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行政管理31页PPT

合集下载

隋唐政治制度课件

隋唐政治制度课件
三省六部制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1助父建立唐朝统一全国2玄武门之变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次子李世民秦王598649三子齐王603626高祖窦皇后四子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中枢机构
第三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节北宋时期的政治和改革 第四节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 政治上:隋唐重建了大一统,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重新加强了中央集 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权。在君主专制方面,隋唐进行了制度的创新,两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弱相权。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上:唐朝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宋时期经济繁荣超过了前代,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 文化上:隋唐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理学形成,打 破三教合流局面。 破三教合流局面。隋唐两宋时期中国科技一直保持世 界领先地位。 界领先地位。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1)隋朝灭亡教训 (2)民本思想
2、统治政策: 统治政策: (1)用人 法律:慎用刑法、 (2)法律: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 制定《唐律》
要教戒太子诸王》 要教戒太子诸源自》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政治 “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 纵不合朕心, 纵不合朕心 中枢机构: 一、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 为忤。若即嗔责, 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 二、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怀战惧,岂肯更言? 怀战惧,岂肯更言?”—— (一)建立唐朝和取得皇位 贞观政要求谏》 《贞观政要求谏》 (二)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 贞观初放榜日,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 1、统治思想: 统治思想: 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 (1)隋朝灭亡教训 喜谓侍臣曰: 出,喜谓侍臣曰:“天下 (2)民本思想 英雄,入吾彀中矣! 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政策: 2、统治政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1)用人(纳谏,完善科举)

隋唐时期的政治PPT课件

隋唐时期的政治PPT课件
• (4)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 的职权。
.
9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 三省六部制之三省 • 中书省负责 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 门下省负责 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
回; • 尚书省负责 国家的重要政令。 •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10
2.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与特点
• 三省六部制之六部
• 六部为 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
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
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
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20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 青年闯将 建唐立功 • 一统天下 战功赫赫 • 杀兄逼父 夺位登基
.
23
宽仁慎刑(政治)
《贞观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徒-----死刑
有一次,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 严酷的法律。太宗说,“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 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 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 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几年之后,天 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
7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 1.创立与发展 • 2.内涵与特征 • 3.作用与影响
.
8
一、隋唐政治制度变革—三省六部制

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2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32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三公九卿
二、中央官制
1.秦汉中央官制

三公 九卿

内外 朝制
二、中央官制
1.隋唐三省六部制
河南境内,黄河决 堤,洪水泛滥,粮 食减产,瘟疫横行, 百姓流离,民不聊 生。北部边境突厥 问询,准备借机作
乱。
皇帝
提交上奏
同意后 交予审理
起草政令
中书省
封驳
审议政令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尚书省
通过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2.科举制 (1)出现及完善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 观、永徽之际;缙绅(借指士大夫)
③唐太宗 时,增加了考试科目, 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④武则天 时,大量增加科举考 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
试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
出身
战国 军功 爵制
军功

文法吏 明法
科举制使得官员选拔变 得更加公开和公平,隋 唐时期,中国古代选官 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 善。
隋唐 科举制
才能

察举制 品行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白居易二十九岁进士及 第,开始了宦海生涯, 历任户部参军、中书舍 人、刑部侍郎等官职。
二、中央官制
1.秦汉中央官制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中外历史纲要》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政治
经济
一、选官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周 ·世卿 ·世禄

第五章 隋唐的行政管理

第五章  隋唐的行政管理

枢密院
枢密使在唐代是宦官的差遣之职。中央各Leabharlann 能机构六部二十四司 九寺、五监
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首先是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 其次是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羁縻州府
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 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羁縻州。羁縻 州皆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 并允许其世袭其职。羁縻州府还有财政上 的自主权,但必须受边州都督和各都护府 的统领。
官员的选拔
科举制度 门荫、行伍、流外如流、入幕制
官员的任用
一般任用制:选士权属于礼部,选官权属 于吏部,五品以上的高级官员由皇帝直接 任命。 特殊任职法:使职差遣
唐代官员考核的标准
“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考核官员品德方面的主要标准, 四善” 其具体要求是“德义有闻” 其具体要求是“德义有闻”、“清盛明 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 公平可称” 格勤匪懈” “二十七最”是将官员职责分为二十七类, 二十七最” 各类分别定出标准,主要考核官员的才干 和政绩。
单选题(2007.10) 单选题(2007.10)
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 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 行政机构是( ) A.路 A.路 B.都护府 B.都护府 C.左郡县 C.左郡县 D.羁縻府州 D.羁縻府州
单选题(2008.1) 单选题(2008.1)
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一种带自 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称为( ) A.左郡县 A.左郡县 B.羁縻府州 B.羁縻府州 C.理藩院 C.理藩院 D.土司府 D.土司府
单选题(2006.10) 单选题(2006.10)
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 称为【 称为【 】 A.告归 B.休沐 A.告归 B.休沐 C.致仕 D.丁忧 C.致仕 D.丁忧

隋唐的行政管理PPT31页

隋唐的行政管理PPT31页
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隋唐的行政管理

隋唐的行政管理

行政执行
“内制”和“外制”: 内制:唐中期,皇帝以翰林学士分宰相权,由翰 林学士撰拟的诏书为“内制”。内制诏书无须规 范程序,而是经过皇帝的认可后,直接由禁中下 发执行,甚至连印玺也不盖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外制:即经过三道草诏程序和四道审诏程序通过 的诏书,即为“外制”。 律、令、格、式
差遣任职法的利弊: 使职差遣是唐代一种特殊的任职法。唐代任命某 官负责处理专门事务,称为差遣。被差遣者如果 是职事官,事毕即回任,大致地说,差遣可归结 为“置使”和“检校”两大类, 置使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常有事务,但又不 适宜设专官加以管理。二是为某专门事务临时委 任负责人。置使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政务管理体制 的不足,以增强其机动应变能力。 “检校”本是检查校阅之意。所谓检校官是在名 义上不授某官职,而实际上让其管理某官职应负 责的实际事务。
六部、九寺、五监之间既分工又制衡的关系: 隋唐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以尚书六部为主,以诸寺、监为 辅,形成相互平行,既有分工又制衡的行政职能部门体 系。 从分工上看,六部执掌政令,九寺五监分管具体事务, 两者之间形成总领和具体分管的关系,从制衡上看,六 部与诸寺、监形成双层制约关系。 六部执掌政令而不管具体事务,而具体管理各项事务者 又无政令之权,形成一层制约关系。具体分管各项事务 的诸寺、监要接受六部的指导和监督,但诸寺、监长官 也可以直接听从皇帝的指示,并对六部指令有不同的看 法时可直接上奏皇帝请示,形成又一层制约关系。
总之,唐代行政监督在制度上取得了 较大的成就,监察范围广泛,监察内 容具体,监察方式增加,监察工作不 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较前代有明 显的发展,但封建监察机制的本质上 讲是为皇帝驾驭大臣的工具,实际只 是皇帝的私臣和特使,因此,皇帝的 素质和态度以及皇帝是否能真正控制 政权是监察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前提。

高中历史 隋唐的统治精品PPT课件 〔通用〕

高中历史  隋唐的统治精品PPT课件 〔通用〕
6.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文学和艺术。
总体特征: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经济: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
固:边疆地区开发,各民族经济交流密切, 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 响深远。
周称帝,即隋文帝,改国号隋, 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巩固练习
隋朝政权的建立与下列哪一朝代最 相似
D.西晋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杨坚(隋文帝) 581年 2.隋的统一 ⑴原因 ①民族融合(社会条件) 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经济基础) ③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作好渡江准备(主观 原因) ④陈朝政治腐败,军队松弛(客观条件)
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B.打破关陇土族把持政权局面 C.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制度 D.重视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巩固练习
(2007全国文综一)史学家陈寅恪在 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 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 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 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 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 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考纲要求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5)武则天的统治; (6)“开元之治”。
考纲要求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1)三省六部制; (2)科举制; (3)租庸调制; (4)两税法。
巩固练习
[2003江苏]通过农民战争建立的王朝是

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

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
宰相职责: 宰相制度破坏的表现:
1. 使相制的实行。 2. 馆职侵夺相权。 3. 宦官专权,相权旁落。
(二)地方行政体制
1.从州县二级架构到道、州、县三级架构。 2.地方政府机构 (1)道 (2)州与府 (3)县
四、选官制度——科举制
(一)科举制度的科目(常科与制科) 1、常科:明经和进士 (1)明经科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隋朝行政管理 第二节:唐朝行政管理
第一节:隋朝的创制
(一) 恢复并且健全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确 立了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 三权分立制衡机制。
尚书省: 吏部(六部之首,负责选拔官员、考绩官员) 礼部(负责礼仪、祭祀、科举考试) 兵部(负责兵马、将士出征) 都官部(负责律令刑罚,后来的刑部) 度支(负责户口、田粮,后来的户部) 工部(负责工程建筑及水利兴修等)
岁课和大课
具体的程序是五等四级制: ·
五等:(1)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考核。 (2) 三品以下(不包括三品)由各个部门的长官进行 考核,上报考司司。3)对讲授官进行考核,依 据讲授的水平和数量进行考核。(4)对流外官进 行考核。(5)番考。
四级:
(1)计课 ; (2)议读;(3)校定;(4)送簿。


部 部部 部

左丞
右丞
吏部: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 下设吏部、司封、司勋和考功四司。
户部:主要负责户籍、土地、赋役、仓储和市场 交易。下设户部、度支、金部和仓部四司。
礼部:主要负责科举考试和礼仪、祭祀。下设礼 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兵部:主要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下设兵部、 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察院,设监察御史10人,正八品上。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

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参考幻灯片

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参考幻灯片
唐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 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 左、右仆射都是宰相。
皇帝往往指定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 员担任职务,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要例 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等名号。尚书省长官地位最高,权最重, 常遭皇帝猜忌,有时甚至虚设。
2020/2/16
11
中央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
2020/2/16
48
“ 小忆邑犹昔藏开万元家全室盛。日,1、时么杜的?甫历史的时诗代深,刻被地后反人映称为了什当
稻米流脂粟米白,
诗史
公私仓廪俱丰实。 2、代表作有哪些?他的诗有何特
九州道路无豺狼, 点?
远行不劳吉日出。 “三吏” “三别”
——杜甫
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 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创造,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
思考:
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 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三省的各自职能的是进什一么步?完善)中. 拟、门驳、尚执行
2、三省间相互关系如何为后?世所沿用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3、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
2020/2/16
受到三省的制约 。
10
材 料:
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宰相办事机构“中书门 下”,其长官为宰相,掌行政权;设枢密院掌管军政; 设三司掌财政。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
省。 2020/2/16
13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1)含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
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 举,是选拔人才;
2020/2/16
8
(二)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

隋唐的统治ppt 通用

隋唐的统治ppt 通用

五、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①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即帝 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②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强调“存百姓” 的思想,励精图治。 ③唐太宗在位时,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 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④唐太宗是我国古代的明君,也是杰出的政 治家。
巩固练习
[2004北京春季]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 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 献是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 方法
巩固练习
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②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③兴建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④苛刑重役导致农民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建议课时
1、隋唐的统治2课时。 2、隋唐制度的革新与经济发展2课时。 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2课 时。 4、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1课时。 5、练习讲解1课时。 6、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 共用10课时。
第四单元 第1讲 隋唐的统治
制作 湖南炎陵一中 肖秀灵
复习内容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5)武则天的统治; (6)“开元之治”。
巩固练习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唐的统一与安定为“治”的局面出现创造 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 性因素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第五章 隋唐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五章 隋唐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社会分层
1、特权阶层

贵族、官僚。
2、平民阶层

律称凡人、良色,俗称百姓、白丁。 不用“民”字。 3、贱民阶层
奴婢、部曲等。

隋朝的疆域

北周时,“高祖所立《刑书要制》,用法深重”, 而宣帝“更峻其法”,“诛杀无度”,致使“上 下愁怨”,“内外离心”。静帝年幼,隋文帝为 相,“入总朝政”,立即抓住机会,利用这种情 况,“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 之”。顺利地夺取了政权,建立了隋皇朝。

38.《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 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 《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 据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 深的影响

《唐六典》
它以“以官统典”为原则,实行“官领其属,事 归于职”的方法,将内容分为治职、教职、礼职、 政职、刑职、事职六部分,共30卷。

涉及唐代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等封建国家机关的设 置、奖罚、俸禄、休致、执掌等内容。是我国第 一部较系统的行政法典,对后世王朝制定行政法 典产生了重要作用。


1)律:《唐六典·刑部》:“律以正刑定罪”。
2)令:《唐六典·刑部》:“令以设范立制”
3)格:《唐六典·刑部》:“格以禁违正邪。”
唐初有五十三条新格,唐格分为“留司格”与“散颁 格”。


4)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5)典:机构组织法,《唐六典》。
二、唐朝的立法概况

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 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 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 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

第四章 隋唐的行政管理

第四章 隋唐的行政管理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内制”: 唐中期,皇帝以翰林学士分宰相权,由翰林学士撰拟的诏书为“内制”。 内制诏书无须规范程序,而是经过皇帝的认可后,直接由禁中下发执行,甚至连印玺也不盖,但同样具 有法律效力。
唐朝决策文书有:册书、制书、敕三种 册书:立皇后、太子、封诸王所用,竹简 制书:颁布重大行政命令,黄麻纸 敕: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黄麻纸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三、行政监督 隋唐时期,行政监督有了新的发展,表现是: 1、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的日益分明。 隋朝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谒者台和司隶台。 御史台负责监察中央官员;谒者台官员奉行巡行县;司隶台则监察京畿郡县。 唐朝将隋朝三台职掌合而为一设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下设台、殿、察三院,台院是御史台办公机构,设侍御史六 人,掌纠弹百官,其地位十分显赫。 殿院设中侍御史九人,掌朝仪纠察朝会时百官的仪态行止,维护朝仪秩序和尊严; 察院设监察御史十人,其职掌为分察和分巡两项。
中国行政史
隋唐的行政管理
壹 贰 叁 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行政官员的管理

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皇权和相权的斗争
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三省制的定型与调整 (一)三省分权的共同决策体制 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内容: 1、确定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 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而且尽量不以公官授人。 (二)二省执要、尚书奉行体制 三省本应是三个平行系统,相互制衡又相互合作。 但隋朝,尚书省为政本之地,行政运转的轴心,权力过大,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唐太宗对隋制进行调整: 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彻底沦为执行机构: 首先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 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 使尚书省长官更丧失宰相的资格,尚书省完全成为奉行机构。 三是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 2、提高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 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并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提高中书、门下的地位; 其次是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中书舍人对口处理尚书六部来文,并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兼 草拟诏旨的“知制诰”有权封还尚书仆射的进呈文件,并有权参加宰相会议。

隋唐政治制度ppt课件

隋唐政治制度ppt课件
国子寺以国子监为首长,将作寺以将作大匠为首长
隋炀帝改革:
1、废三师,设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 合称五省
2、增谒者、司隶二台,与御史合称三台
3、改太府寺为少府寺,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寺为 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与督水监并称五监
二、唐代国家结构
1、三省
(1)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省
长官称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隋唐时期的国家组织 二、隋唐时代的国家结构 三、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四、隋唐时期的监察制度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国家组织
一、隋朝国家组织的改革
隋文帝时,对国家组织进行了改革,其改革 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了北周所施行的以《周礼》六 官为模式的国家组织,恢复了魏晋以来的国家组 织。
国家组织:三师、三公
门下省——长官原称侍中,后改为纳言,次长黄门 侍郎,属官有录事、通事舍人、散骑常侍、通直 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下辖城门、尚食、尚药、 符玺、御府、殿内六局。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次长为左右仆射。下辖 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
秘书省——长官为秘书监,下辖著作曹、太史曹, 分别以著作郎、太史令为首长,此外还有校书郎、 正字、司历、监候等属员。
五监: 国子监——掌教育、学校 军器监——掌兵器制造 少府监——掌皇室手工业 将作监——掌大型工程 督水监——掌河渠水利
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要接受尚书六部 的指挥
第二节 隋唐时代的国家结构
一、隋代的国家结构
1、两级制(州县制/郡县制)
(1)隋文帝时,裁撤各郡,裁并州县。取消地方长 官自行选用属吏的制度,改由中央直接任命
尚书所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共辖二十四司,分掌国家行政。各部 设尚书为部长,侍郎为副部长;各司设郎 中为司长,员外郎为副司长。

隋唐的行政管理31页PPT

隋唐的行政管理31页PPT
隋唐的行政管理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

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

• 3.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 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 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度。科举制在选官 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创立实行 有着深刻的意义。 • (1)科举制注重考试。通过严肃的比较客观 的考试手段来选取治国之士,较好地避免 了选拔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和选官过 程中的营私舞弊。
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一六部二十四司一六部二十四司隋唐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隋唐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人事财经文教礼仪军事司部分掌人事财经文教礼仪军事司法监察和建设等事务法监察和建设等事务法监察和建设等事务是执掌政令的重要中法监察和建设等事务是执掌政令的重要中央职能部门
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
• 五、科举制度 • 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选官制度—— 九 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所谓科举, 其本意是分科举拔人才,但和两汉时期的 察举制已有本质区别。察举制中也有考试 程序。但仅是整个选官过程中的辅助环节, 而科举制则注重考核,通过采用严肃的考 试手段来选取治国之士。
• 唐代科举包括两大类。即常科和制科。 • 常科每年分科举行一次,科目有50余种, 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以考核儒 家经典为主。进士科则以测试考生文才为 主。 • 制科是出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 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均可应试。制科 不定期举行。录取人数也十分有限,在科 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
• (2)科举制度下,士人可不必经举荐而直接 报名参加考试,由国家择优录用,这就纠 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世家大族 垄断仕途的状况,既有利于网罗封建统治 所需要的人材,同时也适应了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的需要。
• 唐代常科考生来源有两个,一是生徒,二 是乡贡。 • 科举考试一般经过两道考试程序。先是州 考,合格者称举人,举人有资格参加礼部 主持的省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