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1教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分析1、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46页—50页)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2、教材内容分析①教材编写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包含以下内容:编者用宏观和微观的章图来展示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引入本章学习;从人类社会发展中,谈金属的重要作用;从青铜器、铁器、铝合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引入本节学习。

引入并提出问题: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截然不同,从而引入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教材编写时将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融入其中。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初中知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下一章将要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扩展、拔高。

教师一定要放弃过去“跑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述的内容看似零散,但是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以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呈现单质化合物应用的编排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验证分类思想。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从化合价来分析反应实质。

2014第3章固溶体与缺陷化学

2014第3章固溶体与缺陷化学

Section I 固溶体
1.1 固溶体的概念及分类 1.1.3 固溶体的分类
⑶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特点可分为无序固溶 体和有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在大范围内完全有序分布,即 长程有序结构。
它在 XRD或SAED中会呈现特有的衍射特征(超结构特 征),故有序固溶体也称为超结构或超点阵。
例如Zn、Ga、Ge、As分别为2~5价, 它们在Cu中的固溶度极限以Zn最大, 为38﹪;Ga为20﹪; Ge为12﹪;As 最小,仅为7.0﹪。
Section I 固溶体
1.2 金属与合金中的固溶体 1.2.1 置换固溶体
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组元的晶体结构 原子尺寸因素
如果将浓度坐标以电子浓度来表示, 则它们的溶解度极限是近似重合的, 都在电子浓度为1.4附近。
当一些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作为溶质溶入金属或化 合物的溶剂中时,这些小的溶质原子不占有溶剂晶格的结点 位置,而存在于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剂元素大多是过渡族元素,溶质元素一
般是原子半径小于l Å的一些非金属元素,即氢、硼、碳、
氮、氧等。
间隙原子半径(Å)
元素
H
B
C
N
O
原子半径 0.46 0.97 0.77 0.71
Section I 固溶体
1.2 金属与合金中的固溶体
1.2.1 置换固溶体
泡利提出可以用元素相对电负性来度量
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其化学亲和力的大小。
元素的电负性具有周期性,同一周期的
组元的晶体结构 元素,其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
原子尺寸因素
大;而在同一族元素中,电负性随原子 序数增大而减小。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一)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一)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一)引言概述: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材料的缺陷,这些缺陷对材料的性能和性质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5个大点出发,深入探讨缺陷化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正文:1. 缺陷的类型1.1 点缺陷:介绍点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如空位和间隙原子等。

1.2 杂质缺陷:介绍杂质缺陷的形成机制和数量效应,如固溶体和非固溶体杂质等。

1.3 晶界缺陷:探讨晶界缺陷的影响因素和性质,如晶界能和晶界迁移等。

1.4 断裂缺陷:研究断裂缺陷的特点和影响,如裂纹和孔洞等。

1.5 表面缺陷:分析表面缺陷的形成和表征方法,如粗糙度和污染等。

2. 缺陷的测量和表征2.1 电子显微镜:介绍电子显微镜在缺陷分析中的应用和优势。

2.2 X射线衍射:探讨X射线衍射技术在缺陷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3 核磁共振:分析核磁共振技术在缺陷分析中的应用潜力和限制。

2.4 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高分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介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缺陷表征中的潜力和限制。

3. 缺陷的形成机制3.1 热激活过程:分析热激活过程在缺陷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

3.2 界面扩散:探讨界面扩散在缺陷形成中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3.3 离子辐照:研究离子辐照对材料缺陷的影响机制和特点。

3.4 化学气相沉积:介绍化学气相沉积在缺陷形成和控制方面的应用。

3.5 透射电镜:探讨透射电镜技术在缺陷形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和挑战。

4. 缺陷的影响4.1 电学性质:分析缺陷对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如导电性和电阻率等。

4.2 光学性质:探讨缺陷对材料光学性质的影响,如吸收和发射光谱等。

4.3 机械性能:研究缺陷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如硬度和强度等。

4.4 物理性质:介绍缺陷对材料物理性质的影响,如磁性和热导率等。

4.5 化学反应:探讨缺陷对材料化学反应的影响,如催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

5. 缺陷控制和修复5.1 材料设计:介绍材料设计在缺陷控制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3_《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_晶体结构缺陷((上)

3_《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_晶体结构缺陷((上)

点缺陷(零维缺陷)--原子尺度的偏离.
按 缺
例: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等
陷 线缺陷(一维缺陷)--原子行列的偏离.

例:位错等
几 何
面缺陷(二维缺陷)--表面、界面处原子排列混乱.

例:表面、晶界、堆积层错、镶嵌结构等
态 体缺陷(三维缺陷)--局部的三维空间偏离理想晶体的周期性
例:异相夹杂物、孔洞、亚结构等
1、 固溶体的分类
(1) 按杂质原子的位置分: 置换型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而取代基
质中的原子。例MgO-CoO形成Mg1-xCoxO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杂质原子进入晶格中的间隙位置。
有时俩
(2)按杂质原子的固溶度x分: 无限(连续)固溶体—溶质和溶剂任意比例固溶(x=0~1)。
多相系统
均一单相系统
Compounds AmBn
原子间相互反应生成
均一单相系统
结构
各自有各自的结构
A structure
structure
+ B structure
结构与基质相同 A structure
结构既不同于A也不同于B New structure
化学计量 A/B
不定
固溶比例不定
m:n 整数比或接近整数比的一定范围内
四、固溶体Solid solution(杂质缺陷)
1、固溶体的分类 2、置换型固溶体 3、间隙型固溶体 4、形成固溶体后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5、固溶体的研究方法
①固溶体:含有外来杂质原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 例:MgO晶体中含有FeO杂质 → Mg1-xFexO
基质 溶剂 主晶相
杂质 溶质 掺杂剂
萤石CaF2(F-空位)

潘伟老师材料化学第三章缺陷化学,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缺陷反应

潘伟老师材料化学第三章缺陷化学,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缺陷反应

潘伟⽼师材料化学第三章缺陷化学,基本包括了所有的缺陷反应第三章缺陷化学第三章缺陷化学 (1)3.1 缺陷化学基础 (1)3.1.1 晶体缺陷的分类 (2)3.1.2 点缺陷和电⼦缺陷 (5)3.2 缺陷化学反应⽅程式 (9)3.3 ⾮化学计量化合物 (12)3.3.1 ⾮化学计量化合物主要类型 (13)3.3.2 化学式 (17)3.3.3 化合物密度计算 (18)3.4 缺陷缔合 (20)3.5 电⼦结构(电⼦与空⽳) (21)3.5.1 能带结构和电⼦密度 (21)3.5.2 掺杂后的点缺陷的局域能级 (22)3.6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 (25)所有的固体(包括材料),⽆论是天然的,还是⼈⼯制备的,都必定包含缺陷,缺陷可以是晶体结构的不完善,也可以是材料的不纯净,他对固体物的性质有极⼤的影响,规定了材料,特别是晶体材料的光学、电学、声学、⼒学和热学等⽅⾯的性质及其应⽤⽔平。

材料的缺陷控制既是过去和现⽤材料的主要问题,也是现在和将来新材料研制开发的挂念。

材料的缺陷控制既可以通过减少材料中的缺陷种类和降低缺陷浓度来改善其性能,也可以通过引⼊某种缺陷⽽改变材料的某⽅⾯性质。

如半导体材料通过引⼊某些类型的杂质或缺陷⽽使之获得导带电⼦或价带空⽳,从⽽⼤⼤增强半导体的导电性。

可以说,现在⼏乎没有哪个⼯业技术部门或者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不涉及到固体缺陷的理论研究和应⽤研究的问题。

⽽缺陷化学(Defect Chemistry)是研究固体物质(材料)中的微观、显微微观缺陷(主要是点缺陷)的产⽣,缺陷的平衡,缺陷存在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材料中缺陷的种类和浓度问题。

缺陷化学是固体化学的⼀个重要分⽀学科,属材料科学的范畴。

3.1 缺陷化学基础近⼏⼗年来,在晶体缺陷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果,已经建⽴起关于晶体缺陷的⼀整套理论,并成为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领域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格纳(Wagner)⾸先把固体的缺陷和缺陷运动与固体物性及化学活性联系起来研究;克罗格-⽂克(Kr?ger-Vink)应⽤质量作⽤定律处理晶格缺陷间的关系,提出了⼀套缺陷化学符号。

化学 必修1第三章

化学 必修1第三章

实 验 知 识 积 累 课 时 提 能 演 练 教 师 精 品 题 库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实 验 知 识 积 累 课 时 提 能 演 练 教 师 精 品 题 库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2)①由于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②由 由于SO 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 具有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退色. 于SO2具有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退色.③由 具有氧化性,可被Na 溶液还原而使溶液变浑浊. 于SO2具有氧化性,可被Na2S溶液还原而使溶液变浑浊. (3)由题意知,在制取SO2的过程中,气体产生缓慢, 由题意知,在制取SO 的过程中,气体产生缓慢, 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不是气密性问题, 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不是气密性问题,所以只能与试 剂有关, 被氧化成Na 剂有关,如Na2SO3被氧化成Na2SO4或所用液体不是浓 H2SO4.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实 验 知 识 积 累 课 时 提 能 演 练 教 师 精 品 题 库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实 验 知 识 积 累 课 时 提 能 演 练 教 师 精 品 题 库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实 验 知 识 积 累 课 时 提 能 演 练 教 师 精 品 题 库
目 录 基 础 知 能 回 扣 热 点 典 例 突 破 考 情 考 题 预 测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

VM
N
N
VM VM' h•
VM' VM'' h•
因此这类材料具有p型传导特征。如:Ni1-xO,
Fe1-xO, Co1-xO,Mn1-xO等。
⑥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具有阴离子空位的非整比化合物MN1-x (一般 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处于还原气氛中容易形
成这类缺陷。)
N
N
VN••
1 2
N2 (g) 2e'
15%~30% 形成有限固溶体
>30%
不能形成固溶体
温度升高是此值可适当提高。
(2) 晶体的结构类型
A. 缺陷的主符号
空位缺陷:V 电子:e 空穴:h 间隙原子:间隙原子的元素符号 杂质缺陷:杂质原子的元素符号
B. 缺陷所处位置
间隙位置:i AA,BB:正常格位的A、B原子 VA,VB:A、B位置的空位 Ai,Bi :处于间隙位置的A、B原子 AB,BA:A原子处于B位,或B处于A位 FA,FB:F原子取代A,B格位
决于温度T和空位的形成能DEV。DHV的减小和T的升高将引起
空位平衡浓度呈指数关系增大。
对于离子晶体,n个空位所产生Schottky缺陷中同时存在阴离
子和阳离子,缺陷的平衡浓度为:Cv
A'
exp(
DHV 2kT
),一般来
说,离子晶体中点缺陷的形成能相当大,但像CaF2这样具有 很大晶格常数的晶体,容易形成点缺陷。
VM'' VN•• (VM'' VN•• )
④ 缺陷的缔合作用
缺陷浓度愈大,各缺陷处于相应格点几率增大,带 异号电荷缺陷之间的缔合几率增大。
两缺陷之间距离愈近,愈易缔合。 温度愈高,缔合缺陷浓度愈小。 空位和空位之间,置换杂质和空位或填隙原子之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合金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合金  课件(共26张PPT)

3.合金与纯金属的比较
纯金属 合金
熔点 相对高 相对低
硬度 较软 相对硬
延展性、韧 性 良好
一般相对差
注:一般说来,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的性质的总和,合金具有良好的物 理、化学和机械的性能。
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 加以生铁调节。如: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低;硬铝(Cu、Mn、Si)的强度和硬 度都比纯铝大
【思考】 不锈钢是绝对不生锈吗?
【答案】不锈钢的“不锈”是相对的,如在海水 中,不锈钢也会生锈。
【思考】 生铁和钢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何将生铁 冶炼成钢?
【答案】生铁和钢的本质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 的含碳量比钢高。炼钢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化剂把生 铁中过多的碳和杂质氧化除去的过程。
二、使用合金
三.合理利用合金 解决实际问题---下列物品应该用哪些合金?
课堂小结:
• 一、认识合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与非金属)熔合而成 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低 • 二、使用合金
1.铁合金 2.铝合金和铜合金 3.新型合金
练一练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C )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硬铝是一种铝合金,其中含Cu、 Mg 、Si、Mn、 Zn和稀土元素等,密度小,强度高,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 船的理想材料。 铝和航空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因此,有些国家把铝誉为 “带翼的金属”,即能飞的意思。 广泛用于飞机、火箭、汽车、火车、船舶等许多军用和民
用产品中。
常见的铜合金有
(1)黄铜(Cu-Zn合金) (2)青铜(Cu-Sn合金) (3)白铜(Cu-Ni合金)

缺陷化学基础

缺陷化学基础








●●●Fra bibliotek●●
●● ●● ●● ●● ●● ● 2● 4● 3 ● ● ● ● ● ● ● ● ● ● ● ●● ●● ●● ●● ●● ●











如何用方程描述这一过程呢?
2.杂质缺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杂质缺陷是指由外来杂质组分(原子、离子或基团)进
2.金属晶体中的点缺陷
● ● ● ● ●
● ● ● ● ● ● ● □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来看一下金属晶体中的点缺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缔合点缺陷多个占据相邻的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2 点缺陷的表示方法
3.点缺陷化学反应举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1)CaCI2溶解在KCI中


Ca占K,CI占CI Ca占K,多余CI间隙 Ca进间隙,CI占CI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晶体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章 晶体缺陷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点缺陷的产生 1. 平衡点缺陷及其浓度 虽然点缺陷的存在使晶体的内能增高,但 同时也使熵增加,从而使晶体的能量下降。因 此,点缺陷是晶体中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等温等容条件下,点缺陷使晶体的亥姆霍 A U T S 兹自由能变化为: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三、点缺陷与材料行为 1. 点缺陷的运动 1)空位的运动
2)间隙原子的运动 3)空位片的形成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第三章 晶体缺陷
CRYSTAL DEFECTS
点缺陷 位错的基本概念 位错的弹性性质 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 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 晶体中的界面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一、点缺陷的类型
点缺陷的类型: (a) Schottky 空位; (b) Frenkel 缺陷; (c) 异类间隙原子; (d) 小置换原子; (e) 大置换原子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第一节 醇 酚

结论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了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是难溶 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白色固体
OH
方程
OH
Br
Br

+ 3Br2
↓ + 3HBr
Br
2,4,6-三溴苯酚(三溴苯酚)
三、酚
注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取代位置是羟基邻位和对位
类别

苯酚
结构简式
-OH
溴的状态

条件
化 产物
反 应
结论
原因
液溴 需催化剂 一元取代
CH3 CH3—CH—CH2—OH
2-甲基-1-丙醇
CH3 CH3 CH3—CH—C—OH
CH2—CH3 2,3-二甲基-3-戊醇
二、醇
CH2CH3 CH3CHCH2CH2CHCH3
OH
CH2
5-甲基-2-庚醇
CH2OH
CHCH2CH2OH CHOH
CH3 CH3 CH C CH3
OH OH
3-丁烯-1-醇
关系
|
|② ①
H— C — C — O — H
④| |③
HH
催化氧化——①③处断裂,生成C=O双键
取代反应——②处断裂:与HX取代
①处断裂: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①②处断裂:分子间脱水
消去反应——②④处断裂
二、醇
1、醇的分类
一元醇 CH3OH 甲醇
(1)根据羟基的数目分 二元醇
CH2OH 乙二醇 CH2OH
结论
苯酚的酸性 很弱
苯酚具有酸性
苯酚酸性比 盐酸弱
三、酚
盐酸
Na2CO3溶液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1

第三章缺陷化学基础-1

( N n )! DSc k ln N ! n!
根据Stirling公式, x很大时,lnx! xlnx-x,所以
DSc = k[(N+n)ln(N+n)-NlnN-nlnn]
振动熵Sv与晶体中电子能级被占据的方式有关,所以形成n个空位 体系自由能变化为:DG= nDEv-T(DSc+nDSv) nDEv-nTDSv-kT[(N+n)ln(N+n)-NlnN-nlnn] 点缺陷浓度达到平衡时,体系自由能应最小,所以应有:
在实际晶体中很可能是同时产生刃位错和螺位错。 在位错处还可能聚集着一些杂质原子,这也是一 类线缺陷。
位错理论最初是为了解释金属的塑性相变而提出 来的一种假说,20 世纪 50 年代后被实验证实
金属材料中的位错是决定金属力学性能的基本因 素。
3.1.3 面缺陷 (二维缺陷)
CaF2多晶体表面 SEM 照片,显示 出了晶界的存在。
螺位错的生长方向
3.1.2.2 螺旋位错
螺位错则是绕着一 根轴线盘旋生长起 来的。每绕轴盘旋 一周,就上升一个 晶面间距。
绕轴盘旋一周后上 升了一个晶面间距。
螺旋位错示意图
3.1.2.3 混合位错

混合位错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混合型式。 混合位错可分解为刃型位错分量和螺型位错分量,它 们分别具有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特征。
按几何位置及成分分类
填隙原子 (间隙原子) 空 位 杂质原子

热缺陷




空位(vacancy)——正常结点没 有被原子或离子所占据,成为空 结点。 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原子进入晶格中正常 结点之间的间隙位置。 置换式杂质原子(substitutional impurity atom)——外来原子进 入晶格,取代原来晶格中的原子 而进入正常结点的位置。 间隙式杂质原子(interstitial impurity atom)——外来原子进 入点阵中的间隙位置,成为杂质 原子。

工程化学基础第三章3-1课件

工程化学基础第三章3-1课件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P0) 在密闭容器中, 在纯溶剂的单位表面上, 单位时间里 ,有 N0 个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 挥发 中。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的增加, 密度的增加, 分子凝聚, 回到液相的机会增 加.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的分子的个 液体 数也达到 N0 个。这时上方空间的蒸气密度不 水 再改变, 保持恒定。此时, 蒸气的压强也不 再改变, 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用 P0 表示。

p p p x p
* *
n
温度T
n
B
p
* B
n N 溶剂
p
*
2.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达到给定外界压力时的温度Tb 凝固点: s、l、g三相共存的温度Tf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引起: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在原沸点Tb时,p在A点 < 101325 Pa p*/ kPa ,只有升温至Tb’时,蒸气压p才达到外压 101.325 冒泡/沸腾 O •首先,析出的总是能量低的纯冰, 如冰棍 • 对应OD线不变。但在原Tf时, 溶液的 D 比冰的饱和蒸气压(O) •蒸气压在C点, C 低, 不能三相共存 只有在CD与OD相交 Tf ’ Tf 的Tf’才能共存. A T Tb’
电解质溶液,或者浓度较大的非电解质溶液也与非电解质稀溶 液一样具有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及渗透压等性 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实例。如: 应用举例 致冷剂 冰盐混合物可用来使实验室局部致冷,将 NaCl和冰混合, 可做成制冷剂, 获得零 下低温 混合物从外界吸热, 冰部分融化 吸热水, 冰水共存, 应为零度, 水将 NaCl溶解, 形成溶液, 冰点低于零度, 故冰将继续融化吸热变成水。 理论上可达 到低共熔点的温度 -22C°;用CaCl2 和 冰的混合物, 可以获得 -55 C°的低温; 用CaCl2 、 冰和丙酮的混合物, 可以致 冷到 - 70 C°以下。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0655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第三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材料科学基本原理,注意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程为物理化学、高等数学。

通过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为从事材料学教学和科研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和氢键几种典型结合键的,掌握三大固体材料的结构特点、性能特点,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掌握晶体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晶体缺陷的类型、结构特征、性质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3.掌握扩散第一定律、扩散第二定律及其应用、扩散机制、扩散系数的计算、影响扩散的因素和离子晶体的扩散。

4.掌握固体材料变形的基本方式,掌握形变金属及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

核的规律,了解熔化熵对晶体生长的影响。

了解固溶体合金的凝固规律,了解材料的非晶态概念。

5. 掌握相图的基本知识,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二元相图的分析与使用方法,熟练应用铁碳相图;掌握三元相图类型、定量法则、分析方法、等温截面、变温截面、液态投影图。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 2 2 0第2章固体结构 6 6 0第3章晶体缺陷 6 6 0第4章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4 4 0第5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4 4 0第6章单组元相图及纯金属的凝固 4 4 0第7章二元系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6 6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原子结构及建合类型;2. 掌握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 熟悉一次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二次健(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定义、特点;4. 掌握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03缺陷化学基础PPT课件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03缺陷化学基础PPT课件
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
利用缺陷化学原理,通过控制材料中的缺陷类型和浓度,开发出具 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陶瓷材料,如高温陶瓷、功能陶瓷等。
新型玻璃材料的开发
通过引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缺陷,改变玻璃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玻璃材料,如光敏玻璃、电致变色玻璃等。
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
利用缺陷化学原理,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优异性 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
发光光谱
某些缺陷可以作为发光中心,导致材料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发光,影响其发光光 谱。
缺陷对材料热学性能的影响
热膨胀
缺陷的存在可以影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因为缺陷的存在会 导致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
热导率
缺陷可以成为热传导的散射中心,降低热导率,影响材料的 热稳定性。
05
缺陷化学的应用与发展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
缺陷可以改变晶格的结构和性质,晶 格也可以影响缺陷的形成和行为。
04
缺陷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 的作用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能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由其内部 结构决定,缺陷的存在会改变材 料的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其性能 。
性能与缺陷类型
不同类型的缺陷对无机非金属材 料的性能影响不同,如晶体缺陷 、空位、间隙原子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复合化
材料复合化原理
利用缺陷化学原理,将两种或多 种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 在一起,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新
型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将纳米尺度的材料与另一种材料复 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纳米尺度的复 合材料,如纳米增强复合材料、纳 米功能复合材料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第三章-晶体缺陷化学PPT课件

第三章-晶体缺陷化学PPT课件
n型半导体.
受主缺陷
当III族元素(如B)原子掺入Si的晶体形成取代杂质缺陷BSi时, 由于B有三个价电子,该杂质点缺陷束缚着一个带有正电荷的 空穴;电离时,点缺陷BSi×把一个空穴电离到价带,其电离方 程式为:
Bsi× + EA
Bsi’ + h•
Si晶体中掺入B或P时所形成的局域能级
其中,EA(0.045 eV)称为空穴电离能;Bsi’ 缺陷的局域能级位 于价带顶之上0.045 eV的禁带中。
2.点缺陷的表示方法 表示正电荷,’表示负电荷,

×表示不带电荷

原子格位,其中i 表示间隙
V表示空位,元素表示此格位的实际原子
Point Defects
Vacanc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or ceramics Vacancy and interstitial
Interstitial
Schottky defect
❖ CVD
2.不同的合成路线
3.工艺条件的控制
烧制条件与处理工艺 ❖ 温度 ❖ 气氛 ❖ 淬火 ❖ 退火 ❖ 加压
4. 辐照法 5. 电化学方法 6. 化学方法
3.6 缺陷热力学
目的:点缺陷产生的能量变化以及从热力学的角度认识缺陷 的平衡方程。 1. 单质晶体空位的热力学分析 2. 缺陷的相互作用 3. 电子缺陷(能带理论) 4. Frenkel缺陷 5. Schottky-Wagner缺陷 6. 复杂体系的缺陷分析
Chapter3 晶体缺陷化学
A perfect crystalline structure is an ideal and can not be obtained in real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挤入点阵的间隙位置,在晶体中同时形成数目相等 的空位和间隙原子,则称为弗兰克尔(Frenkel)缺陷;
(3)跑到其他空位中,使空位消失或使空位移位。
另外,在一定条件下,晶体表面上的原子也可能跑到晶体内 部的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原子。
三种点缺陷的形成演示
1.1 atomic% Nb掺杂锐钛矿TiO2中的点缺陷
一些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会明显地随着周围 气氛性质和压力大小的变化而发生组成偏离 化学计量的现象,由此产生的晶体缺陷称为 非化学计量缺陷。
3.1.2 线缺陷(一维缺陷)
是指晶体中沿某一条线附近原子的排列偏离了 理想的晶体点阵结构。主要表现为位错。
位错可以分为刃型位错和螺旋位错两种类型。
位错的起因是晶体生长不稳定或机械应力,在晶体中 引起部分滑移。
Martin Setvín et al. Science 2013, 341, 988
肖特基缺陷的特点
肖特基缺陷的生成需要一个像晶界或表面之类的晶格排列混 乱的区域。
对于金属晶体而言,是金属离子空位;而对于离子晶体而言, 由于局部电中性的要求,正离子空位和负离子空位按照分子 式同时成对产生。
因杂质质点和原有的质点 尺寸、性质不同,进入晶 体后无论位于何处,不仅 破坏了质点有规则的排列, 而且在杂质质点周围的周 期势场引起改变,因此形 成缺陷。
晶体的杂质缺陷浓度仅取决于加入到晶体中的杂质含量,而 与温度无关,这是杂质缺陷形成与热缺陷形成的重要区别。
3.1.1.4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
组成化合物的原子或离子一般具有固定的 计量比,其比值不会随着外界条件而变化的 化合物称为准化学计量化合物。
萤石(CaF2)和反萤石 (Na2O)结构易形成填隙阴 离子Fi和空位:
FF = Fi + VF
或填隙阳离子 Nai 和空位: NaNa = Nai + VNa
热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升 高,缺陷浓度呈指数上升。
对于特定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热缺陷 的产生和湮灭将达到动态平衡,热缺陷浓 度是恒定的。
伴随晶体体积增加。
弗仑克尔缺陷的特点
金属晶体:Frenkel 缺陷为金属离子空位和位于间隙中 的金属离子;
离子晶体: 由于离子晶体中负离子的半径往往比正离子 大得多,离子晶体中的 Frenkel 缺陷一般都是等量的正 离子空位和间隙正离子。
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NaCl型晶体中致密度大,间隙较 小,不易产生;萤石型结构中存在很大间隙位置,相对 而言较易生成填隙离子。
3.1.1.3 杂质缺陷
由于外来质点进入晶体而产生的缺陷。
杂质的来源: (置1换)式人和为间引隙入式的杂杂质质:
例A杂置s如换质等单式和晶杂基硅质质中缺的掺陷原入。子微尺量寸的和B电、负P性b、相G近a时、形In成、P、 (2半隙)径 式晶较 杂体小 质生的 缺长杂 陷过质。程原中子引可入进的入杂间质隙,位如置O、形N成、间C等
热振动的原子在某一瞬间可以获得较大的能量,挣脱周围质 点的作用,离开平衡位置,进入到晶格内的其它位置形成间 隙原子,而在原来的平衡格点位置上留下空位。
离开平衡位置的原子有三个去处:
(1)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上,使晶 体内部留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称为肖特基(Schottky)缺陷或肖特基 空位;
间隙式杂质原子(interstitial impurity atom)——外来原子进 入点阵中的间隙位置,成为杂质 原子。
热缺陷 杂质缺陷
按缺陷产生的原因分类
热本缺征陷缺陷 杂非质本缺征陷缺陷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
3.1.1.2 热缺陷
晶体中,位于点阵结点上的原子并非静止的,而 是以其平衡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 原子的振动能是按几率分布,有起伏涨落的。 当某一原子具有足够大的振动能而使振幅增大 到一定限度时,就可能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制 约作用,跳离其原来的位置,使点阵中形成空 结点(空位)。
3.1.1.1 点缺陷的分类
按几何位置及成分分类
填隙原子 (间隙原子) 空 位 杂质原子
空位(vacancy)——正常结点没 有被原子或离子所占据,成为空 结点。
间隙原子(interstitial atom)——原子进入晶格中正常 结点之间的间隙位置。
置换式杂质原子(substitutional impurity atom)——外来原子进 入晶格,取代原来晶格中的原子 而进入正常结点的位置。
3.1.2.1刃型位错
当晶体中有一个晶面在生长过程中中断了,便在相隔一层的 两个晶面之间造成了短缺一部分晶面的情况。这就形成了刃 型位错。
3.1 缺陷及其分类
晶体缺陷
点缺陷 (零维)
线缺陷 (一维)
面缺陷 (二维)
电子缺陷
体缺陷 (三维)
3.1.1 点缺陷 (零维缺陷)
这类缺陷包括晶体点阵结点位置上可能存在的 空位和取代的外来杂质原子,也包括在固体化 合物中部分原子的错位。在点阵结构的间隙位 置存在的间隙原子也属于点缺陷。
点缺陷问题是固体化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和核心 问题之一。
第三章 缺陷化学基础
本章推荐参考书
苏勉曾,固体化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崔国文编,缺陷、扩散与烧结,清华大学出版社 B. Henderson著,范印哲译,晶体缺陷,高等教育出版
社 曾兆华,杨建文编,材料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实际的真实晶体中,在高于 0K 的 任何温度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理 想晶体的偏离。这种偏离就构成了晶体 的结构缺陷。
点缺陷有时候对材料性能是有害的
锗酸铋(BGO)单晶对纯度要求很高,如果含有千 分之几的杂质,单晶在光和 X 射线辐照下就会 变成棕色,形成发射损伤,探测性能就会明显下 降。因此,任何点缺陷的存在都会对 BGO 单晶 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点缺陷有时候对材料性能又是有利的
彩色电视荧光屏中的蓝色发光粉的主要原 料是硫化锌 (ZnS) 。在硫化锌晶体中掺入约 0.0001% AgCl,Ag+ 和 Cl 分别占据硫化锌晶体 中 Zn2+ 和 S2 的位置,形成晶格缺陷,破坏了晶 体的周期性结构,使得杂质原子周围的电子能级 与基体不同。这种掺杂的硫化锌晶体在阴极射线 的激发下可以发出波长为 450 nm 的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