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15
电梯调度问题摘要商务写字楼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电梯十分拥堵,因此合理的安排电梯调度的方案成了缩短乘客等候电梯时间,乘客平均乘梯时间和减少电梯能耗的有效途径。
对于问题一,本文选用乘客的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和电梯系统的能耗作为评价一个电梯系统合理与否的指标。
并将这三个指标简化为电梯在单位时间内运送人数尽量大这一单一指标。
由于电梯的运行周期成为增加单位时间内运送人数的关键因素,所以最终以电梯的运行周期为指标来评价电梯系统的优劣性。
对于问题二,本文根据题目首先分别建立随机运行、分层运行、分段运行的三大类电梯调度模型。
并在分层运行模型中考虑并求出了六台电梯分成三组运行时所用周期最短,最终得出采用三组的分段运行最为合理。
然后对三组分段运行的模型进行优化改进,确定每组电梯所工作的楼层。
最终解出当两台电梯在2~10层停靠,两台在11~16层停靠,两台在17~22层停靠时所设计出的电梯调度方案最为合理。
对于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考虑了一些实际因素,主要有(1)通常低楼层的办公人员在电梯工作繁忙时会选择走楼梯而不去坐电梯。
(2)由于此写字楼有两层地下停车场,而地下停车场人员可在停车场先乘坐电梯前往一层,随后在一楼乘坐电梯前往办公楼层。
(3)电梯在开始运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加速过程,同样停的时候会有一个减速问题,电梯连续性停靠时电梯在每次运行过程中始终不能达到最大速度,而间断性停靠可能使电梯在某段时间内以最大的速度运行。
(4)通常建筑物第一层比较其他各层的高度要高,这点在实际的运行时间计算中不可忽视。
通过添加这些实际因素建立了新的电梯调度模型,最终求出当两台电梯在2~12层停靠,两台在13~17层停靠,两台在18~22层停靠时所设计出的电梯调度方案最为合理。
关键词:平均候梯时间、运行周期、分段运行1、问题重述现代商务写字楼里一般都配套了多台电梯来保证楼里人员能够正常的出行,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等候电梯的人员增多,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8
电梯调度方案问题摘要:本文是一个控制分析问题,通过对各种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优化的电梯调度方案。
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将电梯的运行时间作为目标函数, 在早晚高峰模式下对电梯群控的各部电梯进行分配,分别建立“跳跃式模型”和“连续型分阶段模型”,对每种模型,我们给出不同的电梯调度方案,通过对不同调度方案的分析、比较和优化,筛选出比较满意的调度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考虑到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约束,并增加新的评价指标,完善模型,达到快速效应乘客需求、节能和提高电梯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调度跳跃式模型连续型分阶段模型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兴建,电梯已经成为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设备。
现阶段人们不断追求生活质量,对电梯运行的快速性、舒适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电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地调控使用现有电梯,提高电梯的服务效率,尽量减少人流的乘梯等待时间和乘梯时间,是电梯管理中的一个首要任务。
在电梯管理中,关于上班高峰期的电梯优化调度问题也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焦点。
我们考虑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早晚高峰时期电梯合理调度的数学建模问题。
已知条件及要求:商业中心某写字楼共有22层地上建筑楼层和2层地下停车场,其内设有6部电梯。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电梯非常拥挤,乘客等待电梯的时间很长,降低了电梯的服务质量。
该写字楼各层办公人数分布如下:楼层人数分布501001502002503003500510152025楼层人数系列1现要求考虑下列问题:(1)分析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该问题的电梯调度模型的优劣。
(2)针对具体的简化情况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一个尽量最优的电梯调度方案,并利用所提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3)实际情况,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
问题分析:1、考虑到电梯的快速性和舒适性以及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要求,评价调度方案优劣除了将减少侯梯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外,还应考虑减少乘梯时间、减少乘客的长侯梯率以及减少电梯的能耗作为多目标的评价体系[1],即在保证乘客和侯梯者都满意的前提下, 提高电梯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地控制电能消耗。
数学建模例题之电梯问题
某教学和办公大楼有十一层高,教室安排在1到7层,办公室都安排在8,9,10,11层上,假设学生上课每层有300人,办公人员都乘电梯上楼,每层有60人办公,现有二台电梯A、B可利用,每层楼之间电梯的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一层)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停留时间是10秒,每层电梯的最大的容量是10人。
为简单起见,假设早晨7:30-8:00以前学生和办公人员已陆续到达一层,能保证每部电梯在底层的等待时间内(20秒)能达到电梯的最大容量,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办公人员能完成出入电梯,当无人使用电梯时,电梯应在底层待命。
问:1:把这些人都送到相应的办公楼层,要用多少时间?2:怎样调度电梯能使得办公人员到达相应楼层所需总的时间尽可能的少?为简单起见,现作如下假设:1.早晨8点以前办公人员已陆续到达最底层。
2.每部电梯在底层的等待时间内(20秒)能达到电梯的最大容量,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10秒)办公人员能完成出入电梯。
其余时间,如电梯开关门的时间则忽略不记。
3.当电梯下降时,没有人员在其中,电梯直接从原目标层回到最底层。
4.电梯是匀速运行的,启动、停止时的加速度忽略不记。
5.当无人使用电梯时,电梯应在底层待命。
6.电梯只能运送目标层在工作区间内的员工,而不能运送其他员工,即使它已经处在待命状态。
2. 变量说明Tk 电梯在一种模式下完成工作的耗时(k=1, (6)a 电梯在底层停顿的时间b 电梯在每层(除底层)停靠所需要的时间p 电梯运行的最高目标层m 各层需要运送的人数n 电梯的单位运输能力v 电梯的运行速度3. 对问题的枚举式分析3.1.1 先假设只有一台电梯在工作。
CASE 1 如果在电梯一次运行过程中,每一层的人员均含两名,那么,电梯完成所有运送任务并回到最底层待命所需的时间:Ta=30*(20+2*3*10+5*10)=3900秒=65分钟CASE 2 如果在电梯一次运行过程中,电梯中的人员均在同一层办公,那么,电梯完成所有运送任务并回到最底层待命所需的时间:Tb=∑6*[20+2*3*(n-1)+10]=2340秒=39分钟3.1.2 假设三台电梯工作模式完全相同(即A、B、C三台同升同降,同开同关)。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8
其中 表示该区内的电梯数; 表示电梯在第 个分区的平均运行时间, 为前30分钟内的到达率,本文计算时取 为1.78(详解见附录)
第 个分区的平均运送时间为 ,第1个分区的平均运送时间为 。下面考虑分区方式对平均运送时间 的影响,可得第 个分区送完M个乘客的需要的平均时间为:
此平均运送时间忽视了电梯开始时刻和最后时刻的启动和到站速度变化时间的影响。 是人次。
其中 的构建如下:
为每个人进入电梯或走出电梯的平均时间是个常量。
下面给出在本文中的具体的, 的构建。时间段I的期望
6)在下班高峰期,只考虑乘客从各自确定的楼层运送到一楼,而不考虑乘客在其它楼层走出电梯的情况。下班高峰期的电梯上行过程中,电梯不接客;
7)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有效
2.2定义符号说明
:第 个分区最底层的楼层的楼层数;
:表示该写字楼的电梯总数;
:第 个分区共有的楼层数;
:乘客单位时间内的到达率;
:该区内一部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
给据上述分配方案,以及上文已给出的计算公式 ,计算出各分区的 值分别为:
得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 =914.98。
3.2.2模型二——基于等待条件下写字楼的最优分区规划调度。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假定乘客虚拟为都已经到达。以乘客的平均运送时间为最小化目标,安排区间划分。
当电梯采用分区调度方案时,假设设分成I个区域,则每个区域的最底层为 ;含有的楼层数为 ;含有的电梯数目为 ,则运送完毕往区域 的乘客的时间为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
郑州大学数学建模论文题目:电梯调度问题摘要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电梯调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乘客满意度和公司满意度两个角度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指标—乘客平均候梯时间与乘客平均乘梯时间;表征公司满意度的指标—电梯能耗的大小并以电梯的总停靠次数衡量。
利用这三个指标来综合评价电梯调度方案的优劣。
并采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1]的思想,建立了全面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的评价体系。
其次,考究问题是一个排队系统动态优化问题,通过为电梯合理分配楼层,来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减少电梯能耗。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掌握各个乘客的时间信息记忆楼层信息,利用matlab随机数生成函数模拟出每次运行过程乘客的停靠信息,综合考虑乘客、公司满意度指标设计了如下调度方案:将电梯分为三组,每组两台电梯,分别负责低层、中高层和高层区域。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方案第一组电梯负责2至9层,第二组负责10至15层,第三组负责16至22层时较优。
在第二问中,利用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得到了电梯调度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
利用该方法分别计算模型未改进时、设计方案后的综合满意度,即可衡量出方案的改进程度。
结果显示,第一组电梯负责2至9层,第二组负责10至15层,第三组负责16至22层时,乘客候梯时间、乘客乘梯时间和电梯停靠次数均被不同程度地优化,可以将此方案建议给大楼管理者采纳。
最后本文就所建立的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结合实际,加入重要因素的考虑,比如考虑其他交通流,考虑个别人群满意度。
关键字:调度优化随机函数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一、问题重述电梯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如今在一幢写字楼中,由于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时间固定,所以人们乘坐电梯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在某些时间段人流相对密集。
结果有几部电梯在高峰时段每一层都停下来各上一两位乘客,这样导致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较长,且电梯能耗较大。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4
电梯优化方案摘要商用写字楼的电梯拥挤情况给公司及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不便。
所以,对于一个商用写字楼,对电梯进行合理的调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以解决某写字楼的电梯拥挤情况。
对于问题一:尽快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是考察电梯调度优劣的主要方面。
因此我们把乘客的等待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对于问题二:首先确定采用分区调度的方法建立模型。
第一步根据宗群《基基于排队论的上班高峰电梯群调度的研究》确定电梯平均运行时间的公式。
第二步利用用matlab软件,利用Newton迭代方法,可以具体算出在所有的分区情况下的电梯运行时间,从而求出电梯平均载客量,从而确定合理的分区。
第三步,进一步优化,确定分区的具体楼层。
用matlab软件,利用Newton迭代方法,可以具体算出在所有的分区情况下的电梯运行时间,从而求出电梯平均载客量。
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分区个数进行讨论,逐步搜索最佳分区。
并在最佳分区的前提下,综合价格因素,寻找各个区域所需最佳类型电梯及其数目。
关键词:排队论动态规划等待时间 matlab模拟1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二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场,设有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电梯显得供不应求,乘客极度不满,电梯运行效率亟待提高。
在电梯运行速度既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电梯调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
本文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1.2问题(1)从乘客的满意度、电梯运行效率角度,分析确定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第2问给出的条件,针对经简化的情况,建立分区调度的数学模型,设计出合理的电梯调运方案,使得在早晚高峰期尽可能的把各层乘客快速送达各自目标楼层,以缓解电梯前的拥挤现状,尽量减少各层乘客的候梯时间。
(3)将第2问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以期能够尽量适用于实际情况,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电梯调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交通工具。
在大型建筑物中,如住宅楼、商业大厦、医院等,电梯的高效运行对于人们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1. 问题描述电梯调度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如何高效地调度电梯的运行,以提高乘客的服务质量。
在一个大型建筑物中,一般会有多台电梯,每台电梯有多个楼层。
当有多位乘客在不同楼层需要搭乘电梯时,应该如何安排电梯的运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乘客等待的时间,并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2.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电梯调度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每个电梯的运行状态看作一个状态机,每个状态对应一个楼层。
当电梯处于等待状态时,它可以接受一个指令,该指令可以是上行或下行。
当电梯接收到指令后,它会进入运行状态,并根据指令的方向运行到指定楼层。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乘客可以进出电梯,电梯进入停止状态。
在停止状态下,电梯可以接收新的指令,也可以继续等待。
为了合理调度电梯,我们可以根据乘客的上行或下行请求来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
当有乘客在某一楼层按下上行按钮时,电梯可以接受该请求,并向上运行。
同样地,当有乘客在某一楼层按下下行按钮时,电梯可以接受该请求,并向下运行。
当电梯接收到多个请求时,应该根据当前楼层与每个请求楼层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电梯的运行顺序。
除了根据乘客的请求来调度电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比如,电梯的容载量、楼层间的距离以及电梯的运行速度等因素都会对电梯的调度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优先级来处理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优的电梯调度效果。
3. 实际应用电梯调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在住宅楼中,电梯调度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并尽可能均衡地分配电梯的利用率。
在商业大厦中,电梯调度的目标是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在医院中,电梯调度的目标是优先满足急诊患者的需求,保障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3
电梯调度问题优化模型摘要在现代社会,电梯成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每值上下班高峰期时,不合理的电梯调度,会增加乘梯人的等待时间,造成人员聚集拥堵。
因此,合适的电梯调度方案能够缓解上下班人流高峰期电梯的运输压力,减少乘梯人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对于问题一,我们在考虑到在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乘坐时间的条件下的满意度会提高的实际情况下,选择以“最短的运送时间”和“最短的等待时间”为评价指标。
对于问题二,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分别建立“跳跃式模型”和“连续型分阶段模型”。
针对每种模型,我们会给出不同的电梯调度方案,通过对比给出最优调度方案。
对于问题三,在第二问中,我们假设电梯是在乘客在等待条件下进行的运送,而实际中乘客到达时间可看作“泊松分布”。
我们对此模型进一步优化,以期得到更合实际的电梯调度方案。
最后,我们对所得方案进行评价并推广。
关键词:电梯调度连续型分阶段模型跳跃式模型泊松分布一、问题重述1.1 问题背景商用写字楼在早上8:20到9:00这段时间内,上班的人陆续到达,底层等电梯地方人山人海,常常碰到再过几分钟就要迟到但电梯迟迟不来的情况,候梯人焦急万分,抱怨不断。
本文就上班高峰期时段电梯运行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所设想出的方案进行研究比较,以找出较为合理的调度方案。
1.2 已知条件(1)各层楼办公人数各不相同,具体人数见下表(1):(2)有6部电梯,电梯容量均为20人。
(3)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
1.3 待解决问题第一问:在既定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若干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
第二问:请根据评级指标合理的建立电梯调度模型,使得在这段时间内电梯能尽可能地把各个楼层的人流快速送到,并减少候梯时间。
第三问,对第二问中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使其更好地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
2023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c题第三问
2023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C题第三问:原创文档背景介绍在2023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中,题目C要求参赛者基于给定的数据,设计一个电梯调度策略,以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电梯的总运行时间。
第三问进一步要求参赛者利用所设计的调度策略,分析和解释改进策略相较于传统策略的优势。
改进策略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改进策略的优势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传统的电梯调度策略。
传统策略通常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即电梯根据当前乘客的目标楼层以及当前楼层的运行方向,选择最短路径到达目标楼层。
这种策略较为简单直观,但在高峰期或者繁忙楼宇中可能会造成较长的乘客等待时间和电梯的总运行时间。
我们的改进策略基于传统策略的基础上,结合了两个关键因素:供需平衡和优先级调度。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了改进策略:供需平衡在高峰期,电梯常常面临乘客较多的情况。
传统策略中,电梯只根据当前乘客的目标楼层和方向选择最短路径,而忽略了各楼层的乘客需求。
而在我们的改进策略中,我们会考虑每个楼层上的乘客等待情况,以使得电梯在服务乘客的同时,更好地平衡供求。
我们基于每个楼层的乘客等待情况,设置了一个权重因子。
电梯在选择下一目标楼层时,会考虑当前楼层权重因子较大的楼层,以增加该楼层的服务概率。
这样一来,电梯选取的目标楼层更具有代表性,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楼层的供求关系。
优先级调度在以往的策略中,电梯会按照乘客呼叫的顺序依次服务。
但实际中,某些乘客的需求可能更为紧急或者重要。
例如,一些乘客可能需要赶上某个特定时间的会议,或者有身体不适的旅客需要尽快到达医疗处置点。
因此,在我们的改进策略中,我们引入了优先级调度的概念。
我们为每个乘客设置了一个优先级值,该值与其需求的迫切程度相关。
电梯在选择下一目标楼层时,会将乘客的优先级纳入考虑,优先选择具有较高优先级的乘客的目标楼层。
这种优先级调度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改进策略优势分析通过上述改进策略的设计,我们对比传统策略能够得到以下优势:1.减少乘客等待时间:传统策略忽略了各楼层的乘客等待情况,导致一些楼层的乘客需要等待更长时间。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3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
摘要
本题对电梯运载问题进行动态规划,以提高电梯在规定时间内的运载能力,达到经济、高效的效果。
对于问题一,先表达出电梯运行周期所包含的5个部分,然后求出电梯运载站数的期望 ,和实际所停最高楼数的期望 。最后,求得电梯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将6部电梯分成3组进行求解,从4个方案中求出40分钟内运载能力最高的方案。经检验可得,当三组分别负责2-12,13-22,23-30层时,运载能力最高为:38.2%。
3、你知道月食的形成过程吗?
8、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
19、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答:如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二、问答:
6、蚜虫是黄色的,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对于问题二,有两个限制条件:40分钟内运完所有办公人员;花费时间最短。同时,电梯的建造成本要尽量低。分别对不同电梯的运行情况以及它们到达各楼层的时间进行分析,列出限制条件,得出目标函数为Min 。最终求得,当三个分组分别为:2-12、13-21、22-30层,运送的电梯速度分别为:243.8m/min、243.8m/min、304.8m/min时,能满足所有约束条件且运送效率最高,成本较低。
数学建模电梯调度问题
电梯调度问题电梯调度问题摘要:本题为一个电梯调度的优化问题,在一栋特定的写字楼内,利用现有的电梯资源,如何使用电梯能提高它的最大运输量,在人流密度十分大的情况下,如何更快的疏通人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评价一个电梯群系统的运作效率,及运载能力,在第一问中,我们用层次分析发,从效益、成本两大方面给出了六个分立的小指标,一同构成电梯群运载效率的指标体系。
对第二问,本文根据题目情况的特殊性,定义忙期作为目标函数,对该电梯调度问题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
第三问中,本文将模型回归实际,分析假设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给出改进方案。
对于问题一,本文用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对电梯群系统的运作效率及运载能力进行分析。
经分析,本文最终确定平均候梯时间、最长候车时间、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运营人数(服务强度)、平均服务时间及停站次数这六个指标作为电梯调度的指标体系。
在这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文细化评价过程,给出完整的评价方案:首先,采用极差变换法对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模型进行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本文采用受人主观影响较小的夹角余弦法来确定权重系数。
对于第二问,本文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
借鉴排队论的思想,本文定义忙期,构造了针对本题中特定情形的简单数学表达式,作为目标函数。
利用matlab软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
多次运行可得到多个结果,然后用第一问中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最终选出较优方案。
最得到如下方案:第一个电梯可停层数为:1,2,3,4,5,6,7,10,14,15,16,19,20,22第二个电梯可停层数:1,4,5,7,10,13,16,18,19,20,21第三个电梯可停层数:1,2,3,4,6,8,10,11,12,15,16,20,22第四个电梯可停层数:1,2,3,4,7,10,11,17,18,19,21,22第五个电梯可停层数:1,2,4,7,8,9,17,18,19,20,21第六个电梯可停层数:1,4,5,6,7,8,9,11,13,18,19,20此方案平均忙期为:15.3分钟。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22
电梯调度问题摘要如今电梯已经成为高层办公楼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对商用写字楼而言,每天上下班时段,人流达到高峰。
而合适的电梯调度方案不仅能够缓解人流高峰期电梯的运输压力,还能减少运行时长。
对于该问题,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了跳跃式分区模型,连续性分组模型,优化分区模型。
从这些模型中挑出的最优方案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得到最优的运行模式——某部电梯直达某高层以上(优化分区运行方案)。
依据上面讨论结果,建立高峰期的电梯最佳调度数学模型61min iW=∑其中i W 为i 号电梯运行的总时间。
利用lingo 求解得到:得出的电梯最佳调度方案为: 电梯1号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负责楼层 1-5 6-9 10-13 14-16 17-19 20-22 运行周期 84秒108秒132秒140秒 158秒 176秒 运行总时间3095.4秒 4557.6秒 6303秒 5838秒4740秒5403.2秒最后给出模型误差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分区运行 分组模型 跳跃式模型 高峰期 lingo 模拟一、问题重述1.1 问题背景繁华的都市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办公场所,每天清晨和傍晚的上下班时间都会在拥挤的人潮中听到对电梯运行速度和调控安排的不满和抱怨。
然而在电梯运行速度既定的情下,合理的安排电梯停靠楼层的方案变成了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唯一出路。
考虑到上班时人群由一层分散至其他各层,本文通过对上班高峰时段的电梯运行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对高层楼的人员流动高峰时段的几种电梯运行方案进行比较,找到电梯停靠楼层的最佳安排。
1.2 已知条件及要求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二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场,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
请你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5
电梯调度问题摘要商务写字楼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电梯十分拥堵,因此合理的安排电梯调度的方案成了缩短乘客等候电梯时间,乘客平均乘梯时间和减少电梯能耗的有效途径。
对于问题一,本文选用乘客的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和电梯系统的能耗作为评价一个电梯系统合理与否的指标。
并将这三个指标简化为电梯在单位时间内运送人数尽量大这一单一指标。
由于电梯的运行周期成为增加单位时间内运送人数的关键因素,所以最终以电梯的运行周期为指标来评价电梯系统的优劣性。
对于问题二,本文根据题目首先分别建立随机运行、分层运行、分段运行的三大类电梯调度模型。
并在分层运行模型中考虑并求出了六台电梯分成三组运行时所用周期最短,最终得出采用三组的分段运行最为合理。
然后对三组分段运行的模型进行优化改进,确定每组电梯所工作的楼层。
最终解出当两台电梯在2~10层停靠,两台在11~16层停靠,两台在17~22层停靠时所设计出的电梯调度方案最为合理。
对于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考虑了一些实际因素,主要有(1)通常低楼层的办公人员在电梯工作繁忙时会选择走楼梯而不去坐电梯。
(2)由于此写字楼有两层地下停车场,而地下停车场人员可在停车场先乘坐电梯前往一层,随后在一楼乘坐电梯前往办公楼层。
(3)电梯在开始运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加速过程,同样停的时候会有一个减速问题,电梯连续性停靠时电梯在每次运行过程中始终不能达到最大速度,而间断性停靠可能使电梯在某段时间内以最大的速度运行。
(4)通常建筑物第一层比较其他各层的高度要高,这点在实际的运行时间计算中不可忽视。
通过添加这些实际因素建立了新的电梯调度模型,最终求出当两台电梯在2~12层停靠,两台在13~17层停靠,两台在18~22层停靠时所设计出的电梯调度方案最为合理。
关键词:平均候梯时间、运行周期、分段运行1、问题重述现代商务写字楼里一般都配套了多台电梯来保证楼里人员能够正常的出行,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等候电梯的人员增多,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3
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摘要商用写字楼上下班高峰时段电梯拥挤现状给公司及个人都带来了众多不便,对于一个商用写字楼,对电梯进行合理的调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以解决某写字楼的电梯拥挤情况。
对于问题一,我们首先给出两个评价指标乘客满意度和电梯的能耗,然后对两个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分为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乘客平均乘梯时间,电梯停靠总次数,电梯经过的总路程四个主要的评价指标,最后利用AHP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权重系数。
对于问题二,首先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建立极端模型,即只考虑电梯的运行时间,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对乘客进行运送。
此时,结果显示所需时间仍然超出了给定的40分钟限制,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完成对所有人的运送。
考虑分区运送,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MATLAB求解出不同电梯分区调度情况的等待时间以及运载能力,由此得出分三个阶段运送电梯的平均等待时间以及运载能力都是最佳的。
对于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分析基础上,想要完成对所有人员的运送,必须对大楼的电梯进行改进,比如可以适当的增加电梯,或者改用其他类型的电梯。
针对此,我们要查出各种类型电梯的运行时间和停靠时间,根据限定的时间分别逆推出需要的最少电梯数目。
并与实际情况(电梯费用等)相结合提出改进电梯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 AHP 非线性规划 MATLAB 平均等待时间运载能力1问题重述在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段时间里,商用写字楼里上班的人陆续到达,底楼等电梯的地方人山人海,电梯显得供不应求,这就让候梯的人焦急万分。
公司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求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梯调度运行方案。
(1) 各层楼的办公人数如下表:表l 各楼层办公人数(个)一览表楼层 人数 楼层 人数 楼层 人数 1 无 9 236 17 200 2 208 10 139 18 200 3 177 11 272 19 200 4 222 12 272 20 200 5 130 13 272 21 207 6 181 14 270 22 207 7 191 15 300 8 236 16 264转化为柱状图之后:208177222130181191236236139272272272270300264200200200222501001502002503003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22图1 每层楼人数分布柱状图由此看出各楼层人数相差不大,近似相等。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0
电梯调度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地位。
随着电梯使用量的增加,人们对电梯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电梯群控系统中,如何合理地调控使用现有电梯,提高电梯的服务效率,尽量减少人流的乘梯等待时间和乘梯时间,是电梯管理中的一个首要任务。
在写字楼里的早晚高峰时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使每部电梯都服务于所有楼层,则将使乘客的等待时间过长,存在明显的不足。
本文采用“时间最小/最大”群控方法,侧重于优化电梯运送完所有楼层乘客的总时间,依据“电梯运行周期与运行总时间之比等于电梯在一个周期内运送的乘客数与乘客总数之比”的“比例”原则,先对电梯常见的几种运行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得到最优的运行模式——某部电梯直达某高层以上(分段运行方案),然后对早晚高峰时期高层商务楼电梯运行管理分别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求解。
利用lingo求解,得出的上行高峰模式下电梯最佳调度方案为:电梯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负责楼层2-6 7-10 11-13 14-16 17-19 20-22 各用秒数4590 4571.4 4977.6 5838 4740 5403.2 总用时间5838s最后,还给出了模型的误差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电梯群控方法、高峰期、分段运行、lingo、最大最小原则一、问题重述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二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场,其中有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
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一、基本条件(1)每层楼人数如下表所示:表1:该写字楼各层办公人数楼层人数楼层人数楼层人数1 0 9 236 17 2002 208 10 139 18 2003 177 11 272 19 2004 222 12 272 20 2005 130 13 272 21 2076 181 14 270 22 2077 191 15 3008 236 16 264将其转化为柱状图:图1 每层楼人数分布柱状图(2)暂不考虑该写字楼的地下部分。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8
写字楼电梯调度优化模型摘要随着建筑物向大型化和高层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使用需求在不断增加。
因此,电梯管理运营者需合理安排电梯调度,有效的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尽可能满足乘梯乘客的需求。
针对该写字楼在上行高峰时期出现的人员拥挤电梯调度供不应求的电梯调度供不应求的现象,本文分别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优化电梯调运模型,以求优化电梯调度,提高电梯使用效率。
由于电梯数目固定,为使电梯能尽可地把各层楼的人流快速送到,减少候梯时间和乘梯时间,故只能通过优化电梯的调度方案,减少每部运行程中的停靠次数来缩短电梯平均往返运行时间,以达到提高效率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停靠次数越少,效率越高,故电梯在每次运行中只停留一次,效率最高。
在现有条件的限制下,有的场合无法执行控制每次运行只停留一次,故可以通过分组,限制每组(台)电梯的服务区间来降低电梯的停留次数,提高效率。
在电梯服务区间的安排中,连续区间的效率高于非连续区间,每组(台)电梯服务的区间是连续的。
问题重述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二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场,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
请你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已知数据(1)暂不考虑该写字楼的地下部分,每层楼层的平均办公人数经过调查如下表:(2)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
(3)最底层(地上一层)的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
求解问题问题一:请给出若干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
问题二:请你针对这样的简化情况,并且根据如下条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给出一个尽量最优的电梯调度方案,并利用所提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问题三:将你在问题二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以期能够尽量适用于实际情况,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
数学建模 电梯调度问题12
高峰时段电梯调度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首先针对早晚高峰期建立关于六个电梯组成的电梯群控制模型指标体系。
从乘客满意多和能耗两个角度考虑。
本文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两个指标—乘客等待时间与乘客乘梯时间;表征能耗的两个指标—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
利用这四个指标来综合评价电梯群调度方案的优劣。
并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的思想,建立较为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评价体系。
问题二是针对人群到达方式采用人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厅的简化模式,假设电梯每次在一楼停靠均可满载。
针对问题二,对几种常见的电梯运行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并按上述评价指标计算出参数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
我们建立了四种常见的电梯调度方案进行比较。
利用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个因素进行融合,得到了电梯程控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
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出较优调度方案的各个参数,再计算出综合满意度,即可衡量出方案的改进程度。
结果显示,,乘客等待时间、乘客乘梯时间、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均被不同程度地优化,该方案时较好的一个方案问题三是考虑实际情况,有地下车库时调度方案适用情况及进行局部改进。
最后,还给出了模型的误差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高峰期、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思想、计算机模拟仿真一、问题的重述现代高层商务楼中一般都配套了多台电梯,因此如何安排好各台电梯的运行方式,既能保证大楼内各公司员工的正常工作和出行,又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是大楼物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般高层商务楼中,经常采用的是分层次或单双层的运行方式,或者某部电梯直达某高层以上的方法,试从节约能源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这两个角度,具体评价这些方案的优劣。
实际问题探讨:现有一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22层地上建筑楼层和2层地下停车场,每层人数为130至300(具体见附录一),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调度问题电梯调度问题摘要:本题为一个电梯调度的优化问题,在一栋特定的写字楼内,利用现有的电梯资源,如何使用电梯能提高它的最大运输量,在人流密度十分大的情况下,如何更快的疏通人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评价一个电梯群系统的运作效率,及运载能力,在第一问中,我们用层次分析发,从效益、成本两大方面给出了六个分立的小指标,一同构成电梯群运载效率的指标体系。
对第二问,本文根据题目情况的特殊性,定义忙期作为目标函数,对该电梯调度问题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
第三问中,本文将模型回归实际,分析假设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给出改进方案。
对于问题一,本文用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对电梯群系统的运作效率及运载能力进行分析。
经分析,本文最终确定平均候梯时间、最长候车时间、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运营人数(服务强度)、平均服务时间及停站次数这六个指标作为电梯调度的指标体系。
在这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文细化评价过程,给出完整的评价方案:首先,采用极差变换法对评价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模型进行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本文采用受人主观影响较小的夹角余弦法来确定权重系数。
对于第二问,本文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
借鉴排队论的思想,本文定义忙期,构造了针对本题中特定情形的简单数学表达式,作为目标函数。
利用matlab软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
多次运行可得到多个结果,然后用第一问中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最终选出较优方案。
最得到如下方案:第一个电梯可停层数为:1,2,3,4,5,6,7,10,14,15,16,19,20,22第二个电梯可停层数:1,4,5,7,10,13,16,18,19,20,21第三个电梯可停层数:1,2,3,4,6,8,10,11,12,15,16,20,22第四个电梯可停层数:1,2,3,4,7,10,11,17,18,19,21,22第五个电梯可停层数:1,2,4,7,8,9,17,18,19,20,21第六个电梯可停层数:1,4,5,6,7,8,9,11,13,18,19,20此方案平均忙期为:15.3分钟。
对于第三问,本文是从每分钟到达人群数的分布角度改进模型的。
第二问中假设在忙期,每分到达人数服从均匀分布,而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首先对此进行调查统计,跟据统计数据可以拟合出更符合实际分布函数,可以改进结果。
关键字:电梯调度;层次分析;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极差法;夹角余弦一、问题重述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建设高度更令人瞩目,电梯也开始为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提供保障。
然而建筑高度的提升使电梯交通系统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效的电梯垂直交通系统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人们在要求减少电梯设备占用建筑物的核心空间的同时,要求电梯交通系统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特别在工作日里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电梯是非常拥挤的。
如何对现有资源合理利用,缓解电梯的运输压力,缩短人们的等待时间,是高层建筑垂直交通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此便产生了电梯的调度问题。
我们将针对对早晚高峰期的人流情况,对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
本文考虑解决以下问题:1.给出若干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2.针对该特定写字楼的简化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调度方案3.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将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以期能够尽量适用于实际情况,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
二、问题分析(一)问题一的分析为了实现电梯群系统的优化调度,本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两个方向出发,考虑该数学模型的评价指标。
效益即电梯的运输强度,成本即电梯运行的耗能量,其中耗能量可用平均行程来反映。
效益也可从多方面考虑:从服务质量的角度说,人们总是希望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的总和越短越好;从服务数量的角度说,总是希望电梯交通系统具有最经济的电梯配置,同时能够提供较高的运送处理能力。
在寻找指标时,需要指标既有代表性,能反映系统的工作情况,又有易衡量性,容易通过调查统计来获得。
即使我们在评价模型时可以较为容易的得到评价指标数据便于人们得到评价结果。
因此,本文通过层次分析发,提出了多个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候梯时间、最长候车时间、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运营人数(服务强度)、平均服务时间及停站次数。
上述个指标的单位不尽相同,为统一评价指标的属性,本文采用极差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是综合评价结果是否可信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减少主观影响,本文采用客观赋权值法——变异系数发得到权重系数。
最终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电梯调度模型进行评价。
(二)问题二的分析本题中,已给出每层楼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电梯在各层的平均停留时间,各层办公人数,电梯的最大容量。
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率,我们通过电梯的分组管理——每组的电梯只可在特定的楼层停留,不同组的可停层数不同来达到对电梯运行的时间的优化。
具体对每种方案,我们要确定如下三组数据:1.分为几组;2.每组有多少个电梯;3.每组分别可达的楼层。
本问题非一般的线性优化模型,因此本题选用遗传算法求解。
第一问提供了多个评价指标,若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则问题归结为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情况就会较为复杂。
由于其中许多指标在该特定情况(针对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电梯运行情况)下的影响甚微,于是可以得到简化的规划模型。
如:服务时间。
每个人从进入电梯开始至到达目的楼层所需时间的可变行小。
从概率角度说,当乘电梯的人较多时,每一时刻电梯内人的目的楼层会基本覆盖所有电梯可达楼层,即可视为:电梯会在每个可达楼层停留。
所以,优化模型中可以不考虑此项指标。
平均行程时间。
针对早晚高峰期,人流方向是相当固定的。
例如:在上班高峰期,几乎所有人都是从一层进入,分别到达个各楼层,而中途只下不上。
因此个各电梯的运行路程都是从一层到达该电梯能到达的最高层再下来,如此做往复运动。
在特定的电梯分组方案中,该项指标的可变性也不大。
本文通过对各种可能影响因素的细致分析,分析各个指标的可能表达情况及影响因素,考虑考虑增大电梯单位时间的运载量,减少人们的等待时间是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直接的想法为:从每个等待个体角度出发,以等待时间为目标函数。
但这种方法表达式复杂,不易在遗传算法里实现。
因此我们变换思路,从电梯角度出发,以电梯最大运载能力为目标,针对本题——当人流蜂拥而至时,我们选取将所有人全部运到目的楼层电梯组所需的总时间为目标函数,并作为适应值函数,在遗传算法中作为选择算子进行计算。
(三) 对问题三的分析在问题二中的模型中用了一些假设使得模型与实际有写偏差。
本文的视角不同也会对模型的对实际情况的拟合度有影响。
在第三问中,我们将根据第二问的运行结果,结合实际,改进模型。
三、 模型假设1. 假设人们均在特点时间段达到,并在该时间中,每时刻到达人数服从均匀分布;2. 假设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3. 假设各层人员都乘坐电梯,并对电梯无偏见;4. 假设人们都在忙期到达,忙期内到达人数服从均匀分布;5. 假设每个电梯在运行时都满载。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Т等待时间N 停站次数(第一项评价指标) T 平均服务时间(第二项评价指标)R 平均运营人数(第三项评价指标)Тr 平均运行时间(第四项评价指标)Тm 最长等待时间(第五项评价指标)Т平均等待时间(第六项评价指标)ij a 表示第i 种方案关于第j 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T i A =),,,.,(654321i i i i i i a a a a a a 是底i 个方案关于这六项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向量},,,{321T n T T T A A A A A =为n 个决策方案的集合∑==61H j j ij i w b 第i 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k 第k 个电梯l 第l 层l R 第l 层办公人数k n 第k 个电梯完成总目标的运行次数kl x 第k 个电梯在l 层的停留情况),,,(2221k k k k x x x X =为第k 个电梯的运行模式),,,,,(654321T T T T T T X X X X X X X =为这六个电梯组的运行模式,及电梯组的调度情况W 电梯群的忙期的长短W 电梯的平均忙期k t 第k 个电梯单次运行时在楼层停留时间k r 第k 个电梯单次运行时在楼层间行进时间k n 表示第k 个电梯在忙期运行次数)(F k X :第k 个电梯单次运行时间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一) 问题一 电梯调度的评价模型1) 用层次分析法[1]寻找评价指标。
对模型进行评价首先要找出合理的评价指标。
因此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全面分析,寻找评价指标。
对此,我们分别从效益、成本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如下层次图,如图一:图中,从左至又,分别表示第j 项评价因素,其中j=1,2,3,4,5,6。
ij a 表示第i 种方案关于第j 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T i A =),,,.,(654321i i i i i i a a a a a a 是底i 个方案关于这六项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向量},,,{321T n T T T A A A A A =为n 个决策方案的集合2) 运用极差变换法[2]建立无量纲的效益型矩阵B 。
变换公式为:⎪⎪⎪⎩⎪⎪⎪⎨⎧=--=--==⨯)6,5,3,2()min max ()min ()4,1()min max ()max (,)(6j a a a a j a a a a b b B ij j iji ij j ij ij j ij j ij ij j ij n ij 3)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运用夹角余弦法[3]由矩阵B 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夹角余弦法的基本概念:由无量纲的效益矩阵m n ij b *)(B =,则可得到各方案与理想最佳和最劣的相对偏差矩阵为:m n ij m n ij v V u **)(,)(U ==式中,ij j ij j ij ij jij b b b b u min max max --=,ij jj ij ij j ij ij b b b b v min max min --=,再计算U ,V 对应列向量的夹角余弦得到初始权重,归一化后得到客观性权向量w 。
运用夹角余弦法建立客观性权重向量。
首先由指标矩阵A 得到各方案与理想最佳和最劣方案的相对偏差矩阵R 与矩阵T ,然后求出R 与T 两矩阵对应列向量的夹角余弦,并最为初始权重,归一化后得到客观性权向量),,,,,(654321w w w w w w w =.4) 计算综合评价值。
由矩阵B 可得到第i 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61H j j ij i w b ,且i H 值越大越好。