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温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制度适应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对温州模式转型的再思考

制度适应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对温州模式转型的再思考

制度适应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对温州模式转型的再思考叶志鹏;郑晶玮;李朔严【期刊名称】《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摘要】在当前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探究温州模式如何实现再转型,对于理解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向及其在引领共同富裕中的角色定位具有着重要启示。

本文引入制度适应性理论,以温州模式为例,考察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制度适应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制度适应性通过路径依赖或路径创造机制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发展成效。

早期较强的制度适应性缔造了温州模式的辉煌,但在中后期因制度适应性的不足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温州模式再转型的核心在于增强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应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都市经济圈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跨域治理能力,加强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创新,并实现由关系型治理体制向规则型治理体制的转型。

【总页数】10页(P101-110)【作者】叶志鹏;郑晶玮;李朔严【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9【相关文献】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比较与启示2.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分析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比较与启示4.对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再审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讨会综述5.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兼从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展望“温州模式”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模式”的改革

“温州模式”的改革

“温州模式”的改革“温州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模式之一,但现阶段其发展却陷入了瓶颈期。

本文全面分析了“温州模式”当前存在的各项问题后从新结构主义理论出发,指出通过内部升级,政府引导及金融改革将使“温州模式”再现辉煌。

标签:温州模式新结构主义改革一、“温州模式”概述1.“温州模式”的定义“温州模式”一词最早由费孝通提出,他从个体所有制及家庭所有制的角度将“温州模式”定义为一种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的结合体,是继“苏南模式”之后又一特色鲜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此后,伴随学者们对“温州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化,其定义也更加精准。

张一力(2006)指出,“温州模式”既是一种新古典区域工业化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代表了温州地区经济制度的发展变迁。

姚锋平(2007)认为,“温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形的一种以粗放经济为主,注重数量增长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

综上,本文认为,“温州模式”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以民营经济为载体形成的自下而上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制。

2.“温州模式”的特点作为一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独到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社会资本发达。

社会资本指人们彼此间的联系以及在一定范围内人们为维护共同利益而普遍认同并接受的规范。

“温州模式”的首要特征便是社会资本发达,更够充分利用手中的社会资源并依靠传统社会关系网络掌握丰裕的社会资本是温州商人驰骋天下的重要保证。

(2)“小狗经济”。

小商品大市场的“小狗经济”是“温州模式”的又一特征。

温州企业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通过明确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并以市场交易取代企业内部的产权与管理关系形成了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

此外,“小狗经济”充分发挥了温州企业家族化经营的优势,节约了管理成本,保证了经营效率同时还使其创富精神常青,避免了“大企业病”的出现。

(3)民间投资为主。

在温州民间投资早已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并非偶然。

温州模式的局限及当前的任务

温州模式的局限及当前的任务

素。 笔者说这些 话并 小是想打击温州人的 自信心 , 也不
是想 l 定温州模式 , 温州要继续发展 ,顺利地转 型升 否 级, 就需要摆止对 白 的位置 和心 念 , 实事求是地认 识到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最重要 的是 , 温州需要冉 有一 模式迷信 的解放思想 。
经济过程特有的二元性和探索性 ,以及温州地方 J 土文 x l 化特性 。 因此 , 没有 必要把温州模式作为 巾国改革开放的
好温州模式和温州经济发展 ,而不看好苏南模式 和苏州 经济发展 ,冈为他们认为温州模式和温州经济 发展 似乎 更吻合两方经济学理论或者市场经济理论 。但后 来的现
标杆模式 。有学者 曾说温州模 式是 欧洲早期资本主 义经
济发展浓缩 版, 新 占典模式 的浓缩版” 他研究 了英 足“ 。 经济和欧 1 - I ' 经济 , 发现 l 9世纪的欧洲也是 r小企业 的天 f 1 下, 和现在的温州有点类似 , 于是就有此说 。但真理总是 具体的 , 是以具体的时间 、 地点和条件不 同而不同的。
实证 明, 似乎并不是这样 。 温州和苏州发展 的差距不仅没
经济学教科 书讲 的那么简单 。 往往是多个凶素起作用的。 在区域经济学 中 ,区域经济发展 的一个重要凶素是 位 条件 。一个地方 的经济发展 的状 况和它所处的空间位置 有相当大的关 系 , 在一定条件下 , 区位条件甚至可 以成为 这一地 区的核心竞争力 。 温州从总体上讲 , 或许有 一些可 以称之 为核心优势 的东西 , 譬如制度创新能力 、 民营经济 发达等 。但是这些其他地区很容易模仿 , 且一学就学会 , 过去没有学习可能是因为胆子小 , 思想没解放 , 只要想 但 通 了, 如发展 民营企业这样 的门槛是很容易跨过去的。 但

略论温州模式

略论温州模式

略论温州模式一、何为“温州模式”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温州模式,了解温州模式的相关特征。

(一)概念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

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二)特征经济形式家庭化,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系列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服务环节社会化。

(三)形成背景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除了矾矿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到半亩,现在只有0.31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只有5.95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104国道与外界相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老百姓把脸皮撕下来放在家里,人到外面去做生意;干部把乌纱帽放在办公室里,人到下面领着老百姓去办厂子。

A、人多地少,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要发展非农产业致富;B、温州农村过去生产力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虽由人民公社扶持,但一直没有得到巩固,反而使家庭经济和自发经济在资本主义泛滥的批判声中酝蕴成长;C、历史上,温州人除务农外,兼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

为此,一方面自办了各种非农经营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建立起了流通信息网络,为其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D、虽然具有传统手工业优势,但因温州交通运输的不便,又距城市较远,难以接收城市工业辐射,只有顺其自然。

在家庭、联户企业手工和半机械化支持下,以生产技术简单的小型产品为主,缓慢自发地向现代工业迈进;E、温州人独有的开拓精神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使他们能在大胆试验中积极发展,快速壮大。

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发展模式再比较

面向未来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发展模式再比较
此 同时 , 了避 免经 济改 革带 来 的 巨大 潜在 波 动和其 他政 治社 会影 响 , 为 渐进 式改 革方 案 最终 被 改 革 设计 者接 受 。苏南 模 式 、 州模 式 和珠 三角模 式 都诞 生于 渐进 式改 革过程 中的东部 沿海 地 区 。 温
收 稿 日期 :0 2— 6— 4 2 1 0 0 本文是 国家发改委 2 1 0 1年度重点课题《 向2 2 面 0 0年的我 国经济发展战 略研究》 的部分成果。
科书都将发展视为供给问题 , 因此本文将根据生产函数 Y= F K,) A ( L 对三种 区域发展模式进行
比较 , 中 F体现 的是企 业 目标 和 生产组 织方 式 , 是 生产 要 素 , 表 制度 和企 业 家 等要 素 。 其 K、 A代
除此之外 , 本文还考虑三种模式产生的历史条件 ,选择供需导向作为比较维度。表 1 总结 了本文
式, 即苏南模式 、 温州模式 和珠三 角模 式 。学 术界 对 这三种 模 式 的研 究 已经 很多 , 本文 之所 以再 次
将 目光聚 于此 , 主要 出于以下考 虑 : 先 , 政策 层面 来看 ,02年 中央将 对 未来 1 首 从 21 O年乃 至更 长 时 间的经济发 展作 出重要 战 略部署 , 要有 相关 研究 作参 考 。 目前 围绕全 局性 的经 济增 长 速度 研究 需 已经较多㈣ , 区域视角展 开 的相关 研究仍 然不 多 。其 次 , 理论 层 面来看 , 但从 从 三种 模式研 究 的学
该三 种模 式在供 求导 向、 关键 制 约要 素 的获得 渠道 、 业 家群 体 、 企 企业 目标和 生产 组 织方 式 方面均 存在 较 大不 同。通 过 区分 固化 的 区域发 展 模 式和 动 态的 区域发 展 , 以发现 区 可

温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温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凶此 对 于 区 域 经 济
个 乡镇


个地 区或几个乡
、Leabharlann 的发展 和 繁荣 起 着 举 足 轻 重 作用
镇集生产同


类产品或

群 高度 关 联 的生 产 企 业 群 体

供应 商
但是
温 州 是 我 国改革开 放 以 来 经 济快速 发展 的代表城市之
温州的


群体

销 售 商群体 和 其他关企业 聚集在 某
o
bj e
u
t o
f
the
in du s tr ia l
o
c
lu l
c
s
te r s
in W
e n z
ho u

the
u a n
de
lo p m
g io
u n a
e n
f in du
s
i tr a
l
c
lu
s
te
r s
e n z
n
ho
f
is tin g p r o ble
d pro po
d pro
t in
pr iv
n m e n
a
te
e c o n o m
y in
W
n e
e n z
ho
u
is k n
o w n c

a n
d ha
s
s
fo
r m
e
d
s o m e
in
th e
in d u s t r y
c

温州优势产业分析

温州优势产业分析

温州优势产业分析2008-10-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第三意大利”。

近几年来,由于本地、电力、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制约,温州经济发展受限制。

文章以温州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温州的产业结构,找出了目前温州的优势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优势产业,政策建议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由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与许多沿海地区靠外资带动发展的模式不同,温州经济主要是以本地大量的民营企业家的坚苦创业为支撑的。

人多地少的自然环境使温州人从历史上就一直以经商维持生计。

繁荣的商业氛围为温州以来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温州就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家存在。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以集体经济的大伞下顽强生存。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温州经济开始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温州经济的繁荣以大量存在的产业集群为特征。

温州产业集群以专业化的本地分工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在国内占领了低压电器市场的33%份额,温州鞋业占到了20%的国内市场,服装产业占领国内西服市场的10%,打火机占到了国内市场的95%,国际市场的70%,眼镜占到了国内市场的80%。

然而,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土地、电力、劳动力等资源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

以出口为导向的许多产业在国际市场中仍然没有摆脱低端产品的困境,在国外市场频频受到反倾销和种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限制。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浙江遭遇到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反一保”调查、特保调查等国际贸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金额28亿元。

其中大部分跟温州企业紧密相关。

温州模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

在比较温州与意大利模式后,文章以温州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温州的产业结构,找出了温州的优势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温州与意大利的对比尽管温州经济有中国“第三意大利”之誉,但与“第三意大利”相比,温州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青岛产业结构及其转型分析

青岛产业结构及其转型分析

青岛产业发展及其转型浅析摘要: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永恒的课题。

面对国内经济发展良好平稳的势头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龙头”的青岛市,在结合自身产业现状优劣势的基础上,依托科技力量,统筹资源,以高端产业为引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方向,积极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新模式。

关键词:青岛结构性问题产业转型模式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青岛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宜人的气候条件。

而且有经济规模庞大的山东省作为经济腹地。

出色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青岛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按照《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50年,拟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青岛的人均GDP已到达8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规律,青岛已开始进入向重工业转型的关键阶段,而此时恰逢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此类产业,为青岛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所以,此后几年中,青岛经济必然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青岛也面临着产业转型这一关键问题。

所以,发展经济的同时怎样引领产业有序优化调整和升级,关系到了青岛未来城市目标的是否能够实现和竞争力的长久保持。

此外,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青岛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也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青岛产业现状及结构性问题对青岛当前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青岛的产业和产品根据其地位可以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属于优势产业和产品,包括轻工、纺织、家电、中药、纯碱等,大部分已经确立了产业规模并且保持了增长的活力,是发达国家产业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和退出领域,但面临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第二类是不具备优势,但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包括电子信息、高档家具、环保及生物技术产品等。

这类产品今后会面对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技术创新周期不断缩短的信息技术产品可能遭遇较大冲击。

青岛开发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青岛开发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现 了 劳 动 力 、 术 、 才 的 积 聚 。 集 群 内部 , 业 频 繁 互 动 技 人 在 企
势[ 2 国各地均形成“ 1 。全 民营经济强则该地方经济实力强 , 民 营经济 弱则该地 区经济实力 弱” 的共识 , 因此 , 国家 和各地
区 支 持 民营 经 济 发 展 的力 度 只 会 越 来 越 大 , 民 营 经 济 的 发 展 环 境会 变 得 更 加 宽松 。政 府 提供 相 应 的配 套 制 度 供 给 是
14 浙 商 合 作 意 识 强 .
“ 场拉 动经济 , 市 群众推 动政 府 , 政府顺 应企业而动 ” 。企业 在开辟一个政府部 门未做 明确规定的行业 时 ,政府的态度
是 :你先干 , “ 我们马上请示上级。” 一个 “ 先干”给 了企业开 ,
拓市场和抓住机遇 的机会 。相 比之下 , 对待同样 的问题 , 有 的地 区政府会答复企业说 :你先等一等 ,我们 马上请示上 “ 级。” 一个“ 等一等”可能就让企业失去了一个开拓市场 的先 ,
民营 经 济 , 现 实 需 要 , 是 必 然 的选 择 … 是 也 。浙 江是 中 国 民营 经 济 的先 行 区 , 成 了 如 今 “ 展 好 、 长 快 、 劲 足 ” 态 形 发 增 后 的
块状经 济的发展 , 使企业 生存 和发展呈现“ 关联效应” , 企业之 间相 互依存 , 相互 推动 , 分工合作 , 入产 出产生较 投 强的“ 乘数效应 ” 进而推 动整个经济 的增长 ; , 同时 , 业实 企
1浙江 民营经济 发展 特点
11 发 展环 境 宽松 .
苦, 灵活。” 在浙江省外创业经商的浙江人 , 其创造 的经济总
量 相 当 于 目前 的 浙 江 经 济 总 量 。 目前 , 约 有 4 大 0万 浙 江 人

浅析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

浅析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

浅析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一、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中国区域经济有多种发展模式,其中,青岛和温州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

青岛模式的特点是,区域经济主要靠大企业支撑。

在青岛有海尔、海信等十大集团。

十大集团对青岛经济的贡献占整个青岛经济的50%以上。

相比之下,青岛的民营经济并不怎么发达,中小企业在青岛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温州模式的特点是,区域经济主要靠小企业支撑。

温州有近10万家中小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对温州经济贡献率高达90%。

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温州很少有投资,温州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如果把青岛经济和温州经济比作两片森林,则青岛经济这片森林主要是由几棵大树支撑起来的,而温州经济这片森林则主要是由众多小树支撑起来的。

两种经济模式的直接表象是,在温州是老板多,创业者多;在青岛是打工仔多,连张瑞敏也是一个高级打工者,因为海尔不是他的,他只是海尔的职业经理人。

在温州,因为老板多,10万家企业,每个企业至少有夫妻俩操心,整个温州就有20万人操心。

即有20万人一天干十多个小时,在青岛,因为老板少,操心的人就少,整个青岛经济主要靠张瑞敏、周厚建等少数人操心。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温州经济称为“有更多人操心的经济”。

把青岛经济称为“只有较少人操心的经济”。

在青岛与温州两个地方之所以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影响。

从历史看,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青岛有较多的投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经济是在原有的国有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

正因为有国有企业,青岛人有地方上班,有地方拿工资,一般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自己创业。

而温州则不同,因为那里与台湾较近,在台海关系较紧张的情况下,国家不可能在那里有大量投资。

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温州的国有企业也就少,再加上温州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三分地,为了生存只能大家自己创业。

从文化渊源来看,青岛作为山东的一部分,作为孔圣人的故乡,儒家文化比较浓,因而办公有企业,办较大的企业有一定的条件。

“温州模式”的改革——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

“温州模式”的改革——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
( 2)“ 小狗经济 ” 。小商 品大市场的 “ 小狗经济 ”是 “ 温州 势 ,同时其一贯 的封 闭式经营既限制 了专业经理人的进 入也阻 模 式” 的又一特 征。温州企业 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通过 明确 碍了与其 它企业合并共赢 的机会 ,不利于企业 的发展 ,致使温 的分工与专业 化生产并 以市场 交易取代企业 内部 的产权 与管理 州企业 的辉煌 成为昨 日黄花。其次 ,“ 温州 模式” 自下 而上 的
模 式 ”既 是一 种新 古典 区域工 业化 模式 ,同时 也是 一种 经济
存量 的增加还会催生更多促 进企业发展 的诱导性制度变迁 ,由
各个方面均获得了长足发展 。 3 . 温州模式的困境
社会 发展模式 ,代表了温州地 区经济制 度的发展变迁 。姚锋平 此就实现 了循环累计效应 ,在这种演 化模式下温州 经济社会 的 ( 2 0 0 7 )认为 ,“ 温 州模 式 ”是 中国 改革 开放后 ,在具 体 发展 过程 中形的一种 以粗 放经济为主 ,注重数量增长 的劳动密集型 发 展模式 。综上 ,本文认 为 ,“ 温州模式 ”是一 种依靠 民间力 量 、以民营经济为载体形成 的 自下而上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制 。
第 二 ,资 金矛盾 显著 。民 间借 贷一直 是温 州企 业主要 的 资金来源 ,但这种融资方式并不稳定 。民间借贷的利率波动极 大 ,最 高时 曾超过 1 0 0 %,而 同期 中小企业 的毛 利润率却 只有 3 %一 5 %,致使企业经 营的系统性风险骤增极 易将其逼入绝境 。
此外 ,中小企 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缺乏对 外资的吸引力令 流动 民间资本 总额 已超过6 0 0 0 亿元 , 并 且这一数字还 以极 高的 引资步伐缓慢 。同时伴 随经济的发展 , 产业 内部竞 争愈加激烈 速率逐年递增 。上述因素 的共 同作 用下 ,温州 民间投资发 展迅 导致 利润 率下 降 ,于是 “ 温州炒团”随即产生 ,他们将 过剩的 速 。据 统计 ,2 0 1 1 年 温州 民间固定资产 投资高达 1 0 7 7 . 1 8 亿元, 产业 资本 大量 投入 了生产之外的邻域以追逐更 高的 回报 ,加剧 占金社会总量 的6 1 . 5 %,投资增速高达 1 1 2 . 9 %。 了企业 的萧条 ,因此融资 困难扼住 了温州经济发展 的咽喉 。 ( 4)诱导 性制度变迁 。2 0 世纪8 O 年代 中期 ,以家庭工业 为 第三 ,产业结构 问题 突出。随着 内外 经济形 势的转变 ,温

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

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8温州模式的转型、创新与发展研究胡一凡 高文君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温州模式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她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的作用及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温州地区出现实体经济衰落、资本泡沫化严重、民营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等现状,导致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温州模式也遭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质疑。

由此可见温州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型并创新发展,温州应该利用其雄厚的原始资本积累,挖掘其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实现温州模式的新发展。

关键词:温州模式;困境;创新发展;路径温州模式作为我国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其发展路程经历了各种风雨,也承受着不同的评价。

由于温州模式存在着诸如资源瓶颈、区位劣势、趋利式意识形态与市场行为短期化、族群型组织形式与民营企业封闭化以及需求诱致型政府行为与公共产品滞后化等内在缺陷,因此对温州模式的再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分析、论证与评价,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的总结和反思,更是温州模式创新与发展的需要。

一、温州模式面临的困境(一)实体经济衰落与资本泡沫化虚拟经济高利润高回报,与实体经济形成反差。

近年来,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够,温州企业的用工成本逐年上涨,而企业利润逐年下降。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国包括温州在内的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开公司及炒房大军赚得盆满钵满。

受资本逐利的驱动,温州原来一些靠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为主体的企业开始逐步脱实向虚,把资金大量转向房地产、资源投机、金融借贷等领域。

温州的企业以中小为主,在银行金融支持不力的情况下,加上温州经济仍未摆脱传统路径依,因此民间借贷或者“抬会”成为温州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且利率水平不断升高,如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平均利率达25-30%,个别短期利率甚至超过50%。

温州模式现状及发展

温州模式现状及发展


成为学者们青睐的研究对象 。温州 经济曾 因其 发展迅速 、 富有活 力等 正是由于 民营企业管理 模式的缺 陷, 使民营企 业对经 济的贡献处 独有的特点而 。 遍大江南北 , 红 而近段 时间温州经济增长率 的下滑 , 以 于有 心无力 的尴尬局面。
及在浙江省 内经济地位的下降又 再一次引 起人 们对温州 的关注 , 面对 如此情形 , 不禁令人深思 , 门 我1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愧于温州。 c 的行政称号 。但是 由于温州人 口众多的原 因( 浙 比杭州 将近多出 10万 人) 使 得温 州 的人 均 G P远 低于 杭州 、 波、 至 0 , D 亍 甚

定时期内仍将是阻碍温州经济增长 的一大问题 。
4、 资 外
据统计 , 0 年宁波市签订外商投资合同 1 1 个 , 2 2 0 0 7 占全省的近 13 / 绍兴 。 浙江省为 3 6 34个) 杭州为 57个 , 温州仅为 14个。20 , 8 而 2 0 2年 当年 至于其中原因 , 有硬件 方面 , 也有软件 方面 , 这将在 后面部 分予 以 ( 实际使用外 资金额宁波为 149 26 6万美 元( 浙江省 为 3 5 5 万美 元) 331 , 分析。

的工作 , 仅通过对 历年 G P 趋势线 , D 作 来简单而形 象地描 述未来 G P D () 1 电力资源紧缺。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 展, 工业用电需求量迅速 发展方 向。根据 G P D 曲线所表现的特征 ( 平滑的起伏) 因此套用多项 增加 ; , 另一方面由于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活用电的需求更是急剧上 生 升 。电力资源的供 不应 求问题 这几年 一直 深深困 扰着温 州的和 谐发 式趋势线对 G P D 值进行趋势预测。

魅力温州——温州模式

魅力温州——温州模式

适度的政府行为
温州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民间的力量,政府的 开明引导也是重要的因素。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经 济实践活动和政府尊重群众改革创新实践共同推进了 温州模式。温州市政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 不管。 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认“挂户经营”的合 法性,默许农村民间融资市场的发展;通过实施“质 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 创新,鼓励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推行质量体 系认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提 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温州模式:是发端于温州的,以市场为引导,以 民营企业为载体,以民众的主动参与为特征的经济, 是一种民办、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 (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 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 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珠江模式:主要是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佛 山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和顺德区、宝安区等 13个县区的农村以外向型经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一 种模式。

温州人精神
在温州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温州人形成了独 有的温州人精神。这种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 温州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 “东方犹太人” 在中国,很少有一座中等城市像温州一样引
起社会舆论的关注。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 太人”,到底这座城市有哪些魅力?温州人 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别于常人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州之路:辉煌与成就
温州人自创的温州模式,不仅大大促进了温州经 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模式也在全 国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 就。一是经济迅猛增长。。二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温州人用了20多年的时 间,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 这20多年,温州的发展最大的成就不仅在于它创 造了多少国内生产总值、多少税收、多少社会财富, 更在于温州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了温州 的路子,不断地给他人以启示,不断地为全国的一些 地方提供可资借鉴的做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转发)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

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论温州的经济发展

论温州的经济发展

政府对温州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 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温 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发展
温州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自古以来 就是商业贸易的重要节点,为经济发 展奠定了基础。
温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温州的经济发展对于促进 整个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温州的经济发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温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 温州经济发展的优势 • 温州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温州经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温州经济发展的背景
地理位置
政策支持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拥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温州产业结构以传统轻工 业为主,同时新兴产业和 服务业也得到快,占经 济总量的比重较大,是温 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温州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 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 改善。
推动产业升级
温州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产 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了传 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 的发展。
02
温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温州经济的总体情况
总体规模
温州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 前列,是浙江省的重要经 济中心之一。
产业结构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
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越中高收入国家
1979年,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 政策,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 经济特区,经济飞速发展。人均GDP超过 中高收入国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逐步向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结构 演进 产业结构逐步向重工业化演进 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

2005年苏南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前10名;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镇三大社会保 障和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最低生活保障 覆盖率达到100%;各地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公共服务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7年,卫生 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广播电视数字化程度达75%, 村村开通了公交车;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人居,生态环境更加适 宜人居,在全国第一批6个生态市中苏南就占有4个 ;
制度变迁 与体制转 轨的路径 依赖 政府的定 位和作用
苏南、温州和珠江三种模式问题、变化和趋势分析
条件变化和模式局限 苏 南 模 式
经济体制与政策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恶化; 资源约束不断强化; “模糊产权”问题显现; 利益和权力条块分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 过度竞争 松散合作和分散经营阻碍企业扩张; 家族式经营管理对企业成长的不适应性;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对外开放政策优势不再明显; 资源约束矛盾尖锐; 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明显; 加工贸易下游企业竞争剧烈,企业利润下降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区域和村落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
区域发展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 华西模式
村落发展模式
南街模式 大邱庄模式
区域和村落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考:农—工—市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的前世今生——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有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国家投入少,发展长期任其自流;交通条件差,难以接受大城市的工业辐射。

因此,温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滞缓,仅具有传统手工业和家庭工业优势,它的工业化缓慢自发地向现代工业迈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温州出现创业小高潮,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繁荣发展。

温州由此产生了独特的“温州模式”,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温州模式又称为“小狗经济”,贴切形容了温州遍地的小企业,小作坊场景。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扮演了“无为”的角色,让许多不合主流的事情和现象发展和存在,使得温州的私营经济、家庭经济空前繁荣。

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资本主要流入家庭与自发经济,也使得资本自由的进行跨区域流动,企业发展国际化。

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并向小城镇相对集中,而由于温州交通不便,距离大城市较远,难以受到工业辐射,企业为了取得外部经济效益,都选取信息较多、交通运输便利、社会化服务较发达的地方设厂,从而使企业大都向小城镇及周边地区聚集,使得空间距离成本大大降低,这样不仅在社会化协作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形成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商品生产企业群体,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带动小城镇相应地发展,最终又使发展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同时,在这样的模式运营之下,推行了企业的自律,温州企业的自律性组织快速发展壮大。

当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温州模式也导致了假冒伪劣横行,一些温州人急功近利,大量制造伪劣产品,欺骗市场,结果失去了市场。

家族管理制度对现代企业表现出不适应性,使得弊端日益凸显同时。

温州模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在当今社会逐渐丧失竞争力,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温州作为著名的水乡,许多河道都受到了致命性大污染。

区域的崛起——中国八大区域经济模式对比分析

区域的崛起——中国八大区域经济模式对比分析

化背景、 经济与商业基础 、 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形成了独有
的个性 特 征 , 因此也 决定 了 不 同区域 的经 济 发展 模 式之 间 的必 然差 异 。
市、 县作过咨询 。 本文所总结 的八种模式是我们做过咨询
的或进行过实地调研的。 希望能通过这些模式的比较 , 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带来有益的启示。
大背景 ,广东格兰仕集团办了这样一个 “ 拆船厂” 。微波
炉 的 关键 部 件 是 高 变 器 。以 前 ,格 兰仕 的高 变 器 都 是 进
口。欧 洲 的进 口单价 为 3 0美 元 ,日本 的进 口单 价为 2 8美
元 。格 兰仕 用 补偿 贸 易 的方 式 ,将 对 方 的设 备 无偿 搬 来 ,
和 资源 用 于 引进 外资 , 至 “ 甚 倾全 市 之力 讨 外 资欢 心 ” 本 , 地 民营企 业 的成 长 受 到抑 制 。 两 个地 方 本地 的 民营 企 业 这 都远 不 如 温州 , 具有 典 型 的打 工 经济 的 特征 。 因为本 地 人
不 是做 老 板 , 是 打工 , 而 老百 姓 的 收入 水 平 不能 与本 地 的
个特 点 :
其一 , 引进 的产 业相 对 集 中 。 要 是 电子信 息 、 密机 主 精
械 、精 细 化工 、民生 用 品等 。
在 电子信 息 方 面 ,2 0 0 5年 产
值 已突破 10 亿 元 。以笔 记 00 本 电脑 为 例 , 已有 6 家笔 记 本
电脑厂 、 0 多家配套企业 , 30 笔记本电脑的原材料在周 围 7 公里的范围内全部都能配齐 。 0 年产笔记本 电脑 1 0 万 60

来 , 死扶伤 , 救 并利 用 中 国的 劳 动力 优 势 以及 比 中国企 业 更 优 惠 的政 策 ,与 中 国企 业竞 争 。 二 是办 “ 船 厂 ” 拆 。在 福 建 福安 等 许 多沿 海 地 区 ,都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

经济发展的八种模式

青岛模式青岛模式的特点是,一个地方的经济主要靠几个大企业支撑。

2004年,青岛十大集团本地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分别是1097.4 亿元和97.8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2.9%和46.4%。

2005 年,五十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79.89亿元,占全市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93%。

正因为大企业立市,青岛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创牌快,知名品牌多。

20多年间,青岛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44 个。

2005年,青岛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青岛市名牌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工业的60%以上。

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不断发展成大企业集群。

这种经济模式的缺陷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创业者少,老板少;打工者多,工资劳动者多,是一种只有较少人操心的经济。

其结果是,富人少,老百姓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不像温州,一个地方有几十万人当老板,几十万人操心,结果,家家户户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东莞模式东莞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在上世纪80 年代成为港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其成功源于资源整合:东莞提供土地、厂房;四川、湖南等诸多省份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东莞模式因为通过承接港、台以及后来日、韩乃至欧美的产业转移而发展,其优点是发展速度比较快。

东莞1978 年还是个农业县,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了2182 亿元。

东莞模式的缺陷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产业利润主要由外资赚走,打工者只赚取少得可怜的工资; 第二,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一是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二是自然环境承受较大压力;三是低工资优势正在丧失。

昆山模式昆山模式与东莞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地,其产业都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

昆山在产业引进中有三个特点:其一,引进的产业相对集中。

主要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区别在哪里?
2、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分析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优缺点。

3、参考其他企业的发展模式,结合本专业,为相关企业设计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的发展
模式。

案例分析
一、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两种比较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企业的规模方面
青岛经济主要靠大企业支撑,名牌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

如:海尔、海信等十大集团,他们的贡献占整个青岛工业经济的50%以上,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与活力,而民营经济却不怎么发达。

而温州主要靠小企业支撑,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力发展的是民营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经济活力十足,民营经济的经济总量占温州经济总量的98%左右,除了电信、银行、电力等国家垄断领域,民营企业几乎无不涉足。

温州的民营经济具有显著的家庭经营的特点,在这些民营经济中,不仅个体经济、独资业主制私营经济而且股份合作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也都保留着家庭、家族的色彩。

2、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青岛的大企业以品牌产品为基础,致力于实现国际化经营,向世界品牌目标迈进。

如2001年第二期美国《家电》杂志对全球前10位家电制造商进行了排名,海尔集团名列第九强,位列日本日立公司之前。

温州经济是集群经济,所谓集群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生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在温州,往往一个村或邻近的几个村,形成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一个镇或几个镇形成一类或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从而体现了温州集群经济的优势。

3、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
青岛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市场竞争中是理性的决策人,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中共生共荣,相互借鉴,良性竞争,合作共赢,“君子和而不同”,
构成青岛企业家群体的独特现象。

而温州自古就有重商传统,全体温州人都崇尚经商,人人都是“小老板”,人人都是自己企业的决策者。

4、企业的历史文化
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青岛地处山东胶东半岛,孔子的故乡曲阜距离青岛仅几百里地,因此青岛的传统儒家文化比较浓,青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中较多的渗透着传统儒家的精髓,如:“义”与“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青岛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事业心以及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的发展看作是自身的职责以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和政治抱负的实现。

比如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即是这种思想的生动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近代西洋文化的影响和政府制度文化因素的影响。

与青岛不同,温州地处偏僻的沿海边远地区,地理资源不足,经常出现灾害性气候,正是这样的地理资源环境造就了温州人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冒险精神。

另外,温州也受传统的重商主义文化的影响。

早在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永嘉事功”学派,该学派最早提出了“事功”思想,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治理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永嘉学派的这种价值观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有力地塑造和强化了温州的民间心理与文化模式,并内化成了温州人心中的重商观念、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拼搏精神以及经商理财、富人为本的经济思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价值观、经营观、创造精神乃至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等培育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一)、青岛模式的优缺点
青岛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拥有实力极强的大企业。

这些大企业的生产领域大多是高新产业,企业开发能力强,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有融集外资、赚取外汇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乃至国际竞争中具有抗御风险的能力;拥有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在企业的经营中做出理性的决策,等等。

但就整个青岛经济而言,其缺点是民营企业不发达,市场经济活力不足,人们受传统儒家的“重本抑末”、“官本位”思想意识的影响,不愿脱离集体,安于现状,市场意识差,因此青岛的打工者多,老板少,市场培育不成熟,市场经济不发达。

(二)、温州模式的优缺点
温州模式的有点主要有:民营企业非常发达,温州有近10万家民营中小企业;温州人人争当老板,老板多创业者多,市场经济动力十足。

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由于这些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而家族文化具有封闭性、落后性以及不规范性的特点,对优秀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引进具有排他性,因此管理相对简单,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因而企业普遍较小,很难做大作强。

其次产业结构落后,这些家族企业大都以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等传统经济为主,高新技术类产业几乎无人涉足,在国内市场竞争中都很难站稳脚跟,更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这必然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再次,温州的民营企业大都重视利润的实现,而对企业文化重视不足,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对管理者的思维和决策施加影响,一个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经营往往是随波逐流,员工缺乏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企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导致了假冒伪劣横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温州产品几乎等同于劣质假冒货的代名词。

温州模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及恶劣的破坏,在很不长的时间里,当地遍布的河流水道几乎都受到了污染, 比较出名的平阳水头制革污染。

还有电镀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青岛模式的优势正是温州模式的劣势所在,温州模式的优势正是青岛模式的劣势之处,取长补短的具体办法是,在青岛的一些大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在大企业周边,在整个青岛养出一大批“小狗”,培养一大批老板,然后用较低的市场交易成本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把一部分经济由车间主任经济变成老板经济。

三、温州企业的发展模式
结合青岛海尔的发展模式,为温州的各企业设计一个较为合理的发展模式.
海尔是青岛的著名企业,其管理模式主要就是OEC管理模式。

OEC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这就意味着企业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各自控制的事项,按规定计划执行,每日把实施结果与计划对照并进行总结、纠偏,达到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日日控制的目的,确保事物向预定目标发展。

OEC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经营以市场为中心,管理以人为中心。

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向就是在市场中战胜对手,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提高企业管理素质,使管理服从市场的要求。

企业走向市场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通过OEC管理法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可以
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一支高质素的员工队伍。

(2)管理要坚持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

注重管理实效,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管理制度、标准、程序确定后就应严格执行,依法治企;避免因工作滞后造成问题堆积,把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以使经济损失最低、收益最高;在制定目标、标准和要求时,坚持就高不就低,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标准,提高目标值。

(3)管理精细化、系统化。

在精细化的管理上,坚持“人人都管事”原则,将每项管理责任精细到每个员工,在管理系统上坚持“事事有人管”原则。

实施全方位管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把管理各要素全部纳入严密的控制系统之中。

另外还有开展OEC运动,一带三、三带六、六带五十的运动,即董事长管理三个副总经理,三个副总经理每个人管六个事业部副总经理,每个事业部副总经理再管十几个员工,形成层层控制的力量,这样整个企业信息传递的速度、整个事业推动的力度才能够加大。

温州企业可以借鉴海尔的这种发展模式,管理企业内部,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维护企业声誉。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海尔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温州,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并且以家族企业为主,不会想要向国际化大企业发展,而且也从不注重品牌,致使很多人都只知道青岛有海尔、海信等著名品牌而不知道温州企业。

所以温州企业要学习海尔,首先发展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然后加强同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与品牌合作,走国际化道路,区域合作、跨国合作。

企业发展国际化。

使温州的一些优质私营企业跨入国际市场,轻工产品如打火机、皮鞋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海外建立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专业市场、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内私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与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如果,温州各大企业能够发扬自己的优势并且汲取青岛的著名企业的优点,扬长避短,相信很快就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在温州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