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1)(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1)(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拓展延伸___ 、 ___ __ __、 __ ____、 _______、 ___ ____ ⑩南昌___ __ 、______1、.(2008.桂林)下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哪些属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①牛马拉车②风帆行船③公路运输④铁路运输⑤航空运输⑥管道运输⑦手提肩扛A ①②③④⑤⑦B ③④⑤⑥⑦C ③④⑤⑥⑦D ③④⑤⑥2.(2008.恩施)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深圳,最合理的路线是()A兰新—陇海—京广—浙赣—沪杭线 B兰新—陇海—京九线C兰新—包兰—京包—京沪线 D兰新—陇海—浙赣—京九线3.(2008济宁) 2008年4月3日,铁道部宣布,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今年开工建设,并将于2010年投入运营。

设计时速35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5小时。

结合下图完成7~8题。

4.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几个省级行政区( )A.4 B.5C.6 D.75.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哪条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 )A.京哈线 B.京广线C.京沪线 D.京九线教师总结纠错生独立完成相互检测板书设计交通运输业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1、概念 1、交通运输方式2、作用 2、六纵四横3、性质教学反思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采用使学生手动、口动、脑动的整个教学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效果颇好。

特别让每个学生动手自己来画一幅铁路线图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看到自己画的铁路线图很有成就感。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难点学会运用铁路分布图说明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具体线路。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揭阳潮汕机场的落成——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哪几种?【揭示课题】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提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自学指导阅读P101~104、《地图册》P43-44,回答问题(7分钟):1.交通运输业有什么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体现在哪里?2.阅读课本的“铁路分布图”,描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并认识这些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点。

找出有两条或以上铁路线路交汇的城市。

(三)检查自学效果,解决疑难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正、补充。

1、“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2、教师板图,学生回答出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城市。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五纵三横五纵:1.京哈-京沪线:哈尔滨-北京-上海2.京九线:北京-九龙3.京广线:北京-广州4.焦柳线:焦作-柳州5.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三横:1.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2.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昆明(四)当堂检测1、教师说出铁路线名称,学生回答起止点;2、教师说出起止城市,学生回答该铁路线的名称;3、在“铁路分布图”中找出重要的铁路枢纽。

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京沪线与陇海线:徐州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北京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州宝成线与成昆线:成都浙赣线与湘黔线:株洲4、完成课本活动题;校对答案,简介如何看列车时刻表。

山东寿光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

山东寿光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第20-28页。

本节教材分别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及重要线路的地理分布。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合理的交通路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交通运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1.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2.了解我国的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海洋运输的主要线路及海港。

3.了解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4.建立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空间概念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政区、地形、河流等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掌握我国主要公路线、铁路线、航空线的分布,记住我国一些重要的铁路枢纽、海港和国际航空港。

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合理的交通路线。

学会分析统计图表。

难点建立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空间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突破本节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较强。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旅游这一特点,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题,如“图上旅游”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铁路线的分布等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可采取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的方法识记,最后设计一些活动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给学生提供一些搜集地理资料的途径,如图书馆、网络教室等。

2.将学生分组,以便课堂活动。

3.布置学生搜集一些与课堂活动有关的图片或事例。

4.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制作相关的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老师布置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交通运输方面的问题和相关图片。

2024年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3)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可能导致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应对策略:推广绿色交通工具,优化交通运输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交通运输业分布图
-中国地图
-交通运输工具模型或图片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2.软件资源:
-地理教学软件
-交通运输业发展视频资料
(3)认识交通运输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资源开发与利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改善民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2.教学难点
(1)交通运输业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如分析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交通运输业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情感升华:
结合交通运输业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交通运输业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材分析】这一章阐述的是有关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好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既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又能呼应前面农业、工业的学习,明确交通运输业的“先行官”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达标测验】(共1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1、列不属于东西走向的铁路线是()A、京哈线B、陇海线C、湘黔线D、沪杭线2、不属于南北走向的铁路线是()A、哈大线B、兰新线C、焦柳线D、京沪线3、线与京广线的交会点是()A、济南B、兰州C、郑州D、徐州4、亚欧铁路大陆桥的铁路线是()A、京沪线、京包线B、陇海线、兰新线C、京哈线、京广线D、浙赣线、宝成线5、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是()A、北京—莫斯科B、上海—巴黎C、连云港—鹿特丹D、天津—鹿特丹二、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老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老师留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
【老师引导】读图4.1思考:①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②三阶段的进展说明白什么?③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白什么?怎样解决?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 学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村村通大路已在我们家乡建成,也给家乡人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格外亲密,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老师引导】不同的交通运输线交织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枢纽。
【老师引导】1.对比图说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称)
【同学活动】略。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同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放争辩,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同学活动】对比图分析归纳交通枢纽应具备的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板书设计:
分布格局:东部____,西部_____
主要铁路干线
交通运输网
教学反思: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第一节 交通运输
时 间
2020年 11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交通运输业教学过程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交通运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方面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认同,增强学生的交通运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分布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战略规划。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资料,包括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分布图、发展历程等。

2.准备案例素材,如某城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情况等。

3.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及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资料,呈现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呈现的资料和地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举例说出交通运输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3.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重要作用。

(难点)
4.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5.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难点)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
3.交通方式的选择
◆课前准备
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教学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就放假了,
你们做什么车回家?这属于什
么运输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交通运输业。

生:自行车,出租车
生:公路
导入环节,通
过生活的例
子让学生直
观感受交通
运输业对我
们日常生活
的影响,让学
生对于进一
步学习交通
运输业产生
浓厚兴趣。

2024年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4.3《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4.3《交通运输业》教案(新版)湘教版
-我还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来评估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还会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以评估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测试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
2.作业评价: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会认真批改并及时给出反馈。我会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交通运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
-建议学生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创新,了解新兴技术(如无人驾驶、高铁技术等)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学科竞赛或交通运输知识竞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拓展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拓展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中的4.3节《交通运输业》相关内容。
-教师需准备教案、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书等教学辅助材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进度,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2.辅助材料: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中国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线路图、各大港口和交通枢纽的实景照片等,以便直观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4.分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案: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高铁沿线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同时,高铁的运营也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火车站、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实地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运作模式。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材从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及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中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规划与建设。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和地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系统化。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认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讨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调查法:让学生课后调查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资料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2)(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案(2)(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

通过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了解,学生能选择运输线路
重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难点
交通线路的选择
教法 教学程序 导入
自主学习
教具 学具 课件 挂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就放假了,你们做什么车回 自行车,出租车
家?这属于什么运输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交通运输业。
公路
师:展示学习目标。
师:带着学习目标,大家大声朗读,最好记忆 学案自主学习(本节的重要知识)的部分。
4
11: ↓
51
13 某 ↓
34 某
17 126 ↑ ↑ :4
2
13: 10: 10: 14 某 24 00 00 60 某
15
18: 6:
0
:4
00 00
6
⑴由为起点开出的列车车次编号()
A 为单次 B 为双次 C 既可为单次,也可为
双次 D 无明确规定
⑵由某某发往的 T22 次列车到达某某的时间是
生:速度快、运量大、运价 低
增加。
生: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适应性强 师:公路运输有什么优点?适用什么运输?随
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相继建设了青藏、川藏、 生: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新藏、滇藏等公路。
优点运量大、运价低、投资
省、缺点是慢。 师:水路运输包括哪两方面?又有什么优缺
点?适于什么运输?海洋运输又包括沿海运 输和远洋运输。
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最大的是()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
D 内河运输
4.(2008.某某)从澳大利亚运输 50 万吨铁矿
石到中国某某,应选用()
A 航空运输 B 海洋运输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能说出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能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和对一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说出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能根据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三、教学难点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PK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交通运输业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二、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三、特点1、公路运量小、灵活、“门对门”2、铁路运量较大、运价适中、运速较快3、水路运量最大、运价最便宜、运速最慢4、航空运量最小、运价最贵、运速最快5、管道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六、教学反思1、本课学习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比较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采用从旅游景点对比到让学生成为外出旅游的乘客,使学生置于其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并为自己选择的交通运输工具说明理由进行教学。

如此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

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了“教学既要重结论,又要重形成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较好地体现了《纲要》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改革目标和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新要求。

2、组织学生两组PK竞赛,在本课节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积极回答问题的竞争局面,效果非常好。

竞争又激发了组内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新课教学】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

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

(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

)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

(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三、公路运输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 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
市都已通公路。

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

要让学生熟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

滇藏公路的路线及起讫地点。

关于高速公路,教学时着重指出高速公路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题1~3。

5、学生填图:在"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和起止地点。

四、铁路运输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 图,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3.讲全国铁路干线分布时,也主要指导学生读图和画图,从"中国铁路线分布"图上,找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的起止点,以及重要铁路枢纽。

在指导学生查找铁路线时,可采取以下步骤:(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①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

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

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介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

鄂、赣、粤直至九龙。

②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

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③宝成一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

①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于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为京包一包兰线。

②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新疆乌鲁木齐,为陇海一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于线。

③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一杭州)、浙赣(杭州一株洲)。

湘黔(株洲一贵阳)。

贵昆(贵阳一昆明)四条铁路组成。

(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

成都,查找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4.讲铁路线的分布时,每讲一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学生在纸上跟着画,从而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

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汇点(枢纽)。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题1~7。

五、海洋运输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2,指导学生读图、填图。

(1)一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海港的位置,在的省区,濒临的海域,连接的铁路线名称。

(2)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填充图上,填注主要海港。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

指导学生学习"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两段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适宜运输的货物种类,以及主要内河航线和主要管道的分布。

六、航空运输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

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

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3.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熟悉我国主要的航空港并提问: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1~3。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

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1.定点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图纸上。

2.连线每两个城市连一条铁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

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

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线已经画好了。

4.接轨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

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

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

【巩固练习】
(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
(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
(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新课小结】学生畅谈收获。

【作业布置】完成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本课要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加强读图、析图、绘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