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案例三:中国各城市居民消费分析

案例三:中国各城市居民消费分析

案例三:中国各城市居民消费分析(一)案例目标生产,收入、分配与使用,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循环过程。

收入分配是这个过程的中间环节,承前启后。

收入分配核算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中之一,涉及多个账户,核算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可支配收入和使用核算。

本案例以收入使用中的居民消费结构为目标,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构成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二)案例背景我国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消费需求不足仍是我国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区差距及时间的变迁,使得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地区差异和时间变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对有效制定地区消费政策、促进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增长有着经济的意义。

(三)分析方法Panel-Data就是“平行数据”或“面板数据”。

它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

因此,平行数据模型相较于只利用截面数据或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从多层面分析经济问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需要对收入差距较大的各城市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同时又要考虑到不同年份收入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因此,该模型适合分析的需要。

1.Panel Data模型截面数据是选择同一时间上不同区域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而时间序列数据是选择同一区域在不同时间上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二者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对只利用截面数据或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经济分析而言,Panel Data模型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Panel Data模型通过对不同截面单元不同时间观察值的结合,成为“更多信息、更可变、变量之间更少共线性、更多自由度、更有效”的数据。

它通常提供给研究者大量的数据点,这样就增加了自由度并减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改进了计量经济估计的有效性;第二,Panel Data是对同一截面单元集进行重复观察,能更好地研究经济行为变化的动态性。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5月255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黄淮学院 范菲菲摘 要:本文在充分理解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该系统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已转向高档消费品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容乐观。

最后,本文认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完善的消费信贷政策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消费结构的提高。

关键词: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55-02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简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该指标即能很好的反映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又能有效的体现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各类商品的需求结构。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是由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Liuch 提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借鉴了英国学者R.Stone 在1954年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LES)。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将城镇居民的收入与商品价格作为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消费支出函数的变量,该函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商品价格以及居民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消费者追求基本需求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迫切需要,而且消费者对此项需求的需要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基本上没有关系。

去掉消费者在追求基本需求的支出后,剩余的收入则按一定的比例在不同的商品间进行分配。

ELES 的函数为:,i=1,2,...,n (1)式中:Y 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为第i 类商品的价格,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支出,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需求量,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的支出,为城镇居民对第i 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满足0≤bi ≤1, ≤1。

设(2)其中(3)将(2)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简称 OLS),得到和的系数估计值将(3)式两边求和,即因此,=/(1–) (4)将(4)代入(3)式,可得/(1–)2 基于ELES对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本文采用的分析模型是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所需数据是来自《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2010》中的根据人均生活收入进行分组而得到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基本数据,所得的参数估计值如表1。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消费结构细分析2·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基础,包括日常食品和各种食品饮料。

通过分析食品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消费品质以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2 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消费可包括购房、租房、装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分析住房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不同住房形式的需求以及对住房质量和社区环境的关注程度。

2·3 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和通信设备、服务方面的支出。

交通消费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费用、私家车相关支出等。

通信消费主要包括方式费、宽带费等。

通过分析交通通信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出行方式、通信设备使用情况、对交通和通信服务的需求程度。

2·4 教育消费教育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支出,包括学费、教育培训费用等。

通过分析教育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和倾向,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和形式的需求程度。

2·5 医疗保健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保健品费用等。

通过分析医疗保健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和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2·6 娱乐消费娱乐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电影、旅游、运动、文化活动等。

通过分析娱乐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体验的重视程度。

三、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城镇居民消费调查问卷:包含用于收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的调查问卷。

2·数据统计表格:包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表格。

统计学毕业论文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

统计学毕业论文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专业:统计学摘要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影响的惯性最大,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经济正由投资拉动型增长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

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调整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

因此,如何扩大国内市场,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扩大居民消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保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仍然需要不断的改革。

在这个制度背景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随着年份的增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和在同一年消费结构受到收入及地区的影响相结合,从而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和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并且运用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的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

根据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推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恩格尔系数;收入差异;地区差异ABSTRACTIn three carriage drive economic growth, the impact of consumption on economic inertia is the largest, is the most stable economy growth,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transition from investment-led growth to consumption growth. At present, our first task is to adjust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how to expand the domestic market,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expand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aintain economic growth.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not mature, still need to constantly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ystem, tow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As the growth of the year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s and in the same year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the income and region, combining to analysis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the influence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use econometric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ll the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promote domestic demand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Key words: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Engel's coefficient; Income disparity; Regional difference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支出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情况,包括食品、衣着、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娱乐等。

本文将从新恩格尔系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468元。

其中,住房和家庭设备支出最高,占比达到28.8%;其次是餐饮支出,占比为24.0%;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为11.5%;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为10.1%;服装和鞋帽支出占比为9.9%;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6.1%;居家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为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新恩格尔系数是指衡量家庭收入用于购买食品的比例在减少的情况下,其余支出的变化情况。

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考虑了食品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新恩格尔系数则将非食品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了考虑范围内,更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 食品支出占比) ÷ ( 1 - 总消费支出占比 )× 100%新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小,表示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低,反之则越高。

三、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198元。

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29.1%,非食品支出占比为70.9%。

根据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上海市的新恩格尔系数为28.3%,低于传统恩格尔系数的30%以上,表明上海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比较多样化,食品支出占比已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而新恩格尔系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本文将从食品消费、教育消费、户外旅游消费和网络消费等方面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我国居民对食品的消费正逐年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这使得居民在食品消费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购买能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品消费市场规模每年都在增长,其中,高端食品、有机食品和零食的消费增速更为明显。

此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在增加,使得高质量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其次,教育消费成为我国家庭主要的支出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这主要受到教育体制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被家庭广泛关注的教育消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

这一趋势表明人们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教育消费也成为了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

再次,户外旅游消费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和品质,愿意为了品质更好的旅游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

同时,随着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推广也进一步推动了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

最后,网络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居民通过网络进行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接近8亿,其中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更是高达6亿。

无论是在线购物、网络订餐还是在线娱乐,网络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物流、支付和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总结起来,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趋势。

食品消费、教育消费、户外旅游消费和网络消费等方面的增长正在推动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并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摘要:我国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异不平衡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

本论文整理和统计分析了平均消费倾向、收入与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支出结构发现我国四大地区的城差异性体现在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同。

普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数据分析过后表明出明显的优势。

最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的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中部与东北地区数据相比依然差不少。

发展型消费结构和享受型的消费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变化。

他们的转型和升级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了多样性。

在农村方面的高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他们的居民的消费结构比其他地方却要好一点。

最落后西部的消费结构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中部和西部地区还要底。

在处在以食物为主要消费点的阶段的滞后于城镇居民的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还需完善。

关键字:消费结构;城乡居民;统计;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Residents in ChinaAbsrtact:The imbalanc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determine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llates and analyses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tendency,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truc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urban differences in the four regions of China are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in eastern China, which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shows obvious advantages after data analysis.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lags behind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is still much worse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Development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enjoyable consumption pattern are changing nationwide.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ak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diversified. In the rural area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northeast and Eastern areas, which ar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better than that in other area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most backward western regions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even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residents lagging behind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at the stage where food is the main consumption point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Keywords:Consumption 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tatistics;目录一、绪论 (4)二、空间的选择及数据的选取 (4)三、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 (6)(一)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差异性 (6)(二)各区域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差异性 (6)(三)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性 (7)(四)各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7)四、各区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8)(一)各区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城镇平均水平的差异性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消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在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状况是能得到各个国家的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

基于ELES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ELES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3 %以 下 为最 富裕 。 国城 镇 居 民 的恩 格 尔 系 0 我
改进 : 以收入, 替 总消 费支出 ② 以边际 ① f ℃
消费倾 向 代替边际预算 比6,由此形成 了扩 .
展 线性 支 出 系统 ,其 模 型为 :
该 模型 的主要思想是 :( )一定时期 居 1
民对各种 消费品 ( 劳务或 服务 )的需求 量取
发展性 ,享 受性消费 ,这 表明我 国城镇 居民
种 非基本 生活需求支 } ;( } 3)假定边际 消费 乘 法可求得田 的估计值a, j , - 进一步计算 倾 向对所有人都是相 同的。 1 线性支 出系统模型 . l5 9 4年 英 国著名 经济 学家 、诺 贝尔 经 济学奖 获得者 R So e为 了研究居 民消 费 . tn 结构之 间的数 量关 系 , 以效用 函数 为基础提 可得 同时利用弹性计算公式,得对产品
A u u t 20 8 g s 0
基于 E E L S的 中 国城镇 居 民消 费 结构 分 析
李 宏亮
( 北大学 河
张 万兴
0 i0 7 0 2)
河北 保 定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需求在 不断的发 生变化。随 时 了解居 民消 费结构 的变化 ,有助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确定 ,有 ・
维普资讯
社 会视 野
砷 暮 耸 终 降 苍 }、
W。。。i。。。。。er’’ ‘。 。— 。。。。n’。l。。u o 。。— 。。。。。。。 。。‘E‘ 。c。。ok 。。。。。。。。。n。 cnm。。。。 。。。。。。。。。 ‘ ‘。’。e。o 。l。。。。n。r。 ’ 。 。 Y。。 od h e E r ’。 r C 。s ’ee 。e 。 ’ p 。 。。。。 o。 r ’i a b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的统计分析)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页脚内容1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就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在过去几十年中从占消费总支出的60%左右下降到了40%左右,这表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衣着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衣着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这说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

3. 住房和交通消费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居民对住房和交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更加迫切,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丰富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4. 其他消费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居民对于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是对传统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优化和补充,它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新恩格尔系数模型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1. 聚焦领域更广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反映了居民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可以构建多维度的恩格尔系数,比如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的恩格尔系数,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描绘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关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一、背景介绍二、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1.居民收入水平2.居民消费结构3.居民消费意愿4.居民消费行为与习惯5.居民消费特点三、分析1.国家政策的影响2.人口结构变化的作用3.社会文化的影响4.媒体的影响5.国际贸易的作用四、案例分析1.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网约车行业3.航空旅游4.在线教育5.智能家居五、结论与建议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消费和投资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住房、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调查分析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现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展示其特点。

二、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现状1.居民收入水平在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不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32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7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34元。

另外,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发达的二线城市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2.居民消费结构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同样在不断变化。

从2017年开始,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一次显性转变。

这次转变的重点是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向服务业转移,从过往的实质消费(如购房、汽车、白酒等)转变为文化、娱乐、医疗等服务类消费。

数据显示,2019年一二线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下降至29.6%,而文化娱乐、餐饮住宿等行业的消费占比在逐步上升。

3.居民消费意愿城市居民的消费意愿同样在逐渐提升,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钱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品质要求。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各类消费支出较2018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餐饮、健康、教育、文化娱乐、旅游、住房等消费领域都呈现出快速增长。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升,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1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3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9%和9.6%。

这表明,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得到了提高,消费水平自然也随之上升。

其次,从居民消费结构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向服务类消费转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食品和衣着三大类消费品的比重从2008年的69.7%下降至45.3%,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娱乐和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品的比重由30.3%上升至54.7%。

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增强了对服务类消费的需求。

再次,从居民消费品质上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品质稳步提高。

以汽车消费为例,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为2569.5万辆,较上年增长3.3%。

这表明,我国居民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在增加。

此外,在其他消费品方面,我国居民对于品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最后,从居民消费群体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群体日益多元化。

例如,70后、80后、90后和0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在消费方面的需求和口味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城乡居民、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教育水平等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在制定相关消费政策时,需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状况正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正在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类消费,同时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多元化。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加强消费品质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

SPSS统计分析案例(我国城镇居民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统计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统计
费方式的接受程度较低。
政策因素
政府对不同行业的扶持政策 也会对消费支出结构产生影 响。
不同行业消费支出结构的趋势分析
多元化趋势
01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对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渐增加。
升级换代趋势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传统消费品逐渐被淘汰,城乡居民的消
费支出结构也会随之升级换代。
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念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 段,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念,鼓励其增加对医疗 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 支出。
支持农村电商发展
政府可以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 ,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和销售, 从而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 的消费选择和更高品质的商品 和服务。
THANKS
差异化缩小
0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差异逐
渐缩小。
0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 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较为简 单,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用品和 农用物资等方面,而城镇居民的 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多元化,包括 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多 个方面。
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
04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差异分 析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总体差异
支出水平差异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这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生活环境以及消费观念等因素有关。
消费结构差异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复杂,包括 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多 个方面,而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 在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上。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1:引言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特点、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家庭总体消费支出情况分析2.1 年度总消费支出金额2.2 各消费项目占比情况2.3 主要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3:食品消费支出结构分析3.1 主要食品消费项目3.2 食品消费的地域差异3.3 食品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4:居住消费支出结构分析4.1 住房消费支出占比情况4.2 租赁与购买住房的比较4.3 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5: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结构分析5.1 交通运输消费支出占比情况5.2 通信设备和服务的消费趋势5.3 新兴消费领域对交通通信消费的影响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6.1 教育支出的占比情况6.2 文化娱乐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6.3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社会意义和影响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结构分析7.1 医疗保健支出的占比情况7.2 不同地区医疗保健消费的差异7.3 医疗保健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8:其他消费支出结构分析8.1 衣着消费支出占比情况8.2 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变化趋势8.3 其他消费项目的特点及影响因素9: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1 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9.2 经济结构调整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3 城镇化进程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10:结论根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和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数据统计表格、图表和相关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费支出:居民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支出结构:各消费项目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

-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

- 经济结构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城镇化进程: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引言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衡量国民经济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解决了消费问题。

研究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研究产业结构如何适应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而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加强对消费支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了解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不仅在理论分析中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档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从消费结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三个角度来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得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的几大趋势。

(一)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

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

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的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如上面表1-1所示。

表1-1,1993—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表,单位:%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城镇居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从1993年的50.2%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37.7%,年平均下降1、39个百分点,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

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转变。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分析案例

SPSS统计分析案例一、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一,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入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至接近最富裕型。

第二,衣着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缓慢上升,到高收入户又有所下降,但各收入组支出比重相差不大。

衣着支出比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衣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入的增加,衣着支出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水平和服装业的发展水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也不是无限膨胀的,即使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也不需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购买服饰用品了。

第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比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呈现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走势。

这是因为医疗保健支出作为生活必须支出,不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都要将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维持自身健康,而且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加重了个人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差别,因而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上差别不大。

第五,居住支出比重基本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消费能级不断提升,住宅商品正在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关注的热点是相吻合的,同时与恩格尔定律的引申也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引言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点。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支出强劲增长,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的各类消费品和服务支出在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消费结构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偏好以及对收入、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

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精神文化消费、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

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对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

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

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经济学家Luch(1973年)在Stone(1954年)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

其经济涵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则按比例在各消费支出和储蓄之间分配。

称为消费者选择理论。

它不仅考虑了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而且把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行为。

同时,它还将居民各项支出区分为基本消费支出和非基本消费支出。

并认为基本消费支出与收入无关,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

该方法具有分析比较科学合理、全面和方便实用,是当前进行消费结构分析的较为先进的经济计量方法。

扩展线性模型为:(=1,2,3…,n) (1.1)其中,为消费者对第类消费品的支出额,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需求量,为第种商品的市场价格,Y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第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额的变动。

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是一个0~1之间的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增加的收入用来消费的比例越大,相反则表示增加的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较大。

(1.1)式可解释为消费者对第种商品的支出额可分解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消费者为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少支出,后一部分为可支配收入减去对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剩余中用于第种商品的支出额。

在采用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时,可以假设在同一截面上。

商品价格是定值,这样可使ELES的参数估计较为简单。

我们可以设:(=1,2,……,n)(1.2)则有:(=1,2,……,n)(1.3)(1.3)式中,为随机差项,并以收入Y为自变量,第种消费品的支出额为应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于横截面数据,利用最小平方法(OLS)可以得到(1.3)式中的参数和。

又由(2)式可得:将上式代入(1.2)式,得:(=1,2,……,n) (1.4) 从而可得到的估计。

通过上述模型(1.3)求得消费倾向进而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而基本需求的估计可以为国家对低保户进行界定和制定相关的最低保障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2.1恩格尔系数分析恩格尔系数最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它是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因而选取了1996年-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见表2.1)并将其绘制折线图如下:表2.1 恩格尔系数表(城镇)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恩格尔系数48.8 46.6 44.7 42.1 39.4 38.2 37.7 37.1 37.7 36.7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 图2-1 恩格尔系数折线图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完成了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向富裕迈进的转变历程。

根据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反映国民生活阶段,通常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贫困;50-60%表示温饱;40-50%表示小康;30-40%表示富裕;30%以下表示是最富裕)。

从表2.1看出,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经过八年的发展,到2005年已降至36.7%,按照这一标志衡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开始向富裕迈近。

当然也不能排除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是存在的差异。

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

2.2参数估计及其分析根据模型(1.3),利用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按收人水平分组的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支出及构成的截面资料(见表2.2),采用最小平方法可以求得、和的估计值。

表2.2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1] (单位:元/年)组别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娱居住杂项A 3134.88 3111.47 1475.67 243.66 109.21 232.5 228.37 363.61 384.08 58.28B 4885.32 4295.35 1926.01 408.63 171.6 308.13 375.86 518.77 472.21 114.14C 6710.58 5574.32 2336.3 565.13 268.81 408.12 536.22 720.4 580.01 159.32D 9190.05 7308.06 2838.83 784.56 397.17 561.82 764.7 985.68 745.49 229.81E 12603.37 9410.77 3425.91 1010.63 546.06 764.91 1074.9 1336.77 921.67 329.92F 17202.93 12102.51 4151.09 1255.95 754.85 997.59 1590.28 1700.23 1195.48 4151.09G 28773.11 19153.73 5367.27 1757.59 1287.53 1287.67 3769.58 2907.99 1897.91 878.19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根据2005年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表2.3 2005年各项消费支出需求函数系数表 (城镇)指标t Sig. t Sig. F Sig.食品0.971 1302.79 7.86 0.001 0.15 13.034 0.000 169.886 0.000 1848.09 衣着0.972 172.58 2.715 0.042 0.0584 13.202 0.000 174.299 0.000 384.89 设备0.9996 -39.62 -6.762 0.001 0.0462 113.359 0.000 12850.36 0.000 128.37 医疗保健0.963 147.87 2.744 0.041 0.0427 11.398 0.000 129.916 0.000 303.24 交通通讯0.966 -407.78 -2.50 0.050 0.136 11.954 0.000 142.898 0.000 86.62教育文娱0.999 55.19 2.572 0.050 0.0988 66.131 0.000 4373.305 0.000 414.17 居住0.9996 188.12 24.825 0.000 0.0592 112.189 0.000 12586.45 0.000 403.36 杂项0.994 -48.65 -3.101 0.027 0.0313 28.685 0.000 822.81 0.000 65.13总消费支出0.999 1370.51 11.588 0.000 0.623 75.657 0.000 5724.023 0.000 3635.29同样我们可以得到2002,2003,2004年的消费需求函数系数表如下表2.4 2002-2004年消费需求函数系数表[2] (城镇)年份指标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杂项总消费支出2002 870.32 157.24 -49.50 64.95 -101.71 40.57 72.34 -21.20 1033.01(7.869) (2.67) (-4.668) (3.62) (-5.42) (3.13) (2.51) (-4.2) (6.904)0.1794 (15.82) 0.0544(9.016)0.0569(52.301)0.047(25.7)0.095(49.40)0.1116(85.2)0.0725(24.5)0.0283(54.3)0.6455(14.72)1393.09 315.76 116.31 202.49 175.12 388.35 283.61 61.27 2914.002003 1034.22(8.71) 154.77(2.80)-68.35(-4.35)70.99(2.78)-107.95(-2.91)88.43(2.38)54.76(1.07)-14.98(-2.7)1211.89(7.785)0.16 (15.18) 0.0552(11.59)0.0568(37.93)0.0976(21.9)0.0981(27.66)0.0997(32.7)0.0767(18.2)0.0272(49.3)0.0621(46.66)1546.18 331.40 113.40 233.30 205.83 407.45 300.18 72.05 3199.802004 1234.96(8.99) 155.11(2.63)-55.90(-10.25)87.07(2.96)-232.22(-2.61)38.80(2.05)111.63(8.51)-25.39(-3.5)1314.13(10.33)0.1532 (14.12) 0.055(11.81)0.049(114.34)0.046(19.9)0.115(16.30)0.1058(70.9)0.0664(63.9)0.0283(49.9)0.6192(61.59)1763.58 345.232、114.11 246.82 163.89 403.87 340.77 72.23 3450.51注:除2003年居住项的常数项不能通过检验外,其他项的和均通过T检验;()内为T值表2.5 可支配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增量表 (城镇)可支配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杂项总消费2004 9421.60 2709.60 686.79 47.37528.15 843.62 1032.80 733.53 240.24 7182.12005 10493.03 2914.39 8.446.600.85 996.72 1097.46 808.66 277.75 7942.885 1 5 2增量1071.43 204.79 113.72 39.1572.70 153.10 64.92 75.13 38.12 760.78各消费增量占总消费增量的比重26.92% 14.95% 5.15%9.56% 20.12% 8.53% 9.88% 5.01% 100%注:表中数据由中国经济信息网经计算得来通过截面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消费支出与人们的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从最低收入家庭到最高收人家庭各项基本需求的支出均相差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