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前史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
山顶洞人:1933年,在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龙骨山山顶一个洞穴中,先后发现有分属于至少八个以上的不同个体的完整的头骨、上下腭骨、牙齿和体骨化石。约1万8千年前山顶洞人开始了氏族公社的生活。
此外,在台湾台南左镇、辽宁建平、山东新泰、四川资阳、吉林榆树、江苏泗洪下草湾等地也发现属于这一时期的新人遗迹。
新石器时代
姜氏族為西戎一支,原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衝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据说因「炎帝欲侵凌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為阪泉之战(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羆、貔、貅、貙、虎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三皇
伏羲氏,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以木德王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阳)。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据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是世界混沌初开,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春秋时已建伏羲陵墓。
女娲氏三皇之一,是抟土作人的人类始祖;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中国古代和世界历史时间轴

中国古代和世界历史时间轴

中国古代和世界历史时间轴一、史前时期500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与血缘家族的演变、旧石器时代早期血缘家族的出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新石器时代近亲结婚的禁止及对偶婚的产生。

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父系氏族公社金石并用时代的来临、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产生、军事民主制国家产生、原始社会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绘画、原始雕刻,原始音乐。

二、古代文明1、公元前5000~前500年亚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苏美尔·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统一、苏美尔的政治结构神庙、大经济阿卡德统治、南部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亚述帝国亚述国家的产生和演变、亚述帝国的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巴比伦的天文学、巴比伦的数学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兴起、腓尼基发达的经济、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兴亡、古巴勒斯坦的统一犹太教的产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

四大吠陀婆罗门教的创立、列国时代的印度十六国的建立、摩竭陀国称霸城市的再度兴起、沙门新思潮佛教的产生与释迦牟尼。

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阶级社会的产生、夏启建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商朝的兴衰、成汤建商商朝的灭亡、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奇的甲骨文、发达的青铜文化、礼乐统治下的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公制礼作乐、西周的宗庙祭祀、国人暴动与宣王中兴。

三星堆文化、纷乱的东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清净无为”的道家、孔子创立儒学、《考工记》问世、波斯帝国的兴衰、波斯帝国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对外政策、波斯帝国的经济、波斯帝国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王朝时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古王国的经济、古王国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和人民起义、埃及的再度统一、中王国时期的对外战争、中王国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中国历史概述从远古到现代

中国历史概述从远古到现代

中国历史概述从远古到现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本文将从远古时期开始,概述中国历史的发展经过,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一、远古时期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后来逐渐扩散至亚洲。

中国早期的远古时代,也被称为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古老的手工艺品和石器工具。

最著名的远古文化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文化为后来的农耕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王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是夏朝,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00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部落社会向国家制度的转变。

在夏朝之后,中国出现了许多王朝,如商、周、秦、汉、唐、宋等等。

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

例如,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文明的发源地,而秦朝则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同时也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

三、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土地所有权归王室和贵族阶层所有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社会中,农民为了生存往往成为地主的仆役,劳动力受到极大的剥削。

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

四、改革开放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东亚地区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国力和地位逐渐下降。

这促使中国思想家开始反思传统社会的问题,并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仍然饱受内乱、战争和外国干涉的困扰。

不久之后,中共党员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共领导下的中国迅速展开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化。

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中国领导层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和外商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现代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三分钟看完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详细划分

三分钟看完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详细划分

三分钟看完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详细划分那么我就把中国历史上所经历的时期为大家梳理一下。

宏观上说,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与现代史。

1、中国古代史(公元1840年之前)可分为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00万年—前2070年),即炎黄时期,主要由神话传说构成。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前403年),包括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同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03年)。

封建社会(公元前403年—公元1840年),也有人说是从公元前1046年—公元1952年,就封建的概念(封邦建国)来说,可以更广义的来理解,即土地分封的开始与结束,起自周天子分封天下,终结于土改结束。

但如果严格按照土地制度的变更来划分,未免有点片面了,周天子的分封天下,依然是国有井田制的分封,而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是在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但封建社会的形成却不是在商鞅变法,个人认为是在公元前403年,即周天子承认赵魏韩为诸侯国(也是战国的开始,但这种说法不一),原有的社会制度遭到瓦解。

而1840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已经不单单是封建社会的概念了。

重点划分一下封建社会。

东周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56年)在这里是把东周分成两段来说的。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与东周时期部分重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楚汉争霸(公元前206年—前202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更始政权(公元23年—公元25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包括三国时期(220年—280年)、西晋(280年—316年)、东晋(316年—420年)、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包括南朝刘宋(420年—479年)、南齐(479年—502年)、南梁(502年—560年)、南陈(557年—589年),北朝包括北魏(386年—534年)、东魏(534年—550年)、西魏(535年—556年)、北齐(550年—577年)、北周(557年—581年)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与南朝有重叠,包括隋朝(581年—618年)、唐朝(618年—907年)。

中国古代历史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悠久而丰富的时期,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末期的各个阶段。

以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简要概述:一、远古时期中国的远古时期始于几百万年前,其中包括元谋人等原始人类。

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生活在原始部落中,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二、夏商周时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由禹建立。

夏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吏、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初具规模。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王汤灭夏后建立。

商朝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

商朝也是中国文字可考的开始。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东周时期,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三、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建立。

秦朝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法家思想、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时期,儒学成为官方学说,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偏安以及南北朝对峙等阶段。

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但也孕育出了佛教的盛行以及南北朝的文化繁荣。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唐朝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开创了中国的盛唐时代。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唐诗的繁荣、佛教艺术的盛行等。

五代十国时期则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各个政权更迭频繁。

从古到今 一次看懂中国历史

从古到今 一次看懂中国历史

从古到今一次看懂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进程。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我们理解和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带您一次看懂中国历史,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现代,讲述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

一、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的起始点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是传说中的夏禹所建立,夏禹被封为夏王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君主。

随后,在夏朝之后,商朝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王朝。

商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初步建立,同时也开启了封建社会的大门。

在商朝时期,王权开始形成,乡村社会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同时商朝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法律的朝代。

商朝共享王位的统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此后同样运用于周朝。

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夏商周时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们得以自由表达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间争霸不断,诸子百家的学说甚嚣尘上。

其中,儒家的孔子提倡仁义道德,儒家思想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则主张爱人平等,商鞅变法为法家思想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而道家则追求个人自由和自然无为的境界,与其他学派形成鲜明对比。

三、秦汉之际:统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兴起。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使中国历史首次实现了统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疆域被大大扩展,秦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统一行政制度、法律法规和货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汉朝则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对世界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交流,将丝绸带到了远方。

四、魏晋南北朝:逐渐分裂秦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中央政权逐渐瓦解,中国分裂成了多个王朝和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外族入侵不断,中原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权更迭。

中国史前史

中国史前史

中国史前史(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它延续的时间很长,历史发展的进程相当缓慢。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第一章原始群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

原始群时期的人类按其体质形态进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原始群早期阶段的人类叫做“猿人”,晚期阶段的人类叫做“古人”。

这两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第一节猿人时期一、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及其意义我国境内的猿人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极其丰富,遍布南北各地。

1、元谋猿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

为两枚上中门齿化石,可能属于男性青年。

共存的还有三件打制石器、炭屑和烧骨。

经测定据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2、蓝田猿人:1963-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

新发现化石为头盖骨一具,上颌骨、下颌骨各一具,还有10余枚牙齿。

共存的还有打制石器。

经测定距今约65~80万年。

3、北京猿人:1927年首次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里。

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系统发掘,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以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属于40个以上的男女老幼不同的个性。

还发现10万多件打制石器和石片、9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

经测定距今约70万年。

此外,在山西、河南、贵州、湖北、辽宁等地,都发现了属于猿人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

丰富的猿人化石及其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表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并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伟大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比如,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四肢的发展比较进步,但头部却相对落后。

在四肢中,手的演化最快。

北京猿人体质形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证明了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是一伟大真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史前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塑造了独特的国家形象。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主要内容。

古代先民时期人类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百万年前,早期的先民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部落社会。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出现了以华夏族为主的黄河流域文明,璀璨灿烂的中华文明从此开始酝酿。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序幕。

随后的商朝和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土地私有制,并建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统治体制,社会逐渐趋于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政治上,各国争霸,战国七雄相互角逐,最终秦国崛起,统一了中国。

秦汉盛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随后的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汉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深远,真正实现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中原政权的割据加剧,南北分裂,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战乱。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次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加。

元明清时期是第一次封建社会重新上升的时期,中国文化在这段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

近代以来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近现代的各种思想文化在中国发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总结通过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朝代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展开自己的历史演变,共同构成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国家形象。

中国历史发展史

中国历史发展史

中国历史发展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在漫长的时间里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变革。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人民通过劳动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概述中国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旧石器时代至夏朝(约250万年前-约16世纪前)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约5800年前,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农业社会。

2. 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约16世纪前-公元前221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的青铜文化繁荣发展。

商朝后期,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贵族集团日益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的局面为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3. 秦朝至西魏(公元前221年-公元55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制时代。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西汉早期的文景之治为后来的王朝树立了榜样。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

西晋和十六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混乱的局面。

4. 隋唐至宋辽金元(公元581年-公元1368年)隋朝和唐朝继承了北方统一的大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民族融合,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分裂为多个政权,十分动荡。

宋朝以其盛世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闻名,但后期面临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入侵。

5. 明朝至清朝(公元1368年-1912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但后期面临着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满族政权,清朝实行了多项改革,但也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19世纪末,中国爆发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6. 中华民国至现代中国(1912年至今)民国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但也经历了诸多内忧外患。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约170万-4000年前)(一)介绍: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他手托天,脚踏地,将天地支撑起来。

临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矿藏宝物,一个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随手拾起一块湿泥巴,仿造自己模样捏了泥人,他们居然活了,于是天地就有了人类,这就是女娲造人的动人神话。

(二)大事:1、黄帝大战蚩尤:五千年前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有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强的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黄帝大战蚩尤,大获全胜,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黄帝在远古时代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后人推崇,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自称是黄帝子孙。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本是亲近,所以有时也称为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传说在黄帝以后,相继的出现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是尧、舜、禹。

大禹治水有功,他治水的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及黄河两岸,终于治好了全国的水患,被舜选为继承人。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氏族部落的选举制度被废除了,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度。

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二、奴隶王朝,三代更迭——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一)夏王朝的灭亡:夏王朝统治中国大约四百年,到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

他是个出名的暴君。

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推翻夏朝。

商汤最后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一直到死。

夏朝就被商朝取代了。

(二)周武王伐商纣:商朝在以后的3百年中,搬了五次都城,王位也不断更替。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叫纣,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是个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大军,无往不胜,并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这是商纣王值得称颂的地方。

但在长期征战中,军备和人民的消耗、负担无疑都是很大的,纣王不顾人民死活,一味贪图享乐。

纣王的寻欢作乐、欺压百姓、杀害忠臣的行为加速了朝政的腐败和商朝的灭亡。

论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1840年的殷商至清朝时期。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触发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叙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时期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代,此时人们还处于采集打猎阶段,生产比较原始。

约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有统一政权的时期,即商朝。

商朝的中心是河南的时期,统治者称为商王。

商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公元前1046年,由于周朝的兴起,商朝的统治被终结。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分封诸侯,分封制度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

封建制度在周朝的金石文化、礼乐制度以及早期儒家学说中有着深远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centralized 中央集权政权——秦朝。

秦朝推行了许多改革,例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为后来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然而,由于秦始皇中央集权过于强化,导致社会压迫加剧,最终引发了民族大起义,促使秦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分裂时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一个诸国争霸的时期,各国不断出现割据和争斗,然而同时也促进了军事技术、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进步。

诸子百家、兵法等学说相继诞生于这一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后裔刘邦统一六国,建立了汉朝,国号为汉。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生产最为繁荣、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时期。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开始,国家分裂为魏、蜀、吴三个政权。

魏、蜀、吴三国争霸并崛起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等。

三国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为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之一。

中国发展简史

中国发展简史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发展简史
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原始群时期
我国已知的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距今在一百七十多万年前。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二)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三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生活着山顶洞人。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化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西安半坡氏族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化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三)原始社会的神话和传说人物
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里的华夏族的祖先。

尧、舜、禹,都是古代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

三皇:女娲、伏羲、神农。

五帝:伏羲、神农、黄帝、炎帝、尧帝,
二、奴隶社会时期
(一)夏朝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被认为是夏朝主要的文化遗址。

(二)商
商汤建立商朝,商朝也称作“殷朝”。

甲骨文和青铜艺术是商朝文明的象征。

(三)西周
武王建立周朝,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公元前841年,爆发了以平民为主的“国人暴动”。

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四)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时期——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五)奴隶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
奴隶社会主要科技文化成就。

18组图读懂中华5000年演变史

18组图读懂中华5000年演变史

18组图读懂中华5000年演变史按史记的说法算起,从三皇五帝上古传说, 黄帝炎帝,尧舜禹开始,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大中国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

其中商以前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属于传说中的历史,需要通过考古证实.1、夏朝(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朝代,维持了近440年,主要活动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3、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4、秦朝(前221年—前246年)公元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皇朝,北方是匈奴和东胡这些民族,这时还尚未和西域接触。

5、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朝也就是现在的新疆。

西汉的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的领地纳入中国。

6、东汉(25年—220年)汉朝和北方匈奴的战争一直不断,后匈奴内部分裂,鲜卑趁虚而入占据匈奴各地。

7、三国(220年—265年)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

这三国加起来的面积就是汉朝的面积,其中魏最强大。

8、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之势9、东晋(317年-420年)10、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隋朝结束了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11、唐朝(618年—907年)前唐的版图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的强大,西部北部疆域的开拓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

唐后期版图大为收缩,吐番达到了鼎盛时期,对唐王朝有着巨大的威胁。

12、五代十国(907年—979年)13、北宋(960—1127年)在中国主要王朝中,宋朝无非是版图最小的一个。

14、南宋(1127-1276年)南宋时期,蒙古崛起,不久后将扫平亚洲诸强,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铁木真建立的王朝可以说大的没边了,元朝大军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洲,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元朝的脚步了。

图中的四大汉朝都听服于元朝皇帝,归中央管制。

中国历史400万年简介表

中国历史400万年简介表

中国历史400万年简介表一、原始社会(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距今越400万年前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距今越200万年前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距今越100万年前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燧人氏)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面貌上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已经能够保存火种,并用火烧烤食物,手脚分工明确,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约20万年前金牛山人已在东北辽河流域生息,标志着人类开始由直立人向智人进化。

距今约15万年前丁村人已在山西南部生息距今约10万年前许家窑人(伏羲氏)已在晋北古大同湖畔生息,飞石索已用于狩猎距今约5万年前骨针在辽宁小孤山制成距今约3万年前峙峪人已在晋北桑干河流域生息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距今约3万年前下川文化在晋南形成距今约1万年前(神农氏)原始农业在中华大地出现约公元前6000年裴李岗文化在中原地带形成,龟甲占卜在中原出现,文字符号萌芽,骨笛制成,粟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猪狗鸡在中原已家养约公元前5850年大地湾文化在陇东形成,黍子、油菜已种植,原始混凝土制成约公元前5000年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为稻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形成,龙虎观念萌生,彩陶艺术出现,壁画出现母系氏族公社约公元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酿酒器皿制成父系氏族公社公元前3990年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形成,男女合葬出现,动物殉葬风俗已见约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东部及辽西形成,玉猪龙崇拜形成,石砌祭坛出现约公元前3300年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形成,彩陶艺术进入盛世,青铜刀已用范铸;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天圆地方观念形成,原始混凝土已用于建造约公元前3000年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汉江地带形成,崇祖观念萌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筑成约公元前2600年龙山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文字与文书出现,山东邹平丁公村古成筑成约公元前2550年黄帝与炎帝结盟,华夏族形成;涿鹿大战,筮卜出现;阪泉之战,史官出现,仓颉造字约公元前2450年颛顼称帝约公元前2372年喾称帝约公元前2297年尧称帝约公元前2227年尧让位于舜约公元前2179年舜称帝约公元前2155年大禹治水约公元前2142年禹征三苗约公元前2120年禹朝诸侯于会稽约公元前2100年禹划天下为九州约公元前2190年禹铸九鼎约公元前2000年齐家文化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带形成,石磐已成为重要乐器之一,青铜镜已有制造;二里头文化在黄河中游豫西晋南形成,酒器青铜爵已铸造,宫殿已建筑。

中国历史的分期

中国历史的分期

中国历史的分期掌握中国历史分期,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总体划分)170万年前 --------------------- 前21世纪 ------------------------ 至今史前史(蒙昩时代)文明史(阶级社会时代)170万年前为元谋人时代,中经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40—5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代,到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人们开始由原始人群(不固定的群体)生活,转变为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公社生活。

到了7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稍晚的半坡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时祖国境内各地已都有人们居住,亦称为新石器时代(使用经过磨制的石器,此前均使用打制石器,称旧石器)。

到了4、5千年前,以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代表,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成;公有制逐渐瓦解,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形成。

公元前21世纪,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王朝,跨进阶级社会门槛,中国的原始社会解体,中国历史由蒙昩时期最终进入了文明阶段,开始了阶级社会的历史。

第二层次:(分期划分)170万年前----------------1840年---------------1949年---------------至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历史分期,采取的是按社会发展形态划分的方法。

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划为“中国古代史”;把中国特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划为“中国近代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历史划为“中国现代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故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

第三层次:(以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半殖民地社会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初级阶段)170万年前--------前21世纪--------前476年--------1840年----------1949年----------至今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为原始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经殷商、西周、春秋为奴隶社会;到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标志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开始;从前475年战国开始到1840年清王朝中期鸦片战争爆发,为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概览

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概览

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概览古代中国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我们需要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一个概览。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为您介绍中华五千年的古代历史。

1.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有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等故事。

商朝则是夏朝的继承者,商代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周朝继商朝之后,周武王发动了“东周”的战争,实现了新的政权更迭。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一段动荡的时代。

这一时期各个诸侯之间争霸不休,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如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在这个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也相继兴起。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有着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还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4. 隋唐宋时期(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隋朝由隋文帝杨坚建立,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而宋朝是质朝的继承者,南宋时期以文化繁盛、广州发达而闻名。

5.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1年-公元1912年)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唯一一个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复杂。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实现了对元朝的推翻并恢复了中国传统文化。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简要概览。

历史是一部长卷,其中涵盖了世代兴衰、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

每一个时期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

中国历史时间线概览中国历史时间轴:清晰版1. 史前时期●约500万年前: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

●约170万年前:蓝田人出现。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出现,掌握用火技术。

●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出现,已具备现代人类特征。

●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出现干栏式建筑。

●距今约6000年:半坡文化,开始种植粟,饲养家畜。

2. 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开始使用甲骨文。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施分封制,建立宗法制。

3.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此时期学术繁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如孔子、老子等伟大思想家。

4. 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

●公元前213-212年: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逝世,秦朝开始衰落。

5. 汉朝兴盛●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6. 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东汉结束。

●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国。

●公元229年:孙权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国结束。

7. 隋唐盛世●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进入隋唐盛世。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出现了如唐诗、唐画等艺术高峰。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8.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五代更替,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时期,南方及蜀地出现十个割据政权,即十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

中国历朝历代的简单概括

中国历朝历代的简单概括

中国历朝历代的简单概括中国历朝历代的简单概括如下: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由禹建立,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第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王朝,以商纣王的暴政而灭亡。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以封建制度和礼乐文化为特点,东周后期出现了分封割据的现象。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动荡时期,各国割据、战争频繁,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修筑万里长城,推行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6.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刘邦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推行科举制度,开辟丝绸之路。

7.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以魏、蜀、吴三国相争为特点,最终被魏国统一。

8.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建立,统一北方与南方,推行科举制度。

9. 唐朝(618年-907年):中古时期最辉煌的王朝,经济繁荣、文化繁盛,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流达到高峰。

10.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分裂时期,共有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的统治。

11. 北宋(960年-1127年):宋朝建立后,统一全国,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出现了文人墨客的盛世。

12. 南宋(1127年-1279年):由于北方遭受金国侵略,宋朝南渡建立南宋,文化繁盛,但国力逐渐衰弱。

13.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王朝,统一全国,首都设在北京,实行蒙古文化和宗教。

14.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恢复汉族统治,进行海外扩张,繁荣文化,但后期国力衰退。

15. 清朝(1644年-1912年):满洲族建立的王朝,统一全国,延续了封建制度,后期国力衰退,遭受列强侵略。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历史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的国家,其灿烂的古代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迹。

自远古时期至20世纪前,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和王朝的更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古代历史。

一、远古时期中国的远古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祖先们逐渐从游牧定居,开始农耕文明的发展。

他们发明了农具、制陶技术,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同时,中国的文字也开始慢慢发展,这为后来的历史记录奠定了基础。

二、夏、商、西周大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046年,中国进入了夏、商、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

夏朝是一个农耕社会,建立了中央政权,并制定了法律制度。

夏朝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历史上进入了商朝时期。

商朝的首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商朝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商代的铜器和商代文字等。

商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西周所取代。

西周是一个封建的王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并形成了刑法、礼仪等重要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衰落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始,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多小国的兴起,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与争夺。

诸子百家思想开始兴盛,各个国家的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涌现,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

同时,这个时期也见证了孔子、墨子、老子等许多著名的先哲思想的形成与传承。

四、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有着大规模的集权国家。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等,还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短暂存在为后来的汉朝奠定了基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致力于推行儒家思想,并且通过外交手段扩大了疆域,发展了丝绸之路等重要贸易通道。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汉朝的衰落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出现,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之一。

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西晋的统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大事记

中华文明五千年大事记

中华文明五千年大事记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事件。

这些建立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重要大事。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1. 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继位成为夏朝的首位君主,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王朝的基础。

2. 商朝兴起: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了商朝,统一了中原地区。

3. 周朝崛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建立了周朝,开启了周朝的长达800多年的封建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朝分封诸侯,开启了春秋时期。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各国争霸的时期,同时也是诸子百家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春秋诸国逐渐演化为七大国,即齐、楚、燕、赵、韩、魏、秦。

这段时期是一个动荡、割据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和兵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统一与分裂(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1. 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2. 汉朝兴起: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时期。

3.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中国分裂为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

四、秘境与繁荣(公元581年-公元1912年)1. 隋朝与唐朝: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建立了隋朝。

不久之后,唐太宗接续统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2. 南宋与北宋:公元960年,宋太祖建立了北宋,辽、西夏入侵后南迁,建立南宋。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昌盛的时期。

五、明清两代(1368年-1912年)1. 明朝兴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变迁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

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大气降水量分布不均,非旱即涝,灾害频繁。

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季。

空气温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由北到南逐渐变小。

中国有五六千年的文明历史,在这五六千年里,其自然地理特征在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在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发生了很大甚至翻天覆地的变化。

1.1 森林和草原面积缩小大约六千年前,中华文明形成于黄河中游地区,那时的森林分布非常广;到了两千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和草原也属良好,秦汉以来不断被毁。

豫鄂川陕交界地区原有茂密的温带森林,明清时流民进山伐木,种植玉米、甘薯,把森林变成了秃山荒岭。

西北的许多山岭,在明代还保持着“林木葱茂”的景观,但经过不断地垦殖樵采,到清代已是“牛山濯濯”。

如祁连山脉的黑松堡,“昔则松柏丸丸,于今牛山濯濯”;秦巴山区原来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如今已是“山渐为童”。

1.2 土地沙漠化加剧我国人为活动所导致的沙漠化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屯垦,破坏了土地的植被,致使土地沙化严重;北宋以来沙漠化加剧,原因除了屯垦以外,还有由于人们自发向边疆地区流动引起的植被破坏。

据考证,在毛乌素沙区,有数十座规模不大的被流沙包围的古城堡废墟,许多为汉代所建。

这些古城废墟的存在,说明了在汉代这里曾是水草丰美、植被良好、农牧业生产相当繁荣发达的地区。

后来沙漠逐渐形成并向东和南推进。

作者简介周全霞(1970-),女,河南荥阳人,在读博士,讲师,从事食品文化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212201 从盛唐到明初约800年的时间,沙漠向南和向东推进了60 km,平均每年向东推进0.075km[1]。

1.3 湖泊水系发生变化如果考察一下我国历史上江河湖泊水系的变迁就会发现,有的河流改道了,有的湖泊缩小了,而有的甚至消失了。

海河、淮河、辽河、珠江、大运河都有历史变迁,尤以黄河和海河的变迁为巨,决溢改道极其频繁。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我国古代不同名称的湖泊有海7、泽100、薮11、湖114、淀12、陂160、池117、坑9、其他29,共559 个。

但人们的开垦和围垦活动使这些湖泊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湮废,有的缩小变浅。

例如,《水经注・渠水注》记载的圃田泽,它位于河南中牟以西,是我国古代的大湖之一,但到了宋代,已经看不到其踪影了;《水经注》所载的芍陂是古代淮河的一个大型人工湖,陂周至二三百里,灌田至万顷,在北宋之前,它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后的年代里,逐渐被毁用于造田,明朝之后,毁湖造田的速度加快,湖面迅速缩小,直至完全湮废;《水经注・浙江水注》对绍兴鉴湖的记载为“浙江又东北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

”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对湖的大规模围垦最终使得该湖消失了;江汉间的云梦泽在先秦时期为大面积的湖泊沼泽,秦汉时期开始被沙洲分割成许多小湖,唐宋时期已被淤填成平陆。

1.4 气候产生变迁气候的变迁主要体现在温度和湿度2 个方面。

1.4.1 温度。

古代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不同时期变化幅度不同,而且有过多次反复。

在新石器时代,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高2℃;公元前1100年至前85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周朝代商和西周前期,气候变得寒冷,但只持续了一两个世纪;到春秋战国时期气候又趋于变暖;公元初至600年左右(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2个寒冷期,温度下降了2.5~3℃,比现在低1.5℃;至公元8~9世纪也就是唐朝时期气候稍趋温和;在公元1100~1270年左右,也就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气候又变得寒冷,气温下降了1.5℃,比现在大约低1.8℃;13世纪初气候开始回暖,从南到北的气候与现在大致相同;但在1570~1710年左右,此时正值欧洲小冰期,相当于明末清初,气温又转至严寒。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7):2148-2150 责任编辑陈娟责任校对胡先祥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1.4.2 湿度。

五六千年前的温暖期也是气候湿润期;随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时期;到2500年以前,气候稍稍湿润;但此后就再次变干。

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其中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前半叶、17世纪和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是3个旱灾持续出现的时期[2]。

1.5 人口分布发生变化由于科技不发达,人口成为战争胜利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加上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致使人口数量增长很快,但由于大规模的天灾人祸使人口数量在宋之前一直起伏不定。

一般来说,在新旧朝代更替之际,战争使人口大幅度减少;王朝稳定时,人口开始增加;当人口的增长使食品供应发生危机时,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人口又开始骤减,在宋以前人口数量基本属于千年徘徊状态。

但即使在人口低谷,中国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也在1/5以上。

自宋以后,人口数量也有起落,但总趋势是人口涨幅较大。

北宋初年人口大约4000万,发展到1850年已突破4个亿,占世界人口的1/ 3以上。

我国古代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表现是:前期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流域,唐朝末年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此后南方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2 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迁对食品生产的影响 2.1 先秦时期现在,学术界已经公认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但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黄河流域进入夏商周时期时,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而言是比较缓慢的。

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别。

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气候湿润,雨量适中,森林分布广而不茂密,河湖畅流而少沼泽,再加上黄土高原与黄土冲积平原土质疏松,透水性好,“原(塬)隔既平,泉流既清”,适宜于旱作物(主要是黍,即小米)的生长。

旱作农业技术较简单,花费劳动较少,开垦较易,使以木、石、蚌、骨为材料制成的工具及原始农业技术较易生产出剩余产品,也使人口增长较快,从而使奴隶劳动成为可能并得到发展。

相形之下,长江流域则处在一种河湖纵横、沼泽遍地的环境之下,多雨潮湿的气候和茂密的森林杂草,滋长了各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菌和疾病,人的平均寿命很短。

司马迁《史记》中说:“江南卑湿,丈夫多夭”,就是说不少男子未长成年即已夭折。

本来就稀少的人口,再加上成年劳动力的不足,使长江下游地区经济不可能迅速发展。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历来以种水稻为主,多水虽有利于水稻,但水稻需要灌溉,也需要排水,同样要讲究水利。

但南方多丘陵,斜坡不能蓄水,洼地需要排水,否则作物会被水所淹。

木石工具很难担负起这种任务,人们只能听天由命,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此外,长江下游的土壤是黏质湿土,正如《禹贡》中记载的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荆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中下”,面对这种卑湿的黏土,木石工具很难有大作为。

因此,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了先秦时期中国经济的中心地区。

先秦时期全国人口还比较少,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估计,战国时期的人口约3000万。

由于当时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相对较少,土地压力小,再加上工具的落后,耕作方式比较落后。

当时主要采取刀耕火种,即先烧荒然后用尖木棒等工具刨坑下种。

火耕地比较肥沃,但灰肥皆浮在地表,在雨水冲击下极易流失,因而火耕地只能种二三年就丢荒了,另砍新地,这是典型的生荒轮作制。

随着耒耜等翻耕工具的使用,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变,人们利用草木灰肥和定期休耕,延长了土地使用年限,进入了熟荒轮作制。

在春秋战国以前,尽管商末周初有一两百年的寒冷期,但土地的压力并不大,所以土地经营方式也一直是粗放式,这一段被称为原始农业阶段。

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与人口矛盾已初露端倪,由于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使土地深翻成为可能,农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推广,粗放式农业经营开始向精耕细作过渡,但土地使用一直是轮休制。

当时的粮食产量只有1410kg/hm2。

粮食作物主要是北方的粟、黍,因为它们适应性强、口感好。

麦、麻、菽、稻的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有所提高,种植日益普遍,但南方的水稻总产量无法与粟、黍相比。

先秦时期肉类食品较丰富,一方面来自大自然的野生动物,另一方面来自畜牧业。

先秦时期畜牧业规模较大,因为当时湖泊沼泽和森林草地面积较大,对牲畜的饲养实行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成本较低。

周朝时以农立国,畜牧业规模有所减小。

2.2 秦汉时期秦汉以后,气候逐渐变得凉爽干旱。

为了巩固边疆,这2个朝代都曾“移民实边”,破坏了边疆地区的生态。

西汉时人口开始扩大,汉平帝时人口比战国时翻了一番,达到6000万。

土地的压力增大,迫使人们一方面通过开荒的办法扩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黄河流域逐渐放弃轮休制,通过灌溉和施肥来保障土壤肥力。

精耕细作使粮食产量增加到2100kg/hm2。

扩大耕地面积破坏了黄河中下游尤其是黄河中游的生态,为黄河的决溢和改道埋下了隐患。

气候的凉爽干燥使南方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铁器的发明也便利了南方的开发。

西汉末年战乱,中原人民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他们带去了北方先进的旱地耕作技术。

三国时,官方统计的人口数为魏国504万、蜀国128万、吴国256万。

农耕技术不但传到了南方,也扩展到了塞外。

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溉田。

”汉武帝移民百万,使河套以南到陕北地区农业的繁荣程度可比关中。

当时的畜牧业还很发达,据司马迁记载,当时1户养马五六十匹、养牛一百六七头、养猪或羊二百五六十头只的畜牧大户比比皆是。

2.3 魏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食品原料生产的重心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气候变化是其转移的重要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国的第2个寒冷期,温度下降了2.5~3℃。

而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下降1~2℃,实际上等于把纬度线南推了200多km,这样人的生存条件就发生了变化。

北方游牧民族被迫南迁到中原地区,于是出现了“五胡乱华”,以后各代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无一不和气候变化有关。

此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气候条件变得越来越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农业的开发。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导致黄河流域人口纷纷南迁,至刘宋为止,南徙人口近90万。

南北朝时期,全9 41235卷7期周全霞古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变迁对食品生产的影响国人口大约4500万,南方人口约1500万。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的人口比重由乱前的60%降到37%,长江流域成为全国人口重心。

北人南迁不仅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北方的资金和旱地农业技术,北方传统的粮食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