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习题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

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遥感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2.CCD

3.直接标志间接标志。

4.1999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5.传感器仪器本身产生的误差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6.暖阴影冷阴影

7.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8.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9.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子系统遥感图像解译知识获取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10.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

11.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正交植被指数

12.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二.名词解释

1.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2.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3.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4.遥感:遥远地感知。

5.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

6.归一化植被指数(NVl):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7.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8.大气窗口: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称为

大气窗口。

9.空间分辨率:像元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10.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11.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

12.波谱分辨率: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遥感概述

1. 遥感的基本概念,并区分遥感的广义和狭义。

2. 简述遥感探测系统组成。

3. 根据不同目的或手段,简述遥感的类型。

4. 简述遥感的特点,并举例。

5. 试述全球及我国遥感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地学发展阐述个人的看法或观点。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1. 电磁波含义及电磁波的性质。

2. 电磁波谱的含义,电磁波区段的划分是怎样的?

3. 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的物理意义。

4. 简述辐照度,辐射出射度和辐射亮度的物理意义,其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5. 朗伯源和黑体的概念?

6. 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7. 什么是大气窗口?对照书内卫星传感器表中所列波段区间和大气窗口的波段区间,理解大气窗口对于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8.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体

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9. 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10. 列举几种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植被、土壤、水体、岩石的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实例。

11. 在真空中电磁波速为3X108叹

(1)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从约3.8 X0-7 m的紫色光到约7.6 X0-7m的红色光,其对应的频率范围为多少?

(2)X射线的波长范围约5X10-9—1.0 10-11m,其对应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3)短波无线电的频率范围约为1.5MH z ---300MH z其对应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遥感导论习题部分答案

遥感导论习题部分答案

遥感导论习题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

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4.遥感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内容及发展前景?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

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答案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答案

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名词解释

可见光与近红外成像原理: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近红外成像原理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辐射照射到研究对象后,由近红外摄像机接收被研究对象反射回来的近红外辐射,形成研究对象的近红外图像。

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

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中心投影卫星:光线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投影面上的成像方式的卫星。

多中心投影:有若干个投影中心的投影。

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问答题

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什么特征?

答: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过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影像。

图象特点:投影: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像片比例尺。⑴平均比例尺:以各点的平均高程为起始面,并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出来的比例尺。⑵主比例尺:由像主点航高计算出来的比例尺,它可以概略地代表该张航片的比例尺。像点位移:⑴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正比,即高差越大引起的像点位移量也越大。当高差为正时,像点位移为正,是背离像主点方移动;高差为负时,像点位移为负,是朝向像主点方向移动。⑵位移量与像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像主点越远的像点位移量越大,像片中心部分位移量较小。像主点无位移。⑶位移量与摄影高度(航高)成反比。即摄影高度越大,因地表起伏的位移量越小。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答案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答案

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

名词解释

假彩色遥感图像:利用卫星或飞机拍摄到的基础遥感图像,将感兴趣的部分(如森林,水体,沙漠,重力异常区等)用不真实且夸张的颜色表示出来,与自然色不一致。

边缘检测:用于判断图像地物的边缘。

数字影像:数字影像是以二维数组形式表示的影像。该数组由对连续变化的影像作等间隔抽样所产生的采样点组成。

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是指将遥感图像参照地形图、已校正图像或GPS控制点进行重采样,消除传感器成像的几何变形,使其具有地理坐标并与地面实际对应。

K-L变换:主成分变换;是建立在统计特征基础上的多维正交线性变换,就是一种离散化的Karhunen -Loeve变换。

辐射校正: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

直方图均衡:是用一定的算法使直方图大致平和。

问答题

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124 126 127

120 150 125

115 119 123

什么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它包含那些内容,如何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来提高遥感图像的解译效果?

答: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加工,以便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效果。常见的图像处理有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与图像分析等。

(1)图像数字化通过取样与量化过程将图像变换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形式。通常,图像在计算机内用一个数字矩阵表示,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像素。将图像数字化的设备有各种扫描仪与数字化仪。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遥感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a)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b) 数据采集、数据传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c)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

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

答案:d)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

2. 遥感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

a) 主动遥感数据、被动遥感数据

b) 空间遥感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

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

d)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低分辨率遥感数据

答案:c) 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

3.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

a) 反映数据的时间间隔

b) 反映数据的空间位置精度

c) 反映数据的光谱分辨能力

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

答案:d) 反映数据的像元尺寸

4.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表示什么意思?

a) 反映数据记录的时间跨度

b) 反映数据记录的幅度范围

c) 反映数据记录的空间尺度

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

答案:d) 反映数据记录的波段数量

5. 遥感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

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b) 医疗、教育、旅游等

c) 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

d) 建筑、财务、人力资源等

答案:a) 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遥感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空间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物体、现象进行观测和

测量的技术手段。它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

磁波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表物体的识别、分

类和定量描述。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福师1208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8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遥感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大气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主要发生在顶部,因此应尽量选

天气接收遥感信号。

参考答案:云层;无云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参考答案: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是技术在遥感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是提取待识别模式的一组,所依赖的是地物的。

参考答案:统计模式识别;统计特征值;光谱特征

4.航空像片的像点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比,与航高成比。

参考答案:正;反

二、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3分,共15分)1.有关航空像片比例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像片上两点间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间实际距离之比;

B、像片上的实际比例尺可以用焦距除以航高来计算;

C、地形起伏会产生像点位移,但不影响图像上两点间比例尺计算;

D、倾斜摄影不会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

参考答案:A

2.对于Landsat-7 上ETM+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A、TM2是蓝色波段,对水体有一定透射能力;

B、TM6是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120米;

C、TM3是红色波段,可用来测量绿色素吸收率并进行植物分类;

D、TM5是短波红外,可探测浅水水下特征。

参考答案:C

3.在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0.55微米附近),两侧(0.45和0.67微米附近)有两个吸收带,近红外波段(0.7—0.8微米)有一反射“陡坡”,至1.1微米附近有一峰值。具有这种反射波谱特征的是()。

遥感课后习题答案

遥感课后习题答案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遥感的根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提醒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局部?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展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很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成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岀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 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

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

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

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

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

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

6. 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遥感是指利用什么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

A. 卫星

B. 雷达

C. 红外线

D. 激光

答案:A. 卫星

2、下列哪一种波段主要用于遥感影像的获取?

A. X射线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可见光

答案:D. 可见光

3、下列哪一种遥感平台常用于气象观测?

A. 卫星

B. 飞机

C. 无人机

D. 地面站

答案:A. 卫星

4、下列哪一种方法常用于遥感影像的校正?

A. 辐射校正

B. 几何校正

C. 强度校正

D. 所有上述

答案:B. 几何校正

5、下列哪一种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夜间遥感影像?

A. 多光谱成像

B. 热成像

C. 合成孔径雷达

D. 光学成像

答案:C. 合成孔径雷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遥感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传感器、平台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常用的遥感影像获取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3、在遥感影像处理中,常常需要进行____和____。

答案: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4、遥感在环境监测、____、____和____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答案: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遥感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是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非接触式观测的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管理、资源调查等。

2、请简述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

答案:遥感影像获取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观测目标、选择适当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 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

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

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遥感概述

1. 遥感的基本概念,并区分遥感的广义和狭义。

2. 简述遥感探测系统组成。

3. 根据不同目的或手段,简述遥感的类型。

4. 简述遥感的特点,并举例。

5. 试述全球及我国遥感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地学发展阐述个人的看法或观点。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1. 电磁波含义及电磁波的性质。

2. 电磁波谱的含义,电磁波区段的划分是怎样的?

3. 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的物理意义。

4. 简述辐照度,辐射出射度和辐射亮度的物理意义,其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5.朗伯源和黑体的概念?

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7. 什么是大气窗口?对照书内卫星传感器表中所列波段区间和大气窗口的波段区间,理解大气窗口对于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8.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体

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9. 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10. 列举几种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植被、土壤、水体、岩石的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实例。

11. 在真空中电磁波速为3×108 s m

(1)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从约3.8×10-7 m 的紫色光到约7.6×10-7m 的红色光,其对应的频率范围为多少?

(2)X 射线的波长范围约5×10-9—1.0×10-11m,其对应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3)短波无线电的频率范围约为1.5MH Z ---300MH Z 其对应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遥感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

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面积同步观测;②时效性;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④经济性;⑤局限性

4.遥感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内容及发展前景?

答:遥感技术应用领域:

(一)技术遥感在测绘中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军事上应用;

(三)遥感技术在农林牧方面的应用;

(四)遥感技术在水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五)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影响遥感技术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遥感的时效性:实时检测与处理能力不足;(2)遥感的定量反演:精度不能达到实用要求。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遥感技术本身的局限性;(2)人们认识上局限性。

发展前景: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偶快速准确的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在近一二十年内的倒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啊高潮!主要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愈来愈高(例如,民用遥感影像饿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个数百个;军用侦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厘米级,如美若的KH-11空间分辨率为0.11m;【2】可获取遥感立体影像;【3】微波遥感迅速发展,未来诸多领域倾向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光谱仪的广泛应用;【4】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5】遥感的综合应用不断深化,表现为从单一信息源分析向包含非遥感数据的多源信息的复合分析的方向发展;从定向判读向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及专家系统支持下的定量分析;从静态研究向多时相的动态研究发展;【6】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7】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3S一体化。

第二章:

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①瑞利散射

(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很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成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3.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一)大气的吸收作用;(二)大气的散射作用;大气的反射、折射、散射、透射(提供者原答案)

4.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就短波而言,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地表的主要辐射来源,而来自地球本身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自身的辐射主要集中在长波,即6um以上的热红外区段,该区段太阳辐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考虑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两峰交叉之处是两种辐射共同其作用的部分,在2.5~6um,即中红外波段,地球对太阳辐照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均不能忽略。

身的组成、温度、表面粗糙度等物理特性。特别是曲线形态特殊时可以用发射率曲线来识别地面物体,尤其在夜间,太阳辐射消失后,地面发出的能量已发射光谱为主,单侧起红外辐射及微波辐射并与同样温度条件下的比辐射率(发射率)曲线比较,是识别地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物反射波普曲线除随不同地物(反射率)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发射率)也不同。一般说,地物发射率随波长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

4、几类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性.1.植物:a.在可见光的0.55μm(绿)附近有一个小反射峰,在0.45μm(蓝)和0.67μm(红)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带。b.在0.7~0.8μm是一个陡坡,

反射率急剧增高,在近红外波段0.8~1.3μm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形成反射峰。c.以1.45μm、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

2.土壤:没有明显的波峰波谷,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3. 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4. 岩石:形态各异,没有统一的变化规律。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受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泽等影响

第三章:

1.主要遥感平台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答:地面平台:高度在0~50m范围内,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和遥感船等与地面接触的

平台称为地面平台或近地面平台。它通过地物光谱仪或传感器来对地面进行近距离遥感,测定各种地物的波谱特性及影像的实验研究。

航空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飞机按高度可以分为低空平台、中空平台和高空平台。低空平台:2000米以内,对流层下层中。中空平台:2000-6000米,对流层中层。高空平台:12000米左右的对流层以上。低空气球:凡是发放到对流层中去的气球称为低空气球;高空气球:凡是发放到平流层中去的气球称为高空气球。可上升到12-40公里的高空。填补了高空飞机升不到,低轨卫星降不到的空中平台的空白。

航天平台:包括卫星、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高度在150km以上。航天飞机240~350km 高度。卫星:低轨:150~300km,大比例尺、高分辨率图象;寿命短,几天到几周(由于地心引力、大气摩擦),用于军事侦察;中轨:700~1000km,资源与环境遥感;高轨:35860km,地球静止卫星,通信、气象。航天平台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气象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

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什么特征?

答: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

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过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影像。图象特点:投影: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像片比例尺。⑴平均比例尺:以各点的平均高程为起始面,并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出来的比例尺。⑵主比例尺:由像主点航高计算出来的比例尺,它可以概略地代表该张航片的比例尺。像点位移:⑴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正比,即高差越大引起的像点位移量也越大。当高差为正时,像点位移为正,是背离像主点方移动;高差为负时,像点位移为负,是朝向像主点方向移动。⑵位移量与像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像主点越远的像点位移量越大,像片中心部分位移量较小。像主点无位移。⑶位移量与摄影高度(航高)成反比。即摄影高度越大,因地表起伏的位移量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