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调整理论》PPT课件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吸收法的调节机制
固定汇率制下:MD<D→国际收支逆差→资本外流→货币供 给减少→公众手持的货币余额随之降低→减少对国内商品 和金融资产的购买→国内利率上升→资本外流停止,资本 流入→国际收支改善。 在浮动汇率制下:MD<D→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给小于外 汇需求→本国货币贬值→国内物价上涨,从而引起货币需 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缩小。
收入再分配效应:贬值→Pm上升→P上升→工资收入减 少,利润收入增加(工资收入者的a高于利润收入者) →a下降→A下降→国际收支改善;
税收效应:贬值→Pm上升→P上升→货币收入上升→政 府税收增加(政府a较低)→a下降→A下降→国际收支 改善。
吸收分析法的政策主张
❖ 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原因是 总收入Y和总支出A的不平衡。因此可以通 过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来调节。
5、货币分析法的政策主张
❖ 传统的国际收支调整政策如弹性分析法吸收 分析法及结构分析法等都是从短期内来改善 国际收支状况,但长期国际收支逆差应着重 于货币政策的调节,即降低本国货币的供给 或增加本国货币的需求。
外汇供给 小于需求
本币 贬值
出口价格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价格上升 进口减少
逆差
顺差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出口价格上升 进口价格下降
本币 升值
外汇供给 大于需求
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弹性分析法
❖ 弹性分析法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适用于 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 学家琼·罗宾逊最先提出,后经美国经济学家勒 纳等的发展形成的。
(3)就政策主张看,吸收论由于注重内部和外部的 同时均衡,因此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第二章国际收支的调节
收入性失衡(Income Disequilibrium)
因国民收入增减,造成贸易、非贸易支出 的增减,从而引发失衡。称为收入性不平 衡。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国际收支的调节
二、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
调节方式 货币性失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例如一国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 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 商品货币成本
第二章国际收支的调节
l 汇率调节机制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表现为: 本国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上升和进口商品本币 价格下降→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恢复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l 汇率调节机制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 资本流入伴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本币 对外升值;当后者高于长期均衡值时,人 们产生本币将会贬值的预期;这种预期又 促使资本流出,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顺差——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 求—— 进口增加——有利于消除国际收 支盈余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在调节国际收 支方面效力较差,特别是对资本流动的影 响较小,而且要求经济付出的代价也较大。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国际收支的调节
货币政策
l 再贴现政策 l 存款准备金政策 l 公开市场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l 利率调节机制影响总需求
– 国际收支顺差→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 费→拉动进口→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l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调节机制见 效较快。但是,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容易冲 击正常的经济秩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国际收支的调节
六、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
1、市场存在不完全性
2、市场调节需要较长时间
第十二讲:国际收支调整理论(新)
• 如果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 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贸易 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如右 图:
J-曲线形状的形成原因
• 认识时滞: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新价 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存在 认识时滞。
• 决策时滞:供求双方都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 变化的重要性。
• 生产时滞: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供应不 能立即增加。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应该选择增加政府支出的方法;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应该选择增加出口的方法。
2.5 吸收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 前述的弹性分析方法只考虑货币贬值对贸 易收支的直接影响;
• 事实上,货币贬值引起的进出口的变化, 不仅直接影响贸易收支,同时还影响国民 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 到贸易收支。
2 . 国 民收入 减少 ggyy
国 际竞 争 能力
下降
如 果赤字 是由 资 本流出 > 资 本流入
所 致, 则 会造成 本国资 金供求 紧张
利 率上升
国 内经济 衰退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问题
• 从长期来看,一国不能长期承受国际收支顺差 的状况,原因是: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 差:
顺差
使本国国际储备增加, 物价水平上升,π 通货膨胀加剧。
• 取代时滞:供需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 前的存货。
• 交货时滞:把商品和劳务运到国际市场还需 一段时间。
弹性理论的缺陷
• 弹性理论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 弹性理论在分析时,假设货币贬值前贸易收支处于平 衡状态,这一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
2. 因为货币贬值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国际收支顺差,而是 为了消除已有的逆差,然而,国际收支已经处于平衡, 那还有什么必要进行货币贬值呢?这是弹性理论无法 回答的问题。
第6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四、弹性分析理论的评析
2. 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现受到“J曲线效
应”(J Curve Effect)的制约。所谓的J曲线效应 是麦吉(Magee·S)在1973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国 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的 过程或变动的轨迹。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存在 着时滞效应(Time Lag),一般地长期弹性(两年以上 )比短期弹性(0—6个月)要大出近一倍,短期弹性之 和达不到1,而长期弹性之和经常大于1。
二、货币分析理论的评析
1. 渊源: 可以追溯到大卫·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
制”,是休谟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它与休谟 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的分析强调货币流动、相 对价格与国际收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货币分析理 论则更多地强调货币供求对国际收支的直接影响。 2. 特点: 这一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是基本的货币现象,它并不 强调贬值的作用,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中有暂时 的有利影响。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 象,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本质上是货币供求的不平衡: 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其结果就会导致该国国 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货币的需求小于货币的供给,结 果就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 处于平衡状态,就会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分析理论 认为,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属于存量需求,国际收支的 不平衡意味着货币供求双方存量的失衡,但经济本身 具有最终自动纠正这种不均衡的作用,而传统的调节 手段,只有当它们消除了货币供求存量不均衡时才能 成功。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的货币供给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国内 银行体系创造的信用;第二个来源是国际收支中由 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所形成的国外资金的 流入。 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得到满足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PPT教学课件
是资本与金融帐户最重要部分.它具体包含“直接投 资”“证券投资”与“其它投资(如贸易信贷)”等三个子 项目。
– 3.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6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编制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贷方项目(Credits Account)(+)——凡是涉 及外国居民向本国居民支付的交易或引起本国外 汇供给的交易。
内容包括:⑴商品与劳务的出口; ⑵来自外国居民的单方面转移; ⑶资本流入(Capital inflows)
①外国在本国资产的增加; ②本国在外国资产的减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2020/12/10
2
Balance of Payments
定义: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全部经济交易(Economic Transaction)活动。是一个流 量概念。
IMF定义: 是一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说明(甲) 一个经济实体和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商品、劳务和 收益的交易,(乙)该经济实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 款权的所有权以及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债权债务 的变化和其他变化,以及(丙)单方转移和从会计意 义上说,为平衡前述不能互相冲抵的交易和变化所必 需的对应分录。”
– ③一个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其所在国居民,而是其母公司所在 国的非居民;
– ④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坐落 在别国领土上的使馆、领事馆、军事机构和其他的政府驻外机 构都是这个国家的居民;
– ⑤凡在一个国家领土上的外国使馆、领事馆等外交机构,都是 这个国家的非居民;
– ⑥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不是 某一个国家的居民,而是所有国家的非居民。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调节
Ms R D
M s R D
M s B D
M s B D
Ms
Ms
在国内信贷规模(D)既定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国际储备的增长率与该国货币供给 量的增长率有着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当然,国内信贷规模既定不变只是一个假设, 事实上它是可以改变的。惟其如此,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可以将信贷规模的调整 作为一种工具。银行系统可以参照国际收支总顺差额去削减发放贷款的规模,而 这种国际收支顺差不会造成货币供给量的等额增加;相反,银行系统本身也可以 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去消除逆差的影响,稳定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的国际收支,常由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来表示。它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 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 .
项目 经常项目
借方(-) -
贷方(+) +
资本项目
-
+
平衡项目
-
+
全部总额
-
+
二、国际收支均衡观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政策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及类型 按照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可以把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成以
1.周期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是指因经济周期运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 不平衡。
2.结构性失衡.指国内生产结构的变化难以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 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收入性失衡.指受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国际收支的失衡。
响,可以用出口需求弹性(EX)和进口需求弹性(EM)的下列组合加
以表示:若EX+EM>1,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若EX+EM=1,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
1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
3
14
§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Elasticity Approach)
◆吸收分析理论(Absorption Approach)
◆货币分析理论(Monetary Approach)
■对吸收论的评价
①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理论
基础是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②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影响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 收支的影响 。 ③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货币贬值改善逆差的同时, 存在闲置资源:扩张型政策增加收入;
充分就业:紧缩型政策减少吸收。
④缺陷: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惟一原因;以贸易收支代替 国际收支;忽略了货币条件。
进口商品价格 数量 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25
M M
M
§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J曲线效应
(1)贸易合同调整滞后
(2)生产者和消费者反 应滞后。
26
§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Term of Trade),出口商品单位价 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的比例。
T=PX / PM
T上升(下降):贸易条件改善(恶化)
27
§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币贬值时:
⊙供给弹性的乘积大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恶化。
S X SM E X EM
⊙供给弹性的乘积小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改善。
S X SM E X EM
⊙供给弹性的乘积等于需求弹性的乘积时,贸易条件不变。
S X SM E X EM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课件
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 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
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2
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 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 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 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3
基本精神: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
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 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 收支。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弹性论-4
弹性论的前提假定 弹性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基本手段,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之前 做了3个前提假定: 假定其他一切条件(利率,商品价格,国民收入等)不 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由此说明, 此理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这里的供给 弹性有4个,即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出口商品相竞 争的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国外供给弹性与 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供给弹性.这一假定说明, 既然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 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假定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即国 际收支=出口商品值-进口商品值.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乘数论
由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哈罗德提出的.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原是反映国内投资和储 蓄自身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 乘数”的作用,国内投资的增加给国民收入总量 带来的增加要比投资变动本身大得多,而国内储 蓄的增加会以同样的倍数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乘 数论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将乘数理论推广到开放 经济情况下,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进 行研究.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重点提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及其评价;汇率决定理论及其主要模型; 汇率制度理论及、汇率制度比较;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新进展;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替代与麦金农计划。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8世纪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就提出了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目前出现了众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弹性论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纷纷采用货币贬值的手段调节国际收支。
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提出了弹性理论。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 ·Robinson)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探讨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弹性的基本概念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一般说来,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
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1)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m E ),其公式为: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率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m E(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x E ),其公式为: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率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x E(3) 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 ),其公式为: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率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m S(4) 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其公式为: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率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x S从这四个公式可见,弹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
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弹性就越大;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弹性就越小。
2.马歇尔一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
国际金融--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 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 = K X ΔI
第三:乘数分析理论
二、主要观点: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 新增投资↑→生产资料需求↑→生产生产资料收入↑→消 费品需求增加↑→消费品生产人收入↑......如此推演下去, 则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实现的前提 1、不存在大量失业,否则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很难引
起物价的相应变动; 2、没有国际资本流动,否则国际收支失衡未必会引
发黄金流动; 3、金本位制必须被各国严格遵守,一国不能限制黄
金的自由流动,黄金纸币不能脱离黄金的基础; 4、各国的进出口都必须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以便
在价格变动时进出口数量会有有效变化。 (前提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脉络
当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统治了整个经济学 界,它将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领域,通过对外贸 易乘数提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分析法”。同时,亚 历山大也运用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提出了国际收支的 “吸收分析法”。
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进行了 深入分析,为一国货币当局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依据。
B、该理论指出只有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由初 级产品转向制成品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才是 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收支的根本途径。
第二:弹性分析理论
6、弹性分析理论评介: (2)局限:
A、未考虑劳务、国际间资本移动的因素,把国际收支 仅仅局限于贸易收支。这是该理论的重大缺陷。 B、该理论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后的初始阶段的情况,未 考察继发的通胀问题。 C、未考虑货币贬值对利率水平、国内物价水平等其他 因素带来的影响。 D、最重要的问题: 忽略了汇率变动效应的时滞 (time lag)问题——J曲线效应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三节 乘数论
一、乘数论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给经济学带来了重大 的变革。在国际收支领域,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直接否定了 萨伊定律,进而否定了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引发了国际 收支理论的一次飞跃。40年代,以哈罗德(R.F.Harrod )、劳埃德·梅茨勒(Laoyd Metzler)、弗里茨·马克卢普 (Fritz Machlup)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主义 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以此形成 了国际收支的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又称为 收入分析法。
二、弹性论的主要内容
• 弹性分析法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状态调整 到均衡状态的作用。其核心是研究货币贬 值、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后,进出口 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要使贸易差额 得到改善,需要满足何种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 εx+εm>1 公式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是否能 够改善一国国际收B 支X M状况,将最终取决于本国对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三、对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评价 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最早对国际收
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为国际收支 研究确定了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成为后来国际收支调 节理论的渊源。“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当然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也存在明显的 局限性。
四、对弹性论的评价
• 弹性分析法是在国际金本位崩溃及20世纪 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 弹性分析法基于当时的经济现实,从分析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入手,揭示 了贬值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纠正了贬 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成为 现代国际收支研究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6
(二)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及假设条件
理论基础:货币主义学说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
假设条件:
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汇率
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
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函数
货币中性假定: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 (实物产量)
从长期看,一国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钉在世界水 平上,保持刚性。
编辑ppt
17
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使国民收入的变动 相对于吸收水平而提高。
增加收入/支出转换政策(未充分就业时) 减少吸收/支出变更政策(充分就业时)
编辑ppt
14
吸收论的缺陷
第一,未对贸易对收入和吸收为因,贸易收 支为果的观点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
第二,在贬值分析中,吸收论完全没有考虑 相对价格在调整过程中的作用。
编辑ppt
10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 值的影响。 (2)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 响。 (3)对贬值的进一步预期可能导致进口商加速订 货。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生产时滞
经验数据表明,对于多数工业国家,J曲线持续时间在6 个月到一年之间,所以上述图中的D点,即贸易收支改 善点一般会在发生货币贬值后的一年之内到达,之后 经常项目才会继续改善。
2.该理论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实际 上本币贬值不仅会影响到经常项目收支,还 会影响到资本项目收支。
3.该理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在现实 世界中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一个动 态过程,如产生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
编辑ppt
9
(四)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效应)
即使在马—勒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 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在货币贬值初期,贸易收支 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三)基本公式
在一价定律发挥作用的前
1.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提下,对于一个小国经济,
MS=Md
价格和利率由世界市场决
定;而货币论者假定货币
Md=pf(y,i) 供给不影响国民收入;因
Ms=m(D+R) 此,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
的。货币市场均衡是通过
货币供给的增减来实现的。
为方便起见,令 m=1
理论基础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
编辑ppt
7
贡献与局限
贡献: 马歇尔是第一个将弹性分析方法用于国际经
济领域的经济学家,这一分析方法对后来 的弹性分析理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弹性分析提醒人们,当本国国际收支失衡时, 不要一厢情愿地通过贬值来刺激出口,抑 制进口。
编辑ppt
8
局限
1.该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分析的基础上,只 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 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际上其他条件是变 动的。
A(吸收) B(净出口)
B = Y—A
吸收A:国民总支出即国内资源的总消耗。
均衡:总收入=总吸收
顺差:总收入>总吸收
逆差:总收入<总吸收
编辑ppt
13
3 政策主张
国际收支逆差的改善: (1)收入水平增加而吸收不变; (2)收入水平不变而吸收减少; (3)收入水平增加同时吸收减少; (4)收入水平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 (5)收入水平的减少小于吸收的减少。
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Sx=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
率
编辑ppt
5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 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
│Ex│+│Em│>1,国际收支改善
<1,
继续恶化
= l,
保持不变
编辑ppt
6
假设 (1)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值的影响,
假设收入、商品价格等其它条件不变。 (2)假设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3)没有资本转移,国际收支 = 贸易收支 (4)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第六节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
学习目标
熟悉马歇尔——勒纳条件并深刻理解它所 适用的前提。
理解贬值的J曲线效应,并能用它来解释现 实。
掌握弹性分析、吸收分析以及货币分析的
理论框架及分析思路,深入理解其中的经
济含义。
编辑ppt
1
国际收支理论
研究对象: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及调节方式
主要流派:
the Elasticity Approach the Absorption Approach the Monetary Approach
第三,按吸收论,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贬 值不能提高收入。这里忽略了资源运用效率 的问题。
最后,吸收论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这对 于国际收支理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编辑ppt
15
三、货币分析法 ( the Monetary Approach)
(一)提出 蒙代尔(R.A.Mundell) 约翰逊(H.G.Johnson) 福兰科尔(J.A.Frenkel)
编辑ppt
3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编辑ppt
4
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Em=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E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 率
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Sm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 变 动率
编辑ppt
11
二、吸收分析法 ( the Absorption Approach)
(一)提出 英 詹姆斯·米德 德 西德尼·亚历山大 20世纪50年代
(二)基本内容 1 理论基础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
编辑ppt
12
2 基本公式
宏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封闭型经济: Y = A=C+I + G 开放型……: Y = C+I + G + (X — M)
编辑ppt
18
Ms=Md=D+R
当货币供给由于国内信贷总量D的紧缩和扩 张而小于或大于货币需求时,国际储备量R 就显然会出现增加或减少,使货币供给等 于货币需求。
编辑ppt
19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 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编辑ppt
2
一、弹性分析法 (the Elasticity Approach)
(一) 基本观点
多位学者共同成果
英 Joan Robinson 1937年
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Joan 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 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本 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强调国际收支调节中的相对价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