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 四野大佬刘亚楼大将失败的内幕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
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解放军十大将评定秘闻——
解放军十大将评定秘闻——
解放军十大将评定秘闻——
萧克,刘亚楼,陈昌浩,许世友,周士第,陈士渠,阎红彦,李聚奎,周纯全,王建安。评定大将的几项条件: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抗战时期的旅级(注:认为应是八路军的旅级、新四军的师级才更为确切)或相应的军区及总部级,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级或野战军总部级。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各期的重大贡献等等。
依此条件来看,萧克无疑应列为大将。在红一方面军几个军团长和军团级领导中,除了离开军队的以外,彭,林,聂,罗,均是元帅,其余的五军团董振堂战死,八军团黄克功在延安被枪毙,九军团罗炳辉47年病逝,七军团寻淮洲战死,粟裕封大将。谭政,罗瑞卿,黄克城,陈赓这些在红军时期、抗战初期、及解放战争后期职务均低于萧克,或与其同级的老战友都封大将,而萧克是作为一个方面军的代表却只列上将,感觉是低了。抗战初期,115师师长林彪,元帅;副师长聂荣臻,元帅;129师师长刘伯承,元帅;副师长徐向前,元帅;只有120师,师长贺龙元帅,副师长萧克,上将。萧克是四野最后一任参谋长,接刘亚楼,职务也不算低了。谭政是同期的四野政治部主任,陈赓是同期四兵团司令,罗瑞卿离开兵团出任公安部长。肖克在毛张之争中站错了队是其
终身不得重用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当年的120师还有一个传闻:抗战初期,贺龙指挥120师不利,导致120师中原六军团和陕北红军干部要求撤换贺龙。这就是所谓“逼关反贺” 事件。关者,乃关向应也。出面反贺者为三王(王震,王首道,王恩茂),萧克不表态,被认为是幕后支使者。后李井泉(时任旅副政委)向毛泽东汇报,军委将贺、萧同时调离120师,以后120师因各种因素被分解。原六军团一部后来去了东北,另一部和原二军团及陕北红军一部以后归于彭总的一野。假使按红军方面军的因素来看,许光达的大将应该是萧克的。二方面军的最高负责人实际是任弼时,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三人乃中央苏区后期的新三人团,反毛最激烈实际是他们。当然还有张闻天、博古和一定程度上的周恩来。评定军衔时,任弼时已去世,故没有人会替萧克出头。况且,即使任弼时还活着,究竟会是怎么个活法还很难说,只要看看后来的张闻天、王稼祥就应该知道了。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后,曾就张国焘的中央与陕北的中央的关系进行过讨论,此时大部分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领导都对毛泽东等人不和张国焘等人打招呼,单独率领右路军悄悄北上不满,包括朱德和刘伯承也持不同看法。长期有人只提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兵折将,使原先八万兵马就剩四万多人。这里需要明确两点:1. 在四方面军的八万人中,有多数是川北一带的官兵乡土观念也很强,不愿离开川北(一方面军在突破
一代名将刘亚楼
一代名将刘亚楼
黎连荣;赤桦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开国上将刘亚楼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央苏区,他作为团政治委员指挥所部参加了5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他作为前卫师的政治委员指挥红2师斩关夺隘,浴血苦战,为长征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指挥东北各次攻势作战和辽沈决战;平津战役时,他担任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精心谋划,果断指挥,29小时攻克天津,为和平解放北平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总页数】5页(P3-7)
【作者】黎连荣;赤桦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军事科学院战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
【相关文献】
1.一代名将——刘亚楼
2.一代名将刘亚楼解放天津立功勋
3.既能打陆战又能打海战的一代名将吴瑞林
4.邓华:战火铸就一代名将
5.戚继光:淳美家风成就一代名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军少校“王松”是刘亚楼,如何空降为东野参谋长?四平之败才是关键节点
苏军少校“王松”是刘亚楼,如何空降为东野参谋长?四平之
败才是关键节点
到1946年1月间,罗荣桓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了,根本无法继续工作,于是组织上安排他前往平壤的苏军总医院治疗。经过苏联军医会诊过后确定为肾癌,需要动大手术,然而野战医院并不具备相应条件,院方建议应尽快去莫斯科治疗,如此,罗荣桓夫妇于2月下旬辗转到达大连,一边疗养一边等待赴苏的相关手续和安排。
(罗荣桓)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大连的政治情况一直较为特殊,根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跟莫斯科签定的条约,整个“旅(顺)大(连)”地区实施了所谓的“国际化”,其实就是由苏联来控制,国共双方的军队均不可进入。
地区防务当然也要由苏军负责,设有专门的“旅大警备司令部”(解放后移交给我军),不过大连的地方政权,则基本掌握在我方手中,对此苏军也是默许的。当时的大连市长,是一位在本地颇有些名望的资本家,但没啥实际权力。
因为副市长陈云涛、警察总局局长赵杰(原山东军区警备第10旅旅长)、以及若干政府重要部门的领导,全都是我党干部,他们接受半公开的大连市委领导。市委书记则是抗联出身的韩光同志,1942年起就担任晋察冀边区的“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罗荣桓这样级别的首长来大连疗养,市委书记韩光和山东军区的老部下赵杰等同志,当然要来探望。谈话间,罗荣桓详细询问了旅大地区的社会情况和警察总局的工作,并作出了相关指示,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处理好跟苏联红军的关系:你们要尽可能取得苏联红军的支持。
(韩光同志)
一、苏联红军少校“王松”同志
韩光、赵杰等同志当场表态。今后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说明在苏军警备司令部的内部,还有负责双方联络的我党同志,互
四野政治部主任谭政,军衔为何高于参谋长刘亚楼?这并非个例
四野政治部主任谭政,军衔为何高于参谋长刘亚楼?这并非个
例
作者:相忘于江湖
刘亚楼和谭政都出自四野,为何在很多人脑中"名不见经传"的谭政是大将,而赫赫有名的刘亚楼是上将?
谭政,原名谭世铭,1906年出生于湖南湘乡楠竹山,小时读书在七星桥谭氏私塾,比他大3岁的陈赓也是在这个私塾读的书。更有戏剧性的是,谭政在陈赓家当过小工,还娶了陈赓四妹陈秋葵。而谭政的岳父、陈赓的父亲陈道良非常开明,与年轻的毛委员关系很好。
开国大将谭政
谭政在小学当了几年教员,1927年3月,弃笔从戎参加了湘军。
招兵的人现场问他:10颗子弹能不能打中10个敌人?谭政摇摇
头。再问5颗子弹能不能打中5个敌人,谭政还是摇头,最后当招兵的人听到谭政回答3颗子弹也不能打中3个敌人,就很不屑地笑他:你这样的人不适合当兵。没想到谭政反问他:谁说笔杆子不能杀敌人呢?
招兵的人一听,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还真不是一般的人,就让他当了文书。
1927年9月,谭政所在的一支部队,跟随毛委员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但是由于攻打城镇失利,5000起义军到达三湾时,只剩下不到1000人。在这里改编时,毛委员做出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创举:把支部建在连队。这一举措遭到出身旧军队的军官反对,比如师长余洒度、团长苏先俊。但一些年轻的下层军官都支持,像罗荣桓、谭政、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
三湾改编后,谭政出任工农革命军1师1团团部书记,在井冈山加入了组织。
1929年,谭政在古田
1928年2月,谭政调任红4军前敌委员会秘书,也就是毛委员的第一任秘书。谭政在主席身边不到一年时间,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上将刘亚楼:“雷公爷”的雷厉风行
上将刘亚楼:“雷公爷”的雷厉风行
作者:吴东峰
来源:《党史文苑》2019年第03期
刘亚楼将军,福建武平县湘店大洋泉村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将军潇洒英俊,性烈如火,人称“雷公爷”。故空军流行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
刘亚楼将军重仪表,爱整洁。衣冠合体,领扣不松。衣角、袖口、领口不容半点污渍;军衣、便装、西服,不见丝毫皱褶;按时修面、理发、剪指甲。威风凛凛,风采熠熠。某日外出,上车时,忽转身急回屋,盖见袖口有一点斑渍而换衣也。
某年,刘亚楼将军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古巴的国庆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不少国家代表团成员解开扣子,脱掉外衣。刘亚楼将军则下死命令一道:就是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故中国代表团成员自始至终精神饱满,举止文明。古巴主席卡斯特罗赞不绝口。
1948年,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前夕。时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将军忽闻报,国民党将由沈阳空运第四十九军增援锦州。将军急令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炮火封锁锦州机场,以阻其进。
次日,第八纵队司令政委回电请示:“锦州有两个飞机场,东郊机场已几年无用,西郊机场正在使用,请示应该封锁哪个机场?”刘亚楼将军阅报大怒,打电话斥之:“你们两个饭桶,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封锁哪个,还用请示吗?你们是吃草的还是吃饭的?”
尔后,第八纵队丢失小紫荆山阵地,未报告。刘亚楼将军即挂电话给前线指挥所,得知情况属实后,怒而瞪目挥拳,传令:“不管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骑马的),严惩不贷。司令员也跑不了。”
据云,时任第八纵队政委的邱会作连夜策马赶往前线,严肃军纪。丢失阵地的连长枪毙,团长、副团长撤职,师长、司令员处分。命令下达后,该部队官兵知耻而勇,遂夺回小紫荆山。
一代名将——刘亚楼
,
篓
●■
一 ÷ 嗍霞 壤 j 毽 l 鳓 豳
蹬
.■ 一■ 一 轿 霸 睇
■ 鲤
一
_ I
I ‘
_
~
i
0
。
' r i 囊
I. 霞 I
一 鹱
’
童
。
1 V ■■ ' ' - I I ■k
鞠墨
寺 境 l 环 造就了 性烈 定 他 如刚, 折不 性格。 百 挠的
12 年 1 月, 99 2 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召开著名 I古 田会议 , 时创 办红 四 军 随 营学 校 。刘 亚楼 勺 同
匆会 议 站 岗 g 哨 , 被 送 入 红 校 学 习 。 1 3 z - 还 9 0年 3
第 三 次 反 “ 剿 ” 刘 亚 楼 率部 勇 猛 冲锋 , 围 , 在
寻” 解放 战 争 中, 在 东北 、 北协 助 林 彪 、 。 他 华 聂
… 的 名 将风 格 : 打敢 冲 , 功 卓著 敢 战
攻 南丰 失 利 , 刘亚 楼 向朱 德 、 恩 来 建议 撤 围 周
楼一红政红篆 霾 任军二委 师 翱 红团师, 作 二 为
路敢打 敢冲, 卓著 ” 战功 嘛!
名将“ 智谋”超群的指挥才能 : 14 年 9月 , 泽 东发 出 了《 于辽 沈 战役 的 98 毛 关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
1965 年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葬礼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19年第13期
1964年8月16日,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随李先念副总理出访罗马尼亚。8月31日至9月3日,刘亚楼又率中国代表团出访巴基斯坦。
回国后,刘亚楼感觉疲惫,腹泻不止。10月15日,他又抱病率工作组到广东,研究如何打掉入侵的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术。直到11月9日,刘亚楼才到北京协和医院检查。之后,他仍坚持工作。11月22日,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呈交《关于调查研究对付美制无人驾驶飞机的办法的报告》。
11月26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亚楼同志:此件已阅,很好。闻你患病,十分挂念。一定要认真休养,听医生的话,不可疏忽。”
刘亚楼病情恶化,生命垂危
11月27日,空军安排一架专机,将刘亚楼和夫人翟云英,以及保健医生、秘书、警卫人员一起送到上海。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安排刘亚楼住在华山路一座花园小楼里,还派来一位高级厨师。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组成以消化病学专家张孝骞教授为首的医疗组,随后也来到上海。
刘亚楼卧病在床仍惦记着工作。1965年1月7日,他在病床上签发《关于再次击落美制无人驾驶飞机向罗总长、杨副总长的报告》。1月9日,他对空军贯彻中央军委有关安全问题的指示提出意见。
1月18日,林彪给病中的刘亚楼写信:“亚楼同志:据确实的医生消息,你的病已证明无危险性,因此你可大大放心疗养,定能全好的,但一定要好好疗养一段时间才行。”
2月24日,刘亚楼给毛泽东写信报告病情好转。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汪东兴回信:“主席听完报告后,很高兴,认为你的病已查出结果,可以进行治疗,并又把我手上的信接过去看了一遍,看完后嘱示:‘有病就要安心休养,不要发急,要待病好再工作,当成任务来执行。’上述的话主席要我转告你……”
刘亚楼将军论文
我国空军之父——刘亚楼上将
在2010年10月29 日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的特殊日子,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原闽西苏区的武平小城万人空巷、锣鼓喧天。群众自发地聚集在街头巷尾,用亲
切的目光和朴实的笑容,欢迎来到县委县政府大院参加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
大会的刘亚楼上将的妻子翟云英及其亲属、老领导、老红军、开国元勋后代和有关领导。大会深切缅怀将军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寄托
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无尽怀念。随后刘亚楼家属等人来到了武平县第一中学(原武平县立中学刘亚楼将军中学时代曾经在此就读)来参加由刘亚楼亲属筹集到的资金建设成的蓝天科技大楼的剪裁落成仪式。我身为武平县人武平一中的学生很荣幸地目睹了这一历
史性的一幕。心中澎湃着对刘亚楼将军的无限崇敬之情,特去了解了一些关于刘亚楼
上将的一些光辉事迹:
刘亚楼(1910年—1965年),原名刘振东,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属于客家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参加红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
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1924年就读于武平县立中学(今武平县第一中学)1925年。1926年底,回家乡被崇德小学校长(中共地下党员)聘为教员,从此接
受革命思想,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29年8月,他被中共桃湘特支吸收为党员,
率“铁血团”参加张涤心等人领导的小澜农民暴动后,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红校)学习。毕业后,历任红十二军第三纵队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第一营营长兼政委,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政委,红二师政委。参加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参与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取得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光辉战绩。
善于体恤下情的开国上将刘亚楼
善于体恤下情的开国上将刘亚楼
作者:孟红
来源:《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3年第7期
刘亚楼,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第一师师长。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
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
将军衔。他的参谋之功、领军之才、治军之道及为人之诚令人钦佩,发生在他身上几件饶有趣
味的体恤下情、官兵一致、爱兵如子的事迹,就是鲜明的例子。
“好,我愿意给你们当‘红娘’!”
刘亚楼关心和体恤部下,真正做到了入心、入微的地步。
刘亚楼每次乘飞机出差,只要到达目的地,下飞机前都要主动和机组所有成员握手告别,
以表谢意。不仅如此,下榻后刘亚楼还亲自登门看望他们。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不厌其烦地
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
只要刘亚楼了解到,落脚地有亲朋好友的机组工作人员,为了保护他们的体力,让他们休
息好,他就告诉秘书,派车送他们去探望。每次看文艺演出,刘亚楼都忘不了给机组人员送票。因此,机组人员一致发自肺腑地说:“刘司令员,对我们真是关怀备至。”
刘亚楼和飞行员谈心、做思想工作时总爱海阔天空地“逗笑闲扯”。他时而谈飞行训练,
时而谈家庭生活,时而谈文化学习,时而谈歌曲电影。有时,他一边听飞行员拉家常,一边亲
自动手帮着剪纸贴窗户。有时谈起京剧还眉飞色舞,在屋里迈着方步,哼唱几句,逗得大家前
俯后仰捧腹大笑。
表面看来,刘亚楼同飞行员们的谈心是漫无边际的闲聊,其实不然,他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目的是通过无拘无束的谈话,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了解他
吴法宪跟刘亚楼是什么关系?去世时哭得死来活去
吴法宪跟刘亚楼是什么关系?去世时哭得死来活去
本文导读:在新中国成立后,吴法宪就在空军机关工作,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到政委,一直在刘亚楼手下或者做搭档,长达十多年。尽管他在空军的地位仅次于刘亚楼,但一直对刘亚楼毕恭毕敬,尊敬有加。有人后来说,吴法宪对刘亚楼的敬重,甚至远远超过了后来的林彪。
吴法宪对刘亚楼有多敬重?
吴法宪于1955年担任空军政委,近十年是与刘亚楼平级的搭档。但是,他一切都是以刘亚楼的意见为准,甚至一度号召空军人员对刘亚楼都要采取像他本人这样的态度。
为什么?
他的理由是:“因为刘司令是毛主席可以信赖的人,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指挥员”。
吴法宪的这种态度,也引起过一些人的非议,甚至被人
们私下议论他是“提包政委”。
不管议论如何,吴法宪对刘亚楼的感情,在几十年后,不少人还认为,这不是假装的。
在刘亚楼病重期间,吴法宪亲率空军常委们去看望他,并且曾经悲痛地哭着喊道:“司令员,空军等着你去掌舵,我真希望能替你生病啊!”情真意切。
在刘亚楼临终前,他带人日夜守护在病房,直到刘亚楼停止了呼吸。
刘亚楼去世后,吴法宪哭泣不已,夜不能成眠。刘亚楼遗体火化时,他参加火化仪式,之后又随专机护送刘亚楼的骨灰从上海返回北京。到了北京,他除了跑前跑后,帮助处理后事外,还亲笔撰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悼念文章。
其中,他说:
“我和刘亚楼在空军共同工作了15年,我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彼此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我在红军时期就在刘亚楼的领导下工作,我对他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他待我有如兄长,不光在工作上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放手去干,而且也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的关心和照顾。每次我外出休假,如果需要妻子陈绥圻陪同,他必定亲自给陈绥圻的工作单位打电话代为请假。每次休息,总是约上我们全家一起活动。我为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好兄长而万分痛心!”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妻子翟云英的挚爱深情
《
党史博采》│2022第06
期
相伴一生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也曾有过一位童养媳。可是,在刘亚楼18岁那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却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后来,刘亚楼一直转战南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直至长征后到达陕北,在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兼教育长的时候,才与来延安抗大学习的女青年凌漪结了婚。婚后一年,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煜南。不久刘亚楼就被派往苏联学习。
刘亚楼在苏学习期间,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不久,凌漪得到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万分之后,与另一位红军干部结了婚。当刘亚楼从一位到莫斯科的战友口中得知
消息后,备受打击,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毕竟这么年轻……”刘亚楼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很快,他就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不久,丘比特之箭使刘亚楼和苏丽娃走到了一起。苏丽娃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
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1940年,刘亚楼和苏丽娃结成了夫妻。然而,刘亚楼的这次婚姻只延续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因为种种缘故而画上了终止符。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化名王松,以苏军少校军官的身份随苏联对日作战部队回到了阔别近8年的祖国。当他随军来到大连并担任苏军司令部与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时,35岁还孑然一身的他,引起了时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王西萍和市长韩光的注意。他们为他介绍了一位在大连香炉礁小学当教员、
有苏联血统的姑娘翟云英。
《党史博采》│2022第06
翟云英的父亲叫翟凤歧,是从东北逃亡到俄国的华工。1917年,翟凤歧参加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为“中国团”的一名英勇战士。在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一次战斗中,翟凤歧腰部中弹,伤愈后被分配到莫斯科一家纺织厂工作。在那里,他爱上了苏联女工安娜·卡米洛芙娜,俩人结成了伉俪。1929年,他们带着儿子翟云海、女儿翟云英回到了大连,后投入到抗日洪流中。1942年,翟凤歧被日军逮捕,折磨致死。
空军司令刘亚楼为何只是上将,主要有三个原因让他与大将无缘
空军司令刘亚楼为何只是上将,主要有三个原因让他与大将无
缘
1955年,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而职位与其平级的海军司令肖劲光、公安军司令员罗瑞卿、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均被授予大将军衔。空军作为解放军新组建的兵种应该得到重视才对,为何刘亚楼这个空军司令要低一级呢?
其实论革命资历和贡献来讲,刘亚楼完全有资格被评为大将。1955年共授予十人大将军衔,肖劲光、罗瑞卿和许光达三人是军兵种司令,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张云逸、王树声等七人是陆军兵团大将。
其中粟裕在十人中属于独一档。他是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抗争的代表,又在解放战争中打了许多“神仙仗”,排序大将之首,无可非议。徐海东虽然在抗日战争后长期养伤退居二线,但由于他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给予充分的物质保障,帮助缺衣少食的中央红军渡过难关,“对革命有大功劳”,被授予大将军衔合情合理。
除此功勋卓著的二人之外,刘亚楼和其他八人相比,不仅差不了多少,还有自身优势。
首先,刘亚楼是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的代表人物。
新中国的领导核心出自中央红军,而十大将中有七人出自中央红军,可见其重要地位。红一军团是由“朱毛红军”主力红四军演变而
来的。1930年,刘亚楼出任红一军团红二师政治部主任,是林彪的得力帮手。在长征中,身为红一军团主力的红二师打了不少恶仗,如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本来陈光是红二师的代表人物,不过他在1953年自焚而死,所以刘亚楼便成为代表人物。
其次,有利于中苏军队对等交流。
我军1955年授衔以苏联军衔制度为模板。按苏联制度,元帅军衔包含大元帅、元帅和兵种元帅三级。但我军除陆军外的其他兵种处于初建草创阶段,其司令员尚不具备授予元帅军衔的资格,所以设大将军衔,和苏联的“兵种元帅”对应平级,以利于双方对等交流。罗瑞卿、肖劲光、许光达三人被授予大将军衔和这点有不小关系。
刘亚楼的最后之战
刘亚楼的最后之战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20年第15期
刘亚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1964年初,在他的带领下,空军领导机关被中
央军委树为标兵,“全国人民学解放军,解放军学空军”的热潮在全国推开。这段时期,是空
军建军以来最关键的一段时期,有人称之为“刘亚楼时期”。
调兵遣将,应对“北部湾事件”
1964年8月初,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全面扩大侵略越南战争,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南
部边界。中国政府决定从各方面全力支援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侵越美军为了查明中国的军事
部署,不断派遣飞机对中国边境进行袭扰和侦察。
刘亚楼为此忙开了,南来北往,东奔西跑,夜以继日。根据中央军委规定的有理、有利、
有节的斗争策略,刘亚楼一边让空军做好防空作战准备,一边仍采取克制态度,对入侵美机一
般不予攻击,尽可能避免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
8月5日晚,刘亚楼出席总参谋部作战会议。会议决定,空军、海军和广州、昆明军区立
即进入战备状态,并加强广西、云南、海南岛地区的防空力量,如有入侵之敌,务必全部、干净、利落地歼灭。
是夜,空军司令部作战会议室灯光彻夜未熄。刘亚楼召集空军机关各作战部门的领导,连
夜贯彻军委会议精神。会议通报了八年来的敌情变化,空军各作战部队机型的配置、基地建设
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装备同入侵美机作战等。
此时,空军在西南边境只驻有少数歼击航空兵部队,防空力量薄弱。刘亚楼部署,除原有
的防空指挥机关立即进入战备外,将驻广东兴宁的空七军军部调往南宁,担任广西和雷州半岛
地区的作战指挥;将歼击航空兵师第十二师、高射炮兵第四师调至南宁;歼击航空兵第十七师
1955年授衔:刘亚楼争大将失败的背后
1955年授衔:刘亚楼争大将失败的背后
当时有一种说法,当大将你得有点资历,至少在红军时期是个主力师的师长,可算来算去够的上的远远超过10个人,这下就只好论资排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论资排辈也得按山头划,几大野战军都要有代表人物,还不能是主席不得意的,林彪的这封信也就应运而生了。
林彪的这封信是写给主席的,大意是建议在授大将军衔时考虑井岗山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其实质就是增加些井岗山上下来的在大将中的人口。当然没好意思直说是要给刘亚楼授大将。而从授衔的结果看,和井岗山拉的上边的大将有六七人之多,可惜刘亚楼最终还是未能入选。
有熟悉军史的朋友参见上将排名可以发现刘亚楼在上将中的排名也不十分靠前,萧克,王震都在刘亚楼的前面,由此可能推出刘亚楼当大将本来就无望,但实际上把大将中的一些位如罗瑞卿,许光达,黄克诚,论资历,战功,下放到上将中也排不到前几名去,因此谁当大将,谁不当大将还是很有些复杂性的。
之所以说刘亚楼当大将还是有希望的是基于授衔后中央军委的变化。1956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增补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秘书长)、粟裕(总参谋长)、陈赓(副总参谋长)、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劲光(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员)、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7位大将和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刘亚楼(空军司令员)、洪学智(总后勤部部长)3位上将为中央军委委员。
由此可见,前一任的军委委员全是元帅,这次增补十位基本是按大将衔的,三位没能入选的大将多是因平衡派系和照顾老弱病残给照顾进去的,单以刘亚楼的,解放时四野参谋长,和解放后空军司令员的职务授大将还是有希望的,虽然比较起来刘的资历可能差些,但比起许光达的突击提拔还是好些的。
历史趣闻1955年授衔 四野大佬刘亚楼大将失败的内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1955年授衔四野大佬刘亚楼大将失败的内幕
导语:现在沸沸扬扬流传的有关55年授衔内幕很多,既然是授衔就有争的和让的,争的肯定比让的多的多但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似乎青一色都是谦虚礼
现在沸沸扬扬流传的有关55年授衔内幕很多,既然是授衔就有争的和让的,争的肯定比让的多的多但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似乎青一色都是谦虚礼让的典型,当然其中不乏有实事求是的,比如孙毅徐立清是主动写过信让过上将的,许光达也是固辞过大将的,可惜有些就不甚可靠,比如曾广泛流传的粟裕让帅的故事,就是出自李银桥卫士回忆,而最初的元帅11人名单里并没有粟裕,因此不知道粟裕的这个让帅是以退为进还是子虚乌有了。
谦让的本来就是凤毛鳞角,至于说到争衔的那可就海了去了,就连元帅里贺龙对自己排在林彪下还不大服气呢。在元帅决定后这些位的部下自然是要找上门来争一争了,现在的反面典型揭出来的也就是王近山,王必成,聂贺亭等区区几个中将,实际上就连当时正在青岛疗养从不过问这方面是非的林彪这回也在别人请托下出了手。可见争衔之激烈了。
“大将”之争
当然能请的动林彪这位尊神的除了毛主席外就得数刘亚楼了。刘亚楼和林彪的关系其实不用多说了,就提几件事,红军时期林彪当军团长时,大会小会,身边常有俩保彪,左面刘亚楼,右面杨成武。林彪话音一落,带头喊号子的就是这两位。抗日时期斯大林三个半师换林彪的神画就是从刘亚楼这儿传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说刘亚楼一人顶三参谋长。林彪打叶群时,也就刘亚楼敢劝。65年刘亚楼去世前林彪还打破不探望病人的惯例去看望了刘,并留下些京剧唱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5年授衔四野大佬刘亚楼大将失败的内幕
>现在沸沸扬扬流传的有关55年授衔内幕很多,既然是授衔就有争的和让的,争的肯定比让的多的多但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似乎青一色都是谦虚礼让的典型,当然其中不乏有实事求是的,比如孙毅徐立清是主动写过信让过上将的,许光达也是固辞过大将的,可惜有些就不甚可靠,比如曾广泛流传的粟裕让帅的故事,就是出自李银桥卫士回忆,而最初的元帅11人名单里并没有粟裕,因此不知道粟裕的这个让帅是以退为进还是子虚乌有了。谦让的本来就是凤毛鳞角,至于说到争衔的那可就海了去了,就连元帅里贺龙对自己排在林彪下还不大服气呢。在元帅决定后这些位的部下自然是要找上门来争一争了,现在的反面典型揭出来的也就是王近山,王必成,聂贺亭等区区几个中将,实际上就连当时正在青岛疗养从不过问这方面是非的林彪这回也在别人请托下出了手。可见争衔之激烈了。“大将”之争当然能请的动林彪这位尊神的除了毛主席外就得数刘亚楼了。刘亚楼和林彪的关系其实不用多说了,就提几件事,红军时期林彪当军团长时,大会小会,身边常有俩保彪,左面刘亚楼,右面杨成武。林彪话音一落,带头喊号子的就是这两位。抗日时期斯大林三个半师换林彪的神画就是从刘亚楼这儿传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说刘亚楼一人顶三参谋长。林彪打叶群时,也就刘亚楼敢劝。65年刘亚楼去世前林彪还打破不探望病人的惯例去看望了刘,并留下些京剧唱片,等刘死后也是林彪亲自主持了葬礼。55年授衔最先搞定的是元帅,1954年9月28日,也就是授衔前,新的中共中央军委产生,由毛泽东、朱德、
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2人组成,元帅大将军衔是由中央军委决定的,这几位自然当仁不让,除了小平同志兵转民,来个中共中央秘书长,其它的一人一个元帅哥俩好谁也不用争了,录取率100%。虽然排名时费了点劲,总还不至于抓破脸皮,可等到授大将时就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多了。现在有一种说法,当大将你得有点资历,至少在红军时期是个主力师的师长,可算来算去够的上的远远超过10个人,这下就只好论资排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论资排辈也得按山头划,几大野战军都要有代表人物,还不能是主席不得意的,林彪的这封信也就应运而生了。林彪的这封信是写给主席的,大意是建议在授大将军衔时考虑井岗山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其实质就是增加些井岗山上下来的在大将中的人口。当然没好意思直说是要给刘亚楼授大将。而从授衔的结果看,和井岗山拉的上边的大将有六七人之多,可惜刘亚楼最终还是未能入选。有熟悉军史的朋友参见上将排名可以发现刘亚楼在上将中的排名也不十分靠前,萧克,王震都在刘亚楼的前面,由此可能推出刘亚楼当大将本来就无望,但实际上把大将中的一些位如罗瑞卿,许光达,黄克诚,论资历,战功,下放到上将中也排不到前几名去,因此谁当大将,谁不当大将还是很有些复杂性的。我之所以说刘亚楼当大将还是有希望的是基于授衔后中央军委的变化。1956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增补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秘书长)、粟裕(总参谋长)、陈赓(副总参谋长)、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劲光(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
令员)、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7位大将和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刘亚楼(空军司令员)、洪学智(总后勤部部长)3位上将为中央军委委员。由此可见,前一任的军委委员全是元帅,这次增补十位基本是按大将衔的,三位没能入选的大将多是因平衡派系和照顾老弱病残给照顾进去的,单以刘亚楼的,解放时四野参谋长,和解放后空军司令员的职务授大将还是有希望的,虽然比较起来刘的资历可能差些,但比起许光达的突击提拔还是好些的。大将中论战功头一号粟裕肯定是当然人选,论党龄要算陈庚最长而他本人又是北伐名将,黄克诚是当时的军委秘书长井岗红旗下的蛋,张云逸当过新四军的参谋长而当时粟裕不过是个支队长,王树声当过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许光达是洪湖苏区的代表,又是装甲兵司令,徐海东算是鄂豫皖苏区的代表,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也是井岗山上下来的,谭政是党在军队的政工方面的旗帜,主席坚持在大将里要保的,最后罗瑞卿这个大内保镖是主席钦点的公安部长,虽然听说当时评议时阻力不小可在主席力保下还是通过了。这样看来十位大将是一个都不能少。从结果上看,许光达,萧劲光这俩兵种司令可都是大将。如果主席不坚持在大将中设政工干部的化,或者不提名罗瑞卿入选的化,以刘亚楼当时的职务还是有一定希望的。那么究竟是谁最有可能挤掉了刘亚楼这个空军司令的大将呢,刨除山头因素,还是让我们在井岗山头内的两个大将来比较下。虽然刘亚楼的是1929年才入的党,但和罗瑞卿的1928年也相差不远。解放战争时罗瑞卿的晋察冀政委和刘亚楼的四野参谋长比也没啥优势,解放后一个
公安部长,一个空军司令,可以说平起平坐,但单以军队内部来论可能还是空军这个兵种司令更有说服力。其实刘亚楼在红军时期也是师级干部,可惜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有些空白,但必竟在东野时刘亚楼的参谋长要高于谭政的政治部主人,“林罗刘谭”解放战争中刘亚楼压了谭政几年,战争时期重武轻文,和平时期重文轻武,政治挂帅,刘亚楼最后授衔时还是被谭政压过了一颗星。刘亚楼其人刘亚楼(1911—1965)福建武平人。土地革命时期,任红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第12师35团政委,第11师政委,红1军团第2师政委,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抗战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9年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14兵团司令员。建国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46年5月,经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兼政委林彪、副政委罗荣桓推荐,刘亚楼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参谋长。那一年,刘亚楼年仅36岁。从那以后,在东北局与中共中央的报告往来中,“林罗刘”频频出现。东北老百姓说:“这林罗刘是大官,是共产党八路军在东北最大的官。”林彪和罗荣桓在共产党和八路军里长期位居高位,而刘亚楼名气并不大,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连名气都没有。所以有人说,刘亚楼在东北是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