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全解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工业革命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是理解近现代历史的关键。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 政治前提英国在 18 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产阶级掌权后,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2. 经济条件(1)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支持。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控制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2)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圈地运动也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在 18 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相当发达,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科技进步18 世纪中叶,英国的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牛顿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一些发明家如瓦特、史蒂芬孙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机器和技术,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①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其效率大大提高,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先导部门。
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效率,引发了纺织技术的革命。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和骡机等新型纺织机器的出现,使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③随着蒸汽机的应用,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
(1)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 各地经济的联系 (2) 表现:
①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
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 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
(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建立
①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相同点:
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 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背景: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影响: 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本质: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 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 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 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落后 B.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 C.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 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 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 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 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 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 世界霸权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工业革命的基本技术成就工业革命的四项基本技术成就是:第一,用机器取代了工具。
与赤手空拳相比,这两者都可以使人更为灵巧地进行某些特定的操作。
其主要区别在于,工具是依靠人的体力,而机器则是依靠某种天然力。
这里机器这个词是按其18世纪的意义使用的,因为在当时和其后的很长时间里,原动机和其他机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从1875年勒洛给出的定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机器是一些人为制造的固体零件的组合,借助于机器能够使自然力产生某些明确的运动”。
第二,引入新的原动力。
新机器需要新的原动力,因为一些比较旧的原动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风是很廉价,但不大可靠;水则受当地条件的限制。
但蒸汽就不会受这两项缺点的制约,它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
第三,普遍适用的原动力。
凡是需要的地方,都可以产生蒸汽机动力。
这种机动性是机器时代最具特征的优点,使得许多没有丰富水力资源的国家有可能实现工业化。
此外,蒸汽机已经证明能够比早先的原动力产生多得多的动力,因此迟早能把能量输出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
第四,工厂成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形式。
工厂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就早已有之。
早期的纺织厂和钢铁厂都是这种类型的工厂,而不是具有中世纪和较早技术特征的作坊。
可是在18世纪,工厂这个词并不是按照现在的意义来使用的。
那时的工厂只不过是一个店铺、一个货栈或一座库房,只是到18世纪末这个词才被用于表示磨坊或机械工厂。
磨坊这个词更为通用,因为在那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机器往往是巨大的水车。
16世纪的英格兰,不仅面粉厂而且连使用榔头和风箱的钢铁厂和锻造厂,都是依靠水车工作的,首家棉织厂也不例外。
在1844年颁布的《纺织工厂法案》中,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工厂这个词。
到1800年,由蒸汽机驱动的密集的机器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特征,但这肯定不是唯一的方式;许多制造活动仍然在作坊里进行着,工业革命中部分工厂曾经受到过很大压力。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习目标】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
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末20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
4.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完毕。
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知识延伸】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承受着深重灾难。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
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详解,我们在21世纪的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实现工业变革了,可是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的意义(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经济:生产力飞速发展,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政治: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3)社会关系: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
(4)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东方。
(5)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兴起,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产生,大企业时代到来。
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世界市场的形成:
形成过程: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和人口的流通、武力逼迫、交通运输和通讯的改进
根本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最终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表现:商品、资本、人员、货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影响:积极: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促进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消极: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长期贫困落后,处于附庸地位。
实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第3课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第预习新知夯实基础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1.代表成就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
⑵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4)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提高了纱的产量和质量。
(5) 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意义: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的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判断正误】⑴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J )(2) 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解决了机器大工业的动力问题。
(X )二、“万能的原动机”1.蒸汽机的发明(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过程①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
②1705年,纽可门蒸汽机问世。
③1782年,画拉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
④瓦特设计出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⑶意义①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万能的原动机” o②它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③工二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一蒸汽时代。
④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问题思考】材料“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提示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 .交通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
(1) 1814年:英国人史宣逊研制成蒸汽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3 .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⑴标志: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
(2)意义:19世纪初,新工业部门一一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小结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小结阶段特征主干知识排查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完善①英国: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2)发展①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和联邦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原始资本。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⑤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①政治前提:主要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科技支持: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市场需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扩大。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5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横]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新兴的部门煤炭工业、铁路、轮船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最重要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卡尔·本茨发明汽车主题二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与意义1.条件(1)经济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意义(1)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对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5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历史解释理解工业革命的实质、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和垄断组织的含义;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唯物史观知道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爆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理解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形成变革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认识巴黎人民起义的偶然性与失败的必然性。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阶段特征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完善①英国: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2)发展①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和联邦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原始资本。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⑤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①政治前提:主要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科技支持: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市场需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扩大。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实现工业化的 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大工厂
规模扩大
大企业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 响下,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 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使生产的规模 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要 求的资本与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多,随 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中小 工厂被兼并;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 制度下,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 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 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发明者
工匠、技师
不 发明基础
生产实践的总结
同 开始部门 扩展
点 标志
棉纺织---轻工业
英国——其他国家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时代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
电力---重工业
多国同时进行 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785-1850年间,美国棉防织品产量由4000万码增加到20亿码,煤炭产量由 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到1850年的4950万吨……生铁产量在1788年不到7万吨,1848 年达到270万吨。
——罗松山:《英国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法制环境与启示》 政府重视:政府重视发明创造,专利法传统为工业革命奠定法律基础和保障。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 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笔记: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五、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0年以后,科学技术 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 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 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卡特尔;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
形式
表现
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实质
影响
垄断组织
积极:经济上,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推动了生产力 进一步发展,适应了生产力的需求; 政治上,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影响
民主政治更趋完善。 消极:1)未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 使贫富差距拉大; 3)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鼓励对外扩展瓜分世界; 4)国际上确立东方从属于西方,帝国主义政经发展 不平衡,最后导致一战的爆发。
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原因: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 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 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 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 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 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 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 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 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 史称“钢铁时代”。
德国 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四个方 国家及 面 人物 电力的 德国人 广泛应 西门子 用 内燃机 德国人 和交通 卡尔· 本 工具的 茨 创制 新通讯 美国人 手段的 贝尔 发明 意大利人 马可尼 化学工 瑞典人 业的建 诺贝尔 立 主要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兴起条 件比较积累 来源于资本集中
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积累 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劳动力 有自由的身份
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 技能
市场 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电的广泛应用
1831年:英国: 法拉第 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 西门子 发明 发电机 1876年:美国: 贝尔 发明 电话 1879年:美国: 爱迪生 发明 白炽灯 1888年:德国: 赫兹 发现 电磁波 1899年:意大利:马可尼 发明 电报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 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 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 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②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 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过程 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 海经济开放区。 ②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 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②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 巨大变化。 (2)对外开放的深入 ①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主要 成就
次
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1、由英—法美—德俄日 2、是生产实践的总结 (工匠、技师)棉纺织— —轻工业 3、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 手工业 4、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同时在多国家发生, 有的两次交叉进行 2、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科学家、工程 师) 3、电力、通讯、轻重工 业发展迅速 4、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特点
次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 1、生产力迅猛发展; 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2、社会结构:垄断与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 分为两大对立阶级; 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阶段; 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3、列强瓜分世界,侵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 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 期; 从属于西方;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 4、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各国实力对比发生 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变化。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时间
18C60S---19C中期的100年 19C70S----20C中期的30年 1、前提-君主立宪制的确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 立 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 2、资本-资本的积累和对 贸易和殖民掠夺; 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3、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 4、技术-工场手工业的积 性进展 累 4、市场-德、意、日的统 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 5、市场-打败西、荷、法, 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 成为日不落帝国 商品的需求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760-1917)+复习课件
核心突破四:国际工人运动的阶段特征
阶段
特点
早期(19世纪三 四十年代以前)
①自发的武装斗争②从破坏机器开始③主要是经济斗争
欧洲三大工人运 动(十九世纪三 四十年代)
①工人阶级开始独自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 本主义制度。②由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三大工人运动仍带有一 定的自发色彩,斗争目标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人斗争的口号大多 停留在过去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③标志着无产 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解 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专职的 “叫醒工 ”,说明随着工 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故选C项;工厂制度兴起于18世纪,排除A项; 【答 案】C
(2021·河南洛阳高三期中)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
明确禁止谷物进口,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
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
A.源自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A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 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 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 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1.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3.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4.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1、相同点:(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经济领域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
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论述题
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论述题
两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主要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这段时间,工厂制度逐渐代替了手工业生产,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这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形成,使工业生产的效率大幅提高,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
这一时期,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电力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工厂生产的方式,使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同时,交通运输以及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革新,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加深了现代工业化的程度,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变革。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包括: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结构,加速了城市化和城市贫民阶级的形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学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两次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结构、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全球化具有巨大影响。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3.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条件┄┄┄┄┄┄┄┄①(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③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②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功。
(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工业原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②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③1.条件(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主要途径(1)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高中历史厘清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它带来了现代工业社会的雏形,从而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基石。
然而,工业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两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诱因和起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主要集中在英国,主要是由于煤炭和铁矿资源的充足与开发,以及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出现。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由于电力、化学与石油开采技术的革新,以及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飞速发展。
因此,可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多是基于机械和原始的化学工程技术的原始发展,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以及科学知识和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对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主要依靠手工和工匠制作投工人口进行生产。
但随着蒸汽机的发明,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化生产转变。
这项技术变革带来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这一变化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兴起。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生产线和矿井生产成为现实。
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更加灵活,生产规模也更加高效。
科技进步促进了新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为产品提供高质量的部品和零件。
能源与资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煤炭和铁矿等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上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人们发现石油和其衍生品在能源上的潜力,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亚马逊狂欢节、塑料和化学工业等多个行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能源的多元化包括太阳能和风能,这使得工业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交通运输交通也是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火车和航运业已在英国成为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
19世纪末以来,汽车的出现促进了运输工具的多元化,为人类带来更多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
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
的物质条件
3、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形成过程:
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途径)
⑶、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
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
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
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纺织业的生产工具变革: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1768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柯莱特发明卷轴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走锭纺纱机(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