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图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

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试题及答案历史部分

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试题及答案历史部分

绝密★启封前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份。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

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

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精校解析版)

【历史】2016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精校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甲卷

新课标全国Ⅱ(文综历史)

24.(2016·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7.(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2016·课标全国Ⅱ,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

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2016·课标全国Ⅱ,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试题(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部分及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部分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卷3文综历史试题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一卷历史真题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图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

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全国乙)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ﻫ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ﻫ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ﻫ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ﻫ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ﻫ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ﻫ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ﻫC.削弱六部的权限ﻫ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ﻫ.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ﻫ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ﻫ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ﻫ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ﻫ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

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6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图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子体系的发展

【名师点睛】汉字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便基本定型。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就是这个含义。文字的统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音容易发生改变,但书写方式不变,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统一。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陶文,但是他并不成系统,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后来发展到金文,大篆。秦统一后使用小篆,民间后期产生隶书。汉代之后又出现了行书,草书和楷书。书法艺术也逐渐地形成。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起源于汉代,当时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考察标准是孝廉,因此称为察举制。到了魏晋九品中正制实行,由品评官来评定人员的优劣,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到了唐代,继续推行科举制,但是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依旧人数较少。关陇门阀依旧控制着人才的任用,这也是造成唐代中后期政治混乱的原因之一。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才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学习之风,人才选拔也多通过科举制度产生。但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采取“八股取士”,导致制度僵化,直到戊戌变法时被废除。

2016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解析

2016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解析

绝密★启封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五经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不是孔子编订,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浙江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及答案

浙江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及答案

浙江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

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

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

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

.....的是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绞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2016高考历史全国卷3套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历史全国卷3套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

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

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长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

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图4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

断开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

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锋利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说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场丧失 B.商品经济根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封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五经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不是孔子编订,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

案解析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子体系的发展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因此选择D。C

错在排除上,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B选项是九品中正和察举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A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土地兼并作为毒瘤一直都存在,而宋代却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clip_image008代的土地制度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加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34、表一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

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

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24、C 25、D 26、A 27、B 28、C 29、C 30、D 31、B

32、A 33、B 34、B 35、A

40.(15分)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41.(12分)

答案(略)

45.(15分)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46.(15分)

(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

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47.(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