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图片

合集下载

鱼类病害PPT课件

鱼类病害PPT课件
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水温在25-30℃的6-9月,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 鳙等鱼类。
防治方法
使用消毒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全池泼洒中草药制剂,内服抗菌药饵。
案例二:鳗鲡腐皮病
症状识别
病鱼体表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或红色斑块,严重时 皮肤腐烂,露出肌肉。
流行情况
全年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生,主要危 害鳗鲡。
新型药物与疫苗的开发
总结词
针对传统药物和疫苗的局限性,开发新型药物与疫苗是鱼类病害防治的迫切需求,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和防 止耐药性的产生。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病原的特点,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药物与疫苗是关键。可以通过筛选天然抗菌物质、合成新型 药物分子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与疫苗。同时,加强药物与疫苗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确保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抗病育种与基因编辑技术
总结词
抗病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是鱼类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 遗传改良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减少药物使用和预防病害的 爆发。
详细描述
抗病育种是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 和培育具有抗病性的优良品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可以通过精确编辑鱼类基因,剔除致病基因或增强 抗病基因的表达,提高鱼类的抗病性能。
水温异常
水温过高或过低,超出鱼 类适宜生长范围,导致鱼 类生理机能紊乱。

常见鱼病及防治(含图谱)

常见鱼病及防治(含图谱)

寄生虫引起的肠道病

病症由鲩变形虫引起的一种肠道病。虫体寄生在肠内,由于肠黏膜组织遭到破坏,充血发炎,出现乳黄色黏液,因此

与细菌性肠炎有些相似,但无细菌性肠炎其他症状,常与

六鞭虫、肠袋虫同时存在,或与细菌性肠炎病形成并发症。防治方法(1)可采用生石灰清塘等措施,以杀灭落在水中的胞囊。

(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防止有病原体的水流人或

其他媒介物把病原体带人池

中。

病症由日本侧殖吸虫寄生在肠道中而引起的鱼病。发病鱼苗体色变黑,群集于鱼池下风处,停止摄食,故又称“闭口病”。发病6—7

天的鱼苗,鱼体透明,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肠道中的吸虫。6—7

厘米的鱼种发病,除了鱼体消瘦外,并无明显症状,刮下肠道内含物

和内壁,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虫体。

防治方法(1)每100千克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30—40克拌饲料投喂,连喂6天。

(2)鱼种阶段须加强投喂,随着负种的生长,症状可自然

失。

病症由隐藏棘衣虫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棘衣虫是黄鳝、草鱼肠道中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肉眼可见,大量感染时可达数百条。病鱼腹部膨

大,伴随充血现象,慢性感染,外表不显症状,危害不大。

防治方法(1)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克,以杀灭中间宿主剑水鳋,以防夏花草鱼种的急性感染而致死。

(2)黄鳝肠道中的成虫,对黄鳝危害不大,一般不显病症,尚

无治疗方

法。

病症由长棘吻虫寄生而引起的肠道病。病鱼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症外,一般不显病症。大量感染时,虫体聚集成簇,有的甚至穿

透肠壁。大量寄生能使肠道堵塞,使鱼丧失食欲,逐渐死亡。进一步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式下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式下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式(3)

说明:此页内容来源于,仅供学习,严禁传播

黄颡似嗜子宫线虫病

此病又叫"瞎眼病"。是由一种似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引起的鱼病。虫体粗

壮,呈血红色,体两端钝圆,体中稍

粗,体表布满不规则排列的透明疣突。

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充满活动的幼

虫。繁殖方法与嗜子宫线虫相似。雌

虫体长20-40毫米,中间宿主是台湾

剑水蚤,每年4-6月繁殖。幼虫能在

水中自由生活4天,悬浮于水上层,

黄颡鱼吞食阳性台湾剑水蚤而被感

染。每年9-10月雌虫由腹腔迁至眼窝

中定居下来,发育成熟,寿命为1年。病鱼眼眶四周发炎充血,虫体不断长大,导致眼球突出,以每年4-5月鱼体病症为最明显。

对红肿、突眼的病鱼,先剪开眼周外的肌肉组织,逐渐向眼窝剖进去,如有线虫,就可见虫体盘曲在眼窝内,有时数条缠绕在一起。此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一带地区,除危害黄颡鱼外,长吻、粗唇也常患此病。

防治方法:

因此病常在水库等大水面发生,尚无有效控制方法。

鲤嗜子宫线虫病

鲤嗜子宫线虫病又叫红线

虫病,是由鲤嗜子宫线虫引起的体表

寄生虫病。对鱼危害的主要是雌虫。

虫体盘曲在鲤鱼鳞片下的鳞囊内,虫

体长10,呈圆筒形,活体为血红色。

雌虫寄生在鱼的腹腔和鳔中,个体很小,乳白色。幼虫寄生在剑水蚤体内,鲤鱼吞食阳性剑水蚤而感染,幼虫通过肠壁而钻到鲤鱼腹腔中生长发育。雌、雄虫在腹腔或鳔中成熟交配,雌鱼迁移到鳞下寄生。雌虫在鳞片下吸取鱼的营养,发育长大,并破坏皮下组织,使鳞囊胀大,

鳞外松散,竖起,有时导致鳞片脱落,周围组织又由于虫体活动损伤,引起肌肉发炎,继续感染水霉和细菌,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此病在长江流域、华北、东北地区均有流行,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大鲤鱼。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介绍二十种常见鱼病

一、车轮虫、斜管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而引起的鳃病。这些

原虫对幼鱼和成鱼都可感染,在鱼种阶段最普遍,严峻时成“跑马病”。虫体常成群地聚拢在鳃丝边缘或鳃丝缝隙里,使鳃丝腐烂,严峻影响

鱼的呼吸机能,使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池水用 0.5 克硫酸铜和 0.2 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可杀死鳃上车轮虫。

2.最好其次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

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二、小瓜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成虫为球形,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圆形,大核香肠形或马蹄形。病鱼的体表有很多被小瓜虫侵袭而形成的白色小脓泡,故又称白点病。寄生处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特别,呼吸困难而死亡。对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欣赏鱼危害最为严峻。

〔二〕防治方法

1.放养时用亚甲基兰 10ppm 浸泡 10—30 分钟。

2.用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三、指环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指环虫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鳃病。病鱼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局部苍白,阻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 20 克洗浴 10—30 分钟。

2.用 90%晶体敌百虫 0.2~0.5ppm 全池遍洒,对杀灭指环虫也有很好效果。

3.最好是用指环净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杀虫后第三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

图解草鱼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的区别

图解草鱼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的区别

图解草鱼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的区别

9月份又到了草鱼肠炎病高发的季节,智渔聂小妹教你如何辨别病毒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能使广大养殖户正确认识草鱼肠炎的真正病源,能更快、更准确的对症用药,从而减少伤亡。

一、细菌性肠炎特征:

发病的草鱼体表发黑,离群独游,肠道发红,没有食物,充满黄色粘液和气泡,肛门红肿。严重时挤压鱼体会从肛门处流出黄红色粘液。伴有出血症状:鳃盖、眼睛有出血(见图1)、肠道变红,内有黄色粘液(见图2)、前肠肠道变红(见图3)、解剖开会发现肠道内充满黄色或者淡黄色粘液,肠壁变薄充血(见图4)。

细菌性肠炎图1

细菌性肠炎图2

细菌性肠炎图3

细菌性肠炎图4

二、草鱼病毒性的出血病肠炎的症状

肠道发红,有点状出血点,没有粘液(见图5),肠壁剪开会发现粘液很少,肠壁有时候会有出血点,肠道内有时候会有血液,刮取肠壁粘液有很多红细胞(直接出血)。

病毒性肠炎图5

三、肠炎病防治方法

外用:“北京鑫洋新杀菌红”用量为50-75ml/亩·米,适量水稀释后,全池

均匀泼洒,连续使用2—3天。

内服:“氟苯尼考”+“安菌克”+“中水维生素CE” 粉拌料投喂3—5天。

图解几种常见鱼病及治疗方法

图解几种常见鱼病及治疗方法

白点病;

附图1;

附图2;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鱼的体外寄生虫引起的,比较常见的鱼病。一般发生在换季的时候或新鱼入缸的时候。所以控制好温度是关键。白点病好治,只要发

现的及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就可以痊愈。

治疗方法:

一:换水三分之一、把水温升到30度以上,加少许盐,并加大给氧。这种方法比较安全,对治疗白点还是比较有效的。能不用药尽量不用。

二. 加大水中溶氧量和保持良好的水质,使病菌处于水中细菌的竞争劣势,建议暂时停止喂食。高温的情况下继续喂食只会加快水质的恶化!

注意:如果鱼缸里有草,加温有可能会使草死亡,草缸不建议使用。如果鱼缸里有清道夫,加盐有可能造成清道夫死亡,有清道夫不能加盐,升温、加氧就可以了。

三:加黄粉或甲基蓝,这两种药性比较温和,适合草缸使用,而且可以兼治其他疾病,如烂尾等。治好后不必全缸换水,对水质污染较小。

四:加白点净,活性碳要拿出!见效快,但对水质污染较重,而且此药中含有对人体有害成份,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不建议使用。用药后,要全缸换水。

治疗方法4: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不能直接放在鱼缸里,要用另外的容器化开,比例不能超过5千分之一,把病鱼放入,药浴5-10分钟后,将病鱼捞出,有条件把病鱼分缸另养。这种见效快,但是对鱼伤害较大,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鱼的死亡,不建议使用。

白点病不难治,换季时,注意换水的水温不要和鱼缸里的水温相差2度以上,可以减少白点的发病率。

白点病发生后,最好全缸消毒,因为30度可以杀死小瓜虫成虫,不能杀灭小瓜虫的卵,可以用浓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对鱼有伤害,消毒后注意要鱼缸冲洗干净。

渔医齐同俊年度病害总结手记,附65张病害图片和经典点评(下)

渔医齐同俊年度病害总结手记,附65张病害图片和经典点评(下)

幅度地通 过管理 来控 制养殖 成本 ,而草 鱼吃料 的好坏就 是这 个环节 中最为重要 的一环 。最 后关注草 鱼摄食 ,关注池塘效
益 。j 一
摄 食量 还是 比较 大 ,但 是由于消化酶 的活 l 生比较 差 ,这段 时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 较惨 重
( 图3 3
鲴成‘ } 鱼喂
量 鱼大: 拇 Ⅱ
: 耍幕
( 质滔
器谍
薹 类死 亡 成鱼体
的脂肪 梃的鱼苗 ,由于鱼塘亚 司 时 被斜管虫和杯 体虫 本
瓷 化氢和 烷等有毒物 质得 不到降解
图5 8 、5 9 、6 0 示叉尾鲴亚硝酸盐中毒
图4 1

病笔


糯 生 鳞 、
母 赤
糸 皮
图4 3
图4 4
们 物


一 4 J
这段
先是】 注意 疋
萤 少 ,

温 也 不够 另 外 在这 一

);
阵讳
青 两

5 容 易出
瞽 的雷 阵
圣 种天气
犬太 I
4 ~6
枯 7 ‘ r, ’ “打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上)[1]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上)[1]

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吸弧病毒引起的鱼病。病毒 的个体极小,呈 颗粒状,须在电 子显微镜下才 能看清。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 药性,所以难以用药物治疗。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季节:5-9 月主要危害草鱼种, 5-7 月主要危害 2 龄草鱼种,8-9 月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 病鱼体色发暗,微带红色。病症主要有三种类型:"红肌 肉"型,撕开病 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 见皮下肌肉充血;"肠炎"型,病鱼肠道充血,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容易与其他细菌性鱼病混淆,所以诊断时务须仔细观察病鱼体 外和体内肠道等器官。首先检查病鱼口腔、头部、鳍条基部有无充血现象,然后用镊子剥开皮 肤观察肌肉是否有充血现象,最后解剖鱼体,观察肠道是否有充血症状。如果充血症状明显, 或者有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可诊断为草鱼出血病。
防治方法: 1、禁止在鱼苗池中施放未经发酵的肥料;施肥和投饵要适量,防止池塘中的腐殖质过多; 2、清除鱼池中的水草,控制水质的肥度,保持水质肥、爽、活; 3、往病鱼也中冲注新水,可防止病情恶化,加入新水后,病情轻的鱼可以排出气泡,恢 复正常。
鳃霉病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 国内发现的鳃霉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 霉, 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 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 织中生长;另一种是寄生于青、鳙、鲮鱼鳃上的鳃霉, 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分枝特别多,分枝沿着鳃丝 血管或穿过软骨生长,纵横交错。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中)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中)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

说明:此页内容来源于

/UploadFile/,仅供学习,严

禁传播

肤孢虫病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已发现的肤孢虫有3种,即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和一种未定名的肤孢虫,孢子椭圆形或近圆形,外包一层透明膜,细胞质中有一大而发亮的圆形折光体,孢核圆形,有颗粒状的孢质结构。孢囊有的呈香肠形,有的呈带形或盘曲成一团的线形。在草、鲤鱼等体表寄生的肤孢虫,为盘卷成团的线状孢囊,全身都有分布,数量可多达数百个,鱼体发黑消

瘦,被寄生处的皮肤发炎、溃烂;严

重感染的夏花草鱼,往往会引起死亡。

斑鳢上的广东肤孢虫孢囊呈带形,被

寄生处在椭圆形凹陷,孢囊周围的鳃

组织充血。

防治方法:

1、对病鱼要隔离,对发生鱼病的鱼塘要进行消毒,杀灭孢子等;

2、每50千克鱼饵拌磺胺噻唑5克,药饵可防伤口溃烂;

3、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

痘疮病

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

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2

龄鲤鱼、红鲤鱼,一般流行季节在秋

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0℃-15℃

时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

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

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1、将病鱼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

说明:此页内容来源于,仅供学习,严禁传播

肤孢虫病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已发现的肤孢虫有3种,即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和一种未定名的肤孢虫,孢子椭圆形或近圆形,外包一层透明膜,细胞质中有一大而发亮的圆形折光体,孢核圆形,有颗粒状的孢质结构。孢囊有的呈香肠形,有的呈带形或盘曲成一团的线形。在草、鲤鱼等体表寄生的肤孢虫,为盘卷成团的线状孢囊,全身都有分布,数量可多达数百个,鱼体发黑消

瘦,被寄生处的皮肤发炎、溃烂;严

重感染的夏花草鱼,往往会引起死亡。

斑鳢上的广东肤孢虫孢囊呈带形,被

寄生处在椭圆形凹陷,孢囊周围的鳃

组织充血。

防治方法:

1、对病鱼要隔离,对发生鱼病的鱼塘要进行消毒,杀灭孢子等;

2、每50千克鱼饵拌磺胺噻唑5克,药饵可防伤口溃烂;

3、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

痘疮病

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

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2

龄鲤鱼、红鲤鱼,一般流行季节在秋

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0℃-15℃

时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的草、

青、鲢、鳙、鳊鱼都不感染,此病流

行不广,水库网箱养的鲤鱼此病较常见。

患痘疮病的病鱼在发病初期,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逐渐扩大并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据了鱼体表面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疾病图片

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

症状:口腔、眼眶、体表、肌肉、内脏出血或充血,有时在背部两侧出现两条灰白带。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是草鱼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可造成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6~9月。已呈全国分布。

打印病

病原: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鲢鳙鱼,严重影响鱼的商品价值;四季皆可发生;呈全国性分布。症状:先病灶部位出现圆形出血红斑,后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肌肉,形似印记。病灶通常出现在肛门附近的两侧,且对称。

痘疮病

病原:鲤疱疹病毒。

症状:在体表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鱼,造成大批死亡的例子不多,主要流行于黄河以南。

疖疮病

病原:疖疮型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科鱼类,无明显流行季节,全国性分布。

症状:初期病灶部位肌肉隆起,随后形成明显的疖疮,疖疮充血,鳞片松动、脱落,肌肉溃疡、坏死,病灶溃破后,形成“火山口”。

疖疮病

竖鳞病

病原:点状假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鲫鱼成鱼和亲鱼,死亡率较高。春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

症状:鳞片向外张开,鳞基部水肿,鳞囊积水;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肿大,腹腔积水,内脏也肿大。

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是草鱼“三病”之一,但也危害其它鱼类。4~9月为流行季节,全国性分布。症状: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并有黄色粘液流出。腹腔积水,肠道充血并充满黄色浓液和气泡。

鳗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爱德华氏菌。

症状:本种病的症状分肝脏型、肾脏型和混合型。肝脏型:病鱼前腹部(即肝区)肿大、充血,腹壁肌肉坏死,严重时,坏死部位穿孔,可见肝脏,肝脏明显肿大、溃疡;肾脏型:病鱼肛门区红肿,红肿部位肌肉坏死,皮肤、鳍条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肾脏、脾脏肿胀。肝肾混合型:则同时呈现上述两种症状。

流行与危害:危害欧鳗和日本鳗。温室养殖鳗鱼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露天养殖主要流行于夏季。国内养鳗区均有发生。

鳗红点病

病原:鳗败血假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日本鳗,危害较大。水温15~20度时流行。目前只发现于台湾。

症状:全身出现出血点,严重时出血点连成一片;腹膜出血,肝、脾、肾肿胀,呈暗红色,并有网状血丝;肠壁充血。

粘孢子虫病

病原:多种粘孢子虫,如圆形碘泡虫等。

寄生部位:体表、鳃、脑、内脏、肌肉等。

流行与危害:危害许多海、淡水鱼类,可引起鱼的死亡,或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可以在任何季节流行。全国分布。

症状:寄生于不同的部位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寄生部位:体表、鳍条、鳃部。

流行与危害:可以危害几乎所有鱼类,没有季节性,水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都可流行。可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全国分布。

症状:体表、鳍条、鳃瓣布满白色囊泡,鳞片腐烂、脱落,有时体表充血、发炎。

车轮虫病

病原:能引起病害的有10多种车轮虫。

寄生部位:鳃部、皮肤。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和观赏鱼,流行季节为5~8月。全国分布。症状:病鱼沿池边狂游,不摄食,消瘦。俗称“跑马病”

车轮虫病

病原:能引起病害的有10多种车轮虫。

寄生部位:鳃部、皮肤。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和观赏鱼,流行季节为5~8月。全国分布。症状:病鱼沿池边狂游,不摄食,消瘦。俗称“跑马病”

车轮虫病

三代虫病

病原:三代虫科种类。

寄生部位:体表、鳍条、鳃部、口腔。

症状:寄生于体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有时还发生溃烂,鳍条被蛀蚀。

流行与危害:是养殖鱼类和观赏鱼的常见寄生虫。可引起死亡。春末夏初流行。全国分布。

复口(双穴)吸虫病

病原:危害鱼类的是复口吸虫的囊蚴和尾蚴。

寄生部位:眼部

流行及危害:可以感染任何淡水鱼类,感染期在5~8月。流行地区与鸥鸟的存在密切相关。

症状:在初感染时,鱼极度不安,继而行动迟缓,身体失去平衡。急性感染可引起大量死亡。慢性感染可导致白内障,瞎眼,鱼体变形等。

复口(双穴)吸虫病

舌型绦虫病

病原: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

寄生部位:体腔。

症状:腹部膨大,身体消瘦,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

流行与危害:宿主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影响生长,严重时导致死亡。全国性分布。但舌状绦虫与双线绦虫的分布区域不同。

症状:腹部膨大,身体消瘦,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

中华鳋病

病原:

大中华鳋;鲢中华鳋;鲤中华鳋

寄生部位:鳃部

症状:鳃丝末端肿大,粘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

流行与危害:中华鳋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呈全国性分布,流行季节为4~10月。主要危害是影响鱼的呼吸和引起细菌的继发性感染。

锚头鳋病

病原:多态锚头鳋:鲢、鳙、团头鲂的体表和口腔

草鱼锚头鳋:草鱼体表

鲤锚头鳋:鲤、鲫、鲢、鳙及青鱼的体表、鳍条和眼睛

症状:病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行动迟缓。有时造成鱼体畸形。

流行与危害:该病呈全国性分布,全年都可流行。危害各种年龄的鱼类。对鱼种的危害更大。有时即使不造成鱼类死亡,但严重影响鱼的生长,或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水霉病

流行与危害:危害几乎所有的鱼类和水产动物,可导致死亡,或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四季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