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原创]】
文言文句式大全
文言文句式大全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否定句、定语后置句等。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5.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二、被动句[/B]什么是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尤其较为固定的意义。
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文言文重要句式
文言文重要句式
1. 判断句:以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句:皆白马之子也。
译句:都是白马的人。
2. 省略句: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句子。
例句:承籍于武城。
译句:继承了武城的户口。
3. 倒装句:谓语、宾语、定语等成分的位置颠倒的句子。
例句:甚矣,汝之不惠!译句:你太不聪明了!
4. 被动句: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例句:受制于人。
译句:被人控制。
5. 固定句式:某些固定结构的句子。
例句:孰若孤?译句:谁像我?
6. 递进句: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例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者?译句: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比这还严重呢!
7. 选择句:表示选择关系的句子。
例句: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译句:与其错杀无辜,宁可对有罪的人有所宽恕。
8. 因果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例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译句: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克敌制胜,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再次就是出动军队。
9. 条件句: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
例句:天下有常胜之道,非信久而不能成其事。
译句:天下有一种常胜之道,并不是因为有信用才能长久地实现其成功的。
10. 让步句: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子。
例句:吾虽以吾国财用不足故来,至于衣食,知止不苟可以生,知足不苟可以给。
译句:我虽然因为我国财政不足而来,至于衣食方面,知道满足就可以够用,知道自足就可以够供给。
以上是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式,掌握这些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语法结构。
文言句式(完整版)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省略谓语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侯)狱门外。
2.省略谓语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一狼仍从(之)。”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01
宾语前置
03
例:“时人莫之许也。” “忌不自信。”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
02
如:不自信、不吾知、不自胜、莫之许、莫己若、未之闻、未之知。
04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用否定副词“非”、“莫”表示否定的判断。
常用判断句式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5、直接判断
常用判断句式
直接判断
用否定副词“非”、“莫”表示否定的判断。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秦,虎狼之国。 ⑦大王来何操? 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⑨将军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⑩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用“者”或“也”表判断。
判断句
文言句式(完整版)
文言句式(完整版)文言句式(完整版)文言句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的特点是句子结构简练明确,使用的词汇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
一、主谓句式主谓句式是最基本的文言句式,也是其他句式的基础。
主谓句式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可以表达简单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 吾爱汝。
- 子欲何为?二、主谓宾句式主谓宾句式是在主谓句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宾语,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或受事者。
例如:- 吾赐汝金币。
- 吾见子犹如见真龙。
三、主谓补句式主谓补句式是在主谓句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补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动作的属性、状态或结果。
例如:- 吾为人帝。
- 彼宜君子。
四、主系表句式主系表句式是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用来表达主语的属性、状态或身份。
例如:- 吾乃石破天。
- 吾今病矣。
五、倒装句式倒装句式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用来强调某一成分或改变语序。
例如:- 犹如骏马奔腾,君子忠义无边。
-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先。
六、并列句式并列句式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句子通过某种连接词或标点符号并列在一起,用来表示并列关系或对等关系。
例如:- 吾欲与子相约,共谋国事。
- 若非亲朋,谁肯帮助?七、状语从句句式状语从句句式是由一个从句充当状语,在主句中用来修饰动作的条件、方式、原因等。
例如:- 怀念往事,恨不能倒流时光。
- 知止而后行,可以保身修德。
以上是文言句式的一些基本形式。
穷函天之灵秀,无法尽数其妙。
> 注意:以上文言句式仅供学习参考,实际应用中请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写作目的恰当使用,并结合现代语言风格进行调整和适应。
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文章导读】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供您参考和借鉴。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
如:①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
如:①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者~也”都不用。
如:①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①臣乃市井鼓*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②拾视之,非字而画。
(《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台悉为逆据。
(《三元里抗英》)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
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
(《三元里抗英》)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第一部分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详细分析如下:一、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下面分述之。
1.主谓倒装方法指导:主谓倒装即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为主语,“甚矣”是谓语,前置了,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又如: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2.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在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
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在句中,“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者”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之人,未得。
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⑴判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之少年)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之人马甚众)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⑶判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1、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组成,可译为(“没有用来……”“无法……”。
)【例如】顾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的”。
)【例如】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②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
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
)【例如】①何以言之?(《赤壁之战》);②何以战?(《曹刿论战》)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如】故患有所不必也。
(《鱼我所欲也》)5、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如】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6、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
可译作(“什么地方”。
) 【例如】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7、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
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8、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升序》)9、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麽样、怎么办"。
)【例如】①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④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军之志,若何?(《殽之战》)10、如……何,译为(“对……怎麽办”.)【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11、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12、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必备知识清单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例9]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总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总1、得以:(可译为“能够”。
)①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所以,蓼洲周公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被赠予美好光明的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做座坟墓,把他们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的,这实在是百世一遇的遭遇呀!)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口技》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4、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勾践灭吴》(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③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祭十二郎文》(我应当在伊水和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他们出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了!)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为什么这么短小!”)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
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所谓“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
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便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
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
因此文言中的一般句式,如“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与现代汉语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即在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
这是本次复习要重点介绍的:存在于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有整体不同或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
”例如: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例如: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
例如:①晋鄙嚄唶宿将……②刘备天下枭雄……4、用“乃”“则”“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
例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非”作判断动词。
例如:①问今是何世……②城非不高也(二)被动句1、用“于”表示被动。
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柳毅传》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
常见文言句式及例句
常见文言句式及例句第一篇:常见文言句式及例句什么叫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虚词?在什么时候用这三种解释方法?解析: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说法,古今异义就是指一些词语在古时候是一个意思,在现代又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古时候和现代的不一样,这就是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地方”是“地”与“方”的连用。
地:土地,领土;方:方圆。
现在的意思常指“某一区域”));通假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相对,比如我们所学的“之”、“乎”、“也”等等都是文言虚词,一般它们没有实际的意义。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所⑪处所,地方。
例:①持童抵主人所。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
⑦此何所也?⑫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
⑤此疾之所由生也。
(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⑪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⑫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文言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1.“者也”表判断(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环村居者皆猎户3. 动词“为”“是”表判断(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予非文人画士(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1.“为所”表被动(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为”表被动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于”表被动(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2)而君幸于赵王(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4.“见”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见、于”表被动(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 意念被动(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古之人不余欺也(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注意: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古代汉语句式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
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基本形式为:“……者,……也。
”例如:“___,阳城人也。
”变化形式包括:“……者……。
”、“……也。
”、“……者也。
”以及不使用“者”、“也”的形式。
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使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
练:在一组句子中,不同于其他句子句式的那个是判断句;在一组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那个是哪个。
注意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流畅易懂。
1、分析并翻译下列定语后置的句子: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又有谁能像我一样身临其境,感受到物质的浩瀚?)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跑了千里的马,一顿饭可能就吃光一石粟。
)③、比至___,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到了___,车六七百辆,骑兵有一千余人,步兵数万。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人马因火灾或溺水而死亡的人数相当多。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村里的少年们,都养了一只宠物虫子。
)⑥、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类型:定语后置;翻译:聚集了___少年们的高超技艺。
)⑦、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类型:数量词定语后置;翻译:从十个弟子女中,都穿着精美的缯单衣。
)⑧、高……阴谋破去___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
类型:动词后置;翻译:高祖阴谋被揭穿,___所赐给公子___的封书也被截获。
)⑨、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汇总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汇总高考语文中的文言句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每年必考的考点之一。
文言句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又进一步细分为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以下是对这些句式的详细解释:一、固定句式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固定的表达方式。
例如,“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等。
二、特殊句式1.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见的形式包括:-使用“者……也”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句末使用“者也”表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使用“者”表判断,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使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使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使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的句子。
常见的类型包括:-使用“见”、“……见……于”、“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
-使用“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 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文言文中,由于上下文关系或者习惯用法,某些句子成分被省略的现象。
这种省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和补全。
4.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
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较为常见,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高考语文文言句式的各个方面。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各种句式及例句文言文的句式一、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连接前后的名词、代词以及相应的短语进行判断,形式简捷单一;可是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形式就比较多,有助词判断句、副词判断句、词序判断句以及动词判断句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助词判断句这类判断句就是所谓的“‘者’‘也’判断句”,实际上它是用词序来表判断的,助词“者”“也”只是用来表停顿和语气的,我们也可以把“者”“也”看作是这类判断句的标志.1、前“者”后“也”句.“……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语气.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最基本格式,后面介绍的三种形式,都是这种句式的变形.翻译时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句子的主语谓语都是名词.译为: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数词.译为:这五点是预测胜利的方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谓短语加“者”作主语,判断原因或解释情况.译为: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略赵国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啊.2、有“者”无“也”句.“……者, ……”主语后加“者”,谓语后无“也”.如: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侯列传》)主语是名词充当的.译为:天下是高祖的天下.至如信者,国仕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主语是动宾短语充当的.译为:至于像韩信,是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3、无“者”有“也”句.“……,……也.”主语后“者”省去,谓语后用“也”煞尾.主语一般是名词、代词、动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打仗,靠的是勇气啊.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译为:我是子瑜的朋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贝.此谋攻之法也.(《谋攻》)译为: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4、“者”“也”在后句.“……,……者也.”主语后的“者”,移到谓语后和“也”连用,加强了语气.翻译时主谓间加“是”.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译为:晏子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二)副词判断句主要有副词“乃”“即”“则”“诚”“本”“非”等等.实际上这类判断句仍旧用词序来表示判断的,这些副词只是起了强调作用或否定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副词看作是这些判断句的一个标志.1、“乃”字判断句用副词“乃”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性判断.翻译时把“乃”换为“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为:应该被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译为: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啊.2、“即”字判断句“即”是副词,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译为:项羽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译为:就是现在一个挨一个地在墓中的这五个人.3、“则”字判断句用“则”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加强肯定判断.译为“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宏大景观啊.此则余之罪也.译为:这就是我的罪过呀.4、“诚”字判断句用“诚”这个副词,放在主谓之间,强调肯定判断.译为“确实是”.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译为: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啊.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5、“本”字判断句用“本”放在主谓之间,表示追本求原的判断.译为“本来是”.如:臣本布衣.(《出师表》)译为:我本来是一个平民百姓.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琵琶行》)译为:问她是什么地方的人,她回答说她本是长安的歌女.6、“非”字判断句用“非”放在主谓之间,否定谓语,形成一个否定判断句.译为“不是”.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译为: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此物固非西产.(《促织》)译为: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出产.此外,副词“固”“皆”“亦”有时也用于判断句中帮助判断,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判断.(三)动词判断句1、“为”字判断句“为”,动词,一般用在不以“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如今人家正好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此为何若人?(《公输》)译为:这是怎么样的人?2、“是”字判断句“是”,在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动词很少见,仅在接近当时口语的文学作品中出现,汉魏以后渐多.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吴)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二、被动句被动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主语是受事.即谓语动词所发出的动作行为要涉及到主语,要落实到主语的头上,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球被我打.“球”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打”的动作.)这个特点和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被动句的形式要多得多.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一)“见”“于”被动句.1、见+动+于+施动者.这是“见”“于”被动句的基本格式.“见”,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我确实担心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译为:我常常被内行的人耻笑.2、见+动.“见”,助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众人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流放.3、动+于+施动者.“于”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这是“见”“于”被动句基本的另一种变形.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译为:劳心的人统治别人,劳力的人被别人统治.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屈原》译为:在外被张仪欺骗,在内被郑袖迷惑.4、受+动+于+施动者也是“见”“于”被动句基本格式的一种变形,只是用“受”替换了“见”,其它未变.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上十万的军队,被人控制.(二)“为”“所”被动句1、为+施动者+所+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所”是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所”删去不译.如: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汝等怯懦,为蛇所食.(《搜身记·李寄》)译为:你们这些人怯懦软弱,被蛇吃掉.2、为+所+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一种变形,“为”“所”连用,并不引出施动者.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都将被俘虏.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书·黄巢传》)译为:官军讨伐他们,但多次被打败.3、为+施动者+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另一种变形,“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为:他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4、为+动这是“为”“所”被动句基本格式又一种变形,“为”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翻译时“为”翻译为“被”.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译为:情节重大的被杀掉,情节轻微的被怀疑.(三)被字被动句被字被动句先秦时比较少见,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被字句的主要形式.1、被+动“被”是介词,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不引出施动者,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能不怨愤吗?2、被+动+于+施动者“被”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于”也是介词,用在动词谓语后引出施动者,和施动者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一般要挪到动词谓语前.如:燕以万乘之势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译为:燕国凭着万辆战车的实力,却被赵国围困.(四)意合被动句这类被动句不借助任何表被动的介词,完全以主动句的形式表达被动句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主语是受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来判断它.翻译时加“被”就行了.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这个主语承受了谓语“放逐”这个动作,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全句译为:屈原被放逐,才写出了《离骚》.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主语“帝”可以发出“感”这个动作,但我们往后分析一下,“其诚”这个宾语不是“感”支配的对象,而是“感”的施动者,由此可见,主语“帝”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受事.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三、变式句变式句就是倒装句,现在讲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一)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就是把动词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或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的一种句式.有以下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本句有否定否词“不”,说明它是否定句,代词“我”是宾语,两个条件都符合,那么代词宾语“我”就提到了动词谓语“与”前.译为: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会有更多的光阴给我.诸侯之礼,我未之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译为: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过它.世溷浊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译为:社会一片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将昂首阔步,不予理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礼记·大学》)译为:所说的让一个人思想诚实,就是不欺骗自己.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这条规则是比较严格的,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如: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这个句子是疑问句,疑问代词“安”提到了动词“在”之前,常式句应是“在安”,这个句子却变成了“安在”.译为: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即“操何”.译为: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吾谁敢怨?(《左传·昭公二十年》)“谁敢怨”即“敢怨谁”.译为:我敢怨恨谁呢?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何以”应是“以何”.这个句子是介词“以”的宾语“何”前置了.译为:您回去后,用什么报答我?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应是“与谁”.这个句子也是介词“与”的宾语“谁”前置了.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同道呢?3、助词“之”或“是”提宾.如:宋何罪之有?(《公输》)“何罪之有”即“有何罪”.“之”,助词,放在动词“有”前作提宾标志,把宾语“何罪”提到动词“有”之前.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之”助词,将宾语“句读”提到动词“知”之前.“惑之不解”同样.译为:不懂得文章的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下》)“戎狄是膺”即“膺戎狄”,“荆舒是惩”即“惩荆舒”.译为:攻击戎狄,惩罚荆舒.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罚颛臾》)“尔是过”即“过尔”.“过”,责备.译为:求呀!恐怕该责备你吧?另外,用“之”“是”提宾后,又常常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副词“唯”,以强调语气,构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译时调顺语序,“是(之)”不译,“唯”译为“只”,有时也可不译.如: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樊绍述墓志铭》)译为:只务必去掉陈言.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为:只看我的马头.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为:只推荐有才能的人,我得到他们并且重用他们.有时,“之”提宾时,在“之”和动词之间加上一个“为”字.如: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上》)译为:聪明的人没有不应该知道的,但要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4、其它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或诗歌中音韵的需要,也把宾语前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译为:《诗经》有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叫做“思想上不邪恶”.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译为:楚国的战士没有不用一个人抵挡十个敌人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即“无觅英雄”.(二)定语后置句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或行文的需要而把强调的定语或较长的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就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也有一定的格式.1、“之”“者”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主要格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头”.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少年之精技击者”即“精技击之少年”.译为:于是召集谢庄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2、“之”字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借助“之”,把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以起强调作用.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爪牙之利”即“利爪牙”,“筋骨之强”即“强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屈原《离骚》)“兰之九畹”即“九畹兰”,“惠之百亩”即“百亩惠”.译为:我已经培育了九畹兰花啊,又栽种了百亩惠草.3、“者”字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定语带上“者”,直接放在中心词之后.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妻上》)“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即“有一妻一妾而处室人”.译为:齐国有一个与妻妾同住一室的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具体而微”即“具体而微雁荡”.译为:也是形体完备而微小的雁荡山.4、“而”“者”后置句.“中心词+而+定语+者”“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者”放在定语的后面.翻译时要调过来.如: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译为:有可以终身实行的一句话吗?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译为:这四种人,是天下走投无路而又无依无靠的老百姓.(三)介宾后置句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宾后置并不是变式句,只不过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作补语,而今人喜欢用它作状语罢了.因此,翻译时,我们把古人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状语位置就行了.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拘于时”即“于时拘”,“学于余”即“于余学”,介宾短语补语调到状语的位置.译为: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约束,[向我]学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取之于蓝”即“于蓝取之”,“青于蓝”即“于蓝青”.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译为:五亩住宅大的土地,[把桑树]种在上面.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负戴于道路”即“于道路负戴”.译为:[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四)主谓倒装句这类句子和现代汉语相同,一般在感叹句、疑问句中出现,翻译时仍保留倒装语序,不调整.如: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谓语是“贤”,主语是“回”,把谓语提到了主语前,强调谓语.译为:多么高尚啊,颜回!谁欤,哭者?(《苛政猛于虎》)译为:谁呢,哭的人?四、省略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一)主语省略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1、承前省.如: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2、蒙后省.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3、对话省.如: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二)谓语省略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1、承前省.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2、蒙后省.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3、对话省.如: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三)宾语省略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如: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四)兼语省略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五)介词省略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1、介词“于”的省略.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2、介词“以”的省略.如: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六)分句的省略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如: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五、比较句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人或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叫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较句.比较句由比较的前项——比较者、比较的后项——参照系、比较动词——比、于、视、比较的标准这四部分组成.————————贴吧原帖中还有些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介词宾语前置
1 王曰: 以知之? 王曰:“何以知之?”
2 君何以知燕王? 以知燕王? 3 何以战? 以战? (三)其他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 不久望君来。 1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及时相遣归。 2 及时相遣归。 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3 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句读之不知, 不解。 4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 5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马首是 6 唯马首是瞻。 7 惟利是图。
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1洎牧以谗诛。 洎牧以谗诛。 洎牧以谗诛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举孝廉不行, 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3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 。 屈原放逐, 离骚»。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4帝感其诚。 帝感其诚。 帝感其诚
三 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书典所记, 有也。 3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三岁贯女, 肯顾。 4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秦人不暇自 5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闻道百,以为莫己 6 卿欲何言? 卿欲何 7 沛公安在? 沛公安 8 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何 9 夫晋,何厌之有? 夫晋,何厌之
内 惑 于 郑 秀 , 外 欺 于 张 仪 。 举 是 才 唯
微 斯 人 , 吾 得 而 用 之 。 ? 归 与 , 吾 孰 。 时 为 良 未 药
在 公 之 逮
周
, 所 由 使 也 。
7 予 羁 縻 不 得 还 。
7 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 击缶。 8 竖子不足与(之)谋。 9 权以(之)示群下。 10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 不如因(之)而善遇之。
句式练习
1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2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4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5 今肃可迎曹尔,如将军不可也。 6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四 定语后置
1 2 3 4 5 6 7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好事 求人可使报秦 可使报秦者 未得。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亦雁荡具体而微 具体而微者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石之铿然有声 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 有几人欤?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佩长剑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嵬。 佩长剑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蚓无爪牙之 筋骨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一)“者、也”做标志: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臣之所好者,道也。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 博鸡者,袁人。 5 夫战,勇气也。 6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二)无标志
1 刘备,天下枭雄。 刘备,天下枭雄。 2晋鄙,嚄唶宿将。 晋鄙, 宿将。 晋鄙 嚄唶宿将
副词帮助表示判断: (三)副词帮助表示判断:乃、皆、诚、 素、即、本、则、非等
六 介词结构后置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田。 3 裹以帏幕。 4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5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七 省略句
1 永洲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 永洲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草木)尽死。 触草木,(草木)尽死。 2 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反见之。 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子路)至则(隐者)行矣。 (子路)至则(隐者)行矣。 3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 入。” 4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孟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齐王) 不若与人( (齐王)曰:“不若与人(乐)。” 5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侍于)狱门外。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 6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二 被动句
1 而君幸于赵王。 而君幸于赵王。 2 暴见于王。 暴见于 3 李氏子蟠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拘于 学于余。 不拘 4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秦城恐不可得,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 7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嬴闻如姬父为 嬴闻如姬父 人所杀。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者, 为所虏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 10 五人者,盖当廖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者,盖当廖洲周公之被 1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信而见 忠而被 能无怨乎?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若事之不济, 若事之不济 天也。 2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今公子有急, 臣效命之秋也。 今公子有急 3环村居者皆猎户。 环村居者皆 环村居者 猎户。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 5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且相如素 且相如 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今缧然在墓者也。 6 即今缧然在墓者也。 布衣。 7 臣本布衣。 岳阳楼之大观也。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本非文人画士 文人画士。 9 予本非文人画士。 用动词“ ”“是 (四)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问今是何世。 1 问今是何世。 凡人,偏在远郡。 2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不知木兰是女郎。 3 不知木兰是女郎。 如今人为刀俎, 鱼肉。 4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8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9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10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 12比至陈,车六七百,骑千余,卒数万 人。 13我持白玉一双,欲献项王。
五 主谓倒装
1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2 贤哉,回也。 贤哉, 3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