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设计1: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学科历史教者第 1课时题目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
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掌握《资治通鉴》的特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
其历史价值。
过程
与方法
1、艺术鉴赏: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
能力,了解相关历史
2、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
形态上的反映”
3、分析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现
象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1、审美观点: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
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2、严谨治学: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成就卓越、精
神感人。通过小字部分的教学,激励学生学习严谨治学的作
风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
一、导:
1、提问: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有哪两项?(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2、过渡讲解、设疑:宋元时期不但在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钟
温故而知新,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而且在史学、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就也很突出,出现了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二、动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
籍?(编年体通史)
2、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3、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教案
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史学、文学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元文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对宋词、散文等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透析历史的能力。通过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及采用编年体体裁编写史书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裁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文化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和教育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宋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杰出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情趣,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
人教版历史__第14课_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___襄阳五中实验中学__章晓峰
4.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 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 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B A.李清照 B.辛弃疾 C.苏轼 D.欧阳修
6、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 “神品”的画家是( B ) A苏轼 B赵孟頫 C、李清照D、关汉 卿
2、作品风格:委婉清新 感情真挚
3、代表作:
《如梦令》《声声慢》 李清照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知 否 ? 知 否 ?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
试 问 卷 帘 人 ,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
昨 夜 雨 疏 风 骤 ,
如 梦 令
自学指导(三)
3、什么是元曲?简单介绍关 汉卿和《窦娥冤》
(请结合P73—74,精读大字部分,快读 小字部分,2分钟后,比谁找的准确)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文学、史学和艺术 的成就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姜坤
学习目标
1、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与《史记》在 写法上有何不同? 2、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 辛弃疾; 3、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4、了解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 成就;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 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 画家“赵孟頫”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本课分析】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宋元文化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历史时空概念,知道史料的多种形式;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初步的分析,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够根据需要多渠道搜集史料,并按一定的要求提取有效信息,尝试从史料和信息中发现问题,并在新的情境中,重新处理历史信息,解决问题。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的词人的风格与作品、了解元曲出现;学会欣赏北宋画家X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了解宋元时期的书画名家。
2.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本课对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教学重点】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词与杰出词人、X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本节课是文化课。主要讲述史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绘画上,宋代风俗画兴起,大画家X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因此这是本课内容的重点。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时期:北宋; ◇特点:编年体 ◇内容:从战国到五代历史; ◇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二.宋词和元曲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 有短,便于歌唱。著名的词人有: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 轼的词: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的词: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
春秋战国 文明勃兴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
昌盛文化
承上启下 辉煌高峰 灿烂繁荣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 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 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 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 呢?作者又是谁呢?
·
知 否 知 否 ,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试 问 卷 帘 人 ,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
昨 夜 雨 疏 风 骤 ,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名了 ,却 可君 怜王 白天 发下 生事 。, 赢 得 生 前 身 后
马 作 的 卢 飞 快 , 弓 如 霹 雳 弦 惊 。
声八 ,百 沙里 场分 秋麾 点下 兵炙 。, 五 十 弦 翻 塞 外
醉 里 挑 灯 看 剑 , 梦 回 吹 角 连 营 。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选择题:
1.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B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2.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 D )
A.李清照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3.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 C )
A.吴道子
B.张择端 C.赵孟頫
D.黄庭坚
4.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主要的原因是( C )。
想想在你知道的诗词里,还有 这种豪放风格的吗?
李白《望庐山瀑布 》 毛泽东《沁园春·雪》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 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 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 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 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泰安市东平县州城二中
1、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 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 及书法成就。 2、培养审美感,提高鉴赏力。
“史学双壁”《《?史资记治通》鉴》
司马光:
(1019~1083)北宋著名 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出 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 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 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 传》。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 中进士。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 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 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他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 马”。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二:宋元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二:宋元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
承。
一、宗教信仰的变迁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景教等多种文化和宗教信仰。其中佛教和道教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和景教却逐渐衰落。这种宗教信仰的变化不仅反映出了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变革,也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变迁。
1、佛教的发展
在宋元时期,佛教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宋代佛教的主要特点是理、律、禅,并且在元代,佛教更是呈现出了与汉族文化相融合的趋势。元代的佛教实践更多地强调了修禅、读经、持戒等行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常人化的禅宗,比如说可以在家庭中练习的家居禅宗和可以在市民社会中练习的圆寂禅宗等。佛教的这种发展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在这个时期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变化,而它在元代所占的地位也给后来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道教的兴盛
道教在宋元时期也获得了发展,但与佛教相比,其社会地位略低。然而,在元代,道教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开始变得非常受欢迎。
这是因为元代的统治者奉行道教信仰,他们出于政治需要,极力提倡道教信仰,也加强了宫廷道教的信徒信仰地位。此外,道教这个宗教信仰比佛教更本土化,因此更受民众认可。
3、伊斯兰教的衰落
伊斯兰教在元代的发展相比于佛教和道教相对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政府对穆斯林的管理很严格。元代政府对穆斯林的管理政策常严格,一些穆斯林人口被移民到贞观之后,主要由回族人和东北满族组成,这也限制了到当时社会中穆斯林的人口规模。另外,元朝时期,政府注重汉地租税,对未入籍的回族、东北满族穆斯林实施了较为苛刻的征税政策,也对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清新自然。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
Leabharlann Baidu
争 渡 , 争 渡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兴 尽 晚 回 舟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
如 梦 令
辛弃疾 南宋
词人,把 豪放风格 词的( 发扬光大) 在他的词里
经常倾吐对 山 河分裂的悲痛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2
元曲由 杂剧和散曲组成 _______________, 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 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 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__________ 关汉卿 ,元朝时最 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 有悲剧____________ 《窦娥冤》 。
幻灯片
张择端绘画了 南宋时期,画家 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 《清明上河图 ( )描绘了北宋 东京 》 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 ,他的山 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无不传神富有情趣后人 神品 ”元朝时 颂为“
北宋
幻
苏轼,北宋文学家。
他扩展了词的内容,他的 词,(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 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 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
》 2、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1)扩展了词的内容
(2)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清照
生 活在两宋之 交的女词人, 她的词, 风格委婉, ( 感情真挚 ) 善于运用口 语显得格外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四、材料分析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上列词句是谁的作品?
苏轼
2、词中“周郎”是谁? 周瑜 3、上列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豪迈奔放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二、填空题 1 、南宋的辛弃疾 ,继苏轼之后,把词的 豪放 风格加以发扬光大。
《清明上河图》 2宋代风俗画的代表是张择端的 , 它描绘了 东京 的繁荣景象。 3、元朝书法家中名气最大的是 赵孟頫,他的绘
画也很出色,有 “神品” 之称。
三、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 品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苏 轼 辛弃疾 司马光 李清照 张择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资治通鉴》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窦娥冤》 《清明上河图》 《如梦令》
小资料二: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为了能尽快完成 工作,他把一块原木刮得光光亮亮的,当枕头用。 每当疲倦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睡一小会儿。只 要一翻身头就会从枕头上滑下来,他马上就会惊 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终 于在去世的前两年,完成了《资治通鉴》。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知 道,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 的哪些可贵品质?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悲 剧 他《 的窦 代娥 表冤 作》 是
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了一学期的历史,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
2、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五、教学准备
搜集历史典故和著名词人作品。
六、教学方法
采用提问法、答疑法、讨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提问:你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他后来有什么成
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发人深省的史学
意境悠远的词曲
风格多样的艺术
板块一:发人深省的史学
(一)司马光:
课件展示司马光名人档案。
教师补充:编年体是以年、月、日等时间顺序编写,就像我们的历史课本编写体例一样。《资治通鉴》是一部继《史记》以后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
灿烂的宋元文化_(二)_教学设计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了解以上文化成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作品特点风格、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历史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审美感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创设情景。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认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宋元文学艺术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优秀的文化遗产,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通过本课历史人物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让学生去体会古代文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难点:(1)内容多,头绪繁杂。宋元文化的领域繁多,特别是宋词,不同时期、不同词人的作品又有不同的风格和内容,要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困难。教学中要注意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繁简适度。(2)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发展情况。初一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修养很缺乏,理解起来有困难。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核心知识】
1、史学——《资治通鉴》
(1)作者:北宋时期的司马光。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内容: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文学
(1)宋词
①苏轼: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婉约派词人。词风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③辛弃疾:南宋词人。把豪放风格发扬光大。(2)元曲
①组成: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②代表:关汉卿的《窦娥冤》
3、艺术
(1)绘画
①两宋时期,风俗画出现、增多。代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②元代的著名画家是赵孟頫。
(2)书法
①“宋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②元朝的著名书法家是赵孟頫。
【课时训练】
1.右图这枚邮票中的故事,你一定很
熟悉吧!邮票中这位聪明的小朋友长
大后写的一本史学巨著被后人津津乐道。这部著作是()
A.《史记》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的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3.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肯定没有记载的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岳飞抗金
4.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他是()A.辛弃疾B.苏轼
C.李清照D.张择端
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据这首词的风格判断,写这首词的人是()A.苏轼B.李清照
七年级历史下册 2.14《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明确目标:
1、掌握北宋的史学成就: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宋词和杰出词人的词作特点。
3、了解元曲的特点,熟悉关汉卿的卓越戏剧成就。
4、了解宋元绘画和书法的有关知识。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词人的词作特点;元曲
学习难点:词作特点;《资治通鉴》
二、前置自学
1、生活在北宋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按编序,叙述了到的历史。将近三百卷。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朝时已出现,是朝的主要文学形式。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的词格外清新自然,她的词善于运用。南宋
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的悲痛。
3、元曲由和组成。元朝剧作家中,最优秀的是,代表作有《》。
4、宋元时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画、画、画的创作中。
5、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成为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
6、北宋画的《》,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元代
最著名的画家是,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
7、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他们的书法有新意,人称“”。元代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三、展示交流
四、合作探究: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作品?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五、达标拓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一向是()
A、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B、叙述了从战国到北宋的历史
C、作者是北宋司马光
D、全书将近三百卷
2、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的词人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
FLJ_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宋元时期,盛行行书。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宋四家”
项
目
人 物 司马光 苏 轼
作品 《资治通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声声慢》 《破阵子》 《窦娥冤》 《清明上河图》 “神品” “宋四家”
史学
课 堂 小 结
文 学
宋词 元曲 绘画
李清照
辛弃疾 关汉卿 张择端 赵孟頫 苏 轼 黄庭坚 米 芾
书法
蔡 襄
赵孟頫
念奴骄·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 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 穷更命短,造恶的享 受富贵又寿延。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 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 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 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涟。”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四、绘画
宋元时期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 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 画的创作中。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课件一(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录音)。
2、我们欣赏了一首歌曲,谁来说一下,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学生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词,这首词是谁写的?
学生答:苏轼
4、苏轼是我国宋代杰出的词人,他对宋元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那么,宋元文化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二、展示课件二: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2、我们先来看一下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3、司马光编写了一部史学巨著,谁告诉大家这部书是什么?
学生答:《资治通鉴》。
4、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
师:那就是《资治通鉴》。
师:《资治通鉴》是谁编写的?
生: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
5、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资治通鉴》。
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资治通鉴的“资”是什么意思?(帮助)那么“鉴”又是什么意思?(教师解释“资治通鉴”的意思。)谁知道,为了编写这部书,司马光用了多少年?
学生答:19年。
可见,司马光为了这部史学巨著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编写的过程中,他异常勤奋、严谨。谁给大家讲一两个这方面的小故事。(学生讲)
6、在司马光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勤奋严谨的精神,其他的也可以)
三、我们刚刚学习了史学,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下文学。我们知道唐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唐诗,那么,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又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答:宋词)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资料片《宋词》
资料片《元曲》
(问题)
请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 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
姓名
苏轼
时代
北宋
经历
特点
经济繁荣,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家境优裕
李清 照
两宋之交 开始生活稳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定;后流落 、清新自然;后期渗 南方 透了忧伤感情
辛弃 疾
南宋
曾参加抗金 风格豪迈,倾吐了对 斗争,立志 山河分裂的悲痛 恢复中原
(练习)
请仔细品位下面三首南宋时期的诗词,请
你谈谈,这三首诗词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由此,你发现文学作品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辛弃疾《菩萨蛮· 书西江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陆游《示儿》
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练习)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 在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 》,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 的是(C ) A《史记》B《汉书》C《资 治通鉴》D《三国志》
(练习)
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 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C ) 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 代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 宋神宗
(练习)
4、判断题:《资治通鉴》是按 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 代的历史,将近500卷。(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 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 得失。
《资治通鉴》
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资治通鉴》能供古代统治者借鉴,也能供后人借 鉴。请你从学过的历史上找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事。
如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和
项羽失败的教训;西汉文景帝提倡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婉约派词人
前期:多写自然风光、景物
苏轼 豪放派 辛弃疾
豪迈奔放、雄浑壮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婉约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如梦令》
苏轼像
“三苏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以宋词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说出《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宋词和元曲
3.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科目一考试 http://km1.jsyst.cn/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
科目二考试 http://km2.jsyst.cn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容、考 试视频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④宋金南北对峙
3. 2009年,青年历史学者袁腾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
中主讲《两宋风云》。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 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
地 也 , 你 不 分 好 歹 何 为 地 ?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Leabharlann Baidu
——
3.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绘画: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题 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以山水画、花鸟画和
风俗画的创作最为突出。著名画家有北宋的张择端、
郭熙、宋徽宗、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等。
2.书法:书法是宋元时期人们普遍爱好的一项艺
俭、重视“以德化民”使社会安定、 国家富裕等都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司马光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治学 态度 严谨 意志 顽强
2.宋词和元曲
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起于五代与 唐,流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 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
元曲和关汉卿
在宋、金两朝戏曲产
生、发展的基础上,元朝
戏剧空前发达,元杂剧和 散曲合称元曲 。元曲最杰
出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
愤 怒 鞭 挞 黑 暗 的 恶 势 力 。
关 汉 卿 用 浪 漫 的 艺 术 手 法 ,
窦 娥 在 刑 场 的 唱 词
天 也 , 你 错 勘 贤 愚 枉 为 天 !
司马光
司马光 ( 1019 ~1086 )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
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
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 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 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 兼侍读等职。专事著史15年, 主编《资治通鉴》。身后追赠 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作者:
司马光
时期: 北宋 体例: 编年体通史 内容: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作用: 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 考价值
秋郊饮马图
你知道“风俗画”出现的原因吗?
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风俗画的出现提供经济基础和基 本素材。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
展,人们的文化需要增强,这是促使风俗画产生的主要
动力。
苏轼作品
黄庭坚作品
米芾作品
赵孟頫作品
1.《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 B )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术,著名的书法家有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 襄(“宋四家”)和元代的赵孟頫。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这幅 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赵孟頫,中国元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绘画上擅长人物、鞍
马、宗教佛像、山水、花鸟、兰竹各科,取材广泛,技巧全面。传 世画迹有《秋郊饮马图》卷、《重江叠嶂图》卷、《鹊华秋色图》 卷,藏故宫博物院。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 。
和个人离愁
后期:多写对故国的怀念 代表作 《声声慢》《醉花阴》 李清照
李清照《醉花阴》
辛弃疾发扬宋词的豪放风格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 南)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
辛”。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气
势雄壮,代表作有:《菩萨蛮•书 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
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5.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 “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
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 D
D.赵孟頫
灯看剑》等。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 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 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 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 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