进生指导,自己补①深入了解,解除心理防线②摸清情况,有的放矢教育③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④教师的个别教育要讲究时间、地点、场合⑤教师的个别教育态度要诚恳和有启发性7、奖惩与惩罚类型及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一类型①奖励赞许、表扬、奖赏②惩罚批评、处分二奖励应注意的问题1奖励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合理2奖励要有教育性3奖励要有群众基础,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奖励要着眼未来一方面惩罚要适度,另一方面惩罚要有教育性,得让学生领会;惩罚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2惩罚要公正合理3惩罚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惩罚要讲究艺术;一方面惩罚要适度,另一方面惩罚要有教育性,得让学生领会;第六章小学班级活动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活动管理:班级管理者从实现班级愿景出发,为建设班集体而总体设计并系统开展的各种教育性的班级活动2、班级例会: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在班会课时间里,由班主任或班干部主持,讨论处理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班集体建设的班会活动;3、主题班会:是围绕某一主题,在班会课时间开展的班级教育活动;二、简答题1、论述班级主题活动的内容及形式1、德育活动2、智育活动3、体育活动4、美育活动5、劳动教育活动基本形式1、讨论式2、报告式3、竞赛式4、表演式5、游戏式6、参观式7、课题式第七章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二、简答题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的任务是什么①、了解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情况②、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提供指导③、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提供支持2、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进行课堂管理的方式①、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协调会②、对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个别合作进行课堂管理第八章做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一、名词解释1、班主任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的要求,为自己设定修养目标,提高自己管理素养的过程;2、班主任的自我角色形象管理:根据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形象,通过提高修养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二、论述题1、论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重点一专业化的教师1、基本层面: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形成较宽厚的基础,掌握当代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与技能;2、中间层面:教师精通自己所教专业;3、最高层面:教师掌握了有关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叶澜二专业化的管理者1、一般素养1管理理论知识与素养2管理能力素养:包括领导能力、交流能力与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信息能力、研究管理的能力2、特殊素养要求1人文素养:人类史、人类精神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人文的博大情怀2个性素养:核心是情感丰富、沉稳理性3法律素养。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

2022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第 1 题(2 分) 下列不属于学生事务的系列制度的是A、学籍管理条例B、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制度C、学生补缺补差辅导制度D、学生选课制度第 2 题(2 分) 学校管理者在设置目标时注意事项不包括A、教师参预目标制定B、注意目标的科学性C、目标设置要有阶段性D、目标应尽量具体第 3 题(2 分) 教学管理组织系统中直线职能型结构的缺点不包括A、多头领导B、缺乏一定的横向交流与协作C、机构臃肿,效率低下D、容易产生阻隔、冲突第 4 题(2 分) 在我国,学校管理学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并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是?A 、16 世纪末B 、18 世纪初C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D 、19 世纪初20 世纪末第 5 题(2 分) 由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包括A、会议制度B、奖励制度C、管理制度D、岗位制度第 6 题(2 分) 学习的评价与考核的方式不包括A、考试B、评议C、档案评价法D、成绩评价法第7 题(2 分) 教师管理的途径不包括A、吸引教师B、强化教师C、保育教师D、管理教师第8 题(2 分) 领导者在实行管理时,应该使学校的管理目标与社会育人目标相一致,用( )的观点实施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A、公平公正B、和谐发展C、协调一致D、科学持续第9 题(2 分)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A、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B、杜威《论民主主义教育》C、中国的《学记》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0 题(2 分) 学校管理的主体有哪些?A、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B、学校领导者、教师C、校长、学校行政部门D、教师、校长二、多选题第 1 题(4 分) 管理者扮演哪些角色A、信息传递B、内部协调C、人际关系D、决策制定E、传递协调第 2 题(4 分) 下面哪些措施是针对保育教师方面的A、学校管理者应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B、根据教师的现状对教师进行培训C、注重教师的专业才干与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相关性D、解决教师住房等生活E、给教师发奖金第 3 题(4 分) 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A、布置作业B、学校教学工作计划C、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D、学科教学计划E、学习考试计划第 4 题(4 分) 对于教学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A、备课管理B、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C、课堂实施管理D、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管理E、教学管理第5 题(4 分) 岗位制度分为A、学生管理制度B、教职工岗位制度C、各级管理者岗位制度D、结构控制制度E、组织管理制度第 6 题(4 分) 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特点包括A、服务性B、教育性C、集团化D、市场化E、规范化第7 题(4 分) 教师管理的特点A、灵便性B、重精神C、轻物质D、参预性E、合作性第8 题(4 分) 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A、专业性B、情景性C、多样性D、独有性E、长期性第9 题(4 分) 教师管理的途径A、强化教师B、培养教师C、管理教师D、保育教师E、吸引教师第10 题(4 分)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A、权威性B、强制性C、时效性D、经济性E、垂直性三、判断题第 1 题(2 分) 1 管理者,是指掌握一定的职权、拥有下属、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教育学课程的需要从复习资料中掌握一些复习重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㈠原始社会教的育㈡奴隶社会的教育㈢封建社会的教育㈣资本主义教育㈤社会主义教育2、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①贯彻“三个面向” ②实施“科教兴国” ③推进素质教育3、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

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是就学校教育而言。

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5、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6、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二是决定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二章1、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2、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过程。

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物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3、我国小学管理基本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②教育工作管理③教务行政管理④总务工作管理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4、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正逐步成为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三章1、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㈠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选考)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1、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

2、教育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带领并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

4、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家管理教育首先要对全国教育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要求和策划,为此需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教育人事、教育财政等活动。

学校管理就是学校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加以具体实施,以完成国家的教育任务,实现国家的培养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教育管理的特点: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般管理的本质,具有管理内容的教育性、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劳动方法标准化;选择、培训工人科学化;管理合作原则;分工负责原则。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核心是管理过程学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的14条原则,包括管理原则,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管理教育。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层级模式,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2、行为科学理论: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B、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1、社会系统理论(切斯特。

巴纳德)组织决策理论(赫伯特。

西蒙)系统管理理论(弗里蒙特。

卡斯特等)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宏观管理),和学校部的管理(学校管理,微观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古代把"管”理解为主其事,把"理”理解为治其事.教育管理的二重性包括: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部管理为研究对象.管理是管理思想质的飞跃,是人类社会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专门的教育组织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出现时产生的.20世纪前50年,教育管理在"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奠定了理论基础.1.为什么说管理是社会的一种基本职能"答: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管理的研究,认为管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由于重视管理,人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成就,还推动文化,教育,信息的发展.才能实现对社会自然的改造与发展.2.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答:1 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管理的一般规律. 2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产生于教育管理的实践,又要指导教育管理的实践.3.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主要由哪两门学科组成"答: 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 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部管理为研究对象. 4.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5.试论述教育管理的二重性.答: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教育管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也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不同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教育管理思想,组织机构,领导体制都不同.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特点1 管理包括哪三层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共性)答: 管理包含三层意思:1 管理要有正确的目标;2 管理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 管理要讲效率.目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合理的组织措施是科学管理过程的主体,高效率是科学管理的生命力.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必须统一.管理效益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目标和措施都要表现和落实在效益上.2 与一般管理相比,教育管理有什么特点"(特性)答: 教育管理与一般社会管理除共性外,还有其特性.1 管理容的教育性.2 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 管理过程的复杂性.3 怎样理解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答: 教与学的统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这些思想都是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反映.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培养目标都是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4 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畴.答: 1主体与客体 2共性与个性 3质量与数量4 有效与无效集权与分权 5权威与服从第三章教育管理的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管理目标: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种结果或境地. 教育管理目标:教育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种结果或境地.目标管理:围绕管理的目标所进行的管理.一、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是什么"答: 1 导向聚合作用 2 激励作用 3 控制作用二、教育管理目标如何分类"答: 1 按时间长短划分: 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2 按管理围分:国家一级地方一级学校一级3 按管理容分: 教育管理综合目标专项目标三、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 1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 2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3 教育科学理论4 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四、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答:1 调查研究 2 分析讨论 3 确定目标五、目标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从产生到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目标管理.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目标结合为中心的目标管理.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长期规划或战略规划为中心的目标管理六、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答 1 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 2 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整体的系统管 3 目标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4 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包括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 1 计划阶段包括三项工作: 一.论证决策二.分解目标三.定责授权2 执行阶段包括三项工作: 一.咨询指导二.反馈控制三.协调平衡3 检查总结阶段包括: 一.目标成果考评二.实施相应的奖罚三.总结经验八、试论述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答: 1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 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3 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4 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第四章教育管理的过程管理过程理论:以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管理理论.教育管理过程: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机关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职能,使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有效运转预定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职能:教育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教育管理职能通过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教育管理过程的职能有: 计划组织控制教育指挥协调激励1 管理过程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说"答: 一、法约尔学说.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分开来.第一次提出了管理职能的思想.二、古利克的"七职能说”.三、孔茨的"五职能说”2 教育管理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 1 教育管理过程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过程. 2 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过程. 3 双边活动过程4 动态的活动过程5 可控制的过程.3 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 一. 教育管理过程是由计划, 实施, 检查, 总结四个环节组成的.计划是指确定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 实施是教育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检查是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判断. 总结是对教育管理过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二. 教育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关系: 1 有机结合,有序运行. 2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 不断发展,螺旋上升.4 教育管理过程各环节的容及基本要什么"答一、计划阶段 1 计划的程序: 1)确立目标 2)集思广益 3)做出决策2 计划的撰写: 1)指导思想 2)管理目标 3)任务 4)措施二、实施阶段容包括:1) 组织 2) 协调 3) 控制 4) 激励三、检查阶段基本要求:1)要有端正的态度 2)要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3)要避免走马观花,走过场4)要做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结合,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加5)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奖罚处理.四总结阶段.容包括:1)要对过去的工作情况作简要回顾,明确所要总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背景情况和大体规划.2)要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分析.3)总结经验,汲取教训.4)提出以后管理活动的构想和建议.5 教育管理过程在检查阶段中有哪些检查方式,及基本要求"答: 1 按检查时间分: 平时检查阶段检查 2 按检查围分: 专题检查全面检查3 按主体分: 领导检查个人检查相互检查4按性质分: 过程检查结果检查.6 教育管理过程在总结阶段中有哪些总结种类,及基本要求"答: 1 按时间: 年度总结阶段总结3 按容性质: 常规总结专题总结个人总结2 按总结围: 国家教育管理总结地区教育管理总结单位教育管理总结7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过程"1 相对一般管理过程或企业管理过程,教育管理的容和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包含很多常规性,程序化的改变缓慢的因素.2 有纵向的组织机构.横向的部门机构,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的发展产生控制和约束.3 有各种法律,法规,制度,而且管理者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产生一定的控制.8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答: 教育管理过程总是随着系统外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连续,平滑的变化过程. 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循序渐进,持续稳步上升的状态,没有大起大落.一般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体制或学制的改变,应该保持这种状态.二不连续的变化过程.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突然,不同常规的状态.所以,教育管理过程通常是一个由连续性变化到不连续变化,再由不连续变化到连续变化的交替过程.第五章教育管理的质量质量: 指产品或工作满足规定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效益: 指*一特定的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质量管理: 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教育质量管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保证教育目标和教育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效果.1 质量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如何"-答: 两者密不可分,效益是管理活动的中心,但其重要前提是质量,没有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效益将要落空.要提高效益,必将保证提高质量.2 怎样理解现代管理的效益观"答:现代管理的效益观是一种”大效益观”.包括:1)经济效益即管理活动在经济上所达到的目的程度, 2)目标效益即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程度 3)社会效益指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3 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如何"答: 1)教育管理质量标准的综合性. 2)教育管理质量控制的复杂性3)教育管理质量评价的模糊性. 4)教育管理质量形成过程的长期性.4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答: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把组织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它的特点体现在:1)管理的对象是全在的. 2)管理的环节是全面的. 3)参与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4)使用的方法是全面的.5 理解教育管理质量的容"答: 1)全员管理. 2)全程管理. 3)全局管理.6教育质量管理的四个步骤是什么"答:一制订质量标准.(如何制定质量标准") 1)数量表示法 2)程度表示法 3)专家判定法二分析质量情况.(怎样进行质量分析")1)分层分析最低层次是被管理者做自我分析上一层次是部门分析最高层次是教育系统整体分析 2)状态分析是教育工作质量的*些基本情况对照所设标准进行分析3)因果分析在了解质量的一般状况后,对提高或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三控制质量的形成.(怎样控制教育管理质量")1)确定质量控制线 2)工作控制 3)组织控制四评价质量结果.第六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科学研究: 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 科学方法论: 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系统方法: 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有序: 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 无序: 由较高级变为较低级的结构.1 科学研究能够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答: 1)世界上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发展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这是必要条件之一.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必要条件之二.2 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体系是如何划分的"答: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是最高最抽象的方法论层次.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2)一般科学方法论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具体化,是一三层次的中介.3)具体研究方法是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的手段或技术.3 如何理解唯物辩证对教育管理研究指导作用的五个基本观点"答: 1)实事的观点: 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教育管理中也有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研究分析评价时要贯彻.2)普遍联系的观点. 是教育现象的本质特征.3)动态发展的观点一切东西都是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之中.动静结合.4)矛盾统一的观点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考察特殊性.5)质量结合的观点同时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 系统科学的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 三条最基本的原理是: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1)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2)有序原理: 只有通过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3)整体原理: 要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的功能.5 系统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研究有什么指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个大系统:研究教育管理,要把教育作为整体的系统来考察.2)反馈原理的作用: 教育总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要随时了解教育现状,找出差距,从而改进教育管理.3)有序原理的作用: 在教育管理中,促使学生,学校成为开放系统,就要开强学校与社会,学校组织与非学校教育组织的联系.4)整体原理的作用: 管理者要以追求整体优化为目标,就要进行合理组合.6 教育管理研究都有哪些具体方法"答: 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其他方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1)调查法收集客观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基本特征:因果关系推论,进行自变量操作,控制无关变量.3)经验总结法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主观回顾,分析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行动研究法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5)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考察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6)测量法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7)文献法从古今中外有历史或参考价值的资料中去研究*个问题的方法.8)个案分析法以一或几个人作样本或一个群体作样本对教育现象问题进行研究. 7 经验总结法与行动研究法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答: 经验总结法是一种主观回顾式的研究方法,是先干后总结,而行动研究法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具体问题先制定研究计划后干.8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调查法的作用是什么"答: 1)可以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并通过不断的解决,促进发展.2)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3)为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9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实验法的作用是什么"答: 1)实验意味着改革,创新.是连接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是办好学校的动力.2)可以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管理理论,形成新管理思想,指导推动改革实践3)推广普及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为新的管理理论假设应用实践寻找操作程序.10 调查法的分类"答: 按调查目的: 描述性调查,相关性调查,比较性调查,预测性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围: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遍调查.按调查方式: 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成品分析调查.第七章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教育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担负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 指从国务院至乡(镇)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1 省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答: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草拟本行政辖区地方性的2)编制本行政辖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3)主管或协同有关部门管理各类高等教育.全面负责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4)主管本行政辖区中等教育和中等以下教育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编审教材.5)主管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6)主管本行政辖区教师工作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7)管理本级教育行政的教育经费,及使用2 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和改革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1)符合教育行政机关体制和职能要求.2)着眼宏观,行政和事业,企业分开3)精简机构,提高职能,合理配置. 4)依法设置.3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答: :1)可保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廉洁,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2)实现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科学管理3) 可以对干部人事进行分类管理.4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容是什么"答:考核的容是德能勤绩,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绩是指工作数量质量效益贡献.5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共同基本原则和不同点(特点)是什么"答: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2)实绩原则,即功绩原则3)物质保障原则4)依法管理原则.特点: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6 怎样才能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答:一、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必须严格实行录用和调入制度.1)录用国家公务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和按职位要求选人,符合德才兼备标准的原则 2)要调入人员必须符合岗位职务应具备的条件.二、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出口”,必须执行好辞职,辞退,开除制度.1)国家公务员有权按有关规定辞职.擅自离职的,给予开除处分2)辞退: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不胜任不接受安排,无故连旷15天,一年超30天3)违反国家公务员纪律,应予开除的.4)严格实行退休制度.第八章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及改革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指中小学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教育管理体制:指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管理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学校管理体制:指学校部领导体制外,包括学校人事,劳动,经费,分配等在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学校组织制度.这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决策制度.1 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答:1)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 2)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 3)是发挥校长领导效能的重要保证.4)决定着学校党政关系的正确解决.2为什么说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答: 它规定了学校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等,涉及谁来领导和负责全校的工作,由谁来行使学校的决策权,指挥权的问题.因此,它直接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直接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3 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容(或基本目标)是什么"答: 1)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 2)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3)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改革核心是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4 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是什么"答: 一人员素质条件 (一个良好的中小学领导班子要具备哪些素质)1)富有战略头脑和政策头脑2)团结合作3)精简干练4)人员素质结构合理5)富有权威6)作风,支持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二上级领导条件. 校长和上级部门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三法规保障条件.5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哪些重要意义"答: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2)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行政的统一指挥作用.3)有利于加强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6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沿革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 从实质上,中小学部领导体制的演变都是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的:1)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 2)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的关系. 3)职责和权力的关系 4)领导与群众监督的关系.第九章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规划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发展战略把"战略”和"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发展战略”,起始于发展经济学,1985年由美国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教育发展战略指国家在一定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做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在一定时期教育的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教育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中小学教育规划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1 教育发展战略的容与特征有哪些"答: 容:1)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2)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3)教育发展战略的步骤 4)教育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特征: 1)长期性 2)全局性 3)关键性 4)层次性2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有哪些方法"1)社会需求法2)人才需求预测法 3)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 4)国际比较法.3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答:1)准备研究工作 (首要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思想准备,资料准备 2)拟定工作方案 3)确定战略目标(重要环节)4)研究战略重点 5)分析制定对策 6)论证最终方案4 怎样论证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案容"答: 论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论证方案容,主要有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关系 2)战略指导思想确定得是否科学,正确3)战略目标确定是否得当 4)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是否合理适宜5)战略对策是否充分得力,是否足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论证的形式有:专家问卷,集中论证,领导审批.5 中小学教育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容"答: 1)教育发展目标 2)教育现状的诊断与分析 3)教育规划目标 4)教育规划行动方案的拟定与选择.6 如何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则(制订步骤)"答: 一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 (包括四类信息:1)教育系统的信息2)有关人口发展变化的信息3)有关教育经费的信息4)人力资源与就业的信息)二确定教育规划目标。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5.02.27•【文号】教基[1995]6号•【施行日期】1995.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1995年2月27日教基〔1995〕6号)1986年以来,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国家出版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曾先后做出《关于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的规定》和《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用练习册、塞暑假作业、辅导材料编写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各地贯彻有关规定精神,采取措施,制止滥编乱用复习辅导资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近年来,又有一些出版发行单位及非出版单位和个人为谋求利润,无视有关规定,擅自编写出版练习册、习题集、复习指导等辅导资料。

其中不少资料粗制滥造,质量低劣,有些与教材搭配强行订购,有些利用教育行政或教研工作渠道强行推销。

这种状况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强烈不满。

针对当前中小学中存在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国家教委于1994年11月下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教基〔1994〕24号)。

为贯彻教基〔1994〕24号文,现对普通中小学学生使用的复习辅导资料提出以下管理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教基〔1994〕24号文。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文件原原本本向所辖教研室、教科所、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及中小学校的全体干部、教研人员、教职工传达,并组织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负责同志和学校校长认真学习。

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练习册、习题集等复习辅导资料泛滥的危害性,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要令行禁止,做到不编印、不发行、不组织学生购买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各种练习册、习题集等复习辅导资料。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育本《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2、《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3、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A.全面发展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统一要求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成绩评定二、简述题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 A BC B二、简述题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是什么?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学生有无限创造潜能;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的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4、教师的教育素质包括哪些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再生产劳动力;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发展创新;(二)教育与政治制度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管理学原理填空1、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管理的非政治性2、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3、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4、教育管理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

5、宏观的教育管理就是指教育行政。

6、教育行政就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7、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

8、中国在1905年设立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9、教育行政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的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

10、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向,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向。

11、教育管理效率化趋势表现在,强调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12、宏观的教育管理活动是指管理全国教育的活动。

13、教育管理机制是指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14、功能来说,教育管理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15、作为一个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统称之为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层次体系。

16、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所得出的学问叫教育管理现象学。

17、科学管理之父是泰勒。

18、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从横向来说,教育管理的理论将由只注重规范理论向注重科学理论和价值理论发展。

20、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规律的反映,这是教育管理原理的客观性特征。

21、教育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2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是指导——监督型职能。

23、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教育方针。

24、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25、教育法规主要是通过部门来贯彻实施的。

26、家长拒绝子女接受义务,可以对家长实施行政拘留处分,但行政拘留的实施,必须申请公安机关执行,这是遵循教育行政执法的越权无效原则。

27、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3月18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宏观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学校管理,微观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古代把“管”理解为主其事,把“理”理解为治其事.教育管理的二重性包括: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内部管理为研究对象. 管理是管理思想质的飞跃,是人类社会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专门的教育组织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出现时产生的.20世纪前50年,教育管理在“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奠定了理论基础.1.为什么说管理是社会的一种基本职能?答: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管理的研究,认为管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由于重视管理,人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成就,还推动文化,教育,信息的发展.才能实现对社会自然的改造与发展.2.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答:1 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管理的一般规律.2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产生于教育管理的实践,又要指导教育管理的实践.3.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主要由哪两门学科组成?答: 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 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内部管理为研究对象.4.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5.试论述教育管理的二重性.答: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教育管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也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不同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教育管理思想,组织机构,领导体制都不同.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特点1 管理包括哪三层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共性)答: 管理包含三层意思:1 管理要有正确的目标;2 管理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 管理要讲效率.目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合理的组织措施是科学管理过程的主体,高效率是科学管理的生命力.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必须统一.管理效益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目标和措施都要表现和落实在效益上.2 与一般管理相比,教育管理有什么特点?(特性)答: 教育管理与一般社会管理除共性外,还有其特性.1 管理内容的教育性.2 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 管理过程的复杂性.3 怎样理解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答: 教与学的统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这些思想都是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反映.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培养目标都是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4 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答: 1主体与客体 2共性与个性 3质量与数量4 有效与无效集权与分权 5权威与服从第三章教育管理的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管理目标: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教育管理目标:教育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目标管理:围绕管理的目标所进行的管理.一、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是什么?答: 1 导向聚合作用 2 激励作用 3 控制作用二、教育管理目标如何分类?答: 1 按时间长短划分: 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2 按管理范围分: 国家一级地方一级学校一级3 按管理内容分: 教育管理综合目标专项目标三、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 1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 2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3 教育科学理论4 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四、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答:1 调查研究 2 分析讨论 3 确定目标五、目标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从产生到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目标管理.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目标结合为中心的目标管理.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长期规划或战略规划为中心的目标管理六、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答 1 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 2 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整体的系统管理3 目标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4 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包括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 1 计划阶段包括三项工作: 一.论证决策二.分解目标三.定责授权2 执行阶段包括三项工作: 一.咨询指导二.反馈控制三.协调平衡3 检查总结阶段包括: 一.目标成果考评二.实施相应的奖罚三.总结经验八、试论述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答: 1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 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3 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4 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第四章教育管理的过程管理过程理论:以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管理理论.教育管理过程: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机关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职能,使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有效运转预定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职能:教育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教育管理职能通过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教育管理过程的职能有: 计划组织控制教育指挥协调激励1 管理过程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说?答: 一、法约尔学说. 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分开来.第一次提出了管理职能的思想.二、古利克的“七职能说”.三、孔茨的“五职能说”2 教育管理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 1 教育管理过程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过程. 2 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过程.3 双边活动过程4 动态的活动过程5 可控制的过程.3 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 一. 教育管理过程是由计划, 实施, 检查, 总结四个环节组成的.计划是指确定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 实施是教育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检查是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判断. 总结是对教育管理过程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二. 教育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关系:1 有机结合,有序运行.2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3 不断发展,螺旋上升.4 教育管理过程各环节的内容及基本要求是什么?答一、计划阶段 1 计划的程序: 1)确立目标 2)集思广益 3)做出决策2 计划的撰写: 1)指导思想 2)管理目标 3)任务 4)措施二、实施阶段内容包括:1) 组织 2) 协调 3) 控制 4) 激励三、检查阶段基本要求:1)要有端正的态度 2)要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3)要避免走马观花,走过场4)要做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结合,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加5)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奖罚处理.四总结阶段.内容包括:1)要对过去的工作情况作简要回顾,明确所要总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背景情况和大体规划.2)要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分析.3)总结经验,汲取教训.4)提出以后管理活动的构想和建议.5 教育管理过程在检查阶段中有哪些检查方式,及基本要求?答: 1 按检查时间分: 平时检查阶段检查 2 按检查范围分: 专题检查全面检查3 按主体分: 领导检查个人检查相互检查4 按性质分: 过程检查结果检查.6 教育管理过程在总结阶段中有哪些总结种类,及基本要求?答: 1 按时间: 年度总结阶段总结 3 按内容性质: 常规总结专题总结个人总结2 按总结范围: 国家教育管理总结地区教育管理总结单位教育管理总结7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过程?1 相对一般管理过程或企业管理过程,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包含很多常规性,程序化的改变缓慢的因素.2 有纵向的组织机构.横向的部门机构,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的发展产生控制和约束.3 有各种法律,法规,制度,而且管理者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产生一定的控制.8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答: 教育管理过程总是随着系统内外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一连续,平滑的变化过程. 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循序渐进,持续稳步上升的状态,没有大起大落.一般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体制或学制的改变,应该保持这种状态.二不连续的变化过程.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突然,不同常规的状态.所以,教育管理过程通常是一个由连续性变化到不连续变化,再由不连续变化到连续变化的交替过程.第五章教育管理的质量质量: 指产品或工作满足规定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效益: 指某一特定的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质量管理: 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教育质量管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保证教育目标和教育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效果.1 质量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如何?答: 两者密不可分,效益是管理活动的中心,但其重要前提是质量,没有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效益将要落空.要提高效益,必将保证提高质量.2 怎样理解现代管理的效益观?答:现代管理的效益观是一种”大效益观”.包括:1)经济效益即管理活动在经济上所达到的目的程度, 2)目标效益即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程度 3)社会效益指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3 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如何?答: 1)教育管理质量标准的综合性. 2)教育管理质量控制的复杂性3)教育管理质量评价的模糊性. 4)教育管理质量形成过程的长期性.4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答: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它的特点体现在:1)管理的对象是全在的. 2)管理的环节是全面的. 3)参与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4)使用的方法是全面的.5 理解教育管理质量的内容?答: 1)全员管理. 2)全程管理. 3)全局管理.6教育质量管理的四个步骤是什么?答:一制订质量标准.(如何制定质量标准?) 1)数量表示法 2)程度表示法 3)专家判定法二分析质量情况.(怎样进行质量分析?)1)分层分析最低层次是被管理者做自我分析上一层次是部门分析最高层次是教育系统整体分析 2)状态分析是教育工作质量的某些基本情况对照所设标准进行分析3)因果分析在了解质量的一般状况后,对提高或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三控制质量的形成.(怎样控制教育管理质量?)1)确定质量控制线 2)工作控制 3)组织控制四评价质量结果.第六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科学研究: 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科学方法论: 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系统方法: 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有序: 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 无序: 由较高级变为较低级的结构.1 科学研究能够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答: 1)世界上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发展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这是必要条件之一.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必要条件之二.2 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体系是如何划分的?答: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是最高最抽象的方法论层次.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2)一般科学方法论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具体化,是一三层次的中介.3)具体研究方法是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的手段或技术.3 如何理解唯物辩证对教育管理研究指导作用的五个基本观点?答: 1)实事求是的观点: 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教育管理中也有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研究分析评价时要贯彻.2)普遍联系的观点. 是教育现象的本质特征.3)动态发展的观点一切东西都是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之中.动静结合.4)矛盾统一的观点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考察特殊性.5)质量结合的观点同时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 系统科学的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 三条最基本的原理是: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1)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2)有序原理: 只有通过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3)整体原理: 要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的功能.5 系统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研究有什么指导作用?答:1)教育是个大系统:研究教育管理,要把教育作为整体的系统来考察.2)反馈原理的作用: 教育总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要随时了解教育现状,找出差距,从而改进教育管理.3)有序原理的作用: 在教育管理中,促使学生,学校成为开放系统,就要开强学校与社会,学校组织与非学校教育组织的联系.4)整体原理的作用: 管理者要以追求整体优化为目标,就要进行合理组合.6 教育管理研究都有哪些具体方法?答: 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其他方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1)调查法收集客观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基本特征:因果关系推论,进行自变量操作,控制无关变量.3)经验总结法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主观回顾,分析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行动研究法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5)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考察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6)测量法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7)文献法从古今中外有历史或参考价值的资料中去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法.8)个案分析法以一或几个人作样本或一个群体作样本对教育现象问题进行研究.7 经验总结法与行动研究法的最大不同是什么?答: 经验总结法是一种主观回顾式的研究方法,是先干后总结,而行动研究法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具体问题先制定研究计划后干.8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调查法的作用是什么?答: 1)可以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并通过不断的解决,促进发展.2)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3)为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9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实验法的作用是什么?答: 1)实验意味着改革,创新.是连接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是办好学校的动力.2)可以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管理理论,形成新管理思想,指导推动改革实践3)推广普及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为新的管理理论假设应用实践寻找操作程序.10 调查法的分类?答: 按调查目的: 描述性调查,相关性调查,比较性调查,预测性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遍调查.按调查方式: 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成品分析调查.第七章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教育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担负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 指从国务院至乡(镇)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1 省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答: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草拟本行政辖区地方性的2)编制本行政辖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3)主管或协同有关部门管理各类高等教育.全面负责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4)主管本行政辖区中等教育和中等以下教育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编审教材.5)主管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6)主管本行政辖区教师工作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7)管理本级教育行政的教育经费,及使用2 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和改革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1)符合教育行政机关体制和职能要求.2)着眼宏观,行政和事业,企业分开3)精简机构,提高职能,合理配置. 4)依法设置.3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答: :1)可保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廉洁,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2)实现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科学管理 3) 可以对干部人事进行分类管理.4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什么?答:考核的内容是德能勤绩,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绩是指工作数量质量效益贡献.5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共同基本原则和不同点(特点)是什么?答: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2)实绩原则,即功绩原则3)物质保障原则4)依法管理原则.特点: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6 怎样才能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答:一、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必须严格实行录用和调入制度.1)录用国家公务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和按职位要求选人,符合德才兼备标准的原则 2)要调入人员必须符合岗位职务应具备的条件.二、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出口”,必须执行好辞职,辞退,开除制度.1)国家公务员有权按有关规定辞职.擅自离职的,给予开除处分2)辞退: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不胜任不接受安排,无故连旷15天,一年超30天3)违反国家公务员纪律,应予开除的.4)严格实行退休制度.第八章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及改革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指中小学内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教育管理体制:指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管理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学校管理体制:指学校内部领导体制外,包括学校人事,劳动,经费,分配等在内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学校组织制度.这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决策制度.1 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答:1)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2)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3)是发挥校长领导效能的重要保证.4)决定着学校党政关系的正确解决.2为什么说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答: 它规定了学校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等,涉及谁来领导和负责全校的工作,由谁来行使学校的决策权,指挥权的问题.因此,它直接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直接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3 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目标)是什么?答: 1)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 2)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 3)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改革核心是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4 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是什么?答: 一人员素质条件 (一个良好的中小学领导班子要具备哪些素质)1)富有战略头脑和政策头脑2)团结合作3)精简干练4)人员素质结构合理5)富有权威6)作风民主,支持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二上级领导条件. 校长和上级部门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三法规保障条件.5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哪些重要意义?答: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2)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行政的统一指挥作用.3)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6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沿革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 从实质上,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都是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的:1)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2)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的关系.3)职责和权力的关系4)领导与群众监督的关系.第九章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规划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发展战略把“战略”和“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发展战略”,起始于发展经济学,1985年由美国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教育发展战略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做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的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教育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中小学教育规划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1 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与特征有哪些?答: 内容:1)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2)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3)教育发展战略的步骤 4)教育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 特征: 1)长期性 2)全局性 3)关键性 4)层次性2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有哪些方法?1)社会需求法 2)人才需求预测法 3)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 4)国际比较法.3 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答:1)准备研究工作 (首要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思想准备,资料准备2)拟定工作方案 3)确定战略目标(重要环节) 4)研究战略重点5)分析制定对策 6)论证最终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