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使用
七年级显微镜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显微镜知识点归纳在理科学习中,显微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显微镜知识,不仅可以帮助理解科学原理,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对七年级显微镜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组成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多种类型。
其中,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调焦机构、光源、镜身等部分组成。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待观察的物品片放在物镜的上方,调整高度,可以借助调焦器实现这一步骤。
2.调整目镜,在不移动物镜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目镜对象的大小和亮度。
3.观察细胞结构等微观物体,通常要使用高倍率的物镜,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涂片和染色剂等方法,以增强被观察样本的细胞构造。
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镜放大并收集光线,让目镜对其形成的放大像进行不断的调节,以实现所观察的物品的放大。
四、显微镜的维护1.保持显微镜清洁,尤其是物镜和目镜,以及盖玻片和待观察的物品。
2.在生物实验中,要注意避免将生物样本或其它污染物渗入显微镜中。
3.当不使用显微镜时,应将显微镜放回其安全位置,不要随意移动。
五、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课程。
初中生在学习中应该了解各种应用情形,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理解显微镜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显微镜知识是七年级理科学习的基础。
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显微镜的种类、组成、使用方法、工作原理、维护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并提高自己的实验实践能力。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实验及其应用生物是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现象和问题,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
其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实验及其应用。
一、显微镜的种类1.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对物体进行放大,适用于研究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结构等。
2. 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放大,适用于研究生物的分子构成和细胞内的微结构等。
二、显微镜实验1. 观察植物细胞材料:新鲜的洋葱片、盐水、甘油步骤:(1)用镊子将洋葱片放到玻璃表面上,用刀切割成细片,将之浸泡在盐水中10分钟,然后取出。
(2)放在玻璃表面上,并在上面加一滴甘油。
(3)覆盖玻璃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节结构。
2. 观察动物细胞材料:巨噬细胞、载玻片和盖玻片、甘油步骤:(1)用吸管将巨噬细胞吸出,滴在中央位置。
(2)用载玻片将细胞按压平,并在上面加上一滴甘油。
(3)用盖玻片盖上,倾斜载玻片,将甘油慢慢加到盖玻片上。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动物细胞的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节结构。
三、显微镜应用1. 安全检查:医院、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使用显微镜检查样品中是否有有害物质或者看到微小的变化。
2. 生产产品质量检查:生产线上很多产品的检查需要显微镜来观察产品表面精细程度、颜色、材质等细节。
3. 科学研究:使用显微镜,科学家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研究生物的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现象和问题。
总之,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显微镜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微小结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现象和问题。
同时,显微镜也在各个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2.2 细胞——显微镜的使用(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2-2细胞——显微镜的使用目录 (1) (2) (4) (7) (10)一、显微镜的结构1.支持部分:包含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
(1)镜座:马蹄形,使显微镜放置稳定。
(2)镜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起支持作用,它与镜臂间有倾斜关节。
(3)镜臂:握显微镜的地方,它与镜柱间有倾斜关节。
(4)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2.调节部分(1)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向前旋转时镜筒下降。
(2)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通常在用粗准焦螺旋调焦找到物像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遮光器:可调节光圈,以获得需要的亮度,亮度不足时可改用大光圈。
3.光学部分(1)目镜:镜筒上端接近人眼的镜头,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安装于转换器上接近物体的镜头,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反光镜:采集光线及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太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太暗时用凹面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1.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2.对光方法(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3)转动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调焦方法(1)眼睛从侧面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接近标本,防止物镜压碎载玻片,损坏镜头;(2)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3)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物像清晰。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再点拨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1)安放:取镜时应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位置,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睁开,以便及时记录和观察结果。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七年级上册生物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放大细小的物体,使我们能够观察微小结构。
在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下面是显微镜使用步骤的详细描述。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桌面干净整洁,没有杂物。
然后,检查显微镜是否完好无损,确保目镜和物镜清洁无污垢。
接下来,找到一个适当的光源,如日光灯或台灯,以提供充足的光线。
第二步:调整显微镜焦距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将样本置于工作台上,并调整物镜至最低放大倍数(通常是4倍或10倍)。
然后,通过转动焦距调节轮,使样本变得清晰。
在调整焦距时,注意不要将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
第三步:放置样本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片上,并加上一滴水(或显微镜凝胶液),以使样本更加清晰。
将玻片轻轻放置在样本上方,确保玻片不会移动或滑动。
第四步:固定样本使用尺寸适合的夹子,将玻片固定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
夹子应该紧密固定玻片,以避免在观察过程中样本的移动。
第五步:寻找样本使用显微镜的低倍物镜(通常是4倍或10倍),将样本从上方的边缘逐渐移动到视野中心。
使用焦距调节轮再次调整焦距,使样本变得清晰。
通过转动显微镜的滚轮或拉杆,调整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以找到最适合观察的部分。
第六步:调整放大倍数在寻找到合适的样本位置后,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物镜来调整放大倍数。
通常,显微镜有多个物镜可供选择,例如4倍、10倍、40倍和100倍。
注意,更换物镜时要谨慎,以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并损坏样本。
第七步:观察样本当找到适当的放大倍数后,开始观察样本。
使用调焦轮逐渐调整焦点,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可以使用显微镜的滚轮或拉杆来调整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以便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第八步: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素描簿或者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绘制图表或标注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观察到的细节。
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显微镜是现代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关键工具,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十分重要。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显微镜使用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类型和结构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光学显微镜又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两种类型。
初中生主要学习使用复合显微镜。
复合显微镜包括以下部分:1. 物镜:镜片,放置在顶端的腔室中,与载物台中的样本相对。
2. 目镜:也是镜片,用于看物镜上显微镜的图像。
3. 立柱:显微镜的主要支架。
4. 调焦轮:用于使物镜和目镜的距离调整以得到清晰图像。
5. 灯:用于照明样本的光源。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调节镜头:将显微镜向上拉动,并转动镜头,使其与载物台上的样本轻微碰触。
2. 调节灯光:借助灯光,使样本清晰地照明。
3. 调节目镜:向下调节镜头,以适应观察者的视力。
4. 调焦:使样本在调焦轮的帮助下清晰可见。
5. 调整放大倍数:通过选择不同的物镜来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三、样本准备观察生物细胞或其他显微结构之前,我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处理样本。
1. 切片:使用手表或其他工具制作样本切片。
2. 染色:使用染色剂可以减少样本的反光和改善图像质量。
3. 清洁:在观察之前,需要用无菌棉球或其他清洁工具清洁载物台。
四、观察技巧观察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知识:1. 避免晃动:手握显微镜时,尽量保持稳定,以确保样本的稳定。
2. 调焦:当调焦到样本的边缘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一旦轻轻碰触样本,其位置就会改变。
3. 减少光线干扰:在样本较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照明。
4. 预览:开始观察样本之前,可以使用低放大倍镜对其进行预览,以确定准确的观察位置。
综上所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生物细胞、化学结构和其他显微结构的工具。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样本准备和观察技巧,以在学术研究和实验中更好地应用该工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科学研究和生物学教学,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细胞是必不可少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中,关于细胞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组织与器官等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中细胞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我们需要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显微镜包括了目镜和物镜两个部分。
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筒,我们通过目镜来观察物体。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底部的镜筒,有不同倍数的物镜,我们通过不同倍数的物镜来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胞。
一般来说,显微镜配有4倍、10倍和40倍三种物镜。
另外,显微镜还有一个旋转镜盘,我们可以通过转动镜盘来切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对显微镜进行调节和校正。
首先,打开显微镜,将细胞玻片放在镜台上,调节镜台的高度,使细胞玻片与物镜稍微接触。
然后,通过转动旋转镜盘选择一个较小的倍数物镜,将目镜对准样品中心。
缓慢向下转动镜筒,用目镜和目镜调焦手轮将样品调到清晰的视野范围内。
接下来,转动旋转镜盘,切换至较大倍数的物镜,再用目镜和物镜调焦手轮进行调焦,直到细胞图像清晰可见即可。
在观察细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细胞玻片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染物的干扰。
其次,细胞玻片必须是薄片,否则视野会变得模糊不清。
此外,观察细胞时要用恰当大小的光圈来调整透光量,以保持图像的明亮度和对比度。
观察时也要避免晃动显微镜或样品,以免影响视野稳定度。
在细胞的观察中,还可以通过染色技术来增强细胞的对比度,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和器官。
在细胞学中常用的染色剂有甲苯胺蓝、伊红等。
在染色之前,可以先将细胞固定,例如用乙醇来固定细胞。
然后,将染色剂滴在细胞上,等待一段时间后用纸巾或棉花球轻轻吸干染料。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细胞,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官。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2-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镜头倍数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低倍镜 亮
小
高倍镜 暗
大
细胞数
多 少
UUUUUSE
• 练习、一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 分别有“5X”、10X和20X、40X ,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C) • A、800倍 B、40倍
• C、400倍 D、200倍
反光镜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反射光线 1、“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 )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轻放在 接近光源、靠身体前 方略偏左的地方,镜 筒在前,镜臂在后, 镜臂要朝着自己.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实验桌
显微镜 人
2、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 (光线较暗时)对准通光孔。
低倍物镜
载
物
通
台
光
孔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
2、对光 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
的光圈(光线较暗时)对准通光孔。
(3)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 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 (凹面镜、平面镜),直到视野出现一个明 亮的圆形。
低倍物镜
载
物
通
台
光
孔
注意: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 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物镜
载物台 载物台 通光孔
光线
反光镜
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 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
白亮的视野
3、放片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
压片夹固定,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 心。
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使用五个步骤
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使用五个步骤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使用五个步骤如下: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4.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
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5.整理:观察完毕后,将显微镜清洗干净后放置原位以备下次使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实验仪器之一。
它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并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微生物和其他微小生物体的结构。
以下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的方法。
1.准备工作:a.将生物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b.确保显微镜镜头及物镜是干净的,没有灰尘或污垢。
c.将显微镜插上电源并调整照明光源的亮度。
2.调节倍率:a.将样品放在玻片上,并用滴管滴上少量的水或显微液。
b.将玻片放在样品台上,然后轻轻地将样品台转动到底部。
c.转动物镜转盘,选择最低倍率的物镜(通常是4倍或10倍)。
3.调节焦距:a.将目镜对准眼睛,并用眼睛看穿目镜,找到样品的大致位置。
b.用粗调焦轮将物镜靠近样品,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c.使用细调焦轮进一步调节焦距,使样品尽可能清晰。
4.观察样品:a.使用物镜转盘选择较高倍率的物镜(例如40倍或100倍)。
b.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离开样品。
c.通过细调焦轮逐渐将物镜靠近样品,并使用目镜观察样品。
d.注意调节焦距,使样品保持清晰。
5.调节光源:a.观察过程中,如果样品显得太暗或太亮,可以调节照明光源的亮度。
b.调节光源的开关或旋钮,使样品显示出最适宜的亮度。
c.注意光源的角度和方向,以避免产生反射或阴影。
6.移动样品:a.如果需要在显微镜下移动样品,可以使用丝架或移动样品台来移动它。
b.小心地调整丝架或移动样品台的位置,确保样品不会移动太快或太慢。
7.清洁和存放:a.使用后,将显微镜的镜头和物镜擦拭干净,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样品或污垢。
b.轻轻地盖上显微镜的防尘罩,确保它不会受到灰尘或污垢的侵入。
c.将显微镜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以避免损坏或降低性能。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安全。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显微镜,以免留下油渍或损坏设备。
-不要强行旋转或调节显微镜的部件,以免损坏或误操作。
-仔细观察样品,尽量避免移动和调节显微镜过程中产生颠簸或震动。
显微镜使用初中范文
显微镜使用初中范文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和微小的结构。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显微镜被广泛应用,包括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
在初中科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光学显微镜。
这种显微镜使用光线通过物体,然后通过放大镜片来放大图像。
光学显微镜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和台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玻璃载玻片。
载玻片是用于固定待观察物体的平坦玻璃片,通常呈矩形或圆形。
我们可以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玻片上。
接下来,我们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座上。
台座通常有调节焦距和移动的装置,可以通过这些装置来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
调节焦距可以让我们看到清晰的图像,而移动装置则用于将载玻片上的待观察物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我们可以开始调整物镜。
物镜是用来放大物体的镜片,常见的物镜有10倍、40倍、100倍等。
通常我们会使用低倍物镜先放大图像,然后再使用高倍物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在调整物镜时,我们可以通过旋转物镜镜片或者调节台座来获得最佳的清晰图像。
最后,我们需要调整目镜。
目镜是用来观察物镜放大的图像的镜片。
目镜通常都是10倍的放大率。
在调整目镜时,我们可以使用调节焦距和调整物镜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目标图像。
当我们完成了以上步骤后,我们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物镜放大的图像了。
通常,我们需要用目镜来观察物体的细节和结构,并分析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调节焦距来使图像更加清晰,还可以使用移动装置来调整位置,以便更好地观察不同的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需要保持台座稳定,避免震动和晃动。
我们还需要小心地处理显微镜,避免碰撞和损坏。
显微镜的使用非常有趣和重要。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了解生物和化学等领域的细节。
同时,显微镜的使用也培养了我们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对我们的科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初中科学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并努力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人教版2024)
双目显微镜的操作 教师点拨:
1.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降到最低处。 2.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 3.用光源调节按钮调节视野亮度。 4.通过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 其它步骤均与单目显微镜操作相同。
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
镜头越短,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反之
克分别发明了更先进的显微镜。 鲁斯卡和克诺尔成功制
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 造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木切片时发现了一种中空的小 特点:电子显微镜实现
室结构,并将其称为细胞,为 了更高的分辨率,能够
科学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 观察到更小的结构,比
域。
如能够观察到病毒和大
应用:能够观察到微生物和细 分子。
目 镜 放大倍数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调焦距 调焦距
移动手轮 调节观察位置
底光源 使光线射入镜筒
在课本17页找到以下结构 标注并识记
调焦距 粗准焦螺旋 调焦距 细准焦螺旋
目 镜 放大倍数
转化器 调换物镜 物 镜 放大物像 反光镜 使光线射入镜筒
PART.03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探究 练习使用显微镜
PART.04
显微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显微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生命科学进步的基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 察工具。其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直接推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边界拓 展,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疾病 治疗方法的革新。
跨领域应用促进社会发展
显微镜不仅局限于生物科学, 其在医学、物理、化学等多领域 的广泛应用,成为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显微镜成为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 具,助力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生物网编辑了七年级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讲解,以备借鉴。
一、拿镜子
二、对光
通过目镜,你可以看到明亮的白色视野。
三、观察
1.将待观察的载玻片试样放在台上,用压片钳按压。
试样应直接与光孔中心相对。
2.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直到载玻片样本(观察物镜,防止物镜接触载玻片样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实验结束后,擦拭显微镜外观。
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向两侧倾斜,然后慢慢将镜筒降到最低位置。
最后,将显微镜放入镜盒中,并将其放回原位。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率=目镜x物镜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体图像和样本中的物体被反转。
如果对象图像为p,则实际对象为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bionet提供的七年级显微镜知识点讲解,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知识点
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特别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从显微镜的种类、结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介绍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种类
常见的显微镜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三种。
在生物学中,主要使用光学显微镜。
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升降系统、焦调系统和光源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在物镜下方,然后通过放大镜放大,最后通过目镜观察到物体的图像。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拿出显微镜和玻璃片,将玻璃片清洗干净。
2、调焦:将玻璃片放置在显微镜盘中央,调节升降系统将物
镜与玻璃片保持一定距离,然后通过焦调系统将物镜缓慢下移直
到图像清晰。
3、观察:通过目镜观察物体的图像,并可以通过旋转目镜观
察不同的角度。
四、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1、清洗:定期清洗显微镜的物镜、目镜和玻璃片等部分。
2、存储: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不受日光直射的地方,避免
受潮和氧化。
3、保养: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应当将物镜与玻璃片缓慢分离,避免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应当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同时,显微镜的维护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植物细胞》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填空1、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若要使视野亮一些,应该用、;要使视野暗一些,则应该用、。
2、目镜安装在上,物镜安装在上;观察时要选用(“低倍”或“高倍”)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
3、左图中,是目镜的有:、,其中放大倍数较低的是;是物镜的有:、,其中放大倍数较低的是;要想观察的细胞数目多,应选和组合观察。
4、对光时,先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然后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最后转动,使光线射入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视野。
5、比较填表:二、选择题1.某同学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如图Ⅱ一3所示,玻片上写的字母应该是()A.P B. d C.q D.b2.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动,可断定黑点最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3.使用显微镜对光的顺序是①选择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4.在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过弱,可选用的反光镜和光圈是 ( )A.平面镜、小光圈B.凹面镜、大光圈C平面镜、大光圈D.凹面镜、小光圈 5. 进行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下列哪些部件成一条直线 ( )A.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C.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D.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6. 若显微镜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污点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反光镜上7.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载物台8.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
第10课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装片的制作——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2.人类身体中最大的卵细胞体积约为 0.001毫米3。如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其体积约为0.125厘米3。则此时的镜 头组合是5×和10×。(物镜为5×和 20×,目镜为10×和25×)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②___③__④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 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目 镜、物镜、通光孔应在一条直线上 ③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 到物镜接近玻片 ④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⑤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 右上角移动玻片 ⑥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 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
制作洋葱鳞茎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 玻片擦拭干净 •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 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清水
制作
用镊子从洋葱鳞茎内表皮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 子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 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 响观察。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遮光器
通光孔
机械部分
镜筒 镜座 镜臂 镜柱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载物台 压片夹
二、显微镜的原理
• 光线通过的路线
• 外界光线→反光镜 →光阑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人的眼睛
三、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 •安放
•对光
•观察
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全镜套座动应作距桌边6~7cm左右。 3、安装好低倍目镜和低倍物镜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学习使用显微镜
3.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视野中是“P”,则实际是 “ d ”。即所观察的物像是上下左右相反的,玻片的实 际移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思考:若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将玻片标本如何移 动可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想一想、议一议
使用放大镜(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几倍的物像,如果观察 的对象为微小的物体怎么办?如果把两个放大镜相隔一定距离放 到一个硬壳纸筒中,能看到放大倍数更大的物像,这就是显微镜 的制作原理。这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显微镜的什么结构?
显微镜 常见的光学显微镜
1.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对光调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遮光器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转动反光镜, 使观察到的视野为明亮的圆形。
调焦观察:
将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 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到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 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压片夹(固定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平面镜 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 凹面镜
双目显微镜结构
实验•探究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
法二、材料用具
动植物玻片标本、池塘水、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擦镜纸、光学显微镜等。
三、方法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放
双目显微镜与单目显微镜操作的不同:
需打开电源开关并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需调节两个目镜间的距离以适应瞳距。 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标本至通光孔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时是使载物台的位置改变。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显微镜知识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显微镜知识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倍物镜 载 物 台
通 光 孔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② 将光圈放大;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 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调节反光镜,直 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如右图所示)
光圈
反光镜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①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 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 端。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②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 厘米时停止。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 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 再用细调节 器调节。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放片,调焦距) 4、高倍镜观察①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 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如 上图所示)
中期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 清晰。 (如上图所示)
显 微 镜 的 使 用
初 中 科 学 实 验 室
最早的光学显微镜
现代光学显微镜
初中实验室中的显微镜
使用导航
目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 数,比如40x,即放 大40倍
使用导航
物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 数 • 有低倍物镜、高倍 物镜、油镜三种
使用导航
压片夹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固定玻片标 本
使用导航
通光孔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使光线通过
使用导航
光圈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调节通光量
使用导航
1
1、目镜 2、粗准焦螺旋
2
8
3
3、细准焦螺旋 4、镜臂
4
8、镜筒 9、压片夹 10、载物台 11、光圈 12、反光镜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 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 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 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 箱内保存。
使用导航
begin
注意事项
使用导航
使用导航
镜柱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支持作用
使用导航
粗调节器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又名粗准焦螺旋 • 作用:源自降镜筒,升降 幅度较大使用导航
细调节器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又名细准焦螺旋 •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 幅度较小
使用导航
镜筒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镜头 •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 起来
9 10 11 12 6
5、物镜
5
6、镜柱 7、镜座
7
1、安放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 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 即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如右图所 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项
1、准备 2、对光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低倍镜前端距 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物镜转换器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和转换 物镜镜头
使用导航
载物台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玻片标 本
使用导航
反光镜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反射光线 • 有平面镜、凹面镜 两种
使用导航
镜座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稳定显微镜
使用导航
镜臂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握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