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穴位有
高血压按摩那里最见效【健康必备常识】

高血压按摩那里最见效
文章导读
\xa0高血压不一定只能通过药物要控制血压,还有很多种方法都对降血压很
有效果。
多注意休息,多运动,合理饮食,都对降压很有帮助。
按摩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放
松方式,身体上有很多穴位,按摩这些穴位有很多功效,对身体非常的有益。
可以通过
按摩穴位来进行对血压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按摩预备动作——呼吸放松
呼吸放松是一下几种降压按摩法的预备动作,在准备按摩之前,要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放松端正,双眼直视前方,膝关节呈90度角坐好,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浑身调至放
松状态,进入平稳均匀呼吸开始按摩。
风池穴按摩可降压
按摩方法:双手大拇指来按揉风池穴,两侧同时进行,并以顺时针旋转打转,打转32
圈左右即可。
按摩风池穴可以明目降压,并有提神之效。
百会穴按摩可降压
按摩方法:百会穴位于人的头顶正中央位置。
大家在按摩的时候,用手掌紧贴百会穴
呈顺时针旋转,同按摩风池穴类似,也要打转32圈左右。
而按摩百会穴最大好处是可以
宁神、降低血压。
曲池穴按摩可降压
按摩方法:首先要找准曲池穴,在肘关节处,按摩方法为先用右手按揉,然后再用左
手按揉,为一次,重复32次左右。
曲池穴按摩能达到降压、清热的效果。
太阳穴按摩可降压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打转32圈左右即可。
平时按摩太阳穴
有助于清脑明目,降压安神。
引血脉下行按摩降压。
高血压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

高血压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高血压,又称为“万病之源”,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它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的。
针对高血压患者,中医有一种疗法——穴位按摩,能够帮助调节气血运行,缓解高血压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穴位按摩疗法,帮助患者减轻高血压症状。
1. 鱼腰穴鱼腰穴位于手掌心与拇指基底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鱼腰穴可以舒缓心火旺盛引起的症状,如头晕、失眠、健忘等。
取一个舒适的姿势,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鱼腰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2.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拇指与食指弯曲时的凹陷部位。
按摩合谷穴能够促进心脾经络的气血流通,缓解高血压所引发的眩晕、头痛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3.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穴能够调节肝脾经络,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胸闷、失眠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4.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指腱之间,两根长手指按在一起时处于的凹陷部位。
按摩内关穴可以帮助调节水液代谢,缓解高血压引起的水肿、眩晕等不适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5.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当头颈后仰时感觉到的凹陷处。
按摩风池穴可舒缓颈部紧张,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脑疲劳等症状。
使用食指指腹按压风池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6.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背部,当头部伸直时,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按摩大椎穴有助于舒缓颈背肌肉紧张,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心悸等症状。
使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5-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刺激和调节相应的经络和脏腑,达到舒缓高血压症状的效果。
但是,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开肿瘤、出血、损伤等部位;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可用力过猛;按摩时间切勿过长,避免引起不适;在按摩前后要保持双手清洁。
降血压穴位操作方法

降血压穴位操作方法降血压的穴位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以及其操作方法。
1. 太渊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上方凹陷最低点。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按压2-3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2. 曲池穴:位于手臂内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的凹陷处。
使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 劳宫穴:位于手心正中央,两掌合十字交叉的地方。
用对拇指进行按摩或按压,每天数次,每次按摩1-2分钟,可以舒缓紧张情绪,降低血压。
4. 丰隆穴:位于手臂外侧,当肘弯屈曲时,肘尖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调节血压,舒缓肩颈肌肉紧张。
5. 冲阳穴:位于两腿之间,胫骨突出的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稳定血压。
6. 翳风穴:位于大腿外侧,距膝盖髌骨上方三横指宽处。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1-2分钟,有助于调节血压,缓解头痛眩晕。
除了按摩和按压穴位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补充调节,包括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调整:1.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对降血压有明显的效果。
2. 饮食:控制摄入盐分的数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钾、镁等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豆类等。
此外,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3. 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姿,定期活动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不吸烟、限制饮酒也是降低血压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降低血压是一个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医生的指导。
如果血压持续升高,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孕妇、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在按摩穴位时应慎重,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总结起来,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穴位,结合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办法原标题: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除了吃降压药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血压呢?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快来一起学两招吧。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
穴位按摩缓解高血压的操作办法:一、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
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跳动很强。
这里是大肠经的通道。
大肠经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
人迎穴虽然位于喉结两侧,但也是大肠经的通道。
以手上的合谷穴为中心,从食指指根到手腕的这一区域,受到刺激后,可以通过经络反射,达到与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样的效果。
血管紧张可造成血压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将缓解脖颈血管的紧张度。
二、按摩后溪穴:后溪穴位于小肠经上。
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部这一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三、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央。
手掌紧贴百会穴顺时针旋转,至少旋转32圈,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三、按摩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中1/3的交点,搓涌泉穴和全脚掌。
可促使气血畅通,养肝明目,温补肾经,滋润肾水,并且有防治失眠、高血压的效果。
四、按摩桥弓穴: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推拿这个穴位,能够使人的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但要注意:推拿桥弓穴时只能一侧一侧地进行,切不可两侧伴随推拿,因为双侧推拿会影响头部供血,刺激过强,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昏厥。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什么呢?高血压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饮食要三低二高。
饮食可以说是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它对调控血压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促进康复进程。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低动物脂肪、低糖、低盐;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的饮食原则。
饮食“三低”原则可避免不良的饮食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二高”则是有效降压的重要饮食方法。
辅助降血压、降血糖,都有穴位帮大忙!

辅助降血压、降血糖,都有穴位帮大忙!高血压患者,须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未能及时服药时,我们应怎样缓解症状、迅速降低血压呢?没错,本期我要教大家的正是巧用穴位降血压。
一、按人迎穴刺激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寒热》篇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所谓阳逆头痛即指肝阳上逆而引起的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高血压头痛。
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又位于颈部的重要位置上,为足阳明经脉气所发,刺之有疏通阳明经气、平降气血之效。
同时,人迎又为胆经与胃经的交会之穴,有泻肝胆之热、平肝降逆、熄风潜阳的作用。
衣领综合征可导致晕厥现在,许多人喜欢购买高领衣服穿,但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买适合的高领衣服穿,否则"衣领综合征"有可能侵袭你。
"衣领综合征"俗称"衣领病",医学上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
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高领或领带过紧压迫颈动脉窦引起的。
人体的颈动脉窦内有特别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由于衣领太高、太硬,或衣扣、领带紧束、项链压迫,都会使颈动脉窦忽然受压,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和心率减慢,脑部供血减少,出现头痛、头晕或晕厥的现象。
按压人迎穴有效降压颈动脉窦能够迅速调节人体的血压,而人迎,就在颈动脉窦的前面,所以按压人迎穴,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当然,这是高血压病临时救急的方法。
关键还是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例如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注意运动,适当减肥;起居有常,生活规律;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吃含碘和维生素C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按摩人迎穴降压的方法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边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于人迎穴自上而下单方向分推,同时,无名指与小指亦分推面颊部,力量轻缓、柔和、均匀、以5~8次为佳。
按摩穴位舒缓高血压(图片)

按摩穴位舒缓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成因,与情绪过激,内伤虚损以及饮食失调有关。
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调。
主要影响肝脏和肾脏,加上体内的风、火、痰、瘀等引起各种自觉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
中医推拿尤其适宜慢性进展型高血压,对缓解自觉症状有明显效果。
平日坚持推拿练习,刺激神经反射及体液调节,增强大脑调节机制,使小动脉的张力减低,从而降压。
1.按揉百会(Du20,耳尖直上头顶正中),30次。
2.按揉印堂(Ex-HN3,两眉头中间),30次。
3.按揉太阳30次。
4.按揉脑后风池(Gb20,枕骨之下),30次。
5.以食指和拇指用力按揉耳后根部,30次。
6.手掌按在肚脐,旋转摩运30次。
7.双掌紧贴胸胁位,沿肋骨用力来回摩擦30次。
8.挺胸,手握成空拳,捶击对侧肩井(Gb21,肩膀正中),每侧约15次。
9.以空掌伸向对侧背,交替拍打上背部,每侧约30次。
10.按揉内关(Pc6,掌腕横纹上2寸),30次。
11.按揉曲池(Li11,肘关节外侧端),30次。
12.按揉足三里(St36,髌骨外下胫骨前缘一横指),30次。
13.按揉三阴交(Sp6,小腿足内踝尖上3寸),30次。
点穴治疗高血压

巧按三个穴位血压稳定不闹脾气太冲穴从脚拇趾与旁边的第二趾之间,沿着足背推上去,两个骨骼相接稍微隆高之处就是太冲的位置。
使用指头压迫,会感觉到脉动。
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是肝经上最负责任,最任劳任怨的;肾经上的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即内踝间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补肾阴的要穴。
补肾阴就是给“树”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时,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即是此穴。
曲池穴有疏风通络,清热祛火之效,此穴用来扑灭火气,也就是降压效果最好。
坚持每天按揉双侧太冲、太溪、曲池穴,每穴按揉3~5分钟。
一般坚持两月之后,完全可以让您不再服用降压药。
在坚持按揉三个穴位的同时,一定要饮食上补足气血,戒掉一切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食品,如动物肾脏、肝脏栗子、核桃、红枣、桂圆等。
饮食要少盐宜清淡。
宜素食,忌辛辣、油腻等食品。
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例如传统的红枣米粥、肉丝炒芹菜等,营养搭配都是非常合理的。
5个穴位辅助治疗高血压: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1、百会属于督脉,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相交,古人称它为三阳五会之所。
头是诸阳之会,不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风邪侵袭等都可以引起头痛、头昏,用百会可以醒神开窍,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头昏、头痛等症状。
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
取穴的时候,可以在前发际正中线与后发际正中线之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中点处向前量1横指就是。
2、曲池和合谷都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阳明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多气多血。
所以调节大肠经上的曲池和合谷,能够疏通大肠经的气血,理气降压。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取穴时仰掌屈肘成45°角,肘关节桡侧的肘横纹头就是曲池。
3、合谷在虎口处,取穴的时候把拇指和食指张开,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向前弯压在对侧的拇指、食指指尖的指蹼上,拇指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
4、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能够调动肝经元气,疏肝理气,平降肝阳。
到底按摩哪个穴位可以降血压?

到底按摩哪个穴位可以降血压?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往往要靠长期服用降压药来防止疾病复发。
但是长期服药是会给肝肾增加负担,那么还有其他好方面降血压吗?其实在我们身体上的某些穴位也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不需要药物也不需要花钱,那就是按穴位。
下面就来介绍按摩穴位的降压法。
所谓“急性子”的降压药,是指一个能够快速降压的应急穴——人迎。
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利咽散结的作用。
人迎穴在颈部,结喉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此处有颈总动脉窦,为压力感受器,刺激后可引起降压反射,从而迅速降压。
按压的方法是将双手食、中两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放在脖颈两侧的人迎穴位置,单侧按压,力量要轻柔缓和,切忌暴力按压,先按压一侧,15秒钟后按压另一侧,如此交替,每侧按压15秒钟,持续5分钟。
人迎穴属于快速降压的应急穴,适用于血压突然升高时做紧急降压,一般可以使血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但是这种方法降压持续的时间不长,而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血压,就要求助于另一个“慢性子”的降压药了。
人迎
快速取穴:正坐,头微抬,平喉结,在喉结旁1.5寸,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主治:咽喉肿痛、咯血、喘息、瘰疬、瘿气、高血压。
以上介绍的神奇“降压药”可以和口服的降压药配合使用,这样既能减少药物用量,还能提高药效,从而减少毒副作用。
如此之好的降压方法,大家赶紧学会,周围有高血压的老人或朋友都可以教给他们哟。
但是按摩降压一定要找准穴位,不然乱按摩是没有效果的。
高血压试试天枢穴

高血压试试天枢穴昨天想到天枢穴,发现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穴位。
天枢的枢,最可能是枢纽的意思。
而胃属于艮卦,人吃进去的东西首先入胃,所以,这个枢纽,恐怕是负责食物转运的枢纽的,天枢减肥,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同时,山雷颐,艮卦与运动之类的震卦气息很有关系的,所以,内经说,“治痿独取阳明”,而中风有个经典的处方,就是用大量生黄芪的。
高血压与震卦有关的,可以在两天枢穴贴养胃贴试试。
没养胃贴,贴生黄芪试验。
皮肤麻木、肌肉酸痛、运动不良(如中风偏瘫)等都可以用这方法。
减肥,直接按摩两天枢穴,不可贴养胃贴,但可以贴胃排贴,药材用老南瓜贴。
穴位,往往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作为枢纽的这个穴位,肯定更有着无与伦比的非凡功效的。
大家若有相关情况,请好好试验一下,然后,请记着到论坛回复一下:有效无效,都回复一下,对大家都好。
我看到论坛有许多人谈到积德,其实,把自己实践的结果告诉大家,让世世代代的人受益,不是积德吗?----若论积德,这随手就能够做的行为,比起放生来,所得福报,当然高多了。
补心的方法心,对于人的重要性,肯定是不需要我多说的了。
如何补心?1、肚脐,贴养心贴,打梅花桩。
这是最最简单却最最高效的方法,由于肚脐本就是胎儿脐带所在的地方,而脐带里流着的是血液,所以,在肚脐贴养心贴等大量供应心气的,效果很强。
如果嫌贴太多穴位或者食疗麻烦,那么,就只选择这一个方法坚持养心气,也可以的;当然,加上后面介绍的,全面补养,效果更好。
若用药材贴,选择莲子。
注意莲子别买硫磺熏过的,红莲子最好。
2、两神门穴,贴养心贴。
神门是心经原穴,在这里贴补益的,可以直接供应心气。
另外,心经穴位不多,要加强补益,完全可以每天把心经的所有穴位都拿补心的贴上。
若用药材贴,选择莲子。
注意莲子别买硫磺熏过的,红莲子最好。
13、脑门,贴健脑贴(老人型)这其实是补脑兼补肝的方法。
肝气足,能助心气。
若用药材贴,选择桂圆肉。
4、两天枢穴,胃排山雷颐,会导致后天震卦气多,先天震卦气少,从而影响心的补益。
高血压艾灸哪些穴位

高血压艾灸哪些穴位文章目录*一、高血压艾灸哪些穴位*二、高血压的食疗*三、高血压的饮食禁忌高血压艾灸哪些穴位1、高血压艾灸哪些穴位高血压要穴一: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两个耳尖连线中点位置就是百会穴。
艾灸百会穴可以预治头昏头痛、阳气不足、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
但由于百会穴在头顶,有头发,用艾炷直接灸会很不方便,隔姜灸也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我们可在百会穴用艾条做温和灸。
用手拿着艾条,在离头皮3厘米左右的位置来进行艾灸,时间为5~15分钟,以灸后感到舒适为度。
高血压要穴二: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的位置,用手量4指宽的距离就是。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功效,凡元气亏损导致的疾病均可使用。
用艾灸关元穴治疗虚证高血压的办法,灸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用艾条做温和灸,可以用灸架做温和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还可以做艾炷灸。
2、高血压有什么症状2.1、夜尿。
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2.2、腰痛。
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2.3、浮肿。
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浮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严重浮肿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2.4、尿变色。
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
3、高血压有什么危害3.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在大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3.2、糖尿病:在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发生高血压的情况很常见,不少患者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快速硬化,引发糖尿病肾病。
3.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晚期并发症。
如果血压长期没有控制在理想状态,那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压越高,诱发心衰风险越高。
帮助降压的穴位你知道几个

帮助降压的穴位你知道几个发表时间:2019-09-23T14:04:04.6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作者:郑虹[导读] 高血压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年纪大了的人才会得的病,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高血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形成原因、症状、以及帮助降压的几个穴位。
郑虹(青羊区人民医院成都市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高血压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年纪大了的人才会得的病,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高血压,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形成原因、症状、以及帮助降压的几个穴位。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超重和肥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喜爱的食物可以随心所欲的吃,有些人对肉类食物摄入量较大,但平时的运动量较小,就导致脂肪都堆积在身体中,从而使体重超标、腰围过宽,进而就会引发高血压的问题。
压力大、精神紧张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了,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的环境也会导致高血压。
例如,会计、司机等时常处于高度紧绷状态下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远远大于心情愉悦的人。
食盐摄取量太高按照国际食盐摄取标准,每人每天摄取食盐不得超过6克,但是有些人觉得食物淡了没有盐味会使食欲下降,就导致每人每天摄取食盐的量远远超过6克,这也就加大了患高血压的几率。
经常熬夜现在的白领甚至蓝领加班熬夜已经成为家常便饭,长时间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同样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是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心脏氧供、增加心率、增加系统性氧化应激、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减少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增加肺动脉血压导致慢性肺疾病、增加血液中的凝血物质等,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
高血压的症状血压升高时,首先出现症状的是头,会感觉到后脑勺的部位胀痛,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是由于血压升高使得血管被刺激扩张,血管变大之后就会影响到附近的神经组织,后脑勺也就会出现胀痛的现象其次,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胸口出现不适感,会感觉闷闷的,喘不上气,并且这种现象会导致全身都处于难受的状态。
穴位按摩降血压

穴位按摩降血压
按压曲池、耳后降压沟均具降压效果。
治疗高血压可以经常太冲穴,曲池穴,三阴交穴效果很好。
足部的太冲穴,足三里穴,手部的合谷穴,内关穴,头部的太阳穴,降压沟。
脚底的高血压反射区、肾上腺反射区,每天按摩10分钟。
还有耳后降压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一般跟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过多关,可以用ACEI类药物阻断治疗,代表药物是卡托普利。
人体有3个降压穴位-人体穴位图

人体有3个降压穴位-人体穴位图
中医里将“高血压”分为两种证型:一种证型是肝阳上亢。
表现为:脸色发红,脾气暴躁,血压波动大。
另一种证型是肝肾阴虚。
经常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血压波动不大。
持续、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的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这些重要脏器的器质性损害是致命性的。
因此平缓地控制血压,其实就是间接地保护了这些脏器的健康。
我们人体有3个天然的降压穴位,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
无论哪种证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这3个穴位。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起到梳理肝气,平肝降逆的作用。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滋补肾阴的穴位,相当于给肾浇水灌溉。
曲池穴是大肠经上是穴位,用来扑灭火气,也是降压效果最好的穴位。
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可以看到效果。
注: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
太溪穴:手指从脚的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跟腱前的凹陷处就是太溪穴。
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头部九宫穴位防治高血压

天上九宫(九星)与头部九宫穴位相对应一、头部九宫(九个穴位)的位置:风府、百会、神庭是三个单穴,风池、承灵、头维是三个双穴,共九个穴位。
见上面头部九宫图。
一宫,风府穴:在项上部,颈后正中线上,自头顶正中线往下摸,突摸到一凹陷处即是。
八及六宫,风池穴:后头枕骨下,两大筋外侧凹陷处(与风府穴平着)。
左右两穴。
五宫,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头部最高点)。
九宫,神庭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上约4指处。
四及二宫,头维穴:鬓发前缘(额角发际)直上入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
或五指并拢为梅花指、拇指放在太阳穴上、中指所指处稍上一点即是。
左右两穴。
三及七宫,承灵穴:在头顶的侧部,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开始往头后量约四指处,或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约一指处。
左右两穴。
二、按摩头部九宫防治头部疾病的机理:这九个穴位连通着头部的各个经络,经过特定的九宫按摩法(1、3、5、7、9顺时针转揉及2、4、6、8逆时针转揉),使每一条神经线得到了彻底放松。
如一宫与九宫、三宫与七宫都是顺时针转揉、但转揉的方向正相反,二宫与八宫、四宫与六宫都是逆时针转揉、转揉的方向也相反,按摩两遍的五宫也是一顺一逆,这样就把头部连通着的各个神经线都给抖动松弛了。
故通过按摩可以有效的促使头部血管及微血管的畅通,这是头部九宫按摩法可防治高低血压及防治脑梗塞的机理。
三、头部九宫穴位可防治的疾病:一宫,风府穴:督脉。
行气活血开窍。
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
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
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
督脉。
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
适于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偏瘫、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脑充血、胃及子宫下垂、久泄、脱肛。
九宫:神庭穴。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的针灸穴位选择与刺激方法

注意事项
耳穴压豆时应注意防水防脱落,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对于耳部炎症或冻伤者不宜使用 此法。
04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针灸前准备
明确诊断
确保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明确,了 解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利于血压的下降,提高心 肺功能,增强免疫力。高血压患者可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
持之以恒
运动锻炼需要持之以恒,每周至少进 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 度运动。
06
总结与展望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成果总结
针灸降压效果显著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针灸通过 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针灸改善高血压相关症状
针灸治疗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心悸等相关症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具有个体化优势
针灸治疗高血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合的穴位和 刺激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针灸降压机制
尽管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 可,但其具体降压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未 来研究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神经、内分泌、 免疫等多角度揭示针灸降压的生物学机制。
副作用小
相比西药降压药物,中药副作用较小,长期使用安 全性较高。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原理
80%
调和气血
针灸可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通 畅,降低血压。
100%
中医治疗高血压按摩合谷穴缓解血压升高

中医治疗高血压按摩合谷穴缓解血压升高中医治疗高血压:按摩合谷穴缓解血压升高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各地的大量人口。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在中医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血压升高,并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相连的凹陷处,是人体上最为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合谷穴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有效地降低血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按摩合谷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合谷穴的按摩方法1. 准备:洗手并保持双手清洁。
找到合谷穴的准确位置,即大拇指与食指相连的凹陷处。
2. 调整呼吸:坐下或站立,放松身体。
调整呼吸,使其平稳缓和。
3. 热身按摩:用双手轻轻揉搓合谷穴周围的肌肉,刺激穴位周围的经络,为后续的按摩做好准备。
4.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并以适度的力度进行按压和旋转。
每次按压5-10秒,可根据个人感受适当延长。
5. 按摩次数和频率:每天按摩3-5次,每次5-10分钟。
坚持按摩,效果会更好。
二、按摩合谷穴的注意事项1. 适度力度: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轻,以免造成不适或效果不佳。
2. 坚持持之以恒:按摩合谷穴是一种缓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发挥明显的效果。
建议患者每天定时进行按摩,坚持一段时间会看到明显的改善。
3. 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是不同的,按摩合谷穴的效果会有所差异。
一些人可能会很快感受到症状的缓解,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4. 配合其他治疗:按摩合谷穴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按摩的同时,还应配合医生的其他治疗和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按摩合谷穴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患者可以按照正确的按摩方法进行自我按摩,帮助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血压升高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高血压的穴位有:肺经的尺泽穴、大肠经的曲池穴、心经的少海穴。
小肠经的养老穴也有辅助疗效。
经常拨动膀胱经的昆仑穴,降压也有显效。
保健:每晚睡觉之前,搓脚心一百下。
主要就是搓涌泉穴。
引火下行。
引气血归于肾。
凡气血能够归于肾了,气血就会充足。
气血飘在上面,就会产生血压高、哮喘等上实下虚之症。
在《我的收集之捏手指健身治病法》中有关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你可看看。
太衝、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壓藥
現在所說的高血壓是包括在中醫的「眩暈」一說範圍內的。
高血壓一般分肝陽上亢和肝腎陰虛兩種證型。
肝陽上亢的人經常臉色發紅,脾氣也相對比較暴躁,特別容易著急,檢查時會發現血壓的波動比較大。
肝腎陰虛的人相對來說就沒有急躁易怒的特點,但經常會覺得口渴、腰酸腿軟、頭暈耳鳴等等,這種人一般血壓波動不大。
現在我們國家高血壓人群大約有1億多,基本上都在服用有降壓藥。
其實,高血壓最可怕的是它帶來的隱患,比如,心、腦、腎最容易受到波及,當然危害性最大的還是心腦血管病了。
所以得了高血壓之後最重要的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控制好血壓。
這樣的話,即使血壓沒有降到正常值,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會適應了這種狀態,重新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人一樣能夠健康地生活。
這裡我提供幾個方法來防治高血壓:穴位按摩、中藥外敷、中成藥。
我建議不管什麼類型的高血壓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們人體自生的降壓藥---穴位。
有三個穴位從古至今證明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這就是太衝、太溪和曲池。
這裡,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用它們,因為,不管是什麼證型,肝陽上亢或者肝腎陰虛,都是肝腎兩臟的問題,前者是實證為主,後者主要是肝腎陰虛。
肝五行屬木,腎屬水,水生木,我在前面說過肝的特點是向上的,要想不讓它升發太過,就要有水來滋潤它。
可以想像一下真實生活中的樹,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滋養,就會變枯,樹枝樹幹變枯之後就容易裂開,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
肝主藏血,肝性升發,如果沒有腎水的滋潤,它就升發太過,血管的壓力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如果腎水充足的話,就可以以柔克剛,把肝的那份「剛性」給中和一下,血管也會變得相對柔韌,血管彈性變好了,就能大大減少心腦血管發病的幾率。
太衝穴可以疏肝理氣,平肝降逆,不讓肝氣升發太過,是肝經上最負責任、最任勞任怨的;腎經上的太溪穴補腎陰就是給「樹」澆水;大腸經上的曲池穴用來撲滅火氣,也就是降壓效果最好。
一定要堅持每天按揉這3個穴位,每次不低於200下。
太衝的位置: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後,在腳背最高點點前的凹陷處。
太溪的位置: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
手指從內踝最高的地方向後捋,跟腱前的凹陷就是太溪穴。
曲池的位置:把胳膊屈曲90°,掌心向下,肘尖和手肘關節內側橫紋的中點。
有一味中成藥叫作杞菊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進去了拘杞和菊花,菊花用來降肝火,枸杞加強了補腎陰的作用。
杞菊地黃丸是標本兼治的藥,可以長期服用,還能明目,對眼花、眼昏效果特別好,它在大一點的藥房都能買到。
還有一個建議,每天喝菊花茶,上一本書裡我提過,太衝穴就是我們身體的菊花茶,是能降壓、明目、祛肝火的。
還有幾個比較簡易的降壓方法:
足底貼敷:吳茱萸30克,研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每天晚上睡覺前貼到兩側湧泉穴上,外面可以用紗布包上以防止脫落,早上起來之後拿下,每天一次,至少要連貼10~15次,降壓效果不錯。
〈站長補充:這個藥糊也是治療嘔吐不止,一吃就吐的特效方。
〉
中藥洗腳法:鉤藤30克剪碎,放到盆裡煮,不要大火,10分鐘以後端下,稍微涼一點的時候加一點冰片,然後把雙腳放進去,泡20分鐘。
李時珍藥枕:野菊花、淡竹葉、冬桑葉、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荊子、青木香、蠶砂、薄荷各20克裝到枕頭裡面,每天枕的時間不能低於6小時。
另外,一定要從飲食上補足氣血,戒掉一切寒涼的食物,多吃補腎補肝的食品。
還有,心胸要開闊一點,不能斤斤計較,保持性情的豁達開朗,就能保證心經、心包經的通暢,這在中醫裡就是「肝氣條達」,也就是肝經比較暢通,這樣血就不容易發生「堵車」。
這些都有治高血壓,除服藥外另有好法
作者:欒加芹
生活中,受某些宣傳的誤導,很多人都認為高血壓是治不好的,只能終生依賴降壓藥了。
於是,根本不願意去嘗試一些中醫療法。
他們不知道,在中醫看來,高血壓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的。
依據中醫理論,高血壓就是人體經氣循行失常造成的,所以,只要處理好穴位,把循行失常的經氣重新納入正軌,就有明顯的降壓效果。
我本人就曾經治過多例高血壓。
有一個是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他曾經服用過兩三年的降壓藥。
在找我求診時,我分析了他的症狀,發現他的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肝經氣鬱,於是採用中醫處方升降散。
他服用了3帖後,血壓就完全恢復正常了,此後病情也沒再反復。
另一個是位40多歲的婦女,她已經有近15年的高血壓病史了。
我當時給她用的方法是札針,隔天針一次,每次留針大約兩小時,只針兩個三陰交穴,半年左右,她就不用再吃降壓藥了。
在這麼多年為人診病的經歷中,我發現有兩種方法治高血壓的高壓高和高血壓的低壓高很有效。
治高壓高的高血壓:敲擊兩側三陰交穴
刺激三陰交的降壓效果實際上比服很多降壓藥都要好,還沒有副作用。
在人體上,此穴是足部三條陰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風雲際會的穴位,而這三條經都與高血壓有著莫大的關係,肝藏血,脾統血,而腎藏精,精又生血。
所以,多數患有高壓高的高血壓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三陰交這個穴位特別敏感,用大拇指一按,馬上就有痛或者酸脹的感覺。
只要您每天揉按時有這種感覺出現,就證明三陰交降血壓的效果出來了。
但如果按揉時沒感覺,那您可要留神了,這種情況說明您的這個穴位正在慢慢「失靈」,所以,您要適當加大力度,每天按摩10分鐘以上,讓它重新恢復活力才行。
治低壓高的高血壓:敲擊兩側懸鐘穴
現在市面上的降壓藥有好多種,它們大多是高壓、低壓一起降,還容易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很多患高血壓的朋友於是問我:有沒有更安全更有效、還專降低壓的藥物呢?
我告訴他們:有!那就是懸鐘穴。
懸鐘穴是膽經上的穴位,它專管人體骨髓的匯集,「髓生血」,所以這個穴位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能特別強,堪稱人體天生的降低壓大藥。
三陰交和懸鐘這兩個寶貝穴位您一定要每天都敲,一次至少10分鐘,而且敲打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太小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
如果穴位沒有酸痛感,那您更要加大力度。
血壓急劇升高時怎麼辦?
因為情緒激動、過度疲勞等原因,患有高血壓的朋友血壓很容易急劇升高,出現頭暈、頭痛等種種不適,嚴重時還會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進而引發中風、偏癱等嚴重後果。
所以,大家在血壓升高時必須馬上採取緊急措施降壓,以免發生不測。
等到高血壓已經急劇升高時候,再敲三陰交和懸鐘穴就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了。
其實,在中醫的外治療法裡面,有一種方法最方便、快捷,那就是在兩耳尖放血。
耳尖是人體氣血比較薄弱的地方,也是氣血很容易阻塞的地方,只要把耳尖給疏通開,就能減緩急速升高的血壓對頭部的壓力。
有高血壓的朋友,家裡最好準備一些針灸用的三棱針或者醫院裡用的那種一次性採血針,記得事先一定要對針具消毒。
如果情況緊急,身邊沒有消毒藥水和上述針具,那麼就用縫衣針在火上燒一下也行。
耳尖放血後,血壓會迅速降低。
這時再去敲擊三陰交或懸鐘穴,就可以鞏固急救效助於血壓的控制。
医学家们发现,在神经反射疗法中,刺激神经末端比直刺脊髓效果更佳,尤其是刺激指尖的经络。
根据现代医学脊椎神经反射理论和中医的经络理论开发出的捏手指健身治病九法:
1. 摁捏右手拇指的两个关节可治肝病。
2. 摁捏双手无名指的关节可治耳鸣。
3. 摁捏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可治糖尿病。
4. 摁捏左手小指的根部可治高血压。
5. 摁捏左手小指的关节的内侧可治心脏病。
6. 摁捏双手食指的根部可治皮炎。
7. 摁捏双手食指的关节可预防和治疗痛经。
8. 摁捏右手中指的关节可消除眼睛疲劳。
9. 摁捏左手中指的关节可增强体力。
每次摁捏按摩三分钟,每天一至两次。
很久以来,我就有心收集一些简单且有效的治病健身的方法。
有些实践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我将陆续将他们写入电脑,然后在社区发表。
一方面想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健身治病的方法;另一方面希望网友实践后,能有所反馈,从而得知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