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梦丽论文

合集下载

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

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

第43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43,No.10 2017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7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王大轶1屠园园2刘成瑞2何英姿2李文博2摘要可重构性设计是提高航天器在轨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从系统层面克服航天器控制系统固有可靠性不足、星上资源受限以及在轨故障不可维修等缺陷,目前已引起控制理论和航天器控制工程等领域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结合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固有特点,具体介绍可重构性的研究意义与概念内涵.然后从评价与设计两方面,详细梳理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最后对目前可重构性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可重构性评价,可重构性设计,资源约束,时间特性引用格式王大轶,屠园园,刘成瑞,何英姿,李文博.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自动化学报,2017,43(10): 1687−1702DOI10.16383/j.aas.2017.c160700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of Reconfigurability for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s:A ReviewWANG Da-Yi1TU Yuan-Yuan2LIU Cheng-Rui2HE Ying-Zi2LI Wen-Bo2Abstract Since control reconfigurability design can overcome the inherent deficiency of reliability insufficiency,limi-tation of resource and unrepairability of fault for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it is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quality of on-orbit spacecraft,which has attracted intensive attention from both control theoryfield and spacecraft control engineeringfield.First of all,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range of reconfigura-bility for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Then,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ontrol reconfigurability i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config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reconfigurability design.Finally,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present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Spacecraft,control system,reconfigurability,reconfigurability evaluation,reconfigurability design,resource constraints,time propertyCitation Wang Da-Yi,Tu Yuan-Yuan,Liu Cheng-Rui,He Ying-Zi,Li Wen-Bo.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of reconfig-urability for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s:a review.Acta Automatica Sinica,2017,43(10):1687−1702随着航天器在国防、通信、气象、勘探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其在轨运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规模庞大、运行环境恶劣等原因,航天器在轨故障难以避免[1−3].为了描述故障发生后系统的自主恢复能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于1982年提出了控制可重构性(Control reconfigurability)[4−5]的概念,它是一种表征控制系统自主故障处理能力的基本属性,收稿日期2016-10-09录用日期2017-05-06Manuscript received October9,2016;accepted May6,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90215,61640304,61573060,6120309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525301)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690215,61640304,61573060,61203093)and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61525301)本文责任编委孙富春Recommended by Associate Editor SUN Fu-Chun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1.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System Engineering,Beijing 1000942.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Beijing 100190目前已引起控制理论和航天器控制工程等领域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为了提高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性,传统方法是通过可靠性设计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6−7].但是受成本和重量等因素的制约,航天器可备份的部件数量有限,再加上工艺水平的限制,其可靠性的提升存在“瓶颈”;更重要的是,可靠性描述的仅仅是概率意义下系统正常工作的可能性,高可靠性不代表不出现故障.同时,因为独特的运行条件,大多数航天器发生故障后均存在不可维修的问题.鉴于此,亟需提高航天器对故障的自主处理能力,确保系统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故障影响降到最低.对故障进行自主处理的前提是航天器具备可以重构的能力,即可重构性,其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先天设计.因此,针对有可能发生故障的航天器,进行可重构性优化设计,可以从系统层面克服产品固有的可靠性不足,提高航天器对故障的自主处理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其在轨运行质量.作为航天器的核心分系统,控制系统长期处于1688自动化学报43卷运行状态,功能复杂且零部件众多,故障尤其多发,所以应重点研究该分系统的可重构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对于航天器控制系统而言,有限的星上资源以及复杂的运行条件带来了许多诸如时间有界、输入饱和以及能量受限等新问题.因此,结合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固有特点,对可重构性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具体结构安排如下:1)结合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固有特点,介绍了其可重构性的研究意义.2)从定义出发,深入分析了其概念内涵.3)对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梳理,包括可重构性评价与可重构性设计,并分别归纳了其研究现状.4)对目前可重构性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1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只有在全面掌握可重构性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对系统进行深入的可重构性分析.目前,关于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概念内涵还比较模糊.为了给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指导作用,本节结合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固有特点,从描述要素、影响因素以及与可靠性的关系和应用范围出发,对可重构性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了可重构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可重构性,在机器人[8]、制造系统[9]和计算机网络通信[10]等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定义.对航天器控制系统而言,可重构性反映的是系统对故障的自主处理能力.基于此,结合实际工程背景,给出其具体定义: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是指在资源配置和运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保证安全的时间内,系统通过自主改变空间构型或控制算法等方式,克服故障,恢复全部或部分既定功能的能力.1.1影响因素分析从定义出发可以发现,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兼具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属性.一方面,它与系统的部件构型、资源配置以及故障程度等空间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受到任务窗口、诊断时长以及重构时延等时间因素的深刻影响.下面分别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出发,对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1.1.1空间域系统故障以后的剩余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系统的控制可重构性.在航天器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的操作过程可以描述如下:1)通过计算控制律得到期望控制力矩;2)根据执行机构的指令类型得到对应的总指令;3)通过分配逻辑将总指令分配到执行机构上;4)机构按指令工作,产生实际的控制力矩作用于被控对象.由上述过程可知,执行机构的实际输出与指令的分配逻辑直接相关,而分配逻辑的选取又与机构的安装构型有关,主要取决于机构个数、安装位置以及安装角度等参数.因此可得出结论:系统控制效能受执行机构安装构型的影响.当航天器控制系统处于严重的故障状态时,执行机构的期望输出可能会超出其物理范围,例如轮控系统,过大的期望力矩会导致飞轮饱和而失去控制作用[11−13].另外,系统长期处于故障状态会引起资源的大量浪费,由于航天器帆板发电能力和推进剂携带量有限[14],过度的资源消耗会影响后续功能的实现.由此可见,系统的剩余控制能力与故障程度、控制输入范围以及燃料容量等系统配置有关.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空间域内,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与部件构型、故障程度以及资源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1.1.2时间域典型重构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系统发生故障以后,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进行故障诊断(t d −t f ),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重构措施,即控制重构存在一定的延时(t r −t f ).如果这段延时过短,则诊断模块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故障进行精确辨识,无法为重构控制器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从而导致控制系统重构性能低下,甚至重构失败;反之,如果这段延时过长,则会造成有限资源的大量浪费,并引起故障偏差的过分扩散,使得后续重构代价过大,超出星上资源可以提供的范围,从而导致系统在实际意义下不可重构[15−16].图1重构控制过程的时间响应Fig.1Time response during control reconfiguration此外,在航天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很多特定的航天任务(变轨、着陆等)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窗口[17−19]内完成(t 0∼t mis ).因此,系统发生故障后,10期王大轶等: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1689为继续完成这类既定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内进行控制重构,该窗口越小,说明系统的时间冗余度越小,相应地重构难度会越大.因此,故障系统是否可重构,除了取决于各项空间因素以外,一定程度上还受诊断时长、重构时延以及任务窗口等各种时间因素影响.由此可见,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是一个横跨时空两域的高维概念.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运行条件的特殊性,相比于一般控制系统,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时间问题更为突出,不应该被忽略.1.2描述要素分析进一步分析可重构性的定义可知,要描述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实际重构能力,需要考虑三大要素,即限制约束(资源配置、运行条件、安全时间等)、重构方式(改变空间构型或控制算法)以及重构目标(恢复全部或部分既定功能).下面分别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以便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可重构性的基本内涵.1.2.1限制约束目前关于可重构性的研究,大多基于故障系统的剩余能控/能观性而展开[5,20−21].然而,从上一节对可重构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由于星上资源受限,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实际重构能力受时间、能量以及控制输入等多种横跨时空两域的限制约束影响.因此,故障系统即使依然能控/能观,也有可能会因为重构代价过大或时间过长,超出系统剩余能力范围而不可重构.由此可见,判断故障系统是否可重构,除了考察其剩余能控/能观性以外,还需综合考虑其实际约束.然而,由于航天器受到的约束种类较多,难以周全考虑,为了能够对系统的可重构性进行有效描述与分析,应该抓住关键矛盾,区分主次约束.基于此,可以根据来源将约束划分为两类:1)硬约束,该类约束来源于系统的物理限制,不允许任何程度的放松,例如轮控系统的输出上限[22];2)软约束,该类约束是指考虑经济、环保、安全、甚至最后要达到的控制精度等要求,而对系统施加的相关约束,允许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放松[23].1.2.2重构方式可重构性实质上描述的是系统进行自主故障处理的最大潜力.而自主故障处理的最大潜力是指系统穷尽一切可以自主实现的方式,能够达到的最大功能恢复能力.这些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改变系统构型[24−25],另一类是改变控制算法(参数或类型)[26],二者分别对应于硬件和软件的调整,目的都在于充分调用系统既有冗余资源.当配置数量一定的时候,系统的最大重构潜力取决于空间构型,因此,改变构型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固有可重构性,相比于另一种方法更为彻底.然而对于航天器控制系统而言,该方法难以在轨实现,目前更适用于地面设计阶段,不过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变控制算法的方式,可以在构型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系统既有冗余资源.相对而言,该方法比较易于自主实现,适用于运行阶段对故障的及时处理,但是受固定构型的限制,对可重构性的提升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若采用改变控制算法的方式无法满足期望的重构要求,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改变构型的重构方式.1.2.3重构目标控制系统重构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原始目标,而完成程度又受故障大小、剩余资源以及系统性能的制约,可见重构目标的选取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唯一[27−30].故障发生后,应该根据系统的实际状态,制定合理的重构目标.采用不同的划分原则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方案,这里参考文献[30],以一种基于功能完成程度的分类方案为例,将重构目标分为三大类:完全重构目标、部分重构目标以及安全重构目标.三种目标的具体含义如下:1)完全重构目标完全重构目标要求系统在没有任何性能下降的前提下完成既定功能,该类目标适用于对控制要求十分严格的航天任务,例如,嫦娥三号着陆任务(必须保证着陆点处于一个绝对的精度范围)、姿态跟踪控制任务(航天器的三轴姿态必须实时跟踪期望目标)等.针对这类航天任务,系统发生故障以后,要继续完成既定功能,则必须保证其在各项约束的作用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控制/观测能力,因此该类重构目标的研究对象为系统的剩余能控/能观性.2)部分重构目标部分重构目标允许系统规格有所下降地完成部分既定功能,例如,星载陀螺失效以后,可以改用星敏感器进行定姿,虽然精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对地观测卫星发生故障以后,其偏航轴不需要绝对能控,只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便可以继续完成相应的对地观测任务,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研究故障系统的剩余镇定性.3)安全重构目标安全重构目标指的是在确保系统仍然运行于一定安全范围的前提下,决定暂时搁置当前任务,但后续可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地面干预),使系统在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可继续降级完成部分既定功能.该类目标适用于故障偏差较大,暂时无法依靠星上资源进行自主恢复的系统,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研究系统1690自动化学报43卷的剩余稳定性.通过对描述要素的分析可知,评价故障系统的可重构性,需要明确系统能够实现的重构方式、确定系统必须满足的硬约束,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软约束,以此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重构目标.1.3与可靠性的关系同属于提升系统质量特性的工具,可重构性与可靠性有很多异同点.综合上文对可重构性内涵的分析,给出可靠性与可重构性的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表1可靠性与可重构性的对比分析Table1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liabilityand reconfigurability可靠性可重构性研究范畴系统运行质量特性研究对象统计特性功能特性研究目的预防故障处理故障优化手段提高冗余量优化冗余分配时间维度√空间维度2(逻辑关系)3(空间构型)限制因素生产因素(成本/重量/工艺)性能因素(资源/时间/输出)首先,可靠性与可重构性都属于系统运行质量特性的研究范畴,前者主要从统计学角度来衡量系统的冗余度,后者主要从功能完成角度来衡量.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在于预防故障的发生,而进行可重构性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故障发生后系统的功能恢复能力.前者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后者的主要手段是优化系统的冗余分配.在时间维度上,可靠性会因为元器件的老化与损耗,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下降[31],可重构性也会由于资源消耗、故障扩散以及任务要求等原因,受到各种时间因素的制约;在空间维度中,可靠性设计主要关注元器件之间的备份关系,贴近于一种二维概念,而可重构性设计主要讨论元器件的空间布局,更注重三维的构型.在设计过程中,可靠性的提升主要受成本、重量、工艺水平等生产因素的限制;而可重构性的提升主要受资源配置、时间窗口、执行器输出能力等性能因素的制约.更宏观地来看,提高可重构性,可以提高系统对故障的自主处理能力,从而增大系统顺利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因此,提高可重构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反之,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对可重构性产生的影响,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如果通过增加备份数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那么由于冗余量的扩充,系统进行故障处理的能力也可能有所增强,此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可能会提高其可重构性;2)当备份数量一定时,仅仅通过优化部件质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只能降低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并不能提高其对故障的自主处理能力,此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不能提高其可重构性.由此可见,相比于可靠性设计,对控制系统进行可重构性设计是提升其运行质量更为全面有效的技术途径,它是对可靠性设计的一个补充.1.4应用范围由于具备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可重构性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航天器控制系统而言,可重构性主要应用于两大阶段:系统的地面设计阶段和空间运行阶段.在地面设计阶段,其主要作用在于评价系统的功能冗余水平并指导系统反设计.具体应用方式为:以可重构性为依据,通过优化系统构型及重构预案,科学分配冗余度,从而以尽可能少的资源配置获得尽可能大的功能冗余水平,即优化可重构性,以提高系统对故障的自主处理潜能.在空间运行阶段,可重构性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故障系统的性能状态,并指导重构策略的实时优化.具体应用方式为:以可重构性为指导,通过对容错算法、空间构型以及重构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充分调用系统的既有冗余度,从而以尽可能少的资源使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小,即深入挖掘系统对故障的自主处理潜能.2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研究内容及现状在对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明确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本节结合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固有特点,对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对相应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可重构性研究领域中,针对航天器控制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而针对一般控制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进展,这对前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节归纳的可重构性研究现状并不局限于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包括:可重构性评价与可重构性设计,具体如图2所示.下面将从各项研究内容入手,对可重构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2.1可重构性评价及其研究现状可重构性评价是指通过理论判据和数学描述,10期王大轶等: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内涵与研究综述1691判断系统重构能力的有无或描述系统重构能力的大小.由此可见,可重构性评价可以细分为性能判定和定量描述两个子问题,前者分析性质的有无,是一个二值判定问题;后者分析性能的大小,是一个能力评估问题.图2航天器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研究内容Fig.2Research contents of reconfigurability of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由前文可知,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不仅取决于系统固有配置,还受到性能约束和功能要求的影响,因此可将现有的可重构性评价方法归纳为:基于系统固有特性、基于系统性能约束以及基于系统功能要求的可重构性评价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三类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2.1.1基于系统固有特性的可重构性评价很多学者试图通过对系统的固有特性进行分析来研究其可重构性,例如通过分析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等基本性质与故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度量控制系统的重构能力大小.1)线性系统这种基于系统固有特性的可重构性评价方法,多以一般控制理论为依据,因此其主要研究对象为线性定常系统.文献[32]基于能控性,以结构解析模型研究了多旋翼无人机的可重构性判定问题.文献[33]基于稳定性,利用故障传函、以互质分解的方法描述了系统保持稳定可以承受的最大故障边界.然而,上述可重构性研究都只能对控制系统是否具备重构能力做出一个二值判断,在实际工程应用当中,设计者往往需要知道重构能力的大小,才能更加明确地指导系统的优化设计,因此有必要对可重构性进行定量描述.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者从剩余控制能力出发,对执行器发生故障的控制系统进行可重构性度量.他们认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非所有故障都可以通过容错控制策略进行补偿,如果发生故障以后,系统依然能控,但能控的程度并不高,则该故障不易甚至不能通过容错控制进行补偿.由此可见,在不考虑实际约束与重构目标的前提下,故障系统的剩余控制能力可以反映其可重构程度,进而指导系统构型或重构策略的优化设计[34].下面针对几种典型的基于能控度的可重构性描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a)基于Gramian矩阵的可重构性描述用于衡量系统控制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系统能控性Gramian矩阵的评价方法[35−38].能控性Gramian矩阵W c常被用于判定系统的控制能力,然而该判定过程仅对W c的奇异性进行分析,并未深入挖掘其物理含义.对此,文献[39−40]阐述了W c的实际物理意义:矩阵对应的椭球方程,反映了系统达到一定控制目标所需消耗的能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控制系统的能控性Gramian矩阵可以从能量角度反映系统的控制能力.鉴于此,文献[37]基于Gramian矩阵,提出了三种能控度评价指标.为了综合控制与观测两方面信息,对执行器和敏感器故障进行统一考虑,部分学者通过对能控性和能观性Gramian矩阵进行有效组合,对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展开了进一步研究.1981年,Moore基于Gramian矩阵提出了系统二阶模态[39]的概念.1999年,Frei等在文献[4]中首次采用两种Gramian矩阵的行列式来描述线性定常系统的可重构性.2000年,Wu等以最小二阶模态δmin作为系统冗余水平的度量指标,对不包含虚轴极点的线性定常系统进行了可重构性评价[5],并考虑能量受限问题,规定δmin的下限,以此保证系统在容许的能量范围内可重构.后续有不少学者将这种评价方法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例如,文献[41−43]基于该评价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的容错配置问题;文献[44]对该评价方法在频域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基于Gramian矩阵进行可重构性评价,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计算系统的Gramian矩阵,该项工作一般在系统运行前离线进行.而当系统投入运行之后,一旦发生故障,则需根据输入输出数据在线评估系统的性能状态,计算系统的可重构性,以此来指导实际过程中的容错设计.鉴于此,文献[45−46]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通过在线观测输入输出数据,间接计算系统的能控性Gramian矩阵,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可重构性的实时评价.因为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等优势,基于Gramian矩阵的可重构性评价方法目前应用最为。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90
2021 年第 2 期 总第 115 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年第 2 期
No. 2. 2021 Total No. 115
生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7];徐丹考察了不同性 践的感受与最初期望比较后,判断其对自身价值的
别、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背景下生师互动对 大小。顾客感知价值是导致顾客行为倾向的直接前
满意度的影响[8]。现有研究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因,顾客的感知价值越高或感知成本越低,顾客总价
满意度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注重结果评价,一定程度 值就越高,顾客选择该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倾向就越
[收稿日期]2021-04-25 [基金项目] 2020 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学习强国’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优化研
究”(2020CX004);2020 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基于学习强国平台高校辅导员价值 引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SK2020A0084);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课程思 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选择——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ACYC2020280)。 [作者简介]邹琪(1970-),女,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樊丽(1995-),女,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二宇(1997-),男,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任怡(1998-),女,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所)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涵盖经、管、

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课程为例

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课程为例
第一,课程内容融入。在污水微生物处理技式教学法、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三个方面,具体做
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人国家发展战略、法如下。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
( 1 )案例教学法
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通过分析国内外污水处理领域的典型案例,
确的价值观。此外,可以穿插介绍一些国内外成帮助学生了解思政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
三、以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为例的教学实践 探索
1.课程背景介绍 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 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共28学时。主要 讲述微生物处理污水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及热 点问题;使学生了解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 趋势;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提升综 合素质。 主要授课内容包括污水微生物处理原理、工 艺技术、设备选型、运行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等。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理 论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良好 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 思政元素及融入方式 (1) 思政元素 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 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出的要求相一致, 即一言以蔽之一一为党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四有"青年。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授 课内容,以"教学-科研-工程-思政"有机整合 的方式,课程思政元素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爱国奉献、守正创新的科学家情怀 ②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③多元批判性创新思维模式 ④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格局 ⑤守底线、讲规矩的德行和素养 ⑥正本清源、追根溯源的守正决心
污水处理厂喝上了"青岛啤酒"每年节约 成本上百万

1.2015年江苏省优秀幼儿教育论文获奖名单

1.2015年江苏省优秀幼儿教育论文获奖名单

作者 姓名
陈晓星 周雪莲 王东亮 邵利娟 张书琴 杨红霞 章荣翠 李 丽 万 瑞 瞿世荣 王玉清 梁晶晶 张媛媛 鲍晶晶 封梅梅 赵小元 潘婷婷 杜小燕 林 琼
二等奖(92)
序号 市编号
4 15 22 27 34 52 55 56
论文名称
以乡土文化丰润幼儿线描画 《浅谈运用代币法改变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用合适的规则 搭建庞大的游戏王国 传承乡土文化 彰显办园特色 让乡土资源成为幼儿教育的“活教材” 浅谈数学为何而教,如何而教?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浅析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存在问题及策略
2015年优秀幼儿教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公示
连云港市 一等奖(19)
序号 市编号
33 69 282 283 308 319 441 477 481 492 508 541 561 564 603 613 643 657 697

论文名称
对幼儿园阅读区角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提高角色游戏质量 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有关正确对待幼儿奖励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隔代教育对幼儿独立能力发展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自然体验"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大班幼儿双休日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巧借共享剪刀 精裁合作新叶 实例浅谈多种类型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研究 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秩序养成策略 浅谈面塑活动在培养幼儿总和能力中的重要能力 幼儿情景绘画教学指导的探索 幼儿园对性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3-6岁幼儿隔代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细心 ,为孩子插上飞翔得翅膀 如何利用数学绘本提高学前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重视教师言语艺术——探讨幼儿教师教学言语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办幼儿园现状及解决策略

多彩涂料研究进展

多彩涂料研究进展

多彩涂料研究进展
吴国忠;张志成
【期刊名称】《涂料工业》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多彩涂料按两相的性质可分为四类:水包油型、油包水型、油包油型和水包水型。

本文简介了多彩涂料的发展概况,对多彩涂料的两大主要类型-水包油型和水包水型作了详细的描述,精选并列举出多彩涂料的主要组分物质。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吴国忠;张志成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30.7
【相关文献】
1.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研究进展 [J], 李国梁;叶仙华;乔永洛;申亮;
2.水包水多彩涂料的研究进展 [J], 李国梁;叶仙华;乔永洛;申亮
3.水包水型仿花岗岩多彩涂料的研究进展 [J], 崔航;王锋;胡剑青;涂伟萍;黄毅东;宁睿
4.内外墙多彩涂料的概况及研究进展 [J], 蔡青青;孔志元
5.石英砂及造粒工艺对水包水多彩涂料彩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J], 彭红;毛伟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艺参数对于LCD型3D打印成功率的影响

工艺参数对于LCD型3D打印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 陶容[1];李洋[1];李凯龙[1];王晓慧[1];李明辉[1];姚欣雨[1];韩庆[1]
作者机构: [1]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出版物刊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页码: 46-4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3期
主题词: 3D打印;工艺参数;成功率;LCD;曝光时间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底层曝光时间、层曝光时间、层支撑密度和底层数几个工艺参数对LCD打印模型成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层曝光时间对模型打印成功率的影响最大,层曝光时间次之,支撑密度及底层数对模型的打印成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底层曝光时间85s,支撑密度40%,层曝光时间10s,底层数4个.该工艺参数有效减少了模型打印不成型现象的出现,避免了大量树脂材料的浪费,提高了LCD打印成功率.。

丙烯酸甲酯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

丙烯酸甲酯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7 - 03 - 07 作者简介: 封禄田(1961 - ) ꎬ男ꎬ辽宁沈阳人ꎬ教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精细高分子合成的研究.
22
沈 阳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2019 年
应完的单体和溶剂蒸出.
1������ 3������ 3 热重分析
丙烯酸甲酯共聚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
封禄田ꎬ 吕晨曦ꎬ 张 悦ꎬ 赫秀娟
( 沈阳化工大学 应用化学学院ꎬ 辽宁 沈阳 110142)
摘 要: 丙烯酸甲酯 ( MA) 作为第二单体 与 醋 酸 乙 烯 酯 溶 液 共 聚 再 醇 解 制 备 改 性 聚 乙 烯 醇 ( PVA) . 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ꎬ得出适宜聚合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 5������ 5 hꎬ引发剂质量分数为 0������ 4 % ꎬMA 质量分数为 3 % ꎬ溶剂质量分数为 33������ 3 % . 单体转化率达到 87 % . 用红外光谱、X 射线 衍射、热重分析等实验方法对改性聚乙烯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随着 MA 用量的 增加ꎬ共聚改性 PVA 大分子链中 MA 结构单元摩尔分数增大ꎬ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ꎬ热分解温度提 高ꎬ其水溶性明显提高ꎬ吸湿率下降. 关键词: 聚乙烯醇ꎻ 丙烯酸甲酯ꎻ 正交试验ꎻ 共聚改性 doi:10. 3969 / j. issn. 2095 - 2198. 2019. 01. 004 中图分类号: O636������ 1 文献标识码: A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9. 03
沈 阳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 2095 - 2198(2019)01 - 0021 - 05

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过程模拟与智能控制综述

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过程模拟与智能控制综述

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过程模拟与智能控制综述
赵彪;王欣;陈涛;丁文锋;傅玉灿;徐九华;赵正彩;陈清良
【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
【年(卷),期】2023(66)3
【摘要】随着航空航天关键构件服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性能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难加工材料大量应用到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

切削加工是高强韧难加工材料的重要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工具磨损严重和加工质量差的问题。

针对当前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过程切削力、切削温度、工具磨损及表面质量的仿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梳理,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键挑战,对切削加工过程仿真模拟与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6页(P14-29)
【作者】赵彪;王欣;陈涛;丁文锋;傅玉灿;徐九华;赵正彩;陈清良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5
【相关文献】
1.谈切削加工中的难加工材料切削技术
2.山特维克可乐满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航空航天工业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技术高端研讨会”
3.难加工材料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非线性特征规律析因研究
4.跨越难切削材料加工尖峰——全球
知名刀具企业难切削材料刀具技术最新进展5.山特维克可乐满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航空航天工业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技术高端研讨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文科背景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挑战与对策

新文科背景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挑战与对策

新文科背景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挑战与对策
杨红燕;郭秀云;陈源源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年(卷),期】2024()6
【摘要】学位论文既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依据,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162份有效样本为基础,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基于存在问题,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探究新文科背景下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现实需求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杨红燕;郭秀云;陈源源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8
【相关文献】
1.地方文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3.质量生态链视角下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研究——以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为例
4.抽检制度背景下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

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

关于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
潘蕾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1)003
【摘要】针对目前实验室建设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以及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实验室内涵建设要牢固树立3个理念,切实转变4个观念,认真开展5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4页(P357-360)
【作者】潘蕾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82
【相关文献】
1.深化实验室内涵建设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J], 邹广平;夏兴有;张学义
2.关于独立院校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思考 [J], 蒋勇;武培军
3.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看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应急能力及内涵建设 [J], 蔡霞;韩文东;孙志平;钱韵;陈力;谢幼华;瞿涤
4.深化实验室内涵建设
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J], 张智文;张健;孙浩林
5.质量文化——高校实验室内涵建设的新视角 [J], 凌建辉;董云芝;黄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微球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有机微球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d y n a m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 ma t r i x a f t e r s y n t h e s i z i n g t h e ma t r i x ma t e r i a l i n o n e s t e p me t h o d wi t h
Abs t r a c t : Th i s a r t i c l e s t ud i e s t h e e f f e c t o f o r g a n i c mi c r o s p h e r e s ’t y p e a n d d o s a g e o n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L I N X i a o — t i a n, L I U J i n — c h u n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u b b e r — P l a s t i c ,Mi n i s t y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Q i n g d a o 2 6 6 42 0 ,C h i n a )
p o l y e t h e r p o l y b a s i c a l c o h o l( t y p e 3 6 0 0 ,t y p e 3 6 / 2 8 ) ,l i q u e i f e d d i p h e n y l m e t h a n e d i i s o c y a n a t e( M D I )a n d

2009年中国聚氨酯研究与应用论文题录(四)

2009年中国聚氨酯研究与应用论文题录(四)
28 1 9—2 9 13
松, 张兴元 , 戴家兵 ( 中国科技大学 高分子 科学与工程 系 , 合 肥 市科天化工有限公 司) 中国涂 料. 20 ,4 5 .一 1 ∥ 一 092 ( ) 3

P / U共 混物 的动 态力学性 能和 热稳定 性研 究/ VC P 陈杰 , 陈
正明 , 何新 中, ( 等 浙江 工业 大学 绿 色化 学合 成技术 国家重 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金华市春 光橡 塑软管有 限公 司 ) ∥科技
方, 赵秀丽 , 白战争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 院化工材料所 新 等(
材料研发中心 , 西南科技 大学材 料科学 与工程 学院 )/ 用 /应
化工. 093 ( ) 一 0 58 一20 泡 沫塑 料 力学 性 能 的影 n/ 洪 l i李 波, 丁雪佳 ,薛海蛟 , ( 等 北京化工 大学北京 市新 型高分子材
水溶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合 成/ 苑静 ( 阳师 范高等专 科学 校 朝 生化 工程 系 ) ∥应用化工 . 2 0 ,8 5 . 7 64 一 09 3 ( ) 一62— 7
水性聚氨酯链 段序 列 分布对 乳 液 固含及 性 能 的影 n/ 劲 l i杨
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化工进 展.一20 ,8 1 ) 0 9 2 (2 .一
蓉 , 书恩 , 梁 王建华 ( 中国工程 物理研究 院化工 材料 研究所 )
区军事代表工作组 )/ / 涂料工业.一 0 9 3 ( ) 3 4 2 0 ,9 4 .一 7~ o
醇 酸 体 系和 聚 氯 酯 体 系 人 工 老 化 测 试 分 析/ 刚强 , 攀 , 耿 刘 李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 2 0 , ( ) 4 4 一 09 7 6 .一 2~ 7

PTT纤维针织面料的染色与整理

PTT纤维针织面料的染色与整理

PTT纤维针织面料的染色与整理
王琳;李莉莉
【期刊名称】《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19)002
【摘要】PTT纤维是集多种化学纤维优良性能于一体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用它织成的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性能优于涤纶织物.探讨了PTT纤维的染色性能,对设计的双面针织面料进行了染色和整理实践.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王琳;李莉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烟
台,2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0.65
【相关文献】
1.尼龙/氨纶经编针织面料环境友好染色及整理的可能性 [J], Zhang Wangsun;Guo Shaoxin;N. Wickert;董晓雯
2.姜黄色素对PTT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J], 钱琴芳;陈婷;张建国
3.PTT纤维条的染色与水洗工艺研究 [J], 张志强;陈雄;朱春翔
4.PTT纤维针织面料的性能研究 [J], 曹秋玲;刘辉
5.PTT纤维条的染色与水洗工艺研究 [J], 张志强;陈雄;朱春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0980604_金属材料损伤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

210980604_金属材料损伤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
t
c. andt
he
s
ede
f
e
c
t
ss
e
r
i
ous
l
e
s
t
r
i
c
tt
hep
r
oc
e
s
s
i
ngo
fme
t
a
land
yr
,
i
t
spe
r
f
o
rmanc
eimpr
ovemen
t.The
r
e
f
o
r
et
hecon
t
i
nuousdamage me
chan
i
c
st
heo
r
hef
i
ne
yandt
v
i
ew o
ft
hedamage me
其形式非常适合于有
限元程序模拟及其验证,
而且该模型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
裂纹;
损伤;
力学损伤模型;
预测;
综述
中图分类号:
TG3
1
4.
3
文献标识码:
A
/
DO
I:
1
0.
1
6
3
5
5
c
n
k
i.
i
s
s
n
1
0
0
7
9
4
3
2
t
u
t.
2
0
2
3.
0
2.
0
0
1
j.

某轿车白车身试验模态分析

某轿车白车身试验模态分析

Ex rm e o la lsso d - whie c r pe i ntm da nay i fa bo y・n— i t a
Z a gJ n , agWexa aB o , n i, n ul h n i T n nin ,M a Wa gQ WagG oi a n
b c n s r e s o h o y i - t d lp r mee swa lo su id.Th e u t h we h t h rtsx a k wi d c e n n t e b d -n whi mo a a a t r sas t d e e e r s lss o d t a ,t e f s i i n t r lfe e c e ft e b d —n- ie we e2 5 2, 9. 0 3 61 4 . 47, 2 9 3 a d46 0 6 Hz,r s c au a qu n is o o y i wh t r 6. 8 2 1 7, 8. 7, 0 3 r h 4 . 5 n . 0 e pe — t ey,wh r h rtt r e mo e s a e o so d s,a d t e oh r e d mo e . W h n t e fo ta a k i l v e e t e f s h e d h p st ri n mo e i n h t e s b n d s e h n nd b c r wi d c e n r d d it h o y i - ie,t v r g a u a e ue c n r a e y21 ,t et id mo e n s r e s we e a de n o t e b d —n wh t hea e a e n t rlf q n yi c e s d b % r h h r d s a e c n e n o lc lb nd i h o to h a ,a d t e f h mo e s a ec a e n oh c ltri n mo e i h p ha g d i t o a e n t e f n ft e c r n h f d h p h ng d i t )a o so d n r i t t e fo ta d b c ft e c r h n n a k o h a . r Ke r y wo ds:b d -n— ie;e p rme tmo a n l ss;n t r lfe e c o y i wh t x ei n d la ay i au a qu n y;mo e s a e;wi d c e n r d h p n sre s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黑河学院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黑河学院为例

失了对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另外专业培养目标
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结合,让这些技能成为幼儿园
的达成需要有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
教学过程中的最佳辅助手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
纲、师资队伍、实训室等硬件设施的支撑,但由于
生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需要掌握音乐、美术、书
专业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师资数量不足,专业教师
法、舞蹈、绘画等技能,虽然不需要像其他艺术类 教学工作量大导致备课不充分,实际教学活动与
足龙江,服务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努力为国家和
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奠定基础。但从目前
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看,教育实践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实习态度
确定了立足黑河,面向龙江,政治理想信念坚定,
不端正。部分学生对教育实习实践认识不足,不
师德高尚,能在幼儿园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教学
愿意吃苦,不愿意做保育员工作,对孩子的呵护缺
有 68 %的学生留在了黑龙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此也有相
实现了扎根边疆,奉献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要求,各高校非常重视合作育人基地建设,把建
2. 优化课程设置 , 多学科交叉融合
立合作育人基地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学前
专业遵循教育部 20 11年 10月 8日发布的《教
园"三方还未强强联手,多边共赢的合作模式尚未 块,穷实综合素养、强化师范技能。从注重学生人
教育专业"院地园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培育具有专
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及
业情怀的幼儿教师,专业学生通过合作培养应掌
2012 年9 月13 日 印 发 的 《 幼 儿 园 教 师专 业 标 准

孔用弹性挡圈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孔用弹性挡圈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孔用弹性挡圈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徐小惠;金成哲;曹家斌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
【年(卷),期】2024()2
【摘要】针对小尺寸挡圈被压紧、放松后无法回到原始状态且易发生局部变形的问题,对孔用弹性挡圈的结构及装夹收缩动作进行研究,从挡圈结构方面结合虚位移原理开展力学分析,建立弹性挡圈受水平装夹力变形过程的力学模型,列出装夹力与偏心距、开口角度的函数关系。

以GB 893.2—1986 B型孔用弹性挡圈D42规格为研究对象,结合弹性试验技术条件数据参数,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挡圈受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在小变形情况下吻合度较高。

以挡圈结构强度为优化目标,对挡圈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以国标挡圈为例,绘制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偏心距-应力、开口角度-应力曲线,开口角度对挡圈强度影响较小,偏心距与最大应力曲线图呈二次项关系。

优化结果为提高自主设计挡圈结构强度提供改进方向。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徐小惠;金成哲;曹家斌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2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结合的注塑模多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2.变模温注塑模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3.冰箱储物盒注射模镶件偏移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4.孔用弹性挡圈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5.镁合金一模多腔压铸件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教学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教学实践探索

DOI:10.19392/j.cnki.1671 ̄7341.202002046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教学实践探索金黎明㊀侯熙彦㊀门㊀磊㊀许永斌㊀马金龙㊀李春斌大连民族大学㊀辽宁大连㊀116600摘㊀要:应用案例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ꎬ使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㊁文化观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㊁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ꎬ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ꎮ关键词:课程思政ꎻ案例法ꎻ药物分析㊀㊀2016年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ꎬ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ꎬ实现全程育人㊁全方位育人ꎬ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ꎮ大连民族大学作为一所民族高校ꎬ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工作ꎬ2019年ꎬ设立了首批 课程思政 专项资助项目ꎬ笔者的«药物分析»课程列于其中ꎮ1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药物分析»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ꎬ也是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ꎮ«药物分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ꎬ本课程的任务为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具有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ꎬ掌握药品质量检查控制的知识和技能ꎬ能够完成药品的研究㊁生产㊁使用㊁供应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对药品的分析㊁检验工作ꎬ并能够解决药品质量问题ꎮ不难看出ꎬ«药物分析»课程中就贯穿着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教育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㊁勇于探索㊁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教育㊁社会责任意识㊁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教育㊁辩证思维教育等思政要素ꎮ2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实例在«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ꎬ通过引入学科发展历史㊁与学科相关的热点新闻㊁药物制造行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案例ꎬ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㊁法制意识㊁科学精神㊁职业素养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ꎮ具体见下表ꎮ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的实例表授课要点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预期成效«中国药典»的内容与进展«中国药典»1953年正式出版第一版ꎬ第二版为1963年出版ꎬ中间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ꎬ第三版1977年才出版ꎮ从1985年开始ꎬ才正式形成5年出版一次的规律ꎮ只有社会安定㊁经济快速发展㊁国力强盛ꎬ人民生活才能幸福㊁科技活动才能正常进行ꎮ自改革开放以来ꎬ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ꎬ我们必须具有民族自豪感ꎬ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ꎮ药物的杂质检查2006年ꎬ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欣弗 牌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了灭菌温度和时间ꎬ无菌检查和热源检查不符合规定ꎬ造成十几人死亡的恶性事件ꎮ以此案例教育学生ꎬ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ꎬ关系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ꎬ其质量不容忽视ꎬ必须具有药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职业素养ꎮ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1924年ꎬ陈克恢在中药麻黄中分离出了拟肾上腺素类药物麻黄碱ꎬ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ꎬ为药理学做出巨大贡献ꎮ陈克恢团队在此基础上又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与麻黄碱相似的化合物ꎬ开发了一系列新药ꎬ这对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药起了典范作用ꎮ目前ꎬ因为与冰毒结构相似ꎬ麻黄碱被限制销售ꎮ通过举例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制意识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ꎬ同时ꎬ警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ꎮ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巴比妥类药物抑制桥脑网状结构ꎬ减少眼快动睡眠ꎬ即使短期服用ꎬ停药也会引起眼快动睡眠的反跳ꎬ表现为恶梦连绵ꎬ不舒服的感觉ꎮ所以ꎬ一旦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ꎬ往往会持续服下去ꎬ较难停下来ꎬ因而易形成依赖ꎮ运用此案例讲解麻醉药品滥用导致的后果ꎻ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㊁社会责任感ꎻ增加学生讲科学ꎬ不盲从ꎬ追求真理的态度ꎮ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中国本土自然科学领域问鼎诺贝尔奖第一人屠呦呦ꎬ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ꎬ因她对创制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杰出贡献ꎮ屠呦呦团队在从中药青蒿提取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ꎬ经历了将近200次失败才获得了成功ꎮ这也是将近3000人参与的 523 项目的整体付出ꎮ学习我国科学家的团队协作精神㊁创新思维能力㊁献身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ꎮ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维生素类药物目前存在着一定的滥用情况ꎬ现代人注重养生ꎬ但是有时候过度使用药物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ꎮ培养学生理解过犹不及㊁适度原则的辩证思维能力ꎮ药物制剂分析2006年ꎬ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了十几人死亡ꎬ就是因为采购员的见利忘义㊁检测员的疏忽职守ꎬ能引发急性肾衰竭的二甘醇(化工原料)被当成了丙二醇卖到该公司作为辅料ꎮ作为药学工作者ꎬ要有使命感㊁责任感ꎮ作为有良知的人ꎬ也不应该做见利忘义的事情ꎬ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ꎮ3结语今后ꎬ我们要通过参加思政教育的会议或培训ꎬ开阔视野ꎬ转变思想ꎬ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ꎮ并注重在实施的过程中ꎬ不要喧宾夺主ꎬ变成说教ꎬ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2]ꎮ希望通过1~2年的建设ꎬ在«药物分析»课程中ꎬ在价值塑造的同时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ꎬ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㊁道德层次㊁思想素质㊁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ꎬ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㊁全面发展的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ꎮ参考文献:[1]张鹏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哲学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ꎬ2017(16):9 ̄12.[2]果秋婷ꎬ张小飞. 课程思政 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风ꎬ2019ꎬ7ꎬ53 ̄54.[3]刘焕英ꎬ蔡静ꎬ于旭蓉ꎬ等.«工程化学»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案例分析[J].广州化工ꎬ2019ꎬ47(13):206 ̄208ꎬ213.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 课程思政 专项资助项目作者简介:金黎明ꎬ女ꎬ黑龙江牡丹江人ꎬ博士ꎬ教授ꎬ研究方向:制药工程ꎮ65科教论坛科技风2020年1月。

室温变形过程中纯Zn的孪生行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室温变形过程中纯Zn的孪生行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作者研究了挤压过程中纯 Zn 的显微组织演 变,并研究了孪生变形对其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引 入变形协调因子,对纯 Zn 中孪生在晶间的传递现象 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提高 Zn 及其合金韧性的显微组 织调控方法,深化对 Zn 及其合金塑性变形理论的理 解,推进变形 Zn 合金的工业化应用。
1 实验
在实验中初始态材料为纯 Zn 铸锭。为了得到具 有一定择优取向的组织,对铸态材料进行了挤压成形。 挤压温度为 200~250 ℃,挤压比为 12~18.4。挤压温 度越低,挤压型材的热裂情况得到改善;挤压比越大, 再结晶组织越均匀;挤压后立即快速冷却可防止晶粒 长大。最终选取 200 ℃、挤压比为 18.4 的组织进行研 究,并在挤压变形后立即水冷。为了排除挤压态组织 中的初始孪晶对分析后续变形过程中孪生行为的影
孪生是 HCP 结构金属重要的变形机制之一,一直 以来,孪生变形机制及对变形行为的影响引发了的广 泛讨论。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由于孪生具有强烈的 晶粒取向依赖性,强织构的材料沿特定方向单向拉伸 或压缩时,由于孪生变形的激活比例差异,屈服强度 相差较大,合金呈现明显的变形各向异性[5−7];SALEM 等[8]通过研究 α-Ti 中的变形行为,认为由于孪生通过 降低有效位错滑移距离并且将可动位错转变为孪晶内 部的不动位错(Basinski 机制),从而提高材料的应变强 化率。BARNETT[9−10]结合实验及本构模型,认为在
纯 Zn 明显的拉压不对称性。另外,{10 1 2}压缩孪生变形在晶间发生传递,利用 m 因子值可以评价孪生在晶间传
递的可能性,取向接近、 m 值越大的晶粒间越容易发生孪生传递。
关键词:Zn;孪生;拉压不对称;变形协调因子
文章编号:1004-0609(2018)-09-1808-08

BOPPPS教学模型在工艺矿物学课程线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型在工艺矿物学课程线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型在工艺矿物学课程线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邱俊;吴蓬;朱向楠;孙玉凤;吕宪俊
【期刊名称】《化工管理》
【年(卷),期】2022()5
【摘要】文章将BOPPPS教学模型应用在工艺矿物学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控制,采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邱俊;吴蓬;朱向楠;孙玉凤;吕宪俊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BOPPPS教学模型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BOPPPS 模型"在新型导航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3.BOPPPS模型在农产品营销学双语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4.BOPPPS教学模型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5.BOPPPS模型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教学基本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调整教师心态,端正教育态度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每一名教师的心态都决定着学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成败。

教师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学校的主人.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建设,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主人就要以主人翁的强烈责任心对待自己的使命,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投身学校改革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不断更新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教师要狠抓学生常规;狠抓课堂教学;加强考试评价;校务会成员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并勉励大家用心教育、以情育人,积极转变观念、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以“真诚、真心、真情”打造学习型团队,携手共创通辉煌的明天。

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使“面向全体、善待差异,
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形成共识。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我校的教学管理细则及其一些有关业务考核的制度比较全面,但比较零散。

针对这个问题,我校将研究出台校本教科研制度和修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

通过校本教研制度来规范、引导学校教研活动,使学校教研正常化、规范化、有效化;通过修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备课、作业、辅导、测试等日常教学行为做出详细的规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将在期末进行综合考核并进行适当地奖惩,以激励教师规范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四、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过程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近几年来,我校距其他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对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结果还不够重视,以往期末质量检测工作,我们往往只分析分数,不注重相关考试内容或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分析。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把好质量检测关,加强反思,加强分析,不仅仅重视结果,更要对学生失分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找出原因,商讨对策,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几个环节
备、教、批、辅、考五个环节,缺一环节都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的通过。

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利用每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发挥集
体的力量阅读教材,领会编辑意图,融会基本知识,通读教材,把
握全部内容,把握章节重点、难点,使教师能够驾驭教材,通过内
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交给学生。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教研组长学
校领导抓好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备课能力。

"教"既课堂教学,要通过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帮助
教师解决课堂实际困难,积极参与到听课、评课活动中,使课堂高效。

使“提高质量”这一口号落到实处。

布置作业要有质量,批改作业要认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当
天问题当天解决,不把问题留在明天,教务处每周检查一次作业批改,使作业练习有实效。

辅导学生要有侧重点,针对当天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化解,不让
问题堆积。

牢记“抓差不如杜差”。

通过单元测试做好卷面分析,认真分析学生问题所在,反思自
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补救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

总之,我要将以此次反思中暴露出的问题整改为契机,以大面
积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为目标,力争使教学管理工作迈开新步伐,学
生成绩大副提高,教师教学常规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