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 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4d82b5700abb68a982fb9c.png)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 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答案】 C【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2.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答案】 B【解析】【解答】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在凸透镜后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这是胶片的位置,如果用短焦距镜头,其焦距本身就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当用这种傻瓜照相机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相机镜头距离发生改变时,像距的变化范围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可以认为能成近似清晰的像,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当焦距较小时,凸透镜所成像在较小的范围内。
3.小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f=16cmB. f=12cmC. f=8cmD. f=4cm【答案】 B【解析】【解答】烛焰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所以2f>16cm>f,解得16cm>f>8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记录了几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1db6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6.png)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学校为保障学生安全实行门禁人脸识别系统。
当学生“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A.人脸是光源B.人脸靠近摄像头时,经摄像头成的像会变大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2.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要使照出的像变大些,需要将镜头靠近物体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人走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5.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取货码、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取货。
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6.下列四幅图中,有的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7.如图是小新用照相机拍摄公园湖边的景色时从镜头看到的情形,他想把整个湖水都拍进去,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相机再往低放一放B.向前走几步,同时镜头前伸C.向前走几步,同时镜头后缩D.向后退几步,同时镜头向后缩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ab0f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e.png)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9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2.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线起的作用分别是( )A. 凸透镜会聚B. 凹透镜会聚C. 凸透镜发散D. 凹透镜发散3. 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
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 甲和丁B. 乙和丁C. 丙和丁D. 乙和丙4.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
“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 人脸是光源B. 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C. 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相同D. 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5. 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6. 下列实验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A. 用凸透镜取火B.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C. 驾驶员通过后视镜了解车后的交通状况D. 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7.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A. 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B.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C.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D. 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8. 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5794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e.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天文望远镜成像示意图,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与目镜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是()A.物镜处反射,目镜处反射B.物镜处折射,目镜处折射C.物镜处反射,目镜折射D.物镜处折射,目镜处反射2.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15cm C.20cm D.40cm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地面上呈现人的影子B.睡莲在水中形成“倒影”C.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D.放大镜把字“放大”5.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6.如图是小明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适当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8.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67083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d.png)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一、单选题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上半部分没有了B.下半部分没有了C.整个像缩小了D.整个像变暗了3、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C.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4、《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A.污染环境B.行人受伤C.引起山火D.动物死亡5、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一个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发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比28厘米小一些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总成放大的像;距离大于28厘米时,屏上总成缩小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A.约28厘米B.约14厘米C.大于28厘米D.小于 28厘米二、填空题8、 _______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凸透镜的焦点有_______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_______。
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9、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cb197b7360b4c2f3f6444.png)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 正确.故选:D.【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物距(u)成像特点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 力F的力臂B.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 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由A图知,力F的力臂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符合题意;C、由B图知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D、由D图知光的反射的光路图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画力臂的方法:找支点;沿力的方向画延长线;过支点向力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B、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反射定律: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eff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6.png)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 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F和 F’的温度相比()A. F点的温度较高B. F’点的温度较高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2. 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 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 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 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则不能D. 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 则()A.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 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A. 放大的B. 缩小的C. 等大的D. 无法判断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 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 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 10 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56厘米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 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 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A. 10cm>f>6cmB. 10cm>f>7cmC. 14cm>f>10cmD. 20cm>f>14cm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B.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C.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D.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 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0.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 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二、填空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4e620ad02de80d5d8403b.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8fb279b90d6c85ec3ac6e2.png)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虚像B.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答案】B【解析】【解答】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3)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4)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2.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B.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50cm-10cm=40cm,v=80cm-50cm=30cm,物距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A不符合题意。
B.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取走光屏,实际光线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符合题意为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5eae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b.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2.将一玩具熊猫(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此过程中,凸透镜可以成三个不同的像(图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丁、乙、丙B.图乙是虚像C.图丙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D.观察到图丁时,物距比二倍焦距要大3.若凸透镜某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均为30cm,则当物距变为20cm时,物体经凸透镜将成()A.倒立等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4.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7.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的影子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10.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a2427e9e3143323868935e.png)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晨光初中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怎样调节()A.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答案】 B【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物近像远像变大.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 厘米B.8 厘米C.10 厘米D.20 厘米【答案】A【解析】【解答】解: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即:u=16cm>2f,解得f<8cm,分析四个选项,其中的5cm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 v >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焦距可能为()A. 5 厘米B. 8 厘米C. 10 厘米D. 15 厘米【答案】 D【解析】【解答】解:当物体距凸透镜焦点10cm处,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物体距凸透镜焦点10cm处,所以物距u=10cm+f,即2f>10cm+f>f,解得f>10cm,所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 v >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答案】D【解析】【解答】A.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C不符合题意;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f585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1.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3.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透明胶片,贴在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向右移动,要使墙上的像恢复清晰,应该在凸透镜前放一个近视镜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冰墩墩”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4.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平面镜5.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A.B.C .D .6.当用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 .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7.如图所示,在白板上画有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玻璃杯下半部分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将玻璃杯远离白板,下方箭头看起来会变小C .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放大镜D .下方箭头是通过水杯形成的虚像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胡同学通过简易显微镜观察白纸上的字母“F”的情景,图乙是该同学眼睛看到的“F”的像,图丙中A 、B 处是简易显微镜上两个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测得A 处凸透镜的焦距A 5cm f =,B 处凸透镜的焦距B 1.5cm f =,C 处是白纸上的字母“F”的位置,BC 之间的距离2cm s =。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ab723f65ce05087732135f.png)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题20套(带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解析】【解答】解: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选A.【分析】首先根据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确定像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解答此题.2.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 D。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如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A不符合题意;当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像距大于物距u,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等于像距,即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9cb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0.png)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1.在两侧都正对着阳光的情况下,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F'的温度是相同的。
答案选C。
2.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虚像是人的幻觉。
答案选B。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答案选C。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选C。
5.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u=20cm,焦距f=15cm,根据公式可得像距v=60cm,所以该像是放大的。
答案选A。
6.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物距u=28cm,像距v=∞,所以焦距f=28cm。
答案选C。
7.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可得焦距f=10cm。
答案选A。
8.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答案选D。
9.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会发生发散作用。
答案选B。
10.暂无明显错误的选项。
A。
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可以形成倒立的放大实像。
这是因为物体先通过物镜成为倒立的缩小实像,然后再通过目镜进行进一步放大。
B。
远处的物体通过透镜可以形成倒立的实像。
如果是凸透镜,实像会放大,如果是凹透镜,实像会缩小。
C。
目镜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进一步放大通过物镜成像的物体。
D。
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可以使视角变大,从而更清晰地观察物体。
二、填空1.凸透镜对光线有聚焦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聚焦作用。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⑴实像是光线会聚成的,而虚像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⑵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⑶实像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3.像的性质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倒或正 u>2f 实象放大或缩小显微镜倒。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c1e5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5.png)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透镜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的又叫发散透镜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3km/s3.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照相机;B.潜望镜;C.近视镜;D.平面镜.4.2022年武汉市第39届金秋菊展如期开展,小红同学在首义广场菊展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在拍摄过程中()A.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B.影像传感器和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外C.若靠近菊花拍摄,影像传感器上成的像大小不变D.若远离菊花拍摄,应缩短镜头和影像传感器的距离5.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6.如图所示,把一只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斑不可能在透镜的焦点上B .此类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此类透镜可用做放大镜使用D .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7.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4cm 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f f f >>甲乙丙 B .f f f >>乙丙甲 C .f f f >>乙甲丙D .f f f >>乙甲丙8.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下列四个仪器中成像为虚像的有( )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监控摄像头9.如图所示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 .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15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当物距是18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C.此时的物距大于15cm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二、填空题11.中学生小华发现自己近一段时间来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他可能患上了(填“近视”或“远视”)眼,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及时去医院检查,若确实患上了近视眼则需要配戴透镜矫正。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6a51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b.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扫描可成像。
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C.二维码成虚像D.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2.如图,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这时适当地向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A.是用凸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B.是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C.是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D.是用凹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3.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在图中的方框中)之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框内是凸透镜的是()A.B.C.D.4.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各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蜡烛距凸透镜30cm,在光屏上可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cmB.光屏上呈倒立、放大的实像C.图中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近视镜片,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5.小林用“冰墩墩”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A.图甲中,平面镜中的像是等大的实像B.图乙中,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虚像C.图丙中,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D.图丁中,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6.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cm,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0cm,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一些公共场所安装的电子监控器如图所示.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摄像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摄像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景物清晰成像的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下列对摄像系统部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摄像系统能拍摄一个实像B.镜头采用的是凹透镜C.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m D.摄像系统能拍摄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8.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放在凸透镜后20cm处,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cm B.9cmC.11cm D.20cm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3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a095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1.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关于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带凸透镜来矫正C.我们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像D.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10cm左右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透过树林的阳光B.倒映在湖中的桥C.手影D.监控设备拍照3.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照全级毕业大合照时,师生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4.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放大镜成像、①照相机成像、①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①①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①①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①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①①5.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8cm C.6cm D.4cm6.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7.“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开普勒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B.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用来把物体放大C.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8.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9.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cm,用该相机拍摄远处的风景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5cm B.略大于5cmC.略小于10cm D.大于10cm10.如下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db9d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9.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对于如图1所示的两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2.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如图2所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图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在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同学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4.下列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5.像的成因有三个: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有以下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正立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6.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
“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是光源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7.如图3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和远视眼矫正的图分别是()图3A.丙和丁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8.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4所示。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图4A.都是正立的B.都是虚像C.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D.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9.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5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70b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5.png)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85cm 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 .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2 .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C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3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由距凸透镜 25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13cm 的过程中,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 .仍为平行光束B .变为发散光束C .变为会聚光束D .无法确定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大于焦距B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D .大于 2 倍焦距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烛焰随燃烧降低时,向上移动凸透镜仍可接收到烛焰的像B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中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些,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一些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9 .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0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l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 l0×;物镜40×11 .小明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12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B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C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13 .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 __上.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 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 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 __主光轴.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 _、___ _的___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 _.
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透镜20 cm 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 _、___ _的___ 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 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 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 _的位置,在相当于_ ___的胶片上得到__ __的____ 的____像.
6.照相机用光圈控制__ 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摄明亮的物体之后又去拍摄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___ _(填“开大”或“缩小”)
7.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和___ _其中要求_ 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
8.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2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 ___,像的大小将__ __,且成的像是____像.
9.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立__ __的____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立_ ___的____像.
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 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 __、____ 的____像.
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 __镜,物体应放在__ __,像在___ _,像的性质是__ _.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
12.显微镜有___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 _.靠近物体的叫__ 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 _,它有____个凸透镜,靠
近眼睛的叫__ __,靠近物体的叫_ ___.它能使物体成__ __、__ __的____像.
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___ _、__ __,由___ _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_ 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 __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14.如果眼球的__ __,或者晶状体的___ 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 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 __造成近视眼.
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___ _会变__ 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 __内的平滑肌控制完成.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1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1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
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
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 mm以外
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2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25.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_ __上,并且__ 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 __ _.
28.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_ __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 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_____,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 ___的范围了.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 ___.
3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透镜上,在距凸透镜20 cm的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该同学用这个透镜测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你填表并回答:
物距(cm)物体所在
范围
像距
(cm)
像所在范
围
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60 30
50 33.3
40 40
30 60
2 100
20
15 -60
(1)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大?
(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
(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
(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
(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
(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
四、作图题(共17分)
31.(6分)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32.(6分)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33.(5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
[参考答案]
1.焦点;
2.不改变、会聚于、平行于;
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4.倒立、缩小、实、小于;
5.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
6.进入镜头、开大;
7.光屏、凸透镜、烛焰、光屏中心;
8.变大、变大、实;
9.倒、缩小、实、远离透镜、倒、放大、实;
10.倒、凸、倒立、放大、实;
11.凸透、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之外、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远;
12.两、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望远镜、两、目镜、物镜、倒立、缩小、实;
13.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14.前后径过长、曲度过大、晶状体、前方;
15.瞳孔、小、巩膜
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D
23.C
24.A
25.C
26.D
27.光具座(桌子)、凸透镜、同一高度;
28.2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一倍焦距;
29.(1)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焦点处(3)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
30.(1)凹透镜(2)凸透镜(3)凹透镜(4)凸透镜(5)凸透镜(6)平面镜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