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刘禹锡原文赏析及翻译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下面是关于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译文: 其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其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其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其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其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其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其七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标签

宋词三百首、写景、爱情、桃花

译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注释

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

赏析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关于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同烧畬)

【赏析】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

写景的诗:竹枝词(刘禹锡)

写景的诗:竹枝词(刘禹锡)

为⼤家收集整理了《写景的诗:⽵枝词(刘禹锡)》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是⼈家。

银钏⾦钗来负⽔,长⼑短笠去烧畲。

赏析

这是组诗《⽵枝词九⾸》的最后⼀⾸。这⾸诗是⼀幅巴东⼭区⼈民⽣活的风俗画。它不是⼀般的模⼭范⽔,不是着⼒于表现⼭⽔的容态精神,⽽是从中发掘出⼀种⽐⾃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的美。

“⼭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是⼈家。”开头⽤⼀个“⼭”字领起,⼀下⼦把诗⼈⾯对春⼭、观赏⼭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地⽓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彼⼭,触处皆是。那种⾊彩绚烂、满⼭飘⾹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云间”形容⼭顶之⾼。诗⼈遥望⼭顶,在花⽊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家”三字是诗⼈注意⼒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探寻的⽬光越过满⼭的桃李,透过⼭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春⾊的主⼈的所在,美是由⼈创造的。⼭美、花⽊美,都来⾃⼭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彩的⼭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银钏⾦钗来负⽔,长⼑短笠去烧畲。”两句写⼭村居民热⽓腾腾的劳动⽣活。挎着长⼑、戴着短笠的男⼈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们下⼭担⽔,准备做饭。在这⾥,作者运⽤了两种修辞⼿法。⼀、借代。⽤“银钏⾦钗”借代青年妇⼥,⽤“长⼑短笠”借代壮年男⼦,正好捕捉了⼭民男⼥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彩。⼆、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且还采⽤了句中⾃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锤打得⼗分凝炼。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下面是关于竹枝词九首原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译文:

其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其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其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其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刘禹锡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标签

生活、民歌、爱情、组诗、景物、山川、风土、人情

译文

注释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下临瞿塘峡口之夔门。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因名。三国时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卒于城中永安宫。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瀼西:今重庆奉节瀼水西岸。陆游《入蜀记》:“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縠文:水波纹。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兰桡:兰木桨。兰指木兰树,又名杜兰、林兰。但古诗、文中常说兰舟、兰桨、兰桡等,只是一种美称,不一定都是兰木所作。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永安宫: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先主刘备自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

城西门:此当指奉节城西门。滟滪堆:原是瞿塘峡口江中的大石(今已炸去),亦作“淫预堆”“犹豫堆”“英武石”“燕窝石”等。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译文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

作者:刘禹锡

(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

(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诗人】: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一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

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禹锡《竹枝词其二、其九》阅读练习及答案

竹枝词(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词(其九)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注】①畲:指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15.下列对这两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色彩明朗,格调凄清,含蓄婉转,颇富情韵。

B.第一首诗中的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一个“拍”字写岀了水对山的依恋之情。

C.第二首诗的第二句写诗人遥望山顶,看到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炊烟,由此推断出有人家。

D.第二首诗每句一景,既相对独立成图,又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给渎者一种审美享受。

16.这两首诗应写到了“花”,它在诗中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案】

15.AA项,“色彩明朗,格调凄清”错。这首诗的色彩艳丽热烈,格调明朗、自然。故选A。

16.①第一首诗以红花比兴。第一句以桃花相依山头起兴,引起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思。第三句以“红花易衰”比喻易老,表达女主人公的担忧。②第二首诗借描写桃李花展现出一派山间色彩绚烂的美景,同时花对人起到了衬托作用,表现了温馨和谐的农家生活情景,也对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赞美。

【解析】

这道题重点考的是赏析意象“花”的作用,可以从意境和情感等方面着手分析。

第一首诗,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主人公的情思。首句“山桃红花满上头”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以桃花相依山头起兴,引起下句“蜀江春水拍山流”中所要表达女子对那字依恋的情思。第三句“花红易衰似郎意”运用比喻,以“红花易衰”比喻爱情易老,写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第三句照应第一句,表达女主人公的担忧。

竹枝词九首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九首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释

⑴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

⑵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

⑶睢:仰视。

⑷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

⑸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

⑹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

⑺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后人对变风变雅的解说很多,大意是说太平盛世产生的风、雅之诗是正风正雅;而乱世产生的`诗歌则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气,故称变风、变雅。刘禹锡此处使用变风一词,似乎并非强调世事之治乱,而是侧重于体察民俗风情之意。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古诗词原文、注释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古诗词原文、注释及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古诗词原文、注释及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组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竹枝词九首》原文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释

⑴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

⑵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

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

⑶睢:仰视。

⑷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

⑸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

⑹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

⑺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后人对变风变雅的解说很多,大意是说太平盛世产生的风、雅之诗是正风正雅;而乱世产生的诗歌则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气,故称变风、变雅。刘禹锡此处使用变风一词,似乎并非强调世事之治乱,而是侧重于体察民俗风情之意。

竹枝词

竹枝词

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4期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的《竹枝词》一共两组11首,都是刘禹锡在被贬为夔州刺史期间所作,这首诗是《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九首。

“山上层层桃李花”以白描笔法勾勒了一幅春景图,民间有谚“桃花开,李花落”,可见,一般都是李花落了,桃花才开。而在夔州,由于地势高、高山横亘,气候与平原地区不同,故

而有此奇特之景象。“层层”写出了桃李花相间齐放的繁盛和灿烂之状,似乎还有浓郁的花香。

“云间”突出了山势之高,在那高高的山上、繁花深处,升起了一股股袅袅的炊烟,那里

是村民的集聚之地。诗中描写的镜头开始转移,由纯粹的自然景观转移到了生活场景。“银钏

金钗”是以当地妇女常常佩戴的饰品代指青年妇女,“长刀断笠”则以当地独特的农具代指男

性村民,“烧畲”则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方法,是指春耕之前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

如果说,桃花李花同时绽放、灿烂芬芳是一种美景;绵延横亘、高耸如云的大山是一种美景;那么山上的男人和女人们共同春耕、和谐生活的画面就更是一幅美景了。景美,人更美。

虽然诗人表面上未著一字来赞美他们,然赞美之情溢满于诗。刘禹锡的《竹枝词》组诗之所以

影响深远与他关心民生、体察下情的可贵精神是分不开的,也与他认真研究、学习民歌的精神

是分不开的。

——相君

竹枝词九首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九首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_刘禹锡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竹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释

⑴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

⑵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

⑶睢:仰视。

⑷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

⑸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

⑹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

⑺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后人对变风变雅的解说很多,大意是说太平盛世产生的风、雅之诗是正风正雅;而乱世产生的`诗歌则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气,故称变风、变雅。刘禹锡此处使用变风一词,似乎并非强调世事之治乱,而是侧重于体察民俗风情之意。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释义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释义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

解释:山上开放的桃花、梨花层层叠叠、布满山野,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

赏析:此句用一个“山”字领起,将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同烧畲)

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赏析这是组《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翻译赏析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前言】《竹枝词九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的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言绝句,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作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也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注释】银钏二句:描写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江边汲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开荒种田【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

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全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图,孤立起来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合起来看,恰好构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而把妇女们负水对歌、烧畲时火光烛天以及秋后满山金黄等情景统统留给读者去想象,画面的转接与安排极有理致。诗中没有直接发出赞美,但那种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那种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都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