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配合。做好保护性 医疗工作,同时要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 疗情况。要求病人家属以良好的情绪、积极的 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
●慢性肝衰竭 为慢性活动性肝病﹐病程漫长 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也不良。
临床特点
1全身情况衰退 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 2皮肤变化 蜘蛛痣,肝掌 3内分泌变化 4黄疸
5急性肾衰竭 6腹水 7出血倾向
8肝性脑病
一般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以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监控,补充足够的热量 和维生素,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 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饮酒,勿暴饮暴食, 同时还应嘱患者不能进食粗食,忌食辛、辣、 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防止窒息。 建立静脉通道,配备血制品,补充血容量。 密切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情况。 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
肝性脑病护理 行为改变,意识障碍者需要加床档,适当约束
防坠床。 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忌进食蛋白质。 严密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观察血氨情况。
其他护理
做好皮肤的护理,保持口腔、鼻腔和皮肤的清洁,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ICU 2011-07-22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一、概念
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ailure,AHF):并非独立的疾病, 而是各种损肝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药物与毒物等) 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已长期无症状者的肝 脏2周内所引发的,以肝细胞广泛坏死或脂肪浸润而肝细胞再 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而导致肝细胞合成、解毒、生物转化、 转运和排泄等功能障碍为共同病理生理特征,以进行性黄疸、 意识障碍、出血和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二)感染
• 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而成 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 • 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 • 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际上也 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
•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 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 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 损害。 • 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 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量及体内蓄积有关, 如扑热息痛)和 • 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 体对药物的反应)。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特征性异 常 对称性θ 慢波
有异常波 形,对称性 θ慢波
以昏睡和精神 三期 (昏睡期) 错乱为主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既往有无肝病史及其它病史。
2、症状和体征
(1)局部:评估腹水、腹痛、腹胀的程度,有无进行性加重。
(2)全身:评估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程度。
(3)辅助检查:了解实验室检查是否提示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腹部X 线平片检查有哪些异常。
(4)社会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家属及亲友的态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等。
3、评估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情况,观察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4、评估患者有无脑水肿、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安全防护,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昏迷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脑水肿的患者可取头高足低位;腹水的患者可取半卧位;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高热量、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有腹水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2 克/天)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
3、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性格、行为、思维及认知的改变,尽早发现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2)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和尿色深浅的变化,腹水者每
日测量腹围、每周测体重,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液量。
(3)患者如有皮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提示凝血机制差,密切观察大便及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及量。
(4)若患者出现胃部灼热感、恶心等症状,则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应尽早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关于急性肝衰竭的护理课件》
给予适当的药 物治疗
根据医嘱,护士需要 合理给予患者药物治 疗,如抗病毒药、抗 凝药等,以帮助恢复 肝功能。
管理和监控液 体平衡
护士需要密切管理和 监控患者的液体平衡,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提供营养支持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 需求,合理提供高营 养价值的饮食,保证 患者的营养需求。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原因
急性肝衰竭可能由药物毒性、病毒感染、酒精滥 用等多种原因引起。
症状和诊断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可能包括黄疸、腹痛、意识改 变等,诊断通常通过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查进行。
护理准备
1 识别患者的需求和问
题
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病史,护士能够准确识 别患者的需求和遇到的问 题。
2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
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护士需要制定一份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供 最佳的护理。
3 准备来自百度文库要的设备和药
物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 确保有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以便及时应对患者的需求 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
观察和监测患 者的病情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和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精神状态以及肝功能 指标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参考资料
• 《急性肝衰竭护理规范》 • 《急性肝衰竭护理指南》 • 《急性肝衰竭护理手册》
《护理课件:急性肝衰竭护理》
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等。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目标与护理计划
1
护理目标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护理计划
2
解除症状等。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提供饮食支持、协 助康复等措施。
护理重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等。
护理干预
提供膳食支持、控制伤害因素、监测病情变化 等。
急性肝衰竭的并发症预防和处 理
1 并发症预防
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2 并发症处理
如感染、肝肾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的处理。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评价与护理 效果
1 护理评价
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肝功能指标等进行护理评价。
护理课件:急性肝衰竭护 理
本课件旨在介绍急性肝衰竭的护理,包括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 表现、诊断方法、护理重点、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护理评价、护 理目标和护理计划。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和病因
1 定义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并导致肝脏功能丧失的临床综合 征。
2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药物中毒、肝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 等。
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
1 肝功能受损
肝脏功能受损,包括代谢、解毒、合成和排泄功能的丧失。
2 血液循环紊乱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在急性肝衰竭的护理中,关键是提供综合的支持和监测,以促进肝功能的恢 复并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病因和症状,提供药物治疗和营养支 持,并评估肝移植的可行性。
定义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肝脏无法正常执行其功能,可能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短期发病
急性肝衰竭突然发病,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长期管理
制定个性化的长期护理计划,包括肝脏保护、康复和心理支持。
等待列表
手术团队
wk.baidu.com
根据肝移植的适应症评估患 者是否适合进行肝移植手术。
患者需加入肝移植等待列表, 等待合适的供体。
肝移植手术需要多学科的手 术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 麻醉师和护理团队。
预后评估和护理措施
并发症风险
评估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感染、脑水肿和消化系统出血。
监测和干预
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电解质平衡和病情变化,及时干预并处理并发症。
3
免疫调节剂
使用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如环孢素。
营养支持和管理
1 决定入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肠道功能选择适当的饮食入路,如口服、肠外或经胃管。
2 提供营养
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以支持肝功能的修复和营养需要。
3 监测和调整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查房
病情演变: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等
发病原因:病毒感染、药物 中毒、酒精肝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病史等
治疗过程: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护理措施等
治疗效果:好转、恶化、死 亡等
护理要点: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肝功能检查:ALT、AST、ALP、GGT等 指标异常
识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应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出血情 况
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 理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监测水电解质: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钠、血钾、血钙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调整饮食: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调整饮食,如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钾盐等。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短时间内肝功能迅速 恶化,导致肝功能衰竭
早期: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肝 功能指标异常
临床表现:黄疸、恶心、呕吐、乏力、腹 胀、腹痛、肝性脑病等
中期: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肝 功能指标明显异常
分期: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急性肝衰竭早期、 中期和晚期
晚期: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 并发症,肝功能指标极度异常
并发症的预防 和治疗:密切 关注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如腹水、
急救护理学重点
急救护理学重点
急性肝衰竭护理要点:
1、合理休息,充足睡眠
2、正确饮食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
3、密切观察病情
4、皮肤护理
5、腹水病人的护理
少尿:少于400ml/d 无尿:少于100ml/d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本综合症在概念上强调:①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的,且较严重;②致病因素不是导致器官损伤的直接原因,而是经过体内某个过程所介导,逐渐发展而来;③器官功能障碍为多发的、进行性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④器官功能障碍为可逆的,经过及时的干预治疗功能有望恢复。
SIRS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SIRS: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④血象,白细胞>12×10/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第九章
1、中毒: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
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3、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③、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④、特效解毒剂的应用(氟马西尼为苯二氮卓类中毒的拮抗药)⑤对症治疗
4、洗胃原则:先出后入,快进快出,出入基本平衡
5、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病情判断:
(1)、轻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力为70%~50%
(2)、中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30%
(3)、重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力小于30%
患儿急性肝功能衰竭诊断和治疗护理
患儿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LF)是指原本“健康”的肝脏突然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肝脏的合成、分泌、排泄和解毒等功能严重减弱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发肝性脑病。主要由肝炎病毒、非肝炎病毒感染以及药物及肝毒性物质中毒引起,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在小儿,由于肝脏再生能力强,能生存数天至数十天就可能有肝细胞再生,故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较成人略好。
一、病因
儿童肝功能衰竭病因与年龄关系较大,婴儿主要是由CMV感染、遗传代谢病和胆道疾病等引起,年长儿以HBV和HAV感染为主,注意肝豆状核变性的存在。药物/毒物性肝功能衰竭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广泛应用所致的ALF逐年上升,在英美国家,药物引起急性肝衰竭占首位。危重患儿因循环衰竭、肝血管闭塞、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造成肝脏的缺血缺氧可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需常规监测肝功能。
二、发病机制
涉及致病因子与宿主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许多问题尚不清楚。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可以是病毒、毒素、药物等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以是免疫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等药物进入机体内形成肝细胞毒性代谢产物引起肝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特异性体质有关;某
些因素如肝细胞再生能力减弱、肝血流灌注减少、内毒素血症、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手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等可促发肝功能衰竭。病毒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注意到内毒素血症和细胞因子(如TNF)在发病中的作用。ALF时肝清除内毒素功能降低,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70%以上,能加重肝衰竭及诱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细胞因子中研究较多的是TNF,其在ALF 中的作用主要有介导内毒素的多种生物学作用;诱导肝脏发生非特异性超敏反应,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可激活磷脂酶A,诱导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IL-1和IL-6等参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诱发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杀细胞效应;引起肝窦内皮细胞损伤而诱发DIC,与肝功能衰竭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严重肝脏损伤时,物质代谢障碍和肝脏解毒功能障碍,毒性物质侵入神经系统导致脑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发生与高血氨、假性神经递质水平升高、氨基酸比例失衡、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增高等有关。
急性肝衰竭诊断与治疗PPT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 治疗
酒精性肝病:戒酒、 营养支持
药物性肝损伤:停用 可疑药物,支持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免 疫抑制剂治疗
胆汁淤积性肝病:胆 汁引流、保肝治疗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 病患者,肝移植是最有 效的治疗方法
原理:通过体外循环系统,模拟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 适应症:适用于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前、肝移植后等患者 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密 切监测电解质 水平,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急性肝衰竭的预防 与预后
避免饮酒过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肝病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病情发展,制定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的方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预后评估的因素: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肝功能状态等 预后评估的结果:良好、中等、差等,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等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处理方法: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
出血原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类型: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处理方法:输血、止血药物、内镜下止血等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肝衰竭的诊治及护理》
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肝移植,确定是
手术准备
2
否存在其他治疗选项。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术前护理,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输液、药物和生命 体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急性肝衰竭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 肝性脑病
2 肝肾综合征
加强监测,控制血氨水平,及时处理肝 性脑病引起的精神症状。
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及时处 理肝肾综合征。
3 感染
4 内出血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院 内感染。
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处理可 能的出血并预防并发症。
肝功能的评估和监测指标
肝功能实验
包括血清酶学、黄疸指标和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肝脏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肝 功能和肝脏病变。
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肝移植是 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和相关指标,以 指导治疗的进展和调整。
药物治疗和药物禁忌症
治疗药物
使用药物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降低肝脏炎症 反应。
禁忌症
某些药物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肝功能不良的患者产生不良 影响,应避免使用。
床旁护理和患者观察
疼痛管理
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并提供舒适的环境。
观察患者状态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PPT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高维 生素、适量蛋白质为原则,避 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重肝 脏负担。
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 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患 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彻底洗 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确保双 手清洁。
随访安排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通过电话、 短信或邮件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 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和帮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Chapter
本次查房成果总结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通过查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 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治
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查房过程中,医护人员及时发现 患者存在的潜在问题,如肝功能 异常、感染等,并采取了相应措
无菌技术操作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 无菌技术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01 02 03 04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保持 室内清洁、干燥,减少污染源。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原菌种类,合 理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
01
02
03
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 、口腔、鼻腔等有无出血 点或瘀斑,定期监测凝血 功能。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肝衰竭分类
• 国内分为3型:
急性肝衰竭:指原无肝病者患急性肝炎后8周内 出现肝性脑病者,包括在2周内出现脑病的急 性重症病毒性肝炎(FVH)和2-8周中出现脑病 的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SFVH)。 亚急性肝衰竭(LOHF):指2-6个月内出现脑病 或其他肝衰竭症侯群。与急性肝衰竭比较,此 型发病年龄较大,凝血障碍较重,多有腹水, 脑病出现晚,预后更严重。 慢性肝衰竭:指由慢性肝病(CLD)逐渐恶化至 肝衰竭。最常见为慢性肝炎反复活动,肝细胞 大量破坏至肝衰竭;或活动性肝硬化有发生大 块融合性坏死;或肝硬化因某些诱因如出血、 感染、代谢紊乱等使病情恶化。此型多有深度 黄疸、出血、腹水、感染及肾衰竭等。
低血压
低血压:为中晚期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Ⅳ 期肝性脑病,通常收缩压低于80mmHg。为内 毒素血症和TNF、IL等淋巴因子能激活肝细胞、 枯否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 产生大量NO,引起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 低血压进一步时脑血流量减少和耗氧量降低, 加重颅内高压;颅内高压使脑血流量和耗氧 量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低氧血症和肺水肿
低氧血症发生机制与肺内毛细血管异常扩张 导致血液异常分布有关。FHF有静脉和动脉弥 漫性扩张,并形成肺内动静脉分流。导致肺 内毛细血管扩张的血管活性物质有很多,其 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较受重视。生理情况 下VIP主要被肝脏灭活。FHF时肝脏对VIP灭活 减少,血浆VIP浓度升高,致肺内VIP浓度升 高,使肺小血管异常扩张和肺内血流量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7
11
2020-12-17
12
2020-12-17
13
2020-12-17
14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分期
一期 (前驱期)
精神状态
轻度性格改变 和行为失常
神经体征 可有扑翼(击)样震颤
脑电图 多数正常
二期
以意识错乱、
(昏迷前期)睡眠障碍、行
为失常为主
三期
2020-12-17
6
(三)药物与有毒物质
•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最主要场所,很多药物 在体内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影 响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各种类型的药物性肝 损害。
• 可分为剂量依赖性肝损伤(直接毒性作用,为A型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过量及体内蓄积有关,如 扑热息痛)和
• 特异质性肝损伤(B型药物不良反应,取决于机体 对药物的反应)。
以昏睡和精神
(昏睡期) 错乱为主
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 特征性异 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 常 Babinski征阳性等。扑翼样震 对称性θ慢 颤存在。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 波 运动失调。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
有异常波
形,对称性θ 慢波
四期 (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 明显异常
2020-12-17
7
(四)创伤与手术打击
文献报到创伤后急性肝损伤发病率2%-47%。补体激活、炎 症介质释放、毒素吸收及创伤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一 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麻醉、手术时肝 功能可发生暂时性低下。
源自文库
2020-12-17
8
(五)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
妊娠35周以后发生的以肝细胞广泛脂肪浸润、 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 认为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 关系。加之处于应激状态,使脂肪动员和脂肪酸 进入肝脏增加,肝内三酰甘油合成增加,糖砂储 备减少,均有利于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急性肝衰竭的护理
感谢您的阅览
一、概念
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ailure,AHF):并非独立的疾病, 而是各种损肝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药物与 毒物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原无肝病或虽有肝病但已长 期无症状者的肝脏2周内所引发的,以肝细胞广泛坏死 或脂肪浸润而肝细胞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而导致 肝细胞合成、解毒、生物转化、转运和排泄等功能障 碍为共同病理生理特征,以进行性黄疸、意识障碍、 出血和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020-12-17
3
缺血、缺氧
肝移植
急性妊娠 脂肪肝
急性肝衰 病因
创伤、 手术打击
感染
药物及 有毒物质
可以是多种因素同时致病
2020-12-17
4
(一)缺血缺氧
肝脏缺血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钠钾泵正 常功能不能维持,使肝细胞不完整及功能受损;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也可引起 肝功能损害。 ➢ 休克;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急性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急性闭塞性肝静脉内腔炎(Dudd-Chiari综合) 肝动脉栓塞和化疗。
26
2020-12-17
27
2020-12-17
28
2020-12-17
29
2020-12-17
30
2020-12-17
31
2020-12-17
32
2020-12-17
33
2020-12-17
34
2020-12-17
35
Dr.Feng
2020-12-17
36
2020-12-17
9
机制
• 总的来说,是原发性损害与继发性损害两个方面。 • 肝细胞急剧坏死的同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是
AHI/AHF发生的基础。 • 肝细胞通过凋亡和坏死发生死亡。
2020-12-17
10
1、全身症状 2、消化道症状 3、凝血机制异常、 4、肝性脑病 5、肝肾综合征 6、脑水肿 7、循环功能障碍 8、肺损伤与低氧血症 9、内环境紊乱
无能力产生转氨酶,血清中ALT可轻度升
高,而黄疸升高明显)
②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肝病时其同工酶LDH5增加为主且LDH5 >LDH4
2020-12-17 心肌病变时LDH1为主。
21
2020-12-17
22
2020-12-17
23
2020-12-17
24
2020-12-17
25
2020-12-17
2020-12-17
5
(二)感染
• 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引 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感染过程中,肝脏作为全身物质能量代谢的中 心而成为最易受伤的靶器官之一。
• 感染及脓血症,是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主要问题。 • 特别是长期呆在ICU的病人有很高的危险性,实
际上也是这些患者死亡的最终原因。
INR大于等于1.5 • AST大于2倍正常值 • 肝脏进行性缩小
2020-12-17
20
肝细胞损伤监测
①ALT(丙氨酸转氨酶);AST(门冬氨酸转氨酶)。
分布次序: ALT 肝>肾>心>肌肉
AST 心>肝 >肌肉 >肾
酶活性下降可以是疾病恢复的表现,也可提示预 后严重(酶胆分离现象:肝细胞大量坏死
不能唤醒
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 极慢δ波 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
过度。
2020-12-17
15
2020-12-17
16
2020-12-17
17
2020-12-17
18
2020-12-17
19
急性肝衰竭诊断
• 消化道症状 • 黄疸短期内进行性加重 •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PTA小于等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