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课后答案第8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

167第八章 对比分析与统计指数思考与练习4. 指出下列哪一个数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恒等于综合指数形式的拉 氏数量指标指数(C )。

C. d.6.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 a .质量指标b .数量指标C •综合指标d •相对指标7. 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 C )指数形式来编制。

a .拉氏指数 b.帕氏指数 C.马埃公式d.平均指数二、问答题:1.报告期与基期相比,某城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 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d. 102.6%5%a. 50.0%b. 97.4%c. 97.6% 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3. 编制综合指数时, a .指数化指标 b. b. d.应固定的因素是( b基尼系数 人均消费支出C )。

个体指数c.同度量因素 d.被测定的因素S k q q 。

P 1 」2k q q 1 p 1S k q q o P 0 」 S k q q t p o;b. --------- ; c. -------- ; d. -------- a .S q 。

P 1送 q i P i S q o P o Z q i P o 5.之所以称为同度量因素,是因为:它可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 ;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

(a )。

a .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0%,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0 %,试问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解:(1+20% /110%-100%=109.10%-100%=9.10%2.某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为28.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所耗能源的价格平均上升了20%那么按去年同期的能源价格计算,该公司报告期能源消耗总额应为多少?解:28.8 -(1+20%)=24 万元3.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与指数化指标有什么关系?同度量因素为什么又称为权数?它与平均指数中的权数是否一致?解:(略)4.结构影响指数的数值越小,是否说明总体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小?一般说来,当总体结构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时,结构影响指数就会大于1。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1.比较垄断和竞争两种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会造成经济的低效率。

认为垄断的低效率是其造成市场失灵的根本表现。

可以通过比较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比较,来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首先回顾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出的长期均衡。

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8-1中的S c所示。

由于是一个成本不变的产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表示各个产出水平相等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整个市场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a点达到均衡,价格为P*,产出量为Q*。

需求曲线表明消费者从每个产出水平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在价格和产出量的均衡水平上,生产最后1单位产出的社会边际成本(如水平的供给曲线所表明的)恰好等于消费者获得的归之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如市场需求曲线所表明的)。

由于消费者按价格P*能够购买Q*单位的商品(产出),所以,消费者便享有了由三角形adP*所表示的全部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是全社会的净利益。

图8-1垄断和低效率下面再看看垄断市场的情形。

假定在产业中只有一个企业。

市场的需求曲线便是企业的需求曲线。

所以,垄断企业可以按照能够销售的数量确定其销售价格。

由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其边际收益曲线便是一条处于需求曲线之下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如图8-1中的MR m所示。

假定垄断企业和竞争产业都按相同长期不变的平均成本生产,垄断企业在长期通过寻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企业规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该企业规模反映于图8-1的平均成本曲线AC m和边际成本曲线MC m。

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c 点(表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决定垄断企业产出量为Q m,并决定该产量的价格为P m。

由于现在消费者按价格P m消费Q m,所以他们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bdP m。

但与此同时,与完全竞争情况下相比,垄断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数量为四边形bP m P*c的面积。

电工基础 第8章 课后习题

电工基础 第8章 课后习题
23 热继电器既可作过载保护,又可作短路保护。 答案: 错误
24 对点动、重载起动、连续正反转的电动机,一般不宜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 答案: 正确
25 Y一△降压启动适用于Y联接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答案: 错误
26 自耦降压启动器既适用于Y联接的、又适用于△联接的三相鼠笼电动机的降压起动。 答案: 正确
答案: 错误 58 按钮直接用可控制电动机主回路的通断。
答案: 错误 59 高压负荷开关的断流能力比高压断路器强
答案: 错误 60 高压隔离开关可用来切断负荷电流。
答案: 错误 61 高压电器指工作电压在380V以上的电气设备。
答案: 错误 62 瓦斯继电器检测的对象是电流。
答案: 错误 63 瓦斯继电器有轻瓦斯和重瓦斯两种触点。
答案: 正确 10 使用低压断路器作配电线路短路保护时,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整定值应大于尖峰电流。
答案: 正确 11 在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不应装设发生电弧可能与外界接触的熔断器。
答案: 正确 12 熔断器的熔丝在电路短路时,虽然会自动熔断,但却不能断开电器与电路的连接。
答案: 错误 13 熔断器的分断能力与其灭弧性能无关。
A: HH4-15/3 B: ’HH4_30/3 C: HH4-60/3 D: HH4-100/3
答案: B 20 直接启动用的闸刀开关的额定容量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____。 A、3倍 B、5倍 C、10 倍 D、1.3
A: 3倍 B: 5倍 C: 10倍 D: 1.3倍
答案: A 21 作隔离用的闸刀开关的额定容量,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_____。 A、3倍 B、1.3倍 C、 5倍 D、2.5
A: 200 B: 250 C: 400 D: 600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_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_答案

第八章虚拟变量模型1. 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答: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主要是为了寻找某(些)定性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

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入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

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2. 虚拟变量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主要方式有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

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3.什么是虚拟变量陷阱?答:根据虚拟变量的设置原则,一般情况下,如果定性变量有m个类别,则需在模型中引入m-1个变量。

如果引入了m个变量,就会导致模型解释变量出现完全的共线性问题,从而导致模型无法估计。

这种由于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与类别个数相等导致的模型无法估计的问题,称为“虚拟变量陷阱”。

4.在一项对北京某大学学生月消费支出的研究中,认为学生的消费支出除受其家庭的每月收入水平外,还受在学校中是否得到奖学金,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试设定适当的模型,并导出如下情形下学生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1) 来自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女生,未得到奖学金;(2) 来自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男生,得到奖学金;(3) 来自发达地区的农村女生,得到奖学金;(4) 来自发达地区的城市男生,未得到奖学金。

解答: 记学生月消费支出为Y,其家庭月收入水平为X,则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时,有如下基本回归模型:Y i=β0+β1X i+μi有奖学金1 来自城市无奖学金0 来自农村来自发达地区 1 男性0 来自欠发达地区0 女性Y i=β0+β1X i+α1D1i+α2D2i+α3D3i+α4D4i+μi由此回归模型,可得如下各种情形下学生的平均消费支出:(1) 来自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女生,未得到奖学金时的月消费支出:E(Y i|= X i, D1i=D2i=D3i=D4i=0)=β0+β1X i(2) 来自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男生,得到奖学金时的月消费支出:E(Y i|= X i, D1i=D4i=1,D2i=D3i=0)=(β0+α1+α4)+β1X i(3) 来自发达地区的农村女生,得到奖学金时的月消费支出:E(Y i |= X i , D 1i =D 3i =1,D 2i =D 4i =0)=(β0+α1+α3)+β1X i (4) 来自发达地区的城市男生,未得到奖学金时的月消费支出: E(Y i |= X i ,D 2i =D 3i =D 4i =1, D 1i =0)= (β0+α2+α3+α4)+β1X i5. 研究进口消费品的数量Y 与国民收入X 的模型关系时,由数据散点图显示1979年前后Y 对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进口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消费部分下降了,而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

企业内部控制学第八章课后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学第八章课后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学第八章课后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32.4分)1.(单选题)下列关于内部控制流程化说法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流程化的载体是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B.企业内控流程则须对业务流程中的内控关键控制点进行描述和要求C.内部控制在流程化设计中应贯彻内部牵制的理念,合理划分职责与权限D.内部控制在流程化设计中可以不计成本地追求防错纠弊正确答案:D2.(单选题)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贯彻的是内部控制的()。

A.全面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C.制衡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正确答案:D3.(单选题)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

A.成本效益原则B.制衡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正确答案:D4.(单选题)“三重一大”中,下列选项中属于重大项目安排事项的是()。

A.企业发展战略、利益调配、机构调整等方面的重大决策B.企业融资、担保、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重要业务C.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D.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和下属企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聘用、解除聘用和后备人选的确定正确答案:B5.(单选题)下列有关内部控制标准表单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单设置要反映工作全过程,同时还要具有逻辑延续性B.同类业务的表单可以不具有唯一性,根据业务特点适时变通C.表单应当随公司正式的制度、文件一并公开发布D.表单的字段应该囊括业务的主要属性、业务需求以及执行标准,具有逻辑完整性正确答案:B6.(单选题)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痕迹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部控制强调处处时时要留下相应的痕迹B.内部控制痕迹化的目的是留下控制证据以便于将来审计或评价时可追溯责任C.内部控制痕迹化有助于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D.在进行业务的过程中应在所有程序和节点保证留痕的公开化与连贯性正确答案:D7.(单选题)关于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原则,下列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市场营销课后习题答案 第8章

市场营销课后习题答案  第8章

第八章促销策略一、单选题:1、促销工作的核心是B 。

A.出售商品B.沟通信息C.建立良好关系D.寻找顾客2、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 A 。

A.购买行为B.购买兴趣C.购买决定D.购买倾向3、对单位价值高、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通常采用 C 策略。

A.广告B.公共关系C.推式D.拉式4、公共关系是一项 D 的促销方式。

A.一次性B.偶然C.短期D.长期5、销售促进是一种 B 的促销方式。

A.常规性B.辅助性C.经常性D.连续性6、企业广告又称 B 。

A.商品广告B.商誉广告C.广告主广告D.媒介广告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 A 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C.价格折扣D.销售促进8、人员推销活动的主体是 C 。

A.推销市场B.推销品C.推销人员D.推销条件9、公关活动的主体是 A 。

A.一定的组织B.顾客C.政府官员D.推销员10、公共关系目标是使企业C 。

A.出售商品B.盈利C.广结良缘D.占领市场11、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适合于选择 C 做广告。

A.人员B.专业杂志C.电视D.公共关系12、公共关系 C 。

A.是一种短期促销战略B.直接推销产品C.树立企业形象D.需要大量的费用13、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 。

A.公共关系调查B.公共关系计划C.公共关系实施D.公共关系策略选择14、一般说来,人员推销有上门推销、柜台推销和 B 三种形式。

A.宣传推销B.会议推销C.协作推销D.节假日推销三、多选:1、促销的具体方式包括(BCDE)。

A.市场细分B.人员推销C.广告D.公共关系E.销售促进2、促销策略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CD)。

A.组合策略B.单一策略C.推式策略D.拉式策略E.综合策略3、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BCDE 。

A.消费者状况B.促销目标C.产品因素D.市场条件E.促销预算4、在人员推销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为(CDE)。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xt8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xt8

第八章 脂代谢一、 课后习题1.为什么说脂肪氧化可产生大量内源性水?2.如果用14C标记乙酰CoA的两个碳原子,并加入过量的丙二酸单酰CoA,用纯化的脂肪酸合成酶体系来催化脂肪酸的合成,在合成的软脂肪酸中,哪两个碳原子是被标记的?3.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多少molCO2?如由3mol软脂肪酸和1mol甘油合成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需要多少摩尔ATP?4.在动物细胞中由丙酮酸合成1mol己酸,需净消耗多少摩尔ATP及NADPH?5.1mol下列含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CH3-CH2-CH2-CH-CH2-CH2CH-COOHOH6.据你所知,乙酰CoA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哪些物质?解析:1.生物体内的主要脂类物质中,脂肪是体内的储存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后比糖产生多得多的能量,这主要是由于脂肪酸含有高比例的氢氧比,含氢多,脱氢机会多,氧化后产生大量内源性水必然高。

2.标记碳原子将会出现在软脂酸的碳链末端(远羧基端)的15、16号碳原子。

乙酰CoA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是初始原料,而直接原料为丙二酰CoA,乙酰CoA通过羧化形成丙二酰CoA。

合成起始引物为乙酰CoA,合成过程直接由丙二酰CoA提供二碳单位,所以标记首先出现在远羧基端的两个碳原子上。

3.1mol三软脂酰甘油脂首先在脂肪酶的水解作用下生成1mol甘油和3mol软脂酸。

甘油在甘油激酶和ATP供能的作用下生成α-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再在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二羟磷酸丙酮和NADH+H+,二羟磷酸丙酮由此可插入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TCA循环,能量产生如下:10+2.5+2+2.5(苹果酸穿梭)×2-1=18.5molATP 或10+2.5+2+1.5(α-磷酸甘油穿梭)×2-1=16.5molATP;软脂酸通过β-氧化过程完成完全氧化,1mol软脂酸需要7次循环氧化,每个循环产生一个FADH+H+和NADH + H+,最终产生8mol乙酰2molATP,能量产生如下:[(1.5+2.5)× 7 + 8× 10 - 2] × 3 = 318molATP。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ACCDA 6-10 CBBCB二、多选题1、BC2、ABCD3、ABE4、ACD5、ABD6、AB7、ABCD8、ABCD9、ABCDE10、CD三、简答题1、出口交易磋商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它们的含义如何?要订立一项合同,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答案要点:交易磋商一般要经过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这几个环节。

询盘是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它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发盘又称发价或报价,在法律上称为要约。

发盘既可由卖方提出,也可由买方提出,因此,有卖方发盘和买方发盘之分。

后者习惯上称为递盘。

还盘又称还价,是受盘人对发盘内容不完全同意而提出修改或变更的表示。

接受在法律上称为承诺,它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可见,接受的实质是对发盘表示同意。

要订立一项合同,其中发盘和接受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发盘意味着正式磋商的开始,是订立合同内容的基础,接受表明磋商的结束,意味着对于对方所提出各项条件的同意,表明合同的达成,这两个都是必不可少的。

2、在出口业务中,出口企业与客户洽谈时,通常必须对哪几项内容进行磋商?答案要点:交易磋商的主要内容有:货物的品质(质量)、数量、包装、价格、交货和支付条件。

这六项被认为是交易磋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交易条件,是由于买卖双方欲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必须至少就这六项交易条件进行磋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至于其他交易条件,特别是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虽非成立合同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为了提高合同质量,防止和减少争议的发生以及便于解决可能发生的争议,买卖双方在交易磋商时也不容忽视。

3、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案要点:1)组织经贸洽谈人员2)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3)选择交易对象4)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5)国际广告宣传4、对国外客户进行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要点:1)客户政治情况。

二三版兼用《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二三版兼用《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D ( 2)
D ( 3)
第八章习题解答
D ( 4) 0 5 16 19 12 20 0 36 14 32 0 20 18 0 32 12 48 9 0
V1
V2
V3
V4
V5
D ( 5)
V1 0 5 16 19 12 V2 20 0 36 14 32 V3 50 20 0 20 18 V4 0 V5 32 12 48 9 0
表8-5 地点 x1 y1 5 y2 10 y3 / 地点 x1 表8-5 y1 2 y2 3 y3 2
x2
/
12
1,8
x2
1
1
2
(提示:用Ti 表示运输任务(i=1,2,3,4,5)。作二部图, 凡完成Ti项任务后可继续完成Tj项任务的在Ti,Tj间连线,再求 二部图的最大匹配。)
第八章习题解答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4 求图8-58中网络最大流,边上数为(cij,fij)。 解:最大流量为14。
第八章习题解答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5 如图8-59,发点S1,S2分别可供应10和15个 单位,收点t1,t2可以接收10和25个单位,求最大流, 边上数为cij。
第八章习题解答
解:最大流量为21。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 证明在9座工厂之间,不可能每座工厂只与其 他3座工厂有业务联系,也不可能只有4座工厂与偶数 个工厂有业务联系。 解:将有联系的工厂做一条连线。 如果仅有9座工厂只与其他3座工厂有业务联系, 说明顶点次数之和为27,矛盾。 如果只有4座工厂与偶数个工厂有业务联系,其他 5个工厂一定与奇数个工厂有业务联系,说明顶点次 数之和还是奇数,矛盾。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第八章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第八章答案
在仪器设备上,二者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所有组 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荧光光谱仪则将光源与其它组件垂直排列,以 消除激发光源发射的辐射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精品文档
12.用波长为213.8nm,质量浓度为0.010mg.mL-1的锌标准溶 液和空白溶液交替连续测定10次,用记录仪记录的格数如下. 计算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锌元素的检出限.
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 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
解: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 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 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 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9.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进行定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解: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火焰宽度条件下,当采用锐线光源时,溶液 的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法:该方法简便、快速,但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 (2)标准加入法:本方法适用于试样的确切组分未知的情况。不适合于曲 线斜率度,应注意那些问题?怎样 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解:应该从分析线的选择、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火焰的 选择、燃烧器高度的选择及狭缝宽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佳的 测定条件。
11.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解:从工作原理上看,原子吸收是通过测定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其特 征谱线的吸收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吸收光谱,而原子荧光则是通过测量 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实现测定的, 属于发射光谱。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八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八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八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1.设某产品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它的均方差σ已知为150h ,今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查26个,测得指标的平均值为1637h .问在5%的显著性水平,能否认为这批产品的指标为1600h ?解:总体X ~)150,(2μN ,检验假设为0H :1600=μ,1H :1600≠μ.采用U 检验法,选取统计量nX U /00σμ-=,当0H 成立时,U ~)1,0(N ,由已知,有1637=x ,26=n ,05.0=α,查正态分布表得96.1025.0=u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96.1{>u .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2577.142.293726/150********==-=u ,显然96.12577.1<=u ,故接受0H ,即可认为这批产品的指标为1600h .2.正常人的脉搏平均为72次/min ,现某医生从铅中毒患者中抽取10个人,测得其脉搏(单位:次/min)如下:54,67,68,78,70,66,67,70,65,69设脉搏服从正态分布,问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铅中毒患者与正常人的脉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解:本题是在未知方差2σ的条件下,检验总体均值72=μ.取检验统计量为nS X T /0μ-=,检验假设为0H :720==μμ,1H :72≠μ.当0H 成立时,T ~)1(-n t ,由已知,有4.67=x ,93.5=s ,05.0=α,查t 分布表得262.2)9(025.0=t ,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45.288.16.410/93.5724.67/0-=-=-=-=n s x t μ,显然)9(262.2447.2025.0t t =>=,故拒绝0H ,即铅中毒患者与正常人的脉搏有显著性差异.3.测定某溶液中的水分,得到10个测定值,经统计%452.0=x ,22037.0=s ,该溶液中的水分含量X ~),(2σμN ,μ与2σ未知,试问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该溶液水分含量均值μ是否超过5%?解:这是在总体方差2σ未知的情况下,关于均值μ的单侧检验.检验假设为0H :%5.0≤μ,1H :%5.0>μ.此假设等价于检验假设0H :%5.0=μ,1H :%5.0>μ.由于2σ未知,取检验统计量为nS X T /0μ-=.当0H 成立时,T ~)1(-n t ,拒绝域为)}1(/{0-≤-n t n s x αμ,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709.1)5.052.0(10/0=-=-=ns x t μ,由05.0=α,查t 分布表得833.1)9(05.0=t ,显然)9(833.1709.105.0t t =<=,所以接受0H ,即该溶液水分含量均值μ是否超过5%.4.甲、乙两个品种作物,分别用10块地试种,产量结果97.30=x ,79.21=y ,7.2621=s ,1.1222=s .设甲、乙品种产量分别服从正态分布),(21σμN 和),(22σμN ,试问在01.0=α下,这两种品种的产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解:这是在方差相等但未知的情况下检验两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的问题.检验假设为0H :21μμ=,1H :21μμ≠.由题可知,22221σσσ==未知,因此取检验统计量nm n m mn S n S m YX T +-+-+--=)2()1()1(2221,当0H 为真时,T ~)2(-+n m t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2({2/-+>n m t t α.由题设,10==n m ,97.30=x ,79.21=y ,7.2621=s ,1.1222=s .将其代入检验统计量得n m n m mn S n S m yx t +-+-+--=)2()1()1(222166.4201810101.1297.26979.2197.30=⨯⨯⨯+⨯-=,由01.0=α,查t 分布表得878.2)18()2(005.02/==-+t n m t α.显然)18(878.266.4005.0t t t =>=,因此,拒绝0H ,即这两种品种的产量有显著性差异.5.某纯净水生产厂用自动灌装机装纯净水,该自动灌装机正常罐装量X ~)4.0,18(2N ,现测量某厂9个罐装样品的灌装量(单位:L)如下:0.18,6.17,3.17,2.18,1.18,5.18,9.17,1.18,3.18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试问:(1)该天罐装是否合格?(2)罐装量精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解:(1)检验罐装是否合格,即检验均值是否为18,故提出假设0H :18=μ,1H :18≠μ,由于方差224.0=σ已知,取检验统计量为nX U /00σμ-=,当0H 为真时,U ~)1,0(N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2/αu u ≥.由题可知,9=n ,18=x ,将其代入检验统计量得09/4.01818/00=-=-=n x u σμ,由05.0=α,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96.1025.0=u ,显然,025.096.10u u =<=,故接受0H ,即该天罐装合格.(2)检验罐装量精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即检验假设0H :224.0≤σ,1H :224.0>σ,此假设等价于0H :224.0=σ,1H :224.0>σ.由于18=μ已知,选取检验统计量为∑=-=n i i X12202)18(1σχ,当0H 为真时,2χ~)(2n χ,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22n αχχ≥.由已知计算得625.6)18(112202=-=∑=n i i x σχ,查2χ分布表得307.18)10(205.0=χ,由此知)10(307.18625.6205.02χχ=<=,故接受0H ,即罐装量精度在标准范围内.6.某厂生产某型号电池,其寿命长期以来服从方差221600h =σ的正态分布,现从中抽取25只进行测量,得222500h s =,问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这批电池的波动性较以往有无显著变化?解:这是在均值未知的条件下,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问题.检验假设为0H :202σσ=,1H :202σσ≠,其中160020=σ,取检验统计量为222)1(σχS n -=.当0H 为真时,2χ~)(2n χ,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1({22/12-≤-n αχχ或)}1({22/2-≥n αχχ.将观测值25002=s 代入检验统计量得5.371600250024)1(222=⨯=-=σχs n .对于05.0=α,查2χ分布表得401.12)24()1(2975.022/1==--χχαn ,364.39)24()1(2025.022/==-χχαn ,由于)24(364.395.37401.12)24(2025.022975.0χχχ=<=<=,故接受0H ,即这批电池的波动性较以往无显著变化.7.某工厂生产一批保险丝,从中任取10根试验熔化时间,得60=x ,8.1202=s ,设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2σμN ,在01.0=α下,试问熔化时间的方差是否大于100?解:本题是在均值未知的条件下,检验2σ是否大于100,是关于2σ的单侧检验问题.检验假设为0H :1002≥σ,1H :1002<σ,此假设等价于0H :1002=σ,1H :1002<σ,这是左侧检验问题,取检验统计量为2022)1(σχS n -=,当0H 为真时,2χ~)(2n χ,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1({212-≤-n αχχ.将10=n ,10020=σ,8.1202=s ,代入上述统计量得87.101008.1209)1(2022=⨯=-=σχs n .对于01.0=α,查2χ分布表得0879.2)9(299.0=χ,显然)9(0879.287.10299.02χχ=>=,接受0H ,即熔化时间的方差大于100.本题如果将检验假设设为0H :1002≤σ,1H :1002>σ,即进行右侧检验,统计量得选取如上,则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1({22-≥n αχχ.对于01.0=α,查2χ分布表得666.21)9(201.0=χ,显然)9(666.2187.10201.02χχ=<=,接受0H ,即熔化时间的方差不大于100.注:若选取的显著性水平为3.0=α,用MATLAB 计算得6564.10)9(23.0=χ,从而有)9(6564.1087.1023.02χχ=<=,则应拒绝原假设,即熔化时间的方差大于100.上述结果说明了在观测值接近临界值时,原假设不同的取法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一样,如果用-p 值检验法则可避免上述矛盾.8.设有两个来自不同正态总体的样本,4=m ,5=n ,60.0=x ,25.2=y ,07.1521=s ,81.1022=s .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试检验两个样本是否来自相同方差的总体?解:记两正态总体为),(211σμN 和),(222σμN ,其中1μ和2μ未知.检验假设为0H :2221σσ=,1H :2221σσ≠.取检验统计量为2221S S F =,当0H 为真时,F ~)1,1(--n m F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1,1({2/1--≤-n m F F α或)}1,1({2/--≥n m F F α.由题可知,05.0=α,4=m ,5=n ,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39.181.1007.152221===s s F ,查F 分布表得98.9)4,3()1,1(025.02/1==---F n m F α,066.010.151)3,4(1)4,3()1,1(025.0975.02/====--F F n m F α.由此知)4,3(98.939.1066.0)4,3(025.0975.0F F =<<=,观测值没有落入拒绝域内,接受0H ,即两个样本来自相同方差的总体.9.某厂的生产管理员认为该厂第一道工序加工完的产品送到第二道工序进行加工之前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90min .现对100件产品的随机抽样结果的平均等待时间为96min ,样本标准差为30min .问抽样的结果是否支持该管理员的看法?(05.0=α).解:这是非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问题,用X 表示第一道工序加工完的产品送到第二道工序进行加工之前的等待时间,设其均值为μ,依题意,检验假设为0H :90≤μ,1H :90>μ.由于100=n 为大样本,故用U 检验法.总体标准差σ未知,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取检验统计量为100/90S X U -=,当0H 为真时,近似地有U ~)1,0(N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αu u >.由题可知,96=x ,30=s ,100=n .对于05.0=α,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645.105.0==u u α.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2100/309096100/90=-=-=s x u ,显然,05.0645.12u u =>=,故拒绝0H ,即平均等待时间超过90分钟,也即支持该管理员的看法.10.一位中学校长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这一城市的初中学生平均每周看8h 电视.”她认为她所领导的学校,学生看电视时间明显小于该数字.为此,她向学校的100名初中学生作了调查,得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5.6=x h ,样本标准差为2=s h ,问是否可以认为校长的看法是对的?(05.0=α)解:初中生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不服从正态分布,这是非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检验假设为0H :8=μ,1H :8<μ.由于100=n 为大样本,故用U 检验法,取检验统计量为nS X U /μ-=,当0H 为真时,近似地有U ~)1,0(N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αu u -<.由题可知,5.6=x ,2=s ,100=n .对于05.0=α,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645.105.0==u u α.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算统计量得5.7100/285.6-=-=u ,显然,05.0645.15.7u u -=-<-=,故拒绝0H ,即初中生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少于8小时,这位校长的看法是对的.11.已知某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X (单位:h)服从指数分布)(λE .抽查100个元件,得样本均值950=x h .能否认为参数001.0=λ?(05.0=α)解:X ~)(λE ,λ1)(=X E ,21)(λ=X D ,由中心极限定理知,当n 充分大时,近似地有n X n X U )1(/1/1-=-=λλλ~)1,0(N .由题可知001.00=λ,检验假设可设为0H :0λλ=,1H :0λλ≠.取检验统计量为n X n X U )1(/1/1000-=-=λλλ,当0H 为真时,近似地有U ~)1,0(N ,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2/αu u ≤.由题知,100=n ,950=x ,05.0=α,查标准正态分布表知96.1025.02/==u u α.将观测值代入检验统计量得5.0-=u ,显然,025.096.15.0u u =<=,故接受0H ,即可以认为参数001.0=λ.12.某地区主管工业的负责人收到一份报告,该报告中说他主管的工厂中执行环境保护条例的厂家不足60%,这位负责人认为应不低于60%,于是他在该地区众多的工厂中随机抽查了60个厂家,结果发现有33家执行了环境保护条例,那么由他本人的调查结果能否证明那份报告中的说法有问题?(05.0=α)解:设执行环境保护条例的厂家所占的比率为p ,则检验假设为0H :6.0≥p ,1H :6.0<p ,上述假设等价于0H :6.0=p ,1H :6.0<p .引入随机变量⎩⎨⎧=.,0,,1条例抽到的厂家为执行环保例抽到的厂家执行环保条X 则X ~),1(p B ,p X E =)(,)1()(p p X D -=,由中心极限定理,当0H 为真时,统计量60/)6.01(6.06.0/)1(000--=--=X n p p p X U 近似地服从)1,0(N .对于显著性水平05.0=α,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645.105.0==u u α,由此可知05.0}645.160/)6.01(6.06.0{≈-<--X P .以U 作为检验统计量,该检验法的拒绝域为}645.1{05.0-=-<u u .将55.06033==x 代入上述检验统计量,得791.060/)6.01(6.06.055.0/)1(000-=--=--=n p p p x u ,显然,05.0645.1791.0u u -=->-=,故接受0H ,即执行环保条例的厂家不低于60%,也即由他本人的调查结果证明那份报告中的说法有问题.13.从选取A 中抽取300名选民的选票,从选取B 中抽取200名选民的选票,在这两组选票中,分别有168票和96票支持所选候选人,试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检验两个选区之间对候选人的支持是否存在差异.解:这是检验两个比率是否相等的问题,检验假设为0H :21p p =,1H :21p p ≠.取检验统计量为⎪⎭⎫ ⎝⎛+--=m n p p p pU 11)ˆ1(ˆˆˆ21,其中)(1ˆ2121m n Y Y Y X X X mn p ++++++++= 是21p p p ==的点估计.当0H 为真时,近似地有U ~)1,0(N .由题可知300=n ,168=n μ,200=m ,96=m μ,又56.0300168ˆ1==p ,48.020096ˆ2==p ,528.0500264ˆ==++=m n p m n μμ.由此得统计量的观测值为755.11201472.0528.048.056.0=⨯⨯-=u ,由05.0)96.1(==>αU P ,得拒绝域为}96.1{>u ,因为96.1755.1<=u ,故接受0H ,即两个选区之间对候选人的支持无显著性差异.。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8章 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8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1. NO的生成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答:温度、氧的浓度、反应滞留时间。

2. 发动机中HC的生成有几条途径,其中哪一条为HC的主要来源?答:未燃碳氢化合物(HC)的生成与排出有三个渠道:其中HC总量的60%以上由废气(尾气)排出,另外的25%左右由曲轴箱窜气,从供油系统及其管路等处油蒸气漏泄占15%左右。

尾气排出为主要来源。

3. 分析空燃比,点火时间对汽油机排放的影响?答:由汽油机有害排放物浓度与空燃比关系可以得知,由于CO是缺氧条件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随着空燃比增加,CO浓度逐渐下降;在大于理论空燃比以后,CO浓度已经很低了。

同时,NOx浓度两头低,中间高,NO浓度峰值出现在理论空燃比靠稀的一侧,反映出高的NO生成率必须兼具高温、富氧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HC的走向则是两头高,中间低。

当浓混合气逐渐变稀,在缝隙容积与激冷层中混合气燃料比例减少,因此HC量减少。

处于最佳燃烧的空燃比范围内,HC及油耗均为最低。

但当混合气过稀,燃烧因不能稳定运行而失火,致使HC及油耗又重新回升。

减少点火提前角对降低NO及HC均有利,但以牺牲动力性为代价。

减小点火提前角,不仅降低燃烧最高温度、减少燃烧反应滞留时间,对降低NO十分有利;而且由于点火推迟,膨胀时的温度及排气温度均上升,这对降低HC也很有利。

4. 汽油车的蒸发及曲轴箱漏气通常采取什么办法控制?答:油蒸气吸附装置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5. 汽油机怠速,常用工况及全负荷时排气温度大致范围为多少?答:400~800℃6. 画出汽油机三种有害排放污染物(CO、HC、NO X)生成量与过量空气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走势进行分析。

答:略7. 三元催化器在理论空燃比附近转换效率最高的原因是什么?答:三元催化剂包含铂(Pt)和铑(Rh)、钯(Pd),此外还含稀土氧化物等材料。

使用三元催化剂时,应将混合气成分严格控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这样催化剂才能促使CO及HC的氧化反应和NOx的还原反应同时进行,生成CO2、H2O及N2。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土压力课后习题答案力的墙背填土处于哪一种平衡状态?它与主动、被动土压力状态有何不同?位移及变形对土压力有何影响?下列变化对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各有什么影响?(1)内摩擦角变大;(2)外摩擦角变小;(3)填土面倾角增大;(4)减小。

土墙墙后要做好排水设施?地下水对挡土墙的稳定性有何影响?哪几种?影响土压力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止土压力时墙背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而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时墙背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土墙在侧向压力作用下,产生离开土体的微小位移或转动产生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的位移的移动或转动挤向土体产生被动土压力。

序号影响因素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1内摩擦角变大减小增大2外摩擦角变小增大减小3填土面倾角增大增大减小4墙背倾斜(俯斜)角减小减小增大果挡土墙墙后没有考虑排水设施或因排水不良,就将使墙后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土压力的增加。

此外,由于墙背积水,又增加了墙倒塌的主要原因。

)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2)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动、静止、被动土压力的定义和产生的条件,并比较三者的数值大小。

【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长安大学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长安大学2005、2006、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及适用条件。

式挡土墙?际工程中,会出现主动、静止或被动土压力的计算?试举例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主动土压力是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向前转动或移动,墙后土体向下滑动,达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力,用表示。

是当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无任何移动或转动,土体处于静止的弹性平衡状态时,此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用表示是挡土墙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向填土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达到某一位移量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土压力达最大值,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完整版)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8章

(完整版)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8章

第八章课后习题解答一、选择题8-1如图8-1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A B p p 。

则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分析:由p V -图可知,A A B B p V p V =,即知A B T T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B A E E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内能必增加。

而作功、热传递均是过程量,与具体的热力学过程相关,所以(A )、(C )、(D )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 )正确。

8-2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有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

现将3 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

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A) 6 J (B) 3 J (C) 5 J (D) 10 J分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 E W =∆+知在等体过程中Q E =∆。

故可知欲使氢气和氦气升高相同的温度,由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2m i E R T M '∆=∆,知需传递的热量之比22222:():():5:3HHe H He H He H He H Hem m Q Q i i i i M M ''===。

故正确的是(C )。

8-3 一定量理想气体分别经过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从体积1V 膨胀到体积2V ,如图8-3所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习题8-1图(A) A C →吸热最多,内能增加(B) A D →内能增加,作功最少(C) A B →吸热最多,内能不变(D) A C →对外作功,内能不变分析:根据p V -图可知图中A B →为等压过程,A C →为等温过程,A D →为绝热过程。

又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pV vRT =可知,p V -图上的pV 积越大,则该点温度越高,因此图中D A B C T T T T <==,又因对于一定量的气体而言其内能公式2i E vRT =,由此知0AB E ∆>,0AC E ∆=,0AD E ∆<。

薪酬管理---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薪酬管理---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8章薪酬预算、控制与调整一. 判断题1.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

2. 薪酬预算的宏观方法都顾及了市场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影响。

3. 劳动分配率基准法的实质是:确定销售所得在资本和人力资源之间分配的比率。

4. 除非企业面临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否则,企业一般不会采用盈亏平衡点来推算薪酬预算的比率。

5.边际盈利点是指企业除了付给股东适当的股息外,还保留可以应付未来风险和危机的一定盈余。

6. 薪酬费用比率法,使人工成本与销售额挂钩,没有直接同企业的利润相联系。

错误项序号:( 2 、5)正确项序号:(1、3、4、6)二. 单项选择题1.根据(A )推算企业的薪酬费用比率是企业的薪酬支付的最高比率。

A. 盈亏平衡点B. 边际盈利点C. 安全盈利点D. 可能盈利点2. 管理者与员工就薪酬管理的各方面进行沟通,征求员工意见,体现了薪酬沟通(B )的特点。

A. 管理透明化B. 以人为本C. 激励性强D. 满意度高3. 物价指数的变化也会导致企业的加薪,这属于(B )的调整。

A. 薪酬管理理念B. 薪酬水平C. 薪酬结构D. 薪酬构成4. (C )的调整是指薪酬等级和薪酬变动范围的调整。

A. 薪酬管理理念B. 薪酬水平C. 薪酬结构D. 薪酬构成三. 多项选择题1. 薪酬预算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ABC )A. 法律、法规的限制B. 组织所在地的生活成本C. 组织的经营环境D. 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E. 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2. 薪酬预算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CDE )A. 法律、法规的限制B. 组织所在地的生活成本C. 组织现有的薪酬状况D. 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E. 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3. 薪酬预算的宏观接近法主要包括(ABE )A. 薪酬费用比率法B. 盈亏平衡点基准法C. 薪酬总额确定法D.总额分解法E. 劳动分配率法四. 简答题1. 简述薪酬预算的流程。

(1)发现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确定薪酬预算的目标;(3)收集资料;(4)制定薪酬预算的方案;(5)评估和选择薪酬预算的方案;(6)确定薪酬预算的方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习题相平衡1.已知甲醇和丙醇在80℃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81.13kPa 和50.92kPa ,且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试求:(1)80℃时甲醇与丙醇的相对挥发度;(2)若在80℃下汽液两相平衡时的液相组成为0.6,试求汽相组成; (3)此时的总压。

解:(1)甲醇与丙醇在80℃时的相对挥发度557.392.5013.181===o BoA p p α(2)当x=0.6时 ()842.06.0)1557.3(16.0557.311=⨯-+⨯=-+=x x y αα(3)总压kPa yxp p o A 07.129842.06.013.181=⨯==2.已知二元理想溶液上方易挥发组分A 的气相组成为0.45(摩尔分率),在平衡温度下,A 、B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45kPa 和125kPa 。

求平衡时A 、B 组分的液相组成及总压。

解:对二元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可采用拉乌尔定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求解。

已知理想溶液 ,45.0y =A 则0.5545.0-1y 1y A B ==-= 根据拉乌尔定律 A oA A x p p = ,B oB B x p p = 道尔顿分压定律 A A p p y = ,B B p p y = 则有 o A A p p x A y =,op p x BBB y = 因为 1x x B =+A所以 1p y p y 0B BA =⎪⎪⎭⎫⎝⎛+o Ap即 11250.551450.45=⎪⎭⎫ ⎝⎛+p可解得 p =133.3 kPa 则液相组成 414.014545.03.133y A =⨯==oAA p p x586.0414.01x 1A B =-=-=x3.苯(A )和甲苯(B )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安托因方程)为24.22035.1206032.6log +-=t p oA58.21994.1343078.6log +-=t p oB 式中oA p 单位为k a P ,t 的单位为℃。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8-1 音频/视频数据和普通文件数据都有哪些主要区别?这些区别对音频/视频数据在因特网上传送所用的协议有哪些影响?既然现有的电信网能够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并且能够保证质量,为什么还要用因特网来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呢?答:区别第一,多音频/视频数据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第二,在传输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

影响如果利用TCP 协议对这些出错或丢失的分组进行重传,那么时延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实时数据的传输在传输层就应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而不使用TCP 协议。

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主要由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通话分组的丢失率决定。

这两个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取决于当时网上的通信量,有网络上的通信量非常大以至于发生了网络拥塞,那么端到端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分组丢失率都会很高,这就导致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下降。

8-2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时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答:端到端的时延是指按照固定长度打包进IP 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接收端再从收到的IP 包中恢复出语音信号,由解码器将其还原成模拟信号。

时延抖动是指时延变化。

数据业务对时延抖动不敏感,所以该指标没有出现在Benchmarking 测试中。

由于IP 上多业务,包括语音、视频业务的出现,该指标才有测试的必要性。

产生时延的原因IP 数据包之间由于选择路由不同,而不同路由间存在不同时延等因素,导致同一voip的数据包之间会又不同的时延,由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把传播时延选择的越大,就可以消除更大的时延抖动,但所要分组经受的平均时延也增大了,而对某些实时应用是很不利的。

如果传播时延太小,那么消除时延抖动的效果就较差。

因此播放时延必须折中考虑。

8-3 目前有哪几种方案改造因特网使因特网能够适合于传送/音频视频数据?答: 1.大量使用光缆,是网络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减小,使用具有大量高速缓存的高数路由器,在网上传送实时数据就不会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
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

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送。

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他们说的都不对。

因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这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
回原位置。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用力击打其中一个棋子时,其他棋子由于具有
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因此它们又落回原位置。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当拍打窗帘时,窗帘上的浮灰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窗帘
运动时,离开了窗帘。

(2)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因为助跑后掷出标枪时,标枪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这样可使标枪运动的更远。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挑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能落在原来的起跳点。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他跳起时,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与列车同样的运动状态,跳起的同时继续以与列车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

因此能落在原来起跳点。

《8.2二力平衡》
1.在图中,F和F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乙和丁
2.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西运动,试画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3.质量40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试着画出小船受力的示意图。

F=G=mg=40kg×9.8N/kg=392N
方向竖直向上。

4.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如图)?为什么说它们是相互平衡的?请在图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两对平衡力。

即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说它们是相互平衡的,是因为汽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8.3摩擦力》
1.有些北方城市常常在下大雪后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利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在自行车中有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请各举两例说明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增大摩擦:自行车的坐垫——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脚踏板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把手做成有花纹的——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刹车装置——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增大压力;
用来固定各零件的螺丝与螺帽旋得紧紧的——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前后轮的轮轴用到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
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使接触面彼此离开;
在转轴中经常上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

3.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

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请你利用本节知识说明其中道理。

橡胶底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其摩擦大便于改变运动方向;而塑料底比较光滑摩擦小,便于滑行。

4.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实验步骤:
(1)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长方体木块的最大面与长木板接触;
(2)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木块的挂钩上,拖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将木块的较大的面与长木板接触,重复(2)步骤;
(4)将木块的最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再重复(2)实验步骤;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不表格内。

5.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 ,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无法拿笔写字;
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滑到地面上;
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使吊灯落到地上;
老师无法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