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学

合集下载

口腔生物学重点

口腔生物学重点

第一章口腔微生物学(4T)

1.生态系及其建立的中心原则。(p1)

生态系定义: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生态系(ecosystem )

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是生物体对其赖以生存环境有影响,

例如:最先定植的菌种为先锋菌,先锋菌定植后改变了环境,给后继定制的细菌创造了定植的条件,,是只能存活于新的环境中。(先锋菌~定植~环境改变~12h后二次细菌定植~达到动态平衡形成新的生态系)(环境变化—物种影响—适者生存—环境变化)

不适者淘汰

2.正常菌丛对机体的双重作用。(p2)

(有益)在一定环境中,当机体与正常菌丛之间保持着相互平衡的状态时,正常菌丛显示对宿主起着有益的作用;

(有害)但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干扰了这个平衡状态时,如放射线照射,过量激素的应用,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等而导致菌群失调,这就为正常菌群提供了显示其有害作用的机会,这些原来无致病性的或毒力很弱的细菌,遂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疾病,如:长期服用抗生素所致的葡萄球菌假膜肠炎,口腔中的念珠菌病。

3.口腔生态系的决定因素。(p2)

口腔生态系决定因素定义:决定不同微生物能在不同口腔生态系中生存的因素称为(一)物理化学因素

a.温度

一般细菌可在-5℃~55℃环境中生存

口腔食品温度变化幅度±60º 嗜冷菌< 25 ℃嗜热菌> 45 ℃嗜温菌25 ~ 37 ℃

b.氧张力

绝对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s

绝对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 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
• 正常菌丛(normal flora),或固有菌丛 寄生在健康人体各特殊部位或表面的生物 群。 正常菌丛中的成员被称为常居菌或固有菌。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作用
• 有益作用:
竞争营养物质 产生抑制性代谢产物(乳酸杆菌分泌乳酸盐抑制白色 念珠菌生长) 占据空间(轻链菌的生长抑制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 菌的生长) 减低口腔pH值
10h口腔内细菌快速增多; • 老年人咀嚼器官老化,牙齿脱落后口腔内血链菌和变链菌
的数量明显减少,无牙颌中检不到这两种细菌;(是与牙 有亲和力的细菌) • 老年人戴义齿后口腔内菌群恢复正常。
菌丛的类型 • 固有菌丛 • 增补菌丛 • 暂时菌丛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 固有菌丛:存在于口腔内,数量大于1%的菌丛。 主要分布于龈上菌斑和舌表面,主要为兼性厌氧菌 和厌氧菌, 如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等,宿主的 食物残渣为主要营养来源。
• β-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宽的透明的完 全溶血圈,生脓链球菌属此型,又称为溶血性链球 菌;
• γ-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口腔 内少有此菌,又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
β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α-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1.口腔链球菌属
是一群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口腔链球菌属,主要包 括变异链球菌群、中间链球菌群、口腔链球菌群和 唾液链球菌群四个菌群。 (1)、变异链球菌群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0.6-1.0um,链状

口腔生物学总结

口腔生物学总结

口腔生物学Oral Biology/Oral Bioscience

口腔微生物学oral microbiology

着重研究口腔微生物的分布特点,生物学性质及其在口腔内存在的病理和生理意义。

第一节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

一、构成及特点

由(牙齿、粘膜、龈沟、唾液四个生境habitat)和(在这些生境中栖息的微生物)所构成。

(一)牙齿

牙菌斑dental plaque/biofilm:牙表面结构稳定,有利于微生物定植,微生物附着在牙表面形成生物膜。

牙滞留区:天然滞留区(窝沟、邻面、牙颈部)异常滞留区(牙列不齐,阻生齿)病源滞留区(牙周炎导致根面暴露)医源滞留区(不良充填物、修复体)

由于局部环境的差异,不同滞留区菌斑形成过程、栖息的细菌种类不同。窝沟菌斑以口腔链球菌为主,尤其是变形链球菌。邻面菌斑以G+杆菌为主,龈下菌斑以G-厌氧菌为主。(二)粘膜表面

口腔粘膜:唇、颊、腭、牙龈、口底及舌背粘膜。

被覆粘膜、咀嚼粘膜和口底粘膜由于咀嚼活动及上皮更新,表面附着菌量相对较少。

舌背部有乳头结构,再加上舌苔的存在,易使细菌滞留,形成适合厌氧菌生存的低氧化还原电位环境,易成致病菌(厌氧菌)的寄居部位。

(三)唾液

唾液的理化特征和物质成分是口腔微生物赖于生存的重要环境和基础。

(四)龈沟及龈沟液

龈沟是游离龈和牙面间形成的一条狭窄沟隙,环绕牙颈部,向口腔开放。

其中液体即龈沟液。龈沟液对细菌生长有双重作用。

助长:丰富营养成分、适宜的氧含量,适合兼性(及专性)厌氧菌生长。

抑制:抑菌成分(血清来源的抗体)、龈沟液流动、排溢。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第一篇: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口腔微生物要点总结

1.口腔生态区是由唇、舌、颊、腭、牙齿、牙龈、银沟组成的。具有:对外开放的门户;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滞留区+低氧化还原电位;恒温度和湿度);唾液、龈沟液、牙菌斑;丰富的营养;食物的咀嚼、吞咽和口腔的清洁措施(脱离力)。

2.常见的口腔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原虫;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复杂;以细菌为主;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与口腔的疾病和健康相关。

3.口腔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相互集聚和粘附;相互营养和生长;相互信息交流与遗传多样性;相互竞争、拮抗与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

4.牙菌斑: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5.生物膜: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是细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高度组织化的多细胞结构,同一菌株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生长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

6.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多样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7.生物膜的作用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件中仍能存留。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

1985 Volker Rush 提出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为微 生态学(microecology)
生态位,小生境 niche 生态点 biotopes 生境 habitat
环境(environment)
生物体周围许多不同复杂程度的实体
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是生物体对其赖以 生存环境的影响
先锋菌pioneer 定植colonize 环境改变(environment changes)
口腔
肠道(大肠杆菌)
300余种,人体细胞1014,仅10%为哺乳动物细胞, 其他为微生物
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 口腔正常菌丛之间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 互作用
S.mutans
口腔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有益作用
损害作用
有益作用
对外源性微生物的抑制
entagonism, microbial interference 阻止和限制外源微生物的入侵
原有微生物为继发性微生物生长创造条件
• 细菌创造一种环境逐渐被其他适 应性细菌取代吸引继发入侵者或 不利其自身附着。
• 成熟菌班中无S.orealis
• 牙菌班变厚,O2缺乏 有利于兼性厌氧菌生长,9天后牙菌 班兼性厌氧及厌氧微生物为主
• 几周后达到平衡
四、成熟牙菌斑 Mature dental plaque
Ca++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口腔微生物知识点整理

牙菌斑生物膜

掌握:牙菌斑的定义、牙菌斑的基本结构、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了解:牙菌斑的分类、牙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牙菌斑的致病性牙菌斑(dental plaque):存在于牙面或牙周袋内的一个细菌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发育和衰亡,并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将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破坏。

生物膜(biofilm):各种细菌嵌于来自其自身和/或外界环境的胞外基质内,而在固相界面上结成的有着三维立体结构的微生态环境,牙菌斑就是一种经典的生物膜。

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是牙面上或牙周袋内的多种菌丛构成的生态系。细菌在内生长、发育和衰亡。其复杂的结构使它能包涵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嵌入在由多糖、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细菌在其中的代谢活动,影响着细菌与宿主之间或细菌菌属之间的动态平衡

生物膜的作用

①节制细菌代谢活性和保护菌丛抵抗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在不适合的条件中仍能存留。

②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网络作用,摄取和收藏食物,控制基质成分的移动速度。

③膜内高水平的巯基能中和氧基,保护菌细胞勉受氧化损伤。

④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它元素,保留一些细胞内遗漏出来的溶解物质(如eDNA)。

⑤细菌耐药性

二、分类

(一)根据所在部位分类

龈缘为界: 龈上菌斑、龈下菌斑:附着菌斑,非附着菌斑。

1.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 plaque)

位于牙颈部龈缘以上牙面上的菌斑。包括窝沟菌斑、光滑面菌斑、邻面菌斑、颈缘菌斑。这种菌斑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随着菌斑成熟,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和丝状菌的数量增多。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程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程

取上清液 20μl进样分 析
色谱层析:
开机,依次用甲醇、 三蒸水冲洗分析柱 20~30分钟,流动相 平衡至基线平稳
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生物学》第四版
反应板微量快速生化实验:
利用细菌产生的预成酶(胞外酶),在37℃普通孵箱中与生化试剂基质产 生特异的酶反应,通过各种指示剂或特殊的显色产物即可在4小时~24小 时观察到结果。反应板微量快速生化实验的生化鉴定系统包括30个生化实 验基质与相关指示剂、磷酸盐缓冲液(PBS)、细菌标准浊度管以及8个鉴 定系列,可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耐氧实验结果选择不同的系列生化 基质进行鉴定。这8个鉴定系列是:
菌落、菌细胞形态检查 次代培养纯化、富集
生化鉴定,确定菌种
第一节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生物学》第四版
革兰染色步骤:
细菌涂片加热固定
加革兰(碱性结晶紫)甲液、 乙液各一滴,混匀后初染30秒
水洗
革兰碘液媒染30秒
水洗
丙酮-乙醇混合脱色 剂脱色5~10秒
水洗
石炭酸复红复染5秒
水洗
干燥后1000倍显微 镜油镜下观察
实验内容:
菌斑标 本的采 集
处 转理

接种 和培 养
观 察
细菌 表型 鉴定
次代 培养
生化 鉴定
第二节 口腔生物化学实验

口腔医学中微生物的检测与治疗研究

口腔医学中微生物的检测与治疗研究

口腔医学中微生物的检测与治疗研究第一章:绪论

口腔微生物在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微生物

的检测和治疗上。而口腔微生物的检测和治疗研究是口腔医学中

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第二章:口腔微生物检测技术

2.1 细菌培养法

细菌培养法是一种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它可以利用富含营

养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出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然后通过形态学和

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但是,这种方法具有时间长、成本高和

可能存在检测漏洞等缺点。

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又称为基因检测法,它可以直接检测出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标记。PCR技术、DNA芯片技术和核酸杂交技术等都属于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技

术具有快速、准确和高灵敏度等优点。

2.3 酶标记法

酶标记法是一种将特异性抗体和谷酰胺酰肽酶等酶标记物质结合,检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抗原的技术。酶标记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标准化问题和交叉反应等。

第三章:口腔微生物治疗方法

口腔微生物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两大类。

3.1 物理治疗法

物理治疗法包括手术切除、SMOBE(表面微波等)、激光消毒、超声消毒和高压气体消毒等技术,其优点是能够局部清除口腔中的污垢和微生物,对患者的生存率也有着显著的提高。

3.2 药物治疗法

药物治疗法是口腔微生物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药物的抑菌作用达到控制口腔微生物的目的。抗生素是口腔微生物药物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副作用等原因,导致口腔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此外,药物治疗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如药物剂量和疗程的控制等。

口腔医学基础

口腔医学基础

口腔医学基础

口腔医学基础是指口腔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以及技术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口腔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其知识面广泛,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医用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医学基础的学习对于口腔医学的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习口腔医学基础可以了解口腔解剖和生理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口腔疾病;其次,掌握口腔微生物学和病理学知识,可帮助口腔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再次,掌握口腔医学用材料的种类和功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最后,了解口腔医学基础还可以从营养学角度优化治疗方案,帮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口腔医学基础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腔解剖和生理学

口腔解剖和生理学是口腔医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的各个部位和组织的结构特点,例如牙齿、牙周组织、舌、唾液腺等。口腔生理学则研究口腔各个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咀嚼、言语、吞咽、味觉、唾液分泌等。理解口腔解剖和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信息。

二、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是口腔医学基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许多口腔疾病都是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口腔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口腔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生长和代谢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探究口腔微生物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和口腔微生物对口腔疾病的贡献。

三、口腔病理学

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的各种疾病,包括口腔癌、唇腭裂、口腔溃疡等,它探究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性质和诊断标准等问题。口腔病理学的知识有助于口腔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

微生物学支原体(口腔)

微生物学支原体(口腔)

(二)、致病性
致病性 通过以下机制引起细胞损伤: ①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固醇作为养料; ②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 ③溶脲脲原体能粘附精子,影响精子的运动, 且与人类精子膜有共同抗原,可因免疫损伤导 致不育; ④穿透支原体能粘附并侵入CD4+T淋巴细胞引 起免疫损伤。
(一)、肺炎支原体
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症 状较轻,仅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肺 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依靠分离培养和血清学 检查。
支原体的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基中一般加入 10~20%血清。最适生长PH值为6.0~6.5,兼性 厌氧,生长缓慢,在含1.4%琼脂的固体培养基 上培养2~3d后出现菌落,典型菌落为荷包蛋样 (核心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 薄的透明颗粒区)。
荷包蛋样菌落
细菌L型与支原体的比较
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细菌L型
支原体
培养特性
需要高渗
需要胆固醇
菌落
油煎蛋状, 0.5~1.0mm 油煎蛋状, 0.1~0.3mm
形态
高度多形态性
高度多形态性
大小
大小为0.6~1.0um 大小为0.2~0.3um
细胞膜
不含固醇
含高浓度固醇
细胞壁
缺乏或无

细胞壁缺失原因 青霉素﹑溶菌酶和胆汁
遗传
等作用所致,去除条件可恢复

口腔医学知识点大一学

口腔医学知识点大一学

口腔医学知识点大一学

口腔医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口腔疾病的学科,涵盖了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等多个领域。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还可以帮助我们对一些口腔疾病有所预防和处理的能力。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口腔医学的大一学习知识点吧。

1. 口腔解剖学

口腔解剖学是研究牙齿和口腔组织结构的学科。大一学生首先要了解到人类口腔解剖结构,包括牙齿的组成和位置、颌骨、舌、唇、腭等的结构特征。同时,了解口腔解剖学有助于我们理解牙齿在咀嚼、发音等功能中的作用。

2. 牙齿的生理学

牙齿的生理学研究牙齿的生长发育、牙齿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牙釉质、牙本质等的特性。大一学生可以学习到牙齿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牙齿的形成和更新过程,以及牙齿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口腔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大

一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口腔

癌等,并了解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4.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研究口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大一学生可以了解到口腔中的正常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以

及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

5. 牙体牙髓病学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和牙髓疾病的学科。大一学生可以

学习到龋齿的形成过程、龋洞的类型及其治疗方法,以及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牙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6. 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疾病的学科。大一学生可以学习到

牙周组织的结构、牙龈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以及牙

口腔生物学复习(全新版整理)

口腔生物学复习(全新版整理)

口腔生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口腔微生物学

(名解)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生态连续:生物体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小生境(niches):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小生境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极期群落(climax community):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菌群),环境条件趋于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这种平衡状态对于保持宿主的健康是重要的。

嗜温微生物:为在25-37℃中适宜生长的微生物。

绝对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发酵生长,氧可抑制或杀灭的细菌。

兼性厌氧菌: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的细菌。

微嗜氧菌:这类细菌的生长需氧,但所需氧的浓度比正常低,对需氧菌生长合适的浓度,对这类细菌抑制。

牙菌斑(老概念):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牙菌斑(新概念):在牙和修复体上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非白垢,它是能够容纳多种多样菌丛生存的生物膜。

生物膜(biofilm):牙面清洁后,唾液的一些成分会很快地吸附于其上而形成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厚度约1~10um,龈缘区较厚而牙尖区较薄,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对细菌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口腔医学分类

口腔医学分类

口腔医学分类

口腔医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健康和口腔疾病的医学科学。它涉及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保护口腔健康。

一、口腔解剖学

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的学科。它包括口腔的外部形态、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变化等内容。了解口腔解剖学对于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口腔生理学

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器官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咀嚼、吞咽、言语、味觉等多个方面。口腔生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口腔的正常功能,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

三、口腔病理学

口腔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学科。口腔疾病包括口腔黏膜病变、牙齿病变、颌骨病变等多种类型。口腔病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为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是研究口腔微生物及其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

科。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与人体口腔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口腔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并探索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五、口腔药理学

口腔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口腔内的作用和应用的学科。口腔药理学研究口腔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口腔组织的作用机制。了解口腔药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口腔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总结起来,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口腔医学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保护口腔健康。口腔医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口腔健康水平,让人们拥有更健康的口腔。

口腔医学专业选科要求范围

口腔医学专业选科要求范围

口腔医学专业选科要求范围

口腔医学是一门关于口腔健康的学科,它涉及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作为一名学习口腔医学的学生,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选修课程来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下面是口腔医学专业选科的要求范围。

1. 口腔解剖学和组织学

这门课程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它教授口腔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学知识。学生们将学习口腔的各种组织和结构,了解牙齿、牙龈、颌骨等的结构和功能。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口腔疾病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2. 口腔生理学

口腔生理学课程涵盖了口腔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过程。学生们将学习口腔的消化、咀嚼、吞咽和唾液分泌等生理功能。理解这些生理过程对于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3. 口腔病理学

口腔病理学课程教授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学生们将学习各种口腔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方法。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基础知识。

4. 口腔医学影像学

口腔医学影像学课程教授使用影像学技术来诊断口腔疾病。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口腔的结构和病变。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影像学诊断技术非常重要。

5.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教授口腔和颌面部的外科手术技术。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牙齿拔除、种植牙、颌骨矫正等手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口腔外科工作非常重要。

6. 口腔医学微生物学

口腔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授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培养和鉴定微生物来诊断和治疗口腔感染。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理解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治疗非常重要。7. 口腔医学专业英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链球菌属 分布: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内,多为口腔正常 菌丛; 一般生物学特性:G+球菌,直径0.7-0.9um,链状或 成对排列; 分类:根据血琼脂板上的生长情况分三类。
链球菌电镜结构

-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狭窄的草绿色溶 血圈,又称草绿色链球菌,口腔内链球菌多为此型。

-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有一宽的透明的完全
b、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的菌斑(龈沟和牙周袋 内),以兼性厌氧菌为主。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面上,以G+球菌、轻链 菌、血链菌为主。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上,确与 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接触,以G-厌氧菌为, 其代谢产物可引起牙周组织炎症。
5、牙菌斑的成分 a、细胞和非细胞成分:细胞成分主要为各种细菌和 蛋白质;非细胞成分为食物残渣和细菌代谢产 物等。 b、水分和固体成分: 水分:占80% 固体:占20% 蛋白质 45% 糖 脂肪 15% 12%
附注:成熟牙菌斑的细菌分类 成熟牙菌斑的细菌比例是: 兼性厌氧链球菌 兼性类白喉杆菌 厌氧类白喉杆菌 胨链球菌 韦永氏菌 拟杆菌 梭状菌 奈瑟氏菌 弧菌 27% 23% 18% 13% 6% 4% 4% 3% 2%
熟牙菌斑中致龋菌为:
变形链球菌
放射菌
血型链球菌
乳杆菌
4、牙菌斑的分类★ 按照牙菌斑所在的部位分类: a、龈上菌斑:附着在牙表面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 以G+ 菌为主,主要为微需氧菌和需氧菌。 光滑牙面菌斑:以链球菌为主(轻链菌、血链菌、 变链菌、唾链菌) 点隙裂沟菌斑:以G+球菌为主(变链菌、乳杆菌)

牙菌斑的清除方法:
少,因此我们必须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并掌
1.刷牙 如果刷牙得当,就可以使牙齿表面的牙菌斑量大为减
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牙线 能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减少邻面龋的发生; 3.牙签 在牙龈萎缩、牙与牙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下,可借助横 断面呈三角形牙签来清除邻接面的牙菌斑; 4.牙间刷 牙间刷也适用于牙齿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能有效 的清除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 5.冲洗器 冲洗器的高压水柱可将牙面及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 细菌冲洗干净。
第一章 口腔微生 物学
山西医科大学
杨芳
第一节 口腔生态系及其影响因素
1.基本概念★
2.口腔生态系 组成 影响因素★
一、基本概念

生态系(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利用细胞水平研究技术或分子 水平的研究技术,对生态学的内容进行研究,该学科体 系即为微生态学。

细菌因素: a、抵抗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大小 b、对所附着的粘性表面或牙体表面的亲和力大小 c、细菌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d、对口腔内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不同导致菌群的 不同分布

宿主的可控制因素:饮食习惯、口腔卫生
附注:无菌动物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是指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
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共同构成的膜
性结构。是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附注:牙菌斑显示剂

简介:牙菌斑显示剂安全无毒,含有食用色素。通
常有液剂和片剂两种,专业人员一般使用液剂蘸湿 后给患者使用,患者使用片剂。

用法:放入口中,用双侧牙齿将其充分嚼碎,用舌 尖舔食内外侧,吐出口内残余物,充分漱口,照镜 观察红染部位。
3、脂磷壁酸对G+菌和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桥接作用: 脂磷壁酸对G+菌和葡萄糖基转移酶均有亲和 力,促进了细菌之间的黏附和细菌的糖代谢。 4、血链菌为牙表面最早的定植者,属于口腔链球菌 群微生物。(先锋菌)
细菌粘附烤磁体早期的免疫荧光照片,蓝色的为放线菌,红 色的为链球菌
晚期的免疫荧光照片,绿色的为放线菌,红色的为链球菌

宿主因素: 口腔粘膜表面的光滑程度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口腔内
正常菌群的构成不同
宿主唾液和龈沟液中不同的物质组成
a、抗体:SIgA和IgG
SIgA:分泌型抗体,是唾液中的主要抗体
IgG:由血清中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是龈沟液中的
主要抗体,能保持龈下菌丛的稳定。
b、唾液中的其他蛋白组份 唾液粘蛋白:对口腔细菌的生长具有选择性,维持 口腔正常菌群的相对恒定。 溶菌酶、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对多种菌有非特 异性溶菌作用。 唾液素:碱性四肽物质,含量很少。
二、牙菌斑的生物学作用★

保护牙菌斑菌丛细菌抵制口腔苛刻环境,使细菌
在口腔环境中正常生长;—遮风挡雨

膜内的多聚物基质起约束和网络作用,控制基质 中营养成分的移动;—营养仓库 浓缩从环境中来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元素,滞留从 菌体内遗漏出的营养物质;—营养鱼网


膜内的蛋白分子中的巯基可综合氧自由基,保护
1、变形链球菌群
一般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0.6-1.0um,链状
排列。在MS琼脂平板(轻唾琼脂培养基)上菌落
呈淡蓝色,嵌入琼脂,质硬,菌落表面粗糙。
致病性: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 机制:
⑴ 变链菌的胞壁表面物质在细菌黏附、聚集和对牙
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⑵ 变链菌产生的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糖代谢的
菌,6-10h口腔内细菌快速增多;

老年人咀嚼器官老化,牙齿脱落后口腔内血链菌 和变链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无牙颌中检不到这两 种细菌;(是与牙有亲和力的细菌) 老年人戴义齿后口腔内菌群恢复正常。

三、菌丛的类型 ★分为固有菌丛、增补菌丛和暂时菌丛三类。

固有菌丛:指存在于口腔内,数量大于1%的菌丛。 主要分布于龈上菌斑和舌表面,主要为兼性厌氧 菌和厌氧菌,如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等,宿 主的食物残渣为主要营养来源。
牙周袋
·
氧张力为16.4% 适于需氧菌生长
氧张力为0% 适于厌氧菌生长
b、根据细菌对氧的敏感度不同分为: 绝对需氧菌 绝对厌氧菌 兼性厌氧菌 耐氧厌氧菌
微嗜氧菌
pH a、口腔pH的特点:口腔可提供给微生物相对恒定的 pH环境(5.0-8.0) b、影响口腔pH的因素: 外源性物质:饮料、食物等; 细菌发酵: 唾液缓冲:碳酸盐是刺激唾液重要的缓冲系统
终末产物主要是乳酸,菌斑内PH为4.5-5.0,促进
了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

葡萄糖基转移酶(GTF) GTF-I:为不溶性葡聚糖( -1,3-糖苷键) GTF-sd:为水溶性葡聚糖( -1,6-糖苷键)
GTF-si: 两者

果糖基转移酶(FTF) 蔗糖果聚糖(水溶性果聚糖/不溶水果聚糖)

蔗糖酶 蔗糖葡萄糖+果糖

葡聚糖酶(右旋糖苷酶)
葡聚糖葡萄糖+异麦牙糖
⑶变链菌群的产酸能力和 耐酸性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 矿中起作用。

增补菌丛:口腔内常居的数量低于1%的菌丛,在生 理、病理条件下可转变成固有菌丛。(增补菌群 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当菌斑内pH下降时,乳酸杆 菌数量上升称为增补的固有菌群。)

暂时菌丛:食物和饮水中的过路菌暂时存在于口腔
中,一般不引起口腔疾病,但是可引起其他器官
疾病,如肠炎等。
四、口腔正常菌丛成员
其他(无机物等)
30%左右
第三节 口腔正常菌丛
1.概念 2.口腔正常菌丛的形成 3.菌丛的类型 4.口腔正常菌丛成员菌
5.其他微生物群
一、概念★
口腔正常菌丛是指健康人口腔中由暂居菌群、常
居菌群、固有菌群所形成的复杂菌丛。
二、正常菌丛的形成
与宿主的年龄、饮食习惯、咀嚼器官的健全有密切
的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口腔内无菌,出生后6h有少量的细
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此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存
在,必须用人为的方法培育出来。 应用:无菌动物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实

验动物。

现状:现在无菌动物的品种:小鼠、大鼠、豚鼠和家兔等小 动物。 其中的小鼠、大鼠、豚鼠,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能大量生 产,并比较方便地应用于日常研究中了。
第二节

细菌附着 起作用的分子为蛋白质、多糖、脂磷壁酸等,具 体机制有三:
1、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细菌利用本身的 表面蛋白与牙表面的获得性膜的唾液蛋白相结合, 实现细菌在牙表面的定植。
2、多糖可引起多种细菌在牙表面上的聚集: 由变链菌胞外葡糖基转移酶合成的两种葡聚糖, 合成的葡聚糖两种:含ɑ-1,6糖苷键的水溶性葡聚糖 含ɑ-1,3糖苷键的不溶水葡聚糖 前者可促进细菌的彼此聚集,诱导细菌合成并分 泌ɑ-1,3糖苷键葡聚糖,后者不溶于水,但可促进细 菌彼此的黏附。

菌斑成熟 植于牙菌斑并开始生长;
1、附着黏附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增加,纤毛菌开始定
2、纤毛菌逐渐替代链球菌的主导地位,形成与牙面 垂直排列的栅栏样结构,这是菌斑成熟的标志; (约出现在菌斑成熟的5-6天,并可看到谷穗样的结 构)
3、成熟菌斑的光镜结构:★
①基底层是获得性膜:无细胞,HE染色为粉红色。
细菌免受氧化作用的损伤。—免受伤害
三、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牙表面获得性膜的形成
细菌附着 菌斑成熟

牙表面获得性膜的形成
形成:唾液中的粘蛋白、糖蛋白、血族抗原和免疫球 蛋白在牙表面上形成一层结构均匀无细胞的薄 膜,厚约1-10µm,龈缘区的膜较厚而牙尖区较薄。 作用:该薄膜在促进细菌对牙表面的黏附中起受体的 作用,并对细菌的附着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溶血圈,生脓链球菌属此型,又称为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在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口腔内
少有此菌,又称为不溶血性链球菌。
β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溶血链球菌菌落形态
生脓链球菌::
生物学特性: G+球菌,直径0.6-1.0um,在血琼脂上 生长良好。
形态:
★致病性:可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疾病,包括
珠菌生长)
占据空间(轻链菌的生长抑制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的生长) 减低口腔PH值
引起肌体产生天然抗体
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刺激
正常菌群有助于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例:无
菌动物的盲肠占体重的2-3%,恢复正常喂
养,盲肠可占体重的15-40%)
营养功能(肠道菌群可提供Vk、B6、B2和生物
素等)

损害作用:
1.基本概念
牙菌斑和生物膜
2.牙菌斑的生物学作用 3.牙菌斑的形成过程 4.牙菌斑的分类 5.牙菌斑的成分
一、基本概念

牙菌斑(plaque):堆积在牙表面或修复体表面, 不能被中等速度的水冲去的细菌团块。

生物膜(biofilm):由对氧不同敏感性的细菌(需氧
菌、兼性厌氧菌或绝对厌氧菌等)嵌入多糖、
链激酶(水解纤维蛋白)、透明质酸酶(增加结缔
组织的通透性)、溶血素、DNA分解酶、猩红热毒
素(猩红热红斑疹)等;
生脓链球菌可引起多种 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 染的重要致病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腔链球菌属
是一群有各种各样特性的口腔链球菌属,主要包 括变形链球菌群、中间链球菌群、口腔链球菌群和 唾液链球菌群四个菌群。
②中间层:主要为细菌,有球菌、杆菌、丝状菌
等,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
栏状。
③表层:为散在的球菌、杆菌、脱落的上皮、食物
残渣及衰亡的细胞。
光滑修复体表面细菌(×5000,1月) 非光滑修复体表面细菌(×5000,1月)
光滑修复体表面细菌(×5000,×10000,3月)
非光滑修复体表面细菌(×10000,3月)
温度
a、口腔内温度变化的特点:平均温度37℃
b、按照口腔微生物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生长分为:
嗜冷微生物:25以℃下生长
嗜热微生物:45以℃上生长
嗜温微生物:25-37℃以下生长
氧张力 a、口腔内氧张力的特点:在口腔各个部位上氧的浓
度有很大的差别,氧张力也有很大差别,氧
化还原电势(Eh)也不同。
舌前部表面
导致内源性感染 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 a、正常菌群可为外源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b、正常菌群营造的pH和Eh可适于某些菌生长 c、正常菌群可产生青霉素酶等利于外源菌生长 d、正常菌群可降解保护性抗体
使宿主致敏:正常菌群可引起肌体产生免疫反应,
可能对宿主造成损害。
3、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

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口腔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 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口腔生态系。
二、口腔生态系
1、组成 颊上皮生态系统:以G+链球菌为主 舌背部生态系统:以G+纤毛菌为主
龈上牙菌斑生态系统:以兼性厌氧菌为主
龈下牙菌斑生态系统:以厌氧菌为主
2、作用

收益作用:
竞争营养物质 产生抑制性代谢产物(乳酸杆菌分泌乳酸盐抑制白色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