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合集下载

孕期和孕期保健指南

孕期和孕期保健指南
白A(PAPP-A)和游离β-hCG。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 (11)超声检查: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
核定孕周;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 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36]。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 查[。 •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 • (13)心电图检查。
• 22周+6。具体参考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 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40]。不适用人群为:①孕周<12周;②夫妇一方 有明确的染色体异常;③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 胞治疗等;④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⑤有基 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⑥孕期合并恶性肿瘤; ⑦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NIPT检测结果为阳性, 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40-41]。NIPT报告应当由产前诊断机构出具,并 由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临床医师签署。NIPT检测结果 为阳性,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19
2. 常规保健:
• (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 况。
• (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
20
3. 必查项目:
• (1)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妊娠20~24周) 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
• (2)血常规。 • (3)尿常规。
21
4. 备查项目:
• 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进行早产的预 测
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 • 2. 体格检查: • (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 • (2)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 • (3)常规妇科检查。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必 查 项 目
1、血常规;2、 尿常规;3、血型 (ABO和Rh);4 、空腹血糖;5、 肝功能和肾功 能;6、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7、梅 毒螺旋体;8、 HIV筛查;9、宫 颈细胞学检查
1、血常规;2、尿常 规;3、血型(ABO和 Rh);4、空腹血糖; 5、肝功能和肾功能; 无 6、乙型肝炎表面抗 原;7、梅毒螺旋体; 8、HIV筛查;
1、流产的认识和预 防;2、营养和生活方 式的指导;3、避免接 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宠 物;4、慎用药物;5 、孕期疫苗的接种;6 、改变不良生活方 式;避免高强度工作 、高噪音环境和家庭 暴力;7、保持心理健 康;8、继续补充叶酸 0.4mg——0.8mg/d至3 个月,有条件者可继 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 维生素
1、HCV筛查;2、抗D 深度(Rh阴性者);3 、75gOGTT;4、甲状 腺功能筛查;5、血清 铁蛋白(血红蛋白< 105g/L者);6、结核 菌素(PPD)实验;7 、宫颈细胞学检查 (孕前12个月末检查 者);8、宫颈分泌物 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 原体;9、细菌性阴道 病的检测;10、早孕 期非整倍体母体血清 学筛查(10-13周); 11、早孕期超声检查 (确定宫内妊娠和孕 周);12、妊娠11-13 周超声检查(测量胎 儿NT厚度);13、妊 娠10-12周绒毛活检; 14、心电图
1、中孕期非整 倍体母体血清 学筛查(15-20 周);2、羊膜 腔穿刺检查胎 儿染色体(1621周)
1、抗D深度 宫颈评估 复查(Rh阴 (超声测量 性者);2、 宫颈长度) 宫颈阴道分 (早产高危 泌物fFN检测 者) (早产高危 者)
超声测量 宫颈长度 或宫颈阴 道分泌物 fFN检测
1、GBS筛查 (35-37 周);2、 肝功能、血 清胆汁酸检 测(32-34 周,怀BCP 无 孕妇);3 、NST检查 (34孕周开 始);4、 心电图复查 (高危者)

临床医学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临床医学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 葡萄耱耐受试验( OGTT) 进行OGTT前一天,晚餐后禁食8h~l4h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时)。试验前连续 3d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检查期间禁食、静 坐、禁烟。检查方法:先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 中,5min内服完)。再分别测定服糖后1h、2h的静脉血糖(从饮糖水第一口开始计算 时间)。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浆葡萄糖值。
4.1.1.2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DM: ❖ a) GHbA1c≥ 6.5%(采用NGSP/DCCT标化的方法); ❖ b) FPG≥7.0mmol/L(126mg/dL); ❖ c)OGTT2h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 d) 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
2 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 3 妊娠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
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GDM 史。
4 本次妊娠因素:妊娠期发现胎儿大于孕周、羊水 过多;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
4.2 GDM的诊断
4.2.1 GDM的诊断步骤 ❖ GDM诊断一步法:不必行50g GCT,而妊娠24周~28周直接行
早产高危孕妇可筛查BV,但不宜作为常规
宫颈fFN检测及超声检查评估宫颈
4
阴性结果提示近期内无早产可能
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所有孕妇进行常规检查
不推荐常规检查的内容
每次产检时查尿蛋白和血常规
5
除规定的孕周外不需要每次产检时检查
对妊高症及妊娠期贫血者可反复检查
甲功筛查(FT3、FT4、TSH)
6
甲减影响儿童神经智能发育,但无证据表
❖ 孕前咨询:有遗传病、慢性病和传染病者,应予评估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适当运动
总结词:有益健康
详细描述:孕期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体质、缓解孕期不适。孕妇可选 择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方式,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 议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规律作息
总结词:良好习惯
详细描述:孕妇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避免熬夜。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 起,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此外,孕妇应尽量避免长时 间久坐或长时间站立,以减轻身体疲劳。
注意事项
在16-20周之间进行,适用于高 龄孕妇、既往生育过异常胎儿、 家族中有遗传疾病史的孕妇,但 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需在医 生建议下进行。
05
孕期常见问题
孕吐
孕吐的原因
怀孕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 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的升高,是导致孕吐的主要
原因。
孕吐的症状
恶心、呕吐、反酸水、对食物 口味改变等。
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
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糖尿 病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控制孕期体重增长。
适当运动
有氧运动
01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跑步等,以增强心肺功
能和体能。
肌肉力量训练
02
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以增强肌肉力
量和稳定性。
伸展运动
03
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以增加身体柔韧性
妊娠12周、20周、28周和36周。
保持健康饮食
总结词:营养均衡
VS
详细描述:孕期饮食要注重营养均 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 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同时,要 增加富含叶酸、铁、钙、锌等营养 素的食物摄入,以满足孕妇和胎儿 的生理需求。此外,孕妇应少食多 餐,避免暴饮暴食,以保持体重合 理增长。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收藏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 年1月第53 卷第1期第7-13页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孕前保健和孕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通过规范化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全。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的基础上,参考美国、英国、加拿大和WHO等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同时也考虑了卫生经济学的要求,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辅助检查项目(分为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

其中,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和辅助检查的必查项目适用于所有的孕妇,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备查项目。

同时,本指南制定了简要表格,便于临床医师使用时快速参考。

本指南仅适用于单胎妊娠、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孕妇。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一、健康教育及指导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妊娠的夫妇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尽量避免高龄妊娠。

(2)合理营养,控制体质量增加。

(3)补充叶酸0.4~0.8 mg/d,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NTD)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 mg。

(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应予以评估并指导。

(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22〕完整版原创:妇产科空间妇产科空间2月7日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 年1月第53 卷第1期第7-13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孕前保健〔preconception care〕和孕期保健〔prenatal care〕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诞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通过标准化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准时觉察胎儿非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法,保证母儿平安。

2022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1],这是我国制定的适宜我国国情的第1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通过该指南在全国的实施和推广,对标准我国的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方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近年来,由于对产前检查的方案又有了新的认识,格外是产前筛查相关技术的快速进展,为此,产科学组决定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的根底上,参考美国3-4]、英国5]、加拿大6]和WHO7-8]等公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并遵循《X母婴保健法》、国家卫生和打算生育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治理方法和技术标准9-12],同时也考虑了卫生经济学的要求,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22〕》。

.本指南的内容包含: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辅助检查工程〔分为必查工程和备查工程〕。

其中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和辅助检查的必查工程适用于全部的孕妇,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备查工程。

同时,本指南制定了简要表格,便于临床医师使用时快速参考。

本指南仅适用于单胎妊娠、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孕妇。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打算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排解导致诞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预防诞生缺陷发生,提高诞生人口素养,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一、健康教育及指导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打算妊娠的夫妇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内容包含:〔1〕有打算、有打算地妊娠,尽量幸免高龄妊娠。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原创:妇产科空间2月7日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 年1月第53 卷第1期第7-13页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孕前保健(preconception care)和孕期保健(prenatal care)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通过规范化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全。

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1],这是我国制定的适宜我国国情的第1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通过该指南在全国的实施和推广,对规范我国的孕前检查和产前检查方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近年来,由于对产前检查的方案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产前筛查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产科学组决定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的基础上,参考美国[3-4]、英国[5]、加拿大[6]和WHO[7-8]等发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9-12],同时也考虑了卫生经济学的要求,制定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辅助检查项目(分为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

其中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内容和辅助检查的必查项目适用于所有的孕妇,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备查项目。

同时,本指南制定了简要表格,便于临床医师使用时快速参考。

本指南仅适用于单胎妊娠、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孕妇。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2024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2024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2024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孕前和孕期保健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旦怀孕,妈妈的身体将面临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因此正确的保健指南将有助于确保孕期的顺利进行和胎儿的健康发育。

下面是2024版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孕前保健:1.营养摄入:在怀孕前至少3个月,尽量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注意补充叶酸和其他孕前必备的营养物质,以降低宝宝患先天畸形的风险。

2.戒烟和酗酒:吸烟和酗酒会对宝宝的发育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孕前最好戒掉这些不良习惯,为孕期的健康打下基础。

3.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力,同时可以减轻怀孕期间的不适。

建议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4.体重控制:孕前建议控制好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体重不足,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5.常规检查:孕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排除患有慢性疾病、感染等情况。

孕期保健:1.营养补充:怀孕期间需要额外的营养供给,确保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叶酸、铁、钙等重要营养物质,可以考虑服用孕妇维生素。

2.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维持身体水平衡,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3.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

4.避免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有毒气体等,以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5.定期产检:怀孕期间应按时进行规定的产检,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6.定期锻炼:仍然可以适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孕妇瑜伽、孕妇健身操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7.注意情绪:怀孕期间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进行放松和情绪疏导的活动。

8.避免接触传染病:尽量避免接触感染传染病的人群和环境,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总之,孕前和孕期保健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营养摄入、健康作息、适量锻炼以及定期产检等保健措施,可以保障宝宝在母体内健康成长。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20.5.12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20.5.12

02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
二、常规保健:(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
1.评估孕前高危因素:(1)询问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2)评 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知。(3) 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及前次分娩史,是否为瘢痕子宫。(4)生活方式、 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 际关系等。 2.体格检查:(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2)测量血压, 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3)妇科常规检查。
02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
三、必查项目:
包括以下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血型(ABO和RH血 型);(4)肝功能;(5)肾功能;(6)空腹血糖水平;(7)HBsAg 筛查(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9)HIV筛查;(10)地中海贫血筛查 (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 备查项目:(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2)TORCH筛 查;(3)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检查,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测;(5)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6) 针对高危孕妇;(7)血脂水平检查;(8)妇科超声检查;(9)心电 图检查;(10)胸部X线检查。
03 孕期保健
一、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孕周
WHO(2016年)发布的孕期保健指南,将产前检查次数增加到8次,分别为: 妊娠<12周、20周、26周、30周、34周、36周、38周和40周。根据目前孕期 保健现状及产前检查项目需求,本指南推荐检查孕周分别为:6-13周,1419周,20-1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 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02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放射线等。

4〕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5〕避免感染性疾病,如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6〕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二、常规保健内容1〕妇科检查:包括妇科病史、妇科体格检查、妇科B超等。

2〕生殖系统疾病筛查: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3〕遗传病筛查:包括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

4〕免疫接种:包括乙肝、风疹等。

5〕口腔检查:包括口腔疾病、龋齿等。

三、辅助检查工程1〕必查工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RH因子、乙肝、梅毒、HIV等。

2〕备查工程:包括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

孕期保健〔孕期3个月至分娩〕孕期保健是通过规范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妇及胎儿的异常情况,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健康教育及指导孕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包括:1〕合理营养,增加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放射线等。

3〕避免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等。

4〕注意体位、运动、休息等,避免过度劳累。

5〕了解分娩方式、产后护理等相关知识。

二、常规保健内容1〕产前检查:包括孕周、血压、体重、腹围、胎位、胎心监测等。

2〕孕期并发症筛查: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3〕胎儿异常筛查:包括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

三、辅助检查工程1〕必查工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梅毒、HIV等。

2〕备查工程:包括羊水穿刺、胎盘活检等。

总之,孕前保健和孕期保健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根据指南的要求,对孕妇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母婴平安。

要求产前检查的次数和孕周要求如下:1.孕早期:第1次产前检查在妊娠6-8周进行,主要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孕周确定、胎儿数量、胎心率等。

2.孕中期:第2次产前检查在妊娠16-20周进行,主要检查孕妇的血压、体重、胎儿发育情况、羊水量等。

3.孕晚期:第3次产前检查在妊娠32-36周进行,主要检查孕妇的血压、胎儿发育情况、胎位、宫颈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完整版)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一、健康教育及指导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妊娠的夫妇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尽量避免高龄妊娠。

(2)合理营养,控制体质量增加。

(3)补充叶酸0.4~0.8 mg/d[13-14],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14]。

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NTD)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 mg[13-14]。

(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应予以评估并指导。

(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9)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二、常规保健(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1. 评估孕前高危因素:(1)询问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

(2)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

(3)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和前次分娩史,是否为瘢痕子宫。

(4)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

2. 体格检查:(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2)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3)常规妇科检查。

三、必查项目包括以下项目[9-10]:(1)血常规;(2)尿常规;(3)血型(ABO和Rh血型);(4)肝功能;(5)肾功能;(6)空腹血糖水平;(7)HBsAg筛查;(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9)HIV筛查;(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3-5,8,15-16]。

四、备查项目包括以下项目:(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2)To rCH筛查[1-6,9-10];(3)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检查,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1-6,9-10];(4)甲状腺功能检测[17-18];(5)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针对高危妇女[3,19-20];(6)血脂水平检查[1,3];(7)妇科超声检查;(8)心电图检查;(9)胸部X线检查[1,3]。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的要求,是在特定的时间,系统提供有证可循的产前检查项目。

产前检查的时间安排,要根据产前检查的目的来决定[1-6]。

一、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孕周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

WHO(2016年)发布的孕期保健指南[8],将产前检查次数增加到8次,分别为:妊娠<12周、20周、26周、30周、34周、36周、38周和40周。

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本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

共7~11次。

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二、产前检查的内容(一)首次产前检查(妊娠6~13周+6)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1]。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卫生、性生活、运动锻炼、旅行、工作)[21]。

根据孕前BMI,提出孕期体质量增加建议[22-23],见表1。

(3)继续补充叶酸0.4~0.8 mg/d至孕3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13-14]。

(4)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5)慎用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7)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常规保健:(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胎儿畸形或幼儿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孕妇及配偶的家族史和遗传病史。

注意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知并及时终止妊娠;高危妊娠继续妊娠者,评估是否转诊。

本次妊娠有无阴道出血,有无可能致畸的因素。

(4)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BMI[22];常规妇科检查(孕前3 个月未查者)[1,5];胎心率测定(多普勒听诊,妊娠12周左右)。

3. 必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血型(ABO和Rh血型);(4)肝功能;(5)肾功能;(6)空腹血糖水平;(7)HBsAg 筛查[24-27];(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12];(9)HIV筛查[1-6,25];(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8,15-16]。

(11)超声检查。

在孕早期(妊娠6~8周)行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及孕周、胎儿是否存活、胎儿数目、子宫附件情况。

4. 备查项目:(1)丙型肝炎(HCV)筛查[1,4-5,25]。

(2)抗D 滴度检测(Rh 血型阴性者)[1-4]。

(3)75 gOGTT(高危孕妇)[19-20]。

(4)甲状腺功能检测[17-18]。

(5)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110 g/L者)[28]。

(6)结核菌素(PPD)试验(高危孕妇)[4]。

(7)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个月未检查者)[1-4]。

(8)子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1-4]。

(9)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测(有症状或早产史者)[29]。

(10)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孕早期(妊娠10~13 周+ 6)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hCG][30-33]。

注意事项:空腹;超声检查确定孕周;确定抽血当天的体质量。

(11)超声检查:妊娠11~13 周+ 6 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的厚度;核定孕周;双胎妊娠还需确定绒毛膜性质[34-35]。

NT的测量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进行(超声医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进行质量控制)[36]。

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羊膜腔穿刺检查[37-38]。

(12)绒毛穿刺取样术(妊娠10~13周+6,主要针对高危孕妇)[37-38]。

(13)心电图检查[1-4]。

(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

(2)妊娠生理知识。

(3)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4)中孕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筛查的意义。

(5)非贫血孕妇,如血清铁蛋白<30 μg/L,应补充元素铁60 mg/d;诊断明确的缺铁性贫血孕妇,应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28,38],具体参考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发布的《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28]。

(6)开始常规补充钙剂0.6~1.5 g/d[6,39]。

2. 常规保健:(1)分析首次产前检查的结果。

(2)询问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

(3)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质量,评估孕妇体质量增加是否合理;子宫底高度;胎心率测定。

3. 必查项目:无。

4. 备查项目:1)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NIPT筛查的目标疾病为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适宜孕周为12~22周+6。

具体参考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40]。

不适用人群为:①孕周<12周;②夫妇一方有明确的染色体异常;③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④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⑤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⑥孕期合并恶性肿瘤;⑦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NIPT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40-41]。

NIPT报告应当由产前诊断机构出具,并由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临床医师签署。

NIPT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40]。

(2)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15~20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6~18周)[30-33]。

注意事项:同早孕期血清学筛查。

(3)羊膜腔穿刺术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妊娠16~22周),针对高危人群[11]。

(三)妊娠20~24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意义。

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

(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

3. 必查项目:(1)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妊娠20~24周)[1-6,35,42],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

(2)血常规。

(3)尿常规。

4. 备查项目: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进行早产的预测[1-6,43-44]。

(四)妊娠25~28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的意义。

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

(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

3. 必查项目:(1)GDM 筛查。

直接行75 gOGTT,其正常上限为:空腹血糖水平为5.1 mmol/L,1 h 血糖水平为10.0 mmol/L,2 h 血糖水平为8.5mmol/L。

孕妇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建议妊娠24~28 周首先检测空腹血糖(FPG)。

具体参考中华医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19]。

(2)血常规、尿常规。

4. 备查项目:(1)抗D滴度检测(Rh血型阴性者)[1-6]。

(2)子宫颈分泌物检测胎儿纤连蛋白(fFN)水平(子宫颈长度为20~30 mm者)[45]。

(五)妊娠29~32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分娩方式指导。

(2)开始注意胎动或计数胎动[1-4]。

(3)母乳喂养指导。

(4)新生儿护理指导。

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

(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胎位检查。

3. 必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

(2)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位、胎盘位置等[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