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合集下载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教学目标: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1.课件出示: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1.用计算器的方法(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312÷8=(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

(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4)课件出示: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

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1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1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教案

2024秋季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学难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体会大数的位值概念,能准确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数位顺序表多位数计数器教材及相关练习题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利用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位值概念。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大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方法。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读写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泰山海拔1545米和长江长6387千米的图片,请学生读出各文字中的数字,引出大数的概念。

问题引入: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比万更大的数,如何表示和读写这些大数,从而引入新课《大数的认识》。

2. 新课教学认识计数单位: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并理解它们与已有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计数器演示,让学生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工具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机等。

2. 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3. 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工具,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认识计算工具(1)介绍算盘:展示算盘,讲解算盘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介绍计算器:展示计算器,讲解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

(3)介绍计算机:展示计算机,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与操作(1)教师演示: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2)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工具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运用计算器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使用计算工具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操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了计算工具,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演示与操作”和“合作交流”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掌握计算工具使用方法、培养计算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关键步骤。

一、演示与操作在“演示与操作”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并示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关机、选择运算符号、输入数字、查看计算结果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数的概念,能正确读写大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排列。

2. 使学生认识计算工具,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认识2.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列;算盘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大数的概念理解;算盘的使用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大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大数的认识a.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数,如人口、距离等,引导学生发现大数的特点。

b. 教师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规则。

c. 学生练习读写大数,教师点评、指导。

(2)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a. 向学生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

b. 讲解算盘的结构和用法,引导学生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算盘,教师点评、指导。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鼓励学生运用计算工具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数和计算工具。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大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列。

2. 练习使用算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收集生活中的大数,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数,使学生了解了大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大数。

同时,通过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算盘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算盘的使用方法”。

算盘作为传统的计算工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学会使用算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导学案
环节
学 案
导 案
自主学习
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 ),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 );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2、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按规律把算式补充完整。
4342×12=_____ 4342×24= _____
4342×36=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
152= 252= 352= 452=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算出852、952
1、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 ),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
5、17世纪初( )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7、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 ),再输入运算符号键( ),又输入数字键( ),最后输入( )就显示出了结果( )。
2、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自我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学反思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示范课教案_10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示范课教案_10

计算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难点: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四、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认识计算器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因为操作简便,计算快速而深受大家喜爱,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

同学们想自己动手操作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跟计算器有关的知识。

(揭示课题)2、认一认:师生互动,学生了解计算器上常用键的名称和功能。

3、拓展: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有些特殊键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

同学们想知道更多特殊键的功能,可以看书上的“你知道吗”,也可以通过说明书了解。

(二)活动二:使用计算器1、尝试操作:386+176=(1)学生动手操作。

(2)同桌交流操作步骤。

(3)学生上台演示。

2、试一试:825-138= 26*39= 312 8=3、比一比:“做一做”1(三)活动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导入:计算器不仅能快速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呢。

2、探索规律:(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9999*2=9999*3=9999*4=(2)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规律。

(3)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

(4)全班交流。

(5)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以下各题吗?9999*5=9999*7=9999*9=(6)汇报。

3、巩固练习。

“做一做”2(四)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今天真了不起,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还能应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字规律。

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勤于探索,就会有更多收获,体会数学的更大乐趣。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主要介绍了多位数的认识、比较大数的大小、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等内容。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大数的认识不够清晰,对计算工具的使用也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概念的认识,以及熟练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大数。

2.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2.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3.比较大数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计算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等)。

3.多位数卡片。

4.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如人口数量、国家GDP 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多位数的认识方法,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地认识。

同时,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些大数,加深对大数概念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使用计算工具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些大数比较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比较大小的能力。

然后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大数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

你你还了知解道计哪算些器键吗的?功 能?和同学交流一下。
显示屏
AC:清除键 ON:开机键
OFF:关机键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386+179=_5_6_5__
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按键,才能保
证得到正确的结果。
开机你键能看懂数按字键步骤运吗算?键和你的数同字桌键说一说等。号键
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1)9875+87693=( 97568 ) (2)569872-98395=( 471477 ) (3)4832×275=( 1328800 ) (4)20592÷78=( 264 )
3.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得数,再根据规律直接写
出后三题的算式和得数。
6×7= 42
9999×3=___2_9_9_9_7_
9999×7=__6_9_9_9_3__
9999×4=__3_9_9_9_6__
9999×9=__8_9_9_9_1__
1.要用计算器计算 392643÷9 的结果,将下面的操作步骤按正确 的顺序排列为( BEACD )。(填字母) A.按 ÷键 B.按 ON 键 C.按 9 键 D.按 = 键 E.依次按 3 9 2 6 4 3 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1 大数的认识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及计算
你知道哪些计 算工具?
探究点1 认识计算工具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66×67= 442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优质课教案_11
教学难点:发现例题中的计算规律。
教具
学具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介绍几种计算工具
1、算盘。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至今仍在使用。
你见过算盘吗?说说算盘上都有些什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哪些?
2、电子计算器
现在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了解各个键的名称和使用的方法。
3、第27页的“做一做”。
用计算器算出前面几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三)拓展运用,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练习三第11题。
2、填完发票,练习册和计算器
3、找规律计算: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个算式的得数,引导发现计算的规律。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中第9页的题。
板书
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386+179 825-138
Off关闭键26×39 312÷8
教学
反思
(后记)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
智力能力目标: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情感态度目标: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运用计算器计算要按题目的计算顺序来按键计算。
3、阅读教材第25页上的有关资料,你什么感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上册)

目录第一单元计划大数的认识1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3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7第3课时读数写数练习9第4课时大小的比较12第5课时数的改写14第6课时数的改写练习17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19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22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25第10课时改写和省略28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31第12课时用计算器计算35第13课时 1亿有多大(活动课)37第14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39第二单元计划角的度量42第1课时角的认识43第2课时角的度量⑴45第3课时角的度量⑵47第4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⑴49第5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⑵51第三单元计划三位数乘两位数53第1课时口算乘法(例1)54第2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56第3课时笔算乘法(例1)58第4课时笔算乘法练习60第5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62第6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63第7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65第8课时积的变化规律67第9课时乘法估算(例5)70第四单元计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2第1课时认识垂直和平行73第2课时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76第3课时画平行线、画长方形79第4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81第5课时梯形86第6课时练习课90第五单元计划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91第1课时口算除法(例1)92第2课时口算除法练习课94第3课时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95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97第5课时练习课99第6课时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101第7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103第8课时笔算除法(例3)104第9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106第10课时笔算除法(例4)107第11课时笔算除法练习110第12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1112第13课时商的变化规律114第14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116第15课时整理和复习118第六单元计划统计120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121第2课时练习课122第3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123第4课时你寄过贺卡吗?125第七单元计划数学广角127第1课时合理安排时间128第2课时排队的问题131第3课时田忌赛马133第八单元计划总复习135第1课时复习多位数的认识136第2课时“乘法”的复习课139第3课时“除法”的复习课141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143第5课时统计1451.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大数的读写方法,大数的大小比较及改写。

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写数时0的占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安排10课时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5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第6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第7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和读写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第9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数位顺序表。

难点: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数级、数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一、谈话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

例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知,北京市人口为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呢?(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主题情境图。

(用计算器拨出数19612368)(1)认识计数单位。

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并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照这样数下去,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5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在观察和操作中,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作用、结构和记数法,了解计算器的作用、优点以及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体验人类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与发明,感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简单使用常见的计算工具。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对计算工具的了解。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计算。

为了方便,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明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2.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的主题图。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计算工具,是在祖先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而来的。

让我们穿越到二千多年前,一起经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吧!(1)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人用算筹计算。

古代的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约二百七十枚为一束,放在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摆弄。

别小看了这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

它们的发明,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教学提示〗通过介绍古今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有个初步认识,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2)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故需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

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3)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多位数的认识,以及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分数和小数等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计算工具的使用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多位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计算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

2.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讲解演示和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算盘和计算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如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引出多位数的认识。

2.多位数的认识(10分钟):让学生观察、交流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计算工具的认识(10分钟):介绍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计算工具的便捷。

4.计算工具的使用(10分钟):通过一些计算题,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练习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多位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掌握简单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种类•电子计算器•电脑•手持移动设备2. 计算工具的基本功能•加、减、乘、除运算•百分数计算•单位换算3. 计算工具的应用场景•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学习中的数学计算•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哪些计算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学习1.介绍各种计算工具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

3.练习:让学生用计算工具解决一些实际计算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3. 拓展分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应用场景,设计一个与计算工具有关的问题,并分享给全班。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升计算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3.分组讨论的设计及展示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完善教学计划,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计算工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提升数学计算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2、数的产生………………………………1课时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1亿有多大?………………………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 5 0 0 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二、学习新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教案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备课人學情分析在學生有了前一阶段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通过计算工具的认识的过渡,让學生了解计算工具。

通过宏观的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并且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为后续计算机的學习使用做好铺垫。

敎學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敎學使學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學生學习数學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學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學。

敎學重难点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难点:认识算盘及计算器。

敎學准备多媒体、算盘、小棒敎學节数1一、情境导入师:同學们,你们知道吗,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學生回答)师:很好,同學们都很积极,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學下,都有哪些计算工具!二、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筹1.课件出示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一)用算筹记数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3.课件出示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

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式和纵式图)。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

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科书第23、24、25页的内容。

1.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算盘、计算器的使用。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①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②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算盘。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③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④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⑤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器。

⑥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认识算盘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写出第24页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

三、认识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五、变式练习
结合你对计算工具的认识,写一篇数学日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