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2地质灾害学案2人教版必修1.docx

合集下载

2021新版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2021新版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

2.台风的利弊: (1)危害。 ①强风: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②暴雨:导致巨大洪涝灾害 ③巨浪: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 (2)有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3.台风及影响:
台风多发的 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台风形成的 源地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 中西北太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 强度最大的海域
【补偿训练】 (2021·杭州高一检测)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 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下图为我国多年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完 成(1)、(2)题。
(1)东南沿海与华北平原是我国干旱等效频度最高的两个地区,但原因不同,主
要差异表现在 ( )
A.降水总量不同
B.农业结构不同
C.经济水平不同
第六章 自 然 灾 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P52 第三节 防灾减灾 P90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P139
一、洪涝灾害 1.形成:
2.分布:
从气候 因素看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_温__带__季__风___气__候__区__、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成
因素
水 支流

状 河道

河谷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第2节 地质灾害(001)

2020-2021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6章第2节 地质灾害(001)

第二节地质灾害

【热点链接】2020年4月18日,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西北部发生泥石流。截至4月22日,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多人失踪。此时,肯尼亚正值雨季,连日暴雨对搜救行动和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肯尼亚泥石流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肯尼亚正值雨季,暴雨引发泥石流。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运用资料,

说明常见

自然灾害

的成因。

水平1:能够根据资料,判断

地质灾害的类型。

水平2:结合资料,举例说明

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

危害。

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

典型地区常见地质灾害的成

因。

水平4:根据资料,分析地质

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探讨地质灾害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指导人类合理的生产生活。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常见地质灾

害的成因。

区域认知:根据资料判断不同地区地

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不同地区地质灾

害成因的异同。

地理实践力:调查地质灾害多发区地

质灾害的特点、类型及成因。

一地震

1.基本概念

(1)地震:01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

02断裂或03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04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05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高,释放

的06能量越大。

(3)烈度:地震07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越大,08破坏越严重。烈度主要受到09震级、震源10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11地面建筑等因素的影响。一次地震有12多个烈度。

2.地震构造

3.分布: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4.危害

主要危害

生产破坏管道、道路、通信等20基础设施

生活破坏房屋建筑,危害生命、身体健康和21心理健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课件

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
例2 2014 年7 月18 日至22 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续三场暴雨导致了多 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17 户人家房屋随着泥水移动被摧毁,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读下页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甲,分析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
异 点 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

点 不同 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2.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①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②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③排:在下游建泥石流 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④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 动;⑤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迅速恢复植被;⑥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2)结合图乙判断Ⅳ表示:
;并说明Ⅰ形成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3)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
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
解析:(1)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区域。 (2)读图,Ⅲ处泥石流堆积,很容易堵塞河道。根据河流流向,Ⅳ在堵塞区上游,应是 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泊。图中Ⅰ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 貌,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覆盖率差,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 屑物质的集中,形成泥石流。 (3)泥石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答案:(1)①岩体比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率较差。 (2)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堰塞湖。Ⅰ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 状地貌,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覆盖率差,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 和碎屑物质的集中。 (3)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更严重的是 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章末整合提升6 第6章 自然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 章末整合提升6 第6章 自然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真题演练•悟高考
(2020·山东卷)如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C ) (D)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 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河流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 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注意图中的方向指 示标),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故 选C。第2题,图中所示序号中最先有古河道,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 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河流阶地,同时, 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 道,因此图中所示序号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
(2)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答案] (1)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 中,地表径流量大。 (2)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解析] 第(1)题,据图1分析,泥石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势一二阶 梯交界处,图中位置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结 合图2从气候角度分析,7月份多数日期甲地日均温高于常年月均温,导 致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量增加;图中9-11日期间、21-25日期间 有两次降水集中且偏多时段,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充 足的地表径流。

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

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21年)

其次节地质灾难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学问·宏观把握课程

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难的成因。

核心素养

,引导同学熟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

灾难类型及其分布,提高同学地理实践力和

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关心同学解释地

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培育同学的

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一、地震

1.概念:地壳中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

使长期积聚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惊,称为地震。

2.地震构造

(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2)D位于等震线上,等震线是指把地面破坏程度相像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震级烈度地震能量的大小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直接因素:震级、震源深度等间接因素: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

4.危害

(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根底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峻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3)次生灾难:诱发倒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扩散等灾难。

5.分布

(1)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我国地震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

二、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滑坡泥石流

概念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肯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021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6-2 地质灾害 (含解析)

2021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6-2 地质灾害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解析: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而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洪涝属于水文灾害。地震发生时其释放能量大小与震级有关,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地震、火山喷发主要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除自然因素外,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析下面表格,完成2~3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震源深度越大,震级越大

B.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大

C.震级越大,烈度越小

D.一个震源深度为10 km的5级地震,其破坏性相当于一个震源深度为25 km的6级地震

3.烈度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B)

①震级②人口密度③震源深度④经济发展程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震要素中的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的关系。震源越浅,震级越大,烈度越大;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还与震中距、地面建筑及地质构造有关,与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无关。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的震级

为里氏7.9级,中国地震局公布的数据先后有8.0级、7.6级、7.8级,尔后又修订为8.0级。据此完成4~6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

一、地震 1.发生机制

2.衡量指标

(1)震级:代表地震________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_。 (2)烈度

①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__。 ②特点: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一次地震可有________烈度。 ③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________、地面建筑等。 3.主要危害

(1)造成房屋倒塌,________、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2)导致________和财产损失。

(3)诱发________

、滑坡、________、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4)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________。 4.分布

(1)世界⎩

⎪⎨⎪⎧环 地震带

地中海— 地震带

(2)中国

①特点:范围广、________、强度大,灾情严重。

②频发地区:________、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判断】

1.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密集区。( ) 2.地震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呈正比例关系。( ) 【学法指导1】 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

【知识链接】 地震造成的危害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发生机制

(2)分布特点:________较破碎,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较差的山地________区及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2.泥石流

(1)含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

⎪⎨⎪⎧地形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地质灾害

[2022·湖南益阳期末]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里氏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为浅源地震,共造成9人受伤,无人死亡。下图是地震发生时①②两地观测站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震源所处的圈层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本次地震受伤人员较少,原因可能是( )

A.震级较小 B.震源较浅

C.人烟稀少 D.及时预报

3.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越远离震中,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

B.越远离震中,反映出震级越来越高

C.越远离震中,纵波与横波到达时的时间差越小

D.a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b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

[2022·海南省期末联考]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见下图),多辆汽车被埋,其中包括一辆30座客车。此次山体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山体滑坡( )

A.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

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C.是因过往车辆太多,山体不堪重负而导致的

D.是地形陡峻、连续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5.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

A.毁坏各种基础设施 B.埋没田地

C.毁坏森林等植被 D.掩埋汽车

[2022·山西名校期末]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区岩土体两次发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岩体沿河谷西岸斜坡直冲而下,进入金沙江并继续向东岸运动,受到东岸(左岸)山体阻挡,最终依地势停积,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坝和堰塞湖。下图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滑坡发生前的影像数据(左图)和两次滑坡发生后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得的影像数据(右图)。读图,完成6~7题。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人员伤亡
破坏道路,淤塞河道(堰塞湖)
摧毁房屋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
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 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 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 而形成的湖泊。
返回
自救小知识 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
1.下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 留或行走。 2.一旦听到连续不断雷鸣 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 山坡上转移。 3.在穿越沟谷时,应先观 察,确定安全后方可穿越。 4.提前掌握当地气象趋势 及灾害预报。
滑坡和泥石流
主题名称:滑坡和泥石流 探究材料:据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京广铁路 湖南郴州段火车脱轨事故的通报》介绍,3月30日11时40分许,一列由济 南开往广州的T179次客运列车(实载800余人)正常行驶至京广铁路湖南郴 州永兴县境内时发生脱轨。列车前部起火,9节车厢发生侧翻,事发后
中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 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 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
新疆 青海
华北
(唐山)
主要分布地区:如图所示。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西藏
四川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云南
台湾
[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
提示: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 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所以我国 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新教材第六章第2节(第一课时)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新教材第六章第2节(第一课时)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一新教材第六章第 2 节(第一

课时)

一、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类别,要求运用资料,以典型的地质灾害为例,说明其成因、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并了解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学习过地震波、地貌等相关知识点,具备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在

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对地质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只停

晓燕晓燕晓燕晓燕晓燕晓燕同地区的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不同的感受,如处于中国

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同学对地质灾害深有体会,而其他地区的学生会认为相对

遥远。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新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地质灾害”,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气象灾害”的相关内容,本节课教材

中介绍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和触发因素,并且以活动的形式展示了地质

灾害的关联性。

4、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以汶川地震展开,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大量的数据和图文资料作为

载体,使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地质灾害的含义、成因、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其关联性;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地震相关的遥感影像、视频、数据资料,既培

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到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起到的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地质灾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地质灾害(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读等震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震源

B.为震中

C.烈度最小

D.震级最大

2.若甲地为震中,则()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处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甲地为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

1题,图中a、b、c为等震线,据等震线的分布判断应为a>b>c。甲地位于等震线的中心,应为震中。震源在地面以下,而甲地位置无法判断。同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故B正确。第2题,若甲地为震中,则地震烈度a>b>c;图中①处受到的破坏程度大于②③两处,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①处距离震中近,应该比②处更早感觉到地震;甲地位于震中,且位于等震线的中心,为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

2.D

读某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西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4.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3题,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西藏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第4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完善,抗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地震中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 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 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 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有陡峭 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2上游堆积有丰 富的松散固体物质;3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 量流水来源。
Fra Baidu bibliotek
请总结泥石流的危害?(森林、房屋、农田、道路、村庄、 河流)
全球板块组成
中国
思考: 我国 位于 那些 地震 带上?
世界主要地震带
观察:读中国地震带分布思考我们新疆伊犁是否在地震带上? 还有那些主要的省份分布在地震带上?
地震造成的影响
1.人员伤 亡,疫病 蔓延,心 理创伤
2.造成财产, 房屋、道路、 管道、通信 等基础设施 的破坏
3.诱发次生灾 害,二次灾害 如滑坡泥石流 火灾等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学习目标
.了解地震、滑坡 .运用资料,说明常 .结合实例,说出地震
和泥石流地质灾 见地质灾害的成 、滑坡、泥石流等常
害及其相关概念 因和危害。
见地质灾害的防御措
施。
地震的定义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
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 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 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 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 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6-2地质灾害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6-2地质灾害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2.运用实例或材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实例,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危害。

难点: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给学生展示上图,图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后重建之后的北川县城街道,据了解,街道上之所以比较空旷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北川县是当时的重灾区,死伤比较严重,其二是震后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搬离了家乡,以至于今天的北川县看起来像一座“空城”。

提出问题:

1、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汶川地震为什么危害如此严重?

[新课教学]:

一、地震

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地震的概念,地震是什么呢?找同学回答一下。生: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师:在地震的概念中,有一个我们相对陌生的词—地应力。我们可以用这个本子来演示一下,本子的中间受到我们手的挤压时,会对我们的手产生一个抵抗力,这个抵抗力就称为应力,而发生在地壳中的应力则称为地应力。还有一个我们相对熟悉的词—地震波,我们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时学过的,找同学来回答一下,地震波分为几种?

生:横波和纵波。

师:再找同学来回答一下,横波和纵波各自的特点。

生: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6章第2节地质灾害作业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6章第2节地质灾害作业

其次节地质灾难

题组1地震灾难

(2021·江苏省如皋市高一质量调研)北京时间2020年3月25日10时49分,千岛群岛(当地时间约13时)四周海疆发生里氏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读震中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A.岩石圈B.软流层

C.下地幔D.内核

2.本次地震破坏程度较大的缘由是()

A.震级较高B.震源较深

C.震中距小D.地震时间

1.A2.A[第1题,图中千岛群岛四周海疆发生了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依据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岩石圈。第2题,由材料可知,本次地震震源较深、震中距较大、地震时间为当地时间大约13点,这些都使破坏程度较小;而震级较高,为级,是本次地震破坏程度较大的主要缘由。故A对,B、C、D错。]

题组2滑坡与泥石流灾难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难往往引发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图1为我国某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逝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地堰塞湖疏通示意图。据此完成

3~5题。

图1

图2

3.该地最可能为()

A.青藏高原东缘B.云贵高原东缘

C.黄土高原北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4.堰塞湖自行消逝的时间长短,往往相差很大。从形成到溃决持续时间较长的堰塞湖,可能带来的影响的()

A.溃决前,堰塞湖以上河段沉积作用变弱

B.溃决前,堰塞湖以下河段泥沙含量上升

C.溃决后,堰塞湖以上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小

D.溃决后,堰塞湖以下河段较溃决前沉积物颗粒变大

5.据图2分析,堰塞湖的()

A.溢洪道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水流平缓

B.溢洪道坡度更大,流速更快利于泄洪

C.堰塞体积累物较疏松,宜开凿溢洪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地

质灾害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中

“地质灾害”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分布规律

及防治措施。我们将重点讨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

涉及教材第6章第1节。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解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及分布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高生活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地质灾害种类、成因、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质灾害图片、地图、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质灾害图片,引起学生对地质灾害关注,提出问题:“地质灾害有哪些种类?它们是如何形成?如何防治?”

2. 讲解新课:

(1)地质灾害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2)地质灾害成因: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地质构造、岩性等,外因主要是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

(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有关。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预防、预警、避难、救援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典型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解地质灾害实际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后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1. 地质灾害

2. 内容:

(1)地质灾害种类

(2)地质灾害成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PPT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 B.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因此地震灾情西重东轻 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 D.植被遭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的 重要原因 解析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危害严重;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 东重西轻;滑坡、泥石流多分布在山区;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以 及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答案D
度 和破坏的程 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 构造和地面建

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等震线与烈度 等震线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在一次 地震中,等震线并非以震中为圆心的同心圆形状,即震中距相同的 各点的烈度不一定相同,因为烈度不仅与震中距有关,还与震级、 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2.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 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 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质灾害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影响。

2.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影响。

自主预习

预习模块一:基础知识清单

说明:在教材中找到该知识点,理解概念或过程。

一、地震

1.概念

2.衡量指标

3.危害

4.分布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念

2.分布及条件

3.危害

(二)泥石流

1.概念

2.分布及条件

3.危害

(三)中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预习模块二:重点知识梳理

分小组梳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其特点。以地震的分布与特点为例。

例:地震

世界分布:世界两大地震带——①环太平洋;②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和北缘的岛弧带上,新西兰、菲律宾、我国台湾、经日本到阿留申群岛,以及东缘的美洲西海岸。

我国地震的分布: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岛。

预习模块三: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 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预习模块四:拓展知识补充

震级与烈度

(1)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2)烈度

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受到地震影响的强弱或破坏程度。它与地震震级大小有关,还与震中距离、震源深浅、当地的地质、岩石、土壤、地下水及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等条件有关。

(3)关系

震级与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课堂探究

案例探究一:我国为什么滑坡、泥石流多发?

案例探究二:教材第109页活动“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思维导图构建】

核心素养专练

1.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2.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

2018年3月29日台湾省南投县发生里氏4.8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观测,最大震度是南投埔里及台中大肚,均为4级。根据地震测报中心地震报告,这起地震发生在上午8时17分,震中在南投县政府东偏北38.8千米,深度为5.2千米。除埔里及大肚4级震度外,南投市、台中市、彰化员林、彰化市、云林古坑、云林牛六震度都是3级,其他地区除屏东外,分别有1至2级震度。根据材料回答4~5题。

4.材料中的“里氏4.8级”和“震度”分别指的是( )

A.震级烈度

B.烈度震级

C.震级震级

D.烈度烈度

5.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

A.地核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地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