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歌曲《山童》

合集下载

《山童》教案

《山童》教案

《山童》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创造性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1、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童心、童趣,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山童》。

提问: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二、新课学习

音乐活动:山林里的歌谣。

1、提问:出示山林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了美丽的山林里,那里有大树、小草、小溪,景色美丽极了,在这么美的山林里都会出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回答。

2、创编《山林的歌谣》活动。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1、2、3、5、6几个音符和X —、X X、X O、X X X、X X X X等节奏创编《山林的歌谣》,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

(2)分组汇报表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音乐素材连接起来,除了模仿声音外还可以加上旁白、唱歌、表演等形式,使这个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三、欣赏合唱歌曲《山童》

1、教师:山林里不仅有自然的声音,还有山童的歌声呢!

欣赏《山童》动画。

2、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什么情绪?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合唱,歌曲的曲调生动活泼,加入了滑音、倚音、变化音等,构成了这首歌曲特有的风格。

4、播放《山童》音频。听到合唱部分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感受童声合唱音色的和谐,感受歌曲自由、活泼的情绪。

山童合唱曲介绍

山童合唱曲介绍

山童合唱曲介绍

《山童合唱曲》是一首常见于中国南方山区传统民间歌曲。该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歌词简洁朴实,以山区少数民族的独特音调和生活景象为题材。

这首歌一般由一群山童或山村儿童合唱,用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喜悦和对山区自然环境的热爱。歌曲中的歌词常涉及到山的景色、山泉的清澈、山里的小动物等生活片段,展现了山区儿童的天性纯真和尊重自然的态度。

在演唱时,合唱者通常以高亢的声音呈现,以模仿山风呼啸、鸟鸣虫鸣等自然音效,使整个曲子充满了原生态的氛围。合唱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跳舞、拍手、击鼓等活泼的动作,增添了活力和欢乐感。

《山童合唱曲》经常在农村的一些节庆活动、学校的文艺表演以及与山区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被演唱。通过这首歌,人们可以感受到山区儿童的天性纯真、山区生活的朴实与美好,同时也传递了对山区环境保护的呼吁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牧羊姑娘》《山童》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牧羊姑娘》《山童》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牧羊姑娘》

《牧羊姑娘》《山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聆听双簧管与乐队演奏的《牧羊姑娘》,乐曲系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歌曲叙述了旧时一个穷苦的牧羊女的凄凉生活。通过与歌曲的比较感受旋律和音色这两个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现中的作用,结合聆听乐曲《牧羊姑娘》,认识西洋木管乐器“双簧管”,让学生在作品聆听中感受双簧管的音色特点。

《山童》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曲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等,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歌曲以“我”的视角,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自由,情绪活泼。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美妙歌声。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并欣赏歌曲《牧羊姑娘》《山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感情。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双簧管乐曲的特点。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歌曲山童作品简介

歌曲山童作品简介

歌曲山童作品简介

《山童》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1989年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征集评奖活动中,该作品荣登优秀歌曲奖第一名。创作于1989年,先后收录在《歌声中的云南》等多部音乐作品典籍中。

1989年10月1日晚,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周年联欢晚会上现场播放。作品以云南农村儿童生活为素材,生动地表现了“山童”热爱云南家乡的大山、热爱劳动生活的情愫,充满山野风情和诗情画意。1989年7月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全国“广播新歌”创作奖。由云南青年歌手朱敏、姚嘉、项定秀录音演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

《山童》是近几年来创作歌曲中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俯耳过来,清澈、透亮、无染……如晨曦里的第一缕微风,薄雾中的第一声鸟鸣。美丽如画的山乡景色向我们飘来一股春的气息。

《山童》的旋律跳荡,节奏活泼,音乐形象鲜明。歌词不仅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情趣,而且语言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艺术地表现了山区儿童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情景。

第一段旋律跳荡,节奏活泼,表现了孩子快乐舒畅的心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热情赞美,同时又以多种多样的衬词,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羊儿的踢踏鸣叫,河水的流淌喧哗,鞭儿的挥动作响,呈现出一幅诙谐、生动的有声图画。

这个段落的后半部分撷取前面旋律进行中由“mi”与“ti”构成的纯五度音程,运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加以展开,最后乐句由低而高连续上行,喻示了由静到动,由暗到明的山间黎明的景象。

紧接着一个节奏舒缓的过渡乐段把歌曲引入第二个段落,这个段落的节奏平稳、音调起伏,同主音大小调频频交替,营造了优美恬静、生机如画的意境。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山童》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山童》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山童》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广东民谣,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一个活

泼可爱、调皮捣蛋的山童形象。歌曲为2/4拍,共21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

学习和掌握。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对于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会产生浓厚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广东方言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广东民谣《山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风

格。

2.学生能够用普通话和粤语两种语言演唱歌曲,体会方言在音乐中的运

用。

3.通过学习《山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 教学重难点

1.粤语歌词的发音和吐字,特别是“上山岗”“下山岗”等句子的粤语发音。

2.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的准确演唱。

3.歌曲的情感处理,表现出山童活泼、调皮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

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风格。

2.示范法:教师用普通话和粤语分别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歌词、节奏等方面的练习。

4.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山童,体会歌曲情感。

5.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粤语歌词字幕等。

山童

山童
山ຫໍສະໝຸດ Baidu童
静静地听赏童声合唱歌曲, 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什么情绪? 歌曲有什么特点?
思考:
• 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有什么特 点?
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 合唱。 歌曲的曲调生动活泼,加入了倚音等,构成了 这首歌曲特有的风格。

《山童》教案

《山童》教案

总第____课时

第五单元 ________童心__________

第__2__ 课时

教材来源:人音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山童》

课型:欣赏课

设计人:张红伟荥阳市第七小学

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

1.音乐表现因素: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男生和女生音色。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

3.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少年儿童歌曲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

2.【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曲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等,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歌曲以“我”的视角,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自由,情绪活泼。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美妙歌声。

3.【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尤其是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所以课堂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欣赏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学生说出各部分音乐的不同情绪。

2、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创编《山林的歌谣》。

《山童》教学反思

《山童》教学反思

《山童》教学反思

《山童》教学反思范文

《山童》是四年级第五课《童心》中的一首欣赏歌曲,它是一首汲取我国西南地区民歌音调因素而创作的儿童合唱歌曲。歌曲通过第一人称出现的主人公--山童的耳闻目睹,展示了色彩绚丽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生机盎然、诗意浓郁,更充满诙谐生动的童趣,令人神往。歌中丰富多彩的象声词,使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活泼欢快、幽默风趣,把小主人公那种悠闲、自由的情景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依据教材上的要求,请孩子们随这歌曲范唱,模唱歌曲中的象声词,并说一说自己联想到的场景。首先完整地聆听,然后再分段聆听,最后让他们完成作业。

通过检查,大多数孩子都非常喜欢歌曲中的象声词“习索索”,而且个别孩子还用对称的句子描述了这个词展现的场景:风吹树叶习索索;风吹小草习索索。有的'孩子还结合秋天的落叶来描述场景:秋天到了,树叶都染成了五颜六色,秋风一吹,树叶都随风飘落,脚踩在落叶上发出“习索索”的声响,好听极了。还有的孩子说:看到山童,高兴地在草地上打滚,并伴随着“咯咯”的笑声,还有羊蹄踏在山间小路上,发出的“吧嗒吧嗒”清脆的声音,以及山童挥甩羊鞭“pia嗒pia嗒”快乐的声音…孩子们精彩的描述,把我也带到了七彩的世界里,我好像也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响,正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1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山童 |人音版(简谱)(2014秋)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山童  |人音版(简谱)(2014秋)

《山童》

一、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歌词不仅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情趣,而且语言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艺术的表现了山区儿童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情景。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山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并能随着老师琴声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2、了解《山童》的曲式结构。

三、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所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难点:

歌曲结构的感知。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有一首优秀的合唱歌曲,曾在1989年全国广播新歌“联环杯”征集评奖活动中,荣登优秀歌曲奖榜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山童》。

二、完整感知歌曲

1、引导学生感知歌曲《山童》的音乐情绪。

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构成。

三、分段欣赏

(一)前奏

模唱歌曲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跳荡起伏,节奏活泼这种旋律特点,感受山童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第一部分

1、完整听第一部分。

2、了解齐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3、引导学生模唱第一部分,感受旋律跳荡,节奏活泼,表现了孩子们快乐舒畅的心情。

4、随歌曲范唱模唱歌曲中的象声词,体会山间美好的景物。

(三)第二部分

1、完整聆听歌曲第二部分,了解本部分演唱形式(合唱)。

2、模唱旋律,感受优美抒情的情绪。

(四)第三部分

1、聆听歌曲第三部分

2、再次感受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

四、完整欣赏,表现全曲。

完整欣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欢快和优美两种不同情绪。

四年级音乐《山童》教案

四年级音乐《山童》教案

四年级音乐《山童》教案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创造性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教学重、难点:

1、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山间的童趣,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山童》。

提问: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二、新课学习

音乐活动:山林里的歌谣。

1、提问:出示山林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了美丽的山林里,那里有大树、小草、小溪,景色美丽极了,在这么美的山林里都会出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回答。

2、创编《山林的歌谣》活动。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1、2、3、5、6几个音符和X—、XX、XO、XXX、XX XX等节奏创编《山林的歌谣》,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

(2)分组汇报表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音乐素材连接起来,除了模仿声音外还可以加上旁白、唱歌、表演等形式,使这个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三、欣赏合唱歌曲《山童》

1、教师:山林里不仅有自然的声音,还有山童的歌声呢!

欣赏《山童》动画。

2、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什么情绪?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合唱,歌曲的曲调生动活泼,加入了滑音、倚音、变化音等,构成了这首歌曲特有的风格。

4、播放《山童》音频。听到合唱部分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感受童声合唱音色的和谐,感受歌曲自由、活泼的情绪。

小学音乐《山童》教案

小学音乐《山童》教案

《山童》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山童》,感受歌曲表现的山野童趣,感受童年的美好,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学生感受歌曲表现的美丽景色,提高学生对合唱作品的欣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创作性的表现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表现的山野童趣,提高对合唱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性的表现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演唱《童年》,与学生探讨童年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初步感知

(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演唱的形式是什么?(合唱)(2)老师弹唱歌曲,提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深入了解

(1)老师引导学生分段欣赏歌曲,首先,通过多媒体欣赏第一段,提问“这段描述了什么内容?”(展现了色彩绚丽、生机盎然、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

情绪是如何的?(欢快、活泼)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去表现歌曲中出现的声音。(学生用节奏表现山风、小鸟、羊跳、泉水等声音)

(2)老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段,并与第一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用丝巾表现第二段的旋律。(平稳的节奏、起伏的音调,营造了优美恬静如梦如画的意境)

(3)老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三段,感受这段的情绪,并点明歌曲主题。(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万物复苏,山林变得热闹起来,山童似乎在呼唤他的小伙伴们一起进入山林去感受童年的快乐)

(4)通过多媒体完整欣赏歌曲,并引导学生用律动的动作分组展示不同乐段,达到情感的升华。(第一段用身体晃动来表现,第二段用丝巾舞动来表现,第三段加上呼唤的动作来表现)

人教版小学音乐4欣赏《牧羊姑娘》《山童》

人教版小学音乐4欣赏《牧羊姑娘》《山童》
源自文库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对面山上的姑娘 你为谁放着群羊 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 你为什么这样悲伤悲伤
山上这样得荒凉 草儿是这样枯黄 羊儿再没有食粮 主人的鞭儿举起了抽在我身上
对面山上的姑娘 那缓缓风吹得好凄凉 穿的是薄薄的衣裳 你为什么还不回村庄回村庄
北风吹得我冰凉 我愿靠在羊儿身旁 再也不愿回村庄 主人的屠刀闪亮亮要宰我的羊
欣赏《牧羊姑娘》
单簧管
双簧管
双簧管是一种具有田园风味或牧歌风味的木管乐器, 它的音质甜美纯净,音色很有特点,音色优美带点 鼻音,又非常富有表现力,令人叹服,热情飞腾。 双簧管在自己的声部中如歌般的纯粹旋律性的东西 越多,它也就越加喜欢拒绝技巧性的演奏。
单簧管: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 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 泛的乐器。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山童》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山童》课件

再见!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山童
欣赏《山童》
仔细听:
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音乐活动:山林里的歌谣
想一想
• 山林里都会出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
创编《山林的歌谣》
• 用1、2、3、5、6几个音符和X -、X X 、X O 、X X X、X X X X等节奏,创编一首《山 林的歌谣》吧。
2/4 53 33 | 53 33 ‖ 淅沥 沥沥 淅沥 沥沥
2/4 5 咩
6|5 咩咩
—‖
2/4 2 叮
0|1
0‖

欣赏合唱歌曲《山童》
思考:
• 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什么情绪?歌 曲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地区风格音调的童声 合唱,歌曲的曲调生动活泼,加入了滑音、倚 音、变化音等,构成了这首歌曲特有的风格。
再次聆听《山童》
• 感受童声合唱的和谐和歌曲中自由、活泼 的情绪。

《山童》教学设计

《山童》教学设计

《山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创造性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1. 丰富情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曲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等,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歌曲以“我”的视角,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自由,情绪活泼。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美妙歌声。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山间的童趣,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山童》。

提问: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二、新课学习

音乐活动:山林里的歌谣。

1. 提问:出示山林的图片。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了美丽的山林里,那里有大树、小草、小溪,景色美丽极了,在这么美的山林里都会出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回答。

2. 创编《山林的歌谣》活动。

(1)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1、2、3、5、6几个音符和X —、X X 、X O 、X X X、X X X X等节奏创编《山林的歌谣》,尽量激发学生的想象。

如:2/4 5333| 5333‖

淅沥沥沥淅沥沥沥

2/4 56| 5—‖

咩咩咩

2/4 20| 10‖

叮咚

(2)分组汇报表演。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音乐素材连接起来,除了模仿声音外还可以加上旁白、唱歌、表演等形式,使这个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1.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2.欣赏歌曲《山童》。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分组汇报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东、西、北欧和巴尔干文化的交汇处。斯洛伐克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艺术,民歌、民乐、民间服饰和舞蹈、抒情的和表现热烈的诗歌,绚丽多彩,因地而异。

斯洛伐克的民歌常常是以四小节为单位的旋律,据对称构造。和声以三和弦为主,具舞蹈性。

三.演唱歌曲: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既能填唱歌曲。

教师对较难得地方进行指导。

四.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提问:歌曲运用了哪两种形式的不同的效果?

2.选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

3..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的速度,宽厚的音色,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的牧童牵着牛回家。

五.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已达到丰富情感体验,扩大音乐视野的目的。

六.欣赏歌曲《山童》。

1.初步感受体验中外歌曲的不同风格。

2.这是一首中国作品,它是一首描写山里孩子的歌。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