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前沿讲座
上海交大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表(2017年)
![上海交大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表(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f0457af76294dd88d0d26bb6.png)
专业深化课程 :
公司法Corporation Law
2 32
5
竞争法 Competition Law
2 32
5
海商法Maritime Law
3 48
5
婚姻家庭法Marriage and Family Law 2 32
7
信托法Trust Law
2 32
5
立法学Legislative Studies
3 48
10 160
7 A6.2 7 A6.1 7 A6.2 7 A6.1 7 A6.1
B9,B10,B12 C5,C6 B9,B10,B12 C5,C6,C7 B9,B10,B12 C5,C6,C7 B9,B10,B12 C5,C6,C7 B9,B10,B12 C5,C6
2
C2,C3
8
A5.1.3,A5 B1,B2,B3,B
2 A3,
法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aw 宪法Constitution
2 32 3 48
1 A5.2.1 1 A5.2.2
民法总论General Theory of Civil Law 3 48
1 A5.2.4
能 力 贡 献
B6,B1, B6,B1,
B5,
B2
B9 B9,B11 B9,B10, B11
合同法分论 Advanced Contract Law 2 32
财税法Public Finance and Tax Law 2 32
国际环境法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2 32
法律文书Judicial Document Writing 2 32
法学专业介绍课件(一)
![法学专业介绍课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cb1787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b.png)
法学专业介绍课件(一)法学专业介绍课件教学内容•法学专业的定义和范畴•法学专业的分支学科•法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教学准备•电脑与投影仪•PPT相关资料•课堂讨论题目•学生作业用书教学目标•了解并理解法学专业的定义和范畴•掌握法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及其重要性•熟悉法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了解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设计说明本课件旨在介绍法学专业,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法学专业的定义和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法学的兴趣。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和应用,并展示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引用一则法律相关的新闻来引起学生对法学的兴趣,并发表个人看法。
2.定义与范畴–介绍法学专业的定义和范畴,强调法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分享法学领域中的经典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3.分支学科–介绍法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并介绍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以案例或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分支学科的典型研究内容。
4.学习内容与方法–探讨法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如法律条文、案例分析、法学论文等,并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
5.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分享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从业机构和岗位。
–介绍法学专业的发展空间,如继续深造、投身法律事务等。
6.总结与展望–总结法学专业介绍的内容,并回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鼓励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和讨论。
课后反思1.评估学生对法学专业的理解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理解和偏差。
2.总结学生的反馈和问题,为下一次课堂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收集学生的个人反馈和建议,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学科前沿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6f89a7cc76a20029bd642d23.png)
外教论坛感悟2008年11月7日晚,我参加了由外文学院学生会女生部组织的外教论坛活动。
这次邀请的是我们德语系的外教Herr Shi,德语名字为Chris Strelow,入乡随俗他也起了个中文名字:石瑞泰。
我们自从上过他的课后,就亲密地称他Herr Shi。
今天当获悉他有个讲座,我就很高兴地来到了教四C301参加他的论坛。
Herr Shi来自德国汉堡,除母语德语外,他还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仅如此,由于久居中国,汉语也说的很不错。
这次论坛Herr Shi在教四C301给我们广大矿大学生奉献了一场有关德国概况的视听盛宴。
论坛一开始,Herr Shi就用几句中文向大家问好,顿时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随后,他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分别从二战、德国城市、汽车、饮食等方面用英语向大家介绍关于德国一些情况,让大家对德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Herr Shi 还非常好客,他真诚地欢迎在座的矿大学子到他的家乡汉堡做客。
论坛期间,他也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德语,这不断地激起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介绍完德国后,进入了互动环节,由在座的同学就相关问题提问。
然后Herr Shi一一耐心并详细地给予解答。
整个论坛被一种热烈的,欢乐的气氛萦绕着。
通过这次论坛,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德国的方方面面,同时还与非德语专业同学一起感受德语带给我们的快乐。
语言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西,就像大海一样深邃而无边无际。
这更加引起了我对德语的喜爱和重视。
中西文化交流讲座感想2008年12月8日晚上,我来到文B508参加了由外文学院团委和外文学院学生会联合主办的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精彩讲座。
这次讲座邀请到了我们学院吴格非教授。
此次讲座围绕着英伦风范与中国现代作家的理想追寻展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于风雨飘摇,动荡动乱时期,但就是这时候发生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留学热,许多中国作家留洋海外,为中国文学史流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吴格非教授正是选取了这一时期的几个中国现代作家为代表,如徐志摩、老舍、萧乾、叶君健等,向大家讲解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听法学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法学讲座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2175c36f524ccbff121849a.png)
听法学讲座的心得体会篇一:听法律讲座心得体会听法律讲座心得体会篇一:法律讲座心得体会四月十六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讲座》,辅导员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如何维权》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举证了大量的案例,充分说明了少年儿童如何正确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全校师生受益匪浅。
作为教师,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如何维权》等有关内容,知道执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教师在现实教育工作中充当重要角色。
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道德,要知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去规范教育学生。
教师是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社会公德,作为家庭成员,应有家庭美德。
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非凡性,有人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同时对教师的苛刻与责备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做教师的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宽广的胸怀,还要有甘于清贫的孺子牛精神,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
而忽略了教师面对成千上万性格各异的、情绪不同的学生时所承担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之下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
不过这种压力也造就了教师百折不挠、勇于奉献的青松般的性格。
但教师究竟是人而不是神,老师的言行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提倡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要摒弃那些功利的、腐朽的思想,简单粗暴的方法,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把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责任勇敢的承担起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多样化的、积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讽刺、讥讽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感到家庭的关爱,从而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同时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对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有力的打击惩处。
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根据未成年人的非凡心理、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用老套套,要注重改进方式,不断创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将一些原来形成的工作机制、工作做法规范化,用规范化建设来提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整体水平。
强昌文讲座录音稿
![强昌文讲座录音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ef0ecc050876323112125f.png)
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主持人:张绍彦(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讲人:强昌文(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评论嘉宾:许少波(法学院教授)李强(法学博士)王方玉(法学博士)主持人: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老师、同学们,晚上好。
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安徽大学法学院的强昌文教授来给我们做一场学术讲座,他讲座的题目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特征。
强昌文教授有若干的名衔,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强教授是研究法理、法史以及宪政等等,是在我国学界有影响力的法学家。
今天强教授要讲的题目,在座的各位肯定有所了解和自己的想法。
今天借强教授做讲座的机会,我们法学院的“华侨大学法学论坛”新的形式也开张。
借这个机会,我把法学院的“华侨大学法学论坛”游戏规则十三条给大家宣读一下。
一坛规1、“华大法学论坛”是华侨大学法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平台,通过邀请校内外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的专家、学者讲学、研讨等方式,促进华侨大学的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论坛不分校内外、所属单位、职称、职务、学位、学科、年龄和性别等,向全校师生开放,特别注重中青年学者和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2、论坛依法只从事学术演讲、学术研讨等3、论坛的宗旨是学术民主、平等、宽容。
因为是民间性的,咱们就不用法言法语了,带点江湖。
(笑声)二、主讲人1、应当遵守坛规;2、不谈非学术的内容,拒绝回答学术问题之外的提问;3、不提高自己,贬低他人,不谈涉及他人人身尤其是对他人人身不利的言论;4、主讲人的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六十分钟。
三、评论人1、遵守坛规;2、应当围绕主讲人的报告和论题进行评论,不借机在此之外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
3、不谈非学术的问题和言论,只针对主讲人的观点和材料进行评论,不做总体性评价。
(比方说,我们一会不允许许少波教授说:今天强教授的讲座水平很高,他今天讲座逻辑很差等等。
你说他那个观点精彩就说他那个观点精彩,他什么地方不合逻辑就说什么地方不合逻辑,不可以进行总体性的评价。
)4、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尊重主报告人的劳动,不发表针对人身特别是对主报告人以及听众人身不利的言论。
法学会发言稿
![法学会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5c95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f.png)
法学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法学会全体成员,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促进法学界的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共同探讨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与挑战。
我们都知道,法学是一门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体系,也是一项实践科学。
法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了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适用等方面,以及社会的法治与公平正义。
而我们作为法学从业者,时刻不能忽视法学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在当今社会,法学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作为法学从业者,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法学的重任。
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积极参与到法学研究中去,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想就当前法学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该更加紧密结合。
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和应用法律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其次,我们要加强国际法学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果,推动我国法学的国际化,为世界法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我们要加强法学人才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法学价值观。
在未来的发展中,法学会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法学研究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为法学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也真诚希
望各位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的学术活动,共同推动法学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各位同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祝本次法学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法律讲座主持词开场白
![法律讲座主持词开场白](https://img.taocdn.com/s3/m/d04e42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b.png)
法律讲座主持词开场白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今天法律讲座的主持人,为大家带来最权威、最专业的法律知识。
我是XXX,律师,也是一名法律研究爱好者,十分喜欢与大家分享法律的奥秘,引导大家更好地了解、运用法律知识。
法律是人类社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它贯穿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合同、协议,到我们日常行为中的规范,再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法律这个重要的支撑。
因此,了解法律,了解法律的原理和适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让我们对社会法治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法律讲座,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们将涵盖多个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话题。
从民事法律、商业法律、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再到刑法、行政法等领域,我们将会带来有关这些法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以及最新的法律动态和案例解读。
我们也将邀请一些资深的法律专家和学者,为大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他们将带来最权威、最专业的法律知识,向大家解答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同时,我们非常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安排一些互动环节,包括答题、讨论和提问环节。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与我们一起分享您的观点和问题,我们会尽力为大家解答。
最后,借此机会,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感谢各位专家和嘉宾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与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法律教育和法治建设的人们。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一定会收获满满,享受知识的力量。
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下午!谢谢!。
律师讲座短视频文案
![律师讲座短视频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d0d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c.png)
【视频开头】(镜头:一位身着律师袍的律师站在讲台上,背景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旁白:“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一名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沟通能力。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资深律师,为您带来一场关于律师必备技能的精彩讲座!”【视频正文】(一)开场致辞(镜头:律师微笑致意,观众鼓掌)律师:“大家好,我是XX律师事务所的XX律师。
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
作为一名律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处理案件,更是为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律师必备知识储备(镜头:律师在白板上写下“法律知识”、“案例分析”、“法律文书”等关键词)律师:“首先,扎实的法律知识是我们的基石。
我们需要熟悉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等基本法律,同时要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此外,丰富的案例积累和精湛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沟通技巧与谈判策略(镜头:律师模拟法庭辩论,表情严肃)律师:“在处理案件时,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善于倾听客户的需求,准确把握案件的焦点,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辩论技巧,能够在法庭上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四)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镜头:律师在法庭上镇定自若,面对法官和对手)律师:“作为一名律师,我们常常面临压力和挑战。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了解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五)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镜头:律师团队共同探讨案件,气氛热烈)律师:“在律师行业中,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律师团队,能够优势互补,共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六)案例分析(镜头:律师展示真实案例,分析案件关键点)律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律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互动环节(镜头:律师与观众互动,回答问题)律师:“现在,让我们进入互动环节。
法学学术前沿讲座心得5篇
![法学学术前沿讲座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add6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d.png)
法学学术前沿讲座心得5篇今天第三节课,学校组织我们去东2楼电教室去看讲座。
讲座的内容为法律安全,从交通讲起讲双实线起到什么作用,怎么通过马路才会确保安全,通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再看交通信号灯,在绿灯情况下安全通过。
又讲了校服为什么是黄色和红色,因为黄色和红色更醒目。
这两种颜色更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司机看到这两种颜色会减慢车速注意避让。
还有一个是过马路时不要猛跑,一定注意是否有车辆通行,突如其来的物体会让司机反应不过来,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不要忽视交通安全。
张警长不仅给我们讲了交通规则还举了很多例子。
例如:一名校车司机从来不喝酒,又一次因为一个多年没有见面的战友来访。
所以他们喝了很多酒。
第二天,坐在前排的一名同学闻到了他身上的酒味,就发短信给妈妈说,看校车的这个司机叔叔好像喝酒了。
他的妈妈因为想到孩子们的安全就报警了,这名司机正好属于酒驾被交警吊销了驾驶证扣12分的处罚还要交罚款。
所以司机不要酒后驾车。
通过张警长的讲解,我知道了交通法律安全等知识,我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法学学术前沿讲座心得2法制,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
法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法制教育不仅要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
{法律安全讲座心得}.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杀害。
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
诚然,这确实叫安全,但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
我认为,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
大学生实用法律知识讲座
![大学生实用法律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610bb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8.png)
专利权主要保护技术发明,而商标权主要保护商业标识,两者在保 护对象、范围和权利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著作权与邻接权
1 2
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 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
邻接权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包括表演者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组织权等。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赔偿损失、 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具体责任方 式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而定。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 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
03
刑事法律知识
刑事法律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概述
刑事法律关系是指犯罪行为与 刑罚之间的关系,涉及国家与 犯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04
劳动法律知识
劳动法概述
1 2
3
劳动法定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目的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劳动法基本原则
平等就业、协商一致、公正待遇、保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与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定义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03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应当具备基本 的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贡献。
大学生应了解的基本法律常识
宪法常识
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等。
民法常识
了解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合同、侵权等 。
刑法常识
了解犯罪构成、刑罚种类、常见犯罪行为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加强法律课程设置
关于法学的讲座心得体会
![关于法学的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d7681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9.png)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法学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对法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讲座内容概述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法学家主讲,主题为“法治社会的构建与法学教育”。
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法治社会是指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保障、法律权威依法维护的社会。
法治社会的特征包括:法律至上、权利保障、公平正义、民主参与、法治精神等。
2. 法治社会构建的必要性法治社会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3. 法学教育在法治社会构建中的作用法学教育是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4.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
5. 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为适应法治社会建设的需求,我国法学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二、心得体会1. 法治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治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法治社会的构建不仅是法律人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 法学教育在法治社会构建中具有重要地位法学教育是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学素养,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我国法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在讲座中,主讲人指出了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领域前沿问题介绍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领域前沿问题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83642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f.png)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涉及多个前沿问题,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领域的介绍:
1.人权保障: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人权保障已成为重要议题。
我国法学界正在探讨新时代下的人权理论与实践,并努力完善我国人权法律制度,如全面推进立法保障妇女权益、完善人权保障机制等。
3.金融法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提高,金融法律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目前,财政、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成为研究重点,涉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方面。
4.法律文化:文化是法律的基础之一,我国法律研究也开始关注法律文化的研究。
在文化方面,法律与经典儒家思想、宗教信仰、地方文化、海外法律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新兴研究领域。
5.国际法: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法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涉及国际人权法、国际商业法、国际投资法、海洋法、气候变化法律等方面。
法学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法学前沿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9bca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a.png)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法学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法学前沿讲座,聆听专家学者们对当前法学领域热点问题的深入剖析,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讲座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与法学教育”,紧密围绕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热点问题展开。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法治建设、法学教育、司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使我对新时代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讲座内容丰富,拓展学术视野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部分内容的简要概括:1. 法治建设:专家学者们指出,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新时代法治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2. 法学教育:法学教育是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讲座强调,法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
3. 司法改革:司法改革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专家学者们分析了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的建议。
4. 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讲座介绍了法律服务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 国际法治: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治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探讨了国际法治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国际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讲座形式多样,增强互动交流此次讲座采用了多种形式,包括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案例分享等,使讲座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与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答了听众的疑问,增强了讲座的互动性。
四、个人感悟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新时代法治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 法学教育是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法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
2024版探索法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2024版探索法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https://img.taocdn.com/s3/m/8c901b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8.png)
加强专业化纠纷解决机构建设,提高纠纷解 决的效率和公正性。
调解优先
强化调解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推动调解与 仲裁、诉讼等方式的有机结合。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探索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运用互联网技术提 高纠纷解决的便捷性和效率。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知
05
识产权保护战略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情况回顾
推动国际规则制定与完善
02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与完善,推动建立更加公
正、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秩序。
强化海外维权援助机制
03
我国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建设,为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
纠纷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推动法
学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和收获
深入研究法学领域多个热点话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研究
法学研究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经 济学、社会学等,以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法律现象的本质和 规律。
智能化技术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将在法学研究中得到更广泛 的应用,为法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法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国际比较和国 际合作,推动不同法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03
国际环境法实践
国际环境法实践主要包括国际环境条约的缔结、实施和监督等方面。各
国应积极履行国际环境条约义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
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下环境法治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概述
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对自然规律 的认识和把握,强调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
环境法治创新
法考备考中的名师讲座推荐
![法考备考中的名师讲座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82afe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png)
法考备考中的名师讲座推荐在法考备考的过程中,听取名师的讲座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名师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考生提供宝贵的备考指导和学习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位备受好评的法考名师,并介绍他们的讲座内容。
一、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法学教师,拥有多年的法考备考经验。
他擅长讲解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科目,尤其在考点解析和案例分析方面深入研究。
在他的讲座中,张老师首先会对法考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为考生明确备考目标和重点。
随后,他会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个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并给出备考建议和学习方法。
他的讲座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和赞许。
二、陈老师陈老师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法学教授,他在考研和法考领域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精通宪法和行政法,对法律体系和法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讲座中,陈老师会以板书和幻灯片形式,展示宪法和行政法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深入剖析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款的含义。
他的讲座逻辑清晰,思路明确,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三、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法学考研辅导专家,他擅长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讲解和分析。
他曾多次参与出版法学考研辅导资料,深受学生推崇。
在他的讲座中,王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具体案例来启发考生的思考和理解。
他的讲座重点突出,扣题准确,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考点,并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和应用方法。
四、李老师李老师是一位法学硕士,具有丰富的法考备考经验。
他擅长讲解刑法和诉讼法等科目,对刑诉法的逻辑和实际操作有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讲座中,李老师通过解析真实案例,阐释刑法和诉讼法的核心概念和适用规则。
他善于从实践角度出发,帮助考生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并提供备考策略和技巧。
他的讲座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
综上所述,名师讲座在法考备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听取名师的讲解,考生不仅能够掌握法律知识,还能够获得备考经验和方法。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积极参与名师讲座,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竞争力。
司法能动
![司法能动](https://img.taocdn.com/s3/m/dd812b0c763231126edb1156.png)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动司法——以民事司法为中心的解析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赵钢内容提要:6月10日下午,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系列讲座(三)在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顺利举行。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赵钢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动司法——以民事司法为中心的解析”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本讲座由我院肖建国教授主持,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部教授、国际诉讼法学会副理事长出口雅久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赵钢教授提到能动司法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即为实现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到司法领域这个大目标,司法审判应该怎样做出自己应尽的职责。
他指出,虽然从功利角度考量,能动司法采取的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深层或本质,以长远眼光来理解能动司法应该怎样践行才最符合中国法治的要求。
接下来,赵钢教授对我国能动司法的定位与现有规则的罗列,以及对当下我国能动司法操作偏差的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国外能动司法理念的发端和发展,指出我国目前对能动司法这一舶来品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的。
赵钢教授认为,美国式的能动司法我们是学不来的,我们要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的能动司法,即依法积极司法、法内积极司法。
此外,赵钢教授还针对当下法院推崇的诉前调解、派驻社区法官和巡回审判等举措的盛行提出了他的看法,认为这些实际上违背了司法权的运作规律,是对能动司法的偏颇理解。
讲座最后,同学们围绕能动司法与赵钢教授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以热烈的掌声对赵钢教授提供的这场学术讲座表示感谢。
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动司法——以民事司法为中心的解析主讲人:赵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人: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时间:6月10日(星期五)下午14:30——17:00地点: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主持人肖建国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今天下午的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系列讲座第三讲开始了,前两天我们的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系列讲座由江伟教授做了第一讲,由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出口雅久教授做了第二讲,今天很高兴邀请到了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赵钢教授给我们做第三讲。
郑州大学法学院课程表
![郑州大学法学院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99bff20710a6f524ccbf8570.png)
郑州大学法学院课程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法学2013级教学1班(1、2班)法学2013级教学2班(3、4班)法学2013级教学3班(5、6班)法学2013级教学4班(7、8班)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星期一上1/2午3/4 353013 诉讼法前沿讲座张嘉军王长水北3--103 下5/6午7/8星期二上1/2 午3/4 下5/6 午7/8星期三上1/2午3/4 354039 刑事法前沿讲座王立志北1--108 下5/6午7/8星期四上1/2 354068 知识产权法专题张德芬北2--304 午3/4 354038 民事法前沿讲座严冶翟新丽北1--108 下5/6午7/8星期五上1/2午3/4 354041 经济法前沿讲座张素伦北1--108下5/6午7/8法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2016年7月制郑州大学法学院课程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法学2014级教学1班(1、2班)法学2014级教学2班(3、4班)法学2014级教学3班(5、6班)法学2014级教学4班(7、8班)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课程名称教师教室星期一上1/2 353021 市场规制法王玉辉北1--108 353021 市场规制法王玉辉北1--108午3/4 352018 国际私法X 宋纪萍北1--108 352018 国际私法X 宋纪萍北1--108 353022宏观调控法曹明睿北1--102 353022宏观调控法曹明睿北1--102 下5/6 352017 国际法马冉北2--302 352017 国际法马冉北2--302 352017 国际法吴定喜北2--303 352017 国际法吴定喜北2--303 午7/8 352014 行政诉讼法郑磊北2--302星期二上1/2午3/4 352014 行政诉讼法沈开举北1--108 352014 行政诉讼法沈开举北1--108 352014 行政诉讼法李永超北3--103下午5/6 352018国际私法宋纪萍北2--303352018国际私法宋纪萍北2--303352018国际私法王晓勇北2--304352018国际私法王晓勇北2--304 7/8 354029 仲裁法高辉北2--302 354029 仲裁法高辉北2--302 354029 仲裁法周庆北2--304 354029 仲裁法周庆北2--304星期三上1/2午3/4 354026犯罪侦察学马春娟北2--302 354026犯罪侦察学马春娟北2--302 354026犯罪侦察学张志英北2--304 354026犯罪侦察学张志英北2--304 下5/6354069民商事合同法实务张丽霞北2--403354069民商事合同法实务张丽霞北2--403 353018 票据法学张德芬北2--304 353018 票据法学张德芬北2--304 午7/8 353018 票据法学张德芬北2--304 353018 票据法学张德芬北2--304354069民商事合同法实务张丽霞北2--403354069民商事合同法实务张丽霞北2--403星期四上1/2午3/4 353022宏观调控法金香爱北2--303 353022宏观调控法金香爱北2--303 352018国际私法X 王晓勇北2--304352018国际私法X 王晓勇北2--304下5/6 354001 证据学张志英北2--302 354001 证据学张志英北2--302 354001 证据学靳建丽北2--304 354001 证据学靳建丽北2--304 午7/8 352017 国际法马冉北2--302 352017 国际法马冉北2--302 352017 国际法吴定喜北1--108 352017 国际法吴定喜北1--108星期五上1/2 353019保险法学金东辉北2--302 353019保险法学金东辉北2--302 353021 市场规制法张素伦北1--108 353021 市场规制法张素伦北1--108 午3/4 353019保险法学金东辉北2--302 353019保险法学金东辉北2--302 下5/6午7/8注:课程名称后面标“X”的为单周才有的课程。
法律研究前沿关注法律领域的最新发展
![法律研究前沿关注法律领域的最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b3fbd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c.png)
法律研究前沿关注法律领域的最新发展近年来,法律研究的前沿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法律环境的不断演进,研究者们不断致力于探索法律领域的最新发展。
本文将关注法律研究前沿,介绍一些当前备受关注的法律领域的最新发展。
一、数字化时代与法律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法律界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时代的兴起,使得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便捷和精确。
对于法律研究者来说,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法律领域的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案例分析和判决预测,为法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跨境法律研究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跨境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而跨境法律研究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在日益增多的跨国交流中解决法律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
因此,跨境法律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比较法研究、国际私法研究等方面。
三、科技与法律的交叉研究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许多法律问题的出现,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与规范等。
因此,研究科技与法律的交叉融合成为法律研究前沿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个领域内,法律研究者需要熟悉各类新兴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探讨如何制定适合法律框架来规范和引导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四、法律伦理学的研究法律伦理学是法学研究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关注法律规范与伦理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程序合法性上,而是更加注重法律的公正与效益。
因此,如何处理法律规范和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法学研究前沿的一个关键议题。
五、社会问题与法律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涌现。
这些社会问题往往需要法律保障和解决,因此研究这些社会问题与法律的关系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如,社会公平与法律的关系、环境保护与法律的关系等等,都是当前备受研究者关注的议题。
法学研讨会交流发言稿范文
![法学研讨会交流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0af9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a.png)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法学研讨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法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法学界,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本次研讨会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与司法改革”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司法改革的方向与路径,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近年来,我国将法治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为法治建设提供动力。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法治建设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为法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3)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待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待越来越高,法治建设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2. 挑战(1)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领域,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还不相适应,法治建设滞后于改革发展。
(2)司法改革面临诸多难题。
我国司法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3)法治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司法改革的方向与路径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司法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
2.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完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确保司法公正。
3.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队伍。
4. 推进司法公开。
加强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5.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法治素养,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三、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建议1. 加强法治建设顶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为例: a.对称性构成对“毁坏”的解释:
“实体破坏说” 对财物的实体进行砸毁、撕毁、 压毁等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 b.三层次构成对“毁坏”的解释: “功能妨害说” 即便没有破坏实物,但对于财物的 正常功能发挥有影响的,也是毁坏 放走他人的笼中 鸟、对汽车轮胎放气、对汽车喷漆、在他人的字画上 题字等都是故意毁坏财物。
因为存在阶层的判断,不同的阶层所使用的理论范 畴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使得犯罪论体系的发展始 终有余地。
2、容易根据形式判断得出结论
案例:
甲最近连续观看淫秽光盘,并在事后多次告诉共同 租住一室的乙,其已经下定决心,要强奸深夜下班后 从某偏僻巷道通过的女工丙。无论乙如何规劝甲,甲 都执意要实施强奸计划。眼见甲不听劝,且明确告知 乙,其马上就要出门实施强奸犯罪,乙试图拖住甲, 但难以成功。乙灵机一动,对甲说:“你最多摸摸她 的乳房,过一下瘾就算了,别太过分!”甲后来一想, 觉得乙说得有道理,果真在现场只猥亵了丙,然后逃 跑。后甲被抓获。 问:对乙应该如何处理?
刑法的解释
犯罪的本质 罪刑法定原则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期待可能性理论
共同犯罪 犯罪的构成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刑法的因果关系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刑法修正案(七)》 交通肇事罪 原因自由行为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比较:
1、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
(1)对犯罪成立与否进行判断的要求:
A.对事实、证据进行梳理:(找法——构成要件该当
性的判断) B.对行为定性:(定性——违法性的判断) C.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归责——有责性评价)
(2)对称性构成与三阶层构成的比对:
A.对称性构成:只强调构成要件的简单“堆砌”,缺
活意义上的刑事案件原型)的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直观 抽象 B.对称性: a.我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称性的文辞表达方式。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质 与量、对立与统一、表象与实质、具体与抽象等对称 性的基本哲学范畴对我国学术思维表达范式的影响。
二、对对称性犯罪构成模式的批判
4、过于重视行为人的意思:
【日】小野清一郎:“在刑法中,首先评价的是行为对客观 的外部秩序的意义,其次才要去考虑主观方面的意志或者情 操方面的态度问题。”
案例:
犯罪人A、C故意将钱包丢在陌生人B的后面,叫B回 来拾取,在B发现有外币之后,A、C声称要与B平分财 物。B提出愿意要外币,但身上所带的现金不够,但 有银行卡。A、C就欺骗B将3人的钱包都放入C事先带 来的保险箱中,待B从银行取出现金后再分配捡拾的 财物。3人约定,由B、C在现场监管保险箱,由A持B 的银行卡去取款。实际上,A只是为了借机脱身,并 未去取款;1小时后,C以寻找A为借口,也逃离了现 场。B此时方知有诈,将保险箱砸开,发现里面只有3 个空空如也的小包。事实上,在B将其钱包按照A、C 的意思放入C带来的保险箱之际,A已经以极快的速度 将B的钱包掉包。 问:对A、C应当如何处理?
(1)对称性构成的判断:
通说认为,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任何一种行为,如果不侵害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就不 可能构成犯罪 通说也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犯罪客 体并未受到侵害,法益侵害的结果或者危险并未发生, 也可以定罪处罚 通说“骨子里”并不重视法益保护 的观念 赵某构成拐卖妇女罪的未遂。
(3)有责性:
违法性一般被认为是对行为的客观的、具体的判断, 责任判断则是考虑到行为人的意思与主观能力,对行 为所作出的主观的、具体的判断。它包含以下要素: A.责任能力 B.责任故意 C.责任过失 D.期待可能性
2、英美双层次犯罪构成: (1)犯罪本体要件: A.犯罪行为(actus reus)
3、不重视法益保护的观念:
案例:
被告人张某于1997年5月伙同女青年王某(26岁)准 备外出“放飞鸽”的名义骗钱。到A省某县后,张某、 王某发现老光棍胡某可能好骗,便准备对其下手。但 二人苦于不认识胡某,便由张某出面找到人贩子赵某, 对其谎称自己欲将王某卖出,要赵某帮忙,并答应事 成之后,给赵1000元报酬。赵某第二天便带着张、王 二人,顺利将王以7000元的价格“卖给”胡某。张某 得款并付给赵某报酬后,立即逃离现场。王某当晚跑 出胡某所在村庄200米后被发现,很快被抓回。 问:赵某构成何罪?
犯罪行为是指有意识的行为。包含行为(act)和意 识(voluntariness)两个要素。行为又可具体分为作 为(action)、不作为(omission)和持有 (possession)三种形式。 B.因果关系(causation) 行为犯(conduct crime)不要求结果;结果犯 (result crime)要求结果,因此进而要求存在因果关 系。关于因果关系公认的理论是“法定原因”(legal cause)学说,该说认为行为人所实施的导致法律保护 的他人利益受到侵害,法律认为行为人应当负责的行 为就是法律原因。
(2)责任充足条件:
责任充足条件也即是排除合法辩护(legal defense),合法辩护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行为具有 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本体要件的外在特征为什么 不负刑事责任的理由。具体可分为两类: A.可得宽恕(excuse) a.未成年(infancy) b.错误(ignorance或mistake) c.精神病(insanity) d.非自愿醉态(involuntary intoxication)
1、可能丧失从不同侧面检验行为的机会
案例:
在某冰天雪地的郊外偏僻路段,发现一具衣不蔽体 的女尸C,身上有汽车碾压的痕迹,经鉴定,C已死亡 很久。 假定条件:自杀?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故意伤害 (致死)?交通肇事罪?
条件一:被害人C身上只有一次碾压的痕迹,且没 有遭受性侵害 交通肇事罪 条件二:事后被抓获的行为人A供述,其系基于强 奸的故意对被害人C使用暴力,在被害人反抗并高声 呼救时,行为人驾车故意撞向被害人,将其碾压致死 故意杀人罪 条件三:嫌疑人A为了躲避卡车驾驶者B的追杀,高 速驾车慌不择路,在经过某路口时,虽未撞向被害人 C,但将其吓得倒在地上,后面紧紧追赶A的B躲避不 及将C撞死。B在进一步追杀A的过程中,大卡车撞向 大树,B死亡 A属紧急避险
(2)对称性构成易形式化地解释刑法
A.以拐骗儿童罪为例
案例:
2005年7月,陈某(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男,31岁) 与向某妇女(向某父亲也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共同 租住在一间民房里。向某(10岁)的父亲因为向某学 习成绩不好,对其有多次打骂行为,陈某为向某说好 话,带向某看病,给向某买好吃的。向某逐渐对陈某 产生依赖感。陈某要搬离共同租住地时,向某因害怕 父亲的打骂,想与陈某一起离开。陈某将向某带离北 京四年。陈某事后供述:其开始想把向某当女儿养, 后来想将向某养大后当媳妇。 问: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3、中俄对称性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要件:
犯罪 客体 犯罪 主体
犯罪客 观方面 犯罪主 观方面
(2)对称性犯罪构成的逻辑顺序:
A.侦查逻辑顺序:
客体 客观 主体 主观
B.审判逻辑顺序:
主体
客观
客体
主观
(3)对称性犯罪构成的文化特点 A.形象性——源于对刑事案件场境中的实际形象(生
B.正当理由(justification)
a.被迫行为(duress)
b.紧急避险(necessity) c.正当防卫:自身防卫(self-defense)、防卫他人
(defense of another)、防卫财产(defense of property)、执法防卫(defense for law enforcement) d.被害人同意(consent of the victim) e.警察圈套(entrapment) f.安乐死(euthanasia)
(1)构成要件符合性:
构成要件是刑罚法规所规定的犯罪类型,它本身是 抽象性、挂念性的存在。它包括以下要素: A.实行行为 B.结果与危险 C.因果关系 D.构成要件的故意与过失
(2)违法性:
违法性是指行为从法律方面看具有不能容许的性质。 由于构成要件是关于禁止行为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 因而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中,或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禁止的。对具体的特定行为的具体 价值判断是采取有无违法阻却事由的方式进行的。因 而,违法性有无的判断,实际上就是违法性阻却事由 是否存在的判断。它包括以下内容: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行为
乏对行为评价的追问机制和反复推敲机制
形式判断,只能对定罪的四个要件进行罗列,对定 罪的推理过程无法进行揭示,对何以定罪说理不充分、 不透彻。
B.三阶层构成:在构成要件阶段,对行为进行类型性
的检验;在违法性阶段,对行为进行性质上的界定; 在责任阶段,对能否将行为算在特定的人身上进行最 后的推敲
C.犯罪心态(mens rea、culpability、guilty mind、
culpable mental state) 犯罪心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社会危害行为时的应受 社会谴责的心理状态。其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规范 内容——应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谴责与否定;第 二,心理内容——具有知和意的心理要素,即认识行 为性质以及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关系,并且表明对行 为和结果的意向。具体说来,犯罪心态模式有四种, 即蓄意(purpose或intention)、明知(knowledge)、 轻率(recklessness)和疏忽(negligence)。
a.对称性构成的判断: “拐骗”是指“采用威胁、欺骗或者利诱等不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