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33ad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8.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同时,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灰比。
2.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例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砂率,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等。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对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等。
4.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养护。
5.适当增加构造钢筋: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施加外力约束: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外力约束,如加装钢板约束带、预应力钢筋等,限制混凝土的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
7.加强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法、养护方式、构造钢筋增加、外力约束和温度监测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52210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b.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变,经常会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通过喷浆、加水等方式来冷却混凝土,降低其温度,从而减少热应力。
2.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或掺入空心微珠等材料,可以形成一定的缝隙,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使用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中添加了抗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补充措施: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预应力钢筋或加固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程度和裂缝宽度。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及时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70c7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f.png)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混凝土抗裂措施
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配筋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受力情况,合理
设计配筋方案。
通过增加梁、柱等构件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
整体的抗裂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二、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
例如,可添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和抗拉强度,有效防止裂缝的扩展。
三、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开
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
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裂缝的生成。
四、严格控制浇筑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工艺,采取适当的浇筑
方式和工艺措施。
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或过热,导致内部应力集中,
引发裂缝的出现。
五、定期维护和检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及时处理潜在的裂缝,修复已有的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5f572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c6e8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6.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基础建设和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但在制
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
是由于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热胀
冷缩。
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混凝
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玻璃化面内的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
由于高温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固结速度加快,从而产
生热胀冷缩及温度裂缝等问题。
因此,可以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延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改变的时间。
2. 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在混凝土固结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放热,会导致混凝土
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热胀冷缩。
因此,在混凝土固结时,应加
强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3. 使用防渗剂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渗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
水泥含量,从而减缓水泥水化反应放热的速度,减轻热胀冷缩的程度。
4. 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
通过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在混凝土受到应力时进行补偿。
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了
温度裂缝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混凝土
在固结过程中发生的热胀冷缩,因此在混凝土制作和使用中,应采取
一定的控制措施。
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使用防渗剂,以及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温
度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a7424133687e21af45a9ea.png)
3、骨料质量的要求 骨料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所 以,骨料中不应含有超量的粘土、淤泥、粉屑、 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其含量不能超过规定的 数值。混凝土试验表明,骨料中的含泥量是影响 混凝土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它对混凝土的强度、 干缩、徐变、抗渗、抗冻融、抗磨损及和易性等 性能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会增加混凝土的收 缩,引起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的 抗裂更是十分不利。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中,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不大于1%,砂的含泥量 控制在不大于2%。
第三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结构,为防止其产生温度裂缝,除需要在施工前 进行认真计算外;还要做到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 效的技术措施,根据我国的施工经验应着重从控 制混凝土温升、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 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改善混凝土约 束程度、完善构造设计和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 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以上这些措施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施工中必须结合实 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防风和回填 外部气候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发生和开展的因素之 一,其中,风速对混凝土的水分蒸发有直接的影响, 不可忽视,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应尽量封闭门窗,减 少对流。 土是最佳的养护介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施工完毕 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回填。
四、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1、合理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的间距由最大整浇长度的计算确定,一般正常 情况下由计算确定,其间距为20~30m。 后浇带的构造有平接式、T 字式、企口式等三种,如 图4-2所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方便,避免应力 集中,宽度可取700~1000mm。当地上、地下都为现 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在设计中应标明后浇带的位置, 并应贯通地上和地下整个结构,但钢筋不应截断。后浇 带的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40d,在此期间,早期温差 及30%以上的收缩已经完成。在填筑混凝土之前,必须 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原浆凿清形成毛面,清除垃圾及杂 物,并隔夜浇水浸润。填筑的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混凝土, 要求混凝土强度比原结构提高5~l0N/mm2,并保持不 少于14d的潮湿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971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1.png)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开裂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的措施。
二、合理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过大,干燥收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从而引起开裂。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高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收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三、添加合适的掺合料掺合料的添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开裂的风险。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强度,降低干燥收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掺合料是防止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增加混凝土的骨料粒径骨料粒径的选择也会对混凝土的开裂性能产生影响。
较大的骨料粒径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减少开裂的风险。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增加骨料粒径,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
五、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高温和低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挥发速度加快,容易引起干燥收缩和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极端条件下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六、合理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分蒸发,避免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和开裂。
同时,可以采用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减少开裂的发生。
七、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使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从而抵抗外部加载引起的开裂。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
八、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体积较大,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c5e5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f.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温度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
变化引起的。
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材料配
比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和加水操作。
2.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和
湿度符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
程中出现收缩问题。
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预防收缩的措施。
可以使用外加剂或者添加物,
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延缓水化速度等方式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量。
4. 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采取及时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需要保持湿润的环境,以提
供良好的硬化条件。
可以使用喷水、覆盖湿布或者涂抹养护剂等方法来保持混凝土的湿
润。
5. 在施工现场,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温度计等设备来测量混凝土
的温度,及时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6.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结构措施,如梳齿状裂缝控制带、膨胀节等,来减小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集中和裂缝的发生。
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配比、施工环境、养护措施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以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
久性。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d819f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2.png)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1 沉缩裂缝混凝土沉缩裂缝在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
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 沉实不足, 或者骨料下沉, 表层浮浆过多, 且表面覆盖不及时,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份散失快, 产生干缩, 混凝土早期强度又低, 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 充分利用外加剂( 特别是缓凝剂) 的特性, 适时增加抹加次数, 消除表面裂缝( 特别是沉缩裂缝和初期温度裂缝) , 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
2 温度裂缝(1) 原因: 一是由于温差较引起的,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 混凝土内部膨胀高于外部, 此时混凝土表面将受到很的拉应力, 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 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 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 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二是由结构温差较, 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当体积混凝土浇筑在约束地基上时, 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 放松或取消约束, 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 易发生深进, 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2) 过程: 一般( 人为) 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升温期, 由于水化热使混凝土浇筑后2- 3 天温度急剧上升, 内热外冷引起“ 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二是中期裂缝———就是水化热降温期, 当水化热温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 水化热散尽时结构物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此间结构物温度引起“ 外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三是后期裂缝, 当混凝土接近周围环境条件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而当环境条件下剧变时, 由于混凝土为不良导体,形成温度梯度, 当温度梯度较时, 混凝土产生裂缝。
3 控温措施和改善约束3.1 温控措施(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 采用中低热的矿渣水泥, 控制水泥的使用温度, 添加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 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选用高效外加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860e0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d.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1.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变形和收缩问题。
尽量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减小构件的尺寸变化和设计适当的缝隙,同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2.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添加一些适当的防裂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防裂材料有纤维素短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3.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渗透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防渗剂或使用特殊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微细矿物掺合料等。
防渗剂可以通过充填细微裂缝和孔隙,减少水分和气体的渗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安装预应力和钢筋:预应力和钢筋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防裂措施。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保持压力状态,减少裂缝的发生。
钢筋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扩展。
5.加强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加强结构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添加附加支撑、安装横向和纵向拉杆、加固工程缝、采取预应力加固等。
6.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取简单的维修措施,如填充密封剂或涂刷防水涂料等;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采取更加复杂的维修措施,如加固、重建等。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30da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c.png)
引言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但此类材料的抗拉水平较差,一旦材料受力不匀称,就会导致建筑出现不规则裂缝,降低整体构件的承载力及稳定性。
为了降低混凝土裂缝对材料、建筑本身性能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资料进行总结,通过消除混凝土裂缝对整体工程的不利影响,尤其是要总结诱发裂缝的原因,并给予加强、预防控制,再根据现有的案例确定预防性管理体系,规避裂缝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也能提高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
1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混凝土自身性能及其他因素两方面。
具体来讲,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如下。
(1)混凝土成型过程中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致使材料的体出现一定变化。
未添加抗渗材料混凝土的抗渗水平相对较差,非常容易受到高渗透性、侵蚀性溶液的影响,降低混凝土的功能性。
(2)当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出现剧烈变化时,混凝土的体积势会发生一定变化。
例如,水泥搅拌过程中会出现水热反应,大量的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影响材料的影响。
温度变化幅度会随着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出现一定变化,故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材料的养护作业。
(3)材料收缩问题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功能性,尤其是材料的收缩性能(干燥、自收缩、塑性、化学、温度、沉降)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成型。
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及降水因素、温湿度等条件,在细致的观察实践中确定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的影响因素。
(4)混凝土徐变现象也是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特别是徐变过程具有两面性特点,其一是可以控制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其二是可以增加混凝土形变的幅度。
(5)实际工程中所使用的其他物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功能性,如水泥的细化水平会影响材料的收缩水平,并且混凝土裂缝大小会随着水泥使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另外,骨料(粗骨料、细骨料)的含砂量也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相关研究显示,在实际工程中添加适当减水剂,可以促使混凝土水胶比增加,该过程可以避免混凝土的化学收缩问题,这也说明加入适量外加剂也可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但工程中也要注意结合施工现场环境进行针对性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e8955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6.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一.混凝土裂缝情况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细微裂缝(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其中,细微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1~0.2mm,缝深h不大于30cm;表面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2mm:深层裂缝一般表面缝宽0≤0.2-0.4mm,缝深h=1—5m,且小于1/3坝块宽度,贯穿裂缝指从基础向上开裂且平面贯通全仓。
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坝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
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坝的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总体要求施工期应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士运输和浇筑过程及浇筑后的温度进行全过程控制。
对高坝宜采用具有信息自动采集、分析、预警、动态调整等功能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全过程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应提出符合坝体分区容许最高问题及温度应力控制标准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并提出出机口温度、浇筑温度、浇筑层厚度、间歇期、表面冷却、通水冷却和表面保护等主要温度控制指标。
气候温和地区适宜在气温较低月份浇筑基础混凝土,高温季节适宜利用早晚、夜间、气温低等时段浇筑混凝土。
常态混凝土浇筑应采取短间歇均匀上升、分层浇筑的方法。
基础约束区的浇筑层厚度厚度宜为1。
5--2。
0米,有初期通水冷却的浇筑层厚度可适当加厚:基础約束区以上浇筑层厚度可采用1.5——3.0米。
浇筑层间歇期适宜采用5~7d。
在基础约束区内应避免出现薄层长期停歇的浇筑块,适宜在下层混凝土最高温度出现后,开始浇筑上层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宜薄层浇筑连续上升。
2.原材料温度控制2.1水泥运至工地的入罐或人场温度不宜高于65度。
2.2应控制成品料仓内集料的温度和含水率,细集料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7c07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4.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各种外力和内部因素作用的
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温度变化
混凝土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
如果混凝土早期膨胀
过快,后来突然收缩,就可能产生裂缝。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而产
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减缩剂,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2. 沉降
混凝土的沉降常常导致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从浇注到完全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内混凝土会不断地进行沉降和变形,而这个过程中土壤或基础可能承受不住混凝
土的重量,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增粘剂,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减少沉降。
3. 加载
混凝土承受的载荷过大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当混凝土受到过载而形成应力过大时,就会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合理规划混凝土的厚度和稳定度,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4. 不均匀收缩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其不同区域的收缩量不同,从而产生应力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
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化学剂。
5. 板与柱之间的连接
不充分的预制混凝土连接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板与柱之间连接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增强连接强度,保持连接部分
完整。
总之,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cb586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基础设施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内部存在微裂缝,长期以来一直是工程中的一个问题。
这些微裂缝不仅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引起渗透物质的侵入和腐蚀,从而导致工程的不安全和损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抗裂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混凝土组成成分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
工程师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合理设计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抗裂能力。
例如,使用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致密性;使用增塑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
通过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3.增加钢筋骨架钢筋骨架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钢筋的强度和延伸性远远高于混凝土,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
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适量的钢筋,可以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4.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遮阳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在混凝土中添加收缩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5.使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施加预先应变荷载的一种结构形式。
通过预应力荷载的作用,混凝土不仅可以抵抗外部荷载,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扩展。
总结起来,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包括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增加钢筋骨架、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使用预应力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a70591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8.png)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包括:1. 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少内部应力的集中和不均匀分布,从而减少裂缝的发生。
2.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其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以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流动性,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次数,避免水泥浆体分离和气泡的产生,防止裂缝的发生。
4.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在收缩和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如预留伸缩缝、安装混凝土伸缩缝条等。
5.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支撑:在结构的连接和支撑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连接、增加支撑的数量和强度,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裂能力。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结构表面的裂缝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7. 控制外部荷载和环境影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合理控制外部荷载的引入,如挖掘、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等,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如水分渗透、冻融循环等。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45b7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c.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旳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线内, 必须进行温度控制。
一般要选用合适旳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旳温升,延缓混凝土旳降温速率;选择合理旳施工工艺,采用对应旳降温与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安全监测,防止出现裂缝,以保证混凝土构造旳施工质量。
在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控制,水化热伴随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旳加紧和都市建设旳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
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规定高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旳规定外, 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旳开展, 保证构造旳整体性和建筑物旳安全。
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旳扩展, 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旳一种重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旳温度裂缝旳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旳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旳成果,首先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首先是构造旳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旳内约束制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旳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构造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升,且构造表面自然散热。
因此,在浇筑后旳3 d ~5 d,混凝土内部到达最高温度。
混凝土构造自身旳导热性能差,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巨大,自身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量旳热汇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
而混凝土外露表面轻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构造温度内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
当产生旳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当时旳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缝2、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旳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旳产生起着很大旳影响。
混凝土内部旳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旳绝热温度和构造旳散热温度等多种温度叠加之和构成。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3f8f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3.png)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考虑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措施。
由于混凝土水化反应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就可能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1.使用低温混凝土:在热天气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使用低温混凝土。
低温混凝土是通过减少水泥用量和使用冷却剂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这种混凝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2.使用温度计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使用温度计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
一旦混凝土的温度超过预定的限制,就可以采取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例如使用冷却水冷却混凝土或者喷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3.控制浇筑时间:在热天气条件下,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4.采取遮阳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在混凝土上方设置遮阳棚或覆盖遮阳布,减少太阳直射光的照射,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
5.使用冷却设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使用冷却设备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使用冷水管冷却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冷却剂等。
6.控制施工速度: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控制施工速度,不宜一次性浇筑过大的面积,要进行适时的停浇,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升速度不超过允许值。
7.使用散热减缓剂:散热减缓剂是一种能够减慢混凝土散热速度的添加剂。
散热减缓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散热时间,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8.进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措施,例如喷水养护等。
养护措施能够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湿润状态,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过程中,以上措施可以单独采用或组合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规范进行操作,调整具体的控制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8e32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1.png)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与表面形成较大温差,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更严重的是会降低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深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由于其结构厚实,水泥水化热难以迅速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尤其是在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水泥水化热释放最为集中,内部温度可高达 50℃至 80℃,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主要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水灰比较小,其收缩变形相对较大。
而且,收缩变形在混凝土内部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其温度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就越高,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也越快,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而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外界气温骤降会使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相对较慢,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四)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基础、垫层或相邻结构的约束,使其在温度变化时不能自由伸缩。
当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其约束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缝。
约束越强,产生的温度裂缝就越严重。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不当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1ff7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d.png)
第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浮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1.选用低水化热或者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根据试验每增减 10kg 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者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5.在厚大无筋或者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 20%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者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改善配筋。
为了保证每一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
温度筋宜分布细密,普通用φ8 钢筋,双向配筋,间距 15cm。
这样可以增强反抗温度应力的能力。
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8)设置后浇缝。
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者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者冷气进行预冷,或者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者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砼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大体积砼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大体积砼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从砼原材料、外加剂和掺合料、施工配合比、施工工艺及设计、养护等方面来综合控制砼产生温度裂缝的系列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砼、裂缝原因、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P18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大体积砼的提出和概念目前,全国各地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型设备基础、高耸结构物等大量出现。
在这些结构中,大体积砼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体积砼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同国家的定义有所不同。
美国砼学会有过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砼,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开裂”。
日本建筑学会(JASSS)标准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 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砼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砼称之为大体积砼”[1]。
我国的定义是:大体积砼一般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或等于1m 的结构物,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需要妥善处理砼的内外温差,才能合理解决由温度应力引起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
与普通砼相比,大体积砼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除了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以外,主要应解决好控制温度变形的发生和因此引起的裂缝开展。
二、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砼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砼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表面裂缝是由于砼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剃度,是砼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引起的。
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砼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砼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砼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
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2]。
三、主要的裂缝控制措施(一)原材料的控制措施大体积砼与普通砼一样,也是由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与水和集料配制而成,要控制大体积砼的温度裂缝,首先必须从其原材料的选用方面加以控制,这也是控制其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大体积砼的原材料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河砂)、水等原材料拌制而成。
下面分别从其主要原材料方面来进行阐述。
1.水泥品种的合理选择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五大类。
根据大体积砼的选用要求,水泥的水化热要低的原则,大体积砼使用水泥应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也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但是不得使用硅酸盐水泥和快硬性硅酸盐水泥以及其他水化热比较高的水泥。
2.骨料的合理选择骨料是大体积砼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它在砼中起着骨架和填充的重要作用,选择性质优良和合格的骨料是保证大体积砼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强度等重要性质的先决条件,不但如此,还可以起到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通常认为:粒径在016~5mm之间的称为细骨料;粒径大于5mm的称为粗骨料。
3.拌合用水的选择大体积砼的拌合用水也是有选择的。
砼拌合用水按照水源不同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经过适当处理的工业废水。
砼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
原则上,凡是影响砼的和易性及凝结,有损于砼的强度增长,降低砼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污染砼表面的用水均不得采用。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以用来拌制和养护砼。
(三)砼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控制措施砼外加剂是指在拌制砼的过程中掺入掺加量不大于水泥重量5%(特殊情况除外),用以改善砼性能的外掺材料[3]。
在砼中加入减水剂,可以提高砼的拌和物的流动性、减少拌和物的泌水离析现象,延缓拌和物凝结时间,减缓水泥水化热放热速度;加入缓凝剂能延缓砼凝结时间,是拌和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有利于浇筑成型,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还具有减水、增强和降低水泥水化热等功能,并且对钢筋没有锈蚀作用。
因此,在大体积砼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缓凝剂是非常有益的。
粉煤灰作为一种活性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工作性,减少用水量,明显提高砼的强度,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四)施工配合比优化措施良好的砼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大体积砼质量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通常应根据砼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
一般来说,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引起注意:(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①使砼拌合物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良好的工作性;②硬化后的砼应具有工程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③砼必须具有适合于使用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④在满足上述条件下,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降低造价。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在同时满足强度等级、耐久性条件下,取水灰比较大值;②在符合坍落度要求的条件下,取单位用水量较小值;③在满足粘聚性要求的条件下,取砂率较小值。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砼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是计算-实验法。
(五)施工工艺优化措施1.合理进行温度控制对于大体积砼的温度控制,主要考虑三个特征值:入模温度、最高温度及养护温度。
入模温度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取决于各种原材料的初始温度,主要方法是施工时加冰冷却拌合水、骨料、水泥, 尽量选择在较低气温时段浇筑砼;在砼运输工具上覆盖麻袋, 并经常喷洒冷水降温。
最高温度控制:为了让砼内部的水化热量更好的散发出来,可以考虑在其内部埋置一定数量的金属冷凝管,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凝,对砼的内部水化的热量较快散发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养护温度:控制大体积砼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砼中产生了温度梯度。
为了使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降低,可采用砼表面保温的方法,使砼内外温差降低。
2.合理的泵送工艺大体积砼采用泵送工艺,泵送过程中,常会发生输送管堵塞故障,故提高砼的可泵性十分重要。
须合理选择泵送压力,泵管直径,输送管线布置应合理。
泵管上须遮盖湿麻袋,并经常淋水散热。
混凝上中的砂石要有良好的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名1:3,砂率宜在40%~45%间,水灰比宜在0.5~0.55间,坍落度宜在15~18cm 之间。
3.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大体积砼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砼高度均匀上升,砼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能过长,在前层砼初凝前必须把后层砼浇上。
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砼浇筑气温不宜超过28℃,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应采取降温措施。
大体积砼的结构的浇筑方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
全面分层法要求砼的浇筑速度要快,分段分层法次之,斜面分层法最慢。
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砼供应等具体情况进行选用[8]。
4.加强温度监测对大体积砼内部各部位进行温度跟踪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砼各个部位的温度变化,以便采取处理措施降低内部温度,保证工程质量。
砼温升最快的阶段在浇筑后的1~5d,在这段期间,宜每30 min 读取数据一次,以后数据的读取时间可以延长,建议在砼浇注后的6~20d,每3 h读取一次数据,浇注后的21~30d,每6h读取一次数据。
 5.合理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精心安排砼施工时间,在高温季节施工时,砼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16时至翌日上午10时前进行,以减少砼温度回升。
新旧砼浇筑间隔时间为5~7d,相邻浇筑坝块高差宜控制在8 m以内。
普通砼的离散性很大,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创造条件,确保砼均匀密实。
砼坍落度各车不要有大的差异,浇筑基础时坍落度可控制在100―140mm,坍落度大时会使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表层钢筋上部的砼产生细小裂缝。
(六)加强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除了通过上面介绍的几个方面来控制大体积砼的温度裂缝以外,还可以从设计方面进行考虑来减少或降低大体积砼的温度裂缝的开展。
目前一般从以下几个构造方面进行考虑:(1)合理设置伸缩缝。
(2)避免应力集中。
(3)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4]。
(4)当大体积砼平面尺寸过大时,可是考虑在适当部位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和温度应力。
后浇带在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基本原则。
(七)加强对砼的养护措施在尽量减小砼内部温升的前提下,大体积砼的养护是一项关键工作,必须切实做好。
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减小砼表面的热扩散,减小砼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二是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砼强度的潜力和材料松驰特性,使平均总温差对砼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
潮湿养护的作用:一是刚浇筑不久的砼,尚处在凝固硬化阶段,水化的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砼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二是砼在保温(25―40℃)及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使早期抗拉能力增长很快。
结束语通过对大体积砼裂缝的分析,掌握一些常用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对于指导现场的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大体积砼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新的理论和研究手段以及新的施工工艺也会产生,大体积砼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1] 孙永清.大体积砼温度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29期[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613[3] 王立久、李振荣 .建筑材料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p113[4]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616作者简介:李建华,男,41岁,国家注册建造师。
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