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4372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例:AaBbCc 与 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 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 Aa×Aa →后代有 2 种表现型; Bb×bb →后代有 2 种表现型; Cc×Cc →后代有 2 种表现型。 因而其后代有 2×2×2=8 种表现型。 六、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1、正确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易于区分的性状) 2、科学的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一对到多对,单因素到多因素 3、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学应用到遗传研究中 4、科学的实验程序: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为什么 F2 中出现 3:1)→提出假说(4 点)→演绎推 理→验证推理(测交)→得出结论 七、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 1、范围: ○1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2 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2、 适用条件: ○1 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2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 观察子代样本数足够多; ○4 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5 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每一对相对性状,无论是豌豆种子的粒形还是粒色,只
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
。比例均为
。这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互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不干扰的。
在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每一性状出现的概率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重组类型(表现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指亲本 P 中没有的表现型)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主题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一、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1 生命现象的共性特征:组成与构造、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生命活动的调控、生命活动的增殖与发展。

1.2 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功能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1.3 生物学的特点:现象性、普遍性、科学性、功能性。

二、生物系统与生物系统层级2.1 生物系统: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体组成的动态系统。

2.2 生物系统层级:分子层、细胞层、器官及组织层、器官系列及系统层、个体层、种群层、生态系统层。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3.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治疗。

3.2 组织工程:人类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再生。

3.3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

3.4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编辑等。

四、生物认识的三个重要里程碑4.1 显微镜的发明4.2 配对规律的发现4.3 DNA的结构与意义的揭示五、细胞理论的建立5.1 细胞学的前提:细胞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

5.2 细胞理论的主要内容:(1) 所有生命形式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功能单位;(3) 细胞只由现有细胞分裂生成;(4) 细胞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载体;(5) 细胞在生物界中进行功能协调和分工。

5.3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6.1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内膜系统。

6.2 真核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复杂,有内膜系统。

七、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数据7.1 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学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7.2 生物数据:基因组数据、蛋白组数据等。

7.3 生物信息资源:生物数据库、生物网络等。

八、生物伦理8.1 生物伦理的概念:研究生物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8.2 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个体、公正和责任。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指所有由细胞组成的有机体,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能量转化功能的物质。

-细胞:生物的最基本单位,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质壁、细胞质等。

-有机体:由细胞组成、具有生命活动、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生物个体。

2.生命起源:-地球的年龄:大约46亿年前形成。

-原始地球的环境:主要是无机物质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

-生命起源的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

3.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分类的意义:便于研究、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依据。

-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结构和分子系统等。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指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能繁殖后代的个体群体),再由物种组成属、科、目、纲、门等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等级:物种→属→科→目→纲→门。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4.生物的进化:-进化的概念: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包括宏观进化(种类形成)和微观进化(个体遗传信息变化)。

-适应与进化:生物在特定环境中适应生存,适应程度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繁殖,从而将适应性特征传递给后代,进化能够推动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

5.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的现有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的环境:原始地球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生命可能起源于海洋。

-生命的起源:可能是由化学反应和分子自组装逐步形成的。

-早期生命的形态:通过进一步的进化,最早的生命形态可能是原核生物。

总结起来,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学习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命起源、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生物的进化以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等内容。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细胞机构一、细胞的发现1. 起源:17世纪时,韦尔切尔等人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2. 层级:生物体的最小功能单位。

3. 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组成。

4. 界限: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1.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结构简单。

2.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细胞结构复杂。

三、细胞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基质:细胞内无膜包被的物质。

2. 有膜体:内膜与外膜包围一定空间的细胞器。

3. 基本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界限;半透性;质膜运输和受体功能。

2. 线粒体:能量合成的场所;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

3. 溶酶体:内含酶类,具有消化、溶解作用。

4.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

5. 细胞核:细胞的管理中心;包括染色质、核仁等结构。

五、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 有丝分裂:细胞生殖方式,保证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2.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形成四分体。

六、细胞的代谢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种。

2. 细胞呼吸:线粒体内进行,产生能量。

3. 光合作用:植物叶绿体内进行,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4. 发酵:有无氧条件下对糖类进行分解的过程。

七、细胞的运输1. 渗透:溶质在溶剂中的均匀分布。

2. 渗透压:单位溶液内的溶质浓度所产生的渗透压力。

3. 脆裂现象: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不同会导致细胞的变形。

八、细胞的排泄1. 排泄体系:包括气体、水分、盐等身体废物的排泄。

2. 渗透调节: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九、细胞的感应1. 受体:接受刺激和信息的细胞组织。

2. 细胞的运动:针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细胞特征。

十、细胞的遗传1. 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种。

2. DNA的复制:复制过程中,进行DNA链分离、互补配对、合成新分子。

综上所述,第一章生物的细胞机构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4372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4372知识讲解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1、豌豆的特点(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表示产生下一代F1表示子一代F2表示子二代×表示杂交×表示自交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五、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是一门有关于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含了从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的广泛范围。

生物必修二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过程以及遗传与变异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小的单位;细胞可以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细胞可以进行有机的构成,互相之间协调一致的功能。

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表面;细胞核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而细胞器则是各司其职的小型器官,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细胞膜实现。

二、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的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生殖的基础。

细胞的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复制和均分,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特殊分裂方式,它包括了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减数分裂中,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复制,但是在细胞分裂时只分裂成四个不同的细胞。

三、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界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它使得生物个体能够将自己的基因信息传递给后代。

遗传的基础是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单位。

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由两套染色体组成,其中一套来自父亲,一套来自母亲。

基因通过杂交和突变的方式进行传递。

杂交是指不同种类之间的交配,它能够使得基因迅速在种群中传递。

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变化,它能够引起种群中的遗传变异。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发展出更多样的特征。

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过程以及遗传与变异方面的知识。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能力,并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讲解了生命的基础和生物的形态结构。

本章节的内容在我们的生物学科中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总结本章的知识点。

1. 生命的基础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代谢、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物可以被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是细胞内核不完整的生物,如细菌;真核生物是细胞内核完整并具有细胞器的生物,如动植物。

2. 细胞细胞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

细胞质是细胞的胶状物,包括细胞器和线粒体等。

细胞核包含基因,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维持等重要生命活动。

细胞膜是细胞的界面,对细胞的内外环境起着保护作用。

3. 细胞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用于制造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分解代谢则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以进行细胞能量的释放。

4.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的方式增加数量。

细胞分化是指同种细胞从原始状态向不同的细胞功能分化和发展过程。

5.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等特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专有的结构,在细胞外形成一层保护层。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

大液泡则是植物细胞储存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

6.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丝状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特有的细胞器。

丝状质能够形成拟肌原纤维,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质网包含粗面内质网和平滑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体则是细胞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介绍了细胞生命的基础和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特征和生物细胞的组成。

这对我们理解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2022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22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22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光合作用歌诀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AD P变AT 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5结合C3生,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高中生物怎么学在全面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整理1第一章第一节符号表示:亲本父本母本杂交自交子一代1.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称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2.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两次套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4.孟德尔采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避免干扰;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花大,易于操作;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09.判断显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方法10.概率计算第一章第二节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探索生命的起源、发展、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种类、分类、遗传和进化规律等。

本章主要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物质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机体构成的生命系统、具有新陈代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代谢、繁殖和发育等生命功能。

2.生物体的结构生物体由细胞组成,是多细胞体和细胞体两大类,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的组成单位。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

3.生物体的功能生物体的功能主要包括营养、呼吸、排泄、信息传递、生殖和运动等,这些功能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

4.生物体的调节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节,维持内稳态,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保持内部稳定性,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5.生物体的增长与发育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来实现生物体的增长与发育,并伴随着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6.生物体的遗传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通过基因进行遗传,遗传是生物体传递自身特征的关键。

7.生物体的进化生物体是一种动态的系统,通过变异和选择,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生物种类,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蛋白质合成和分泌以及物质运输等。

2.组织的形成和功能组织是由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聚集而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组织内的细胞,实现生物体的功能。

3.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为实现生命活动提供保障,如心脏、肺、肝脏等。

4.器官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具有相互协调的功能,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等。

5.生物体的生物能转换生物体利用新陈代谢将外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体内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呼吸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花的结构雌蕊结构双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与结构生物必修2 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概念分析一、遗传学中常用及1.交配方式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受粉)闭花,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植物()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1.(1豌豆是自花传粉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杂交(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7 书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异花传粉):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取粉→授粉→套袋(防干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一)★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 ×dd↓↓F:高茎豌豆F:Dd 11↓↓自交自交F: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DD Dd dd 221: 2 :1 1 : 3测交一对相对性状★:的隐性纯合子杂种子一代高茎矮茎dd 测交Dd ×d 配子 D ddd测交后代Dd矮茎高茎1 1 :实质:基因分离定律的中,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隐性性状(并且显性性状:≈ 3 :1杂交两对相对性状的:(二)yyrr :YYRR ××绿皱P P:黄圆↓↓YyRr F:F:黄圆11↓↓自交自交yyrr rr yyR Y:黄皱绿皱FYR :F黄圆绿圆----2–—21 :3 :3 ::9 3 :3 :1 9:1:种表现型,比例种组合方式,代中在F有169种基因型,49:332YYRR 1/16YYRr 2/16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亲本 YyRr 4/16 类型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皱YYrr 1/16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皱重组yyRR 1/16 类型绿圆) yyRr 2/16 3/16 单显(yyR_ ,× yyRR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 × yyrr,但亲本为YYrr。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笔记一、遗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5)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是:选育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后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以获得纯合子;选育隐性性状的个体时无需连续自交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

拓展: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二、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拓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 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1:1:1: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 9:3:3:1 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熟练记住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 dd


F1:
高茎豌豆

↓自交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dd
3: 1
2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d 矮茎
1
DD
F1:
Dd


F2: DD Dd 1:
1/16 绿皱
YYrr 1/16
重 组 单显(Y_rr) YYRr
类型
yyRR
2/16 1/16
3/16 黄皱
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 YYRR × yyrr,但亲本为 YYrr ×
yyRR,
F2 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父本,甲为母本为反交(二者是相对而 传还是细胞质遗
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
×乙(♂)为反交。
2.性状类
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
式等。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
4.基因型
基因
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P67)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生物必修二第一到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到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2.异花传粉。

去雄(出去未成熟的花的全部雄蕊)。

●概念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介绍了基因、染色体、DNA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解释了基因的表达与控制机制,介绍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遗传与进化-详细介绍了遗传的变异、随机性和可遗传性。

-研究了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如突变、基因漂变、遗传偶合等。

-着重介绍了自然选择与繁殖隔离对进化的影响。

3.单倍型和嵌合型-解释了单倍型和嵌合型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了联锁和连锁不平衡的现象。

4.人类遗传与进化-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历程,探讨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分析了人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DNA技术基础-介绍了重组DNA技术和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解释了DNA指纹的原理和应用。

探讨了基因工程与生物信息学的关系。

2.人工选择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了人工选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如家畜和作物的改良。

-分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如转基因植物的耐逆性和抗病性等。

3.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探讨了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了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第三章:细胞与遗传1.细胞的复制与分裂-探究了细胞的复制和生长过程。

-详细介绍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释了同源染色体互换和基因重组的现象。

2.DNA与蛋白质合成-分析了DNA的复制过程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详细讲解了DNA的信息传导,如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和染色质调控。

-解释了基因突变和DNA修复的过程。

4.基因与优生优育-探讨了基因与智力、身高、性别等特征的关系。

-详细介绍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物的种群与群落-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解释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如共生、捕食、竞争等。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总结生物必修二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体的组成。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表面的结构、细胞的运动与分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根据细胞内是否有细胞核,细胞可以分为有核细胞和无核细胞。

有核细胞包括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无核细胞包括细菌。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由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液体,包含多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和控制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DNA。

二、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具有多种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化和繁殖等。

其中,新陈代谢是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消化和排泄。

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体积和质量的增加,细胞的分化是指细胞逐渐从未分化状态发育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细胞的繁殖是指细胞的增殖和繁衍,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三、细胞表面的结构细胞表面具有多种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外基质等。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部的一层坚硬的结构,由纤维素和其他物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

细胞外基质是细胞外的一种胶状物质,包含细胞外分泌物和细胞外骨骼等结构。

四、细胞的运动与分裂细胞具有多种运动方式,包括自由运动、顺着细胞表面滑动和纺锤纤维运动等。

自由运动是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等具有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细胞鞭毛和纤毛等结构实现。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增殖的重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五、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间可以通过细胞联系结构进行相互作用,包括细胞直接相连的鞍桥连接和细胞间交换物质的结构。

鞍桥连接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连接结构,可以使细胞直接相连,形成细胞组织。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 细胞质:细胞内液体状物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3. 细胞核:包含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4. 三大细胞骨架: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维持细胞形状和稳定性。

5. 细胞器:- 内质网(ER):分为粗面ER和平滑ER,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平滑ER还参与脂类和荷尔蒙的合成。

- 高尔基体:从ER转运蛋白质,包装成泡泡状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或细胞外。

-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分解和消化,含有消化酶。

-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含有叶绿素。

- 粒线体:细胞内能量合成的地方,参与细胞呼吸。

-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6.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对物质进行摄取和释放。

二、细胞的生命活动1. 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细胞的生长与分裂:细胞通过合成新的物质来增加细胞体积,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的一种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细胞的运动活动: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细胞的运动。

4. 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传递的特性。

5. 酶和酶促反应: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三、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1.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特征进行分类,形成分类群。

2. 生物的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环境,并进化出新的物种和群体。

3. 物种形成和分化:物种形成是指一个或多个物种分化成新物种,从而能够繁殖出独立的群体。

4. 生物的适应性进化:生物通过适应环境中的选择压力,逐渐进化出适应环境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5. 生物的遗传变异: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6.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1、豌豆的特点(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纯种。

(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开花之前)→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传粉→套袋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表示亲本,♂表示父本,♀表示母本↓表示产生下一代F1表示子一代F2表示子二代×表示杂交×表示自交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大写字母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用小写字母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dd。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五、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性状类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如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黄、白)。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4、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基因型+环境条件→ 表现型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AA×AA AA 全显⑵AA×Aa AA : Aa=1 : 1 全显⑶AA×aa Aa 全显⑷Aa×Aa AA : Aa : aa=1 : 2 : 1 显:隐=3 : 1⑸Aa×aa Aa : aa =1 : 1 显:隐=1 : 1⑹aa×aa aa 全隐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亲代基因型⑴全显至少有一方是AA⑵全隐aa×aa⑶显:隐=1 : 1 Aa×aa⑷显:隐=3 : 1 Aa×Aa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较简便。

2、杂合体连续自交问题连续自交可使其后代的杂合子比例逐渐下降,而纯合子的比例逐渐上升,最终可导致后代群体的基因纯合,因而是获取能稳定遗传的纯种的主要方法。

注意到连续自交类各子代每种类型都自交。

3、淘汰杂交类淘汰杂交类中涉及到淘汰后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会发生改变,这一细节将决定整个分析的正确与否。

淘汰的方式有直接淘汰和间接淘汰,如人为选择、限定,某些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或含有致死基因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学会审题。

例1 已知Aa的个体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有纯显致死的现象,则该种个体连续自交2代之后的性状分离比为?(设A控制白色,a控制黑色)【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Aa自交得到的F1中三种基因型的AA、Aa、aa个体分别占1/4,1/2,1/4。

但因为纯显致死,即AA的个体被淘汰,所以F1仅存Aa、aa两种个体,且所占比例分别为2/3,1/3。

故F1自交得到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Aa:aa=(2/3×1/2):(1/3+2/3×1/4)=2/3。

4、自由交配类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例2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形,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现让F2中的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相交,其后代中杂合体占多少?A.3/4 B.4/9 C.1/9 D.1/6【解析】F2a控制黄果):交配方式基因型及比例♀1/3AA×♂1/3AA 1/9AA♀1/3AA×♂2/3Aa 1/9AA,1/9Aa♀2/3Aa×♂1/3AA 1/9AA,1/9Aa♀2/3Aa×♂2/3Aa 1/9AA,2/9Aa,1/9aa因此,后代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9+1/9+2/9=4/9。

故选B。

5、遗传发育类遗传发育类要注意所考查的对象是当代还是下一代,也就是要考虑是否受精的问题。

如种皮、果皮和果实分别是由未受精的珠被、子房壁和子房发育而来,所以基因型与母本一致;而胚和胚乳则是由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所以基因型与母本不一致。

例3 一株黄粒玉米(Aa)受以白玉米(aa)的花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实可能的基因型有Aa、aa,且比例为1:1B.胚的基因型为Aa,胚乳可能的基因型为Aaa、aaa两种C.种皮的基因型为Aa,胚乳的基因型有AAa、aaa两种D.胚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Aa、aa,胚乳的基因型也有2种AAA、aaa两种【解析】由题可知,黄粒玉米为母本,所以果实、种皮基因型应与母本保持一致,胚的基因型可能有Aa、aa两种,胚乳的基因型有AAa、aaa两种。

故选C。

6、遗传系谱分析题遗传系谱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一般规律或假设验证法对遗传病的类型作出准确判断。

在此基础上对基因型推断、相关概率计算等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果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以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3、结果分析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每一对相对性状,无论是豌豆种子的粒形还是粒色,只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

比例均为。

这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

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作出的解释(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和。

(2)杂交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

表现型是。

(3)当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种,性状表现为种:、、、。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2、遗传图解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YYRR 1/16YYRr 2/16 9/16 黄圆双显(Y_R_)YyRR 2/16YyRr 4/16纯隐(yyrr)yyrr 1/16 1/16 绿皱YYrr 1/16单显(Y_rr)YYRr 2/16 3/16 黄皱yyRR 1/16单显(yyR_)yyRr 2/16 3/16 绿圆重组类型(表现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指亲本P中没有的表现型)三、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四、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在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每一性状出现的概率的乘积(乘法定理)。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

1、配子类型的问题例:某生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则它产生的精子的种类有:Aa Bb cc↓ ↓ ↓2 × 2 ×1=4种2、基因型类型的问题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Aa →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 →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 →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其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3、表现型类型的问题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Aa →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 →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 →后代有2种表现型。

因而其后代有2×2×2=8种表现型。

六、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正确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易于区分的性状)2、科学的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一对到多对,单因素到多因素3、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学应用到遗传研究中4、科学的实验程序: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为什么F2中出现3:1)→提出假说(4点)→演绎推理→验证推理(测交)→得出结论七、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1、范围:○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2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2、适用条件:○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观察子代样本数足够多;○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5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