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模式与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案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5备课人:邓威时间:2014年2月20日【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辨析。
基础自主预习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索一、世界人口增长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①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②工业革命后至二战后(1950年),世界人口总数持续,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于;③二战后,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于。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1 、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和变化的结果,出生率—死亡率= 。
当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时,人口总数就,表现为正增长;当自然增长率小于零时,人口总数就,表现为增长。
3、人口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出生、死亡、增长”到“出生、死亡、增长”,再到“出生、死亡、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
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第一种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模式,即“高高低”模式;第二种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模式,即“三低”模式;第三种是从“高高低”向“三低”的过渡模式。
由此可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的下降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的发展。
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除生产力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粮食供给、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生育观念、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政策等。
●【知识拓展】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利与弊过渡模式:利:弊:“三低”模式利:弊:。
自读:人口金字塔图,了解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认识金字塔与人口的增长状况。
●易错点和易混点①、某时段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人口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第1课时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自主探究】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
工业革命使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出现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
二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入阶段。
2.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和变化的结果。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大致经历了“”模式→“高低高”模式→“”模式的过程。
『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探究活动1〗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探讨问题。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根本原因是。
(2)按时间顺序可分成明显的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3)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知识点二人口增长模式〖探究活动2〗读图1-1-3、图1-1-6、图1-1-7、图1-1-8及下图,探讨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指标)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其差异是什么?。
【总结拓展】 知识点一2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知识点二 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4..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反馈测评】1.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D.老年人口多2.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A B C D深圳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业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性港口城市。
据此回答3--4题。
3.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的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A .人口迁移B .人口的自然增长C .人口的出生率D .人口的死亡率 4.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的生活水平高,营养好 B .人口结构年轻 C .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D .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高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PPT 演示文稿
低出生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拓展练习:
1、下图中黑线代表人口死亡率,红线代表了人口出生率,则中间阴影部分代表 ______ 2、(1)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死亡率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 这属于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3、(5)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型,我国的上海 就属于这种类型。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 模式_____向___的转变。
“高-低-高”模式(工业革命)
“高-低-高”
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 么关系?
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从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起。 此类模式出现在什么国家? 为什么? 非洲人口受什么因素影响? 这又从反面说明了什么?
赤脚医生
“低-低-低”
• “高-低-高”型
过渡
•
“三低”型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1、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请大家计算上面表格所给出的两个国家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哪个国家的人口增 长得更快一些?
影响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 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年份 人口数 (亿 )
公元初 1750 1830 1930 1960 1974 1986 年 2 7.5 4.4 10 5 20 30 40 50
211 xs 必修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 学生 模板 - 副本
课题: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学生版)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学习目标】 1.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重难点】重点: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难点: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角度对比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课前自主预习填图预习:1、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对应的字母。
A 洋、B 洋C 洋、D 洋①洲、②洲③洲、④洲⑤洲、⑥洲、⑦洲2、在世界政区中找出以下国家,并找出它们所属大洲:美国洲、加拿大洲、俄罗斯洲、德国洲、英国洲、中国洲、日本洲、印度洲、土耳其洲、阿根廷洲、澳大利亚洲、巴西洲。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洲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人口不断。
2、不同时期的特点:工业革命开始前比较。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
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阶段,世界人口总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变动原因:人口出生率和的变化。
2.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⑴Ⅰ“”模式①特点: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
②时间:工业革命前。
③原因、战争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条件落后。
④分布地区:目前,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处于此阶段。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⑵过渡模式①Ⅱ“”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原因:的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有所改善。
分布地区: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国家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②Ⅲ“”阶段特点: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受年限的增加,年龄逐渐提高。
社会方面,如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的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水平的进步等。
分布地区:目前少数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⑶Ⅳ“”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原因:生产力高度,人们受教育年限长,青年人推迟结婚生子,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的健全,的发达。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材解析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材解析作者:刘贵陶殷美林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02期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课程资源,呈现知识逻辑性强、系统性好。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好教材非常重要。
课堂教学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笔者对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Ⅱ“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编者意图探讨人是一切社会及其发展的根本,人和人类社会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高中地理重在研究人口的增长、分布、迁移等。
把这一课题放在教材何处,编写哪些内容、怎么编排等问题须进行权衡与斟酌。
从高中地理教材编排注重知识系统性原则出发,人口相关内容应列于自然环境(宇宙环境、大气环境、地表环境)与人文环境(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之间。
因为人既是自然环境的享受者(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又是人文环境的制造者。
由于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在享受与制造中都可能出现很多偏差与谬误,从而给人类带来许多与大自然的博弈。
从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规律看,高中地理人口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宜过大,只考虑能解决今后学习城市化、区域开发与整治等所必需的知识,所以高中地理人口的研究仅限于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人口的迁移及其可能带来的一些人口问题等。
二、地位作用探析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知识是人口地理的基础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尤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口问题的差异,主要由各自人口增长所处阶段和不同特点带来。
掌握好人口增长的模式、特点及其地区特征,是把握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等相关知识的前提,也是学习城市化等内容的重要知识储备。
因此,此节内容是人口地理的切入点,也是学习人口地理最基本知识,掌握和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对高中学生学习人口相关知识乃至人文地理至关重要。
“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是高中人口地理开篇之作,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系统转接点,起承上启下作用。
这种纽带性知识对于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十分重要。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相对稳定。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主体;且由图可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 长快。第(3)题,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 大,加之生育观念等原因产生了人口的高出生率。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疾病、灾害、战争等导致人口寿命较短,死亡率较高。非洲人口增长 率最高,说明人口增长快;但人口基数较小,因此每年净增人口数小 于亚洲。 【答案】 (1)D (2)C (3)D
D.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就业压力
逐步增大
【解析】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解决:第(1)题,老龄化的含义是
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较高,青少年所占比重低。这说明由于人口整体
老年人口多,所以人口死亡率较高;少年儿童比例低,说明人口出生 率低。进而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出现负值。第(2)题,未来几
1.2010年7月11日为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 将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重点围绕2010年人口普查,数 据分析,强调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每一份报告都包含数据这一重
要因素。结合下图,分析回答(1)~(3)题。
(1)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 B.北美洲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案背景此教学设计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中的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的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建立在高一学生有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和初步掌握了地理技能的基础上。
本节内容的教学分2课时,第1课时学习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第2课时学习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二、教材分析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其中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而出生率、死亡率及由二者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
本节包括“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三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2)了解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2、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原因。
(2)懂得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有用知识和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九、教学过程九、课后反思优点: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搜索技术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及总结归纳能力,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缺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归纳总结能力不够强及表达能力欠缺,在今后的课堂上要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
专题十:人口
专题十:人口·考点回顾:一.人口增长模式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地区分布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高高低缓慢热带原始森林土著居民加速增长阶段(传统型)高下降上升迅速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增长减缓阶段(传统型)下降低下降减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低低低缓慢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注: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区别:①、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约在 2.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2.0%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人口问题原因分析影响(社会问题)措施典型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兵源不足,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加大对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经济发展减缓;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自然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人口增长模式图因 素 淡 水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口迁移,如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土 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为寻找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社 会经 济 因 素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经济布局调整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交通通信 其发展缩小了地区间距离,为人口大规模迁移创造了条件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三.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素)
如此列车,谁保安全?
群雄逐鹿,谁与争锋?
计算下列各题, 计算下列各题,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世界人口 的增长取决于什么因素,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的增长取决于什么因素,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人口1 亿的甲国, 出生率为30 30‰, ( 1 ) 人口 1 亿的甲国 , 出生率为 30 , 死 亡率为16 16‰,每年增长多少人? 亡率为16 ,每年增长多少人?
应用: 应用:将下面三组图一一对应起来
A B C
F D E
G
1
2
3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1 据此回答1~2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 1.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 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C ) A .Ⅰ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2 .在Ⅰ期( D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约140万人
(2)人口1亿的乙国,出生率为14 ,死亡 人口1亿的乙国,出生率为14 14‰, 率为7 ,每年增长多少人? 率为7‰,每年增长多少人?
约70万人
丙国人口达13 13亿 ( 3丙国人口达13 亿,尽管近年人口增长率已 降至7 ,但丙国每年仍然净增多少人? 降至7‰,但丙国每年仍然净增多少人?
约910万人
人口增长模式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 - 必修2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周琨玉【课标要求】〖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活动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活动2〗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2)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活动3〗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3)世界人口增长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活动4〗如何阅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活动5〗读图1—1—4、图1—1—5、图1—1—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析回答:(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活动6〗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活动7〗读图1—1—7(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回答:(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少?(3)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长得最快/慢?(4)1900-1950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1950-2002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5)欧洲和北美洲在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异同,为什么?〖活动8〗如何阅读和分析图1—1—8(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活动9〗探讨下列问题:(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俄罗斯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荒唐法案?(3)怎样的人口增长才是合适的?【板书设计】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十三)——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编制:孙叶军谷庆华审核:姜金玲赵雪莲时间:教师寄语: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很低。
一、知识梳理:(一)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1.工业革命开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
2.工业革命开始后:首先,欧美的国家出现人口持续增长;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1.人口增长的阶段性: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2.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成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另一方面归结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分布:世界上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2)“三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成因: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生育有关。
分布: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特别是西欧国家。
(3)过渡模式:a.高增长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成因: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使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上升。
分布: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发达国家,目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b.增长下降阶段:特点: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成因:出生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如家庭愿意抚育较少的儿童,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也促使出生率下降。
人口统计报告模板:人口增长与分布趋势
人口统计报告模板:人口增长与分布趋势一、引言人口统计数据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
本篇统计报告将分析当前的人口增长与分布趋势,以提供有关人口发展的参考信息。
二、总体人口增长趋势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1.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总人口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增加,据预测未来几十年仍将继续增长。
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趋缓。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逐渐趋缓。
3.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高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
三、城市化趋势及人口分布变化1.城市化速度加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
在中国,城市人口占比不断提高,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2.农村人口减少。
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3.人口密集度增加。
全球范围内,人口密集的城市逐渐增多,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加。
四、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问题1.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态势。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更年轻化,而发达国家人口结构普遍趋向老龄化。
2.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全球老龄人口比例逐渐上升,给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
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潜在的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国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应对老龄化问题。
五、人口迁徙现象与人口分布的变化1.人口流动性增强。
全球范围内,人民对于教育、就业和生活等因素的考虑,都会导致人口的迁徙。
2.国际人口迁徙加剧。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人口的流动变得更加频繁,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
3.人口分布不均衡。
由于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再是均衡的,出现了东部和沿海地区人口过多,而西部和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的现象。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高考目标定位课前预习一、知识框架请先阅读考纲和学习目标,完成本节的知识框架。
二、重点知识回顾1.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三低”模式: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是怎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过程:高高低→的下降→的下降→三低模式原因:3.记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包括问题及影响)及措施。
4.记忆: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包括问题及影响)及措施。
5.记忆:中国的人口问题及措施。
课上探究重点探究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典型例题】下面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3~4题。
3.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能力提升】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重点探究二:人口问题【典型例题】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
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表示的是( )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8.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能力提升】9.读“西宁地区简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201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对策
1.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各阶 段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加速 增长 负增 长 高速 增长 减速 增长 波动 增长 低速 增长
“大跃进” 政策失误 和自然灾 害影响
导致我国人口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率的波动。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两次小的人口增长高峰 (a、b)的原因是什么? 5.中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 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讨论世 界各大 洲和地 区的人 口增长 模式。
26‰
6‰
讨论世 界各大 洲和地 区的人 口增长 模式。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中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人口问题 发人口增长过 展 快; 中儿童比重过 国 大; 家 素质偏低等
发 人口增长缓 达 慢,人口老 国 龄化 家
影响 人 积极 劳动力充足 实行计划 口 ①加大资源和环境压力, 生育,控 增 带来环境问题;②造成交 制人口数 长 通拥挤、住房紧张,医疗、 消极 量,提高 过 教育、就压压力大,社会 人口素质。 快 治安差等社会问题,人民 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鼓 励 人 口 人 积极 资源和环境压力小 生育,吸 口 收外来移 老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 民,建立 龄 足,青壮年及社会负担加 消极 健全社会 化 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 保障务制 神上孤独等。 度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1.世界人口增长:
工 业 革 命 二快速 战 结 束
持续
缓慢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给经济、 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 资源、环境等带来问题,不利于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 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造 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老年人口比重过大, 出现人口老龄化问 题——带来劳动力不 足、社会福利开支增 加、青壮年负担过重 等社会问题。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对应哪种人口年龄结构?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中国13亿人口日全国电视电 话会上说, 在今后几十年,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 模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贫困人口脱贫困难、艾滋 病及其它传染性疾病滋长蔓延等五大难点将相互叠加。同时还 要面对四大压力,即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 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 对环境承载的压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 平的艰巨任务,又要统筹解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 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出生率
出生率
印度的人口压力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如何从三 角座标中 读取数据?
2000年
案例研究
一、人口增长模式
思考: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1.
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
高出生、 高死亡、 低增长
高出生、 低死亡、 高增长
低出生、 低死亡、 低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打破“高位静止”均衡,使人口增长速度加 快是从 率下降开始的; 率的下降则使这种迅 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低 位”的均衡,人口出现 增长。
(完整版)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活动探究 设计
汤晗
一则关于天津人口增长率的报道
截至2004年年底,天津市人口已达1 024万人,与1990年相比, 14年来人口总量增加了140万人。从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看,20世 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1.56‰ ,90年代平均年增长1.27‰ ,进入21 世纪仅为0.56‰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但人口增长的速度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世界人口 增长历程
时间
人口增长 特点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增长缓慢
持续增长
20世纪后半叶 人类历史总趋势
快速增长
不断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
C
B A
阅读教科书 第4页内容参 考世界人口 增长图回答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观察折线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一、人口增长模式 1. 人口增长特点
出生率 A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出生率 B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C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死亡率
死亡率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观察实验: 1.指出A、B、C三个水池中水的增长速度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2.若将实验中的进水口、出水口和水池中的水比作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 自然增长率,说出其对应关系及特点。 3.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很 低
生产力 水平随 着社会 向工业 化发展 不断提 高,生 活质量 不断改
善
较 低
缓慢, 有些国 家甚至 出现零 增长或 负增长
目前发达国 家基本上已 进入这个阶 段,特别是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每年净增 每天净增
800万人 7 800万人 21.4万人 21.4万人
每小时净增 8 904人 904人 每分钟净增 148人 148人 每秒钟净增 2.5人 ? 人 2.5人
一、世界人口增长
思考: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幅度及其原因。
低低低模式 欧洲 北美 发达国家 约10 约8 约2
过渡模式 增长下降
经济发达 约16 经济不发达 约6 约10
典型国家平 均数
小组
合作学习
你能找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在出生率、 你能找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在出生率、死亡 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上有什么规律吗? 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上有什么规律吗?
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 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 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多为发展中国家); 三低”人口增长模式, );“ 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多为发展中国家);“三低”人口增长模式, 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 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 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多为发达国家);由过渡模式向“三低” );由过渡模式向 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多为发达国家);由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转 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 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 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
第一章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
)
返回
[解析] 第(1)题,根据0~4岁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分析,即可判断出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通过 1982~2009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比较,可以判断出2009年人口老 龄化现象加剧,2009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应比1982年的高,2009 年4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也应该比1982年的高;读图可知, 1982年的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如2009年的高,而根 据我国人口增长知识,1982年的我国人口总数也远不及2009年 的多,故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应比2009年的少。 第(2)题,由上题可知,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 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 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 25~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 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 (1)B (2)B
返回
人口增 “高高低”
长模式 模式
过渡模式
高增长阶段 出现在工业化 开始后,发达 增长下降阶段
“三低
”模式
欧洲和北美许
多国家一般在 20世纪前半叶 开始进入这个 阶段,有些发 展中国家目前 也已进入此阶 段
返回
只有少数仍 国家大都在18
发达国
处于落后生 世纪末或19世
分布 产方式的原 纪初就开始进 始群体处于 入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 广大发展中国 家目前还处在 这个阶段
返回
[自读教材· 抓基础]
1.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1)人口变动的原因:人口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的变化。
2022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1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020河北唐山一模)下面是甲、乙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 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 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 4.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 C.依靠科技,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 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
2022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1讲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地理
内容索引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问题 考点二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考向解读
以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人
口增长,考查定量与定性相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 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模式向“三低” 模式的转变。 (2)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 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3)几个关注点:①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 入人口负增长阶段;②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过渡模式 向“三低”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 较重,D项正确。第4题,乙地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出生率低。 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可以解决短期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问题,A项不合理。调整计划 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B项合理。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 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C项合理。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 养老待遇,可以减轻年轻人负担,D项合理。A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 级越高、服务功能越 多,服务范围越大。
•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 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 服务范围越小。
第二节
城市化 的概念
城
市
城市化
化
的进程
和特点
城市化 对地理 环境的 影响
农业人口转化 为城市人口
农业用地转化 为城市用地
农业活动转化 为非农业活动
主要 标志
环境承载力
合理人口容量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
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概 念
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 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 最大人口数量。
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
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 的人口数量。
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
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
区 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 别 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
构成指标:“三率” 增长模式图 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 总趋势:过渡型——现代型(三低)
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者超过10%
65岁 65岁
7%
人口老龄化: 进步现象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国防兵力不足
本质 内容
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提高
二、三产业 产业的建立 和集聚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城市化的地域特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
城市发展的规模特征 特大城市与城市带发展
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城市主要 环境问题
对城市自然环 境的影响
环境、交通、就 业、社会等问题
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分布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 城市人口占总人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
(1)合理的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 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
(2)为迁入地提供了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不利:
(1)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 巨大压力,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宅问题、 社会问题。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影响
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 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
因素 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中 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
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技术发展水平等。
城市化
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行政原因
城市
空间结构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城市数目与 相互距离
层层 嵌套
城市 体系
城市空间结功 能
分
经济因素:地租差别--离城市中心越远, 区
地租越便宜。
是
一
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个 动
态
的
行政因素:合理引导,城市规划
过
程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
农业人口
口比例上升
土地利用 农村地域转变为 城市地域
城市建设用地扩 展,功能分化,
产业结构 农业活动转化为 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
非农业活动
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 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
特点3: 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特点4: 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响
对 城 市 空 间 布 局 影 的 响
对 城 市 建 筑 结 构 的 影 响
对 城 市 建 筑 风 格 的 影 响
城市个体
城市地 域结构
城 市
城市群体 城市等 级体系
功能 分区
影响 因素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发展 变化
不同城 市等级
行政因素
城市服务范 围大小不同
不同等级 城市分布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
(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 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 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 业土地资源。
不利:
(1)造成人才流失。
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概念与含义
环境 承载 力与 合理 人口 容量
环境承 载力
人口合 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为首要因素, 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概念与含义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域的开放 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增长的模式模式和地区分布
必修2各章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数量
数量 人口 变化 增长
模式
迁移
环境 承载力
合理 容量
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 增长 的模 式及 地区 分布
人口的自 然增长
人口增 长模式
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 问题增多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人 人口的 口 迁移 的 空 间 变 影响人 化 口迁移
的因素
概念及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其特点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源和矿产资源 经济因素:生活条件、就业机会、经济收入 政治因素:战争、政治迫害、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 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 其他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年龄
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
大气污染
城市环境问题
固体垃圾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交通阻塞 停车问题
交通事故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
贫困
种族歧视
社会争端
含义
地域文化与 城市发展
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土地利用 城市的功能分区 城市的地域结构
城市的规模大小 城市的服务范围 城市的等级体系
城
城 市 化 的 概 念
市 化 的 进 程 与 特
点
城 市 化 对 地 理 环 境 的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