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与评估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系统功能监测

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系统功能监测
2.分类
✓ 12导联或18导联心电图 ✓ 动态心电图 ✓ 心电示波监测
3.电极置放
标准心电导联电极的置放
❖ 标准肢体导联 ▪ 双电极导联,Ⅰ导联为左上肢(+),右上肢(-);Ⅱ导联为左下肢(+ ),右上肢(-);Ⅲ导联为左下肢(+),左上肢(-)。 加压肢体导联 单极导联,aVR、aVL与aVF导联探查电极分别置于右腕部、左腕部及左足部。 ▪ 胸前导联 ▪ 单极导联,V1电极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于 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3于V2与V4的中点,V5于左侧腋前线与 V4同一水平,V6于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V7于左腋后线与第5肋间 相交处,V8于左肩胛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9于第5肋间同水平脊柱左缘, V4R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3R在V1与V4R的中点,V5R于右腋 后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五、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主要反映整个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状况
❖ 近红外线脑氧饱和度仪监测 主要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状况
泌尿系统功能监测
一、尿液监测
❖尿量 ❖尿比重 ❖尿渗透压 ❖尿常规检查
二、血生化监测
• 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
正常值是88.4~176.8μmol/L(1~2mg/dl)
• 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正常值为3.2~7.1mmol/L(8~20g/dl)
• 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一、无创监测
(一)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 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 自动间断测压法(NIBP) ✓ 自动连续测压法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助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

)三步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映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钟。

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1)开放气道:①将床放平,如果时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力量垂直压下。

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⑤按压频率:100次/分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⑦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

危重病人检查标准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检查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及时准确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重病人检查的标准,包括五个部份:一、生命体征的检查;二、实验室检查;三、影像学检查;四、器官功能的评估;五、其他辅助检查。

一、生命体征的检查:1.1 体温测量:通过测量体温可以了解病人的发热情况,常用的方法有口腔、腋下、直肠和额温等。

1.2 心率检查:通过心电图监测或者手动计数的方式,了解病人的心率情况,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1.3 呼吸频率测量:通过观察胸部的起伏或者使用呼吸监测仪,了解病人的呼吸频率,判断呼吸系统是否正常。

二、实验室检查:2.1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了解病人的血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者贫血等问题。

2.2 生化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肾功能指标等,了解病人的器官功能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代谢紊乱或者器官损伤等问题。

2.3 凝血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的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部份凝血活酶时间等,了解病人的凝血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或者血栓等问题。

三、影像学检查:3.1 X线检查:通过拍摄病人的X线片,了解病人的骨骼和器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肺部感染或者肿瘤等问题。

3.2 CT扫描:通过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了解病人的内部器官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出血、肿瘤或者感染等问题。

3.3 超声检查: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了解病人的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结石或者血栓等问题。

四、器官功能的评估:4.1 心脏功能评估: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问题。

4.2 呼吸功能评估:通过肺功能检查和呼吸机的监测,了解病人的呼吸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疾病或者呼吸衰竭等问题。

4.3 肾功能评估:通过尿液分析和血液检查,了解病人的肾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者尿路感染等问题。

危重病情的评估和处理

危重病情的评估和处理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危重病情的病因,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抗肿瘤、纠 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
免疫支持
通过输注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手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心理支持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必要时进行吸氧或机械通气。
B
C
维持循环稳定
保证患者循环系统的稳定,控制血压、心率 等指标,预防和纠正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 并发症。
控制感染
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 抗生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处理
预防感染
01
对危重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感染措施,如定期更换导管、保持
环境清洁等。
处理多器官功能障碍
02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机械通气、连续性
肾脏替代治疗等。
预防应激性溃疡
03
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04 危重病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A
密切监测病情
危重病情的评估标准
APACHE II评分
根据患者年龄、慢性健康状况、生理 学参数等评估危重病情严重程度。
SOFA评分
MODS评分
评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严重程 度,包括呼吸、循环、肾等器官功能 。
评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包括呼 吸、凝血、肝、循环等系统功能。
02 危重病情的评估方法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呼吸缓慢:成人呼吸<10次/分 常见于呼吸中枢抑制颅脑疾病
血压的观察
• 正常血压的范围: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 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 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 脉压差为4.0~5.3kPa(30~40mmHg)
血压
• 高血压
收缩压 21.3kPa(160mmHg)以上 舒张压 12.6kPa(95mmHg)以上
深昏迷 完全丧失
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深浅反射 生命体征 大小便
各种反射均存在 一般无明显改变 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浅反射均消失
呼吸不规则, 血压可有下降, 仅能维持呼吸与循环的
最基本功能
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 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 昏迷的方法。
发热可分为:
吸收热:一般在38度以下,加强生活护理,不需特殊处理。 感染热:应用抗生素治疗,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枢热:以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包括酒精擦浴头置冰袋或冰帽。
• 把握合理尺度
• ——什么时候需要处理?怎么处理!
脉搏评估
• 脉搏观察要点:观察脉搏频率、节律和强弱。
• 正常成人 60~100次/分;
• 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 18.8~21.2kPa(141~159mmHg) 舒张压 12.1~12.5kPa(91~94mmHg)
• 低血压
收缩压 12.0kPa(90mmHg)以下 舒张压 8.0kPa(60mmHg)以下
血压
影响血压增高干扰因素 呕吐、舌后坠时气道受阻 尿滁留而导致的膀胱内压上升 兴奋活动、用力排便、剧烈的体位变换 排除以上因素血压仍高为病情因素

医院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表

医院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表

附件三:常用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评分表潜在危重病评分系统RAPS-评价院前或住院病人转运风险REMS-预测急诊病人的病死危险性EWS-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潜在危重病人MEWS-对急诊病人去向的分拣和类选治疗SIRS-急危重症初筛方法,早期预测发生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SCS-预测急诊病人近期,特别是30天内死亡危险性MEES-动态评价院前急救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RAPS和REMS评分表变量0 1 2 3 4 5 6脉搏70-109 55-69 40-54 <40110-139 140-179 >179收缩压90-129 70-89(mmHg)130-149 150-179 >179呼吸 12-24 10-11 6-9频率 25-34 35-49 >49GCS >13 11-13 8-10 5-7 <5年龄<45 45-54 55-64 65-74 >74 SpO2>89 86-89 75-85 <75RAPS和REMS评分注意事项:⏹参数取同一时间点⏹动态评分24小时最差值是指总分的最差值⏹血压最好由同一人反复测量,测量部位固定测量外周血氧饱和的部位应固定RAPS和REMS评分与病死危险性对应表RAPS分值REMS分值病死危险率≤7 ≤11 10%8 16-17 50%≥14 ≥24 100%EWS评分表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30 >130 收缩压(mmHg)<70 70-80 81-100 101-199 ≥20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 体温(℃)<35 35.1-36.5 36.6-37.4 >37.5对声音对疼痛意识清楚有反应有反应无反应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mmHg)≤70 71-80 81-100 101-199 ≥20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 体温(℃)<35 35.0-38.4 ≥38.5对声音对疼痛意识清楚有反应有反应无反应EWS >3分:提醒医生或ICU人员进行评估,调整处理方案MEWS评分5分:是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评分<5分,大多数不需住院治疗;评分≥5分,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重患者风险评估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一、生命体征监测1.1 血压监测:血压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低血压可能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因此及时监测和评估血压对危重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1.2 心率监测:心率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心率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节律和心脏负荷情况。

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因此及时监测和评估心率对危重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1.3 呼吸监测:呼吸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状态。

呼吸频率过快或者过慢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或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因此及时监测和评估呼吸对危重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二、疾病评估2.1 疾病诊断: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评估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

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手段,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2 病情监测: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是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

通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氧饱和度、血液生化指标等,可以及时发现并预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3 并发症风险评估:危重患者往往伴有着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如感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三、治疗计划制定3.1 目标设定: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风险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如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维持呼吸功能稳定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人员在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时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评估病情,可以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1.1 体温的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计等工具准确测量病人的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异常情况,如高热或低温。

1.2 心率的观察:通过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监测病人的心率,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率过快过慢的情况。

1.3 血压的监测:使用无创血压监测仪等设备监测病人的血压,及时判断病人的血压状态,如高血压或低血压。

二、病情观察与记录2.1 意识状态的评估: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与否、反应迟钝等,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异常。

2.2 呼吸状态的观察: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抑制等异常情况。

2.3 精神状态的记录:记录病人的精神状态,如焦虑、抑郁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三、实验室检查3.1 血液检查: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检查,了解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电解质平衡等情况,指导治疗方案。

3.2 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病人的心脏功能,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3.3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检查,了解病人的器官情况,发现异常病变。

四、病情评分系统4.1 APACHE II评分系统:根据病人的生理指标、年龄、患病情况等因素,评估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

4.2 SOFA评分系统:通过评估病人的血液、心脏、肝脏、肾脏、呼吸系统功能,评估病人的器官功能衰竭情况。

4.3 GCS评分系统:通过评估病人的眼开放程度、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评估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五、临床评估工具5.1 问诊与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5.2 身体检查:全面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发现异常情况。

5.3 疼痛评估:通过疼痛评分工具,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时缓解病人的疼痛。

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

急诊危重病情判断和评分








患者,男,36岁。自3米高处坠落, 神志淡漠,血压80/50mmHg,脉搏110/分,呼吸18次/分。 枕部头皮有长约5cm裂伤,胸口有皮肤擦伤,腹部查体无 异常,骨盆挤压征及分离征(+),脊柱查体无异常,四 肢多处挫伤,活动正常。
部位 — 骨盆 — 5分 伤型 — 骨折 — 6分 血压 — 80mmHg — 3分 脉搏 — 110次/分 — 3分 呼吸 — 18次/分 — 1分 神志 — 淡漠 — 3分 TI总分21分 重度伤 住院治疗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 ,1981
1985 APACHE Ⅱ,1991 APACHE Ⅲ,2005 APACHE Ⅳ

APACHE基本指导思想:
一个急性危重病人的预后将取决于疾病本身 和机体的抗病能力,后者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 而其严重性则由生理紊乱程度决定
APACHE

APACHE Ⅱ、 Ⅲ评分分3部分: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 评价方法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

APACHE-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SAPS -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MPM - 病死概率模型
IRODS - 炎症反应器官功能不全评分
APACHE


APAC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




4分 3分 3分
RTS总分10分

重伤
CRAMS记分法





Gormican SP于1980年提出 Clemmer TP于1985年对其进行修正 C — circulation R — respiration A — abdomen M — motor S — speech 目前国内院前创伤评分系统中应用最多

危重患者评估以及护理措施

危重患者评估以及护理措施

制定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 安全。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 状表现等,获取初步病情信息

询问法
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患 者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
向家属传授患者的日常护理知识,如饮食 、清洁、康复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照 顾患者。
紧急情况处理
医疗费用与保险
指导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应对,如 突发病情恶化、意外事件等。
为家属提供医疗费用和保险的相关指导, 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
05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提升
护理人员培训
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危重病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急救技能、 重症监测技能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有效的家属沟通有助于建立医护 人员与家属之间的信任关系,提
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传递信息
通过与家属的沟通,医护人员可 以及时向家属传递患者的病情、 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让家属了
解并参与决策。
减轻家属焦虑
与家属进行及时、透明的沟通, 有助于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让
他们更好地支持患者。
家属沟通技巧
倾听与理解
优化排班制度
02
根据危重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排
班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专业的护理。
简化护理文书
03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监控
定期评估
定期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 题。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疗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准确评估病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史调查、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生命体征1.1 体温:使用电子温度计或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异常体温可能是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情况的表现。

1.2 心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或使用心电图监测心率,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问题的指标。

1.3 呼吸频率: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或使用呼吸监测仪测量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异常呼吸频率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或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二、病史调查2.1 主诉:询问患者或家属主诉,了解患者当前的症状和不适感。

2.2 病程: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过程,包括起病时间、病情变化等信息。

2.3 既往史: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以便判断病情的原因和可能的并发症。

三、症状观察3.1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以便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3.2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与否、意识模糊等,以便判断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

3.3 精神状态: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和语言表达,以便判断是否存在精神障碍。

四、实验室检查4.1 血常规: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以便评估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贫血情况。

4.2 血气分析:采集患者的动脉血样本进行血气分析,包括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以便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

4.3 肝肾功能: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包括肝酶、肌酐等,以便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是否正常。

五、辅助检查5.1 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帮助医护人员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ICU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ICU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ICU患者评估管理制度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专门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度监护和护理的部门。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估和管理,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因此,建立完善的ICU患者评估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二、评估要点ICU患者评估是对患者整体病情和生理状况的全面评价,旨在为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

ICU患者评估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指标,需要密切监测,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2. 神志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疼痛感知等,可以通过Glasgow昏迷评分等方式进行评估。

3. 呼吸功能:包括氧饱和度、氧合指标、呼吸频率等,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呼吸机参数。

4. 循环功能:包括心脏功能、血压稳定情况等,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血压数据。

5. 机体功能:包括肾功能、肝功能等器官功能状态,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

6. 并发症风险评估:包括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及时预防和处理。

7. 疼痛评估:包括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效果等,需要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8. 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营养状态、营养摄入量等指标,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9. 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焦虑、抑郁、幻觉等心理问题的评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10. 家属关怀评估:包括家属情绪状态、需求与关注等,需要提供亲属支持和离院指导。

以上评估要点仅是ICU患者评估的基本内容,具体评估内容和标准应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方案。

三、管理要求为了确保ICU患者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医院应建立规范的ICU患者评估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评估人员:ICU患者评估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营养师等,每位评估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培训。

2. 评估频次:ICU患者评估应定期进行,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制定评估时间表,对于病情危急或需持续监测的患者应加强频次。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标题: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引言概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人员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方法。

一、生命体征评估1.1 体温: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高热可能表明感染或炎症,低温可能表明休克或代谢问题。

1.2 心率: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表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

1.3 呼吸: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呼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问题或代谢紊乱。

二、神志评估2.1 意识水平:观察患者的清醒程度和意识状态,意识丧失可能表明脑部问题或中毒。

2.2 瞳孔反射: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异常瞳孔可能表明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问题。

2.3 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肢体无力或抽搐可能表明神经肌肉问题或代谢紊乱。

三、血液检查评估3.1 血常规: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感染、贫血或炎症。

3.2 生化指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异常值可能表明器官功能损害或代谢紊乱。

3.3 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凝血指标,异常凝血功能可能表明出血风险增加或凝血障碍。

四、器官功能评估4.1 心脏功能: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心脏病变或心功能不全。

4.2 呼吸功能:通过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可能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或呼吸衰竭。

4.3 肾功能:通过尿常规、血肌酐等指标评估患者肾功能,异常可能表明肾脏病变或肾功能不全。

五、病情动态监测5.1 持续观察: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状态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2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3 团队协作: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共同进行病情评估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论: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在医疗护理领域中,对危重病人进行准确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不仅可以匡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

一、生命体征评估1.1 血压:危重病人的血压是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持续监测血压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循环系统问题。

1.2 心率:心率异常是危重病人常见的病情变化之一,过快或者过慢的心率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1.3 呼吸: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都可能提示危重病人存在呼吸系统问题,需要及时干预。

二、神经系统评估2.1 意识状态:危重病人的意识状态是评估其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昏迷、意识含糊等症状需要引起警觉。

2.2 瞳孔反射: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等变化可以提示危重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等问题。

2.3 运动功能:观察危重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可以了解其神经肌肉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三、循环系统评估3.1 心音:听心音可以了解危重病人的心脏功能情况,是否存在心律不齐、杂音等异常。

3.2 脉搏:触摸脉搏可以评估危重病人的心率、节律是否正常,以及血流量是否充足。

3.3 氧饱和度:监测危重病人的氧饱和度可以了解其氧气供应是否充足,及时纠正缺氧情况。

四、呼吸系统评估4.1 呼吸音:听危重病人的呼吸音可以了解其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肺部病变。

4.2 咳嗽:观察危重病人的咳嗽情况可以判断其呼吸道是否受到刺激或者感染。

4.3 气道通畅性:确保危重病人的气道通畅是保证其呼吸功能的重要措施,及时处理气道阻塞等问题。

五、代谢及营养评估5.1 血糖:监测危重病人的血糖水平可以了解其代谢情况,及时调整血糖控制措施。

5.2 营养状况:评估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可以指导饮食调整和营养支持的实施。

5.3 电解质平衡:监测危重病人的电解质水平可以预防并处理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的评估标准涉及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代谢及营养等多个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全面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危重症的病情评估

危重症的病情评估
常需反复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对治疗 的反应,并及时发现新出现的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除初始评估时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外,肝功能 检查、血钙、血磷、血镁及胸片也是非常有 用的筛查手段。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还需确定是否应当进 行其他的实验室检查。
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应首先 考虑超声检查,因为超声检查的副作用少, 且避免了搬动患者的风险。
(二)呼吸
无论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呼吸频数均是病 情危重的反映。但缺乏特异性。
对于呼吸窘迫严重程度的评估常常需要根据其代偿 反应的表现。
脉搏氧饱和度虽然是床旁常用的监测指标,但是呼 吸异常进入晚期时氧饱和度才会降低。
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却没有氧合障碍,则应立即寻找 非呼吸因素,如代谢性酸中毒或全身感染。
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电解质异常(特别是严重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严重贫 血,血小板缺乏,凝血异常,乳酸升高 大汗
二、随后的评估
对于病情不甚危重的患者,可以在治疗开始 前进行这部分的评估。
对患者进行评估时,通常包括采集完整的病 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一)病史
通常不可能从患者那里得到完整的病史,因此并病 史的其他来源非常重要。包括医生、护士、救护车 上的医务人员、家属、病历及护理记录。病历及护 理记录还能够反映病情恶化的速度。对于手术后的 患者,手术记录对于了解病情非常有帮助。
呼吸频率
>30次/分或<8次/分
意识状态
GCS<12
少尿
<0.5ml/(kg•h)

<120mmol/L或>150mmol/L

<2.5mmol/L或>6mmol/L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icu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监测和干
预措施,以确保他们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监测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ICU 急危重症A级监测内容的详细描述:
1. 血流动力学监测: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动
脉压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液体平衡情况,以及是否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血容量扩充剂。

2. 呼吸监测:呼吸参数的监测对于呼吸功能紊乱的患者尤为重要。

这包括监测
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还可能通过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腔静脉压力来评估肺血管的功能。

3. 体温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可以帮助发现感染、代谢异常和体温调节障
碍等问题。

通常使用无创体温监测装置,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4. 生命体征监测:除了上述内容,ICU患者还需要被监测的其他生命体征参数
包括神经功能、肌力、疼痛评估和尿量监测等。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实验室检查:ICU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经常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情况以及有无感染等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ICU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高度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异常,评估病情,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这些监测内容的持续进行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结果,提高生存率和康复速度。

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监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心肌及心功能监测:心肌酶、肌钙蛋白、BNP、无创心功

能(阻抗或超声法)、有创心功能(右心导管、PICCO)、监测心输 出量、CVP(中心静脉压)、PAWP(肺动脉嵌压)、了解右心或左心

的前负荷情况、血管外肺水以及血管阻力变化。怀疑心梗者需做冠

造或冠脉CT。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重 症

中枢功能,有无气道梗阻和呼吸功能的代偿能力.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症 患
(三)各系统监测内容及评估 (3)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注意其是否存在酸血症/碱血症;
PH<7.35称酸血症,PH>7.45称碱血症。

PaO2(动脉氧分压)正常值:60-100mmHg(吸空气)

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35-45mmHg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提示通气不足;

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提示通气过度;

(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正常

95%-100%,监测SpO2,其有一些干扰因素注意排除:如末梢灌注不良、

碳氧血红蛋白增高、指端水肿等,均可影响其数值。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三)各系统监测内容及评估 (5)氧的输出量(DO2)监测

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皮肤湿冷发花(微循环障碍)。



2.呼吸系统功能 (1)有无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病史、呼吸困难时能否平卧。
与 评
吸气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区分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呼吸困难。 (2)呼吸频率、方式(胸式/腹式)、幅度、节律(潮式、库斯毛式、
比奥托式)、吸气时有无三凹征、鼻翼煽动、矛盾呼吸等;以评估其呼吸


2.内环境及各重要脏器功能需用一些设备去获得

(1)全自动生化测定仪: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等。 (2)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呼吸功能.

(3)无创心功能测定(阻抗、超声):心功能.

(4)有创心功能测定(右心导管、PICCO):心功能.

(5)代谢车:氮平衡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三)各系统监测内容及评估 1.循环系统功能
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与评估
1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与评估
三、小结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要祛除原发病因或疾病加重的诱因。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


1.内环境稳定是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的基本条件。当内环境紊乱时机体即进入病理状态。

2.内环境包括:通气、氧合;供氧、耗氧平衡;水与

电解质酸碱平衡、晶体渗透压平衡;胶体渗透压平衡;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免疫功能的平衡;神经内分泌平衡、

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平衡、肠道菌群的平衡等。


危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
症 患
3.调整内环境稳定的方法

(1)药物、血制品、生物制剂等。

CO(心输出量) CI(心脏指数)=CO/体表面积 DO2=Ca02×CI
患 者
CaO2=Hb(%) ×1.34 ×Sa02+0.003 ×PaO2 D正O常2=值H=B5×001-6.3040m×LS/maOin2/m×2CI


测 与
(6)氧耗量(VO2) VO2=CI×(CaO2-CvO2) 正常值:120-150mL/min/m2

1.监测的目的:动态了解患者疾病过程的病生理变化,动态的

去指导治疗;对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予以评估,同时对于其预后和

并发症的出现及风险有一科学判断。根据监测的结果及其综合评估 去决定、选择治疗的方法、药物,同时去评估治疗效果。


2.监测的原则:根据人体的生理学和疾病的病生理变化,全面

的综合去对其内环境和各重要脏器的功能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无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及

水肿情况、出入量等,以去评估其肺淤血或腔静脉淤血情况。
患 者
(2)心率变化:过速还是过缓,注意观察心率变化的诱因以及 祛除可能诱因后的变化。

(3)心律变化:从全导心电图上判定其是哪一种心律失常:房

早、房扑、房颤、室早、室速、室扑、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室上 速等;注意心律变化的诱因:缺氧、低钾、缺血、毒素或药物等。
(2)注意观察水肿及尿量情况:球结膜、眼睑、下肢、躯体下垂部位;每日 的出入量、夜尿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中断现象(前列腺、结 石)、尿色(黄疸、血红蛋白尿)。
(3)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尿光抑 素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I)等,监测肾脏损伤情况。
评 估
(7)氧摄取率(O2ext) O2ext=VO2/DO2 正常值20-30%
急 危 重 症 患 者 的 监 测 与 评 估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三)各系统监测内容及评估
3.肾脏功能:
(1)注意询问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免疫性疾病)、用药史(皮质激素 类、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重金属,某些抗生素等具有肾毒性药物)

(2)脏器功能维持与替代治疗:呼吸机、血液净化

等。




急 危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
重 (三)并发症的治疗
症 (四)保护、维持和监测重要脏器功能,避免和减少医源

性损害
者 (五)营养代谢支持
的 监
(六)免疫调节
测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
与 (八)整体化护理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一)监测的目的
(三)各系统监测内容及评估
(5)血压监测:平均动脉(MAP)正常为80-100mmHg MAP=SBP-1/3(SBP-DBP)或(SBP+2DBP)1/3.MAP<80mmHg或原有高血压下降

20%,或较原来基础血压降低30mmHg、脉压<20mmHg可考虑为休克,休 克时从临床上应具备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表现:意识变化(脑灌注不足)、

室相结合;监测以无创为首选,尽量减少或避免有创的监测手段,

从而减少医源性损伤。监测要动态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
(二)监测的内容及方法

1.临床症状及体征 临床医学是实践医学;因此病人的症状体

征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其治疗效果的判断十分重要。这些是通
患 者
过观察询问及检查去获得。如体温、脉搏、血压、瞳孔变化、水肿 情况等。这些体征需通过检查去获得;症状主要通过询问病人主诉 去获得;设备有多功能监护仪,超声影像学检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