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2《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复杂的旋转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变换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方法,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探究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的实例和性质。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动手操作。
3.实际问题: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变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简单的旋转变换问题,如将一个正方形旋转90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旋转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图形旋转二教学设计
篇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图形的旋转(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的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将旋转后的图形画出来。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水彩笔、可旋转三角形纸片的硬纸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几天风大,看到好多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这个(出示自制小风车),有风的时候它会怎么样?(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
(板书一半课题:旋转)二、动手操作体会方法1、自己动手将课本30图片上的小旗帜绕m点顺时针旋转90度。
2、自学提示(1)可以先把旗杆旋转90度,然后在找旗帜(2)把图直接画到书上(3)先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3、教师检查学生做题情况。
4、教师小结作图方法。
三、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30页第二副插图的绘图,绘图是注意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方法。
2、教师巡视检查。
四、课堂总结旋转图形时应该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篇二:2016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图形的旋转(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的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的数学北师版六年级的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课设计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学习目标 2. 能在方格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 在操作中成立空间观点,感觉数学的价值。
要点:能在方格纸大将简单图形旋转90°。
学习重难点难点:能正确地确立图形旋转的要点线段。
教课准备投影仪、实物展现台、课件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课题出示课本 P29 页第 3 题——“画一画”。
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旋转线段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图形的旋转。
二、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1.出示问题 1——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 M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师:达成旋转我们需要知道什么?生 1:要知道中心点。
生 2:要知道方向。
师:好,这面小旗是如何旋转的呢?生:绕着点 M顺时针旋转 90°。
师:特别好!哪条先线绕着M点旋转呢?生:旗杆!总结:在绘图以前,我们先要确立图形的中心点,再找到与中心点相连的线段。
师:下边我们先把旗杆绕点M旋转 90°的图生绘图。
形画出来吧!师巡视。
师展现。
师:旗面该怎么画呢?生:用数格的方法。
师:我们一同着手画出旗面吧!师展现。
2.出示问题 2——画出三角形 ABC旋转 90°后的图形。
(1)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
( 2)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90°。
师:我们先来看图 1,画三角形 ABC绕点 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第一我们先要找到要点的线段,哪一条是生 1:线段 AB。
呢?生 2:线段 AC。
师:特别好!这两条都能够作为要点线段!①将线段AB 以点 A 为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到 B’处,使B’ A 垂直于 BA,如图( 1)②画出线段AC 旋转后对应的线段AC’,如图( 2);③连结 B’ C’,就获得了三角形ABC绕 A 顺时针旋转90°获得的图形A’B’ C’,如图( 3)。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旋转的性质和旋转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变换,学会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创意作图。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变换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旋转的基本知识和旋转变换的运用。
但是,对于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变换,学会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旋转变换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变换,学会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旋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旋转变换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旋转变换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展示旋转变换的效果。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旋转变换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旋转变换的效果,让学生感受旋转变换的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变换的原理。
2.呈现(10分钟)介绍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旋转变换的概念。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旋转变换解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旋转变换解决展示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旋转变换的运用方法,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定义: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2. 图形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图形旋转的作图方法:通过观察和推理,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然后进行作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旋转作图。
2. 难点:理解旋转的性质,尤其是旋转中心的选择和旋转角的确定。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图形游戏,引起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和作图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旋转作图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旋转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二)2. 内容:包括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作图方法,以及示例和练习。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本上的旋转作图题目。
2. 选做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达到预期。
2. 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通过合适的示例和练习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由于篇幅限制,本教案仅为框架性内容,具体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线段旋转。
首先回忆一下,什么是旋转?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交流
1、师: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清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画法,在动手画一画。
(1)三角形A绕点O按()时针方向旋转()的三角形B。
(2)三角形A绕点O按()时针方向旋转()的三角形B。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廉江市石岭镇中心小学胡永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图形的旋转》(二)。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上一节学生借助线段的旋转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
教科书设计两个活动,让学生画出简单平面图形让图形上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在画的过程中体会旋转方向、角度等,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旋转,发展空间观念。
画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主要还是要借助线段的旋转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科书设计“先让学生画小旗饶M调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再画“三角形ABC旋转后的图形”。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的观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3、能运用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通过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4、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借助线段的旋转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进一步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这两种方法,而在学法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这三种主要学习方式。
另外,我还设计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
我将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旋转并能够正确描述该过程;2.能够根据给定的角度旋转图形;3.通过练习提高对图形旋转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的旋转和旋转角度的计算;2.教学难点:旋转后图形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1课时以45°为例介绍图形旋转的具体过程2课时练习图形旋转,巩固知识点2课时四、教学过程及课时安排1. 复习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1课时)•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重新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描述图形旋转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2. 以45°为例介绍图形旋转的具体过程(2课时)2.1 讲解旋转角度的概念•介绍旋转角度的概念,例如以圆心为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45°;•通过白板演示,让学生理解旋转角度的含义。
2.2 讲解旋转的基本过程•以指定的图形为例,介绍旋转的基本过程;•通过白板演示,让学生理解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变化;•强调旋转前后图形大小、形状不变。
2.3 讲解如何通过计算角度旋转图形•教学如何通过计算旋转角度旋转给定的图形;•通过白板演示,让学生理解角度计算的过程;•要求学生自己计算出指定旋转角度下的旋转后的图形坐标。
3. 练习图形旋转,巩固知识点(2课时)•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旋转图形,并确定旋转后的位置;•教师现场指导错误的旋转计算方法,并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旋转方法。
五、教学方法1.教师主导讲解:通过黑板或白板演示来讲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具体过程及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变化等;2.讨论合作学习法:进行练习题时,可以采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随堂测试,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具体过程及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变化等;2.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提交作业,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技能。
3.2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3.2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教案,主题是3.2图形的旋转(二)。
一、教学内容我们在前一部分学习了图形的旋转,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图形的旋转。
我们将通过具体例子的旋转,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并学会如何计算旋转后的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旋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性质,能够计算旋转后的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性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一些图形模型,如正方形、三角形等,以及一些彩色笔,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旋转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旋转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性质。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旋转一些其他的图形,并计算旋转后的位置和大小。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标记出旋转的中心点,通过箭头表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然后,我会标记出旋转后的正方形的位置和大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旋转的过程和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形,如三角形、圆形等,然后进行旋转,计算旋转后的位置和大小,并画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图形的旋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出旋转后的位置和大小,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将性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将是我在下一节课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拓展延伸:如果有可能,我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机软件,如几何画板等,进行图形的旋转操作,让他们更直观地看到旋转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旋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详细地准备了从具体例子到多种图形的旋转,让学生不仅观察到旋转的变化,还能理解并掌握旋转的性质。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旋转(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图形的旋转和旋转轴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所给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旋转概念,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和旋转轴的概念。
2.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1.学生运用旋转概念,解决具体问题。
2.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使用旋转轴和旋转角度。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图形旋转的特点和规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的概念。
3.案例教学法:将旋转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游戏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游戏,加深学生对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的理解。
规则:在黑板上画一个原点,然后画出一条直线作为旋转轴。
学生分别站在旋转轴两侧,绕着旋转轴旋转指定的角度,看看旋转后的自己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每个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图形进行操作,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发现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于图片的影响。
老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并记下探究结果。
3. 案例分析老师将旋转概念引入到生活中,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想把房间内一张旧桌子搬到角落里,但是由于房间里的物品比较多,无法顺着直线将桌子搬到角落里。
那么小明可以怎么做呢?在引导学生想出解决办法之后,老师将桌子的旋转概念引进去,帮助学生找到桌子的旋转轴和旋转角度,最终实现将桌子转角落的过程。
4. 练习随堂练习:将所给的图形根据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5. 总结让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学习旋转概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老师在辅导学生的同时,再一次重点提醒学生旋转轴和旋转角度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图形旋转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2《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2《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的第二课时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等概念;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等概念;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等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量角器、直尺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风扇旋转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风扇旋转的特点,引出旋转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旋转的定义: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旋转的现象。
(2)讲解旋转的度数: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度数,用度数来表示旋转的大小。
(3)讲解旋转的方向:旋转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4)讲解旋转的距离:旋转的距离是指物体围绕旋转中心点旋转的弧长。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绕某一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让学生解释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请学生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围绕某一点旋转90度,观察旋转后的图形。
(2)请学生计算一个圆绕其圆心旋转360度后的图形。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选取一个物体,进行旋转操作,观察并记录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方形绕某一点旋转90度旋转后的图形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彩笔描绘出一个正方形,并围绕某一点旋转90度,记录旋转的度数、方向和距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4)比一比,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哪条线段画入手比较方便?
2、出示: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0,你会画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画法。
3、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去画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你是怎么画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小旗”的?想一想,你画的图形符合题目要求吗?结合方格纸说一说。
学习成果预设:
方法一:用纸剪一面小旗或用手头的学具代替小旗帮助思考,摆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小旗,再画。
方法二:先画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旗杆,再画小旗。
活动二:三角形的旋转
1、三角形ABC绕点A旋转90°。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的旋转(二)
主备人
使用人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旋转。为后面学习图形的运动知识提供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饶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0后的图形。
重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
课时数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旗的旋转
1、出示例题
画出图中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90°后的小旗”是怎样的?、
2、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并与同伴说说画的过程。
(1)读一读,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你准备怎么画?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内容:图形变换及动手操作知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性。
3、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图形的变换知识。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教法:演示讲授
学法:独立完成并交流学习心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答下面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的图A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的图4呢?试一试。
二、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
已学过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的条数
三、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本课要点,完成各图形的对称轴数量总结表格。
四、布置作业:旋转基本图形的动手题。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师总结: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油吧,孩子们!。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旋转、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复杂图形的旋转,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逐步深化对旋转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复杂图形的旋转,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探索旋转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包括图形旋转的动画、实际问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旋转的性质和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些简单的图形进行旋转操作,体会旋转的性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
(教材第30~31页)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并进一步地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方格纸、课件、风车、装有小红旗和长方形纸片的信封、水彩笔、可旋转三角形纸片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它们有的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来的,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出示课件)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想法?(提问学生)师: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要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二)。
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1.小旗的旋转。
出示教材第30页第1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
师:要我们做什么?生: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的旋转点M。
生2:根据前面学习的线段的旋转方法,找到旗杆,在旗杆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画出这条线段。
生3:最后根据小旗中旗杆与旗面的位置关系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三角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第2个问题。
(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师:你能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剪一个三角形标上各点转一转。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以及在方格纸上绘制简单线段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和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图形的旋转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
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线段旋转后的图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旋转,对旋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来描述图形的旋转。
因此,本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过程,并在方格纸上实际绘制旋转后的图形。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导入问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旋转吗?请举例说明一下在生活中常见到的旋转的事物。
学生回答:风车、风扇、车轮等。
2. 引入图形旋转的概念:教师:很好!确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各种旋转运动。
除了物体的旋转,我们还可以让图形进行旋转。
请看下面的图形。
(展示图片或教具)教师:图形旋转是指将图形绕着某个中心点进行旋转的运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图形的旋转 (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关系;2.掌握利用大规模变换的方法,分别对正方形和圆作出各种形式的旋转变形;3.发现和解决变形中出现错误的问题。
教学重点1.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关系;2.大规模变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变形中出现错误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图形的旋转变换包括什么?如何进行旋转变换?二、引入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变换,掌握了正方形和圆的基本旋转变形。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正方形和圆的旋转变形,并探究大规模变换的运用。
三、讲解1. 正方形的旋转变形(1)重点复习正方形的基本旋转变形,引出高级变形正方形的基本变形是旋转变形,即以正方形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得到新的正方形。
我们可以发现,在旋转的过程中,正方形仍旧是正方形,只不过位置和大小有所变化。
但如果我们对正方形进行一个更高级的变形,比如剪切或缩放,那么正方形就会变成一个类似于菱形的形状,这就是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
(2)示范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接下来,我们用白纸板制作出一个正方形,并对其进行大规模变换。
在变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方形变成了菱形,两对平行边保持相等,但是四个角度不再是90度。
这是因为变形过程中,正方形的形状被拉伸或缩放,并不是简单地旋转。
(3)练习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正方形的大规模变换实践,让他们掌握如何通过大规模变换来实现正方形的形状变化。
2. 圆的旋转变形(1)复习圆的基本旋转变形,并引入高级变形圆的基本变形是旋转变形,即以圆心为旋转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得到新的圆。
我们不难发现,在旋转的过程中,圆仍然是圆,只不过位置和大小发生了变化。
但如果我们对圆进行一个更高级的变形,比如对圆进行缩放,那么圆就会变成一个椭圆,这就是圆的大规模变换。
(2)示范圆的大规模变换接下来,我们用白纸板制作出一个圆,并对其进行大规模变换。
在变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圆变成了一个椭圆,而且变形后的椭圆只有一个长轴和一个短轴,与原来的圆没有任何圆弧相关的信息。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旋转的初步知识,对旋转的概念、特点和性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旋转特点,提高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对旋转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特点和性质,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旋转教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准备旋转教具,如纸片、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有何特点?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旋转教具,观察并记录旋转前后的变化。
3.2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3.2图形的旋转(二)(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旋转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通过课件展示图形旋转的示例,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图形的旋转(二)2. 板书内容:- 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绘制图形,并进行旋转操作,观察旋转后的图形特点。
2. 提高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注:本教案为初步设计,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1. 提问: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图形旋转相关的问题,如“你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图形旋转时,有哪些基本的性质吗?”2.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旋转知识,如旋转的定义、旋转中心、旋转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自主探究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对图形变换产生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若干张三角尺长方形纸片三角形小旗
一、联系生活,引出图形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风车)在风的吹动下,风车转起来了。
(课件演示风车旋转)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风车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逆时针旋转,风车在旋转的过程中,每个三角形也在旋转)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已知线段旋转后的线段,那么三角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怎么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将数学与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察画面,探究简单图形的旋转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观察风车旋转过程中的同一个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三角形的每个顶点、每条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对应线段的长度没变,对应角的大小没变,点O的位置没变,相对应的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
2.提问:根据上面的发现,你知道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可以怎样画吗?
3.学生讨论,探究画法并汇报。
(可以转化成线段旋转的方法来画,先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再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用线段旋转的方法画出关键线段旋转后的对应线段,然后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对应线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风车旋转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含义。
引导学生从图形到线段再到点的角度来观察、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为后面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准备。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课件出示教材30页上面例题)。
(1)先想象小旗旋转后的位置,再动手画一画。
(2)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先找到小旗旗杆旋转后的位置,再根据旗杆旋转后的位置找到正方形四个顶点的位置,然后连接各点)
预设
方法一用纸剪一面小旗或用学具代替小旗帮助思考,摆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小旗,再画。
方法二先画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旗杆,再画小旗。
(3)小结画法。
配合课件演示小旗旋转的过程并进行讲解。
方法:①先找关键线段按照指定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
②再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对应线段。
2.教学教材30页画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
(1)读一读,题目中有什么要求?你准备怎么画?
(2)试一试,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整个图形旋转后是什么形状?
(4)做一做,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操作、展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总结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方法,从而获得对图形旋转运动的深刻理解,形成相应的空间观念,突破教学难点。
四、巩固提升,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
1.刚才大家通过动手、动脑,画出了小旗、三角形分别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现在你们想试试其他图形吗?
(1)(课件出示题目:画出长方形、三角形小旗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读题,明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进行旋转后再画)
(2)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的画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2.完成教材31页“练一练”1题。
(1)学生先想象三角形的旋转过程,再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五、欣赏图片,感受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生活中一些图形的旋转规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对图形的旋转有了新的认识,谈谈你的收获、体会和想法吧。
运用图形的旋转还可以创造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课件演示)旋转是事物运动最完美的方式,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去发现大自然中旋转的美。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31页“练一练”3题。
2.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图形,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它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
图形的旋转―→线段的旋转
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方法:先找到关键线段按照指定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再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对应线段。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