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பைடு நூலகம்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
1.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
(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有关小说知识
再回顾与鲁迅有关的文学常识
学生先自行收集整理课堂上再统一交流评价
学生做足预习工作,收集的资料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再播放话剧视频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概括故事情节
读课文看视频,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
归纳情节并概括文章结构
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环境
2.成果模板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孔乙己》
姓名:
工作单位:
镇雄县母享中学
学科年级:
九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文来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本单元属于小说。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要注意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笑”的地方,并分析每一次笑的不同意义,ppt做出一个表格,让学生寻找谁在笑,笑什么?为什么笑,分组来比赛回答,最接近答案的有小奖品。鼓励他们积极学习。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散步设计者(黄建维、仙游县书峰中学)一、概述《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
是一篇自读课文,安排一节课完成。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本单元的课文以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内容,《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优美散文,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长的意味。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质疑、讨论探究,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朗读、讨论,感受浓浓的亲情。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课本、教学参考书《初中语文优化设计(七年级上册)》、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母爱、亲情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请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有关母爱、亲情的资料,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语文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科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语文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学科【篇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语文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语文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信息技术整合与初二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信息技术整合与初二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教材分析】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
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能力目标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我要的是葫芦)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4、种葫芦人那么喜欢葫芦,可爱的葫芦却一个一个地变黄了,都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看了这两幅图,老师的心中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找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14.我要的是葫芦
姓名:
刘琼工作单位:狮福小学学科年级: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西师大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到头来,葫芦也长不成
(二)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
(范读:读出邻居诚恳的语气)
1、邻居让他治虫,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读好奇怪的语气)
2、比较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两句话意思一样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三)思考:“我要的是葫芦。”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后面可能还有什么话说)
采用分组评价方法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开花小葫芦
蚜虫不治落了
(这个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上有没有虫。)
(四)小组讨论: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叶子长得又多又绿与葫芦长得可爱有什么关系吗?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意象、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三)问题探讨:诗人为何要感叹人生短暂?
此时的曹操已54岁,忧人生短暂,是感慨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感叹得不到贤士来帮助自己实现统一霸业。面对短暂的人生,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一种积极进取,为国效力的人生态度,曹操面对人生短暂,他想到的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广招贤士,为我所用,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
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曹操有忧,但他的忧并非杜康所能消解,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短歌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曹操,一个爱才惜才的曹操,一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
再次吟咏,体会情感。
五、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小组讨论展示)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情感?
反问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以“乌鹊”比喻,喻贤者。
②后四句用典。
六、学生自由背诵,小组展示
七、探究综合,迁移评价:
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以《鸿门宴》刘邦项羽对人才的态度来拓展,以刘邦评价自己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得出对待人才也很重要。而曹操面对人才,始终是一种尊敬之情,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版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ppt课件引入课题
学生观看学习
利用媒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以“读”为话题,向同学们提问: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将如何了解到里面的知识?读,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怎么读?朗读、默读……我们将会认识一位小姑娘,她读书的经历和我们不太一样,她是——窃读(板书课
题)
通过早读的预习,请生想一想什么叫窃读?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通过早读的预习,请生想一想什么叫窃读?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分别带入相关词语,读出对应滋味的情感来。窃读的滋味是快乐的;窃读的滋味是恐惧的;窃读的滋味是贪婪的;正是有了这快乐、恐惧、暗喜、贪婪、忐忑、轻松、担忧、激动、劳累等滋味,才有了我们作者林海音的记载,才有了我们的课文——窃读记。
通过早读的预习,请生想一想什么叫窃读?
作者是在哪里读书的?(书店)她在书店读书有何独特之处?(只读,但是从来不买,而且经常去)和那些正大光明地去读书买书的人相比,她这种读书的经历就叫做——窃读。
既然这种独特的读书形式叫做“窃读”,那窃是什么意思呢?
而她在这篇文章中,记录的全都是有关窃读的事情,所以我们叫课文作——窃读记。
你都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滋味呢?
你分别是从什么地方“品”出这滋味的呢?
窃读的滋味是—————————————。(板书)
请你上来分别给我们写一写吧,每个人可以写两个你读出的滋味,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你的理解。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6/7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鹬蚌相争
害人 鹬鸟
害已
河蚌
7/7
给学生神秘感, 做动作,一人猜成语,回忆成
激发学生参与 语的寓意。(感受学习的快乐)
课堂的兴趣,为
猜猜都是哪些成语(课件)
本课的学习做
铺垫。
5/7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通过幻灯
用课件出示河边沙滩上
生观察图片,想象画面, 片 引 导学 生 带
的优美图片,指导学生结合 体会环境我优美,结合图片读 着 一 种 欣 赏 陶
1/7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
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 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 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 易事。我在让学生预习的时候,就指导学生寓言类的文章要从故事的内容和揭 示的哲理两个方面进行学习。
(鹬和蚌) 师:“咱们一起去看看这两位主角活动的场景”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想想他们活动的场景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汇报。(有一条蜿蜒的河流,有飞翔的水鸟,有渔船等)
2/7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3)课件出示图片,生结合图片读一二自然段, 师:“这么迷人的风景,有清澈见底的河水,有明媚的太阳光,有一群自 由飞翔的水鸟,还有自由的和蚌,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 读一读这两段,其他的同学闭眼指名自己想象画面。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 来朗读,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 (1)过渡: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 课件出示张开的蚌的图片,生结合图片理解心旷神怡 结合图片读“一只和蚌轻轻的张开了两片壳…(引读) 师:“知不觉地,和蚌在沙滩上睡着了,竟做起了美梦来。同学们,你们 想一想,这只睡着了的河蚌可能在做什么美梦?” “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2)全班交流。 了解: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 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 去。 师:“鹬鸟看见这么鲜嫩的河蚌肉,忍不住口水直流,一嘴朝河蚌啄去, 可以看出鹬鸟想吃肉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朗读。引导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 6~12 段。 (1)过渡:河蚌因为疼痛,本能的闭上了它的两片壳,由此发生了鹬蚌 相争的故事。 师:“河蚌的美梦被鹬鸟打断了,此时它的心理是怎样想的?鹬鸟被河蚌 夹住了,又是怎样想的?哪几段进行了描写?请用不同的符号勾出来。 课件出示描写蚌和鹬鸟的语句,分别有粉色和蓝色的标示出来。 请男生读描写蚌的语句,女生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 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出示):“时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3篇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3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1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找准整合点,才能充分运用信息资源上出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实现教学最优化。
信息技术教学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应该如何减少教师对于多课件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而不是“技术味”;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教学当中真正发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他们成为形式上的“参与者”,实质上的“旁观者”等等。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任何时候都应为了语文课的教学而进行教学的,而不应该是为了采用现代化教学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需要。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要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要达到“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却效果不佳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决定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
高中语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学生全面的研究体验。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能培养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
- 通过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语文学科的研究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分析和评估能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实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学内容3.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互联网的使用与安全注意事项。
- 信息搜索和筛选技巧。
3.2 阅读与写作- 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本的阅读和分析。
-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作文批改和写作指导。
- 研究如何撰写报告、总结和分析。
3.3 多媒体表达与展示- 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演示文稿。
- 研究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的收集和编辑。
- 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进行主题演讲。
3.4 小组项目实践- 学生分组并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调查、整理和展示研究成果。
- 学生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小组项目。
4. 教学方法- 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差异,进行差异化指导。
-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评价- 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 小组项目实践评估,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 学生反馈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意见。
6. 教学资源- 计算机实验室或电教室。
- 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方式:
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使用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进行在线课程学习、作业提交和互动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习材料、检查学习进度和给予及时反馈。
数字阅读与写作:借助电子读物和写作工具,学生可以进行在线阅读和写作。
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写作技巧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学习应用:有许多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词汇、练习听力和口语,同时还能提供实时反馈和个性化学习推荐。
创意表达和展示: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工具和视频编辑工具等,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如制作数字故事书、演讲稿和展示文稿。
在线资源和研究: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在线资源库来查找信息和进行研究,从而拓展知识面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导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而且,现在“农远”工程的实施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中信技术的应用。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一个部分。
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时间,布置本单元课文需上网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的相关信息。
如:写人的文章让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等;写景的文章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
语文学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学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爸爸的花儿落了》――七年级语文学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教学模式设计与解读教学模式名称: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科:语文姓名:于云峰第二部分: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案例模板说明: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案例包括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
应该把同一主题的三个环节部分进行有效设计。
作者信息NO.1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设计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爸爸的花儿落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语并会用,了解作家作品,理请文章结构,把握行文线索,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理请文章层次,学习插叙手法在文中的运用,通过人物的语言事件,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深沉而伟大的父爱,还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内容:观看视频《城南旧事》作者的写作背景简介。
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预计用到哪些工具,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
(300字左右)观看视频,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引出课题。
预计要用到PPT,用PPT直观的展示课题,作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开篇引趣,诱发好学之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就是这个道理。
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保护眼睛》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文字简洁准确。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视频激趣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朗读训练,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什么,学生也完成的较好。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最开始的视频、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大量图片用PPT出示增加直观效果,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健、强、醒、标”四个生字,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完整的话。
2.能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3.不要长时间()、()。
4.出示错误或正确用眼的图片,学生判断图中用眼做法的对错。
四、游戏巩固认知
1.盲人画脸
2.数字游戏。
3.评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鼓励其他同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融合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整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历史、文化、科学等,以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知识整合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超链接、多媒体演示等,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 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跨学科学习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生的学习兴趣。
输入 标题
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为学生提 供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 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教学
互动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学习分析技术、智能推荐系统 等,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
需求。
个性化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互动投影等,实现 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实效 性。
评价工具
使用电子化的评价工具,如在线测试 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软件 等,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价结果分析和应用
结果分析
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势和 不足,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
结果应用
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同时,将评 价结果与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学生 的成长和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与模拟
01
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如在线聊天室、视频
会议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技巧的指导与示范
02
通过在线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传授口语交际的基本
信息_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2)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展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
(2)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
(3)博客、论坛等在线交流平台的应用。
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课文讲解与演示。
(2)作文教学与评价。
(3)阅读教学与拓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播放一段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讲解(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讲解课件制作的基本步骤,演示制作过程。
(2)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介绍相关网站资源。
(3)博客、论坛等在线交流平台的应用:讲解在线交流平台的使用方法,展示学生作品。
3.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课文讲解与演示:选取一篇课文,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和演示。
(2)作文教学与评价: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创作,进行线上评价。
(3)阅读教学与拓展: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4. 课堂练习与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思考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五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工作计划
五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工作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工作计划1一、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三册(下),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神奇的logo王国。
第二单元:算法思想初步。
第三单元:信息技术的初步。
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知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
70%的学生键盘操作速度比较快。
30%的学生速度还不行,者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logo的语言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2、通过logo语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3、使学生掌握logo语言的基本绘画命令,并能熟练应用。
4、在教学中渗透编程的思想,使学生初步建立程序语言的概念。
5、使学生能够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使用算法描述工具对生活中或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算法描述。
6、使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了解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的知识。
通过讨论、交流、体验、上网等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表达信息的。
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年级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工作计划2一、原有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如xx等同学比较突出,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名著导读《水浒传》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一、教学内容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大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人。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征各异,请分析武松、李逵、鲁智深这三个人物的共性。
武松、鲁智深、李逵等,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反对封建统治的好汉。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过程方法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抢答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另外对名著《水浒传》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也多少有些了解,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对精彩片段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通过开课前3分钟的音乐欣赏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因而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进入文本,而且又使教师的导课自然、生动。
学生情绪高涨,发言异常踊跃,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2、小组交流、讨论。
每个研究员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出来,小组成员一块评论。
正确的结论,大家都记录下来;错误的分析,大家共同讨论,加以改正。
大家相互补充、互相纠正,制定出比较全面而精当的结论。
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下一步向全班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欣赏精彩片段在教学欣赏精彩片段《鲁提辖三打镇关西》这个环节中,自己是否把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xx〕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xx“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xx〕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从20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一)培训对象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xx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参加了20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
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周准生)
PPT展示美女蛇图片
学生讲述故事
学会讲故事
懂得文中故事的作用
PPT展示捕鸟动作
学生描述,赏析,拓展
学会正确使用动词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一、能按图片描述清楚美景10分,能赏析美景10分.
1。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写百草园,另一部分写三味书屋。
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b 整体感知
文章哪几段文字写百草园?哪几段文章写三味书屋?
(1—8)百草园的生活
(10-尾)三味书屋的生活
朗读读1—-8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第1段和第2—8段是什么关系?
四、分享百草园乐趣
1、讲了什么故事?
2、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捕雪地之鸟
朗读第七段,用四个字概括段意。
作者是怎样描写捕鸟的,为什么要写捕鸟?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表达作用。
五、课堂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二、能有条理讲述美女蛇故事10分,能明白插入故事的好处10分。
三、能依据捕鸟图片说出动词10分,能准确运用动词创造片段10分.
四、得分最高者全班寄予掌声祝贺。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赏美好景物
百草园听神秘故事自由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选定的应用专题,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方案(或课例),并作为终结性成果以作业形式提交。
1.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2)教学课例必须是教学设计的教学实录;
(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有关小说知识
再回顾与鲁迅有关的文学常识
学生先自行收集整理课堂上再统一交流评价
学生做足预习工作,收集的资料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再播放话剧视频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概括故事情节
读课文看视频,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
归纳情节并概括文章结构
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环境
2.成果模板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孔乙己》
姓名:
工作单位:
镇雄县母享中学
学科年级:
九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文来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本单元属于小说。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要注意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笑”的地方,并分析每一次笑的不同意义,ppt做出一个表格,让学生寻找谁在笑,笑什么?为什么笑,分组来比赛回答,最接近答案的有小奖品。鼓励他们积极学习。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就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情况来说,对于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所以小说的这些常识只需在预习的时候去回顾即可,但是有少部分同学还是存在问题,不会用这些方法去分析人物和环境等等,就本课而言,我先让学生下去自读课文,再下载关于“孔乙己”的话剧视频来增加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整体感受,初步领会作品内涵。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孔乙己,短衣帮,小伙计以及掌柜等)
3、能透过人物性格来分析小说的主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复习小说的有关知识→复习巩固鲁迅及相关文学常识→解决文中的字词问题→理情节→析人物→看环境→谈构思→明主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根据ppt提示找出长衫客与短衣帮的不同
通过对比,使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出社会的等级区别主题
学生自读第二部分,小组讨论孔乙己和掌柜等人的人物性格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