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学案目录
1. 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
2. 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
3. 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
4. 第四单元学案及答案
5. 第五单元学案及答案
6. 第六单元学案及答案
7. 第七单元学案及答案
8. 第八单元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学案及答案
学案内容:
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课本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学作
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2. 作: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词语研究:研究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增加词汇量。
答案:
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
1. 题目1答案
2. 题目2答案
3. 题目3答案
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
学案内容:
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塑造
等方面的知识。
2. 写作训练:通过练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
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
1. 题目1答案
2. 题目2答案
3. 题目3答案
第三单元学案及答案
学案内容:
本学案主要涵盖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情感表达
等方面的知识。
2. 作文写作:通过练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语法练:巩固语法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答案:
以下是本学案中涉及到的练题的答案:
1. 题目1答案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时期
蒙古 元
西夏 辽 西夏 金
1、五代 北宋 南宋 2
辽
宋
夏
金 答: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并 “议和”对宋来说是耻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结束了战争,有利
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立 “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不同于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与
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战争”“议和”:一方面战争给双方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
了人民生产和生活;岁币增加了宋朝人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客观上都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保持了双方长期稳定。
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统 治 行省制 内容 中央:设中书省
元 措 施 地方: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地方 西藏:宣政院
琉球:澎湖巡检司
朝 ○
1汉人 边疆 民族融合 ○
2边疆各族 中原、江南 的表现 ○
3契丹女真族与汉同化 ○
4形成回族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比欧洲早四百年
科技 战国:司南
指南针: 北宋:开始用于军事 阿拉伯人
南宋:广泛用于军事 欧洲
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传入
宋元:广泛用于军事
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
豪放派
文学: 宋词: 辛弃疾
李清照 婉约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神品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1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2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劳动力
农业:原因:○3南方自然环境较好
○4南北方人民共同努力
○5统治者支持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复习学案
研究目标
- 复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的内容
- 确保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的理解
-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内容
第一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 研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件和行动
- 理解日本侵略的原因和动机
- 分析对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影响
第二课: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斗争
- 研究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抵抗和斗争
- 了解中国抗战的主要事件和战役
- 分析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表现和精神
第三课:抗战胜利和日本投降
- 掌握抗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决策
- 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 分析中国对日本的战胜和日本投降的原因
复活动
1. 完成章节术语和关键概念的概念解释
2. 回顾历史事件并描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3. 分析并对比中国和日本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立场和行为
4. 团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探讨中国抗战对二战全局的影响
5.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与同学分享和讨论
总结
通过复习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斗争。这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学案的学习,对中国抗战及其意义有更全面的认识。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2
教具准备:字卡、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
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出示:
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教师指导读。)(随机板书)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知识结构】
辽宋关系
1、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
2、北宋建立: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在,他就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澶渊之盟:(1)背景:辽军打到城下,北宋皇帝亲征,打败辽军。(2)内容:辽撤军,宋给辽。(3)影响: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局面。
2、宋夏关系:(1)西夏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称帝,建立西夏国。(2)宋夏议和:元昊向称臣,宋给西夏。
3、南宋与金对峙:(1)金的建立:12世纪初期,在会宁称帝,建立政权。金建立后,先灭亡了,又于1127年灭亡了。(2)南宋的建立:1127年,称帝,后来定都在临安,建立政权。(3)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岳飞收复。后来在大败金军。(4)宋金合议:向称臣,双方以至为界,对峙局面形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发展:(1)原因:①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较少。②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增加了劳动人手。③政府鼓励发展经济。④自然条件较好。
(2)表现:①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在南方地区推广。②太湖流域的、,成为重要粮仓。③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④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⑤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丝织品号为“冠天下”。(2)纺织业:的丝绸产量高。(3)棉织业:从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4)制瓷业:浙江烧制瓷器。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有名的瓷都。(5)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有发达的造船业。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之中可以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制定好教学计划,以助工作的顺利有序地开展。下面小编带来的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六下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主要内容进行构建,重点从总结写梗概的方法和印象深刻的情节及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梳理。
2.利用闯关查缺补漏,及时反思总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3.自主纠错,查漏补缺,从字词积累,句型的灵活运用,阅读表达等方面反思总结,欣赏不同作品的文学价值。
单元梳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下面请你们大显身手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阅读名著的方法以及写作梗概的方法。
闯关小练:
(一)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不知道是福是祸,鲁滨逊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
2.判断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这句话表达出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这是鲁滨逊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3)这句话表现出鲁滨逊的悲观绝望。()
3.根据画线句思考:我们在不幸的处境中应该怎样宽慰自己? (3分)
(二)丑小鸭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图形分类学案
准备学生小棒、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具。
案例原题
找一找,填一填。
1.由线段围成的是();不是由线段围成的是()。(填序号)
2.按围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可以分为()类,分别是()、()、()。
解析
解:1.①②④⑤⑥⑧⑨③⑦⑩
2.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点拔学生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可能会漏掉五边形一类。归纳
由线段围成的图形中,按围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存在问题(1). ;(2). ;(3). 。
反思
首先,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图片引入,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图形,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接着在给图形进行分类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会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性,将数学体验上升为数学知识。而最后的巩固练习拓展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淘气的分类感受到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三角形和四边形特性的应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理解,而且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针对训练
一、分一分,填上对应的内容。
按()和()来分,一类有(),另
一类有()。
二、按要求分一分。
1.画两条线段,把下面的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2.画一条线段,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3.画一条线段,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两个梯形。
答案
一、(答案不唯一)例:平面图形立体图形②③⑤⑥⑦①④⑧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案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
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
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
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也可能。
连一连。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
四、预设解惑。
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鲁教版初四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Section targeting内容预览: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自我复习 ,检查等方式稳固本单元的字词常识。
2、梳理单元内容 ,通过分析?谈生命?明确散文阅读方法
3、直击中考:通过课外阅读训练 ,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 ,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单元知识梳理:
自主复习一:字词:〔注音、书写、释义〕
巉岩芳馨云翳周道如砥沉湎乐此不疲寒伧风姿绰约
自主复习二:文学常识〔评价、代表作〕
冰心王鼎钧勃兰兑斯贾平凹
自主复习三:重点课文复习:?谈生命?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2.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 ,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
3.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4.为什么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生命还像什么?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看法?
中考题型:
1、根据短文内容答复以下问题。
2、揣摩词语或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4、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修辞。
5、字词的音、形、义。
6、这篇散文很感人 ,你认为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7、仿写、填写词句。8、请你就本文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步: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标题、正文、附注文字。
2、大体了解:作者、背景、内容、结构、中心。
3、注意体会:重点语句
第二步:局部揣摩
1、这个词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2、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学案
姓名班级完成情况
【预习目标】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预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新旧思潮的冲突
时间:
开始标志:《》的诞生
人物:、、、
概况口号:、
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
创办《》
评价历史意义:
局限性: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40页第一段,完成“动脑筋”,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的理解。(二)阅读教材第40页第二段—42页第一段,思考:
1、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
2、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宣传内容与前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总结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三、限时作业:
1、北洋军阀时期推行尊孔复古,其实质就是()
A.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B.维护封建正统
思想
C.将西方思想中国化 D.推崇中
华传统文化,抵制西学影响
2、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
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思想领
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新文化运动实际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可以从下列哪项中反映出
来()
A.提倡民
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
倡新文学
4、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创办
《新青年》杂志
C.发表《文学革命论》 D.创办上海
共产主义小组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灯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的伟大献身精神。
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习作《多彩的活动》,
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重点是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好活动场
面。《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了解运用反复的手法的作用和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书写方法,积累爱国名句。.
2.单元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与革命岁月有关,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材料。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细细品味重点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另外,革命岁月离学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内容预览: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名师引导
1.目标导航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国主义”这一主题,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本单元的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复习学案
一、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活动与思想的转变”这一历史时期,是由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向以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是以商品交换和资本积累为特征的一种生产方式。资本家利用职业化劳动者的劳动来生产商品,然后将商品出售获利。
2. 工业革命的影响。在工业革命中,大规模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无论是生产效率、生产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改观。
3. 哥伦布的探险和欧洲的殖民扩张。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欧洲人通过殖民扩张占领了美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领土。
二、思考提升
1. 资本主义的兴起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2.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怎样的?
3. 殖民扩张对原住民文化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1. 通过观看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思考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
生活变化和冲击。
2. 了解一位历史上的城市改造者,如纽约的莱斯特·皮尔波因,分析他怎样改造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反思提高
1. 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思考如何对拥堵、环保等问题进行
改善。
2.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本学案结合当下实际生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过去,理解当今,展望未来,以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一、文学常识
5课.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7课.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是其代表作。
8课.《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二、字音字形
(一)字音(注意加粗字的字音)
5课、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éng)(pài) 浩荡(dàng) 浊流(zhu ó) 哺育(bǔ) 扮演(bàn)屏障(zhàng)
6课.惊惶(huáng)苛(kē)捐杂税打颤(zhàn)骨碌(gū lu)酣(hān)然入梦蜷(quán)缀(zhuì)矗(chù)立澎湃(péng paì)落(là)得很远了瑶山(yáo)陡峭(dǒu qiào)纵队(zòng)攀谈(pān)缴租(jiǎo zū)军阀(fá)欺侮(wǔ)篱笆(lí ba)塘坊(fāng)疲倦(juàn)黑色幕(mù)点缀(zhuì)熄火(xī)奔驰(chí)咀嚼(jué)呜咽(yè)督促(dū cù)石梯(tī)搀扶(chān)灌输(guàn)盛饭( chéng )
不可捉摸(mō)
7课.碾(niǎn)誓(shì)言胸膛(xiōng táng)嗥鸣(háo míng)山涧(jiàn)
斑斓(bán lán)亘(gèng)古默契(qì)挚(zhì)痛谰(lán)语镐头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预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预学案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 学队_______
课
题
第二单元主题----童年生活制作人五年级语文组
预学要求
独立自学,我能行
1、大声用心朗读课文一遍,(字音读准确,不掉字、不加字),熟悉课文大意,
然后标出自然段,同桌签字
2、用圆圈圈出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给课后的生字组两个词(其中一个是书
中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然后互读三遍,并正音。纠错签字
3、边读课文边画出喜欢的词语,给词语画上“”。边读课文边画出喜
欢的句子,给句子画上“”。
预学要点生字大集合:把本单元的生字注音,组一个词写下来。
第5课(10个)
第6课(9个)
第7课(8个)
第8课(16个)
把“读读写写”“读读记记”自读三遍后,用横线在课文里画出,并规范、工整地写下来。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多音字:查课文,查字典
第5课
铺横剥
第6课
嚼磨系
第7课
杆晃尽
第8课
折朝
第9课
漂当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主编:李珍珍审核:历史组一、【情境导入】
大西洋太平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你知道世界是怎样逐步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吗?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指导:略
具体任务:
问题1:假设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希望从西欧游历到亚洲,有几条路线可以设计?你知道其中的一些路线是哪些先辈最早探索发现的吗?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黑人明星?黑人的故乡在哪里?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问题3: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能够来到中国并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4:《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实不止在中国,当时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单元知识框架】
要求:形式不限、主题突出、揭示联系,有根有据。
【问题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8题)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
【答案】B
2.(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5题)“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26题)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34 /48 72 25
荷兰66 49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4.(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22题)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
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ilippines)。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
A.带有宗教色彩B.尊重了当地文化
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解析】考查殖民主义的影响。由材料可知菲律宾是由殖民主义而产生的,说明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A、B、C三项无从体现。
【答案】D
5.(2012·广东珠海摸底)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②“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贸易
③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我们要反对资本的扩张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
【解析】资本的扩张意味着经济的发展,故排除④,选择D项。
【答案】D
6.(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的社会,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和所学史实说明工业革命的评价:既提高了生产力,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资本及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人民对社会现实的失落,社会风气更加拜金,故此题应该全选。
【答案】D
7.(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20世纪初期虽然生产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公认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
【答案】D
8.(2012·潍坊三县期中联考·14题)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