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模式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是什么决定了你恋爱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说到依恋类型,还是得从婴儿时期说起。因为,对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婴儿时期,造成我们和父母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的心理系统,也在成人时期的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依恋类型在“婴儿-父母”间已经出现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精神分析师。那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他指出,依恋理论的核心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被依恋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的,容易找到的,对自己充满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并非如此,则婴儿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无论如何父母都不再回来,婴儿就会陷入抑郁和绝望。 后来,一个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第一次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分类。她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继而重聚。结果显示: 大约有60%的婴儿在父母离开时觉得不开心,等父母一回来就开始找父母,并顺利地被父母安抚,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得极度抓狂、崩溃,而当父母回来时,却不愿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怀抱,表现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抚,另一方面又想惩罚父母的离开的矛盾表现,这些孩子被叫作焦虑-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后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出不高兴或有压力,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会主动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有的会把注意力转向玩地面上的小东西。这些孩子被叫作回避型(avoidant)。 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会拒绝孩子的需求。正是这个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s)语境中研究。他们认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它们与“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容易把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混淆起来,皮亚杰的是两阶段论,而科尔伯格的是三期六阶段论,要把两阶段论和三期六阶段论名称记准确。 2.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亲密;选项E,实际情形是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削弱。 3.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E.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在一岁左右的宝宝是最依恋人的时候,特别是每天与谁接触的时间多,就越依恋谁。像有的时候家庭当中只有妈妈一个照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特别的依恋妈妈,从来不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有的宝宝从来都不与妈妈分开,所以每天总是与妈妈在一起,至于家里的其他的人,不会与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让他们抱,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种依恋的行为。其实宝宝依恋的行为也是有好几种的,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威胁2:甲状腺机能减退 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的疾病,大概有10%的女性会得此病。由于这种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所以就增加了它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大大增加孕妇流产和早产的几率。另外,得这种病的患者也非常容易得心脏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不容易察觉,因为它的症状并无特别之处,而患者也常常将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体重增加、易怒和对寒冷敏感等归咎于年龄增大或生活压力过大。 自我保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甲状腺检查。35岁后,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来察看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如果你有以上那些症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或者你已怀孕或正有此打算,便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查出甲状腺素水平低,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决定是否仍继续怀孕,因为这对婴儿和妈妈都有不好的影响。得了甲状腺机能减退,需要服用人造甲状腺素丸来使甲状腺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威胁1:心脏疾病 心脏病可以说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比所有因癌症而死的女性还要多。无论你健康、年轻与否,都受着心脏疾病的威胁。据有关数据表明,22%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50%的年轻女性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胆固醇偏高。这两种被忽视的病症都会增加人体动脉血管内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引发心脏病。 自我保护: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腰围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比体重数还重要。国外一项最新发现表明,腰上脂肪过多的女性和血脂高的女性很容易患心脏病。理想的腰围是控制在85厘米以内。年轻的女性还要注意排压。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压力通常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知识: 判断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2、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3、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不是都有心理疾病。(√ ) 4、心理压力不总是有害。(√ )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 6、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7、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8、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9、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10、气质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没有有好坏之分。 11、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1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13、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14、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15、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16、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17、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研究。(×) 18、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 19.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 20.互相之间愈接近的人人际关系就愈好。(×) 二.选择题 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补偿B 分离C 幻想D 升华 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3、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A) A 心理剧 B 意识训练 C 家庭治疗 D 交朋友 4、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5、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D )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心理治疗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 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

为心理治疗人员: (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 (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 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2.心境(情感)障碍; 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_王静

第26卷第2期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Vol.26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3.02.007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 王静1,周路路2 (1.郑州大学教育系,河南郑州455001;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摘要:采用李同归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恋爱满意度问卷(RST)对郑州大学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安全型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68%);安全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害怕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类型;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恋爱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13)02-0023-03 引言 依恋理论最早是由鲍尔比于1969年创立的。最初人们仅仅关注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依恋理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依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情感连接。开始大量研究成人依恋始于George创建AAI测量工具之后,AAI问世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成人间的依恋。成人间的依恋既包括青少年与父母间的依恋,也包括成人与朋友间的依恋,还包括成人依恋与爱情的关系等等。这些依恋在个人发展中至关重要,可以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成人依恋指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恋,使对方能够提供安全感。依恋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情境和压力情境时,能更好地调节自身状态,保持心理健康,而焦虑型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时,往往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如进食障碍、产生消极情感等。根据回避和焦虑维度,Bartholomew提出四种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特点为低回避和低焦虑;专注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特点为低回避和高焦虑;忽视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为高回避和低焦虑;害怕型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为高回避和高焦虑。研究表明,依恋类型可以预测成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儿童在成年以后恋爱满意度更高。 1依恋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 1.1关于成人依恋类型的研究 依恋是个抽象概念,是情绪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人们遭遇不确定情境时,会产生依恋行为和依恋心理。弗洛伊德最早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依恋,他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儿童。弗洛伊德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认为婴儿与母亲间的抚养方式决定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与婴儿期不同的是,成人依恋对象发生了改变,依恋对象不再局限是养育者,可能包括父母、朋友、恋人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象,例如上帝。成人依恋主要有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发展临床取向,这种取向以发展和临床学派为代表。将成人依恋看做是婴儿期依恋的心理表征;另一种是社会人格取向,以社会和人格学派为代表。将成人依恋看做个体与同伴持续的情感联系。两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关注婴儿期的依恋在成人后的印象,后者关注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情感和认知。 1.2关于恋爱满意度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3-02-01 作者简介:王静(1987-),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周路路(1987-),女,河北衡水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心理篇试卷及答案

苏州大学第一届全能医才联赛初赛试题 姓名同组人员专业得分组长: 心理篇 一 . 选择题(15分,共15题,每题1分,请把答案写到下面的方框里) 1、心理学是( D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精神分析是由(C)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 疗方法。 A.华生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3、某人失恋时用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最后却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这是( C )作用。 A.反向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升华作用 D.潜抑作用 4.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 哪种不良认知(C)。 A、绝对化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乱贴标签 5.在人际距离中,(C)属于社交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6. 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 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B)。 A、适应 B、应激 C、刺激 D、同化 7. 《水浒》说“林冲听说自己的内人被人欺辱,本想狠狠地打那人,但是调戏他内人的是当今高太 尉之子,便不敢下手,于是将一肚子气统统发往家具什物,打碎家具,掀翻桌椅。这种行为属于(D)。 A、逃避 B、固着 C、退化 D、转向攻击 8、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C ) A.兴趣 B.性格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9、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10. “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短期的危机干预(平衡-失衡模式)进行治疗” 属于(B)理论。 A、扩展危机理论 B、基本危机理论 C、应用危机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11.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是以哪种判断观察对象为心理异常 ( C ) A.医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 D.社会适应标准 12.吴明认为自己在班级中属于"尖子生",这种对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意识成为( B ) A 胜利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理想自我 13.几个人一起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 A )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上)依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在洛伦兹(Konrad Lorenz)的研究(婴儿对母亲的印刻理论)和哈洛(Harry Harlow)的实验(幼猴尽管由铁丝做的母猴喂养,但却寻求依偎于有绒织物的母猴)的基础上,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鲍尔比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842191.html,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525心理网 具体来说,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依恋时,我们会产生接近TA的愿望(与其分离时感到焦虑),感到威胁时倾向于求助于TA,并且感受到被TA 支持着去探索种种新事物。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了解的依恋的基本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依恋类型这个概念又是如何提出的。

儿童的依恋类型 说到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就不能不提到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该实验是由艾斯沃斯等(Mary Ainsworth&Witting,1969)设计的,他们首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②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

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人们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恋爱时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生命状态、信仰生活和整个人生,如果孩子在早期关系中感到爱与信任,他(她)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她)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留下不受欢迎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受任何人欢迎,这一心理暗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根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作过一个有关依恋类型对成人爱情婚姻关系影响的调查,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者的爱情关系维持10年以上是很正常的,而回避型依恋者的爱情却大多不超过6年,抵抗型依恋者承认他们的爱情很少有多于5年的。 ·安全型依恋: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因为这很少会发生;我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也有价值;我值得信任,你也值得信任”。

在亲密关系中:懂得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如何疏导自己的情绪;不会要求对方和自己一致,反而给对方空间,让对方做自己;在冲突和伤害中,不受威胁,能够原谅,能够施爱;使对方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得到医治和成长。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 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和不舒服,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他们、更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回应;甚至是在爱侣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中,有时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不安全型依恋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我有价值,你没有价值;我行,你不行;人都不可靠,只能靠自己。”并由此发展出虚假的自尊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是无缺点的。 在亲密关系中:对自己的情绪没有什么了解,对别人的情绪也不了解;对东西比对人更加地的有兴趣(人不能带来安全感,是不可信任的);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很难与人产生亲密感,常常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对亲密关系实际的需要,并可能会以不需要投入情感非正常的方式来满足快乐感,如:酗酒、吸毒和性泛滥。

依恋和诉求互动模式访谈

依恋和诉求人际互动模式的具体应用 1550187 经济申晨 1550098 经济柳雨心 摘要:“依恋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的持续联系,这个特定的人是当孩子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的那个人。”这是鲍尔比依恋理论的关键观点。本次研究希望通过借助受访者儿时的依恋和诉求互动模式,分析受访者在后来遇到印象深刻的困难时的反应。 关键词:依恋应对困难诉求 正文: 一、采用理论与相应访谈问题设计 主要理论涉及了依恋和诉求互动模式中的依恋理论和诉求分析。依恋理论最初的提出者是英国的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虽然他主要关注理解婴儿与养育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而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鲍尔比的贡献在于把依恋的需求正常化,认为这种需求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把其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 本次访谈的具体提纲设计如下: (一)依恋访谈部分 1、你和父母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你有印象你和父母第一次分离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反应? 3、你感觉你和谁比较亲近?为什么? 4、小时候你生气的时候/需要安慰的时候会去找谁?他们是怎么回应你? (二)主题访谈部分 1、从小到大遇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困难是什么? 2、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3、你是怎么度过这个困难的? 4、在你心情不好时你寻求安慰的对象是谁? 5、你想和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6、那个人是怎么回应你的? 二、具体案例与分析 本次研究我们共有两位访谈对象,所问到的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困难都是和男女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相关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分析看出,她们二人的依恋关系与人际互动模式的不同。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的11种基础技术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的11种基础技术,会把爱好意象对话的朋友带入11种心灵深处去探索自我。 1、看房子:房子的象征意义就是说它是心房的象征,当我们走进这个房子的时候,可能能看到房子里的一些具体的形象啊,或者是人物啊、动物啊、事物啊,无论看到什么,它可能都代表着心房里最近所有的一些情绪,或者甚至有时候是一些情结或者是问题。 2、看镜子:镜子的象征意义是潜意识深处的东西。然后镜子里面出现的那个形象,有可能跟最近这一段时间,比较深层的那种、不太了解的那个情绪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3、山洞:山洞可以象征着我们人类的一个回归,因为在人类最初的时候,其实山洞是我们的家园,同时那山洞也可以代表我们个人走进我们的潜意识,代表我们回归到母亲的子宫,山洞还跟原初的性能量有关系。 4、花和昆虫:昆虫和花的催眠的象征意义主要是谈到两性关系,它能反映出每个人潜意识里面对两性关系的大概态度。 5、领养动物:目的是测我们早期的依恋关系。 6、坑:坑的象征含意就是在目前所遇到的一个困难。

7、去外星:这个反映这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看一个人怎么样、用什么样的方式逃避现实生活;第二个是,因为外星球是一个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特别遥远的一个环境,所以我们用这个特别夸张,特别极限的一个形式,来看一下这个人,在一个陌生环境,怎样去应对,怎样去适应的,也就是说,他对陌生环境适应的一个测试。 8、磨:这个练习主要是来看来访者在目前的情绪或心态下有什么沉溺的地方。 9、种子与复活:这个练习的象征意义,往往跟我们的某些情结是有关系的,从中可以看到,我们有没有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情结有没有变化。 10、草地上的动物:在草地上想象出一些动物,包括一些奇怪的、或者是常见的、不常见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总之在想象当中能够看到的所有动物就可以,而这些动物都是属于自己内心人格特质的一部分。 11、观察与消除染:染的作用可能会来的更不可预见,或者来的更深厚,我们更不易觉察。做这个练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觉察到情绪过程,包括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很多的影响,当你把这个觉察很清楚的时候,这种自知的能力就会很好。这个过程,我们也是通过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的体验,包括这两者之间的交替,跟这个染的关系。最终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积极情绪的场景里和消极情绪的场景里,都能够充分体验它的感受,并且能够把两个感受区分得比较好,能够自知与觉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