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三单元)(课课练)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积累运用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 ,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
二、阅读理解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风景?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
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诵读古诗词,早看早知道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诵读古诗词,早看早知道
0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苏轼赞赏王维语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诵读提示:
作者晚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川居住。竹里馆是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这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吟咏、歌唱)。后两句写自己僻居山林,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有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在照耀自己。
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这就是王维诗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0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诵读提示:
这首诗写乡思。主要叙述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笼:笼罩。
寒水:寒冷的河水。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商女:歌女。
江:指秦淮河。
译文: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在夜里,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赏析:
这首诗情景交融,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特征,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思。
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后两句以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不满。另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很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
1.诗中的两个“笼”字有何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
2.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
诗人在船上听到岸上的酒楼中,歌女在演唱“亡国之音”,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忧愤。从字面上看是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在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访:咨询,征求意见。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伦:无人能比。
可怜:可惜。
虚:徒然。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更是无人能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贾谊,可惜他不垂询治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却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部编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
以“弹琴、长啸”之 动衬托月夜幽林之静, 渲染了清幽的氛围。
用“花落、月出”之 动,衬托了月夜春山 的幽静。
贰
《春夜洛城闻笛》
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代表作品:《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比较阅读
jùn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琴名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弹琴 A
万壑松声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 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两首诗都采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 一 请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
例:夸张——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 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
内容主旨
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哪一句?
请对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 古人折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实指曲名,又代表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A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wk.baidu.com秦淮河,长江下游支
泊秦淮 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
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
杜 牧 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
六朝时十分繁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玉树后
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后主所作,
歌女。
这里指 秦淮河。
后世多称为亡国 之音。
诗意:罩着河水,月亮笼罩着沙。入夜, 我将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可怜的商 女不知道国已经要亡,还在对岸唱着淫靡之曲 《后庭花》。
诗意: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 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 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问无关轻重的 鬼神之事。
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 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 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 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 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 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 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 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 果颇好。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宋代诗人。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 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
2.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4.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
2.教学难点: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诗句的炼字之妙。【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举手抢答。
(1)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这个朝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后人合称他们为什么?
(3)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4)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5)《后庭花》是一首怎样的诗?
(题目依次出示)
预设:(1)唐朝。
(2)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大李杜”。
(3)“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4)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5)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玉树后庭花》也就成了亡国之音。
师: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
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一、知识备查,检查预习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本诗的作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李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大李杜”。(小李杜为李 商隐和杜牧)终身不得志, 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 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
《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 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 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积累,解释重点字词。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课外古诗词诵读
2诗0歌1特8色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 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 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 田园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完美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路途遥远的样子。 沾湿的样子。
译文:向东远望,故乡路途漫漫,(思念远方的亲人) 两袖已经湿透,泪痕仍然没干。
精读细研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东望”点明长安的位 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 的思念及难舍之情。
“龙钟”“泪不干”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形象 地表现出诗人对长安亲人无 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精读细研
这里指“幽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译文:在这片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 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请简要分析“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营造了 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了诗中抚琴者特立 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出诗人醉心 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
音、节奏。
逢入京使
cén
岑参
故 园/东 望/ 路 漫 漫,
双 袖/龙 钟/泪 不 干。
马 上/相 逢/无 纸 笔,
凭 君/传 语/报 平 安。
精读细研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逢入京使 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诗歌赏析
课件PPT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 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 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 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 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 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 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 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诗歌赏析
课件PPT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 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 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 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 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 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 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
参考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 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 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诗歌赏析
课件PPT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 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 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 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 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 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 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 令人回味无穷。
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小练习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 乡思之切的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的诗句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 (唐)《次北固山下》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合作探究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暗”是隐隐约约、断断续 续的意思,写出笛声的飘渺旷远, 烘托夜的寂静,表达了诗人闻笛 的孤寂,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 产生无限遐想.
3、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 昏暗的诗句
深_林_人__不_知_,_明_月_来__相_照_。______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 音、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散入/春风/满洛城。
zhé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知识备查
逢入京使
cén
岑参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
七年级语文古诗是包容了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对称美等在内的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背诵,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关于冬雨的诗句
1、《渡西陵十六韵》
唐·李绅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
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
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
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祷依前圣,垂休冀厚生。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
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泊秦淮
【走近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大杜”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背景资料】
当时,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割据,外部有敌人进犯,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已经出现严重危机。但是统治集团却还在纵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杜牧夜泊秦淮河畔,看到六朝金粉的金陵浮华奢靡、热闹非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作品赏析】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诗的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古讽今。
贾 生
【走近诗人】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著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背景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首句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一“求”一“访”,把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表现出来,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次句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意气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第三句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对象。着一“虚”字,把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末句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可怜”一词的回应,词锋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却又抑扬顿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七年级下册
览诗 词 课 题 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竹里馆
王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0),字摩诘,太原祁 州人,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 官至尚书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 孟”,同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王维 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丰富,人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品有 《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等。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 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 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 生活情趣。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 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 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 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 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句解】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 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曲, 有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 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 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 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 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 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 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逢入京使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 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 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等。
诗句解读
回京城长安
逢入来自百度文库使 的使者。
指长安和自己在
岑参
长安的家园。
路途遥远的样子。
诗句解读
幽深的竹林。 篁,竹林。
这里指“幽篁”。
竹里馆
王维
嘬口发出悠长清越
独 坐 幽 篁 里,
的声音,类似于打 口哨。
弹 琴 复 长 啸。
与“独坐”相应,意思
深 林 人 不 知, 是说,独坐幽篁,无人
明 月 来 相 照。 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
意,来相映照。
【句解】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放肆 地吹着悠长清越的口哨。幽深茂密的竹林无人知 晓,唯有天上皎洁的月亮映照着我,殷勤地来相 伴。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 情是复杂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 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韵味淳厚隽永。
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 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 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 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春夜洛城闻笛 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 妙处?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 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 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 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全诗表达了 作者游子思乡之苦。故园情, 本诗抒 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 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 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 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 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 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 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 一体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 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 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诗句解读
春夜洛城闻笛
悄悄地飘来声音。
李白
故乡,家乡。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即洛阳。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指《折杨柳》,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之情。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 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 一个角落。(画面中有诗歌呈现的内容且想象、合理丰 富,语言生动形象)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请求,烦劳。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泪流纵横的样子。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捎口信。
【句解】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漫 漫,尘烟蔽天。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潸 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骑在马上与回 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 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 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又蕴 含着渴望功名之情。
重点赏析
本诗的前两句说:东望我的故乡,道路遥远望不到 头,两袖都被泪水沾湿了。诗人已离开长安好多天了, 长路漫漫,思念亲人、故园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龙 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 态。诗的后两句正面写相逢的场景:走马相逢,没有纸 笔,顾不上写信了,就请您给我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吧。 这两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