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汇总教学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e664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2.png)
种子学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轴和胚组成。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具有保护内部胚胎和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功能;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组织,为胚胎发育提供养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是种子内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胚是种子的生长点,具有发育成植物的潜在能力。
2. 种子的功能种子具有保存和传播植物遗传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出发点。
种子内含有胚乳和胚,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
种子具有抵抗逆境环境和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可以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种子还可以通过鸟类、昆虫和风力等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植物的扩散与适应性。
二、种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1.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囊包裹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指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增殖和分化产生胚芽和胚乳等组织,形成种子的胚部分;胚囊包裹是指受精卵被包裹在子房内形成成熟的种子,以保护和储存胚胎。
2.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是指种子在胚囊包裹下逐渐发育完全,获得很高的生物活性和休眠状态,具备生长发芽的条件。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胎发育完全,胚乳形成丰富的储藏组织,种皮形成坚硬的外壳,并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种子成熟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来判断,以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和保存条件。
三、种子的保存和利用1. 种子的保存种子的保存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保持种子的生物活性和胚胎的生长能力。
种子保存的关键是控制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气体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以防止种子的腐败、变质和对外界环境的侵害。
种子保存的方法包括干燥、冷藏、真空封存、冷冻和低温干燥等多种技术。
2. 种子的利用种子的利用包括播种繁殖、植物育种和栽培生产等多个方面。
播种繁殖是指将种子投入土壤,使其生长发芽,完成植物繁殖的过程。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452003f78a6529647d53c3.png)
种子的基本构造:种皮、胚、胚乳 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分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种皮: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由一层或者二层珠被发育而来,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皮质厚强硬),内珠 被发育成内种皮(多呈薄膜状)。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发芽口:就是指受精前胚珠时期的珠孔,授粉后,花粉管伸长,经此孔进入胚囊。当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 子,就成种孔或者发芽口。位置正好位于种皮下面的胚根尖端。 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 体进入子体的通道。 种褥或脐冠:有些植物种子,从珠柄脱落时,珠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这种附着物叫做种褥。 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 最先吸胀的部位。 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胚:种子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株体。 胚基本组成部分: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部或者胚中轴)、子叶。 胚芽:又称幼芽,是叶、茎的原始体,位于胚轴的上端,顶端就是茎的生长点。 胚芽鞘:禾本科植物的胚芽由 3-5 片胚叶组成,着生在最外部的一片呈圆筒状称为胚芽鞘。 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度部分。双子叶植物子叶着生点和胚根之间的部分,称为下胚轴。 而子叶着生以上的部分称为上胚轴。 胚根:又称幼根,在胚轴下面,为植物未发育的初生根,有一条或多条。 胚根鞘:禾本科植物的胚根有一层薄壁组织,称为胚根鞘。 子叶:种胚的幼叶,具一片、两片或者多片。 多胚现象:通常每颗种子只有一个胚,但是有时可发现同一颗种子里面含有 2 个或者以上的胚,称为多胚
种子知识点总结
![种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b8f1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0.png)
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由胚珠发育而成,并带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组织。
一般来说,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乳、胚和胚轴组成。
种子的结构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萌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也存在差异。
1. 种皮:种子外部的表皮,起到包裹和保护种子内部组织的作用。
种皮的结构和形态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有重要影响。
2. 胚乳:种子内部的主要储藏组织,贮存着植物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对种子的贮藏和萌发起着关键作用。
3. 胚:种子内形成的新生植物胚胎,它是种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部分,对种子的萌发起着决定性作用。
4. 胚轴:连接胚和种子的组织,起着支持、传递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花粉萌发、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发育等多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需要依赖花粉、雄蕊、雌蕊、子房等生殖器官的协同作用,完成种子的形成。
1. 花粉萌发:花粉萌发是花粉在萌发管中形成萌发管并向子房内生长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
2. 授粉:授粉是花粉与雌蕊柱头的接触和花粉粒与子房花柱部形成萌发管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 受精:受精是授粉后,花粉萌发管与子房内的胚珠结构相接触并形成胚珠内部的核融合的过程,它是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胚胎发育: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逐渐形成胚乳和胚,从而完成胚胎的形成。
5. 种子发育:胚胎发育后,胚乳组织逐渐发育形成营养组织,并与胚形成完整的种子结构,完成种子的形成过程。
以上是种子形成的基本过程,它们决定了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种子的生理特性种子的生理特性包括种子休眠、萌发、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
它们对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1. 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种子在成熟后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下种子不会发芽。
种子生物学-复习材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bfda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8.png)
种子生物学一.大题总结绪论1.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农业生产上指凡是能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2.种子生物学的内涵:是农学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育种工作以后的事,即作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也是植物学分支,研究种子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与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并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等环节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谁控制种子谁就能控制世界;种子不仅是农业的起点,还是终点,而且通过种子的贮藏与更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4.种子工程的意义与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意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与运行管理。
途径:实施种子工程要实现种子工作的四个转变:①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②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③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④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①种子本身的独特性②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③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④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阶段:①胚的发育②胚乳的发育③种被的发育物质积累:成熟过程中养分由同化器官向贮藏器官转移,种子大小、重量、发芽率上升,但含水量下降。
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含量降低,淀粉的支/直升高,脂肪酸价降低、碘价升高,贮藏蛋白增多。
2.种子成熟的概念?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3.什么是脱水耐性?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其反面称为顽拗性或脱水敏感性4.脱水耐性是如何获得的?种子脱水耐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如何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发育时逐渐发生的生理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结果, 其中包括后期阶段专一性保护物质的合成影响因素:① 蛋白, 这些蛋白质可能起脱水保护剂和代替水的作用; ②非还原性糖的积累, 以维持干燥条件下膜和蛋白质的稳定性;③ 脂类和抗氧化系统, 是脱水过程中防止、忍耐或修复自由基攻击的抗氧化剂和酶等; ④ , 它调节蛋白的合成。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f3c28b114791711cc7917d0.png)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思考题:一、种子形态构造方面的名词解释。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
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2、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脫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3、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4、脐褥或脐冠:有些种子脱落时种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或脐冠。
5、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
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最先吸胀的部位。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8、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9、花柱遗迹:有些果实种子收获脱粒时,花柱脱落后在果实上留有痕迹,呈疤痕状或刺形突起状。
花柱遗迹的凹凸和明显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可作为种子鉴别的依据。
10、花柱残物:有些果实种子花柱多数不脱落,残存在果实上,称为花柱残物。
11、果实附属物:有些果实种子外面或附有花萼、或内外颖、护颖,其形状、颜色亦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
12、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
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13、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种胚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体)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14、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或子叶盘。
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
15、外胚叶: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外胚叶。
而有些植物(如玉米)没有外胚叶。
16、胚的类型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因植物种类而不同。
一般把胚分为6种类型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a8ab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9.png)
种子生物学一、名词解释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可自由移动的水分,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
束缚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且紧紧被束缚在其周围、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临界水分: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
(亲水胶体含量高,亲水物质亲水性强,种子的临界水分就高。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种极性基,故亲水性最强;脂肪分子中不含极性基,所以表现疏水性。
含油量愈高,临界水分愈低。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范围。
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安全水分≤临界水分)南方<北方,低温干燥:↑;仓贮条件好:↑;安全水分定的越低,越有利于种子贮藏,但成本增加。
(所以低温干燥的北方安全水分定的高些,更有利于种子贮藏)平衡水分:当种子在外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后,对水分的吸附与解吸(吸湿性)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是衡量种子吸湿性动态变化的主要指标。
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种子的吸湿性。
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这种性能叫做吸附性。
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量(mg)。
酸价高,品质差。
碘价: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量(g),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油脂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哈气。
原因:分解释放小分子;氧化分解/高温、高湿、强光、多氧/种皮/破损。
呼吸作用:种子内活的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将本身的贮藏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硬实:是指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的种子,是休眠较深的一种形式,利于种子寿命延长和后代繁衍。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3728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2.png)
科学种子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形成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产物,它是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
种子的形成过程分为授粉、受精、胚胎发育和种皮形成四个阶段。
1. 授粉授粉是指花粉粒着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在传粉器官成熟时,雌雄配子的结合就会开始。
植物的传粉方式有风传、昆虫传、水传等不同方式。
2. 受精授粉后,花药中的花粉粒会萌发出花粉管,通过花粉管向胚珠生长。
花粉管生长到胚珠内,与卵细胞和雌配子核结合,即完成受精,形成双受精。
3. 胚胎发育受精后,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久之后就会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各种胚乳器官。
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和生长,逐渐形成成熟胚种子。
4. 种皮形成随着胚胎发育,子房壁细胞逐渐增厚并产生变化,最终形成种皮。
种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种子的结构种子是植物的胚胎,通常由种皮、胚乳、胚珠和胚胎组成。
1. 种皮种皮是种子的外层,由外种皮和内种皮组成。
它主要负责保护种子,防止外界环境对种子的影响。
种皮的形态、颜色、质地等因植物种类而异。
2. 胚乳胚乳是种子内的主要储藏组织,储存有大量的养分以供胚胎的生长发育。
胚乳的形态、颜色、质地也因植物种类而异。
3. 胚珠胚珠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胚珠器官细胞和受精卵。
胚珠的形成和结构对种子的后续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4. 胚胎胚胎是种子内的真正胚胎,它由胚乳器官和营养器官组成。
随着胚胎的发育,胚胎器官不断分化和长大,最终形成新的植物。
三、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是种子内的胚胎器官长出初根和初叶,并逐渐生长发育成成熟植物的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并且还受到内部因素如种子质量、营养物质等的影响。
1. 温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而言,植物的最适萌发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2. 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水分可以促进种子内的酶活性,有利于胚胎器官的生长发育。
3. 光照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很高,例如向阳植物,它们需要足够的阳光才能正常萌发。
种子学复习资料(两篇)
![种子学复习资料(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31f5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3.png)
引言概述:种子学是植物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态、发育、成熟和传播等方面的内容。
种子作为植物繁殖的主要手段,对于探究植物的进化、适应性和生态学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为读者复习种子学知识提供综合性的资料,该文将按照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并在每个大点下分别列出5-9个小点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学习,读者将能够对种子学有更全面的理解。
正文内容:大点一:种子的结构与发育1. 种子的基本结构:由胚珠、胚和种皮组成2. 胚珠的结构:包括胚珠壁、胚珠珠心和胚珠鞘3. 胚的结构:包括胚轴、胚乳和胚盖4. 种皮的结构:由外种皮和内种皮组成,起到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5. 种子的发育过程:受控于胚珠发育和胚发育两个阶段,分为胚珠发育阶段、胚发育阶段和种子成熟阶段。
大点二:种子的萌发与休眠1.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当的温度、光照和水分2. 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在一定条件下无法立即萌发的状态3. 种子休眠的类型:内因性休眠和外因性休眠4. 种子休眠机制:与生长激素、内源性抑制物质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5. 种子休眠破解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手段。
大点三:种子的传播方式1. 风传播:适用于轻小的种子,如大麦和向日葵等2. 动物传播:借助动物体表和消化系统传播,如莴苣和山茶花等3. 水传播:通过水流传播,如柳树和槭树等4. 爆裂传播:种子在成熟时自动裂开传播,如豌豆和火药草等5. 人为传播:由人类进行种子的选种和播种,如农作物中的小麦和水稻等。
大点四:种子的适应性与生态学意义1. 种子的适应性:种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抵抗恶劣环境和干旱条件2. 种子的灌输:某些种子具有营养组织,能够为胚发育提供养分3. 种子的遗传多样性:种子在遗传上具有多样性,保证种群的适应性4. 种子的物种保护和恢复:种子在植物保护和生态恢复领域具有重要作用5. 种子的人类利用:种子作为人类的食物和工业原料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种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种子生物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6977889a0116c175f0e4857.png)
第一章种子生物学基础一、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1、种子的组成:种被,胚,胚乳。
①种被起保护作用,由果皮(子房壁)和种皮(一层活二层珠被)组成种皮上有发芽口(珠孔)、脐(种子成熟后从珠柄上脱落时的疤痕、是坚定区别品种的重要依据)、脐褥或脐冠(珠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脐条(脐或中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素遗迹)和内脐(脐条的重点部位,是胚珠时期合点遗迹)。
②胚(受精卵):胚芽(芽鞘:禾本科植物的胚芽由3-5片胚叶组成,着生在最外面的一片,呈圆筒状)、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渡部分)、胚根(根鞘: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包有一层薄壁组织)、子叶(双子叶:保护、供给;单子叶:盾片,分泌酶使胚乳中的养料迅速分解)③胚乳:外胚乳(珠心层细胞)和内胚乳(受精极核细胞)。
2、多胚现象:一个种子2个或2个以上胚。
复粒:同一花由2个或2个以上的子房发育而成无胚现象:外形正常,内部缺少胚。
3、种子的形态学分类:①包括果实及外部的附属物:禾本科:颖果,稻、皮大麦、燕麦、粟。
藜科:坚果,甜菜、菠菜蓼科:瘦果,荞麦、食用大黄)②包括果实的全部禾本科:颖果,普通小麦、黑麦、玉米、高粱、裸小麦棕榈科:核果,椰子蔷薇科:瘦果,草莓豆科:荚果,金花菜山毛榉科:坚果,栗伞形科:分果,胡萝卜、芹菜、茴香菊科:瘦果,向日葵与、蒲公英③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内果皮)蔷薇科:桃、李、梅、杏、樱花、梨、苹果、枇杷桑科:桑杨梅科:杨梅胡桃科:胡桃、山核桃鼠李科:枣五加科:人参、五加、西洋参④包括种子的全部葱、茶、油菜、棉、葫芦科(南瓜、西瓜、黄瓜)、苹果、梨、豆科、亚麻、桔、蓖麻、葡萄、芝麻⑤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种皮的外层已脱去)银杏、苏铁4、重要作物种子的形态结构水稻(21)、小麦(22)、大麦(23)、玉米(23)、大豆(25)、棉花(29)、油菜(26)、西瓜(33)5、农作物根据化学成分有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和油质种子6、种子各部分的化学成分胚:无淀粉;多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灰分、维生素。
种子的发育知识点总结
![种子的发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5bc6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f.png)
种子的发育知识点总结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植物的新一代的起始点。
种子发育的过程,包括了从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种子的所有阶段,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接下来,我将对种子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过程。
1. 胚胚囊发育种子的发育过程始于受精,而受精卵就是种子的起始点。
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中,胚胚囊是受精卵发育的地方。
胚胚囊发育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决定了种子内胚乳的形成。
胚胚囊发育的过程包括了游离核期、双相核期、多相核期和胚胚囊形成期。
在胚胚囊的游离核期,受精卵的细胞核经过一个连续的核分裂过程形成两个同等大小的细胞。
在双相核期,这两个细胞核各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细胞核,然后形成两个各含有两个细胞核的细胞。
在多相核期,这两个细胞核持续分裂,形成多个细胞核。
在胚胚囊形成期,这些细胞核经过质壁分离,形成多个细胞,最终形成了囊胚。
2. 胚乳发育胚乳是种子中的重要组织,它为胚与种子提供养分。
在胚乳的发育过程中,主要发生了胚乳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指胚乳细胞发生细胞核分裂,而无丝分裂则是指胚乳细胞内质体和细胞壁发生裂解,并形成空隙。
这些过程使胚乳内细胞的数量和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将来胚胎的发育提供了养分。
3. 种皮发育种皮是种子的外部结构,它保护着胚和胚乳。
种皮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它包括了种皮的初级发育和成熟过程。
在初级发育阶段,种皮的细胞开始分裂并不断增加。
在成熟过程中,种皮的细胞不再分裂,而是增加大小并形成厚实的细胞壁。
总的来说,种子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胚胚囊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种皮的发育,还包括了许多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种子的发育过程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只有了解种子发育的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种子资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1ecd0bba1aa8114431d9d6.png)
第一章1、种子大小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种子大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长、宽、厚,多用于清选分级;另一种是千粒重,用于表示种子质量并计算播种量。
2、种子的外部形状中,在遗传上哪些是相对稳定的?种子的形状和色泽在遗传上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可以作为鉴定作物品种的依据3、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种被、种胚和胚乳4、种皮上有哪些附属结构?种脐、发芽口、脐条、内脐、种阜5、胚由哪几部分组成,胚本体指的是什么?分为胚芽(plumule)、胚轴(embryonal axis )胚根(radicle)和子叶(cotyledon )四部分,其中胚芽、胚轴、胚根称为胚本体。
6、举例说明胚有哪些类型?(1)直立型;(2)弯曲型;(3)螺旋型;(4)环状型;(5)折叠型;(6)偏左型。
7、哪些作物种子是有胚乳种子,哪些是无胚乳种子?种子分类方法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方法。
常用的有两种: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依据种子中胚乳的有无和多少分为: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石竹、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若依胚乳来源,可分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姜、百合科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茄、伞、藜等科若依子叶数目,又可分第三节种子的植物学分类2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被胚所吸(子叶肥种子内毫无胚乳残留的植物,如豌豆、蚕豆等;8、禾本科作物种子、豆类种子、棉花种子在形态上各有哪些特征?(一)禾谷类作物种子禾谷类中午主要有水稻、大小麦、玉米、高粱、荞麦等,此种子形态构造有如下特点:(1)种子其实为颖果(假颖果);(2)种、果皮薄,不易分开;(3)有胚乳,胚乳位于种子侧上方,胚乳分为湖粉层和淀粉层;(4)胚较小,位于种子侧下方,胚中子叶所占比例大;(5)子叶常称为盾片,内富含脂肪、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 。
(二) 豆类作物主要有大豆、绿豆、豌豆、菜豆、豇豆、花生等。
种子专业期末总结
![种子专业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29a5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0.png)
种子专业期末总结一、前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因此,种子专业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种子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参与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种子的采集、加工、储存、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种子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相关专业技术有了初步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这一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学习内容回顾1. 种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起源、形成、结构、生理、生态、质量和利用等方面内容的一门学科。
种子在种植业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种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了种子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2. 种子的采集与保存种子的采集是种子生产的第一步,也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本学期的实践活动中,我参与了种子的采集工作,并学习了种子采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同时,我还了解了种子的保存方法和技术,学习了种子储藏的条件和措施,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3. 种子的加工与质量检测种子的加工是为了提高种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了种子的加工流程和技术要求,学习了种子的分选、除杂、破碎、包装等加工工艺。
同时,我还参与了种子的质量检测工作,学习了种子的外观检测、纯度检测、发芽力检测、萌发速度检测等相关技术和方法。
4. 种子的质量控制与运输种子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了种子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学习了种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同时,我还了解了种子的运输过程和要求,学习了种子的包装、储运和运输技术,以保证种子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活力。
三、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种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参与了种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种子生产和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
种子植物生物知识点总结
![种子植物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14fc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a.png)
种子植物生物知识点总结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为广泛的一个分类群,它们在陆地上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为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种子植物的繁衍方式是依靠种子进行的,这一特点使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种子植物的特点、分类、生活史、结构特征、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种子植物的特点1. 有种子的植物:种子植物主要的特点是它们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种子是植物的胚胎和储存器官,它具有保护胚胎的功能,并且含有大量的养分,可以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使得种子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力。
2. 木质茎:种子植物中的大部分植物都具有木质的茎,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支撑植物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 叶片:种子植物的叶片通常具有专门的叶绿素细胞,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4. 繁殖方式多样: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非常多样化,有的依靠种子的产生,有的依靠地下茎或者根状茎的繁殖。
这为种子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种子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一个庞大的分类群,包括了大量的植物种类。
按照其生殖器官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1.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种子橙中的,没有被子,所以称之为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包括了银杏、松树、柏树、杉树等,它们多生长在寒冷的高山或高纬度地区。
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是包裹在果实中的,相对于裸子植物来说,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被子植物包括了大多数的植物种类,如水果树、蔬菜作物等。
三、种子植物的生活史种子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的整个过程可以称之为生活史,它包括了种子的萌发、幼苗的成长、开花、结果、种子的散播等多个阶段。
1. 种子的萌发: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会开始萌发,从种子中长出根和茎,慢慢地向着地表生长,成为幼苗。
2. 幼苗的生长:幼苗需要充分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才能够正常地生长。
种子生物学整理版
![种子生物学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3473a34028915f804dc275.png)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种子生物学Seed Biology第一章绪论种子生物学是研究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及种子处理加工、种子贮藏原理和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第一节种子的基本概念种子是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
菌藻类、苔藓、蕨类为低等植物,不以种子繁殖(蕨类个别能产生种子)。
被子植物单子叶5万种种子双子叶20.5万种裸子植物---- 700余种植物学上种子----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狭义)农业生产上种子----凡是生产上可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均称为种子。
(广义)播种材料种类:(一) 真种子播种部分刚好由胚珠发育而来,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
如棉花、油菜及十字花科的各种蔬菜、黄麻、亚麻、蓖麻、烟草、芝麻、瓜类、茄子、番茄、辣椒、等。
(二)类似种子的干果植物学上称果实。
成熟后果皮不开裂,可以直接用果实作为播种材料,如:颖果----禾本科作物的小麦及玉米等为典型的颖果,而水稻与皮大麦果实外部包有稃壳,在植物学上称为假果;瘦果----向日葵、荞麦、大麻、苎麻;与颖果不同处是果种皮可以分开。
几个概念:子实----类似种子的果实。
谷实----禾谷类作物的子实。
子粒----包括子实及真种子。
(三)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类作物的自然无性繁殖器官。
如块根---甘薯和山药块茎---马铃薯和菊芋地上茎---甘蔗球茎---芋、慈菇、荸荠鳞茎---葱、蒜、洋葱地下茎---藕、竹鞭、苎麻(四)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主要指体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也可称为合成种子(Synthetic Seeds)、人造种子(Man-made Seeds)或无性种子(Somatic Seeds)。
优点:(1)可使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很昂贵的特种植物得以繁殖;(2)繁殖速度快;(3)可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杂交种多代使用等。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caa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d.png)
生物高中种子知识点总结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芽、营养组织和胚乳等部分组成。
种皮是包裹在种子外部的一层薄膜,它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组织不受外界干扰。
胚芽则包括胚轴和胚乳两个主要部分,它是种子内部的胚胎部分,能够发育为植物的根、茎和叶等器官。
营养组织主要包括胚乳,它是植物营养物质的储存结构,在种子萌发后能够提供营养物质给胚芽的发育所需。
2. 种子的形态种子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纹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例如,豆科植物的种子通常为扁平的豆荚,而谷物植物的种子多为椭圆形或卵形的颗粒状。
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可能具有绒毛或翅片等附属结构,这些结构有助于种子在风或动物的传播过程中更为顺利。
3. 种子的发育种子的发育经历了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种皮形成和成熟等多个阶段。
在授粉阶段,雄蕊中的花粉颗粒落在雌蕊上的柱头上,通过花粉管的生长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在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卵逐渐分裂并发育成为种子的胚胎部分。
同时,种皮也开始形成,并且内部的细胞开始合成并储存营养物质。
最终,在成熟阶段,种子内部的胚胎发育完全,营养物质达到最丰富的时期,此时种子通常被植物分泌出一层或多层的外皮保护,使得种子在成熟后能够更好地传播和保存。
4.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是指种子从母体向新的生长场所的传送过程。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动物传播和水传播等。
在空气传播中,种子通过风力传播,例如杨树、柳树和梧桐等植物的种子具有绒毛或翅片等结构,有利于在风中广泛分布。
在动物传播中,种子通常附着在动物的体表或被动物所吞食,通过动物的行动传播至新的生长场所。
在水传播中,种子通过水流的冲刷和漂浮传播至新的生长场所。
这些传播方式有助于种子在自然界中进行广泛的分散和传播,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生存。
5. 种子的营养物质种子内部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370f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种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保存胚胎的能力,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个体。
种子生物学是研究种子形成、结构、发育和功能的学科。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种子生物学的复习资料,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种子的相关知识。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由胚胎、种皮、胚乳和发芽孔组成。
1. 胚胎: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轴和胚乳组成。
胚轴包括胚芽(由胚根、胚茎和胚叶组成)和胚柄。
胚乳是胚胎在种子内的主要储备组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 种皮:包裹在胚胎外部的一层结构,保护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
种皮通常由外种皮和内种皮组成。
3. 胚乳:储存植物种子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为种子的发芽和初期生长提供养分。
4. 发芽孔:种子胚轴和胚乳之间的一个小孔,供胚芽延伸和穿过种皮时使用。
二、种子生长和发芽的过程1. 吸水:种子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使种子含水量增加。
2. 激活生理活动:种子吸水后,种子中的酶开始活跃,促进胚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 断裂种皮:胚芽通过发芽孔伸出种皮外部,以便继续生长。
4. 生根:胚芽向下生长形成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5. 生茎:胚芽向上生长形成茎,承担植物的支撑功能。
6. 生叶:胚芽继续生长并形成叶子,以进行光合作用。
三、种子的发芽适宜条件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和适当的光照。
1. 水分:种子吸水是发芽的第一步,种子吸水过程中,种子细胞活化,生理活动开始。
2. 温度:不同种子的发芽温度要求不同,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在15-30摄氏度范围内发芽最适宜。
3. 光照:有些种子对光照敏感,需要光照刺激才能发芽,而有些种子则需要避光环境。
四、种子的保存和传播1. 种子保存:种子保存是种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种子保存包括种子的采集、处理和储存等环节,目的是保持种子的活力和营养价值。
2. 种子传播:种子作为植物的繁殖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包括风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d2f3d2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c.png)
种⼦⽣物学复习资料第⼀章1、种⼦⼤⼩有哪两种表⽰⽅法?种⼦⼤⼩的表⽰⽅法有两种,⼀种是长、宽、厚,多⽤于清选分级;另⼀种是千粒重,⽤于表⽰种⼦质量并计算播种量。
2、种⼦的外部形状中,在遗传上哪些是相对稳定的?种⼦的形状和⾊泽在遗传上是相对稳定的性状可以作为鉴定作物品种的依据3、种⼦的基本构造包括哪⼏部分?种被、种胚和胚乳4、种⽪上有哪些附属结构?种脐、发芽⼝、脐条、内脐、种⾩5、胚由哪⼏部分组成,胚本体指的是什么?分为胚芽(plumule)、胚轴(embryonal axis )胚根(radicle)和⼦叶(cotyledon )四部分,其中胚芽、胚轴、胚根称为胚本体。
6、举例说明胚有哪些类型?(1)直⽴型;(2)弯曲型;(3)螺旋型;(4)环状型;(5)折叠型;(6)偏左型。
7、哪些作物种⼦是有胚乳种⼦,哪些是⽆胚乳种⼦?种⼦分类⽅法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法。
常⽤的有两种:⼀、根据胚乳有⽆分类——依据种⼦中胚乳的有⽆和多少分为:1、有胚乳种⼦——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内胚乳发达种⼦——绝⼤多数作物种⼦外胚乳发达种⼦——菠菜、甜菜、⽯⽵、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姜、胡椒若依胚乳来源,可分单⼦叶有胚乳种⼦——⽲本、姜、百合科双⼦叶有胚乳种⼦——⼤戟、茄、伞、藜等科若依⼦叶数⽬,⼜可分第三节种⼦的植物学分类2种⼦发育过程中胚乳被胚所吸(⼦叶肥种⼦内毫⽆胚乳残留的植物,如豌⾖、蚕⾖等;8、⽲本科作物种⼦、⾖类种⼦、棉花种⼦在形态上各有哪些特征?(⼀)⽲⾕类作物种⼦⽲⾕类中午主要有⽔稻、⼤⼩麦、⽟⽶、⾼粱、荞麦等,此种⼦形态构造有如下特点:(1)种⼦其实为颖果(假颖果);(2)种、果⽪薄,不易分开;(3)有胚乳,胚乳位于种⼦侧上⽅,胚乳分为湖粉层和淀粉层;(4)胚较⼩,位于种⼦侧下⽅,胚中⼦叶所占⽐例⼤;(5)⼦叶常称为盾⽚,内富含脂肪、蛋⽩质、淀粉等营养物质。
(⼆)⾖类作物主要有⼤⾖、绿⾖、豌⾖、菜⾖、豇⾖、花⽣等。
初中种子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种子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5eb0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c.png)
初中种子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种子的结构1. 种子外部结构种子通常由种子壳、胚、胚乳和种皮等部分组成。
种子壳是一层坚硬的外壳,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种子内部的胚和胚乳,防止外界环境对种子的影响。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包括了芽轴、胚芽和双子叶植物的胚乳,是整个植物的发育基础。
种皮是种子壳的一部分,它负责保护种子内部的组织不受伤害。
2. 种子内部结构种子内部结构复杂,其中胚的结构比较重要。
胚由芽轴、胚芽和胚乳组成。
芽轴是胚的延长部分,是胚芽的生长点。
胚芽是胚的一部分,它包括了未来植物的根和茎,是种子繁殖的主要部分。
胚乳是种子内部的储存组织,它含有大量的养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二、种子的功能1. 保护胚种子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胚。
种子壳和种皮可以有效地保护胚和胚乳,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种子的成熟和传播过程中,种子壳和种皮扮演着重要的保护角色。
2. 营养储存种子内部的胚乳是营养的主要储存部位,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养分,为未来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在种子繁殖的过程中,胚乳起着重要的营养供给作用。
3. 繁殖传播种子是植物的一种繁殖传播方式,它承载着植物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传播到新的生长地点,实现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三、种子的形成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它经历了授粉、受精、胚形成和种子成熟等多个阶段,最终形成完整的种子。
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殖的一个关键环节,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1. 授粉授粉是种子形成的第一步,它包括了传粉、传粉者和花粉与卵细胞结合等过程。
传粉是花粉传递到雌蕊上的过程,它可以通过风、昆虫、鸟类等方式进行传播。
传粉者是传粉的载体,它可以是昆虫、鸟类、果蝇等。
花粉与卵细胞结合是种子形成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种子的遗传信息和性状。
2. 胚形成胚形成是种子形成的第二步,它发生在受精后的花粉粒内,包括了花粉管生长、花粉管授精、双受精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思考题:一、种子形态构造方面的名词解释。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
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2、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3、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4、脐褥或脐冠:有些种子脱落时种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或脐冠。
5、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
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最先吸胀的部位。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8、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9、花柱遗迹:有些果实种子收获脱粒时,花柱脱落后在果实上留有痕迹,呈疤痕状或刺形突起状。
花柱遗迹的凹凸和明显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可作为种子鉴别的依据。
10、花柱残物:有些果实种子花柱多数不脱落,残存在果实上,称为花柱残物。
11、果实附属物:有些果实种子外面或附有花萼、或内外颖、护颖,其形状、颜色亦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
12、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
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13、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种胚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体)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14、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或子叶盘。
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
15、外胚叶: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外胚叶。
而有些植物(如玉米)没有外胚叶。
16、胚的类型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因植物种类而不同。
一般把胚分为6种类型: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
17、内胚乳(3n)——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
18、外胚乳(2n)——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
19、裸子植物的胚乳(1n)——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
20、糊粉层:胚乳最外面的一至几层细胞富含糊粉粒,称糊粉层。
糊粉层细胞小、壁厚,是活细胞,有完整的原生质体、细胞核。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顶端,而发芽口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与种脐紧邻,无脐条。
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和发芽口紧邻,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位于种子顶部,脐条长。
半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侧面,发芽口紧靠脐的下端,内脐位于脐的上端,脐条很短,位于脐和脐条之间。
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 根据胚乳有无分类(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按子叶数目分: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科、姜科、百合科等.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科、蓼科、茄科、伞科、藜科等按胚乳来源分: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胡椒(2)无胚乳种子——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此类种子是在发育的中后期,胚乳被胚消耗,因而胚特别是子叶发达。
主要有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蔷薇科等。
完全无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大都转移到胚中,因而有较大的胚,子叶尤其发达,而胚乳不复存在。
有极少量胚乳:胚乳没有完全消失而有少量残留。
只剩1~2层细胞。
2 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根据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把种子分为五大类:(1)包括果实及其外部附属物(芒、颖、苞叶、宿萼);禾本科:假颖果。
如:水稻;藜科:坚果。
如:甜菜;蓼科:瘦果。
如:荞麦(2)包括果实的全部;禾本科:颖果。
豆科:荚果,如:黄花苜蓿;菊科:瘦果。
如:向日葵;伞形科:悬果。
如:胡萝卜;蔷薇科:瘦果,如:草莓;棕榈科:核果。
如:椰子;山毛榉科:坚果。
如:栗。
睡莲科、大麻科、荨麻科。
(3)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内果皮);蔷薇科:桃;鼠李科:枣。
桑科:桑树。
杨梅科:杨梅。
胡桃科:胡桃、山核桃。
五加科:人参。
(4)包括种子的全部;豆科:大豆等。
茄科:茄子。
锦葵科:棉。
葫芦科:南瓜。
十字花科:油菜。
百合科:葱。
大戟科:蓖麻。
蔷薇科:苹果。
茜草科:咖啡。
苋科、葡萄科、旋花科、番木瓜科、胡麻科、柿树科、樟科、山茶科、椴树科、漆树科、松科。
(5)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外种皮脱去)。
公孙树科(银杏科):银杏第二章种子化学成分思考题:一、禾谷类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
二、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
三、种子中的内源性毒物及其主要类型。
四、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措施1、自由水(游离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作用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
特点:(1)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2)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能结冰,自然条件下易蒸发;(3)能做溶剂,能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2、束缚水(结合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流动的水。
特点:(1)与亲水物质紧密结合;(2)不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不结冰;(3)只有加温加压才蒸发掉一部分;(4)不能做溶剂,不易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3、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4、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5、平衡水分:当种子在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种子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变化规律:①温度不变时,平衡水分与外界相对湿度呈正比;②相对湿度不变,平衡水分与温度呈反比;③温湿度均不变,平衡水分因作物种类而异:油分含量高——平衡水分低。
6、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NaOH)毫克数。
7、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脂肪酸价低、碘价高,表明品质好。
)8、油脂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
易导致酸败的条件:(1)高温、高湿、强光、多氧易酸败;(2)种皮不致密、破损易酸败。
9、种子毒物:种子还含有一些对人畜有毒的物质或成分,称为种子毒物。
10、内源性毒物:种子本身固有的对人畜有毒的化学成分,能世代遗传,对植物自身的生存繁衍有某种保护作用。
11、外源性毒物:在种子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生物入侵或有毒物质浸入而产生的有毒成分,主要有感染真菌后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喷洒农药后的残留物或代谢物。
一、禾谷类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
小麦种胚、胚乳、种被化学成分的特点:种胚:无或极少淀粉,高蛋白、高脂肪、高可溶性糖含量,矿物质、维生素也高——营养价值高,但易生虫发霉、酸败,不耐贮藏。
胚乳:主要为淀粉、贮藏蛋白;脂肪、可溶性糖、灰分、纤维素含量很低。
—营养价值不高,耐贮藏。
种被:主要为纤维素,多矿物质。
—无营养价值。
糊粉层:与胚相似。
玉米种子化学成分的特点:①胚占比例大,高油玉米胚特别大,能占25%。
②胚中脂肪含量高。
因而玉米是禾谷类种子中最不耐贮藏的。
二、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
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种子水分= 自由水+ 束缚水安全水确定依据:(1)种子的临界水分:安全水分 临界水分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2)种子的贮藏环境气候:低温干燥—可以高一些;仓贮条件:好—可以高一些三、种子中的内源性毒物及其主要类型。
主要的内源性毒物有:大豆中的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油菜中的芥子苷和芥酸;棉籽中的棉酚;高梁中的单宁;马铃薯块茎中的茄碱。
内源性毒物的含量因作物和品种而异。
四、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措施1、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内因与基因调控:(1)作物的遗传性;(2)成熟度;(3)饱满度。
2、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与区域化种植:(1)生态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的生态条件,对种子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约占变异的14%,这是导致相同作物或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
(2)土壤营养状况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五、自由水特点:(1)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2)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能结冰,自然条件下易蒸发;(3)能做溶剂,能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思考题:一、胚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二、胚柄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
三、内胚乳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四、多胚种子、无胚种子、无性种子、败育种子的概念及调控措施。
1、多胚现象:1粒种子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胚的现象。
来源(1)裂生多胚(合子、原胚、胚柄裂生),为有性胚,多见于裸子植物。
(2)助细胞、反足细胞→胚:有性(2n);无性(1n)(3)珠心、珠被细胞→胚(不定胚,为无性胚)2、无胚现象:种子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现象。
3、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
4、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受精但却不能形成具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5、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经受精产生胚的现象。
主要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少数为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胚)。
一、胚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合子休眠期→原胚发育期→胚器官分化期→胚扩大生长期→成熟胚(形成-分裂)(2细胞-球胚)(子叶原基分化-幼胚)(体积扩大)二、胚柄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
作用①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营养优势位);②具传递细胞特征,吸收母体养分供给胚体;③产生激素,调控胚体早期发育。
三、内胚乳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胚乳发育方式(1)核型:核分裂→几个~几千个游离核细胞化细胞胚乳(2)细胞型:自始至终为细胞分裂,无游离核时期(合瓣花群)(3)沼生目型:第1次为细胞分裂,随后合点室,退化消失;珠孔室按核型发育,形成胚乳(石蒜科)。
四、多胚种子、无胚种子、无性种子、败育种子的概念及调控措施。
无胚种子产生原因:(1)遗传特性,如伞形科;(2)卵未受精;(3)远缘杂交,生理不协调,胚早期夭折;(4)昆虫危害。
种子败育的原因:(1)发育中生理不协调,多发生在不亲和的杂交中。
(2)受病虫危害,又有直接(吃掉胚或寄生其中)和间接(毒素毒害)。
(3)营养缺乏,多发生在营养弱势部位。
(4)恶劣环境,如冷冻、高温、农药毒害。
减少种子败育的措施,应视败育的原因而定第四章种子的成熟思考题:一、种子成熟的概念及指标。
二、玉米种子晚收的理论依据、形态指标及现实意义。
三、未熟种子利用的现实意义和注意事项。
四、有利于种子的正常成熟的外界条件。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及指标。
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