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
.能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不仅遵循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还通过自身的智然和创造力•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
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和直观的形式 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的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毛泽东,他在£论持久战3中强调了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即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实践的基本内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
2024年国索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蓦本夙理低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试卷A
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 出:“从的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法点是:对对思、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 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2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椰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日‘自觉的能动性‘,地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如费尔巴哈,虽然也生调物质 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习题(超便携精致排版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人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11.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过( )A.14世纪末55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 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 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7.ABC 8.CD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14.ABCD15.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9篇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集合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共9篇)目录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C....”..”......”..".........”...". (3)篇二、电大作业: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参考答案 (19)篇八、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形考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46篇九、理论联系实际,如何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IJJ?••••••••••••••••••••••••••••••••••••••••••••••••••••••••••••••••••••••••••••••51篇一、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B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2023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BC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k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
劳动者是最活跃、最主要的生产力,他们是生产资料的发动者、使用者、控制者、推动者。
其次,人民群众能不断地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变了,整个生产力会变、生产力变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
这里说的人民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应当也包括管理者。
再次,由于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使用工具,从而生产出供人们吃、喝、住、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有了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和其他精神活动。
总之,人民群众既是生产力中的要素,又是劳动工具和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生产工具是历史的基因,创造了工具也就是创造了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说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大家比较容易接受,说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有些人可能会摇头。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C参考答案.pptx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因此为了弄清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分析必须从商品开始.
参考答案2;
在深入探讨对商品的理解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多重意义和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所扮演的角色.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细施.不仅承栽着价值与使用价优的双重属性.更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元素 .q克胆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提供了解析商品的钥匙,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刹削本质.
综上所述,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粉演着多生用色.它不仅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元素,还是费本家剥削工人的 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地位和文化的象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深入解析商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也为我们揭 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商品的多笊意义,以更好地把 握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成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劳 动力的价值,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资本主义剥物的秘密.通过卅示商品的价值规律,马 克思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秘密,指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榜.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仍然扮演着里要的角色。的粒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
首先.从基本概念上讲,商品是用来交摸的能蜂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 性.使用价位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露要的效hi.即商品的有用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 者之间互相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社会尺度.在前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这两种属性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
此外,商品的全球流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化特征,在全球市场中,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聘越了国界,形成了 发杂的国际生产网络.这不仅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也加深了全球不平等。
最新国开2024春-113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4春 试卷C-终结考试大作业
最新国开2024春-113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4春试卷C-终结考试大作业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其核心观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主张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通过对立统一规律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的发展是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它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周期性。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它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原则,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六、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基本原理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正确道路。
七、结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作业五篇范文
马克思作业五篇范文第一篇:马克思作业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世界观转变的历程,谈谈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答: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背负的比以前更多了,我们经过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应更深入了解到明确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
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
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篇:马克思作业马克思主义中的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中国,是我在心中许下的承诺。
(01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A(答案).docx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1513310 姓名:层次:大专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 201 5 年 6 月课程名称【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 A 卷一、解释题:(选做其中四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5 、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6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8 、社会基本矛盾: 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辨析题:(选做其中四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正确。
这句话的合义,它强调一切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是作为过程存在的,没有永世长存的事物.2、乘!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错误。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3、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错误。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错误。
必须由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发起革命。
三、简答题:(选做其中四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2、辨证法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分歧是什么?答:辩证法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而形而上学否定中排斥肯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我对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解建筑电气12-01李志伟541201040125摘要: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
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神农通过自己尝遍各自草药,然后得出比较有用的药物性质用途总结;鲁班的手被茅草割伤和观察蝗虫的细齿后,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就这样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024春期国开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A
★2024存期国开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八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答案一:辫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敛,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险。
但是人不能事事都能直接经验,“吾牛•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于间接经验。
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学习,潜心实践,"一勤天卜.无难事”。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问集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屣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J正是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
此外,人们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也是实践提供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我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卜.,不断打破认只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H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不是“猫奇”,也不是某种“雅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常,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创造更高质量的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第一次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让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实践应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超验维度、自由维度和终极关怀意义的综合统一。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水平、深度、广度、发展过程,都收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实践的意义。
实践也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是社会地进行的,人在实践中则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3.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答:因为唯物辩证法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面的结合,它要求人们分析解决问题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看到事物现象过程之间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同时还要根据事物现象的运动变化去分析解决问题,还要抓住内部矛盾这一关键。
总而言之它要求的就是实事求是、全局、开放、解放思想与时具进、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坚定性欲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善于抓重点等。
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科学的方法,所以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
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
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
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6.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
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
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
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
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
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7.结合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答: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这两对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从矛盾发生、运动、转化的整个过程及我国实际例子来看,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矛盾发生和发展的非对抗差异性即非敌我矛盾,现今是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
2.矛盾运动和展开的非线型双向性从对内改革来看,如乡镇企业和名牌战略的发展实践,这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纵向性的运动和展开,更是横向性的运动和展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市场为导向。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牵动和推进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因素和力量。
第三,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
3.矛盾转化和扬弃的非质变可控性同对内全面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外全面开放。
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对此辩证否定、辩证扬弃、辩证转化。
缓解途径: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