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会计信息化教案设计模板

会计信息化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 熟悉常见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 能够分析和解决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会计信息化的历史与发展- 会计信息化的趋势与挑战2.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3. 常见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及其应用- 会计信息化软件的类型- 常见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功能- 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应用案例4.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操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2. 理论讲解- 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趋势与挑战。

3.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使用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如凭证录入、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4.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 学生使用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能力-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信息化》2. 课件: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趋势与挑战等3. 软件:常见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如用友、金蝶等4. 案例: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六、教学时间根据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灵活调整教学时间。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成为会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程设置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的第一步是明确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

可以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架构等内容;实践部分则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的第二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既符合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首先,学生应具备熟练运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够进行会计数据的录入、处理和报表生成等操作。

其次,学生应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能够分析和解决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最后,学生应具备独立开发和改进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

三、教学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的第三步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

其次,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的最后一步是进行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总结,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师的观察来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结起来,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重要举措。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课程时长:32学时授课对象:会计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熟练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操作;3. 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化系统维护;4.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信息化工作环境。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介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概念、原理和方法;2. 财务软件操作:教授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工资核算、往来管理、存货管理等;3. 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4. 信息化系统维护:教授如何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化系统维护,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企业信息化工作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操练习等。

具体如下: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实操练习:安排学生进行财务软件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占4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占60%,采用实际操作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理论题(30分):考察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操题(50分):考察学生对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0分):考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表现。

会计信息化教学(精选)

会计信息化教学(精选)

实时性
能够实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会计信息系统组成要素
硬件
包括计算机、打印机、 扫描仪等设备,用于数 据的输入、输出和存储 。
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 管理系统、会计软件等 ,用于数据的处理、分 析和报告。
数据
包括会计信息、业务数 据等,是会计信息系统 的核心。
人员
02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概念与特点
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 息处理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 输会计信息,以辅助企业决策和管理。
集成性
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信息的共 享和交互。
自动化
通过预设的程序和规则,自动完成数据的 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
准确性
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精确处理,确保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分享会计信息化的实 际应用和解决方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 解决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撰写论文、制作报告等形式,展示自己在会计信息 化领域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技能水平自评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会计信息化技能水平进行自评,包括理论知识 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
数据传输
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 手段,将数据传输给 相关部门或人员,实 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
信息输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报 表、图形等形式输出 ,供决策者使用。
03 会计软件操作实务
常见会计软件介绍与比较
01
02
03
04
05
用友U8
金蝶KIS
浪潮GS
SAP ERP
Oracle EBusiness Suite

会计信息化教案

会计信息化教案

会计信息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基本会计操作。

4. 理解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影响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1.1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1.2 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2.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2.1 硬件系统2.2 软件系统2.3 数据系统2.4 人力资源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3.1 初始化设置3.2 日常记账3.3 报表与打印4. 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影响4.1 改变会计工作方式4.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4.3 促进会计与管理融合5. 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5.1 信息安全问题5.2 人才素质要求5.3 法律法规建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意义、影响和挑战。

2. 演示法:展示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会计信息化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影响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信息化教程。

2. 会计软件:财务软件、ERP软件等。

3.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会计软件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会计信息化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4周: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第5-8周: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第9-12周: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影响第13-16周: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会计信息化知识。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和法律法规意识。

《会计信息化》授课计划

《会计信息化》授课计划

《会计信息化》授课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会计信息化相关知识,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数据处理技术等,提高学员的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

二、授课内容主题 1:会计信息化概述内容:介绍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PPT、视频、案例素材。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

主题 2:财务软件应用基础内容:介绍财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重点讲解金蝶、用友等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作、学员练习。

教学资源:金蝶、用友软件安装包、操作手册、PPT。

评估方法:学员练习成果、课堂提问。

主题 3:会计信息系统与数据管理内容: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凭证录入、报表生成等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实践。

教学资源: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手册、报表模板。

评估方法:实践成果、课堂提问。

主题 4:信息化环境下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内容:介绍信息化环境下财务风险的特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PPT、相关法规、案例素材。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

三、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出勤率;2.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3.测验或考试:对所学知识的检验;4.反馈与讨论: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讨论。

课程时间安排:共计32学时(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教室或网络课程平台;2.相关软件安装包和操作手册;3.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4.案例素材和习题集。

五、授课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会计信息化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专家。

以上是《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授课计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掌握会计信息化相关知识,提高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

(完整)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完整)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南阳职业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会计与审计必修3。

课程目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会计工作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2)“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成为学界共识,在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满足会计技能大赛的训练和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3)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向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4学分。

学时为56学时.5。

建议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财务业务一体化技能实训教程(畅捷通T3版)(孙莲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7。

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互动教学法(4)上机操作实训法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平时测验.(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上机考试。

考查课9。

课外自学要求(1)认知会计信息化操作的发展趋势,了解新的功能软件和企业财务软件操作。

(2)针对性地练习软件操作程序和步骤,掌握软件各要素。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数据联系基本内容:(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管理分析系统。

(2)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地数据联系:总账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总账系统与存货核算系统地数据联系。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地计划与组织、配备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人员培训、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基本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掌握: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课内实训:登录用友T3系统认识所有模块及其功能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本章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第二章企业组织架构的建立基本内容:(1)系统管理:启动并注册系统管理、设置操作员、帐套管理、系统启用、设置操作员权限.(2)设置公共基础档案:启动并注册系统、机构设置、往来单位设置、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设置、存货设置、购销存设置。

3.2.1.1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3.2.1.1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教学时数:72学时适应专业:财经类专科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是我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于一体化的边缘科学。

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ERP软件(账务处理、供应链、薪资管理、固定资产、报表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具备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前导课程:《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ERP的基本概念,熟悉ERP的功能模块,能够进行企业财务软件的选型和实施;2.了解系统管理的作用及工作功能,熟悉建立企业核算账套的完整工作流程;3.了解账套基础档案设置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账套基础档案设置操作的方法;理解基础档案设置在整个系统中的共享作用;理解设置基础档案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4.掌握总账系统的操作流程及主要功能5.了解应收款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应收款管理模块的初始设置及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具备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应收款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6.了解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应付款管理模块的初始设置及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具备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应付款及付款管理的业务处理能力;7.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操作方法;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过程及操作方法;熟悉固定资产月末转账、对账及月末结账的操作方法。

8.了解薪资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熟悉薪资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熟练操作薪资账套的建立、初始化设置、薪资管理日常操作和期末处理。

9.了解UFO报表的功能及基本概念,熟悉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报表的格式设计和日常管理,并制作有关的财务报表,具备利用报表系统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10.了解供应链管理各个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熟悉使用采购、销售、库存和存货进行具体业务处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掌握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设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1.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2.学分/学时:8学分/136学时3.适用专业:会电、会审专业4.课程性质:考试二、课程性质和目的会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研究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会计信息输出等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强是该学科的显着特点。

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通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所学会计软件,对通用会计软件的基本模块以及各模块的主要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规律;同时,对电算化会计与会计软件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教学,努力使会计基本理论与知识成为促进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技能的促进因素。

本课程强调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方式,强调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中学,学中教。

1.掌握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知识;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3.熟悉会计信息化业务流程;4.熟悉会计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5.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方法;四、课程主要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共12个模块。

模块一:系统初始化[教学目的与要求]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电算化应用环境。

具体能力点为:(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掌握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掌握期初数据录入与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熟悉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 会计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2.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3. 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 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实例- 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优化与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会计信息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验室或虚拟环境中进行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会计信息化概述2. 第二周:会计信息系统3. 第三周: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4. 第四周: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5. 第五周: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6. 第六周:课程总结与考核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和互动交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方面的实际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会计信息化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适用专业:审计学学时:64学时。

其中讲授16学时,实践48学时。

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大纲执笔人:XX大纲审核人:XX制定时间:XX年XX月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内容要点:《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研究计算机代替手工后的会计核算、会计检查和会计分析过程。

本课程针对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会计信息化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本课程以通用会计软件为中心,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在具备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后,通过软件应用训练与电算化基本知识教学,传授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技术与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分析与决策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会计信息化》课程理论部分(16学时)《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部分(48学时)四、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40%+期末成绩X60%。

其中:平时成绩(100分);出勤X10%+阶段性测脸X50%+课程总结X25席+课内实验X15%e期末成绩(100分):实验报告。

五、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李湘琳、张文、傅仕伟编《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Vl2. 1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傅仕伟、郑菁、李湘琳、张文编,《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V13. 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

(3)傅仕伟、李湘琳、张文编,《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金蝶ERP-K3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二)参考资料:(1)李吉梅、刘大斌、李康、张忠伟编,《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

(2)刘大斌、王新玲编,《会计信息化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年3月。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系统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能够从系统观、信息集成观出发,理解财务与业务的关系,从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实现会计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控制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有一个系统、全面地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及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在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开阔视野。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课程教学原则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讲授计算机在财务领域应用的课程,主要目标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即实现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来完成如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课程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与管理、原理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既坚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又尽可能反映当前主流会计软件或ERP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方法1、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应用实际动手操作、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践性教学中可采用随堂练习、综合课业、模拟实习、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总学时36课时(其中:讲授30课时;实验6课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论教学目的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定义和基本功能,掌握计算机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掌握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结构。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于2004年6月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性质《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是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校企合作课程,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课程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该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也是一门职业认证课程。

形象地讲,我们可将本课程视为一把打开会计职业之门的钥匙,可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之后开设的又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对上述三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为后续开设的《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起到了明显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本课程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也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财务管理、审计、会计模拟实习(三)课程设计思路近年来,我们一直秉承“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这一先进理念,坚持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我们《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课程得到了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山东塑料制品试验厂、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定期召开座谈会,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和会计专题讲座,为我们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在分析各会计岗位必需的职业能力基础上,提炼了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归纳出会计行业的行动领域。

其次,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各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将行动领域进行了归纳、总结,构建了一个由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构建而成的职业学习领域。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及 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及 教案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常用模块和功能。

3. 学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4.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

5.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操作。

3. 操作演练法:指导学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

3. 教学视频: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实例。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和在线教程。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授课,每次授课2课时。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授课时间:第1-8周,每周2课时。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2. 教学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的配置和优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防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八、教学进度计划第1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2周: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3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建议课时:108 学分:6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常用财务软件及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知识2.能辅助完成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3.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4.能熟练操作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5.能熟练操作应收系统、应付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存货核算系统;6.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诚实守信等会计职业道德;8.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9.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10.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时分配项目一: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任务1 系统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创建账套设置用户与权限账套备份与恢复修改账套与年度账管理任务2 基础档案设置设置部门档案与职员档案设置客户与供应商档案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信息设置任务3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选项设置期初余额录入任务4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初始化任务5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拓展阅读项目二:日常业务处理任务1 凭证处理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凭证查询修改与删除任务2 工资管理工资变动与工资分摊任务3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减少任务4 账表管理账簿查询与打印拓展阅读项目三:期末处理任务1 月末自动转账期间损益结转自定义转账任务2 银行对账银行对账任务3 月末对账与结账总账系统对账与结账拓展阅读项目四:报表管理任务1 报表格式设计报表相关概念设计报表格式任务2 报表公式设计定义计算公式与审核公式任务3 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财务指标分析本量利分析预算管理决策分析拓展阅读项目五: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任务1 供应链管理系统初始化购销存基础档案设置采购系统初始设置销售系统初始设置应收应付系统初始设置库存管理系统设置存货核算系统设置任务2 采购与应付款管理普通采购业务处理采购短缺业务处理采购退货业务处理采购暂估业务处理付款结算业务处理采购特殊业务处理任务3 销售与应收款管理普通销售业务处理销售退货业务处理委托代销业务处理收款结算业务处理销售特殊业务处理任务4 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材料出库业务处理存货盘点业务处理期末处理与结账拓展阅读五、分单元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会计工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化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2. 技能目标:熟练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和报表编制。

3. 应用目标: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能够参与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大纲1. 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2. 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XX学时,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 理论讲授:XX学时- 实践操作:XX学时3. 课程内容:3.1 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与特点-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2 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电子表格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会计软件的选择与使用3.3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3.4 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实施与运维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交互式教学方式。

- 实践操作通过电脑实验、数据处理实例等形式进行。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成绩等。

-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6. 参考教材:- 主教材:XXX- 辅助教材:XXX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课程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开课单位:会计信息化系学分:8 总学时:128H(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64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试点课程负责人:陈旭课程编码:10849基本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信息管理等专业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包括了会计软件应用、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三个部分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既熟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又具有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级复合型财会人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软件的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会计软件的应用技能;掌握会计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具有对会计信息系统各主要子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处理分析以及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建立物理数据模型以及输入输出界面设计的能力和一定的会计软件开发能力。

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较快适应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1)程序设计基础:掌握编程的基础,熟悉基本的语句,能进行界面设计以及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

(2)数据库技术: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与操作,熟练掌握SQL语句,实现对数据的基本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步骤与方法。

(4) 会计学基础: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会计日常处理流程。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会计软件应用第一章会计信息化导论(一)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1、信息与数据2、会计信息与会计数据3、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4、会计信息化(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三)会计数据处理技术1、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特点2、手工会计数据处理3、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4、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的比较(四)通用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架构及主要功能模块简介(结合金算盘软件)(五)会计软件的发展历史第二章账务处理系统(一)账务处理系统概述与目标(二)账务处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手工账务处理的流程及分析2、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3、手工账务处理与计算机账务处理比较分析(三)账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四)系统初始设置(五)凭证管理(六)出纳管理(七)期末处理(八)报表管理(九)账务处理系统的控制1、权限控制2、科目控制3、凭证录入控制4、期初余额录入控制第三章工资管理系统(一)工资管理系统概述1、工资管理的意义2、工资管理系统的特点3、工资管理业务的会计处理(二)工资管理系统的目标(三)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工资管理系统流程图2、工资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四)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1、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2、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分析(1)初始设置(2)业务处理(3)账表管理(4)凭证处理第四章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概述及目标(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分析(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1、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2、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分析(1)初始设置(2)固定资产卡片管理(3)折旧处理(4)凭证处理(5)账表处理第五章进销存管理系统(一)进销存管理系统概述1、进销存管理主要内容及目标2、进销存业务流程(二)采购管理系统1、采购管理系统业务流程2、采购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采购业务处理(三)销售管理系统1、销售管理系统业务流程2、销售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销售业务处理(四)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1、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业务流程2、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系统功能结构3、日常业务处理第二部分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第六章会计软件开发语言基础(一)开发平台基础1、PowerBuilder简介2、案例(1)分析设计与讲解一个显示日期与时间的窗口应用;(2)选择会计期间界面设计。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

《会计信息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1.课程名称:会计信息化2.学分/学时:8学分/136学时3.适用专业:会电、会审专业4.课程性质:考试二、课程性质和目的会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研究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会计信息输出等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强是该学科的显著特点。

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通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所学会计软件,对通用会计软件的基本模块以及各模块的主要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应用规律;同时,对电算化会计与会计软件知识进行有选择的教学,努力使会计基本理论与知识成为促进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技能的促进因素。

本课程强调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方式,强调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中学,学中教。

1.掌握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知识;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3.熟悉会计信息化业务流程;4.熟悉会计信息化的组织与管理;5.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方法;四、课程主要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共12个模块。

模块一:系统初始化[教学目的与要求]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电算化应用环境。

具体能力点为:(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掌握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掌握期初数据录入与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职业学院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会计与审计必修
3. 课程目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会计工作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2)“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成为学界共识,在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满足会计技能大赛的训练和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3)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向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4学分.学时为56学时。

5. 建议先修课程
基础会计学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财务业务一体化技能实训教程(畅捷通T3版)(孙莲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2)案例教学法
(3)互动教学法
(4)上机操作实训法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作业,平时测验。

(2)考试成绩占70 %。

,形式有:上机考试。

考查课
9. 课外自学要求
(1)认知会计信息化操作的发展趋势,了解新的功能软件和企业财务软件操作。

(2)针对性地练习软件操作程序和步骤,掌握软件各要素。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数据联系
基本内容:
(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管理分析系统。

(2)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地数据联系:总账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总账系统与存货核算系统地数据联系。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会计信息系统地计划与组织、配备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人员培训、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

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掌握: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课内实训:登录用友T3系统认识所有模块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联系
本章难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
第二章企业组织架构的建立
基本内容:
(1)系统管理:启动并注册系统管理、设置操作员、帐套管理、系统启用、设置操作员权限。

(2)设置公共基础档案:启动并注册系统、机构设置、往来单位设置、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设置、存货设置、购销存设置。

基本要求:
掌握:企业组织架构的建立是运行财务管理软件的基础,建立账套信息及整理各种分类档案资料,进行各种分类档案的建立。

了解:系统管理,设置公共基础档案。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系统管理相关操作,操作员设置,账套建立,权限分配。

本章难点:公共基础档案设置,机构设置,往来单位设置,财务信息设置,收付结算设置,存货设置,购销存设置。

第三章采购管理
基本内容:
(1)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采购系统的业务流程、采购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初始设置:采购业务范围设置、录入采购业务的期初余额、录入供应商往来期初余额、期初记账。

(3)日常采购业务:采购订货、采购入库、采购发票、采购结算。

(4)应付款管理:付款结算、转账处理、取消操作。

(5)月末业务:采购帐表查询、供应商往来帐表查询、月末结账。

基本要求:
掌握:采购管理系统中采购业务的处理流程,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采购结算、采购付款等业务处理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采购账表的查询方法。

能够正确填制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并进行采购结算、采购付款等业务的处理。

了解:采购账表的查询方法及采购管理系统控制参数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填制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并进行采购结算。

本章难点:采购付款等业务的处理。

第四章销售管理
基本内容:
(1)销售管理的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初始设置:销售业务范围设置、录入客户往来期初余额。

(3)日常销售业务:日常销售业务的操作流程、销售订货、销售发货、销售发票。

(4)应收款管理:收款结算、转账处理、取消操作。

(5)月末业务:销售帐表的查询、客户往来账表的查询、月末结账。

基本要求:
掌握:销售管理系统中的销售业务处理的流程,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发货单、销售发票、销售发票、销售收款等业务处理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销售帐表的查询方法。

理解:销售管理系统控制参数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 销售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本章难点:销售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流程。

第五章库存管理
基本内容:
(1)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库存管理的核算流程、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初始设置:业务处理控制参数、录入库存期初数据。

(3)入库业务:采购入库单、产成品入库单、其他入库单。

(4)出库业务:销售出库单、材料出库单、其他出库单。

(5)其他库存业务:调拨业务、盘点业务。

(6)月末业务:账表查询、月末结账。

基本要求:
掌握:出入库单据,如销售出库、产品入库、材料出库、采购入库、其他出入库业务等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库存账表的查询方法等。

理解:审核采购入库单、销售出库单;填制并审核材料出库单、产品入库单、其他出入库单等。

了解:库存账表的查询方法,以及库存管理系统控制参数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销售单据的填制和处理。

本章难点: 库存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第六章存货核算
基本内容:
(1)存货核算系统地业务流程:存货核算系统地工作流程、存货核算系统和其他系
统地集成。

(2)初始设置:核算业务范围设置、科目设置、录入期初余额。

(3)日常业务:产成品成本分配、单据记账、暂估成本处理、平均单价计算、月末处理。

(4)凭证处理:购销单据制单、往来单据制单、凭证列表。

(5)月末业务:账表查询、月末结账。

基本要求:
掌握:存货核算系统业务处理的流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工作原理,存货核算与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及库存业务的关系,以及存货入库成本及出库成本的计算方法。

理解:能够进行存货核算的初始设置,对单据进行记账处理;能够对与存货相关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能够对暂估入库业务进行处理。

了解:存货账表的查询方法,以及存货管理系统控制参数对日常业务处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 存货核算的业务处理流程。

本章难点:存货核算的出库成本计算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56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实验32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修订人:沈岩岩
审核人:
2014年 9 月 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