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迫在眉睫北魏民族矛盾较锐素材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迫在眉睫北魏民族矛盾较锐素材新人教版

北魏民族矛盾尖锐

1.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魏书》卷十三

2.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氏、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

必修 I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 课鸦片战争

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 课辛亥革命

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 课抗日战争

第17 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 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6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必修 II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 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 课开辟新航路

新课标_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新课标_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九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十课鸦片战争

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

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十一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十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二十四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十五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试题速递】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3-1改革迫在眉睫(Word版含解析)

【试题速递】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3-1改革迫在眉睫(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课后强化演练

1.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

A.代国B.魏国

C.北魏D.前秦

解析:拓跋部兴起时,于338年建立代国。后来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答案:A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④都是当时采取的措施。

答案:D

3.宗主督护制导致()

A.国家赋税增加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

C.农民负担减轻D.社会矛盾缓和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该制度豪强地主藏匿人口,B项正确。他们逃避税收,压榨百姓。

A、C、D三项与都护制度相背离。

答案:B

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③都城偏远④南朝政权的威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答案:A

5.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时北魏的社会矛盾。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由于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

答案:D

6.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1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1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预习导引

知识点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起源: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建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4)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拓跋珪改革

知识点二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激化了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深化理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1)主要矛盾: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2)影响:使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使改革迫在眉睫。

知识点三 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

(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掀起改革运动。

[知识拓展] 冯太后对北魏政权的改革起到的作用

(1)冯太后与孝文帝一起掀起了北魏的改革。

(2)她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3)改革前她所采取的措施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题一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探究】

史料

图一 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在位) 图二 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

高中历史(新课标)

高中历史(新课标)

高一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

后记

高一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高二历史选修1

高三历史选修2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

──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4: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4: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选择题

1.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2.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

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C.逐渐受其影响,有限地学习、接受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

4. 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除曹魏和北周外,还有

①西晋②前秦③北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 下图的人物是

A.后燕太医 B.汉族地主 C.汉族儒生 D.鲜卑贵族

7. 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

A.拓跋圭等统治者实行改革,使北魏强大B.前秦瓦解

C.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客观上其他政权的弱小

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9. 北魏建立于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 C.前秦时 D.386年以后

10. 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新课标_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新课标_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

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九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十课鸦片战争

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

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十一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二十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二十四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十五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必修2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改革迫在眉睫》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魏的崛起与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有利条件,进一步理解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小组讨论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2)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3)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条件

难点:宗主督护制;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科导言给同学们展示了北魏武士的风姿,北魏:南北朝时期曾

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鲜卑族所建立。从这幅陶俑上,我们可以想象北魏士兵在战场杀敌时的情景,正是靠这些士兵,北魏才能一度统一黄河流域。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这一点北魏最高统治者也深知,他们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讲授新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

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魏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前提)

2. 北魏早期汉化改革的奠基作用(有利条件)

3.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改革迫在眉睫(必要性)

4.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受影响(推动力)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25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25张PPT)
(1)原因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看
平城保守势力强大, 有利于争取汉
不利于改革 北 族地主的合作
气候恶劣,交 魏 地处黄河之
通不便,生产
南,农业生
不能满足需要
产发达
易 威胁受,强不敌利“于柔控然”南利举于兵齐控南制 下中 征原 服, 较并 弱
制中原
的“南齐”
落后的少数民 族文化
①内容: 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含义: 租是农民以户为单位或按人口多少向政府交
纳一定数量的粮食; 调是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
③作用: A、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
负担; B、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二)中后期
特点:孝文帝主持 ,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
2、均田制
1)主观目的: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3)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 的徭役和兵役。
4)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5)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 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 体 制
与中央政权的矛盾(统治者 内部矛盾农)和民农民与地主的 矛盾(阶级矛盾)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迫在眉睫赋税制度的混乱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new)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迫在眉睫赋税制度的混乱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new)

赋税制度的混乱

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孝文帝祖父)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中历史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资料 共44页

高中历史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资料 共44页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民族融合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 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割据 一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各 地宗主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 们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 征发兵役、徭役。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 役……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 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等 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 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成 贫富不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 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
探究5: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1、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激
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化,导致北
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魏社会矛盾 尖锐,人民 起义不断。 改革迫在眉 睫。
必然性:北魏统一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 题(或落后的统治形式无法适应先进文明 地区的统治要求)
北朝(439-581)

东 方魏
汉南
25-220 方
蜀 吴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东晋
东魏
北魏
386-534 西魏
北齐
581
北周 隋

改革迫在眉睫ppt 人教课标版

改革迫在眉睫ppt 人教课标版
统一黄河流域;各种制度有பைடு நூலகம்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⑴兴起: 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东晋建立代国 ⑵发展: ①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②398年迁都平城,巩固新生政权:
对外:武力征服 对内:参照汉族政权统治:
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
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 2.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
决心实行改革.
东晋 时建 代国
统一 黄河 流域
小结
鲜卑文明与 汉文明冲突
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 民族融合;
社会矛盾 尖锐
冯太后与 孝文帝注
重汉化
改革 迫在 眉睫
改革 条件 具备
练习题: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C 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治者在依赖武力统一北方的同时,也 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
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
策。通过分配土地,让人民定居生活,拓跋 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出现 原因
社会 影响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有利 条件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
恢复和发展,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2.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3.北魏前期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已在一定
程度上汉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 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 向_______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农业
③重用汉族儒生,国家机构日益完备。兴办
太学 _______,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特别提醒: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 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ppt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pptx
加强;北魏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开始封建化进程。但是,
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 4.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 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答案 C 解析 A 项是手段,B、D 两项是直接目的,C 项是根本目的。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 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1)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答案 (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 势 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阶级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学无止 境
(1)简述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386 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 年,他 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拓跋珪推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基础。拓跋焘最重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拓展了北魏的疆域。 (2)影响: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③为北魏 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变化
长城—— 中华大地上两种
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分割线?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前提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 阿尔泰语系游牧民 族,其族源兴起于 鲜卑山(今大兴安岭 山脉),因此为族名, 拓跋部是其部落之 一。最新考古已证 实,位于内蒙古大 兴安岭的嘎仙洞内 的石刻祝文刻写的 是鲜卑族拓跋部的 祭祖文字,证明该 地区是拓跋部的发 源地。
C 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 献文帝:拓拔弘
孝文帝:拓拔宏(元宏)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 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 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前提: 1、北魏的崛起
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338年建立代国,后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①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386年拓拔珪(平城)
材料二: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 “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 的二倍半!
材料三: “旧无三长,惟立Fra Baidu bibliotek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C 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
D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的推动力
1.冯太后---统治者因素
①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了北魏学习汉族先进 文化(思想动员) ②精心培养孝文帝拓跋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人才培养)
③临朝听政,推行前期改革(奠基作用)
2.孝文帝
①孝文帝即位:471年拓跋宏通过禅让即位
(权力保证)
②孝文帝精通汉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 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 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 治的封建化运动。
〖小结〗
孝 文
前提:北魏崛起 并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的崛起(历程) 北魏的发展(背景、表现)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间、意义)
帝 改 革
有利条件:统治阶 级汉化改革的奠基
依据 人物和措施(经、政、人才、文化) 意义
内容: 根据资产多少规定赋税多少,分成 九品征收
影响: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 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社会矛盾日益强化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 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 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 践踏。
3表、现实:行4民45族年歧陕视西和人民民族起压义迫(导汉致族民、族羌矛族盾)激化 4百.人余民年起间义人、民社起会动义荡多-达--威八胁十统余治次,沉重打击了 北魏打击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标〗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公元220年
338年 398年 445年
386年 439年 471年
(魏晋南北朝)
公元589年
东汉到隋北朝方时期的政权更迭
十六国
东 汉
魏 蜀 吴
西 晋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宋齐梁陈
北齐
北周 隋 朝
魏晋南北朝(南2方20—589) 时代特征: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和民族大交融时 期,北方相对动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
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为生, 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 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 对较低
“畜牧迂徙,射猎为 业,淳朴为俗,简易 为化,不为文字,刻 木纪契……”
《魏书·序记》
北魏帝王世系表:
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 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
道武帝:拓拔珪
明元帝:拓拔嗣 太武帝:拓拔焘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政治制度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宗主督护制
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影响:统一初期,有利于巩固统治 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 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引发财政危机。
2、 赋税制度的混乱(九品相通制)
2、统一黄河流域 于439年由拓跋焘统一北方。 意义:初步结束了 创造了 促进了 创造了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拓跋焘)
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拓跋珪的汉化措施—改革的有利条件
措施:参见教材第33页
意义:拓跋部由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推 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河北“韩、马两姓 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
(主观条件)
③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 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冯太后对改革的推动作用:
➢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行初步 改革,对改革起了奠基作用; ➢精心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 化底蕴,对其改革有着深刻影响;
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有 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 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可能成 效卓著!
政治制度的落后(表现、影响)
的 背
必要性:面临 严重的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表现)
景 改革的推动力: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
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题练〗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1、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统治方式
2、措施:政治 经济 文化 3、意义
经济: 分土定居;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政治:
仿汉制设官;
延揽人才,重用汉儒,
完备国家机构;
文化: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
进文化。
北魏在崛起的过程中出现了鲜卑族游牧文明与汉族农耕 文明的激烈碰撞。面对这种状况,拓跋珪在位期间采取 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