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图片

合集下载

斑马鱼的性腺发育(1)

斑马鱼的性腺发育(1)
斑马鱼的性腺发育
2021/3/6
1
精巢的组织学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 生殖细胞形态
精巢一对,位于腹腔背部两侧,体积较小,以系膜与体壁相联,左右 精巢彼此分开,在尾端合并成一条很短的输精管,和一般鲤科鱼类相 同。
生殖上皮随着结缔组织向精巢内部延伸,形成许多隔膜,把精巢分成 许多不规则的精小叶,从其横切面上可见许多精小叶紧密排列,但没 有一定的规律性,精小叶为精巢的实质部分,因其呈管状又可称为精 小管。
1. 挑选出适当的公鱼跟母鱼,体长要尽量一样, 母鱼可以略大一些。
2. 将公鱼与母鱼分别放置产卵缸的两侧,中间 设置隔板将其隔开。
3. 产卵房的准备
产卵后小鱼:卵巢细长,结构松散,包含有排卵后的空滤泡、第Ⅱ时相、第Ⅲ 时相和第Ⅳ时相卵母细胞。
2021/3/6
12
繁殖期,IV期卵巢
2021/3/6
13
Ⅰ期:初级生长期(primary growth stage),卵母细胞(卵泡) 体积小(7~140μm),卵母细胞开始生长。
Ⅱ期:皮质泡时期(cortical alveolus stage),卵泡直径 140~340μm。卵母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卵母细胞外周的 皮质区出现许多小泡。
迅速
•胞核的直径在Ⅱ时相增长迅速,在Ⅲ时相中期、Ⅳ时相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缓慢,几乎没有变化
•核质比在第Ⅱ时相最大,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核质比越
来越小
9
卵巢壁:由两层被膜构成, 外层为腹膜,内层为白膜。 白膜由外到内依次为扁平上 皮细胞、疏松结缔组织、间 质组织和生殖上皮。
产卵板:白膜中的结缔组织 向卵巢内部伸展与卵巢生殖 上皮共同构成板层状结构, 称产卵板,是卵子产生的地 方。

鲤鱼急性烂鳃病

鲤鱼急性烂鳃病

鲤鱼急性烂鳃病“预防重于治”河南德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水产事业部姚顺杰当前鲤鱼养殖户都急切呼吁尽快搞清鲤鱼急性烂鳃病的病原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同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物,研制安全、高效的新型药物等,以降低鲤鱼急性烂鳃病对鲤鱼养殖的危害,促进鲤鱼养殖的健康发展。

一、鲤鱼急性烂鳃流行情况此病在我国北方地区5~9月的高温时期容易流行,流行水温在25℃~37℃,发病率高达50%~80%,发病的鲤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水温在20℃以下时鲤鱼得此病的几率相对较小。

在夏季高温天气下,病鱼的死亡高峰期可持续1~2周,在低水温季节,病鱼呈慢性发病,病鱼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此病持续时间长。

鲤鱼急性烂鳃主要威胁200克以上鲤鱼(近几年200克以下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成鱼的危害性更大,此病的水平传播速度极快,尤其是水质恶化、鲤鱼吃食不好的池塘更容易患此病。

爆发鲤鱼急性烂鳃的鲤鱼往往还伴有其他细菌病、寄生虫病等的混合感染,这就更加剧了鲤鱼的死亡。

二、鲤鱼急性烂鳃病防治措施对于鲤鱼急性烂鳃病的防治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可以从改善和优化养殖水环境、添加改善饲料品质的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增强鱼体自身抵抗力、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科学的养殖方式等方面进行鲤鱼急性烂鳃疾病的综合防治。

平时预防鲤鱼急性烂鳃建议:能不用药则不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平时尽量使用中草药而不是用化学药物,一旦必须使用化学药物,尽量使用复方制剂,不使用原药。

三、改善鲤鱼养殖水环境养殖水环境是鲤鱼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养殖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鲤鱼能否健康、安全、快速生长。

盲目增加鲤鱼养殖密度、强化鲤鱼投饵量都会加重养殖水体负担(尤其是养殖中后期),破坏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

因此在鲤鱼养殖过程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水质改良保护解毒剂、水质宝等渔用微生态制剂来改善鲤鱼生长环境,控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也可以合理使用一些消毒剂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增殖。

《鱼病诊治彩色图谱》随笔

《鱼病诊治彩色图谱》随笔

《鱼病诊治彩色图谱》读书随笔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内容简述 (3)2. 作者介绍 (4)3. 书籍背景及内容概述 (4)二、《鱼病诊治彩色图谱》阅读心得 (5)1. 书籍特点分析 (7)1.1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7)1.2 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性强 (9)1.3 涉及鱼病种类丰富,覆盖面广 (10)2.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1)2.1 初期阅读难点及克服方法 (12)2.2 对某些病症的疑惑及解决途径 (14)2.3 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15)三、鱼病诊治技术要点解析 (16)1. 鱼病诊断方法 (17)1.1 目测诊断 (18)1.2 实验室诊断 (19)2. 鱼病治疗措施 (21)2.1 药物治疗 (22)2.2 环境调控治疗 (23)2.3 预防措施 (24)四、图谱中的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25)1. 案例选取背景及原因 (26)2. 案例分析过程 (27)3.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28)五、书中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拓展 (29)1. 实际养殖中鱼病防治的应用 (31)2. 鱼病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与探索 (32)3. 与其他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对比与借鉴 (34)六、总结与感悟 (35)1. 学习《鱼病诊治彩色图谱》的收获与体会 (36)2. 对未来鱼病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37)一、书籍概述《鱼病诊治彩色图谱》是一本专为水产养殖业者和鱼类疾病研究者打造的实用指南。

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详尽地介绍了各种鱼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书中不仅涵盖了鱼类常见疾病的处理,还深入探讨了病因分析、病理变化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团队:本书由一群经验丰富的水产养殖专家和兽医共同编写,确保了书中的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出版背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鱼类疾病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帮助养殖户和研究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我们精心编纂了这本书。

淡水鱼类大全

淡水鱼类大全

淡水鱼类大全春季淡水鱼类易发的寄生虫病花罗汉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易暴发,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

现将常见春季寄生虫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该虫寄生在体表,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

镜检有大量波豆虫寄生。

2.治疗方法:鱼种放养前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30分钟。

波豆虫二、斜管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该病无特殊症状,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在北方地区越冬后期发病严重。

2.治疗方法:可用克/立方米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或单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斜管虫三、小瓜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小瓜虫。

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2.治疗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

小瓜虫四、锚头鳋病1.病原及症状:因锚头鳋寄生而致病,寄生在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内,寄生处红肿发炎;当大量寄生在体表时,虫体上好似披了蓑衣,故又叫蓑衣病;当大量寄生在口腔时,病鱼的口不能关闭。

2.治疗方法:可用0.5克/立方米硫酸铜加0.2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或用0.7克/立方米晶体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或每亩用松树枝叶15千克~20千克,扎成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锚头鳋五、鱼虱病1.病原及症状:是一种侵袭性鱼病,该病在低温季节极易流行,并可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肉眼可见扁圆形的虫体在鱼体上爬行或叮咬,鱼表现出极度焦躁不安、跃出水面、急剧狂游等症状,有的病鱼靠池壁摩擦、翻滚等,病重鱼逐渐消瘦死亡。

鱼溃疡病- -

鱼溃疡病-          -

鱼溃疡病
摘要:感染的迹象身体上出现浅的、裸露的疮,通常颜色发红,有时也在鳍上出现。

红疮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显的是水霉菌。

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上受损害的区域扩大并且连在一起。

受侵害的鱼类冷水鲤科鱼类最常受到侵害,尤其是金鱼和锦鲤。

这种传播很广的疾病已经给商感染的迹象身体上出现浅的、裸露的疮,通常颜色发红,有时也在鳍上出现。

红疮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显的是水霉菌。

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上受损害的区域扩大并且连在一起。

受侵害的鱼类冷水鲤科鱼类最常受到侵害,尤其是金鱼和锦鲤。

这种传播很广的疾病已经给商品鱼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感染详述溃疡主要由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

属高接触传染性的疾病,通过鱼、鸟、网等传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临床上受侵害的,有些鱼可能是疾病的携带者。

锦鲤身上通常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

感染可能单纯是表皮上的。

金鱼身上经常出现慢性败血症,导致水肿和死亡。

推荐的治疗方法治疗不复杂的溃疡感染相对容易,可使用专门配制的含有恶喹酸的饵料,或者使用新型专用的抗溃
疡处理剂。

治疗可能受到原生动物或者皮肤吸虫造成第二次感染的影响,第二次感染也应该治疗,食盐是有用的辅助处理剂。

所有的设备都应该彻底消毒,保证绝对的干净。

渔医齐同俊年度病害总结手记,附65张病害图片和经典点评(下)

渔医齐同俊年度病害总结手记,附65张病害图片和经典点评(下)
/ 病 害监 测 2 0 1 5 年1 0 月

北 面 途 图 长
执 业 渔 医 齐 同俊
七 : } 列
杀 损
虫 失
_l


运 弼 输
气 个 做
月 好
见 均

【。 、 ’ ; j 【


多 中 案
体 毒




点 垂 乍 。

幅度地通 过管理 来控 制养殖 成本 ,而草 鱼吃料 的好坏就 是这 个环节 中最为重要 的一环 。最 后关注草 鱼摄食 ,关注池塘效
益 。j 一
摄 食量 还是 比较 大 ,但 是由于消化酶 的活 l 生比较 差 ,这段 时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r 蹿 【 习
图3 6

图3 3
图3 4
图3 5
值 水 首 得





田 r 豇 ,月 牛 过 高 日



图3 7

图4 2
丁 使
也 多

浮 t
图3 9
一 。 。 。
图4 0

÷ . .
圈 ■
1 4 ℃ 以上都可 以发生 ,所以 白云 区的败血症 基本 上全年都 】
龟 类比较常 见 的就 是水 霉
6 殳 在1 0  ̄ ( 2 ~ 1 5  ̄ C,水温高于
2 5 ℃就 比较少发病 ,一般在 体表受 到损 伤后才会 感染 ,如体 表擦 伤 、寄生 虫和冻伤等 ;鳃霉病却 刚好相 反 ,一股莅高 温

鲤.鲫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畜牧渔业论文

鲤.鲫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畜牧渔业论文

鲤.鲫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畜牧渔业论文鲤.鲫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洪徐鹏(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2012年夏初在江苏省盐城银鲫养殖区大规模爆发“大红鳃”和“鳃出血”病症导致全池鲫鱼、鲤鱼在一周内全部漂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经过回感实验以及病原检测确定病原为鲫疱疹病毒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Ⅱ)。

经过查阅报道,每年在全国各大鲤、鲫养殖区均有疱疹病毒病疫情发生,本文将系统介绍疱疹病毒病以及诊断与防治,希冀为养殖户有所帮助。

1病原鲤、鲫疱疹病毒病的病原分别是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Ⅲ)和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Ⅱ),暂列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d Herpesvirus)。

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Ⅲ)又称锦鲤疱疹病毒,鲤疱疹病毒属还有鲤痘疮病毒(鲤疱疹病毒Ⅰ型,CyHV-Ⅰ)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Ⅱ)。

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Ⅲ),是一种具有成熟的病毒颗粒的球状病毒,有囊膜,直径约170~230 nm。

该病毒的核衣壳为对称十面体,直径为100~110 nm,该病毒由31种病毒多肽组成,遗传物质为双链DNA,CyHV-Ⅲ的基因组大小约为277 kb。

鲫疱疹病毒病的病原暂确定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Ⅱ),该病毒的核衣壳呈六角形或球形,直径为100~110 nm,有囊膜,病毒粒子呈椭圆形,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00 nm。

CyHV-Ⅱ与另外两种鲤科鱼类的病毒:CyHV-I 和CyHV-Ⅲ,关系十分接近。

由于对该病毒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基因组大小及病毒多肽组成尚不明确。

2流行学特点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Ⅲ)仅仅感染锦鲤、鲤鱼和剃刀鱼(Solenostomus paradoxus)。

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

CyHV-Ⅲ的发病最适温度是23~28 ℃(低于18 ℃,高于30 ℃不会引起死亡)。

图解常见金鱼疾病的防治

图解常见金鱼疾病的防治

图解金鱼常见疾病的防治特别鸣谢:金鱼吧友初学养鱼ABC 编辑整理:金鱼吧友zb342199图解金鱼常见病的防治水霉病(白毛病、水棉病)水霉病图2(外伤并发水霉病)概述:水霉菌广存於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为一种常在的霉菌,於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

病菌为细长分枝的菌丝体,一端像根状附着在鳖的皮肤组织中,大部分伸出体外,肉眼可见。

菌丝呈灰白色,柔软,很像是浸泡在水中的棉花纤维。

病状: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像一团白毛。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防治办法:1、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可治疗水霉病。

2、30ppm的孔雀石绿药浴病鱼5-10分钟,可治疗水霉病。

3、用0.1ppm的亚甲蓝药液遍洒,每一次,连续两天,可治水霉病。

4、福尔马林100~250ppm,药浴1小时。

经验之谈:平时在鱼缸中稍加些盐,能有效预防。

孔雀石绿鱼店一般都有成品药卖,剂量较好掌握。

亚甲蓝、福尔马林药店有打印病(腐皮病)打印病图2概述:由点状产气单孢菌感染受伤的鱼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主要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菌。

病状:症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

发病部分先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中间部分鳞片脱落,腐烂表皮也崩溃脱落,并露出白色真皮,病灶部位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的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

在整个病程中后期形成锅底形,严重时甚至肌肉腐烂,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随即死去。

1、加强饲养管理,勿使鱼体受伤。

夏季经常换水,可有效预防此病。

2,用呋喃唑酮或利凡诺1%浓度涂抹病灶。

3、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浓度浸洗鱼体,当水温20℃以下时,浸洗20~30分钟;21~32℃时,浸洗10~15分钟,用作预防和早期的治疗。

龙鱼疾病

龙鱼疾病

龙鱼疾病养鱼重要的先要养好水,一缸好水绝对会给你省下不少麻烦,但有些情况却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少我们要有办法去处理。

那就先了解一点基础知识。

鱼病的防治基础知识预防鱼病,首先要弄清楚鱼发病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止鱼病发生,而造成鱼病的因素主要有:1、水温、水质失宜--热带鱼对水的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水温的突然变动,温差超过5度以上,或水温长时期偏低或偏高,都会使鱼发病.水质也是一样,如果单位水体中载鱼量太多,使生存的生态环境相对变得恶劣,超过热带鱼适应的范围,便可能发病.如不及时换水,当鱼的排泄物、分秘物不断累积,二氧化碳和氨增多,微生物、藻类大量增长,就会令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

因此,保持均衡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是非常必要的。

2、饲喂不当--人工养鱼,全赖人工投饲,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使鱼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致病。

若是饲料霉败变质,更可能使鱼中毒致病。

3、操作不慎--在捞鱼的操作过程中,不慎碰伤鱼体,折断鱼鳍,或是鱼跳落于地上受伤,伤部极易感染。

此外,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

4、外部带入病原体--将外部病原体带入养鱼容器的途径很多,如由饵料、水草带入,病鱼用过又没消毒的工具,新购入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带入病原体。

5、意外中毒--多属农药中毒,如为美化环境,将鱼缸、水族箱与花盆放在一起,对花盆喷药治虫时,没有想到鱼,没有移动鱼缸,也未加盖;将农药喷入鱼缸,使鱼中毒身亡。

清洗过滤棉时,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平时预防措施:1、了解热带鱼对水质、水温的要求,使水温、水质符合饲养鱼的要求。

放养密度适当,勤排污、换水和清洗滤棉,换水时,新、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温过分升降。

2、保证饲料质量,要按照鱼的食性投饲,饲料要新鲜、清洁、适口,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喂鱼。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上)[1]

常见鱼病图片及防治方法(上)[1]
腐鳍病
腐鳍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很多饲养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都可感染此病, 尤以泥鳅发病率最高。 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 肌肉腐烂,甚 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鱼体两侧从头部至 尾部均浮肿,有红斑。患腐鳍病的其他鱼类,鳍因组 织坏死而逐渐缩小,鳍的边缘呈锯齿状;随着病情发 展,逐渐腐损,最后仅剩鳍条软骨外露。
草鱼出血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患病的鱼和死鱼不断释放出病毒,更由于该病毒的抗药 性强,这样就造成药物治疗的困难,目前比较有效的是 采取预防方法:
1、注射灭活疫苗。对草鱼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当 年鱼种注射时间是 6 月中下旬,当鱼种规格在 6-6.6 厘 米时即可注射。每尾注射百分比浓度疫苗 0.2 毫升, 1 冬龄鱼种每尾注射 1 毫升左右。经注射免疫后的鱼种, 其免疫保护力可达 14 个月以上。同时还可用浸泡疫苗 进行浸泡免疫。
感染鳃霉病急性型的病鱼,出现病情后几天内即 大量死亡,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鱼不 摄食,游动缓慢。慢性型发病的病鱼,死亡率稍低,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 苍白色。诊断鳃霉病必须借助显微镜确诊。剪少许腐烂的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鳃霉菌 的菌丝。
防治方法: ①经常向池中注入新水,改善鱼池水质,可减少此病发生。 ②改用稻草粪肥直接沤水法为混合堆肥法来培育鱼苗鱼种,改茶饼清塘法为生石灰清塘
第二是由于池水中的氮含量达到饱和状态所引起。据报 道,1 升水中含氮量达到 18.6-19.73 毫克,便可使鱼发生气泡病。
第三是水中的氧气达到过饱和状态所引起。池塘内的水生藻类如金鱼过多,在强阳光照 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而释放大量的氧气于水中,使水中的氧气过饱和,在鱼的体表、鳍 上、鳃上形成许多气泡,也可使鱼的浮力增加,失去正常的游动能力而死亡。

动物白化病

动物白化病
动物白化病
动物界的“白雪公主”
白化猩猩
白化鳄鱼 巴西圣保罗,白化鳄鱼Bino接受针灸治疗。圣保罗水族馆的兽 医们为驼背、脊椎侧弯的Bino找到了一种传统疗法棗针灸。它 每周接受一次针灸,这种治疗还真的与效果,最近,它终于可 以再次甩尾巴和移动后腿了。
白化袋鼠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 干,袋鼠妈妈拥抱 宝宝。
白化鳄鱼
白化鹿
白化小浣熊
白化松鼠
在北朝鲜拍摄的一只罕见的身患白化病的松鼠。白化病是一 种遗传性黑色素合成障碍,特征为眼部、皮肤和头发缺少部 分或者全部黑色素。白化病由隐性等位基因遗传导致。这种 疾病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鱼类、鸟类、爬行类 和两栖类动物。
美国奥克兰,白化变异的牛蛙试图影藏在绿色 的草丛中,蛙兄,不好意思,您变异了,隐藏 这工作还是交给正常的绿蛙吧。
白化龟
白化猫头鹰
白化豹纹壁虎
,诞生在欧洲的第 一匹也是唯一一匹白化马。
白化人
白化袋鼠
乌克兰雅尔塔,罕见双头白化蛇。
白化知更鸟
白化蜂鸟
乌克兰Skazka动物园提供的图片,四只可爱的白虎宝宝, 其中一只还属于罕见的白化变种。它们的妈妈曾于2009年 被赠与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
白化鲶鱼
苏格兰西洛锡安,一只白化臭鼬成功产下同样患有白化 病的小臭鼬,小家伙很健康。
摄影师Steve Gould再南极洲南乔治亚岛附近的露脊鲸海湾 (Right Whale Bay)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化病小海豹,海豹多为 深色,而白化的几率约为千分之一。由于肤色的不同,这只 小海豹被同伴抛弃,显得十分可怜。

《观察鱼》PPT课件2024新版

《观察鱼》PPT课件2024新版
《观察鱼》PPT课件
目录
• 鱼类概述与分类 • 鱼类形态结构观察 • 鱼类生活习性探究 • 鱼类观察实验方法与技巧 • 鱼类资源保护与人类利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鱼类概述与分类
鱼类的定义及特点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大类群 ,生活在水中,呼吸通过鳃进行

鱼类的身体形态多样,有流线型 、扁平型、圆筒型等,适应不同
实验鱼类的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鱼类,了解其基 本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
现场观察记录要点
外观形态观察
记录鱼类的体型、体色、鳞片排列、鳍的形状和数量等。
行为习性观察
观察鱼类的游动方式、摄食行为、社交行为(如求偶、争斗)等 。
生理反应观察
注意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如呼吸频率、应激反应等。
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竞争与共生
在同一水域中,不同种类的鱼可能会因为食物和栖息地而 竞争,也可能形成共生关系,如清洁鱼和“客户”鱼之间 的共生关系。
04
鱼类观察实验方法与技 巧
观察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准备
准备显微镜、相机、测量工具( 如卡尺)、记录本、标签等。
实验环境设置
选择适当大小的容器,模拟鱼类的 自然环境,如水温、水质、光照等 。
的水生环境。
鱼类具有鳍和尾,用于游泳和保 持平衡。
鱼类分类与分布
鱼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 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两大类 。
软骨鱼纲包括鲨鱼、鳐鱼等, 硬骨鱼纲包括鲤鱼、鲈鱼等。
鱼类分布广泛,从淡水到海水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几乎有 水的地方就有鱼类的存在。
淡水鱼与海水鱼区别
生活环境不同
食物来源不同
淡水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等淡水环境中 ,而海水鱼生活在海洋中。

河鲀

河鲀

河鲀,俗称河豚,(注:河豚的叫法存在错误,但因为传播广泛,好多地方称之河豚,其实河豚为哺乳动物如长江白鳍豚,请加以区别。

类似于猫熊,错误的叫法接受度高之后便称之为熊猫。

)自古以来中国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声的唧唧声而得名河"豚"。

另有“气泡鱼”、“吹肚鱼”、“河豚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等称呼。

古时称“肺鱼”。

英文名:puffer fish 。

河鲀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中文学名河豚鱼拉丁学名takifugu别称气泡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辐鳍鱼纲目鲀形目科鲀科属东方鲀属分布区域北纬45度至南纬45度之间的海水、淡水等水域英文名pufferfish, puffers目录1形态特征2分布范围3生活习性▪ 洄游▪ 食性▪ 自卫4物种分类▪ 虫纹东方鲀▪ 横纹东方鲀▪ 铅点东方鲀▪ 月腹刺鲀▪ 红鳍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 刺鲀▪ 绿河鲀▪ 黑斑叉鼻鲀▪ 星斑叉鼻鲀▪ 白点叉鼻鲀▪ 菲律宾叉鼻鲀5体内毒素▪ 历史记载▪ 化学成分▪ 有毒部位▪ 临床症状▪ 中毒诊断▪ 中毒治疗6食用方法7河鲀史话▪ 史料▪ 严嵩吃河鲀的故事8养殖技术▪ 室内越冬技术▪ 池塘育苗技术▪ 疾病防治9河鲀趣闻▪ 有趣特点▪ 献水草齿间传情10区别河鲀1形态特征编辑河鲀图片集萃(20张)河鲀具有众所皆知的圆滚滚身躯,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

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

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

因为牙齿和颌骨很坚硬,所以连极硬的贝壳也能咬碎。

【鱼病防治】全面认识盐在养金鱼过程中的作用及盐的使用技巧

【鱼病防治】全面认识盐在养金鱼过程中的作用及盐的使用技巧

【鱼病防治】全面认识盐在养金鱼过程中的作用及盐的使用技巧鱼病防治养鱼器材养鱼心得金鱼家族金鱼大全所有文章养殖器材养殖经验金鱼规范微店展开剩余99% 精华文章养鱼新手必读文章:养金鱼对人有什么好处?家庭养金鱼购买时应该如何挑选?家庭养鱼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养金鱼新手首先应该了解哪些知识?池、盆、缸、箱养金鱼多大密度为合理?养多少条鱼合适?家庭养鱼与风水新手养金鱼的几个误区发烧级金鱼爱好者写得缸养金鱼的感受和技巧想要养好金鱼,望、闻、问、切样样不能少!盐也就是所谓的氯化钠,白色方形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

水溶液中性,味咸。

在众多鱼病的防治中,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又往往会对鱼和水质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那么,应如何正确用盐,才能保证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各位对再平常不过的盐又了解多少?下面就来讲讲,盐,究竟能帮助我们什么?盐的主要成分和作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当然其中还有硫酸镁、氯化钾、氯化钙等成分,不过这些成分似乎就微乎其微了。

但是,说到盐的成分,又不得不提“加碘盐”。

对于使用碘盐是否对鱼会造成危害,各方说法不一。

有的鱼友认为,尽量不要用加碘盐,因为碘损害鱼鳃,食盐应先在太阳下晒,可以挥发掉碘,方可使用。

而本人认为,食盐加碘盐完全可以用,先不说我自己就常用食盐。

其实不论是海盐、食盐、还是加碘盐,治疗需要的都只是氯化钠而已,至于氯化钠,这三者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高浓度的碘可能确实会对鱼有一定伤害,而对于加碘盐,里面含的碘本来就是微量,而且碘极易挥发,进缸经光照爆氧一下,早就分解了,所以对鱼也基本无害。

而且大部分盐浴的浓度,都是低盐,不会超过2%,所以碘的危害也可以基本不考虑。

金鱼小视频我手上的这个玩意儿能让你瞬间爱上养鱼你信不?渗透压我们在治疗鱼病的时候常常用到盐,经常谈到“升温加盐”、“土霉素十盐”、“呋喃西林十盐”,却不一定知道加盐的作用是什么,也许有的鱼友会说:盐有杀菌的作用。

但盐是如何杀菌的?就不一定都能够说得清楚。

海水鱼的常见病症(上)

海水鱼的常见病症(上)

海水鱼的常见病症(上)拟指环虫症病状:鱼只鳃部受到感染而呼吸困难、嘴巴持续张开。

鱼只无精打采、厌食、眼珠浑浊,并且鱼体有三角形的斑点(顶点朝向后面)。

病因: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一种类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吸虫纲寄生虫)。

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剂治疗,但必须注意使用剂量以及是否适用于无脊椎生物。

另外,也可考虑让感染鱼只洗个淡水浴,但要特别小心。

指环虫症病状:鱼只呼吸急促、鳃持续地张开,但并无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或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等的外部症状。

病因:由指环虫(Dactylogyrus)或其他种类的吸虫纲寄生虫所引起的。

它们可利用钩盘吸附在鱼体上,是大约为1mm的小虫。

治疗方法:使用福尔马林(每4.5公斤/1加仑,加3cc37%的甲醛溶液)浸泡治疗15-30分钟,再用治疗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和白点虫(Cryptocaryonirritans)的方法进行药物处理。

卵圆鞭毛虫症病状:在鱼体、鱼鳍上出现微细、灰尘般的斑点,病鱼会在礁石或珊瑚等物体上摩擦患部。

鳃组织同时可能出现红肿现象,病鱼的鳃部闭合较快,呼吸也会受到影响。

病因: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卵圆鞭毛虫(Oodiniumocellatum)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又称为“珊瑚礁鱼病”。

感染的情形是寄生虫先在水族箱底形成孢囊,再由孢囊释出新生虫体。

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剂或含铜的药物治疗,有极高的治愈率。

细菌感染病状:鱼体局部或大范围肿胀。

如果肿胀开始胀裂,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如果鳞片突起,就要一并参考水肿的处理方法)。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使用含铜的药物,并用含药物成份的饲料喂食。

斜管虫病状:鱼体出现不透明部份,尤其在背面最为常见。

病因:斜管虫(Chilodonella,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经常会侵袭伤口或溃疡附近的皮肤,并可能蔓延到鳃上,使鱼窒息。

鹦鹉鱼鼓鳃病

鹦鹉鱼鼓鳃病

鹦鹉鱼鼓鳃病鹦鹉鱼烂鳃病如何治疗鹦鹉鱼烂鳃病如何治疗烂鳃病也是鹦鹉鱼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并非不治之症,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无故的拖延鹦鹉鱼的救治时间,鹦鹉鱼也会因此丧命。

那么,鹦鹉鱼烂鳃病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治疗呢?鹦鹉鱼的烂鳃病其病原体为粘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

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

患有烂鳃病的鹦鹉鱼腮丝会有由鲜红慢慢地变成苍白,而且会由外缘开始靡烂,然后在慢慢的脱落。

病鱼的腮盖骨内充血,然后其中心骨会坏死脱落。

鹦鹉鱼的腮丝之间粘膜增多,呼吸也会变得更困难,情况比较轻的鱼儿会浮在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

而且有些患病的鹦鹉鱼还会并发肠炎,解剖后会发现其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

发现鹦鹉鱼有类似烂鳃病的症状就要开始为它实施治疗。

为患病的鱼儿找一个新的安全的生活场所,然而在鱼缸中泼洒药物,注意要给鹦鹉鱼停食4-5天。

可以尝试用红汞治疗,一般其用量以使水变色即可,治疗时间能保持3-4天。

当然,也可使用呋喃西林粉剂,浓度为1-2ppm。

此外,还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

注意使用剂量要根据鱼缸的大小、患病鹦鹉鱼的多少来确定,切不可盲目的乱投药物。

鹦鹉鱼或称鹦嘴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因其色彩艳丽,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

鹦鹉鱼体长而深,头圆钝,体色鲜艳,鳞大,其腭齿硬化演变为鹦鹉嘴状,用以从珊瑚礁上刮食藻类和珊瑚的软质部分,牙齿坚硬,能够在珊瑚上留下显著的啄食痕迹。

鹦鹉鱼,因为颜色跟鹦鹉一样绚丽闻名,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大。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有带纹鹦嘴鱼(Callyodonfasciatus),长46公分(18吋),雄鱼为绿橙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黄色相间。

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vetula),体长约50公分(50吋),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血鹦鹉烂鳃病我们要合理的使用药物血鹦鹉烂鳃病,血鹦鹉是当下很热门的观赏鱼,对此大家是否了解过血鹦鹉呢?它们的常见病又有哪些呢?其中之一就是血鹦鹉的烂鳃病,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又该怎么去治疗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血鹦鹉的烂鳃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疾病图片
草鱼出血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

症状:口腔、眼眶、体表、肌肉、内脏出血或充血,有时在背部两侧出现两条灰白带。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是草鱼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可造成大批死亡,流行季节为6~9月。

已呈全国分布。

打印病
病原: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鲢鳙鱼,严重影响鱼的商品价值;四季皆可发生;呈全国性分布。

症状:先病灶部位出现圆形出血红斑,后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肌肉,形似印记。

病灶通常出现在肛门附近的两侧,且对称。

痘疮病
病原:鲤疱疹病毒。

症状:在体表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鱼,造成大批死亡的例子不多,主要流行于黄河以南。

疖疮病
病原:疖疮型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科鱼类,无明显流行季节,全国性分布。

症状:初期病灶部位肌肉隆起,随后形成明显的疖疮,疖疮充血,鳞片松动、脱落,肌肉溃疡、坏死,病灶溃破后,形成“火山口”。

疖疮病
竖鳞病
病原:点状假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鲤鲫鱼成鱼和亲鱼,死亡率较高。

春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

症状:鳞片向外张开,鳞基部水肿,鳞囊积水;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肿大,腹腔积水,内脏也肿大。

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是草鱼“三病”之一,但也危害其它鱼类。

4~9月为流行季节,全国性分布。

症状: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并有黄色粘液流出。

腹腔积水,肠道充血并充满黄色浓液和气泡。

鳗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爱德华氏菌。

症状:本种病的症状分肝脏型、肾脏型和混合型。

肝脏型:病鱼前腹部(即肝区)肿大、充血,腹壁肌肉坏死,严重时,坏死部位穿孔,可见肝脏,肝脏明显肿大、溃疡;肾脏型:病鱼肛门区红肿,红肿部位肌肉坏死,皮肤、鳍条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

肾脏、脾脏肿胀。

肝肾混合型:则同时呈现上述两种症状。

流行与危害:危害欧鳗和日本鳗。

温室养殖鳗鱼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露天养殖主要流行于夏季。

国内养鳗区均有发生。

鳗红点病
病原:鳗败血假单孢菌。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日本鳗,危害较大。

水温15~20度时流行。

目前只发现于台湾。

症状:全身出现出血点,严重时出血点连成一片;腹膜出血,肝、脾、肾肿胀,呈暗红色,并有网状血丝;肠壁充血。

粘孢子虫病
病原:多种粘孢子虫,如圆形碘泡虫等。

寄生部位:体表、鳃、脑、内脏、肌肉等。

流行与危害:危害许多海、淡水鱼类,可引起鱼的死亡,或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可以在任何季节流行。

全国分布。

症状:寄生于不同的部位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寄生部位:体表、鳍条、鳃部。

流行与危害:可以危害几乎所有鱼类,没有季节性,水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都可流行。

可导致鱼类大批死亡。

全国分布。

症状:体表、鳍条、鳃瓣布满白色囊泡,鳞片腐烂、脱落,有时体表充血、发炎。

车轮虫病
病原:能引起病害的有10多种车轮虫。

寄生部位:鳃部、皮肤。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和观赏鱼,流行季节为5~8月。

全国分布。

症状:病鱼沿池边狂游,不摄食,消瘦。

俗称“跑马病”
车轮虫病
病原:能引起病害的有10多种车轮虫。

寄生部位:鳃部、皮肤。

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养殖鱼类的鱼苗、鱼种和观赏鱼,流行季节为5~8月。

全国分布。

症状:病鱼沿池边狂游,不摄食,消瘦。

俗称“跑马病”
车轮虫病
三代虫病
病原:三代虫科种类。

寄生部位:体表、鳍条、鳃部、口腔。

症状:寄生于体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有时还发生溃烂,鳍条被蛀蚀。

流行与危害:是养殖鱼类和观赏鱼的常见寄生虫。

可引起死亡。

春末夏初流行。

全国分布。

复口(双穴)吸虫病
病原:危害鱼类的是复口吸虫的囊蚴和尾蚴。

寄生部位:眼部
流行及危害:可以感染任何淡水鱼类,感染期在5~8月。

流行地区与鸥鸟的存在密切相关。

症状:在初感染时,鱼极度不安,继而行动迟缓,身体失去平衡。

急性感染可引起大量死亡。

慢性感染可导致白内障,瞎眼,鱼体变形等。

复口(双穴)吸虫病
舌型绦虫病
病原: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

寄生部位:体腔。

症状:腹部膨大,身体消瘦,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

流行与危害:宿主范围非常广泛。

主要影响生长,严重时导致死亡。

全国性分布。

但舌状绦虫与双线绦虫的分布区域不同。

症状:腹部膨大,身体消瘦,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

中华鳋病
病原:
大中华鳋;鲢中华鳋;鲤中华鳋
寄生部位:鳃部
症状:鳃丝末端肿大,粘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

流行与危害:中华鳋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呈全国性分布,流行季节为4~10月。

主要危害是影响鱼的呼吸和引起细菌的继发性感染。

锚头鳋病
病原:多态锚头鳋:鲢、鳙、团头鲂的体表和口腔
草鱼锚头鳋:草鱼体表
鲤锚头鳋:鲤、鲫、鲢、鳙及青鱼的体表、鳍条和眼睛
症状:病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行动迟缓。

有时造成鱼体畸形。

流行与危害:该病呈全国性分布,全年都可流行。

危害各种年龄的鱼类。

对鱼种的危害更大。

有时即使不造成鱼类死亡,但严重影响鱼的生长,或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水霉病
流行与危害:危害几乎所有的鱼类和水产动物,可导致死亡,或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四季都
可发生,全国分布。

症状:病菌从体表伤口处侵入后,逐渐生长成棉毛状,犹如旧棉絮铺在身上,宿主粘液增多,焦躁或迟钝,停食,最后死亡。

鳃霉病
病原:血鳃霉、穿移鳃霉。

??
流行及危害:主要危害鲤科鱼类的苗种,死亡率可达50%。

5~10月为流行季节。

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症状:病鱼呼吸困难,无食欲,鳃上粘液增多,有出血、瘀血和缺血斑块,形成“花斑鳃”。

严重时整个鳃呈青灰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