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
8
(二)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G蛋白 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 转导系统 1.激素结合膜上[G蛋白耦联]受体 →α亚单位结合GTP→G蛋白(+) 2.G蛋白(+)→(膜效应器酶)腺苷 酸环化酶(+) 3. ↓(细胞内) ATP →cAMP↑(第二信使)
9
10
G蛋白耦联受体也称促代谢性受体, 效应器酶除腺苷酸环化酶外,还有磷 脂酶C; 第二信使除cAMP外还有IP3(三磷酸 肌醇)、DG(二酰甘油)、钙离子等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
目录
•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2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 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
3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1.各类刺激信号只改变膜结构中一种或 数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将细胞外 的信息转变成细胞内的信息,这一信 息引发细胞功能变化。 2.体内需要转导的信号数,接受信号的 靶细胞种类以及引发的功能变化都是 多样的,但它们的转导过程仅限少数 途径。
11
(三) 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 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2
肽类激素 结合膜受体蛋白膜外肽段 细胞因子 膜内肽段激活 激活的膜内肽段有磷酸激酶活性: (1)使肽段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2)使胞内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二)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白、G蛋白 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 转导系统 1.激素结合膜上[G蛋白耦联]受体 →α亚单位结合GTP→G蛋白(+) 2.G蛋白(+)→(膜效应器酶)腺苷 酸环化酶(+) 3. ↓(细胞内) ATP →cAMP↑(第二信使)
9
10
G蛋白耦联受体也称促代谢性受体, 效应器酶除腺苷酸环化酶外,还有磷 脂酶C; 第二信使除cAMP外还有IP3(三磷酸 肌醇)、DG(二酰甘油)、钙离子等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
目录
•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2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各类刺激信号通过改变靶细胞 膜上的蛋白质构型,从而引起 靶细胞功能改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跨膜信号 传递。
3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特征:
1.各类刺激信号只改变膜结构中一种或 数种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将细胞外 的信息转变成细胞内的信息,这一信 息引发细胞功能变化。 2.体内需要转导的信号数,接受信号的 靶细胞种类以及引发的功能变化都是 多样的,但它们的转导过程仅限少数 途径。
11
(三) 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 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2
肽类激素 结合膜受体蛋白膜外肽段 细胞因子 膜内肽段激活 激活的膜内肽段有磷酸激酶活性: (1)使肽段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2)使胞内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3.3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2)磷脂酶C(PLC)
如:胰岛素、催产素、催乳素 H+R→HR ↓GLeabharlann Baidu白 磷脂酶C(PLC)活化 ↓
磷脂酰二磷酸肌醇PIP2 →DG+IP3 ↓↓
活化PKC Ca2+(第二信使) IP3(三磷酸肌醇):促使内质网中Ca2+释放入胞浆,并使
细胞外Ca 2 +内流, Ca2+与CaM(钙调蛋白)结合,激 活蛋白激酶,促进蛋白质磷酸化。 DG(二酰甘油):特异性激活蛋白激酶C。
4-5ӻԵ֖ܔ ҁᙞ᱾҂ᕟ ౮҅॔ݍ4ེ ᑯᬦᕡᙱᛂ
֛ݑၚ۸
ᐶৼ᭗᭲න
ᛂ݄ຄ۸
ᕣኪ֖
(二)电压门控通道
1、开放与关闭:由膜电位决定,即通道存在一些对 膜电位改变敏感的结构域或基团,后者诱发通道分 子功能状态改变,改变相应的离子跨膜扩散→细胞 生物电活动改变。 电压门控钠通道:α、β1、β2三个亚单位组成,α亚单 位是形成孔道的亚单位。
化学信号的功能蛋白质. G蛋白耦联受体:一条α 螺旋7次穿膜的多肽链组成,胞
外段为N端,胞内段为C端。 (二)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细胞膜内侧,由α、β、γ 亚单位组成 α-具有ATP酶活性,并有与GTP/GDP结合的位点 u 失活:α亚单位与 β和 γ亚单位结合,并与GDP结合 u 激活: 受体与α亚单位结合, α与 β和 γ亚单位分离,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9
(一)信号分子 (二)受体 (三)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11/24/2019
10
大多数外界化学信号分子不具有生物学功能,它们不能 代谢成为有用的产物,本身不直接诱导任何细胞活性,也不 具有酶的活性。它们唯一的功能是与受体结合,改变受体的 性质,通知细胞在环境中存在一种特殊的信号或刺激因素。
信号分子本身并不直接作为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只是提 供一个正确的构型及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气体性信号分子(NO)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它 能直接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是近年来出现的“明星分子”。
11/24/2019
12
11/24/2019
13
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 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 号转换为胞内物理或化学的信号,以启动一系过程,最终 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11/24/2019
15
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 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 识别和结合小的脂溶性 信号分子。
11/24/2019
16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 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 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或 膜结合型信号分子。
11/24/2019
17
此类受体主要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中。它本身既有信号结 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4、细胞应答反应; 5、细胞反应的终止。
G蛋白与跨膜信号转导课件
与膜受体耦合的异源三聚 体G蛋白 (heterotrimeric GTP binding proteins)
通常所指的G蛋白是异 源三聚体G蛋白,由 αβγ三种亚基构成。
存在于不同的细胞部位, 称为“小G蛋白”(small GTP-binding proteins)
特点:分子量小(20~ 30kDa),且都是单体
用,所以又称为耦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广义的G蛋白(G-binding proteins)是指所有能 与GTP/GDP结合的蛋白质,它们中有的可能与细胞信 号转导无直接关系,如蛋白质合成中的伸长因子
(elongation factor)。
学习交流PPT
3
1.1 G蛋白的概念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G蛋白主要有两类:
1.刺激性G蛋白(stimulately G protein, Gs) 2.抑制性G蛋白(inhibitory G protein, Gi) 3.视觉细胞中传递光信号的转导素(transducin, Gt)
植物中相关的资料相对较少,拟南芥中Gα有1种, β 有1
种, γ 有2种。
学习交流PPT
6
2. 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
异源三聚体G蛋白在结构上没有跨膜蛋白的特点,但是 它们能够固定于细胞膜内侧,主要是通过对其亚基上氨基 酸残基的酯化修饰作用(lipid modification),例如, 一些α亚基上的肉豆蔻酰基化(myristoylation)作用, γ亚基上的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异戊二烯化作用 (prenylation)。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1、跨膜信号转导或跨膜信号传递的共性
各种外界信号(物理、生物、化学等信号)
J
膜蛋白构型变化
J
信号传递到膜内
J
靶细胞功能变化(如电变化)
2、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3种:①离子通道介导
②G蛋白耦联介导
③酶耦联受体介导
3、受体
定义:能与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引起其功能的改变的生物大分子
分类:部位——胞膜、胞浆、胞核受体配基——胆碱能、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受体结构——离子通道、G蛋白、酶、转录调控受体
特征: ①高度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抑制④亲和力⑤可逆性⑥高效性
功能:①识别与结合
②传递信息一、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
(一)、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定义:当膜外特定的化学信号(配体)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道就开放,因而称为化学门控通道或配体门控通道,也称为通道型受体分布:神经元突触后膜,肌细胞终板膜受体—化学信号结合位点- 促离子型受体转到
途径:
化学信号膜通道蛋白
\ / 通道蛋白变构J 通道开放J
离子异化扩散
J
完成跨膜信号传导
J
产生效应
二)、电压门控通道 分布在除突触后膜和终板膜以外的细胞膜 三)、机械门控通道 定义:感受机械刺激引发细胞功能改变的通道结构 、由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 G 蛋白耦联受体是一种与细胞内侧 G 蛋白的激活有关的独立受体蛋白质分子
2、 G 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 G 蛋白未被激活时,他与一个分子的
GDP 吉合,G 蛋白的
激活很短暂
3、 G 蛋白效应器,:催化生成第二信使的酶和离子通道
4、 蛋白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是底物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跨膜信号转导(2013-5)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 胞受体后在细胞内产生的信号分子,其 作用是将细胞第一信使携带的信息“转 达”给胞内靶蛋白。 Second messenger: Substances that serve as a direct relay from the plasma membrane to the biochemical machinery inside the cell.
G-蛋白的效应器蛋白
Effector proteins
(a) 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yl cyclase .
(b) 鸟苷酸环化酶 guanylyl cyclase (c)
磷脂酶C
phospholipase C
(d)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 径之一
cAMP-蛋白激酶A 途径
受体相关信号转导异常
指受体的数量、结构或调节功能改变,使其不 能正确介导信息分子信号的病理过程。原发性 受体信号转导异常。 如家族性肾性尿崩症是ADH受体基因突变导致 ADH受体合成减少或结构异常,使ADH对肾小管 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弱或上皮细胞 膜对ADH的反应性降低,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引起尿崩症。
G-蛋白及两种构象
G蛋白可偶联受体与效应器(酶或离子通道)。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二)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guanylyl cyclase receptor) ) • 可激活 可激活GC-cGMP-PKG - - • 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心房钠尿肽( )
信号网络 (signaling network )
4.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第二信使( ) • 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 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第一信使) 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 较重要的第二信使有:环一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较重要的第二信使有:环一磷酸腺苷( monophosphate, cAMP )、三磷酸肌醇(inositol )、三磷酸肌醇 三磷酸肌醇( triphosphate, IP3)、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 DG)、环 )、二酰甘油 )、环 )、二酰甘油( )、 一磷酸鸟苷( 一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 )
2. G蛋白( 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蛋白( 蛋白 , or G protein) ) • • 个亚单位形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 由α、β、γ 3个亚单位形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 个亚单位形成的异源三聚体蛋白 根据α亚单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 根据α亚单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 Gs家族、 Gi家族、Gq家族和G12家族。 家族、 家族、 家族和 家族。 • 分子开关(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 ) 激活时结合GTP,失活时结合GDP 激活时结合 ,失活时结合
第三章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 Activation: 非活化的G蛋白在膜内是与受体分离的,其a亚单位与
GDP相结合。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和G蛋白结合,并使之激活; 激活的G蛋白a亚单位对GTP具有高度亲和力,与GTP结合后,解离出 GDP。a亚单位与GTP的结合使三聚体G蛋白分成两部分,即a-GTP复 合物和b-g二聚体,两部分均可进一步激活它们的靶蛋白。
2012-2
Second messengers
cAMP NO
cGMP Ca2+
IP3
DG
Others
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
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它们的作用是将细胞外信号分子 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达”给胞内的靶蛋白,包括 各种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
2012-2
Protein kinases
酪氨酸激酶的受体除外),不需要G蛋白和第二信使的参与, 受体本身也没有通道结构,而是催化受体自身或其他靶蛋白 磷酸化或脱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配体:生长因子,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等
2012-2
(一)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分类: ✓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受体蛋白本身具有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 结合酪氨酸激酶的受体:受体本身没有酶的活性,但当它被配体激活时,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可分为两大类: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GDP相结合。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和G蛋白结合,并使之激活; 激活的G蛋白a亚单位对GTP具有高度亲和力,与GTP结合后,解离出 GDP。a亚单位与GTP的结合使三聚体G蛋白分成两部分,即a-GTP复 合物和b-g二聚体,两部分均可进一步激活它们的靶蛋白。
2012-2
Second messengers
cAMP NO
cGMP Ca2+
IP3
DG
Others
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
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它们的作用是将细胞外信号分子 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达”给胞内的靶蛋白,包括 各种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
2012-2
Protein kinases
酪氨酸激酶的受体除外),不需要G蛋白和第二信使的参与, 受体本身也没有通道结构,而是催化受体自身或其他靶蛋白 磷酸化或脱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配体:生长因子,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等
2012-2
(一)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分类: ✓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受体蛋白本身具有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 结合酪氨酸激酶的受体:受体本身没有酶的活性,但当它被配体激活时,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可分为两大类: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共53张PPT)
细胞表面受体(cell-surface receptor): 位于细胞质膜上,主要 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如多肽类激
素、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等)或膜结合型信号分子(如细胞表面 抗原和细胞表面黏着分子等)。
细胞表面受体按其功能分为3大家族: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 channel-coupled receptor):受体-
胞-细胞黏着和细胞-细胞外基质黏着; (3)动物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通过
交换小分子实现通讯。
不同的细胞通讯方式
A:内分泌 B:旁分泌 C:化学突触通讯 D:自分泌 E:细胞间接触依
赖性通讯
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通常包括如下6个步 骤:
①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配体); ②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被激活; ④活化的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⑤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⑥解除信号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一)信号分子 (二)受体 (三)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一)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指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 包括化学信号(① 各类激素、② 神经递质和③ 局部介质等) 和物理信号(声、光、电和温度等)。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细胞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它 们经血液循环被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素、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等)或膜结合型信号分子(如细胞表面 抗原和细胞表面黏着分子等)。
细胞表面受体按其功能分为3大家族: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 channel-coupled receptor):受体-
胞-细胞黏着和细胞-细胞外基质黏着; (3)动物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通过
交换小分子实现通讯。
不同的细胞通讯方式
A:内分泌 B:旁分泌 C:化学突触通讯 D:自分泌 E:细胞间接触依
赖性通讯
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通常包括如下6个步 骤:
①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配体); ②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被激活; ④活化的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⑤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 ⑥解除信号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一)信号分子 (二)受体 (三)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
(一)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指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 包括化学信号(① 各类激素、② 神经递质和③ 局部介质等) 和物理信号(声、光、电和温度等)。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细胞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它 们经血液循环被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跨膜信号转导的几种主要途径
• 化学门控离子通道
1.是一种快速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2.化学门控通道有被称为促离子型受体
3.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形式
• 电压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事实上是接受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的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 是最为普遍的信号转导途径 • 是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的重要里程碑 1. 1957年Sutherland通过研究激素引起肝糖原分 解提出第二信使学说,获得了1971年Nobel Prize. 2.美国Gilman和Rodbell因发现G蛋白获得1994年 Nobel Prize. 3. Fuechgott, Murad, Ignarro因发现NO获得1998 年Nobel Prize. 4. 美国的Bishop 和Varmus因发现即刻早基因获得 1989年Nobel Prize. •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关键信号分子的发现是人类揭 示生命奥秘的重大事件。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
• 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 细胞外的化学信号是细胞最常感受到的刺激信号 • 跨膜信号转导有三个共同特征 1.细胞外信号作用于受体会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信号分 子的顺序激活,引发细胞功能改变。 2.不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都是通过少数几类转导途 径实现。 3.快莫信号转导具有信号放大作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四)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酪氨酸激酶受体
Ras GDP GTP
Raf
Sos Grb2 P
MEK ERK 靶基因 转录
靶蛋白 磷酸化
三、电突触传递
连接子(connexin) 连接体 :6个连接蛋白围绕形成孔道(2 nm) 连接体通道:2个连接体对接形成(分子量<1000) 功能意义:细胞群的同步性活动
Gi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靶蛋白 磷酸化
PKA
靶基因 转录
(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PIP2
PLCβ
Gq
IP3
Ca2+
DAG
PKC 靶蛋白 磷酸化 靶基因 转录
(三)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 的酶活性。 1、酪氨酸激酶受体
2、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
3、酪氨酸磷酸脂酶受体
细胞的跨膜信号 转导教学
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
细胞间通讯方式:
1、化学信号传递
2、接触依赖性通讯 3、缝隙连接
一、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受体 概念: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 (配体)并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分类: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酶耦联受体 核受体 2、配体 概念: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 分类:亲脂性分子 亲水性分子---第二信使学说
Biblioteka Baidu
1、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分子
1)G蛋白耦联受体 2)G蛋白:GTP结合调节蛋白 3)G蛋白效应器 4)第二信使
2、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 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
• 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
• 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
(1)cAMP信号通路
受体
Rs Gs
+
-
α2受体 M 受体 Ri
3、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1、膜的信号转换:形成第二信使 2、胞内信号传递:第二信使促发的级联反应 3、生物学效应: 蛋白功能变化 基因转录变化
二、跨膜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阳离子通道:nAch、谷氨酸受体 阴离子通道:GABAA受体 细胞器:IP3受体
(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